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论文范文

2022-05-10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金融资产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金融资产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资产交易在经济生活中日益频繁和重要。随着金融资产相关概念被引入新会计准则,出现了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些都给传统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带来了一些变化,如何准确把握这些变化,是会计账务处理是否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分别将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

第一篇:金融资产论文范文

金融腐败、金融业不良资产与居民资产配置之谜

腐败现象人人诟病,个个批评,就像一个谁看着都象是生了病的人,谁都觉得该治治了,却没几个人说得出到底病在哪里。不知病根之所在,当然开不出什么让人觉得对症的药方来(也许开了不少,但吃了总不管用,甚或越吃病得越厉害)。谢平和陆磊的分析就像一份医院的查体诊断书。看了这份诊断书,我们至少在相当程度上了解了我国金融行业腐败的病况,也因此对生病的原因有了大概的推测或联想。

腐败作为一种权力的伴生物,方法、形式、层次、程度千变万化,从来无法给以准确的衡量,但是现代经济学提供的各种工具、方法,可以让我们大致地根据各种表象,各种间接的证据,甚至各种民意测验,替代地衡量腐败的程度,特别是在各种不同部门、地区、所有制、管理制度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这种比较的意义就在于它向我们揭示了腐败产生的深层原因,或者至少是腐败产生的可能原因。

——高西庆

金融腐败是一个常见的名词,却也是一个缺乏准确学术定义的名词。一般认为,政府官员滥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产,从中为个人谋私利的行为才是腐败。由此出发,一切利用某种垄断权(包括行政权与资源配置权)所进行的不按交易规则或行政权力规则办事,为自身谋取私利的行为,从广义上讲都是腐败。由此,无论是金融监管还是金融机构的涉及私利的违规行为都可以归之为金融腐败。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银行、银行和证券监管机构逐步采取了日益严格的监管手段,但是从银行和证券市场所披露的情况看,金融腐败程度仍不容乐观;在中国实体经济始终处于较快增长的背景下,银行业和证券业均出现了较大的不良资产,证券市场“圈钱”行为和银行业不良贷款愈演愈烈;在银行业不良资产总额和比率持续居高不下,银行业总体安全性和效益性始终存在问题的情形下,居民在资产选择上依然倾向于储蓄存款而非股权,结果是银行业市场的膨胀和证券市场的萎缩。这些“谜点”如何解释?我们认为,研究金融资产配置不能不考虑金融腐败,特别是多种金融形式的相对腐败程度,影响企业融资和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造成上述“谜点”。

权力“扶持之手”的不同力度

弗赖伊和施莱弗(Frye和Shleifer,1997)系统性地概括了三种权力结构下的腐败特征。一是“看不见的手”法律主导型权力结构(invisible-hand model),政府在法律之下提供最低程度的公共品,市场管制程度低,腐败程度也较低;二是“扶持之手”行政主导型权力结构(help-hand model),政府扶持企业,由此导致有组织的腐败(organized corruption);三是“掠夺之手”的非法组织主导型(如黑手党)权力结构(grabbing-hand model),由此导致无序的腐败(disorganization corruption)。有趣的是,他们参照瓦尔德(Walder,1995)的分析,把中国列为扶持之手类型,认为中国的权力特点是:强有力的政府按照产业政策,支持某些企业并限制其他企业,政企不分,以此保持经济秩序。这一分析完全是建立在一般行政腐败的基础上,对我们的启示在于,沿用到金融市场上,证券监管与银行监管都涉及机构审批、任职资格、现场与非现场检查等一般监管手段;但它们各自有其部门特点:银行监管只涉及存款类金融机构,一般不涉及市场交易管理,而证券监管则直接监管交易市场行为和企业的发行行为,对市场的监控更加直接。因此,即使我国总体上依然处于监管者(或权力当局)扶持之手的权力结构之下,但具体细分到银行业和证券业却存在差别—前者因监管当局和中央银行存在保护存款人的明确承诺和政策工具,“扶持之手”效应更为明显,因而即使存在银行业腐败,却至少是有组织、有秩序的,借款人和公众都能确切了解自身被寻租的时点、规模和损失底线;而证券业却并非完全的“扶持之手”,个体投资者无法准确知道自己在哪个时点受到何种程度的损失,且损失并无来自当局的承诺保障,毕竟,“股市有风险,风险要自担”。而一旦遭遇的是非法的“掠夺之手”所造成的风险,公众显然无法承担。

在中国的金融改革中,商业银行与证券市场的发展实际上遵循着不同的发展主线。作为从原国家银行体系发展起来的商业银行系统和城乡信用社组织,在历史继承关系上都具备国有或国家干预的特性,因而在风险化解上天然具有国家承担责任的特点,中央银行是“明示”的最后贷款人;而证券市场作为金融体制的增量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尽管不乏政策“托市”现象,但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始终未能成为一项正式、明示的制度安排。比如,商业银行关闭,则中央银行会承担存款人兑付责任;虽然证券机构风险处置中,中央银行同样会全部或部分兑付其损失,但在市场交易中导致的损失(如市值缩水)中央银行不承担责任。

对于银行和证券业的不良资产,监管当局的处置行为是存在差异的。名义上,银行不良资产需要自身利润核销,但实际上,面对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1.66万亿元的不良贷款,从1997年以来,国家先后采取向国有银行注入2700亿元资本金,剥离1.4万亿元不良贷款,向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注资450亿美元和再度剥离中行与建行的2 787亿元可疑类不良资产,以央行票据或8年无息再贷款形式,按50%兑付3万多家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加上历年对地方金融风险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处置,估计总成本在3万亿元以上,平均每个中国纳税人承担约3000元通货膨胀税(或金融稳定税)。以此确保银行体系不发生系统性风潮。

表3 1995-2001年证券操纵市场典型案件不完全汇总

对于证券机构,目前采取资产管理公司托管,以中央银行资金的形式全额兑付10万元以下个人投资者债权,按90%兑付10万元以上个人债权。似乎与银行储蓄具有同等对待的特点,但事实并非如此。所谓债权是证券机构按保底承诺私募的基金或挪用的客户保证金,而显然不包括中小投资者因证券机构腐败性操纵价格所造成的股价暴涨暴跌风险,这却恰恰构成了投资者损失的主体。换言之,中央银行在为证券机构的“盗窃”行为负担赔偿责任,但对于更为恶劣的通过坐庄、操纵直接“抢劫”中小投资者资产的行为却缺乏相应的安排。

问题是,这种政策安排是合理合法的,—一方面,价格损益所造成的风险和利润都是投资者必须承担的;另一方面,谁能准确区分哪些是操纵造成的损失,哪些是正常市场波动的损失?在世界各国,银行业和证券业都存在不对称政策担保机制,比如各国有存款保险公司,却不存在股票价格保险公司,原因是股市投资者已经被认定是风险承担者。但我国的问题不在于此,股市的风险不是市场正常波动,而主要是恶意腐败行为操控下的大起大落。

银行业和证券业腐败存在量与质的差别

在银行业市场上,贷款利率不能突破一个市场公认的上限,否则借款人会脱离正规信贷市场而进入体制外融资,则贷款人亦无从寻租。因此,银行寻租性腐败所导致的结果是按照市场给定的上限定价,银行腐败程度总体是有限的。而证券业对股价和资金的操纵都可将腐败推至极限。

在城市,四大国有银行一般占据银行业50%以上的资产与负债,但争夺存贷款市场依然构成了银行业的竞争压力;而农村信用社虽然在县以下区域性信贷市场构筑了自身的垄断地位,但实际上面临民间借贷的现实压力。因此,银行业腐败是有度的,其客观原因是实际贷款利率不可能无限制上升。

近年来,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限制逐步放开;贷款利率是否浮动是检验信贷寻租行为是否存在的标准。根据中 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04)的分析,全部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和政策性银行利率下浮的贷款占10.8%,上浮的占50.1%,不浮动的占29.1%。贷款利率下浮说明银行在追逐优质企业客户。调查还显示,38.5%的大型企业贷款利率下浮,中型企业贷款和小型企业贷款利率下浮的比重仅占21%和11.9%。这说明银行业不得不竞争大型客户并给予让利。另一方面,利率上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黑箱寻租转变为光明正大的风险升水,对于借款人而言,既然已经支付了较高的利率,不大可能再支付额外的腐败开支。价格的浮动无疑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至少借款人参与了定价过程。

从腐败个案中看,若干重大银行类腐败案件都呈现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数量操控”,即当事人都是以信贷额度作为腐败交易标的,而非直接控制价格,这表明银行并无能力决定市场交易价格,只是在权力交易过程中把“租金”作为利率加成。二是“长期交易”,即当事人一般在最短2年,最长10年的过程中逐步、渐进地为自身谋取不当利益,越是长期行为则越隐蔽,也就越不可能肆无忌惮。三是“低水平寻租”。除金德琴直接侵吞挪用巨额公款外,其余重大银行腐败案件均是利用信贷权力寻租行为,但租金最低的115万,最高不超过500万,与其经手的数千亿元银行信贷资产而言,利率加成水平并不高。

证券业的情况正好相反。尽管证券市场在形式上具备完全竞争的特点,任何单个机构都无法控制整个市场。但是,恰恰在这种貌似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却具备绝对垄断的性质。对于个股而言,单个证券机构具备在短时间内操控其价格波动的理论与现实可能性。

从表3所显示的典型案例看,其特点如下:一是“价格操控”。对腐败交易者而言,股票价格大幅度波动是其谋取非法利润的前提,因此,操纵、坐庄和内幕交易是必须采取的手段。以下案例的根本出发点无疑是操控股价。二是“短期交易”,证券市场腐败操作短则1天,最长不过10个月,基本采取能打则打,不能打则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术,在短期内成为价格决定者,赚取暴利。因而市场具备事实上的垄断性。三是“高水平寻租”。从单个案例的不当获利(寻租总额)看,最少的君安操纵厦海发,1天赚取238万元,多的如原信达信托操纵陕国投、琼民源案和亿安科技案,获利都在1亿元以上,最多的超过4亿元。与其说是腐败交易收入,还不如说是操纵价格的垄断利润。

由此我们断言,银行业的竞争性导致腐败程度虽发散但有界;而证券业的事实垄断导致腐败程度也发散但无界。因此,证券业腐败程度要高于银行业。我们的调查表明,公众把证券类机构列为金融机构中的第一腐败机构,其后依次是保险公司、城乡信用社、商业银行(见表4)。

除上述量的差异外,两者在资金来源约束、融资者主权和金融机构预期经营存续期的不同性质,决定了银行业与证券业腐败程度在质上存在根本差别。

从资金来源上看,根据银行业的存款支付是硬约束,其可寻租的资源总量是存在约束的。在扣除准备金之后,一般银行都具备的贷存比约束,也就是说,即使银行存在腐败之心,但因为流动性约束而无腐败之力。或者说,即使腐败也必须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而证券业不同,可利用各种市场谣言把股价操纵得越高,越会吸引投资者资金入市;考虑到挪用客户保证金、承诺收益率私募等不合法手段,可动员资金同样是其操纵的目标。可见,能否操纵是银行与证券腐败的质的差异。

从融资者主权方面看,是否申请银行信贷,取决于借款人而不是银行自身,因此,在其他融资渠道存在的前提下,融资者是有一定程度的主权的。在证券业腐败收入中,由于是否操纵某家上市企业的股票是证券机构完全自主的行为当然,大部分事件存在证券机构与上市企业的共谋,但共谋不影响证券机构在腐败行为中的主权。融资者实际不具备主权,证券机构的腐败操作更具隐蔽性和随机性,因而腐败的预期收入更大。

从金融机构预期经营存续期方面来看,银行业腐败以赚取利差为主,利差来源于存款,因此必须永续经营,腐败收入才能达到最大化。即使为了不断获取腐败收入,银行经营者还是会采取适度方式保持机构运转。证券机构以股票价差为主,只要操纵成功,就可以实现腐败收入最大化,因而具有赚一大笔而转移阵地的特点。

在两个市场对比中,银行信贷只存在寻租,且随竞争性提高而递减(见表5);但证券市场资源实际上更为垄断于行政机构和证券机构手中,因此,证券市场既设租又寻租、操纵和内部交易并存,腐败花样层出不穷。表6显示,83.3%的企业认为证券市场操纵普遍存在或很严重。表7的数据说明,88.8%的券商认为证券市场操纵很严重,虽然其中有一半人认为情况已经有所收敛;82.5%的券商认为证券机构存在为企业进行包装等行为;近四分之三的券商坦承内幕交易的普遍性。

银行业市场与证券市场的反向发展

体制性腐败是银行市场膨胀和证券市场萎缩的一个重要原因。GDP在不断增长,居民收入在持续上升,而储蓄集中于银行业,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居民的审慎心理?如果说中国居民都具有风险回避倾向,如何解释2003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热潮?因此,隐含于市场交易背后的制度因素是必须考察的。

我们认为,一旦证券市场被操控的概率过高,企业圈钱导致投资者不关注经营,更不关注绩效和现金分红,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过低,以及操控所带来的恶性损失过大,都是致使市场萎缩的制度因素。随着中小投资者的退出,市场大势持续走低,这一市场必然逐步进入自我消亡状态。

表8说明了证券市场的萎缩。2004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年,经济出现局部过热态势,1至10月固定资产投资高达29%以上,但理论上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的证券市场,却在3月份以后持续低迷:市价总值从1月份的4.55万亿元缩水为3.87万亿元;流通市值则从1.43万亿元降低到1.22万亿元,分别蒸发6 800亿元和2 100亿元。投资者开户数仅仅从7 040万元仅仅增加到7 188万元,新增不到140万个。其全面负增长的态势与经济高增长指标相映成趣,极度不协调。

银行业市场的情况却完全相反。我们观察到,截至2004年第三季度末,即使排除资产质量更低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城乡信用社,仅国有和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资产就高达1.67万亿元,不良率为13.37%。其中,基本不可救药的可疑类和损失类不良贷款构成不良贷款的主体,为1.38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近11%(见表9)。在正常情况下,银行不良资产对社会公众的心理冲击是巨大的,往往是引发挤兑的导火线。但是,我国的情况却是出人意料的,非但银行挤兑没有发生,反而依然成为社会融资的主渠道。

2004年1至3季度,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稳步上升,其中,资产总额在各季度同比增长分别为17.3%、14.7%和12.1%,负债总额同比增长也达到了17.7%、15.1%和12.2%。特别是,银行业总资产在2004年9月底突破了30万亿元,接近年度GDP的3倍(见图1)。这说明无论是企业还是公众,无论是存款还是融资,都依然以银行业为主渠道。

上述分析显示,一方面,银行业安全性的国家担保和证券市场因恶性操控导致的非担保损失必然使公众“两害相权取其轻”,选择相对而言最安全的金融资产;另一方面,相对低的腐败和相对少的租金促使公众选择交易费用相对而言最低的金融资产;最后,在转移支付转嫁过程中,公众必须支付通货膨胀税。在证券资产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前提下,与其投资于证券资产,不如将钱存在银行。而大量社会资金留存于银行体系,一方面是证券市场的萎缩,另一方面是中国的高度货币化。

作者:谢 平 陆 磊

第二篇: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差异分析

【摘要】 金融资产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资产交易在经济生活中日益频繁和重要。随着金融资产相关概念被引入新会计准则,出现了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些都给传统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带来了一些变化,如何准确把握这些变化,是会计账务处理是否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分别将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 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差异

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以归为此类。相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不明确。

一、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差异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核算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活跃的市场上有报价且持有期限较短,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初始入账价值包括买价,不包括交易费用(比如佣金、手续费等),其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的借方)。买价中包含有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应单独作为“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交易性金融资产”下面有两个二级科目,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初始确认会计核算的分录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指买价,不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及交易费用)

投资收益 (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核算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不明确,也就是说,不能确认持有期限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如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如持有意图不明确则列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应当按其公允价值以及交易费用之和入账。“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分类账户,下设四个二级科目:成本、应计利息、利息调整和公允价值变动。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又分为两处情况:

1.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股票,则其初始确认为:买价+相关税费。

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不计入成本,计入投资收益的借方,直接冲减当期的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成本。买价中包含有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应单独作为“应收股利”。其核算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买价与相关税费之和)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

2.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债券,则成本反映面值。买价中包含有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应单独作为 “应收利息”。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面值)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贷:银行存款

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实企业还有可能从另外一种形式取得,那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本来持有最初意图是一定要持到期,因后违背了将该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意图,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会计核算如下所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按其公允价值)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通过以上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处理,不难发现,其实因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为了短期获利,持有期限短,到出售时,对于每笔交易金融资产中的交易费用也容易查证,则为核算简便不将交易费用直接进入成本;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持有期限不明确,意图也不明确,则将其交易费用进入其成本,在股票中直接进入成本,而对于债券,则挤入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中了。当然,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重分类,只能将它转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不能将其进入交易性金融资产。

二、企业持有期间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差异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核算

1.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的核算,如收到原买价中包含的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时,则应该冲减原来的“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如果是购买后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股利或利息,则应确认投资收益,其会计核算分录如下:

借: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投资持股比例)

应收利息(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2.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的变动应该予以确认。如某交易性金融资产其成本为500万元,100万股。假如到了该年12月31日股票上升为8元/股。这时就应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元/股。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0

假如到了该年12月31日股票是下跌为7元/股。这时就应该把损益转出。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核算

1.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为债券的,到了资产负债表日则要核算其利息,分期付息的应该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进入到“应收利息”中,如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其会计核算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可供出售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2.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为股票的,到了资产负债表日则要测试其公允价值是否发生了变动。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了其账面余额的差额或低于了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差额不大),都应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调整。例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原5元/股,共100万股,到了12月31日股票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股票的价格为4.5元/股,应该确认价格下跌所带来的影响,这时就应该确认资本公积减少了0.5元/股,其会计核算分录为: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

接上例,如到了12月31日股票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股票的价格为5.5元/股,应该确认价格上升所带来的影响,这时就应该确认资本公积增加了0.5元/股,其会计核算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

3.资产负债表日减值(公允价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或非暂时性的下降或持续下降没有回升的希望,则应该是确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例如:一项可供出售的资产,2007年6月10日购入的成本是100,到了2007年的12月31日,公允价值是95,变动情况计入资本公积5(差异变动不大),到了2008年12月31日假如公允价值是60,则应该确认资产减值损失35(因差异变动较大,确认减值),但总的资产减值损失应该是40(35+5)。也就是把原借方的差异不大的资本公积也要转入到资产减值损失里面去。其会计核算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减记的金额)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差额)

4.减值损失转回

对于原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随后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事项有关的,应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进行恢复,如为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减值损失恢复核算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除了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外,其余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恢复核算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产减值损失

通过以上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的比较,可以看到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核算比较简单,只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收到利息及股利的核算处理,二是当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而相对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则比较复杂,要从股票与债券分别进行处理,这是由于根据股票与债券的性质决定的,对于债券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一定要计提利息,且要按实际利率法摊销原计入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的金额,而股票则要考虑其在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计入到“资本公积”,当然还有一个股票与债券都要考虑的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是否发生很明显的下降,如发生了,股票与债券都要计提减值损失,而公允价值回升,又都要进行减值损失恢复的核算。

三、企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差异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的核算

交易性金融资产由于持有期限比较短,是一项流动资产,当企业认为无利可图或急需流动资金使用的情况下,会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出售,将原账面的金融资产的余额转出与实际收到的金额的差,计入“投资收益”,而将原计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计入“投资收益”,以使其余额为零。其具体会计核算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贷:投资收益

或:借:投资收益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时的核算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限不确定,但总有一天,会由于各种原因进行出售、债务重组等终止确认该资产,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将要把原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转出,将因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资本公积”的变动的金额转出,这些与实际收到金额的差额,进入到“投资收益”。其具体的会计核算如下所示:

借:银行存款等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也可能在借方)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通过以上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的会计核算,可以发现其两种核算大同小异,都是将原有会计核算科目的金额转出,与实际收到的金额的差额,计入到“投资收益”,不同的是核算科目不一样。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人民出版社, 2006.

[3]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3).

[4]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1).

作者:洪 娟

第三篇: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比较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都属于金融资产,但在会计处理上却有很大的不同。下面以股票为例,比较将它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的不同,进一步分析各自对企业当期产生的不同财务影响。

[例]2009年5月6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016万元(含交易费用1万元和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15万元)购入乙公司发行的股票200万股,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0.5%。其他资料如下:

(1)2009年5月1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15万元。

(2)2009年6月30日,该股票市价为每股5.2元。

(3)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仍持有该股票;当日,该股票市价为每股5元。

(4)2010年5月9日,乙公司宣告发放股利4000万元。

(5)2010年5月13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

(6)2010年5月20日,甲公司以每股4.9元的价格将该股票全部转让。

该例中甲公司购买了乙公司的股票,若该公司管理层的意图是为了近期出售,以赚取差价为目的,则会计人员应将它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若管理层不是为了短期获利而持有该股票,则会计人员应将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此,会计人员既可以将该股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又可以将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至于归为哪类金融资产,主要取决于管理层对利润等财务指标的考虑。

一、初始确认会计处理

(一)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按公允价值计量,取得时发生的交易费用直接计人当期损益,直接冲减“投资收益”科目。取得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作为一项暂垫款,单独确认为“应收股利”。

2009年5月6日购入乙公司股票时,会计分录为(单位:万元,下同):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0

应收股利 15

投资收益 1

贷:银行存款 1016

(二)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取得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作为一项暂垫款,单独确认为“应收股利”。

2009年5月6日购入乙公司股票时,会计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01

应收股利 15

贷:银行存款 1016

(三)比较分析会计处理的最大区别,就是对相关交易费用的处理不同。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将发生的交易费用简化处理,直接费用化冲减当期损益,符合简明原则。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将发生的交易费用资本化处理,直接计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初始确认,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将会产生不同的财务影响。若归为前者,则甲公司的当期利润会减少1万元,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也会减少1万元,当期所得税费用也随之减少,致使当期净损益减少。若归为后者,则不会对该公司的当期损益产生任何实质影响。

二、期末(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会计处理

(一)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企业应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人当期损益,即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同时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

2009年6月30日,该股票市价为每股5.2元时,会计分录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

2009年12月31日,该股票市价为每股5元时,会计分录为: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

(二)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企业应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同时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

2009年6月30日,该股票市价为每股5.2元时,会计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9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9

2009年12月31日,该股票市价为每股5元时,会计分录为: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

(三)比较分析资产负债表日,两类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的最大区别就是对该资产由于市场价格的升降所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差额的处理不同。交易性金融资产将公允价值变动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影响当期利润。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将公允价值变动差额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并不影响当期利润。实际上,期末股票市场价格的上下波动所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差额只是一种潜在的、隐含的损益,只有等到将该股票出售之后才真正实现损益。这样处理,一方面很好地遵循了谨慎性要求,大大压缩了企业利用市场价格上下波动随意调节利润的空间;另一方面,将未实现的损益通过利得(损失)来反映,很好地贯彻了全面收益观的思想,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重要体现。

三、金融资产处置会计处理

(一)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时,一方面收到处置款,同时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结清,还要结转持有期间所累积形成的未实现收益,此时用“投资收益”科目反映该笔交易的实际盈亏。

2010年5月20日,甲公司以每股4.9元的价格将该股票全部转让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980

投资收益 2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0

(二)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理原则上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同。

2010年5月20日,甲公司以每股4.9元的价格将该股票全部转让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980

投资收益 21

可供山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01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

(三)比较分析 处置时,两类金融资产不同的会计处理对当期损蔬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若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将收到的处置款980万元抵减1000万元,实现亏损20万元。若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实现亏损21万元。这两种处理对当期损益产生的影响不同,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损益影响额相差1万元,这是二者对取得时发生的交易费用的不同处理所造成的。从取得金融资产到处置金融资产,从整个过程来看,分析“投资收益”科目发现,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企业累计损益的影响是相同的,都是亏损1万元,但对各会计期间当期损益的影响不同。因此,不能因为不同归类对累计损益没有产生影响,而忽视其对各会计期间当期损益的重大影响。

此外,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以赚取短期差价为目的,因此,不对它计提减值准备,而是作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来处理。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下跌的幅度到达甚至超过其成本的20%,或连续下跌的时间到达或超过6个月,导致下跌的因素是客观存在且非暂时的,就应合理地判断该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并计提减值准备。按现行市价与其成本的差额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将持有期间由于市场价格持续大幅度下跌所累积形成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借方余额转出,不足的部分再计提减值准备,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言,同是价值下跌,当下跌的幅度不大时。将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当下跌幅度很大或持续性下跌时,将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计人当期损益,借己“资产减值损失”。

参考文献:

[1]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编辑 袁露芬)

作者:马丽军

上一篇:管理职能论文范文下一篇:高三语文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