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流域治水分析论文

2022-04-20

摘要:当河流流域出现污染问题后,会基于水的流动性特点,导致污染扩散的情况。不仅会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而且会造成生活用水被污染的问题。基于此,必须要积极展开水污染防治工作,从源头出发,处理污染问题。重点应当做到污染集中过滤处理后,再排放到指定地点。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河流流域治水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河流流域治水分析论文 篇1:

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及其生态治理

摘要:三峡水库蓄水水位已达165米,其水环境性质为半封闭型的缓流水体,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库区次级河流水质的状况直接影响着三峡库区的水环境与生态安全。在分析库区次级河流水体富营养化现状与发生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河流整治的生态观念和思路,对库区次级河流污水生态工程治理技术进行了的初步探讨。

关键词: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生态工程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缓流水体中营养物质达到某一限值,在其他相关自然、水文条件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水体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复杂变化,并导致水生生态系统失衡的过程。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目前已蓄水至165m水位,在其防洪、发电、航运和旅游等方面带来的经济效益正逐步体现的同时。随着干流水环境特性的改变,其水污染过程和自净机制等方面都发生着显著、深刻的变化。库区次级河流的水质状况成为直接影响三峡库区的水环境质量与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笔者在分析库区次级河流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发生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治河的生态观念与思路,提出了库区河流小流域生态整治的技术思路,并对次级河流污水治理适宜的生态工程技术进行了讨论。

一、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污染特性

(一)库区次级河流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库区次级河流流域多为广阔、起伏绵延的山地,实施污水收集和治理工程代价昂贵而且困难,加之次级河流流域现存的众多工、农业排放点污染源,以及流向众多次级河流的缓坡地面径流形成的面源污染,使库区次级河流的水环境问题特别突出。三峡库区蓄水后,次级河流水体局部河段的水文特征、地质条件、水环境容量及纳污特性等随之改变,主要表现为回水段流速显著降低、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纳污容量降低,库区许多典型次级河流局部回水区域水质与底质恶化,并显现出浮游生物种类减少而个体密度加大,鱼类减少甚至死亡等水体富营养化征兆或爆发潜势。近两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重庆市境内的70条主要次级河流的172个监测断面中,不能满足相应水域功能的断面比例约30%以上。龙溪河、小安溪河、濑溪河、梁滩河、苎溪河、龙宝河、五桥河、梅溪河等许多库区次级河流污染严重。主要超标污染物中,总磷、总氮浓度普遍偏高,总磷达劣Ⅴ类的断面所占比例超过30%,为藻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盐,水体富营养化潜势较高。此外,由于三峡水库次级河流的开放性特征,次级河流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存在较明显的地域、区域分异现象,其回水区富营养化的状态或潜势相对更为严重,许多河流入江回水区曾一度出现了长度从几百米到上千米不等的水华带。

(二)库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条件分析

从营养盐输入的角度分析,工业污水、村镇生活污水、农田径流、农产品加工废水、养殖废水等任意排放,次级河流沿岸的农村生活垃圾、农作物秸杆、人畜粪便形成固体废弃物、大气湿沉降等,是流域营养盐面源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据统计,库区典型的15条次级河流中,TN年排放量超过3.14×105t,TP年排放量超过1.76×104t。根据河流流量作静态粗略分析,并结合现状监测值,库区十余条典型次级河流营养盐输入量已远超过“水华”的临界浓度,支流回水段TP平均浓度为0.148mg/L(最大浓度达到1.368mg/L),TN平均浓度1.90mg/L(最大浓度达到10.06mg/L),都远远高于湖库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TP和TN临界浓度0.02、0.2mg/L。库区支流回水区藻类生长具有充足的营养基础,因此,次级河流水体营养盐的输入和有效削减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从水体富营养化的作用机制分析,随着三峡库区水文条件的显著改变,同时受水库回水顶托的影响,次级河流河口一定长度的江段形同缓流湖泊,次级河流流态特征(尤其是河口水文条件)改变,污染物生化降解反应特性等也随之变化。主要表现为,河口区域水体扩散能力变差,水体稀释自净能力和生化反应能力减弱,河口回水腹心区生化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增长,污染物尤其是营养盐积存而易于形成水体内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势增加等。另一方面,河流富营养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环境生态体系,由于库区众多次级河流具有的相对开放特性,藻类爆发生长所涉及的因子就更为复杂。除营养盐负荷这一重要因素外,次级河流回水河段特性与回水水量、气候、水温、铁锰微量元素含量等因素,也是影响次级河流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优势藻种比例、“水华”发生或消亡、发生区域扩张或收缩的重要因子。

二、库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生态控制技术对策

国外对城市河流的开发和整治先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从初期工程治河阶段对河流系统简单人工化,到污染控制与水质恢复时期侧重于以人工措施治理工业及生活污染,再到现阶段的可持续管理利用时期的生态修复、河流自然化与功能多样化。以生态学观点为指导,采取多学科综合整治的策略,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流域生态整治技术的总体思路。

(一)库区次级河流流域生态整治技术思路

从库区次级河流水环境与污染防治现状来看,点源污染的截污、治污与营养负荷减排仍然是一项十分必要的措施,但从非点源污染表现出的产生随机性、影响滞后性和影响因子复杂性的角度,应该通过环境科学、水力学、生态学、园林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和原理,实现在截污基础上河流水体的自净功能和生态学功能最大化,并引导生态系统向草型生态系统方向发展,恢复次级河流与河岸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再现一个自然的、能自我调节的生态平衡系统。结合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从“认识与理解”、“城市河流内涵与外延”、“河流功能”、“次级河流整治”以及“整治系统的技术体系特征”等几个方面,提出三峡库区次级河流水体富营养化综合整治对策的总体思路(表1)。

结合三峡库区次级河流的普遍特点,认为尤其应从小流域的角度考虑次级河流水污染的综合整治;对小流域进行不同河流河段的确定功能定位,针对不同河流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现状、水文水力条件、流域经济发展水平,按照生态型河道构建和河流的生态系统修复的原则,科学建立小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的评价指标体系,遵循再生循环的生态原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能力,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小流域不同区域的生态修复重建。对于城市河段应采用截污、生态型河道构建等作为主要的治理措施;对于农村河段,则应考虑发展生态农业,注重控制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水土流失及污水的生态工程控制。库区次级河流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路线为:污染源调查一污染物转移扩散分析一污染负荷削减与污染物治理一河流生态系统自净一流域生态平衡。

(二)构建流域污染生态综合整治的评价指标

体系

河流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河流生态整治的核心问题之一。近20年来,国际上对河流健康评价的方法学不断发展,形成了一系列较为系统的评价方法。从评价原理的层面,可大致将这些评价方法分为预测模型法和多指标评价法。IBI指数(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是一种由美国开发的健康河流评价指标多指标指数,其特点是将测试点生物群落的结构、物种的组成、数量及生物量等与参照点对比,得出相应的IBI值,从而得到河流的健康情况。该指标最初用于鱼类群落的评价。后来逐步推及到大型脊椎动物。欧盟开发了健康河流评价指标WFD指标(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该指标评价河流的基本原则主要基于河流中的生物(如深水大型无脊椎动物等),河流按类型划分并与其对应的参照类型对照,分“优、良、中、差、特差”5级评价,生物元素应考虑其组成、丰度、无脊椎动物种类多样性水平、敏感的种类与不敏感种类的比例。澳大利亚开发了河流状况指数(ISC:Index of stream Condition)评价模式,是一种包括河流水力、物理形式、河岸带、水质、水生动物等5种状况在内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

近年来中国已经开始关注从河流健康状况的视角保护河流,但缘于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西部地区在生态治河理念、治河技术体系方面还较为滞后。总体而言,建立库区典型次级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河流健康状况评价方法学以及生物监测评估模式,是次级河流小流域生态综合整治的重要技术内容。现阶段,应首先构建适合于库区次级河流污染特征和相应水域功能定位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现状监测评估基础数据库。

(三)库区次级河流污染治理生态工程技术分析

十余年来,国内外的有关专家和研究人员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运用现代生态学、环境科学、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发了一系列流域水环境生态修复和生态工程技术。结合库区次级河流地域特点和污染特性,从着眼于外源营养物污染控制和资源持续利用的角度,认为水污染生态治理工程是库区次级河流流域生态调控修复的较佳选择之一。库区次级河流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应遵循“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采用低投资、低运行管理费用和适应性较强的生态工程治理技术,并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

1、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法在欧洲又称为根区法,通过模拟自然湿地,人为设计与建造的由基质、植物、微生物和水体组成的复合体,利用生态系统中基质一水生植物一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协同作用,将水中可沉降固体、胶体物质、BOD5、N、P、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细菌和病毒等去除,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和改善,是一种具有较高生产力和较大活性的营养盐控制的生态处理系统。人工湿地的类型主要有水平流碎石床湿地、下行流湿地、上行流湿地等。国内外工程实例资料表明,人工湿地耐污及水力负荷强,抗冲击负荷性能好,效果稳定,处理废水能耗省。维护管理简便,具有相当脱氮除磷能力,并能形成多样性的生境。人工湿地技术对于小流量及间歇排放的废水处理以及建设次级河流河口区域生态缓冲带等尤为适宜。但由于人工湿地系统所需要的土地面积相对较大,一般只能用于次级河流流域中用地相对不受限制的地方,也可用于流域内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深度处理。

2、人工生态浮岛或浮床

生态浮岛(浮床)技术是通过人工把水生植物或改良驯化的陆生植物移栽到水面浮岛上,植物在浮岛上生长,并与微生物形成互生协同效应,通过根系吸附并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从而达到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目的。一些浮岛植物还具有良好的克藻效用,能专性地抑制相应藻类的生长。一个完整的浮岛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浮岛载体、浮岛固定装置和浮岛植物。人工生态浮岛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水体氮磷污染防治技术,在国内外具有许多成功应用的实例,和其他污水生态治理技术相比,在工程造价与占地、营养盐去除效果、生物生态多样性、人造景观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优势明显,是一种适宜用于库区次级河流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一种生态工程技术,尤适用于河流中氮磷浓度高且水流流速平缓的中小河道。但作为一种新兴的水处理生态技术,人工浮岛技术出水水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条件下,植物生长受到抑制而对处理效果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3、生态稳定塘

生态稳定塘是一种半人工的生态系统,细菌、浮游动物、藻类等水生植物、高等动物等形成多条食物链,构成稳定塘中各种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体系,其功能主要是滞留污染径流,循环利用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得到分级转化、降解和利用。生态稳定塘进行污水净化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大,且作为一种半人工的生态系统,人为调节众多环境因子的能力非常有限。但生态稳定塘建造成本低,操作管理容易,不仅能取得良好的BOD5去除效果,而且可有效去除氮、磷等营养物质,还原重金属及有毒有机物等。因此,生态稳定塘不仅可以作为库区污水营养盐去除的一种具有竞争优势的生态工程技术,而且也是能够结合水产养殖的一种有效的资源化手段。

4、生态沟净化技术

生态沟是一种净化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系统。一般在其沟底铺鹅卵石,中间铺粗砂,表面铺细沙。细沙上种水浮莲、水芋等根系发达的植物。生态沟技术对营养物质的去除主要通过土壤的浸润毛细作用,吸附、过滤、沉淀作用以及生物降解与土壤中生长的植物摄取作用,实现污水高效治理及营养物去除的目的。同时,沟中沙石填料构成滤床也可对污水中颗粒杂物进行过滤治理。经生态沟后处理的农村生活污水,还可直接排入农田灌溉,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生态沟技术污水治理成本很低,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降低入河氮磷污染负荷的角度,很值得在库区广泛推广。

三、结语

结合库区次级河流水体富营养化现状与特性以及过去几十年国际上的污染河流治理经验,从小流域的角度考虑次级河流水污染的综合整治,削减流域面源营养污染负荷,恢复河流应有的自然物理生态结构,是库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污染防治和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最根本措施。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能力,因地制宜地优化组合各种生态工程治理技术对受污染水体进行治理,是三峡库区富营养化水体防治的最佳选择之一,对改善库区水环境质量、促进库区次级河流小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 傅旭东)

作者:肖铁岩 许晓毅 付永川 罗固源

河流流域治水分析论文 篇2:

流域水污染治理模式创新的研究

摘  要:当河流流域出现污染问题后,会基于水的流动性特点,导致污染扩散的情况。不仅会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而且会造成生活用水被污染的问题。基于此,必须要积极展开水污染防治工作,从源头出发,处理污染问题。重点应当做到污染集中过滤处理后,再排放到指定地点。不同地区的地势条件不同,产业结构类型也存在差异,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的流域水污染实际情况,找到治理工作的侧重点。并着重分析出哪些因素会制约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研究创新污水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流域水污染   污水治理   生态建设   水体生态系统

Research on Innovation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Model in River Basin

LIU Di

(Biji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 Bijie, Guizhou Province, 551700 China)

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离不开水资源,日常除了需要安装给排水管道之外,还要关注河流通航的问题。而在实际用水过程中,目前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做好对水体环境的保护工作。基于污染问题种类多,需要分类处理。而该文则重点以流域水污染问题为例,介绍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工作难题及解决对策。

1  流域水污染情况及治理工作的整体形势

造成河流流域出现水污染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不同因素的处理方法有一定差异。管理部门需要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拟订污水治理计划。

1.1 污染情况

流域水污染情况十分严峻,主要表现为:生活在河流流域周围的居民比较多,且沿河流周围还建设了许多工厂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造成污水中的污染物质种类复杂多样,且很多污水都没有分类、分流,这种综合性的污染治理难度比较大。尤其是重金属污染问题,不仅会污染水源,还会对周围的土壤质量造成不良影响[1]。

1.2 治理现状

针对流域水污染问题,国家和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的管理政策。各个企业目前也在研究提升污染治理技术水平的方法,城市管网趋于完善。但是,目前流域水污染治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有:(1)前期治理成本比较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然而很多人才由于没有意识到流域水治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投身到这项工作中。(2)执法监督的力度不足,监管任务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环节中。(3)针对面源污染的治理,存在技术水平低、治理效果差等问题。尤其是各地政府仍然要解决不同地区水污染情况不同,需要灵活调整管理方案的问题,还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4)在进行污染治理工作时,存在污染量不断增多的问题,如何对污水进行集中存储,并在过滤后定点排放,是相关工作人员应当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2]。

2  制约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稳步开展的因素

传统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模式中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治理工作的稳步开展情况,极大地影响了污水治理效果,需要管理部门引起重视。

2.1 人才技术问题

传统治污方法是谁污染、谁治理,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减轻管理部门的工作负担,但是,实际上很多日常工作中会产生污水的企业,都不具备对污水的过滤处理能力,处理方式不专业,容易导致处理后的污水仍然不达标的问题。同时,专门负责污水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缺乏对流域水污染的治理经验,自身的工作能力还有待提升。这些问题会影响污染治理的进度,造成水体环境被破坏的情况[3]。

2.2 管理制度问题

在日常的流域水污染管理工作中,管理工作结构体系不完善,管理任务没有落实到位,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比较突出。在遇到实际问题时,经常互相推卸责任,这与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以及管理制度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有关。实际上,污染管理工作应当由政府部门主导,制订统一的管理计划。但是,具体工作中,由于各地区的环境情况不同、产业结构不同,导致污水中的种类和污染严重程度有差异,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管理计划。然而,很多管理人员都没有及时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优化,导致管理效果不理想[4-6]。

2.3 信息传递问题

流域是河流的干流和支流,上游水流入下游水后,可能与其他水体分支汇合,造成污染问题扩散的情况。但是,在分区域管理工作中,下游管理部门无法直接管理上游的排污企业。而且,上下游管理部门之间还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信息传递不及时,无法及时针对污染问题进行交流,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管理体制。这就容易错过最佳的污染治理时机,进而增加污染治理成本。

3  创新流域水污染治理模式的方法

针对流域实际出现的水污染问题,管理部门在防治水污染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3.1 成立专业的污染防治队伍

要在社会范围内宣传水污染问题的危害,介绍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并着重介绍一些防治水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从各个行业的工作特点来分析各项工作与污染治理工作之间的联系,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推动污染治理工作的第三方运营模式,让专业的人才参与到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当中,解决企业内部污染治理工作不专业、不到位的问题。此外,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应的人才补贴政策,全面提升治污水平及效率,维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3.2 关注产业投资问题

目前,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中,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需要做好融资工作,首先,应当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宣传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作用。其次,应完善产业链,例如:展开河道生态旅游建设工作,通过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解决污水治理环节的资金短缺问题。最后,政府部门应大力扶持无污染排放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税收补贴政策,让社会范围内都意识到打造绿色企业的重要性。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参与产业结构转型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满足城市的绿色发展需求,保护水体环境不被污染和破坏。

3.3 新治理技术的应用

应着重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引进新型的技术、设备,提高污染净化能力。展开这项工作,需要先树立节能减排的工作目标,鼓励需要排放污水的企业引进一些清洁型装置及污染的过滤处理装置,降低污水的排放量。还应当加大对新治理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在社会范围内共享研发成果。对新技术,应当先建立试点,考察污水治理效果,及时从经济成本、技术难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到最佳的技术推广方法。整个工作流程中应为技术人才树立创新工作意识,引导他们不断深入研究简化技术操作流程,提升治污水平的方法。另外,政府应完善流域排污口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并安排技术人员对当地水污染管理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最终获得良好的治污效果。

3.4 信息化工作平台

结合流域水流动性的特点,在进行分区域的管理工作时,应为同一条河流的上游及下游管理部门之间建立沟通平台。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来让管理部门之间进行实时互动交流,了解河流上下游每日的污染治理情况,在及时发现污染问题的基础上,找到污染的源头,展开有针对性的治理工作。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且管理部门应完善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不仅要在同一流域的上下游建立交流渠道,还应当为国内各个管理部门之间建立沟通平台,并需要在流域中安装监测水污染的仪器设备。统一管理国内流域水污染的整体情况,确定哪些区域容易出现污水,了解污水治理进度以及实际使用了哪些方法。对比各种污水治理方案的优缺点,进一步研究提升污水治理水平的可行对策。这种智能化数据分析方法,是创新水污染治理模式的关键技术,对于提高污水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有着重要意义。

3.5 水污染赔偿管理

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工作必须要从污染的源头出发,重点针对会产生污水的重工业、化工业企业进行管理。对日常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并通过完善管理制度的方式,设置严格的惩罚机制。一旦发现水体中污染含量超标,应采取罚款措施。同时,要求企业缴纳污水治理费用,以此来缓解管理部门的经济压力。在管理工作中融入水污染赔偿机制时,要划分污染等级,统一赔偿标准。并全面公开审核过程和处罚结果,确保对所有企业都一视同仁,公平的展开管理工作,以保证企业管理者能够自觉遵守相关管理规定。

另外,应当提升污染排放管理标准,加大监管力度,这需要关注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转变问题。通常应当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对排污情况进行监管。在具体工作中,还应设置合理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

4  结语

大部分地区在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中,都存在人才技术、管理制度以及信息传递等方面的问题,致使实际的污水治理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个情况,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比如:要求企业缴纳污水治理费用,对不达标的污水排放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罚。实际工作中,可以建立信息化工作平台,方便传递工作信息,交流污水治理经验,并及时发现污染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最后应科学扩大污水治理队伍,引进新的污水治理设备及技术,关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可行性,最终合理解决流域水污染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华祥.流域水污染治理模式创新研究[J].广东化工,2018,45(6):175-176.

[2] 武萍,李颖.法律视角下我国水污染防治模式转变机制研究[J].法学杂志,2020,41(5):90-96.

[3] 吾凯依马木.流域水资源管理及其污染控制的分析[J].水电水利,2021,5(2):25-26.

[4] 潘锋.乡村水污染治理对策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

[5] 朱梦雨.河长制在流域污染治理中的作用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9.

[6] 李小云.流域水污染防治耦合協同机制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20.

作者简介:刘迪(1989—),女,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及环境污染防治。

作者:刘迪

河流流域治水分析论文 篇3:

我国河长制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对河流流域的环境治理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已全面推行河长制。河长制蕴育有着深厚的理论背景和时代背景,它的出台和运行为解决我国河流管理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但是,在河长制制度运行中仍存在实施过程短期性和分散性、法律制度属性不明确、考评体系不健全、公众参与度低、外部监督不力等问题,制约了河长制的实际效果。为此,结合和借鉴当代国内外水环境治理的相关经验,从加强河长制制度运行规范化、提高规划水平、提升管理信息化、增强公众参与等方面对症施策,更好的推进我国河流流域环境治理。

关键词:河长制;水环境治理;制度缺陷;思考与完善

分类号: X321

一、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水资源的治理和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新时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导下,党中央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治水政策,我国河流管理取得一定成效。江流湖泊在生态环境、供水航运、旱涝交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和粗放式管理,我国的河流环境保护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16年开始我国全面推行河长制,推行和建立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河长管理体系,用以保护水利资源、改善水治环境、预防海洋污染、修复生态环境。

二、我国河长制的实践性意义

1.打破传统水资源治理的桎梏,创新环境资源保护机制

现阶段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由于长期的缺乏监督管理,以及存在着制度法律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在政策的具体实施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分管管理部门的积极性不高、部门之间的管理职权交叉不清、监督评估机制不健全等。河长制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现阶段河流治理的短板问题,做到由党政统一领导,各级部门分级负责管理,创新了现阶段停滞不前的管理体制,用一种新思路将治理政策落实到每条河流和湖泊。各级河长统一听从党政指挥,进行切实的目标管理和资源协调,大大降低了管理的难度和范围,提高管理效率,最终做到统筹管理,逐步实现治理目标。

2.完善河流治理的责任追究制,强化部门综合管理制度

河长制实行“一河流一政策、一河流一河长”的政策理念,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真正将河流管理的责任落到实处,有利于完善河流治理的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责任落实。与此同时,由于水资源的可变性和流动性,针对不同区域内的河流治理,尤其是跨流域治理,实行综合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河长制的出台,完成了省、市、县、乡四级地域统一联动体系,分级分派辖区内河长,打破地方主义,真正做到协同各方进行管理,由上而下的河流负责制切实强化了对河流的全面管理,推动完成河流治理的艰巨任务。

3.落实水资源健康永续发展理念,促进河湖生态文明良好建设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推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要求。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不少的口号和指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推进我国的河流资源的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发挥好江海河流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功能作用,将水资源的管理保护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促进河湖生态文明的良好建设。

三、河长制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实施过程的短期性和不规范化

河长制一开始被首创是由于无锡市的太湖污染事件,在水污染的迫切形势下所短期决定并推出的,在此之前,并没有进过长期的实地试点和研究考察,因而河长制直至现在一直处于政策前期的探索阶段,没有借鉴广泛的学术论据基础,同时在没有在社会层面引起广泛的回响和共识,這种持续的探索会造成河长制这项制度的短期性、短效性,不足以在长期阶段持续发挥其有效作用。与此同时,加之关于河长制的立法依据不够完整和全面,没有足够的法制属性来支持这项政策的实施,制度运行的不规范化也造成了各个地区之间政策实施方式的不同,导致政策的分散化,不利于政策的长久运行。

2.资源管理规划不完善,考察评估体系不健全

该项制度属于一项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地污染防治需要全面和完整的管理规划,按照总体规划确立防治目标,进而采取对应措施来完成水资源的目标管理。目前,我国对于重要河湖的管理防治计划还未完全公告,因此地方性的水污染规划的成果也肯定不足。这种情况就造成了现阶段的河流管理不能有一个明确的管理标准和规划。除此之外,还会影响到管理的责任落实制度,责权不能明确具体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河长制制度运行的正当性和公正性。

3.社会公众的参与度低下,外部监督机制无力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着力点都是人民,一切严峻问题解决的根本点和直接动力也来自于人民群众,身为社会公民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充分行使作为主人公的各种权力,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河长制的政策动员仅仅是针对组织内部工作干部及人员,没有做到广泛的群众参与和监督,在社会层面上未能有效地引起公众反响。其次,关于河长的权力任免和约束大多都只通过政治手段,难以确保权力运行的公平性,缺乏有力的内外部监督考评体系,难免存在内部动力不足、执法不严、不能积极客观反映群众意见等不良现象。

四、河长制制度运行的优化对策

通过上述对河长制的提出背景和现状,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等进行总结和分析,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解读和借鉴我国部分地区河流治理的成功案例,同时学习西方国家在治水方面的制度政策创新,主要从河长制的制度保障和法制建设、发展战略规划和推进、参与制度设计与宣传平台建设的思路,来进行对策分析。

1.明确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增强政策的法制规范化

在河长制的具体是实施过程中,明确职责范围,约束河长权力是十分有必要的,落实管理过程中的责任追究制度,增强法制属性,推进政策更好的实行。

(1)严格问责制度,明确问责主体

要求各个地区加强对河流管理的监评和考核,对省、市、县、乡四级河长工作实行全面得问责制度,将工作落实,严格追究个体责任,同时将河长制管理的实时推进情况纳入到个人的评估考核。

(2)加强立法工作,促进法治而非人治

通过立法来进一步明确河长的职责权限,表明在河长制的推行建设中,河长不仅仅是一个职务。其次,要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文件明确决定河长的权力,在其职责范围内可以进行的管理决策行为。法律体制的完善可以促进河长制在实施过程中有一个规范化的执行体系和法制化的考核标准,实现制度运行的公正化、公开化。

2.制定全面管理防治规划,推进制度长久有效运行

完善日常工作运行机制,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科学规划,建立全面管理的综合战略。水环境的治理是一个长久且任重道远的过程,生态文明的建设不在一朝一夕,这就更需要坚持综合管理和长久运行两不误。

(1)因地制宜,制定战略规划

我国国土范围辽阔,南北环境差异,一项制度的统一强制化运行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各个地区在政策实行的过程中,结合当地的水土环境、生态特点进行创新和优化,找到适宜的资源管理模式。由各级党政机关从实际出发制定战略规划,实施目标管理。

(2)综合治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

要使该项制度真正取得实际效果,不能只依靠由上而下的政策推行和探索,必须重视全面整治和区域管理相配合,共同发挥各自的效用,尤其是注重跨流域地区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建立详细的工作计划和管理条例,在河流管理的各个阶段都制定考核标准,整体和区域治理齐头并进,推进政策良好运行。

3.建立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完善公众参与监督制度

优化河长制工作机制的同时,还要注重其基本信息、内部人员结构、职责体系划分、评估考核等内部工作的良好运行,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构建河长制制度的网上信息管理站点,积极引入社会公民和团体的整治参与。

(1)放宽社会准入,构建电子信息平台

在现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构建网上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完善优化内部机构的权责运行及考评系统,在平台上为社会公众实时反馈治理成效和管理概况,实现政策运行的公开透明化。同时,在网络平台中设置公众的信息反馈系统,积极并实时反映群众意见的需求,将河长制这一制度更好的推向社会,面向大众。

(2)加强外部监督机制,增强体制活力

注重内部考核的同时还要加强外部监督,积极引导更好的社会团体和公民参与到河流治理工作当中,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监督河长权力的行驶。同时将群众反馈可加入到各个河长的考核机制中,实行绩效管理,增强部门人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体制运行活力。

五、结语

河长制政策的推行为目前我国的水资源治理局面提出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这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提倡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高度重视。河长制自运行以来,就处于尚未成熟、不断探索的阶段,在制度运行的实际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没有达到完全的法制化,人治属性的色彩依然浓厚,同时缺乏长远的管理规划,考评机制不健全、监察体系不完善仍是河长制的突出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也要立足于社会生态结构的变化,对河长制的具体实践做出适宜调整,对其制度运行规范进行深入研究,真正发挥河长制制度的网络化管理作用,为实现河湖生态功能的健康永续发展不断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黄爱宝.“河长制”:制度形态与创新趋向[J].学海,2015(04):141-147.

[2]王冠军,刘卓,郎劢贤,陈晓.河长制湖长制成效評价及思考[J].中国水利,2021(02):15-18.

作者:王洁

上一篇:高中物理教学研究论文下一篇:廉洁文化建设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