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哌酮钠治疗小儿菌痢疗效观察

2023-01-01

小儿细菌性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 近年来随着细菌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及小儿的生理特点, 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寻找一种疗效确切、疗程短的新一代抗生素, 我们用头孢哌酮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 取得良好疗效, 而且疗程短、见效快。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急性普通型菌痢患儿54例, 年龄2个月~1岁13例, 其中1~9岁41例, 占79.5%;男32例, 女22全部病例大便常规化验及大便细菌培养, 按“传染病防治法”中的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头孢哌酮钠按50~100mg/kg·d计算总量, 每日1次, 加入0.9%氯化钠40m L中静点, 辅以对症治疗。

1.4 观察项目

用药期间观察发热, 大便性状、次数、量、大便常规、大便培养及药物不良反应。

1.5 细菌培养

全部病例住院要求每天1次大便培养, 连续3d, 若培养阳性要重复至阴性为止, 培养阳性者, 要求做药物敏感试验。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正常和 (或) 大便培养阴性;好转:临床症状好转, 大便仍异常或培养阴性;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 大便仍异常或培养仍阳性。

2.2 治疗结果

54例中52例治愈, 1例无效, 总有效率98%, 平均体温降至正常时间12h。

2.3 不良反应

全部病例无过敏反应、皮疹皮痒, 无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副作用, 亦无菌群失调发生, 54例中仅有3例用药后出现水样便, 次数较多, 但停药后症状消失, 大便培养阴性, 大便常规未见异常。

2.4 药敏结果

54例中有44例大便培养阳性, 均为福氏志贺痢疾杆菌。

3 讨论

细菌性痢疾是小儿常见而多发的肠道传染病, 典型的菌痢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样大便及里急后重, 但少数非典型病例其临床表现多样化、轻重不一, 大便性状为黄稀样、水样或带少许黏液, 初诊时常被误诊为病毒性肠炎, 临床诊断应引起重视, 应早期多做大便培养协助诊断。菌痢就其病理变化而言, 菌痢杆菌进入胃肠道后, 可被人体正常的胃酸、肠道正常菌群及局部分泌型Ig A抗体杀灭与拮抗, 若局部免疫力低, 痢疾杆菌一旦侵入肠黏膜后形成炎症、坏死及溃疡, 导致临床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1]。对于急性典型菌痢, 尤其是毒痢, 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但是临床上滥用抗生素的情况较普遍, 特别是一些私人小门诊使用使用抗生素极端不规范, 长期或大量的使用广谱抗生素, 如氯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痢特灵、复方新诺明, 特别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并用时, 危害更大。临床医生应早期多次行大便培养, 敏感抗生素的使用刻不容缓, 在短期内及时、足量应用敏感抗生素, 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头孢哌酮钠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 又名先锋必, 本品对阴性杆菌产生的广谱β-内酰胺酶有一定的稳定性, 但较某些第三代头孢菌素差, 抗阴性杆菌的作用优于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但对绿脓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用于敏感产霉菌引起的各种感染的治疗, 如呼吸系统、生殖泌尿系统、胆道、胃肠道、胸腹腔、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疗。使用头孢哌酮钠治疗感染重而其他药物或不能应用或疗效不佳的菌痢患儿能获得迅速治愈的效果, 从而可避免严重感染所致的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笔者对54例菌痢患儿 (其中31例对常用药物无效或疗效欠佳而临床症状又较重) 采用头孢哌酮钠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4例中52例治愈, 一律治疗5d后症状明显好转, 因不能配合治疗, 改用口服药物治疗, 总有效率98%, 而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

对小儿菌痢口服庆大霉素难以控制重度感染, 而小儿期 (尤其是婴幼儿) 不易静点庆大霉素, 以免造成肾功能损害;氟哌酸亦大部分敏感, 但因其影响儿童骨、关节的生长, 故儿童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尤其婴幼儿忌用;福氏志贺痢疾杆菌对痢特灵、丁胺卡那霉素及环丙沙星均大部分耐药, 故临床上不应选用常规药物治疗菌痢[2]。但是头孢哌酮钠有较高敏感性, 提示该药可用于菌痢的治疗。结论:头孢哌酮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具有很好的疗效, 尤其对中、重度患儿在药物品种有限的条件下宜作为首选药, 及时控制感染, 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同时应做好粪便标本的送检、培养工作, 提高培养阳性率, 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钠的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方法 应用头孢哌酮钠50~100mg/kg·d计算总量, 每日1次, 加入0.9%氯化钠40mL中静点, 辅以对症治疗。结果 54例中52例治愈, 1例好转, 1例无效, 总有效率98%。结论 头孢哌酮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确切。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细菌性痢疾,痢疾杆菌,耐药,疗效

参考文献

[1]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1238~1241.

[2] 董永绥.小儿传染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31.

上一篇: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财务会计与管理新动向下一篇:心理学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