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工作的严与爱

2022-09-12

在班主任工作中, 我们教育学生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 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 爱得太随便, 失去师之尊严, 就是束得太紧, 管得太死, 以致学生“谈师色变”。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 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 是我们教育者, 尤其是班主任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爱的几种不当类型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其特殊阶段的特殊性, 如果不能正确的去“严”和正确的“爱”就会困难重重, 危机重重。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条“黄金原则”: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而我们却常常用到“反黄金原则”:我希望别人像我希望的那样对待我。如果不能如愿以偿心里就会不平衡, 充满矛盾和痛苦。这实际上是我们没有尊重学生成长规律以及人与人交往的客观规律。要么“严”得让学生反感, 要么“爱”得让学生感到无奈, 目前班主任对学生严的方式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严父型。

这是一种传统的家长式的爱, 这种“爱”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班主任自尊、利已和虚荣的基础之上。表现为言行专制, 不尊重学生人格, 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学生, 学生稍不顺从, 就训斥, 甚至辱骂体罚。这是因为仍有一些班主任认为“服从便是美德”, 对学生实行严厉管束是出于对学生的爱。但成长中的学生不是军人, 无限度的服从并不是他们的天性。显然, 这种爱是很难被学生理解和认同。

2、慈母型。

在班级管理中, 我们有些班主任对学生的情感近似于溺爱, 他们对学生缺乏严格要求和基本期待, 事事包办代替, 从不轻易放手。以至于自己非常辛苦, 收效甚微, 学生往往报之以腻烦与不理解, 认为老师多管闲事, 不给学生自己发挥与锻炼的机会,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类型的班主任是“费了力”却不见得“讨好”。

3、偏利型。

一些班主任对优秀生与差生的爱呈现明显的两级分化。对于优秀生, 爱意常常溢于言表;而对待差生, 则完全忽视或冷处理。班主任喜欢优秀生本属正常, 但当这种“爱”转变为“嫌贫爱富”, 则有损教育公平的主旨, 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发展, 更不利于良好班级的形成。

二、对班主任“爱”的理解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 作为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 这种爱是由班主任老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老师就是一份良心活”,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在内容上表现为班主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 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 充分尊重、信任学生, 严格的要求学生等。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 它蕴含更多的社会内容, 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班主任的对学生的“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 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 它还是一种评价。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反映学生所在集体, 甚至是社会对他的某种评价。因此, 学生往往把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信任等与班主任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 同自己在班级与学校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班主任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班主任的这种情感实际上就转化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在每个学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心理份量。一个老师不尽职地教育学生往往会毁了一批学生, 甚至一代人。可见,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 对教育好学生是多么重要啊!

教育不能没有爱, 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 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三、班主任对学生的严

在育人实践上, 一些班主任老师对“严”的曲解、误用令人深思。在他们那里, “严”演变为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自尊、人格、上进心被“严”的霜风冷雨击碎。心灵受创伤, 心理被压抑, 久而久之将形成视“师”如仇的逆反心态。这种“严”, 于事无补, 于人无益, 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隐性扼杀。甚至有的学生说, 只要自己毕业一定去砸老师家的玻璃, 拿到毕业证一定要打老师一顿, 老师的好心严厉却给自己塑造了一个仇人, 可悲可叹!真正的“严”应该是:

1、严而不厉。

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 放任自流, 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 严厉会使学生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之, 学生依赖性、神经质等不良心理都会滋生。因此, 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 而不是严厉。

2、严而有“道”。

“道”就是范围、分寸。我们看着一枚古钱, 天圆地方才可为钱。我们的祖先也说过“宇宙, 四面八方为宇, 古往今来为宙”, 万事万物遵循有道而必行之有度, 从微观方面来看, 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要严, 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 严要有分寸。同样的错误--作业未做, 一贯爱学习的学生必定有其客观原因, 而普通学生就很难说了。班主任对待这样的学生, 就不能简单、草率时批语完事, 而要采用不同方法去严格要求学生, 这个不同方法就是格。如果班主任严而无格, 乱严一气, 乱批评人, 势必会有不好的结果。

四、爱与严的关系

教师是一份良心活, “卢人饮水, 冷暖自知”。一份爱的事业, 一定要有一颗高尚的心。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班主任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 学生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 尤其是后进生, 爱之深切, 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但光爱不严, 师生关系极其融洽, 像朋友难道不好吗?打打闹闹, 嘻嘻笑笑, 失去了班主任最基本的尊严, 将会造成学生对班主任的要求不执行或执行不力, 因为学生认为反正我和班主任关系好, 我不做、不听, 班主任又不会怎样, 这样, 良好的班风无法形成。

班主任对学生片面地“严”, 不给学生以关怀、体谅, 表面上看, 学生会非常听话, 甚至做得很好, 学生也能遵守各项制度, 在一般人眼中, 有良好的班风, 是一个不错的班级, 但时间长了, 学生见了班主任就像老鼠见了老猫一样, 害怕之至。学生长时间处于这样一种被动压抑之中, 将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一种不良影响, 从而导致厌师、厌学、退学、逃学、辍学等。

上一篇: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探析下一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安全投入方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