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论文范文

2022-05-09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资产评估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的颁布实施,不仅规范了资产评估行为,而且也推动了资产评估行业的深刻变革,为资产评估行业推进依法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本文主要探讨了《资产评估法》的颁布对评估准则、评估行业的监管和评估专业人员的影响。

第一篇:资产评估论文范文

资产评估的功能和资产评估行业产生、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摘 要] 本文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对资产评估功能和资产评估行业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基础进行分析,指出资产评估行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从而揭示了该行业在西方经典市场经济国家中持续发展、经久不衰的原因。本文除了对是否需要进行资产评估进行分析之外,还对资产评估是由企业内部人员来承担还是由企业外部人员来承担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指出,资产评估行业持续长久的发展,需要该行业能够持续地证明通过评估实现价值发现等功能的交易成本相对于其他制度安排较低。

本文旨在提醒我国资产评估行业既要反对资产评估无用论,也要反对资产评估万能论;既要重视企业外部人员评估的作用,也不应当强制性地要求所有的资产评估都由企业外部的人员进行。

资产评估和审计、律师及其他一切专业服务行业一样,不是凭空产生的,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背后,有着经济学理论的支持。正如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证明企业产生的经济学原因一样,资产评估行业也需要就其功能和其行业的产生给出令人信服的经济学解释。本文将根据交易成本理论,解释在市场经济国家中,资产评估功能和资产评估行业是如何在传统经济中产生并在现代经济中扩大发展的,以及产生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的原因。

一、新制度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是以科斯、威廉姆森和诺斯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理论。其诞生以科斯的经典名作《企业的性质》发表为标志。而交易成本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了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问题。“假如生产是由价格机制调节的,生产就能在根本不存在任何组织的情况下进行,面对这一事实,我们要问,组织为什么存在?” [1] 3沿着这一思路,科斯大胆假定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并提出“我们的任务是试图发现企业在一个专业化的交换经济中出现的根本原因。”科斯通过分析证明“建立企业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随着出卖这类信息的专门人员的出现,这种成本有可能减少,但不可能消除。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也必须考虑在内。”“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 [1] 5-7

企业既然有这样、那样的优势,为什么不完全取代市场?是什么因素决定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及企业的规模?科斯指出,当企业扩大、组织的交易增加时,在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可能会上升,或不能导致生产要素的最佳使用。由此得出结论:“企业将倾向于扩张到直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为了确定企业的规模,我们不得不考虑市场成本(即使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和不同企业家的组织成本,而后我们才能确定每一个企业生产多少种产品和每一种产品生产多少。”[1] 10-17

科斯发表《企业的性质》以后,威廉姆森对交易成本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被称为“交易成本经济学之父”。他对交易维度化和交易成本理论可操作性的分析成为新厂商理论的核心(约翰·克劳奈维根,2002),并将此发展成为一个较为完善的理论分析体系。

二、交易成本理论的几个重要概念

(一)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概念专指市场交易费用,而广义的概念则将人类的交往活动,包括市场交易活动、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以及创建和变革制度或组织的成本费用,都囊括在内。交易成本与索取有关交易信息的成本是相联系的。与个体间产权交易有关的各种行为导致了交易成本的产生,这些行为包括:

1、寻找有关价格的分布、商品质量和劳动投入的信息,寻找潜在的买者和卖者及有关他们的行为与环境的信息;

2、当价格内生时,为弄清买者和卖者的实际地位而必不可少的讨价还价;

3、订立合约;

4、对合约对方的监督以确定对方是否违约;

5、当对方违约之后强制执行合同中的相关条款和寻求赔偿;

6、保护产权以防第三者侵权。

威廉姆森形象地称交易成本在经济中的作用相当于“物理学中的摩擦力”。

(二)交易成本理论中的人性假定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理性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足够的能力来识别企业的相关成本,并做出最优化的决策,拥有这种理性的人为“经济人”。威廉姆森的新制度经济学则认为人能达到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是一种有意图的、但仅仅是有限程度上的理性。威廉姆森提出了“契约人” 这一概念,所谓“契约人”,是指在仅具备有限理性的前提下,以减少机会主义风险和保障与实施契约的最小化交易成本的行为人。

1、有限理性

西蒙(Simon,1961)首先提出了有限理性的假设,认为处于经济环境中的人,“意欲合理,但只能是有限地做到。”威廉姆森进一步探讨了有限理性产生的原因,认为人的神经生理、语言方面的能力局限和外部世界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决定了人的理性的有限性。有限理性使人们在进行交易时难以做出十分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从而使交易成本增加了。

2、交易行为中的机会主义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理性的“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本身就隐藏了机会主义。萨缪尔森(Samuelson)指出,人们“只要能在竞争的市场上蒙混,便会把沙子掺进食糖里去。”[2]因此,威廉姆森否定了“经济人”假设,认为人不仅是自私的,而且只要一有机会,就不惜损人利已。正是由于人的这一机会主义本性直接影响了市场的效率。市场上交易的双方不仅要保护自己的利益,还要随时提防对方的机会主义行为。

(三)交易维度

1、资产的专用性

资产专用性是指资产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可用于某一用途和由某一类型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存在着三种形式的专用性资产,即专用物质资本、专用人力资本与特定地点资本。资产的专用性越强,进行市场交易的费用就越高。

2、交易频率

交易频率直接影响交易的契约安排以及交易双方的态度。

3、交易的不确定性

交易属性、消费需求的随机变动以及交易一方不能了解交易另一方所拥有的信息或所做出的决策等,都可能导致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为了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需要事先收集有关的信息,从而产生信息搜索的成本。

三、交易成本理论对资产评估需求客观性的解释

进行资产评估有着各种各样的目的,但进行交易的目的是资产评估的基本目的。

(一)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影响

新古典经济学假设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足够的能力来识别相关成本,并做出最优化的决策。根据这一理性假定,行动者在做出选择时所拥有的认知系统为其提供了关于真实世界的模型,或者至少行动者所获得的信息能够使这一初始的认识世界的模型得到收敛,所以这样的行动者无所不知或无所不能知。因此,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下,我们看不到企业进行资产评估的必要性。而新制度经济学提出的“契约人”的假设,认为人能达到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是一种有意图的、但仅仅是有限程度上的理性。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且能够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契约人”承认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直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只能转而追求交易成本的最小化。

人们在进行交易时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包括无法确定资产的合理或公允价值,因此交易方有必要采取措施对资产的价值进行分析,而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实现价值发现,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价值是需要成本或时间的。交易方在这种条件下可以采取的措施无非就是自己主动地(而不是等待市场自发提供信息)去寻找与资产价值相关的信息,或者就是寻找一些能够“出卖这类信息的人员”去购买信息。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指出,“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因此,他接着指出,“随着出卖这类信息的专门人员的出现,这种成本有可能减少,但不能消除。” [1] 5很显然,正如市场价格机制的协调作用和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被“企业”这种组织形式所替代一样,为实现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功能而发生的“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如果能被一种成本更低的制度安排(包括但不限于“出卖这类信息的专门人员”)所替代,交易者就可能会做出后者的选择。而科斯在这里所说的“出卖这类信息的专门人员”就可以理解为资产评估人员或具有相似功能的相关人员。当然,在这里“出卖这类信息的专门人员”并没有严格定义,他(们)可能是交易者内部具有此类专业知识的人员,也可能会是交易者外聘的专业人员。

(二)资产专用性和交易频率的影响

交易维度中的资产专用性和交易频率,可以应用到资产评估服务的分析中。我们因此可以从资产本身所展现出的客观特点来认识对资产评估的需求。

1、交易的标的千差万别,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资产的异质性将更加明显。

2、由于资产自身的特点以及市场的需求不同,不同资产的交易频率也将会有很大的区别。交易频率这一交易成本经济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对于评估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很明显,交易越频繁的资产其市场价格信息就越趋于真实,也易发现。而交易频率低的资产,当事人无法简单地、直接地从市场获得相关价格信息,如果不借助于某种“评估”,则无法做出合理的决策。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为促进交易各方当事人的合理决策,克服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影响,对资产进行“评估”是一种客观需要。这里的“评估”并不一定是符合规范的价值评估,很可能是一种隐性而非显性的“评估”。

(2)资产的专用性越强、交易频率越低,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的自发协调确定资产合理价值的成本就越高,对“评估”这一成本更低的安排的需求就越强,并且可能会趋于需求显性的评估。

(3)资产专用性越弱(通用性越强)、交易频率越高,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的自发协调确定资产合理价值的成本就越低,对“评估”的需求就越弱,可能仅需要隐性的评估或不评估。

总之,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获得资产价值的信息是需要成本的,这就是产生资产评估需求的经济学基础。

四、资产评估的充分必要性分析

(一)评估产生的充分性分析

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的分析表明,资产评估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需求还只是一种需求的可能性或潜在的需求。因此,资产评估潜在需求是否能够转化为真实需求,取决于两种交易成本比较,即通过市场机制获取资产价值信息的交易成本与通过评估人员获取资产价值信息的成本的比较。 br>  

在图1中:

横轴K表示获得标的价值信息相关的难度。这一难度是反映交易双方有限理性程度、机会主义程度和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的综合变量。交易双方的理性程度越低、相互欺诈或隐藏的动机越深、标的物异质性越强或标的物交易次数越少,获得价值信息的难度就会增加;反之减少。

Mc为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自发确定资产价值的交易成本,随着复杂程度、难度的增加,其交易成本上升较快

Vc是通过专门的评估人员(包括内部或外部)进行“评估”的交易成本,随着复杂程度、难度的增加,交易成本上升,但上升幅度低于市场价格机制自发确定的幅度,原因是专业评估人员降低信息搜索等成本的优势,将随着价值信息确定难度的增加而得到更显著地体现。

Vo表示在难度为零的情况下,通过“评估”获取标的物价值信息仍有一定的交易成本,而通过市场获取标的物价值信息则无成本。

△C= Vc-Mc,△C与横轴交于K*点,表明难度为K*时,通过市场和通过“评估”获取价值信息的交易成本相等。

当K

当K>K*时,通过市场机制获取资产价值信息的交易成本,高于通过“评估”获取资产价值信息的组织成本,理性交易者会选择“评估”。

当K=K*时,通过市场机制获取资产价值信息的交易成本,与通过“评估”获取资产价值的组织成本相等,交易者既可以选择“评估”,也可以选择不“评估”。

(二)外部评估产生的必要性分析

上一部分论证了产生“评估”或形成“评估”需求的充分条件。但这种“评估”是作为一种行为的出现,即了解资产的价值信息,可能由交易者自己进行(本人或本企业、组织中的人),也可能是交易者以外的人士进行。在由交易者自己进行或由本企业组织中的人进行“评估”时,该项功能是以内部的部门或人员进行,也可能由非独立的其他机构或人员进行。因此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由专业人士进行独立的“评估”。

国外资产评估行业中有内部评估师(internal valuer)和外部评估师(external valuer)或独立评估师(independent valuer)等概念。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在《国际评估准则》中提出了内部评估师(internal valuer)的概念,与之相对应的是独立评估师(independent valuer)和外部评估师(external valuer)。[6]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存在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什么时候由内部评估师评估,什么时候由外部评估师评估?或者是说为什么“评估”不都由外部评估师或内部评估师执行?这就涉及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对产品(“评估”)是内部制造还是从外部购买的决策。

在图2中:

Vi是由内部评估师(internal valuer)进行评估的交易成本,随着难度的增加,Vi也随之上升;

Ve是由外部(external valuer)或称之为独立的评估师进行评估的交易成本,随着信息获得难度的增加,交易成本上升,但由于外部评估人员的专业化优势,上升幅度小于Vi;

Ve0> Vi0> 0,在难度理论上为零时,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都有一定的交易成本,但外部评估的交易成本高于内部评估的成本。

△C=Ve-Vi,△C与横轴交于K*点,表明k = K*时,外部评估与内部评估的交易成本相等。

当k

当k>K*时,聘请外部评估师进行评估的交易成本,小于由内部人员进行评估的交易成本,理性的交易者会选择外部评估。

当k=K*时,聘请外部评估师进行评估的交易成本,等于由内部人员进行评估的交易成本,理性交易者既可以选择内部评估也可以选择外部评估。

但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两种方式交易成本的确定是很复杂的。这是因为交易成本不同于生产成本,在会计资料中也无法直接得到体现。因此交易者在一定难度范围内很难判断出两种交易成本的高低。这需要对图2进行修正。此时图2就演化成图3,图中的K1和K2点之间即为难以判断出两种交易成本高低的难度区间。

如图3所示:

当k

当k>K2时,聘请外部评估师进行评估的交易成本,明显小于由内部人员进行评估的交易成本,理性的交易者会选择外部评估。

当K1

独立的评估机构和评估师作为一个提供中介服务的企业,其存在的经济学基础在于: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完成确定资产价值信息的职能。如果无法做到这点,交易者不如转向“内部制造”“评估”这一产品,即进行内部评估,外部评估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交易者在决定是进行内部评估或是进行外部评估时,除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外,还需要考虑其他一些成本。例如交易者是一个现代型的公司企业,除了要在交易过程中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交易者有时还需要考虑向公司股东、债权人等相关人表明此项交易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或需要考虑对外的披露效果(因为这些交易将会引起外部投资人或潜在投资人的注意)。在外部评估的交易成本高于内部评估的交易成本,但尚未达到过于高昂的情况时,理性的交易者往往还会倾向于请外部独立的评估机构或评估师进行外部评估,因为此时交易者的目标除了降低交易成本之外,还需要达到另外多种的目标,图4是考虑为达到价值信息的独立性要求或披露效果而增加支付成本情况下的决策修正图。

图4中,△C ′= Ve-Vi-Ci(Ci>0)式中的Ci为交易者需要考虑达到价值信息的独立性要求或披露效果而需要支付的成本。由于增加了Ci,外部评估与内部评估的交易成本相等时的K*点将左移,△C左移,形成△C′。交易者根据成本选择外部评估与内部评估的K1与K2之间的范围也将缩小转移至K1′与K2′,使交易者提高了对外部评估的需求。

五、评估服务与交易成本的节约

上文以坐标图的方式对评估功能与独立评估服务产生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我们还需要从理论上认识评估对交易成本的节约。

交易成本的节约集中体现在对信息搜寻费用的节约。信息搜寻是交易的开始。信息搜索费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价格搜索费用,包括对交易对象款式、质量的分析,最终也将通过拟交易的价值量体现出来;另一类就是潜在交易对象的选择及其信用程度的了解。为降低这些信息的搜索费用,市场和企业本能地会去寻找一种机制或组织将此类费用降低到最小。相关的行业协会、商会因此会提供信息或集中的市场、展销会等。中介咨询服务机构,包括评估机构,将提供成本小于从市场或企业直接搜索此类信息成本的服务。

理论上,当信息搜索的边际费用等于信息搜索的边际收益时,信息搜索的效果将达到最佳。但实践中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信息并不是同质的,存在很大异质性,这就需要面对纷繁的市场信息和交易品的专业信息、特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判断。只有在掌握足够信息且专业化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有质量的价格信息服务。

为减少机会主义行为给自己带来的损失,交易各方一方面希望尽可能掌握更多的有效信息,这将使得搜索信息成本和次数增加。另一方面,在获得信息后,往往还需要花很多时间去甄别。因此信息获得的成本大大增加,即使信息技术一直在改善,这样的信息搜索成本不会降低。

而外部评估作为一种提供价值信息的服务,其将节约对信息搜索费用等交易成本。

结束语:

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可以对市场经济国家中资产评估功能的发挥和资产评估行业的产生和发展进行经济学的基础分析。这有助于年轻的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在经历快速的外延式增长之后,认真思考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罗纳德·哈里·科斯.企业的性质; 论生产的制度结构.盛洪,译, 陈郁, 校,上海三联书店,1991.

[2] 萨缪尔森.经济学(下册).商务印书馆,1982:246.

[3] 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商务印书馆,2002:128-129.

[4] 彭德琳.新制度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5] Henry·A·Babcock.Appraisal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American Society of Appraisers,1994: 20-21.

[6] International Valuation Standards Committee. International Valuation Standards.7th ed. 2005:342,360,362.

(作者单位:中发国际资产评估公司)

作者:王诚军

第二篇:《资产评估法》的颁布对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影响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的颁布实施,不仅规范了资产评估行为,而且也推动了资产评估行业的深刻变革,为资产评估行业推进依法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本文主要探讨了《资产评估法》的颁布对评估准则、评估行业的监管和评估专业人员的影响。

【关键词】资产评估 评估准则 监管 发展

资产评估行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专业力量,是财政管理中的重要行业。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推进资产评估行业依法治理是全面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内在要求,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在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以贯彻落实《资产评估法》为主线,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混合所有制改制等重大战略部署,提高行业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的执业能力,为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一、对评估准则制订的影响

在《资产评估法》颁布之前,为了更好地规范和指导资产评估执业行为,财政部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建立了一系列评估准则体系,对行业市场范围、执业行为、职业道德及执业流程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同时评估准则也得到了相关当事人、有关专家和政府的认可和支持。随着《资产评估法》的颁布,为了提升行业专业服务能力和公信力,推动资产评估行业规范健康发展,财政部联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对评估准则进行了全面修订。新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资产评估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三个方面。总体来说,资产评估准则体系这次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其中基本准则的修订为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如删除了一些不适合的条例、对一些条例的表述更为严谨,整合归纳了相关的一些条例以及补充完善了一些有利于实务操作的准则。修改后的基本准则更体现了原则性和指导性。在新基本准则的指导下评估协会制定了25项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对评估人员和评估机构执业过程中的行为和职业道德进行了规范。不仅有利于保证评估人员的独立客观,也保护了相关当事人的权益。在“十三五”规划的黄金时期,《资产评估法》和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实施,将推动评估机构及人员的专业能力建设,全面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对评估行业监管的影响

21世纪是资产评估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评估机构及评估人员建立完善的诚信管理制度体系、维权制度和自律惩戒体制才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改革新局面。在《资产评估法》的指导下,财政部于近日制订了《行业监督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行业监管的手段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提升了行业监管水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八字理念可以体现资产评估法对资产评估行业监督管理的改革精神;以强调事中监管、事后监管取代原先只注重事前监管;明确了对评估协会、评估机构及评估人员的监督内容和监督形式。其中,评估协会作为行业自律性组织,应接受国务院和财政部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要加强对评估机构的监管以及对评估专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评估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提高行业的社会公信力,扩大评估行业的国内外影响;《行业监督管理办法》对评估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的设立以备案管理取代原先的审批制度,将集团化、独立性、质量控制、执业风险金和组织形式归为评估机构自主管理的范围,扩大了评估机构的自主性,推动评估机构做强做大做优;《行业监督管理办法》规定评估人员作为评估行为的主体之一要接受评估协会、评估机构和其他同业人员的监督,在执行评估业务的过程中保持独立客观公正,同时对如何保障评估人员的权利和承担法律责任做了规定,有利于调动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对评估从业人员的影响

在《资产评估法》颁布之前,评估师资格考试有一定的学历和工作年限要求,很多从业人员不具备考取评估师的资质。随着近几年评估行业的飞速发展,由于专业评估人员数量稀缺,不能满足评估业务的需求,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资产评估法》的颁布放宽了评估人员的准入门槛,一方面,取消了工作年限限制,越来越多的人员考取评估师满足了评估行业对评估人员的需求;另一方面,对于评估人员的定义由原来的评估师拓展为评估师以及具备评估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评估法规定具有评估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并加入评估机构的从业人员可以依法开展评估业务中的非法定业务,但评估业务中的法定业务还是只能由评估专业人员依法开展,这一规定拓宽了评估人员的范围,有利于评估业务的高效率开展。资产评估法降低了评估人员的准入门槛有利于为评估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吸引优秀的专业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加入评估机构,为评估行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资产评估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评估行业作为一个先有实务再有法律的特殊行业,经历了起步阶段的挫折和盲目时期,当时所有的评估业务都是慢慢摸索、自己总结判断,所以发展较为缓慢。随着近几年评估业务范围的扩大,评估内容的多样,迫切需要一个法律的支持和规范,《资产评估法》的颁布是行业的一颗强心丸,在保障评估机构及其人员权益的同时也调动了评估人员和评估机构的积极性,相信評估行业将迎来新时代发展的新时期。

参考文献

[1]陈俊发.浅析资产评估法对资产评估行业的影响[J].中国资产评估,2017(05):4-6+1.

[2]闫大志.迎接法制评估新时代 努力开创行业新发展[J].中国资产评估,2017(07):17-18.

[3]本刊编辑部.法治评估,守护价值[J].财会通讯,2016(22):1.

作者:闫晓茹

第三篇:企业价值评估与无形资产评估的比较研究

【文章摘要】

企业价值与无形资产价值关系密切,两者在评估上也既有区别又有相同联系。本文对此加以比较,谈谈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

企业;无形资产;评估;关系

1 企业价值与无形资产价值的关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基本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形资产已不能为企业提供持续的竞争优势,无形资产日益成为企业非物质形态的价值创造来源,企业必须进行组织重构和战略聚集来应对这一变化。前者会使纵向一体化的内部组织被供应商、客户和员工之间的紧密合作与联盟的网络所取代,导致大量的有形资产被无形资产(主要是组织资本)替代;后者强调创新是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突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无形资产价值与企业价值密切相关,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无形资产价值

诸多的价值贡献因子组成了企业价值,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组合体构成了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无形资产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占企业资产价值的比重越来越大。然而,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并没有通过企业财务报表完全反映出来。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资产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一种的资源。一种资源要被确认为资产,必须先通过交易获得,且能够恰当地量化。有些无形资产因为不具备上述特点,无法在报表中得到反映,所以资产负债表上没有揭示无形资产真正的价值,企业资产的实际价值超过资产负债表反映的价值,企业价值也并不是某一时点企业资产价值的简单相加,而是体现在企业资产的不断运动并创造经济效益的过程中。

1.2 企业价值的增加有赖于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配合

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但是它不能单独发挥作用,必须与有形资产紧密配合。在实践中,无形资产能否形成企业价值不能一概而论,要视具体情况确定。一项无形资产只有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对整体效益作出了贡献,才能被认为是企业价值的组成部分。如企业拥有一项专利,转让出去收益不菲,自己拥有因为无法对企业价值作出贡献可能一文不值;企业拥有的专有技术,虽然在公开市场上价值甚微,但却是企业正常经营所必不可少的,也就成为企业价值的重要来源。

尽管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形成至关重要,但无形资产并不能完全取代有形资产来形成企业价值。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是因为其有收益,是由于非竞争性所导致的无形资产投资的规模效应以及网络效应所产生的正反馈作用对这种规模效应的放大。但其作用和增长往往受到内外两个方面的限制:一是内生原因,由于无形资产成本特征导致管理不经济性;二是外在原因,即市场规模和成长性的限制。因而虽然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但是不能完全取代有形资产构成企业价值。

1.3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无形资产的作用

统计资料表明,相对于企业市场价值的增长而言,企业有形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增长较慢,而对无形资产(主要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在价值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企业各单项资产为企业所做的贡献多少决定了其价值大小。一般情况下,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条件是有形资产,有形资产投资风险小,可利用的范围和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大。只要企业能够持续经营,有形资产的价值就能体现。有形资产如果在现有生产条件下不能被充分利用,它所体现的价值就可能较低。若有形资产被充分利用时,其价值就会增高,但不是无限地增高。在持续经营的企业中,有形资产价值体现为完全重置价值。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企业创造超额收益时必备的生产要素,它的投资风险较大,可利用范围和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较小。无形资产必须依托于有形资产才能发挥作用,其价值体现为创造超额收益,企业只有利用无形资产确实能创造出超额收益时,无形资产价值才能体现出来。企业价值同企业收益成正比,收益越高,价值越大,随着超额收益的增长,企业价值将不断增加。因此是否有无形资产发挥作用及无形资产价值的大小,对企业整体价值会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可以说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有赖于无形资产价值作出的贡献。

2 企业价值评估与无形资产评估的相同点

两者在评估思路及评估方法、评估原则、评估流程和功能表征上都相同。

2.1 评估思路及评估方法相同

两者都首选收益还原思路,把未来持续经营期间可能产生的净收益还原为当前的资本额。实现收益还原思路的具体评估方法主要是收益现值贴现法,这种方法是无形资产评估和企业价值评估中常用的方法。

因为两者思路相同、方法相同,所以两者的评估前提也相同:一是待估对象的未来净收益能够预测,且预测的收益数额是合理性和可用性的;二是与待估对象未来净收益相关的风险能够估量,并能提供令人信服的依据。

2.2 评估原则相同

两者都遵循相同的工作原则和经济原则。

2.2.1 工作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和专业性原则四项。

科学性原则要求评估方法科学,科学方法必须与评估标准相匹配,以使资产评估的程序科学合理;客观性原则要求对所依据的数据资料真实可靠,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实事求是,评估过程中必要的预测估算等主观判断应建立在市场和现实的基础上;独立性原则要求评估人员摆脱资产业务当事人的利益影响,对被评估资产的价值独立地作出评定;专业性原则是确保评估方法正确、结果公正的技术基础

2..2.2经济原则包括预期收益原则、替代原则和贡献原则

预期收益原则强调的是资产的市场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替代原则强调在评估过程中,对多种相同或相似资产的不同价格应取较低者为评估值;贡献原则强调某一资产或资产的某一构成部分的价值取决于它相对于其他相关的资产或资产的价值贡献,或者根据当缺少它时对整体价值下降的影响程度衡量确定,贡献原则要求在评估时,必须考虑被评估对象在整体中的重要性,而不是孤立地确定该项资产的价值。

2.3评估流程相同

因为无形资产评估和企业价值评估主要都运用收益还原思路,采用未来收益折现法来进行评估,因而具备相似的评估流程:一是对委托对象资产的性质和产权范围进行鉴别;二是收集有关的财务数据,分析预计今后若干年内待估对象的发展趋势和潜在收益;三是采集并分析市场上类似资产的有关数据,根据市场变化对预计值进行调整;四是估价待估对象的剩余使用年限,建立评估模型;五是选择适宜的资本化方法,确定折现率;六是根据折现率计算被评估对象的价值;七是在可能的情况下用其他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初步得出的评估值进行验证调整;八是确定评估值,出具评估报告书。

2.4 表征功能相同

无形资产评估和企业价值评估都是通过对其未来收益的预测以及适用资本化率的确定,得出待估对象未来获利能力的现值。基于这样的表征,两者都有动态性、不确定性、市场性、预测性和咨询性的功能特点。

动态性是指两者的评估值反映的都是一定时期内企业资产或组合体的动态现值,与单项资产评估以某一时点为假设前提所反映的资产静态价值不同;不确定性是指两者在评估中所采用的收益法,有赖于待估对象未来收益和适用资本化率的确定,由于预测技术以及原始数据的采集和参数选用所固有的不确定性使评估结果带有不确定性;市场性是指两者不管是否需要进入市场交易,都要通过模拟的基于现实市场的市场条件,对资产进行确认、估价和报告,并且结果必须接受市场检验;预测性是指两者都是利用资产的未来潜能说明现实,现实的评估价格是用来反映资产的未来潜能的;咨询性是指两者的评估结论本身无强制执行的效力,评估人员不对资产业务定价决策负责,评估结果只作为交易双方要价与出价的参考。

2.5 评估流程一致

因为无形资产评估和企业价值评估都主要运用收益还原思路,采用未来收益折现法来进行评估,因而具备相似的评估流程:(1)对委托对象资产的性质和产权范围进行鉴别;(2)收集有关的财务数据,分析预计今后若干年内被评估对象的发展趋势和潜在收益;(3)采集并分析市场上相类似资产的有关数据和供求变化,根据市场变化对预计值进行调整;(4)估价被评估对象的剩余使用年限,建立评估模型;(5)选择适宜的资本化方法,确定折现率;(6)根据折现率计算被评估对象的价值;(7)在可能的情况下用其他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初步得出的评估值进行验证调整;(8)确定评估值,出具评估报告书。

3 无形资产评估与企业价值评估的不同点

无形资产评估与企业价值评估相比,在影响因素、实务处理上都有区别。

3.1 影响因素上的区别

3.1.1 收益的增加和分配不同

在无形资产评估中,分析的对象是无形资产创造的收益。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全部收益,企业全部收益的增加值可能表现为许可使用费支付、利润分成或其他形式。

在无形资产评估中,收益要在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中进行专门分配,只有无形资产创造的边际收益才包含在评估中,收益分配可以采用资本回报的形式,这样可以区分出在产生与无形资产有关收益中使用或消耗的任何有形资产应分配的收益。在企业价值评估中,整个企业的收益无须在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中进行专门的分配,因为所有资产都对企业整体价值有贡献,所以分配是不必要的。

3.1.2 风险不同

一般情况下,企业有形资产的风险相对较低,而无形资产的风险则相对较高;投资于一个企业的风险要比投资于一项单个无形资产的风险要小。因此,对无形资产评估所采用的折现率要比对企业价值评估采用的折现率高。当然,对于那些风险比许多企业实体的风险小很多的无形资产则另当别论。

3.1.3 寿命不同

无形资产评估时,通常假设无形资产寿命期有限。企业价值评估时,则通常假设企业拥有无限的寿命期,即在企业价值评估中通常会假设目标企业会持续经营下去。两者寿命不同是对分析过程及评估结论影响最大的因素。

3.2 实务处理上的区别

3.2.1 范围不同

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涵盖了无形资产评估的范围。无形资产评估的是某一项具体的无形资产或组合体,要在分析使用单位产生的总收益的基础上剔除其他资产的投资回报。而企业价值评估则是将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通过分析所有因素的配置效率来测定其未来获利能力。

3.2.2 成交方式和账务处理不同

无形资产评估和企业价值评估多数是出于产权变动。无形资产评估常常是无形资产的买卖,而企业价值评估则是企业相互持股或并购。在账务处理上,无形资产产权变动后,意味着原有账户中货币资金的变化。而企业产权变动后,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货币资金科目的变化,往往需要撤旧账立新账。

3.2.3 人员处置不同

无形资产评估很少涉及人力资源问题,而企业价值评估一旦涉及产权变动,就会牵涉到人的问题。企业并购中普通人员会被作为包袱与不良资产和负债一并剥离,对管理层也往往有特别的安排,安置被剥离人员的成本会抵减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无形资产评估》汪海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09

[2]《资产评估》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用书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05)

【作者简介】

于新颖.女,1966年2月生,汉族,籍贯是辽宁庄河,大学本科,教授,研究方向:会计、资产评估。

作者:于新颖

上一篇:医院成本论文范文下一篇:广场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