黑河流域现状范文

2022-05-27

第一篇:黑河流域现状范文

黑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湟水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

报告书简本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九月 1 规划概要

1.1 规划编制背景

湟水属黄河上游一级支流,流经青海、甘肃两省,流域面积为32863km2,其中青海省29060km2,甘肃省3803km2。

近年来,随着流域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湟水流域水资源矛盾突出,水资源保护、水土流失及生态保护面临诸多问题,防洪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不完善,流域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完善。这些都制约了湟水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0年7月,水利部以水规计[2010]156号文批复了《湟水流域综合规划任务书》,同意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组织编制《湟水流域综合规划》。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研究流域面临的重大问题,拟定总体规划方案和有关控制性指标;完善各规划水平年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提出省际水量分配和利用的原则、省界断面出境水量意见;提出农业、工业、城市用水的节水目标及合理的节水措施;编制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和水生态保护规划;提出湟水干流和大通河支流的水电开发要求和流域水电资源开发意见;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和水土保持等规划以及其他专业规划;开展大通河调水规模专题研究。在青海省、甘肃省水利厅及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下,黄委组织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等单位,于2012年8月编制完成了《湟水流域综合规划》(送审稿),主要内容包括:湟水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灌溉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水生生态保护规划、防洪规划、水土保持保持规划、水能开发规划、流域管理等规划,并包括大通河适宜调水规模专题研究报告。

1.2 湟水流域综合规划简介

1.2.1 规划范围和规划水平年

规划范围:湟水流域水系的湟水干流、药水河、黑林河、北川河、南川河、沙塘川、引胜沟、巴州沟,大通河、永安河、萨拉沟、老虎沟等14条河流以及流域范围内的水库,河长总计1644.7km,流域面积32863km2。行政区划包括青海、甘肃两省17个县(区)。

1 规划的现状水平年为2009年,近期水平年为2020年,远景水平年为2030年。

1.2.2 规划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1)规划任务

湟水流域属资源水资源缺水地区,区域水资源难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需要。当前必须立足于当地水资源条件,按照以供定需的原则,采取强有力的节水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协调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

根据流域自然资源特点、战略地位、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湟水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的主要任务是: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水生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水力资源;进一步提高流域防洪能力,确保干支流防洪安全;加强水土流失区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完善非工程措施,提高流域综合管理能力;维护河流健康,支持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考虑各河段资源环境特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治理开发与保护的总体部署,明确湟水干流和主要支流各河段的治理开发与保护主要任务。

(2)规划目标 ①近期(2020年)目标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保障城镇供水安全;稳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大现有灌区的节水力度,使灌区的节水面积由现状的27%达到63%,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41提高到0.5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现状的60%左右提高到75%~80%;引大济湟工程建成通水,湟水干流缺水情况得到一定缓解。河流生态水量及河道水流连续性基本保证,水生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5%,基本建立流域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体系。西宁市及重要城镇防洪工程全部达到设计防洪标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部完成,重点城镇山洪沟得到治理,重要城市和重点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新增治理面积3247.1km2,初步控制人为水土流失,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体系基本健全,初步建立水土流失监测和评价体系。

②远期(2030年)目标

进一步加大节水力度,初步改善湟水、大通河水生生态系统,完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体系,流域防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显著改善。以维持流域生态系统、创建和谐流域为目标,实现湟水流域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 1.2.3 总体布局

水资源开发利用,一是要全面推行节水措施,建设节水型社会。二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是多渠道开源,增加供水能力。水资源保护以实现湟水流域水功能、保护黄河为总体目标,加强大通河流域水源涵养、严格限制入河排污口设置,加强域水资源保护监控能力和手段,完善流域各地区水功能区保护目标责任制,水生态保护以湟水干流和支流大通河为主线,以维持河流廊道功能及湿地、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为重点,结合严格小水电站建设及运行管理、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合理配置等,保证生态环境流量和河流廊道水流连续性;湟水流域防洪体系建设基本思路是:以保障城镇河段防洪安全为重点,护岸工程与堤防工程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采取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按照分区防治的原则,因地制宜配置各种治理措施。积极开展封山育林育草,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对已破坏的地表、植被和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恢复治理。把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加强流域管理能力建设,逐步形成较完善的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管理体系。

1.2.4 规划内容

1.2.4.1 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通过水源工程建设、强化节水等有关措施,在保证河流低限生态需水要求的前提下,保障流域及相关地区供水安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1)节水规划

规划在湟水流域全面推行节水措施,建设节水型社会。以灌区为重点,调整种植结构、加强灌区节水改造,建设节水型农业;以西宁市和工业园区等开发区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扶植低耗水、低耗能和高产出产业,建设节水型城市和工业。采取各类节水措施后,现有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将由现状的0.41逐步提高到2030年的0.58, 2020年可节水量为1.71亿m3,2030年可节水量为3.37亿m3。

(2)水资源配置方案

在黄河流域水资源总体配置框架下,统筹考虑湟水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对水资源的需水要求,统一配置多种水源、合理利用地表水、适量开采地下水、积极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

3 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时,为维护河流的健康,保障河道内留有合理的生态环境水量。经分析,湟水干流民和断面和支流大通河享堂断面河道内多年平均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8.6亿m3和12.23亿m3。

为满足湟水流域生产生活用水要求,续建和新建一批水库以及引大济湟和一些小型的引水工程。引大济湟工程近期引水量为1.89亿m3,远期引水量为6.0亿m3,缓解湟水干流供水压力,保证西宁市和海东地区的供水。

为维护地下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需保证地下水采补平衡。2020年、2030年水平湟水流域规划地下水开采量分别为3.03亿m

3、3.22亿m3。

2020年、2030年水平流域中水回用等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分别为0.14亿m

3、0.34亿m3。

(3)大通河外调水量配置

湟水流域水土资源发布不均,支流大通河水资源相对丰富,水资源尚有一定开发利用潜力。本次规划充分考虑大通河流域自身河道内外用水需求,根据各调水工程分布情况及大通河水资源条件,分河段研究可外调水量为13.44亿m3。根据各项调水工程受水地区缺水形势,规划2020年水平大通河外调水量为5.59亿m3,其中引大济西工程调水0.40亿m

3、引大济湟工程调水量为1.89亿m

3、引大入秦工程调水量为3.30亿m3。2030年水平引大济湟工程调水量增加为6.0亿m3,引大入秦工程调水量增加到4.43亿m3,大通河总外调水量将达到10.83亿m3。考虑2030年引大济西、引大济湟、引大入秦工程调水10.83亿m3后,大通河流域最大可外调水量为13.44亿m3,远景水平大通河剩余可外调水量2.61亿m3。

(4)灌溉规划

湟水流域川水地区的耕地基本发展为水浇地,存在着灌区配套不完善、灌溉水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且随着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对粮食供给提出了更高需求。结合不同水平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安排规模,青海省主要以引大济湟调水灌溉工程为主,配合在建、规划建设的水库工程安排灌溉规模;甘肃省结合原有灌区进行改扩建,以及沿河山台地发展一些小型提灌。规划新增灌溉面积156.62万亩。

(5)城乡饮水安全

湟水流域内10个县城(区)所在的城镇饮用水水源地共13个。各水源地水质均能满足饮用水水质的要求,针对城镇供水供水管网老化失修,管网漏失率较高;部分水源地水量不足,供水保证率低;部分城镇用户地势较高,且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城区范

4 围的扩大,城镇自来水管网配套不够,供水能力不足的主要问题,根据流域各县的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及现状供水情况,预测各城镇需新增的供水量3561万m3,大部分城镇需要改扩建或新建水源地,以满足新增供水要求。以现有水源地改扩建为主进行城镇饮用水水源地建设。除在建水源地工程1处外,规划改扩建工程5处、新建水源地工程3处。

为了提高农村饮水保障安全,规划安排集中供水工程、分散供水工程。对于集中供水工程,按水源划分为地表水供水工程和地下水供水工程。

1.2.4.2 水资源保护规划

湟水干流水污染形势严峻,随着湟水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域水资源保护形势将日趋严峻。加强湟水流域尤其是西宁等重点城镇水资源保护,严格控制污染物入河总量,强化水资源保护监测和监督管理,实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是维护和保障湟水流域及相关区域,甚至黄河流域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的重要任务。

(1)规划年水质目标

2020年,湟水干流黑咀以上维持现状Ⅱ类良好水质,湟水西宁城西工业用水区、湟水青干缓冲区实现Ⅳ类,其他水功能区消除劣Ⅴ类;北川河黑泉水库以上继续维持Ⅱ类良好水质,黑泉水库以下消除劣Ⅴ类;南川河沈家寨以上水质维持现状Ⅱ类,沈家寨以下消除劣Ⅴ类。大通河红古农业工业用水区水质得到改善,大通河全部实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其他河流全部实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

2030年,湟水干流、大通河、其他河流全部实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 (2)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方案

为实现流域水功能区目标,实行最严格的水域纳污“红线”控制制度,以流域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为约束条件,近期流域主要污染物COD入河量控制在1.31万t以内,氨氮入河量控制在1466t以内;远期全流域COD入河量控制在0.99万t以内,氨氮入河量控制在722t以内。

(3)水资源保护的对策措施

为保障湟水流域水功能水质目标的实现,要加强大通河流域水源涵养、严格限制入河排污口设置,实施大通河调水水源保护工程;湟水干流湟源县以上禁止设置入河排污口,以青海省西宁市和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为治理重点,加大流域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实施面污染源尤其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工程,严格论证和限制审批入河排污口。加强域水资源保护监控能力和手段,进一步完善流域水质监测体系和

5 水质监测能力,强化和提升流域水资源保护综合管理水平和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1.2.4.3 水生态保护规划

湟水流域位于生态过渡带,生境类型多样、生态环境脆弱,是黄河流域及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加强湟水流域生态保护,维护河流健康,保持水生生态平衡。 (1)水生生态保护的对策措施

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区、干支流源头区、天然林草及湿地、土著鱼类栖息地等保护,将其划为限制或禁止开发区域。统筹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严格水电站建设及运行管理,保持河道生态基流及河流廊道水流连续性;加强国家重要水功能区保护与管理,改善重点河段水环境质量;建立流域生态保护协同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流域水生生态保护管理和制度体系建设。保证流域现有湿地规模不萎缩、天然森林质量不下降、土著鱼类栖息地不退缩,维持河流廊道生态功能及湿地、森林等水源涵养功能正常发挥,促进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同时,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水功能区的保护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将湟水干流海晏以上、大通河武松塔拉以上源头区及北川河大通源头水保护区、黑林河大通源头水保护区、永安河门源保留区、后和打士河海北保留区、萨拉沟海北保留区、老虎沟门源保留区等水功能区的保护区、保留区划为限制开发河段,以生态保护为主,禁止不利于水资源和水生生态保护的活动;针对对青海祁连山、大通北川河源区、甘肃祁连山、甘肃连城等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及大通国家森林公园、仙米国家森林公园、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保护,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1.2.4.4 防洪规划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工农业发展、城市建设、城镇化推进,对湟水流域防洪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要重点做好城市河段防洪工程建设、完善干支流河段防洪工程、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防治。

(2)建设规模

1)西宁市城市防洪工程规划新建干流堤防17.87km,支流堤防24.8km;对穿过西宁市的60条山洪沟道的沟口进行治理。

6 2)湟水干流河段全长336.4km(不含西宁市),其中重点保护河段57.54km,一般保护区河段278.86km。规划安排防洪工程160.57km,主要布置在河段重点保护区;农防护岸工程113.59km,主要布置在河段一般保护区。

3)规划安排重点支流防洪工程段治理长度277.41km,以护岸形式为主。 4)规划对湟水流域内46座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其中中型水库1座,总库容0.18亿m3;小(Ⅰ)型水库2座,小(Ⅱ)型水库43座,总库容0.24亿m3。

5)规划安排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山洪沟道228条(不含西宁市),治理长度415.4km,防洪工程长度644.3km。工程主要形式为排洪渠、防洪堤、河道疏浚、护岸及防洪墙。

1.2.4.5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

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采取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按照分区防治的原则,因地制宜配置各种治理措施。在重点预防保护区,依法保护森林、草原植被和现有防护设施;对有潜在侵蚀危险的地区,积极开展封山育林育草,禁止毁林毁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和陡坡开荒,防止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在重点治理区,兴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小型蓄水保土工程,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因地制宜建设林草植被,在有条件的沟道内建设以治沟骨干工程为主体的坝库工程体系。建立健全流域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体系和机构,加强开发建设项目管理,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严格审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并监督实施,把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对已破坏的地表、植被和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恢复治理。

(2)规划措施

规划措施主要包括淤地坝工程、小型蓄水保土工程、基本农田建设、林草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生态修复等。根据典型小流域设计、关键治理措施及优化治理模式进行各项措施配置。近期每年开展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85.2km2;远期每年开展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49.8km2。 近期安排综合治理面积3247.1km2,其中坡改梯18107hm2,人工造林129664hm2,种草32029hm2,生态修复144909hm2。远期安排综合治理面积497.7km2,其中坡改梯及坝地13807hm2,人工造林109044hm2,种草30312hm2,生态修复96606hm2。

7 1.2.4.6 水能开发规划

湟水流域水能资源较为丰富,干支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969.8MW,截止2009年底,湟水干流及支流大通河已建、在建电站60座,装机容量690MW,为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但目前水电开发和运行还缺乏统一管理和调度,对流域水生生态环境和工农业供水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规范水电开发建设,实现梯级统一运行管理,协调发电与供水、环境之间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经过本次规划复核,湟水干流、大通河干流共布置梯级电站65座,总装机容量869.75MW,其中湟水干流34座,装机容量145.67MW;大通河干流31座,装机容量671.08MW。除规划的纳子峡和在建的石头峡2座电站具有年调节能力外,其它为日调节或径流式的电站。

1.2.4.7 综合管理规划

规划进一步完善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进行规划实施和修编的管理、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防汛抗旱、河道与水工程管理、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综合管理。

2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

2.1 规划协调性分析

规划编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规划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工程布局等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本次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部署为统领,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精神,坚持人水和谐相处的理念,把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本次规划涉及“兰州——西宁地区”重点开发区域的主要规划内容有:发展水源工程、人饮工程、甘河、南川及生物科技园区等重点工业园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灌溉工程、

8 防洪工程,这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重点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对具有潜在侵蚀危险的地区实行预防保护,防止破坏,促进林草植被的修复等。这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限制开发区域“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黄河干流和湟水河、大通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发展方向。

本次规划涉及祁连山地水源涵养重要区的规划内容主要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围栏封育、轮封轮牧,坚决制止毁林毁草、乱砍滥伐、过渡放牧和陡坡开荒,保护林草植被;对具有潜在侵蚀危险的地区实行预防保护,防止破坏,促进林草植被的修复等。湟水流域综合规划的内容符合《全国生态功能区划》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生态保护主要措施,与《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是符合的。

本次规划针对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存在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等主要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新要求,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为核心,兴利除害结合、节流治污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强化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流域综合管理。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划和政策。

2.2 环境影响分析

2.2.1 水文情势影响分析

规划新建的水库及电站将使河流的人工化调控进一步加剧,使下游河段的径流过程趋于均化,对水文情势影响较大。同时,由于库区水深增加,水流速度减缓,将改变天然河流原有的河道形态。

2.2.2 水环境影响分析

(1)对水质的影响

规划提出的入河总量控制方案和水污染防治意见落实后,预计2020年湟水干流基本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2030年将全部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地表水环境质量将得到整体改善。规划的水源地保护工程和地下水保护工程实施后,水源地水质将得到有效保护,局部地区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满足城镇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对水质的要求,城镇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将得到保障。

(2)对水温的影响

9 水库蓄水后,部分水库水体呈现出随季节性变化的而不同水温分层分布。水库低温水的下泄,可能对下游水生动物尤其是鱼类的生长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下泄低温水,经过一定距离湍流后,热量交换作用,仍可恢复到原河道水温。所以低温水对农田灌溉影响较小。

2.2.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规划在总体目标、布局及具体内容中贯彻了生态保护的理念,且提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生态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水环境综合治理措施等,为改善流域陆生生态环境、保障重要断面的生态环境水量、促进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规划实施后,流域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和改善,但对局部河段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工程或非工程措施给予减缓、减免及保护。

(1)陆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规划实施对流域陆生生态的影响以有利影响为主,不利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规划的生态保护、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实施后,将减少人类活动对天然植被的破坏,改善了水土流失状况,陆生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改善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通过实施林草植被措施,2020年新增林草地16.18万hm2,2030年新增林草地30.1万hm2,湟水流域植被覆盖率从现状年的59.7%增加到规划年的66.6%,植被生产力明显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规划实施后在具体项目建设过程中所引发的占地、移民等可能对局部地区的陆生动植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在具体项目建设环评阶段可以通过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对不利影响进行减免和减缓;

骨干工程及跨流域调水项目的施工可能将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库区内植被的损失,水库运行会改变坝址下游河段水文情势变化,可能造成一定的减水甚至脱水河段,对两岸植被生长可能造成影响;水库将淹没部分陆生动物的栖息地和觅食场所,但水库蓄水后,库周沼泽和湿地草甸发育,促使植物多样性增加,将有利于动物多样性增加,水域面积的扩大,有可能会给野生动物提供更为广阔和优良的栖息地。原河道下泄水量的减少,可能会导致河道内及其沿河两岸地下水补给来源减少,引起地下水位及其年内变化过程的改变,从而对沿河植被生存带来不利影响。

(2)水生生态影响分析

根据青海省渔业监测站2008年~2010年的调查成果,分析了水生生物的现状和影响

10 评价,并提出了减免措施。规划梯级电站和水库将对鱼类的种类、结构和数量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河流减脱水河段因水量减少,产卵场的规模可能缩小或消失。应在全流域统筹考虑人工增殖放流措施,并保证河道下泄最小生态流量,以减轻梯级电站和水库对鱼类资源的影响。

2.2.4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规划实施后,将全面提高湟水流域的防洪能力,保障流域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从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限制纳污三个方面,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有效缓解流域及相关地区的缺水矛盾,提高用水效率,改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初步建成节水防污型型社会,有效的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促进了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规划的松多水库、二卡子水库、杨家水库和西纳川水库等一批水源工程和引大济湟调水工程实施后,将促进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5 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的影响

湟水流域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分别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分别为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青海祁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5个,分别为青海大通国家森林公园、青海仙米国家森林公园、青海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甘肃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和甘肃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1个,为青海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其中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甘肃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在湟水流域内的范围是重合的,青海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青海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范围重合,青海祁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仙米分区位于青海仙米国家森林公园内。

规划对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造成的主要影响为水电开发和调水工程造成的永久占地和淹没对天然林地、草场的占用,临时施工场地对天然植被的破坏,对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的扰动,由此对区域内生态系统功能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其中青海大通国家森林公园和甘肃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内没有进行开发,基本可以维持天然的生态功能。青海祁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仙米分区内无小水电工程建设,三河源保护分区位于武松塔拉以上,本次规划无任何工程布置,所以不会对青海祁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造成影响。

11 2.3 环境保护措施

2.3.1 环境管理措施

(1)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

黑河流域综合规划的建设项目,在可研阶段必须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保护管理的规定进行各单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提出项目实施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将产生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

(2)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环境管理,监督环保设施的落实,以减少工程施工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3)加强和完善黑河流域环境保护监测系统和监测网站的建设,建立水质监测站,提高水质监测的自动化水平,水资源调度工作要参考水质监测结果;建立运行期生态监测制度,对区域地下水位、植被长势、分布、数量定期进行监测。

(4)在规划方案运行期间,要重视环境管理,及时发现运行中的环境问题,并根据运行期间的各种环境监测结果,分析工程运行期间对环境的影响,酌情采取相应措施减免不利影响。

2.3.2 水环境保护措施

湟水流域综合规划的水资源保护规划中,进行了水功能区划;根据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制定了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规划了修建污水处理厂和整治排污口等水环境保护工程措施;规划了水环境监测体系、提出了加强重点污染源和排污口综合整治、强化水源地安全保障措施、监测和管理相结合、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水环境保护意识等环境管理措施。

湟水流域综合规划的水资源保护规划中,针对城镇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措施,划分了水源地27个保护区,其中包括17个地下水保护区,提出了隔离防护、湖库型水源地保护工程、地下水保护工程措施。并提出了加强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监管能力建设,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监督管理等管理措施。

根据2009年湟水流域水质监测资料,湟水、北川河、南川河西宁所属河段是湟水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点区域。建议青海省和甘肃省有关部门根据水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要求,进一步提高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力度,加快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修编和制定,尽快增加城市污水处理的规模,确保水功能区区划水质目标如期实

12 现。具体保护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完善湟水流域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体系

统筹协调黄河、湟水水资源保护,严格入河排污管理,逐步落实最严格的纳污红线监督管理制度,实施严格的水污染物排放量总量控制制度,对水质严重超标的功能区,应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加强和完善湟水流域环境保护监测系统和监测网站的建设,加强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具体工程建设、施工,运行中生产、生活废污水排放的管理。

(2)提高重点区域水污染治理水平

工业园区为重点加强流域内水污染防治工作,将水功能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削减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个企业和单位,在全流域工业污染实现达标排放,限期治理重点工业污染,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重点企业环境监管,优先安排污染小、低水耗的项目,严格限制发展高水耗、重污染产业发展,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推进雨污合流管网系统改造,提高城镇污水收集能力和效率。加大农药使用的监督管理力度,推广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推进面源综合治理水平,加大执法力度,减少水污染突发事件和偷排事件的发生。

(3)加强湟水流域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

全面加强湟水流域源头区水源涵养工作,开展重点污染河段水污染生态修复、清淤工程,适时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工程等,改善水环境。

(4)提高水资源保护节约水平,提高节约保护意识

继续强化湟水干流和大通河中下游灌区节水措施,大力发展中水回用系统,提高城市污水再生水利用率。提高流域居民的水资源保护和水资源节约再利用的意识。

2.3.3 生态影响保护与恢复措施

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区、干支流源头区、天然林草及湿地、土著鱼类栖息地等保护,将其划为限制或禁止开发区域,给予严格保护,禁止和限制小水电开发。统筹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贯彻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配置和有效保护,维持河流合理生态流量,严格水电站建设及运行管理,保持河道生态基流及河流廊道水流连续性;加强国家重要水功能区保护与管理,改善重点河段水环境质量;建立流域生态保护协同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流域水生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和制度体系建设。保证流域现有湿地规模不萎缩、天然森林质量不下

13 降、土著鱼类栖息地不退缩,维持河流廊道生态功能及湿地、森林等水源涵养功能正常发挥,促进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1)陆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进一步优化工程线路及布置,最大程度的减少植被破坏与水土流失。加强工程建设期的施工管理,尽可能减少临时占地对植被的破坏;临时占地应保留表层土,并在工程完工后及时恢复植被,加强对水源涵养区的保护与管理,严格保护具有重要水源涵养功能的自然植被,严格管理水资源的调配,杜绝生产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的现象发生,在流域内加强生态保护宣传工作,提高全流域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减少对生态植被的破坏。 (2)水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将河道内生态用水纳入水资源配置指标,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超指标用水,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严格水电站运行管理,实行水电站最小下泄生态流量制度,合理确定大通河调水规模、调水时段及水库优化调度,确保大通河自身生态用水及下泄生态流量。严格湟水干流小水电站开发、建设。管理与审批,维持河流基本生态功能。

湟水海晏至西宁河段,建议逐步关停个别小水电站,保持河流廊道连通性,采取增殖放流等措施修复因水电站建设破坏的土著鱼类栖息地,保障鱼类繁殖期生态用水;湟水西宁以下河段,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沿岸植被,禁止河道挖沙采石,保证生态基流及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加强水生生物监测。加强渔政管理,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各界保护野生水生动物特别是保护鱼类的自觉性。

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湟水流域综合规划的实施,提高了流域的防洪能力,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避免城镇、工业、交通干线、生产生活设施遭到洪灾威胁,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提供保障。

规划续建和新建一批水库工程,适当建设一批引提水工程,新增供水能力7944万m3;通过规划的节水措施,流域用水效率大幅度提高,初步建成节水型社会;通过流域水资源配置解决当前流域内面临的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之间的矛盾,并通过引大济湟工程解决湟水干流经济增长较快地区的缺水问题,促进流域经济的稳步增长。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水污染防治体系,水环境有较大的改观,湟水干流基本达到水功能

14 区水质目标,遏制水污染;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部解决,保障城镇供水安全,满足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对水质的要求。

各级梯级电站的开发运行不仅可以缓解湟水流域电力供需矛盾,还将大幅度改善湟流域的清洁生产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

由于本次规划的水电站和调水工程多位于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实验区的边缘,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条例的规定,不会影响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功能要求。

本次规划的水电工程、调水工程和水源工程的实施,将对流域的水文情势、水资源、水环境、局地气候、土地利用、水土流失等造成一系列影响,通过环境保护、影响减缓措施部分影响可减小或消除。

规划的实施后各梯级电站运行后,闸、厂址将形成减水、脱水河段,沿岸地下水位下降,河道两岸天然植被受到一定影响,水生生物和鱼类资源量将受到不利影响。在具体项目建设环评阶段应给予重点关注,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减免、减缓。

总的来说,规划的实施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大部分通过环境影响减缓、保护措施,均可以部分影响可减小或消除,只有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具有持久性、不可逆性,只有通过制定一些措施予以减缓和恢复;本次湟水流域综合规划的实施,避免了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盲目开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较明显,对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将起到一定积极作用。有利于保障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水和谐。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规划方案可行。

第二篇:黑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对策探讨

周克仪,田存梅

1(1.黄委会黑河流域管理局,甘肃 兰州 730000;2.黄委会上游水文水资源局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尤其是下游地区,20世纪后半世纪下游生态日益恶化,以成为我国沙尘暴发源地之一。本文就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和改善黑河生态环境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黑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对策;措施

1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流域南以祁连山为界,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东、西分别与石羊河、疏勒河流域相邻。黑河流域范围界于东经97°~102°、北纬37°50′~42°40′之间,流域总面积为14.29万km2,其中青海省为1.04万km2 ,甘肃省为6.18万km2,内蒙古自治区约为7.07万km2。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干流全长821km。出山口莺落峡以上为上游,河道长303km,面积1.0万km2,河道两岸山高谷深,河床陡峻,气候阴湿寒冷,植被较好,多年平均气温不足2℃,年降水量为350mm,是黑河流域的产流区。莺落峡至正义峡为中游,河道长185km,面积2.56万km2 ,两岸地势平坦,光热资源充足,但干旱严重,年降水量仅有140mm,多年平均温度6~8℃,年日照时数长达3000~4000小时,年蒸发能力达1410mm,人工绿洲面积较大,部分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正义峡以下为下游,河道长333km,面积8.04万km2 ,除河流沿岸和居延三角洲外,大部分为沙漠戈壁,年降水量只有47mm,多年平均气温在8~10℃,极端最低气温在-30℃以下,极端最高气温超过40℃,年日照时数为3446小时,年蒸发能力高达2250mm,气候非常干燥,干旱指数达47.5,属极端干旱区,风沙危害十分严重,为我国北方沙尘暴的主要来源区之一。 2 生态状况及主要生态问题

2.1 生态状况

黑河流域上游土地面积1万km2,其中高山地面积占72 %,河流台地占27 %,绿洲丘陵占1 %,该地区气候阴湿寒冷,植被较好;中游地区土地面积2.56万km2,其中戈壁沙漠占31 %,土质滩地占29 %,绿洲占24 %,低山丘陵占16 %,该区光热资源丰富,人工绿洲发育;下游是流域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现有土地面积8.04万km2,90 %为戈壁沙漠和剥蚀残山,其中近一半是沙漠化土地,绿洲仅占6 %。

黑河流域水质状况较好,但中游地区部分河段水质已有下降趋势。据1998年对洪水河、梨园河、黑河干流、山丹河共589km河段水质评价的结果,Ⅰ至Ⅲ类水河长占评价河段长的85.4%,Ⅳ类、Ⅴ类水河长占14.6%。 2.2 主要生态问题

由于中游水土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和缺乏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措施,以土地沙漠化、植被退化为代表的生态环境恶化在全流域范围内迅速发展,尤以流域下游情势更为严峻,不仅严重影响到下游荒漠绿洲的生存,而且对邻近地区的生态安全也构成了威胁。上、中、下游地区的生态问题分述如下:

上游地区主要是森林带下限退化和天然林草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流域内祁连山地森林区,90年代初森林保存面积仅100余万亩,与建国初期相比,森林面积减少约16.5%,森林带下限高程由1900m退缩至2300m。

中游地区主要是土地沙漠化与盐碱化、水环境污染等。具体表现在:中游部分地区如金塔、高台等地在1990年以来沙漠化仍呈扩展趋势;盐碱化土地面积有所增加;水污染严重且呈发展态势。由于大量垦荒造成草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尚存草地由于高强度过牧而退化严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不仅限制了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且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导致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等生态环境连锁反应。

下游地区是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劣变最为严重的区域,集中表现在终端湖泊消失、众多天然河道废弃并形成绿洲内部沙源、天然绿洲萎缩、土地沙漠化发展迅速。下游断流时间由50年代的100天增加到目前的近200天,西居延海、东居延海先后干涸,下游三角洲地区的胡杨、沙枣和柽柳等面积减少了86万亩;三角洲地区植被覆盖度大于70 %林灌草甸草地减少了约78 %,而覆盖度小于30 %的荒漠草地和戈壁、沙漠面积增加68 %;据TM影像资料,额济纳旗植被覆盖率小于10 %的戈壁、沙漠面积平均年增加23km2,随着沙化面积增加,沙尘暴危害加剧。所有这些使得本区域环境恶化、生物物种减少、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而且已威胁到整个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国防建设的环境保障。

3 生态保护和改善对策

保护和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不仅事关流域内居民的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到西北、华北地区的环境质量,是关系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国防稳定的大事。黑河流域生态问题是以水资源为核心要素的,受水资源总量的限制,生态建设应贯彻“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有限目标,重点突破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3.1 严格执行国务院批准的黑河分水方案,确保进入下游三角洲的水量

水是干旱区最活跃的自然因子,也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的近期下游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致使林木枯亡、草场退化。黑河治理的核心是合理配置水资源、科学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要实现科学治理,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批准的黑河分水方案,确保正义峡断面的下泄水量指标的完成。并且要提高下游河道输水效率,逐步增加进入居延海的水量。 3.1.1 中游大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流域的经济发展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积极稳妥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不再扩大农田灌溉面积;积极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限制种植水道等高耗水作物,严格控制兴建耗水量大和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大力开展灌区节水改造,提高水利用效率;采取综合措施,节约用水。 3.1.2 下游减小输水损失,提高输水效率

下游建设正义峡水库和甘蒙输水干渠,减少河道输水损失。下游三角洲下段要建设通往居延海蓝色通道,并保持畅通,以使黑河干流全程过水,增加进入居延海的水量。

3.2 上中下游统筹兼顾,防护优先、防治结合,逐步建立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加强流域统一规划和管理,充分认识和发挥自然界的自我恢复能力,加大流域综合治理力度,使生态系统得到合理恢复。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3.2.1 加强天然林保护和草地综合治理

上游祁连山区实行围栏封育、治理沙化草地和黑土滩地,适当营造人工林,提高林草植被覆盖率,遏制源头区生态恶化趋势。

中游退耕还林还草,改善农田防护林和防风固沙林的建设。

下游要以维持现有绿洲生态为前提,加强林草灌溉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要因地制宜,退耕限牧,实行围栏封育、草场轮牧,大力推广舍饲、半舍饲牧业方式,最大限度的恢复地表植被。 3.2.2 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并加强管理

根据国务院《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在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和防风固沙区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对一些濒临枯亡的林木和退化的草原重点加以保护,以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制订保护区的地方法规和管理制度,实施强制性的保护措施。

3.2.3 加强对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与监督管理

根据《水土保持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在流域内修建铁路、公路、水工程,开办矿山和企业,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对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影响的项目,必须采取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并且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验收。 3.2.4 生态建设实行地方行政首长责任制

生态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林业建设与保护、草原治理、水源与灌溉工程建设、水土流失治理、防沙治沙等各个方面。在生态系统恶劣的黑河流域进行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应因地制宜采取工程、科技、经济、法律等综合措施,必须实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林、水、农、计划、财政等多部门分工协作,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 3.3 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黑河流域污染物主要来自造纸、化工业、石油加工业和食品工业等行业,主要污染河段为中游的张掖地区,虽然排污量不大,但污染物含量高,达标排放率低。当前应抓紧制定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严格污水排放标准,实行入河排污许可制度和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防治水污染。考虑到黑河水资源极度紧张,要严格限制高耗水、重污染企业发展,对“十五小”重污染企业和污水不能达标的企业实行关停,逐步实行清洁生产。对建设项目,应按规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污水处理厂和污染物排放控制工程,控制年进入干流的污染物总量,使重点水源区水质逐步得到改善。 4 结语

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改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生态系统的恢复更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社会性。在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应充分考虑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各部门应协调合作,加强管理,共同致力于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2001.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黑河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2000.9. [3] 刘钟龄等.黑河(额济纳河)下游绿洲生态系统受笋与生态保育对策的思考[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1年,15卷3期. [4] 李万寿,陈志辉.黑河上游水沙来源及组成的分析.青海水利.2002年,第1期.

第三篇:黑河流域上游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考察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党校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教学针对性,在市委党校统一安排下,我们一行16人于2010年9月10日至13日对黑河流域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的主题、背景和意义

(一)主题

这次考察,我们是以“人·水·生态环境”为主题而展开。

水生态环境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地处黑河流域中游地区的张掖市,是一个镶嵌在荒漠之中的绿洲,这是张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坐标。在这里,水资源是比土地、矿产更为珍贵的经济资源和战略资源。由于祁连山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导致生态用水被大量挤占,水污染日益严重,水生态环境安全面临严峻形势。共同维系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是支撑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二)背景

1、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开发的根本所在

黑河是流经我国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的国内第二大内陆河,是河西和张掖人民的母亲河,也是维系西北乃至华北地区生态安全的生命线,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不仅事关全流域的生存与发展,更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国防稳固。但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人们的乱采、滥伐、过度放牧等掠夺性开发,已经使得祁连山难以负重。由此导致雪线上升、草原退化、荒漠化加重、出山径流减少等问题,许多动植物资源面临生死存亡的境地。所以,实施黑河流域综合治理,是国家从长远和战略的高度解决黑河问题的总体部署,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决策。

2、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是提高党校教学质量的根本要求

1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校教学的基本特点,也是党校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往学员对党校教师教学意见最多的,就是认为党校教师的授课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不够,从理论到理论,概念到概念,内容空洞乏味,评议苍白无力,对现实问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知之不透,听了之后感到不解渴、不过瘾。这就要求党校教师要不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做到理论讲透、实际讲够。要做到较好地理论联系实际,除了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外,还要对社会现实和实际情况知深、吃透,这就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三)意义

1.有利于更好的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

调研咨政,是中共中央2008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赋予各级党校的一项新的重大任务。中共张掖市委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从国家全局利益的高度着眼,按照国家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的目标要求,以实现全流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提出了《中国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近期市委市政府又在积极谋划和青海祁连县、内蒙阿拉善右旗合作以大生态的理念来治理黑河流域。党校要发挥党委政府的“思想库”作用,就必须紧密结合张掖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对张掖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以便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撑。

2.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党校是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培养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阵地,在大规模培训领导干部、大幅度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党校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干部培训的质量。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要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就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研究、探讨张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带全局性、紧迫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总结分析张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和典型,多出联系张掖实际、高质量、有应用价值的调研成果,做到“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3、有利于教师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2 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全面发展、注重能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等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提出的培训要求。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不断加强党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党校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是因为,党校教师是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是党校教学改革任务的主要实践者。如果党校教师不走出去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只是闭门造车,就无法做到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全面发展、注重能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而通过考察学习,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不断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考察行程、人员及方法

(一)路线和人员构成

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在校领导的带领下,9月10日至 13日我们一行16人(校领导3人,司机2人,办公室1人,教师10人)沿扁都口、俄博、阿柔草原、祁连县、黄藏寺、黑河峡谷、聚龙沟峡谷、野牛沟、热水大阪、八一冰川、陶莱牧场、二只哈拉、祁青乡、镜铁山矿区,学习考察了黑河上游生态环境状况,总行程1012公里。

(二)考察方法

这次考察,我们主要采取实地查看、个别访谈、座谈、拍摄影像资料等方式方法。

1、实地查看

沿途我们实地查看了黑河上游地区的农牧业生产、森林、草场、植被、河流、农牧民家庭以及黑河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机构。

大家通过实地观察,深切的感受到黑河上游生态破坏的严重性。如:有雪的山峰并不多,即使有也只是阴山山顶上有积雪,跟想象中连绵不绝的皑皑白雪有很大的差距;青海云杉呈斑块状分布;在牛心山,由于过度开荒,造成森林与耕地直接相连,没有过渡带;在陶莱牧场,由于过度放牧,造成草原退化、荒漠化日益加重;在镜铁山矿区,由于过度开采,造成草原、植被大面积破坏。

2、个别访谈

一路上我们进行了10多次个别访谈。访谈的对象有农民、牧民、护林员,还有国家工作人员;他们的年龄从18到50多岁。

在青海祁连县,我们与一位常年在牧区工作的基层派出所所长做了较深入的

3 交谈。他告诉我们:黑河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产方式粗放、超载过牧等人为因素,也有国家投入不够、治理措施不到位等政策因素,还有黑河流域生态保护机制体制不完善等制度因素。应打破行政界线,加强上游地区张掖和祁连县的经济文化交流,建立协作机制,共同保护治理黑河流域生态环境。

在牛心山营盘台村,我们走进农户,访问了家庭女主妇。她30多岁,小学毕业,三口之家半农半牧,年收入3万元,生活水平在本村处于中等。据她介绍,牛心山每年10月份到来年的4月份整个被雪覆盖,5月份开始融化并迅速地融化到现在的状况。

在牛头沟乡,一位18岁的男性牧民告诉我们,他们家五口人,有8000亩草场,养1000多只羊,200多头牦牛,每年出栏羊300多只,牛100头左右,每5天换一个地方进行放牧,其父母均为文盲,长兄也没上过学,自己小学毕业,只有一个妹妹16岁,在县城上学,兄弟二人将来就是继承父母的草场和牛、羊群。

在陶莱牧场,一位从事个体经营的女性牧民(48岁)告诉我们,他们一家三口,丈夫放牧、儿子做虫草生意并打些短工,她在乡上经营一家小旅店,当地人口少,自然条件差,10月份天气变冷以后连电都没有,她说他们像生活在旧社会。

在祁青乡,朵某某,男,40多岁,我们到达时,他们一家正在做围栏,当我们问到是否禁牧由谁来监督、他们是否同意整体搬迁时,他回答说是否禁牧由村民互相监督,如果被举报就要罚款,至于整体搬迁,只要政府的补偿能够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他们是愿意的,因为由于草场退化他们当前的收入并不理想,牧民长期的艰苦生活,也让他们有了改变的想法。如果政府的补偿能够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他们可以出去打工,生活可能比现在还要好过一些。

3、座谈

我们分别和宝瓶河牧场、宝瓶河资源管护站的管理人员进行了座谈。 宝瓶河牧场——隶属于张掖农垦公司,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农十师一个团,后转由地方管理。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海拔在2300-4800米之间,其东南部与青海省隔黑河相望。祁连山中段的特殊气候孕育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它以牧草丰盛、牛羊肥壮闻名陇原,现有牧场和农业用地38.4万亩, 4 人口200多人,有汉、裕固、东乡、回等多个民族。该牧场的一位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现在牧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产方式落后、超载过牧、草场退化。

宝瓶河资源管护站位于寺大隆自然保护站东部,与青海祁连县黄藏寺隔河相望,南临俄博,和青海祁连县扎麻什一梁之隔,西至拉几大坂,北靠小红石坂梁,与向阳台资源管护站交接,总管护面积23069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3100.9公顷,灌木林地3129.4公顷,疏林地56.3公顷,管护林班16个,小班193个,现有管护人员6人(包括管护站站长),设有森林防火联防小组8个,群众义务扑火队员37人。

宝瓶河资源管护站辖区平均海拔3600米,为大陆性寒温半湿润气候带,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辖区内自然条件复杂多样,生物多样性较丰富,水源涵养功能日趋增强,是黑河重要的集水区域。

三、考察的内容

(一)黑河上游的生态环境问题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与托勒山之间的祁连县野牛沟乡洪水坝的八一冰川,有大小支流114条,经野牛沟、高大坂、扎麻什地区,在宝瓶河与东流八宝河汇合。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全长866公里,其中峡谷长450公里(有70多公里的无人区),峡谷均深海拔4100米。以其海拔的高差跌宕、雄伟神奇,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众多名胜古迹组成高原迷人的峡谷风光,有极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河道两岸山高谷深,河床陡峻,气候阴湿寒冷,植被较好,多年平均气温不足2℃,年降水量350mm,是黑河流域的产流区。黑河上游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不仅事关流域内居民的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到西北、华北地区的环境质量,是关系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国防稳固的大事。但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影响和黑河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黑河上游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草原生态退化,水资源生态不断恶化

草原退化使祁连山腹地大部分地区水源涵养功能大大下降,湿地萎缩,造成河道径流逐年减少,湖泊水位下降,众多湖泊干枯。源头产水量减少不仅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的生产生活,还由于源头水量的持续减少致使下游断流频率不断增加,断流历时和河段不断延长。

2、物种生存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高山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退化和山区径流的减少,加剧了山区小气候的变化,长时间的干旱少雨,使祁连山森林景观渐呈破碎化,野生动物栖息地遭破坏,导致一些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已经遭到并将持续面临巨大的破坏与威胁,物种多样性面临严峻形势。

3、鼠害、毒草猖獗的形势依然严峻

鼠害已成为草原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常年危害着草原的自然生态。它们啃食牧草、掘土造丘,加剧草原退化、沙化和水土流失,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巨大的损害。究其根源在于部分草场过度放牧造成牧草退化。草原鼠类适合在低矮的牧草环境下生长繁殖,过去牧草长得很好时,它们没办法存活下来。近年来祁连草场过载,导致牧草退化,于是老鼠就多起来了。老鼠不仅直接啃食牧草,而且习惯终年打洞造穴、挖掘草根,这给草原植被带来了致命的危害。至此,优良牧草减少,毒杂草也增多了。

4、湿地缩小、雪线上升

在祁连山腹地的野牛沟有大片的天然湿地,这些湿地是青藏高原湿地面积较大、特征明显、最原始、最具代表性的高寒沼泽湿地,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湿沼旱化,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减少,蒸发量增大、径流减小,众多的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个别地方湿地趋于干涸,沼泽低湿草甸植被逐渐向中旱生高原植被演变,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同时随着雪线上升,冰川在缩减,致使冰雪融水减少,祁连山区的出山径流因此下降,使祁连山区本已岌岌可危的生态雪上加霜。

5、超载放牧依然严重

在一般情况下,植被如果不受到外力的破坏,一般多生长茂密,植被覆盖率可以很高,很少形成水土流失。而在植被覆盖率低,则径流系数就大,水土流失就强。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尤其是农业的耕种,使大片森林遭到破坏,植被受损。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祁连山腹地草场载畜量日益加大。而过度放牧,导致草场资源的严重退化,对于干旱少雨年份的春秋两季的草场,牧草不足,植被遭到牲畜的破坏后难以恢复,由此也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针对日益严峻的黑河上游生态恶化的现状,应加快以祁连山水源涵养区冰川、 6 森林、草地为核心的保护与修复,通过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来遏制生态的退化,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同时通过实施生态保护和监督管理,减少人的活动,实现区域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双赢。

(二)黑河流域水资源的治理和保护问题

《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明确提出应以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为核心,上、中、下游统筹考虑,对黑河进行综合治理,实现流域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到祁连山腹地,从祁连山东段的俄博到西段的七一冰川,所到之处,可以看见原本白雪皑皑的雪山山顶隐约可见积雪、原本河水汩汩的河流河床干裂、原本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大片荒漠化„„

“山顶的积雪几乎不见了,河床也大面积裸露。”保护区内一位工作人员这样告诉我们。山顶积雪消失、雪线上升、河床裸露在整个祁连山脉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当地的老百姓已经习以为常。

黑河水资源及其由此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1年8月,国务院开始进行黑河流域综合治理。黑河水量统一调度和流域综合治理实施以来,完成了国务院批准的黑河分水任务,实现了东居延海连续不干涸,有效遏制了黑河下游地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趋势,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受水资源管理基础条件薄弱等因素影响,流域生态环境仍然相当脆弱,因此,在黑河流域水资源治理规划中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围绕生态修复继续安排一定规模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国务院《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黑河上游生态建设的近期目标应该通过草地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和林业工程建设,解决草畜矛盾,遏制上游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促进整个黑河流域生态平衡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近期治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上游地区生态自然修复能力,促进草场利用科学化、有序化,基本解决牧业超载问题,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实施退耕、发展优质高效人工饲草料基地、实施舍饲和半舍饲,为部分地区的禁牧休牧和生态移民创造条件。同时,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引导当地牧民改变传统放牧方式,形成全新的产业体系,促 7 进上游经济结构的调整,最终达到保护和涵养黑河水源的目的。

(三)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

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共生的生态系统,是互相联系、相互依赖的。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基础。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地理的原因,祁连山腹地经济、社会发展普遍滞后,尤其是广大农牧区,很多地方至今仍维持着自然、半自然的经济状态,维持着单一的农牧业经济结构。而且贫困和环境退化相互强化,使人与自然关系处在恶性循环之中。

1.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不协调

人与自然关系紧张造成大量的农牧区贫困人口,贫困类型大多为生态型贫困。而在一路的考察中我们发现,植被受破坏越严重的地方农牧区人口也越多,由于农牧区生产力水平提高较慢,人口增长必然会对环境增加压力,使人与自然关系进一步恶化。此外,由于人口过快增长和产业结构单

一、不合理,导致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沉淀在农村,使农业的边际效益几乎降到零。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2.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

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经济发展对物质资源的依赖度在减弱,而对人力资源的依赖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人处于可持续发展各要素的中心环节,只有提高了人口素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人口文化素质,是农牧区人口发展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如果不加大力度提高广大农牧区、尤其是牧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不仅会拉大与内地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而且还会拉大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人群之间的发展差距,会进一步加剧牧业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边缘化程度。而广大农牧区经济结构单一的现状并没得到改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比例很低。尤其是广大牧业区仍然维持着自然的粗放畜牧业,产业始终在很低的层次上徘徊,基本上维持着靠天吃饭的自然状态。

3、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理念不具备

从生态学角度看,文明是人类社会理性的体现和社会进步的状态,是人类文化发展积极成果的集合,渗透于美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人类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时,由于生态环境破坏、生存环境恶化的生存危机和人类生态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人类将步入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标志 8 的生态文明。在一路的考察中我们看到,生活在祁连山腹地的人们,基本过着半农、半牧或以农耕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当地老百姓普遍对生态环境恶化有较深的感受,也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愿望,但当环境保护与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这种环境的危机意识就会被更强的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意识所淹没。因此,生态的保护要从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出发,而人的观念的改变应从改变其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使农牧民真正从依赖生存的土地解脱出来,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四、体会

通过此次考察,有如下收获和体会:

(一)社会考察是增强党校教学针对性的有效途径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紧密联系当前的形势和政府工作实际,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方党校就是要通过研究党的基本理论、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服务,最终为地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服务。通过这次考察大家一致认为非常有必要,党校教学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这已经成为地方党校提高教学水平的制约因素。各地党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改进,这次通过实地考察使党校教学内容与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紧密结合,为更好、准确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有了更加直观的概念。

(二)生态保护政策的制定与具体实施还存在一定差距

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后,国家对政策所涉及到的农户进行各种形式的补贴,但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调查中发现,诸多补偿政策的落实程度是有很大差异的,这对农户的家庭收入产生了不同影响。如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对牧民实行休牧禁牧补贴及牧民转为草原管理员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从理论上讲,可以解决农牧民的生活问题。但每亩5.6元的补贴和每月800元的管理员工资,与牧民以往的收入相差太大。如牧民每户平均有牧场5000亩,每户养羊500只,按市场价每只羊买价约400元,每年收入20万元,而按国家补贴和工资年收入仅3.76万元。

国家和政府在给予保护区边缘地带群众政策补偿时,一般是对自然保护区的居民直接给予金钱或实物补偿,以填补其因维护和增值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效益而

9 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补偿形式。这种补偿之所以被广泛采用,是因为其灵活、见效快。但直接补偿容易转化为消费支出,并不能彻底解决自然保护区居民的后续发展问题,使当地居民面临坐吃山空的局面。

因此,应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中,政府应通过优惠贷款、就业指导和帮助、技术援助、生态项目支持等方式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同时,还应建立援助合作机制,让保护区及其周边居民开展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食品精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等,使其分享生态保护所产生的惠益。总之,要解决好保护区居民的长期发展问题,它不仅要对其受损经济利益的进行补偿,还要使居民因补偿而致富,而这是一个长期、不断需要完善的过程。

(三)黑河上游水资源保护的核心是黑河流域的综合治理

要根据国务院《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上游保水、中游节水、下游配水”为总体思路,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为根本,以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为核心,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科学、工程等手段,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黑河上游生态建设应该通过草地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和林业工程建设,解决草畜矛盾,遏制上游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促进整个黑河流域生态平衡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上游地区生态自然修复能力,促进草场利用科学化、有序化,基本解决牧业超载问题,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实施退耕、发展优质高效人工饲草料基地、实施舍饲和半舍饲,为部分地区的禁牧休牧和生态移民创造条件。同时,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引导当地牧民改变传统放牧方式,形成全新的生产、养殖体系,促进上游经济结构的调整,最终达到保护和涵养黑河水源的目的。

(四)应尽快建立黑河流域生态补偿实验区

在国家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生态移民等重大生态工程实施之时,应进一步提高对生态补偿的关注和认识,推动生态补偿在法律、财政投入机制、税费体制和市场机制等方面的突破和改革。要加强部门合作,建立部门联系、上下联动的协作机制,共同推动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要开展黑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为草原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洪水调蓄、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流域生态经济价值补偿机制等。同时,解决好牧民的长远生计问题,还要加大对 10 生态移民的技能培训,积极扶持当地后续产业的发展。使没有一技之长的牧民,能在城镇找到工作,彻底改变牧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五)生态环境的治理应从整体出发,全局考虑

祁连山生态环境的治理,要实现流域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上、中、下游兼顾,完善灌区内、引水口及河道上的配套工程,建立水量调度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明晰水权,科学合理的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

(六)黑河上游生态建设和黑河综合治理刻不容缓

通过一路的考察,大家普遍认为应该加快生态建设和黑河综合治理的步伐,祁连山的生态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果我们不尽快进行生态修复,那么河西走廊的生存和发展将岌岌可危。

(七)应把社会考察作为党校教学科研的基础环节

社会考察是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党校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通过社会考察,可以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现实情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际相互印证、相互促进。因此,应把社会考察作为党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内容,使之常态化。

总之,这次考察虽然时间短暂,路途遥远,非常辛苦,准备工作尚不充分,但却意义重大,收获颇丰,既充实了知识,增强了感性认识,又提升了教师的教研能力,对提供党校教学质量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第四篇:黄河流域水资源现状

摘要:文章对黄河水资源的现状作出分析,引起社会各界对黄河水资源的关注,从而提高公民的节水、惜水意识,促进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与保护。使黄河能为我们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黄河;水资源;利用;保护;现状

21世纪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等三大问题的挑战,水问题被认为是三大挑战中的重要组成内容,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则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目前,中国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国际公认的1750立方米用水紧张线。另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将减少到1750立方米。届时,全国大部分地区将面临水资源更加紧张、缺水甚至严重缺水的局面。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对于黄河下游地区来说,黄河水是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除此以外可引用的淡水资源寥寥可数,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黄河水,使其产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应对水资源紧缺日益严重的形势,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配置水资源,已经变的刻不容缓。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之源、生产之源,它作为一种核心资源和动态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和难以利用高科技解决的特点,因此,水问题显得十分重要。黄河是黄土高原的重要水源区,保护好水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从黄河情看: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紧缺。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大,导致黄河水资源紧缺问题更加突出,干、支流断流现象频繁发生。本文将阐述黄河流域水资源分布特点和变化情况,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对策。

(一) 黄河水资源的区域配置

从黄河的天然情况来看,黄河上中游是产水区,下游两岸是分属两个流域的;但另一方面,下游又是受黄河洪水威胁的地区。如果中上游区域水资源分配的少了势必影响其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中上游水资源分配的较多,那么有限的水资源能分配到下游地区的就势必减少,这样不但会影响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而且黄河水流量的降低直接加剧“水沙不平衡”,从长远看对黄河自身发展极为不利。在黄河水资源区域分配的问题上必须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协调多个利益冲突团体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黄河更好的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服务。

(二) 协调生态用水与社会经济用水的分配

目前国内外有关“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很多,但对其概念界定尚无统一的认识,研究者多根据其研究目标及其要保护的主要功能提出相应的定义。黄河生态环境需水量是指为维持黄河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及其生长发育,修复及维持河道湿地、河口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及近海水生生物的水量。

在黄河水资源的配置中,首先,应该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沿黄地区,特别是黄河下游沿岸人口高度集中,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主要由黄河水提供。虽然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所占黄河水资源比例较小,但是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保障却是关系到社会安定团结的重大社会政治问题。无论从保持政治稳定还是从以人为本,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角度,在黄河水资源的配置过程中都应该优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其次,协调生态用水与工农业生产用水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环境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黄河天然径流量的变化,以及黄河两岸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黄河水资源需求的增加,黄河水资源总体上已经无法同时满足生态用水与工农业生产用水。在这种情况下,单一的满足生态用水或者工农业生产用水而置另一者于不顾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黄河水资源的配置过程中要兼顾两者要求,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三)南水北调,增加黄河水量

南水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促进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黄河流域乃至西北及华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的建设,将对我国水量的调节产生重大的影响。它的建设实施,也将减少黄河的负担,使黄河能更、更长久的为人类服务。

(四)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黄河冲刷黄土高原,塑造华北平原,黄河的水系把大量的水资源和泥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华北和大海。自大禹治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4000多年间,人类在开发黄土高原的过程中,不断加剧了水土流失;在下游华北冲积平原上又采取筑堤束水和河道整治工程防御洪水。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黄河仍然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而成为一条地上河,决口改道频繁。漫长的历史长河,黄河的治理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呈波浪式演进,其中,农田灌溉和漕运有所建树,治河方略与主张此消彼长,各领风骚,但终因朝政干预和国力不足,不可能全河统筹规划,综合治理,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黄河下游河道“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三年两决口”的现象依然如旧,黄河因此被称为“中华之忧患”。种种治理黄河美好的设想一直没实现。

我国的先民们早已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在我国古代人们观念里的环境,指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水、土(土地和土壤)和草木植被以及由此滋生的万物。我国最早一部地理著作《禹贡》假托大禹治水的故事,记述当时人们地域观念中九州的地理环境,除了强调各州的土壤和植被外,更重视的是各州的水环境,其导水一节就是讲疏导河流,治理好人们的生存环境,最后达到“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

人们认识到对自然界的索取应该有时有节,包括水资源在内,如果违反自然规律,无节制地索取水资源,最后必将得到自然界的报复。《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大司徒的职责之一,就是管理河流、湖泊中的各种水生动物。人们在生产实践中领悟到水资源的重要,于是很早就产生重视水资源的观念,因此,我们可以认定:生活于黄河流域的古代人们最早意识到我国水资源并非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需要加以珍惜和保护。可惜以后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大力开发水资源,最后也就是黄河流域最早耗尽了水资源,破坏了水环境。 千年建都破坏了关中地区的水环境,关中地区即今陕西省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在唐代以前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最好的地方,战国时“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赋雄国。

水库是调节水资源分配的重要工程措施,适当抬高水库的汛限水位,多蓄汛期洪水,是确保黄河下游河道不断流的一个有力途径。

适当抬高水库的汛限水位包括两种方法,一是根据近年来黄河来水量偏小的趋势,适当抬高水库汛期的防洪限制水位;二是由于黄河中下游洪水主要集中于

7、8月,

9、10月份洪水明显小于

7、8月份,根据洪水分期的特点,可以抬高

9、10月份(后期)水库的防洪限制水位,使水库多拦蓄汛期的洪水,提高水库非汛期蓄水的保证率,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

黄河的关键问题是“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造成下游河道的淤积,河床不断淤高[5],利用洪水将水库和河道的泥沙多输送入海、输送入田,减少下游河道淤积,是确保下游河床不抬高的有效措施。

目前,三门峡水库采用“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拦蓄非汛期的来水、来沙,汛期水库敞泄运用,将非汛期的泥沙集中在汛期排泄[5],这实际上就是把洪水作为输沙用水,汛初三门峡水库排沙时经常出现小水排大沙的情况,致使下游河道淤积严重。“96·8”洪水花园口洪峰流量为7860m3/s,洪水位却高达94.73m,创历史最高,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汛初三门峡水库排沙,造成“96·8”洪水前期河床集中淤积。

黄河防洪工程和引黄灌溉工程的存在,为洪水安全合理的运用提供了条件,发生一定量级的“下大洪水”或洪水含沙量较小时,利用防洪工程将洪水引于渠系河网,一方面洪水可以用于灌溉,另一方面上游水库控制运用,延长洪水的发生时间,采用深沟远引的方式,将洪水远距离输送到引黄补源灌区,补充当地地下水资源,或利用河口地区平原水库,对其补水。

实现洪水的资源化,要求防洪调度更细化、更灵活,根据水沙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调度方式,同时,洪水的资源化对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洪水资源化的风险降到最小,必需要有完善的预报系统与其相适应。适当抬高水库的汛限水位后,水库的防洪调度必然要承受更大的风险,准确及时的洪水预报可以降低水库的防洪调度风险。水库根据大洪水预报可预泄水库蓄水,降低水库蓄水位,腾出更多的库容防洪;若预报来水量级不大,水库可及时进行资源化调度。

(五)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时,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1) 加强地下水源勘察工作,掌握水文地质资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一考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综合利用,避免过量开采和滥用水源;

(2) 采取人工补给的方法,但必须注意防止地下水的污染;

(3) 立监测网,随时了解地下水的动态和水质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河全新理念,开历代治黄方略之先河,也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长期研究与实践的结晶。目前,这一治河新理念已初步形成“1493”治黄战略理论框架: 一个终极目标——“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就是要维持黄河的生命功能,包括水资源总量、洪水造床能力,水流挟沙能力,水量自净能力、河道生态维护能力等方面。唯其如此,黄河才能为全流域及其下游沿黄地区庞大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提供持续支撑,这将成为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长期奋斗的最高目标。 四个主要标志——“堤防不决口”:一靠水库和堤防等控制性工程对洪水的约束,二靠河流自身排泄洪水的功能;“河道不断流”:保障沿黄居民饮水安全,保障河流生态用水的需要,保障一定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供给能力;“污染不超标”:黄河的水质必须持续满足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基本功能要求;“河床不抬高”:通过综合措施解决泥沙问题,在上中游拦减入黄泥沙,在中下游通过人工调控水沙关系,实现河床不淤积,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延长现行河道的生命力。

九条治理途径——减少入黄泥沙的措施建设;流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有效管理;增加黄河水资源量的外流域调水方案研究;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制定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的治理方略;使下游河道主槽不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塑造;满足降低污径比使污染不超标的水量补充要求;治理黄河河口,以尽量减少其对下游河道的反馈影响;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

“三条黄河”建设——“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基本手段。“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与“三条黄河”建设是新时期黄河治理开发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作为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标,“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顺利实现必须树立现代水利理念,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这种有效的手段就是“三条黄河”科技治河体系。只有借助“三条黄河”的治河体系,才能确保各条治理途径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总之,了解黄河、保护黄河、节约水资源,已经成为当代十分重要的课题。为了使黄河能更好的为我们服务,为了我们民族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保护黄河吧! 参考文献:

(1) 蒋晓辉,刘昌明

黄河三门峡以下水资源供需分析[J].人民黄河,2005,27(1). (2) 钱正英

关于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的两个问题[J].人民黄河,2004,26(4). (3) 张学峰

《水资源危机与保护》2002,3

第五篇:“江河流域”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现状与建议

作者: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考察组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02日 07版)

CFP

资料图片

编者按

随着城镇化建设与外来文化的冲击,我国诸多传统村落及其文化正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开始对我国“江河流域”(即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及其他广大地域的传统村(镇)落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开展田野调查。2014年6月12日至9月30日,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又对“江河流域”传统村落展开新一轮田野考察。考察结果显示:与2008-2010年期间的考察结果相比,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工作在国家重视下取得显著成效,但问题依然突出,形势仍旧严重。基于此,考察组提出了加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具体建议,相信会对相关工作有所助益。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大陆城镇人口达69079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51.27%,首次超过农村。与此同时,中国农村却呈现空壳化趋势。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使得大量村落被空置或遗弃。同时,由于道路交通的改善、人口流动的增多和信息网络覆盖面的扩大等原因,加大了外来文化向农村渗透的力度,村落传统文化趋于边缘化,其传统价值观受到严重挑战。

2008年至2010年间,我中心曾组织20个课题组,集中对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17个省113个县(含县级市)中902个乡镇的传统村落文化遗存进行了为期25天至30天不等的综合性复查。这些地域中,在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方面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2004年为9707个,至2010年仅存5709个,平均每年递减7.3%,每天消亡1.6个。2014年6月12日至9月30日,我们又组织了8个专项田野考察组,再次对“江河流域”传统村落展开跟踪式田野考察,行经11个省、行程18500多公里、为期三个多月,对此区域原已纳入调研视野的5709个传统村落中的1033个进行回访、考察、调研,并进行数据采集与比照。

本次调研数据显示,在2010年尚为活态存在的1033个传统村落,在四年间,又有461个因各种原因消亡,幸存572个。总数消失了44.6%,平均每年递减11.1%。换言之,在此次调研范围内的传统村落中,约3天就有1个消亡。据我中心“传统村落遗存实录资料库”按省域范围随机抽样的综合信息所得出的整体评估结果显示,就全国范围而言,传统村落消亡的速度整体上远高于上述数据。可见,四年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问题仍然突出,形势依旧严峻。

传统村落保护成效显著

上令下行,形成合力。以2012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为标志,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正式纳入国家历史文化保护战略。在这之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先后公布了两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2014年4月,四部局联合公布《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传统村落保护在一批学者长期呼吁下,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初步建立了国家保护名录,制定了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并根据保护价值的不同进行分等定级管理。2014年11月,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全国已有255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在省级层面,不少省份推出“美丽乡村建设”的口号及具备可操作性的措施和意见。湖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护传统村落的措施,省委统战部将各民主党派与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海外侨胞等社会各阶层的资源与力量进行有机有效整合,展开了以“回得去的故乡”为主题的美丽家园建设系列活动。

在市、县、镇级层面,不少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特点,对传统村落保护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浙江顺溪镇政府集中财力与精力保护传统村落,在挖掘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的同时凸显传统村落的独特性,并处理好政府投资保护与市场运作之间的关系,积极寻找民间投资,把市场需求和传统村落保护结合起来。

从国家层面的政策出台到各级地方政府的具体落实,上下形成了有效互动。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成绩斐然。自20世纪末开始,冯骥才、乌丙安、潘鲁生等专家学者不断为保护传统村落呼吁、进言,积极探索有效保护传统村落的途径。我中心不仅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的田野考察和相关数据采集,还打造了创新研究平台,集合高校多学科资源优势,展开对村落文化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创建了国内首个为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研究培养专门人才的博士、硕士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项目,为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进行宣传和论证。 对村落的保护离不开乡贤参与。如今,乡贤的主体范围更加宽泛,他们视野开阔,掌握较丰厚的相关资源,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如湖南省中方县丁家乡的杨宗强,大学毕业后取得上海户籍,2008年返回家乡,带动村民建设生态农业园,形成了一定规模。2011年,当地部分参与种植的农户年收入便达3万多元,而同期丁家乡人均年收入仅1300多元。 村民有“觉”有“悟”,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方兴未艾。在当下不少传统村落,村民已经意识到传统村落不仅是自己的家园,还是与家族、民族有关的国家历史文化财产。河南崤山山区的渑池县赵沟村先后获得“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特色旅游村”“中国传统村落”等称号,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原住民的文化觉悟和文化自信。

现存问题与严峻形势

今天,很多地方对传统村落保护仍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重有形的建筑保护,轻无形的原住民文化保护;重“固态”文化保护,轻“活态”文化保护。在抱有这种认识与理念的人看来,传统村落只是一些没有文化灵魂的“死”建筑。实际上,传统村落文化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古建筑上,更体现于原住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信仰、道德观念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丰富“活态”之中。

误区二:在城镇化进程中,在急功近利的政绩观指导下,不少基层干部仍未意识到保护传统村落文化事关国家民族历史文化记忆。他们认为传统村落如无旅游开发价值,不能提升当地GDP,不能为其政绩“建功立业”,与其费力花钱保护,不如让其消亡。有的甚至受经济利益驱动,大行“强拆”之道。如山西某县有一保存完好的晋商明清建筑,于2008年被正式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2014年,该县将其列为城市片区改造重点工程,现在已经砖瓦涂地。

土地毒化,导致新“空心村”出现。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不断遭到各种污染源的伤害,土地污染现状严峻。国土资源部相关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成为“毒土”。这还不包括农药、化肥对土地的深度污染。污染加剧导致土壤自然蓄水保肥能力、所存有机养料成分、可耕深度等大幅度降低,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危害人体健康。土地污染最直接的受害者是农民,这也是近年来“空心村”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行土地法、文物保护法与传统村落保护之间存在矛盾。现行土地法、文物保护法与传统村落保护之间的矛盾根源在于,我国现行农村土地政策、农村民居权属政策与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保护的需求不相适应。大部分受保护的传统村落需要修缮,但这些村落中的建筑及文物均属国家财产,在村落未纳入保护范围之前,原住民有权对其进行修缮;一旦这些村落被纳入保护单位,村民就不再具有修缮权。与此同时,因资金匮乏,很多地方政府无力对受保护的传统村落进行修复。这就导致受保护的传统村落建筑反而日渐残损,直到坍塌,而原住民的民生问题也得不到妥善解决。传统村落保护陷入“挂牌保护”与实际保护相脱节的困局。此类现象较为普遍,如不及时调整政策,出台可行的保护措施,可能会出现传统村落越“保”越少、消亡更快的状况。

对策建议:“五个建立,两个防止”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非常复杂,包括迫于城镇化发展趋势而错误行动、思想认识不正确、政策法律缺位、受政绩和经济利益驱动等。为克服这些弊端,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具体概括为“五个建立”与“两个防止”。

建立并出台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保护法。目前国内还没有完全涵盖和适应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保护的法律。建议由国务院主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局参与起草,尽快制定出一部适用于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保护的国家(而非部门)专门性法规,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

建立传统村落环境监管监察、污染治理的法律制度。保护传统村落不能仅仅保护村落建筑,与其息息相关的土质、水质等生态环境也应得到高度重视。近年虽有一些关于传统村落生态环境保护、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政策法规出台,但缺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法律,尤其缺乏村落环境污染防治与追责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建立起相应的法律制度的同时,要建立起专门的监督监察机构专司此事,形成长效甚至永久机制。

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数据库。为更好地保护我国传统村落文化,准确掌握其地域分布与数量,应加快组织建立“中国传统村落国家数据库”,成立专项行动工作队伍,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采取田野调查与民间数据收集相结合的原则,对传统村落历史沿革、发展轨迹、建筑风貌、风俗习惯、人口规模、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以及村民生计、自然与生态资源等进行专业的数据记录和建档管理。

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协调发展框架体系。既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村落的文物、文化、生态、民生等诸多方面的价值,也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村落的文化构成从古至今都不是静止的。没有传统村落的“活态”文化存在,传统村落其他很多方面的价值就难以持续。不能让传统村落成为死的标本。因此,必须把传统村落的建筑保护与其他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把传统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传统村落的文化、人、自然环境都“活”起来的全新保护格局,让传统村落文化以鲜活的形式重返广大农村舞台。 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研究人才队伍。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在我国尚处于初始阶段,国家应尽快出台政策,鼓励支持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研究,将保护、研究类专门人才的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招生、教育与研究体制,培养大批专业人才。同时,要按照“国家需求、创新引领”的原则,充分整合并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学科的资源能量,以利于推出大批高质量的保护与研究创新成果。

防止旅游模式下对传统村落的过度开发。目前,不少传统村落因过度开发而失去“传统村落文化”的原本内涵,甚至变成“流行文化”的大卖场。应建立权威的传统村落管理体制,依据完善的保护规划,在保护培育的前提下,对现存传统村落及其文化资源进行有限、有效的开发利用。

防止传统村落“空心化”成为演变态势。要充分认识当前农村“空心化”问题的严重性。要使传统村落原住民“留得住”,就要有效提升和改善传统村落原住民的生活质量。整治重点是处理好村庄协调发展的问题,既要对村落建筑进行维护与改造,维护好文化遗产,又要重视村民的居住环境,更要正确引导原住民的价值观与消费观,帮助农民建立并强化留守和保护意识。(执笔人:胡彬彬、吴灿、李红、杨帆、王安安)

【智库名片】

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是我国高校中成立最早、专门从事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和研究工作的科研单位。中心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立足田野考察,注重活态文化研究,设有传统村落的堪舆规划、生产生活与经济模式、文化教育与道德教化、宗法礼制与村落治理、民族民俗与宗教信仰、氏族文献与新见民族史料等研究方向的博士点和硕士点,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中国传统村落文化学术体系。中心团队在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研究专著20余种,获得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20多项。

上一篇:会计业务练习范文下一篇:好的情感文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