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设计论文范文

2022-05-09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制度设计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11年年中,“养老金入市”对于中国社会而言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而今却一跃成为全社会讨论的焦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早在2006年前后,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已开始呼吁关注养老金体系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但遗憾的是这一观点难入公众视野,理解者也甚少。

第一篇:制度设计论文范文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设计

【摘要】“公益诉讼”拥有较为庞大的研究体系,基于宏观视角的理论研究初步形成定论,然而,基于微观视角的研究尚且存在争议。文章首先阐述环境公益诉讼的内涵、特征和原告主体资格,然后分析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问题。最后,从制度设计角度出发,分析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问题。

【关键词】检察院 环境公益诉讼 法律问题

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环保观念深入人心,许多国家构建了环境公益诉讼相关制度,且对国家检察机关于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角色做了明确的规定。

虽然国内学者关于该理论的研究尚且不够深入,实证研究较少,理论研究缺乏实践验证。但是,随着国内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不断出现,我国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构建研究有了实践素材的大力支持。本文针对理论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针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之我国检察机关原告资格问题的分歧,从具体的制度设计角度出发,对问题加以理性阐释。

环境公益诉讼概述

环境公益诉讼的内涵。“环境公益诉讼”(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是公益诉讼中的一部分。当行为人于环境法层面做出违反的行为或者虽然未做出违反行为却做出可能违反的行为,社会任何团体、组织和个人均可以就此事起诉到法院,将行为人及其违法行为予以相应的法律制裁。学术界对于“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界定已经达成统一意见,可表述为:环境面临外界人力有意识的破坏时,为了阻止环境破坏的继续发生,保护人类共存的环境,每一位社会个体均可以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一种司法制度。我国学术理论研究界针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的迥异性、公益诉讼和民事诉讼的相通处,形成三派学说,分别为环境公益诉讼学说、环境民事诉讼学说和环境行政诉讼学说。当前,无论是理论研究界,还是司法实践领域,尚且没有相关诉讼概念。

环境公益诉讼的特征。第一,特殊的诉讼标的。我们需要有意识地规避走入下述误区,即针对认为所有带来环境破坏的行为所提起的诉讼都是环境诉讼的范畴。例如,某市民的水产养殖事业遭到化工厂污染的影响,该市民向法院提出要求化工厂予以一定的经济赔偿和停止排污行为的诉讼不是环境诉讼的内容,而化工厂排污使得河道受到污染,水质严重受到影响,河岸居民向法院提出要求化工厂赔偿损失和停止排污的诉讼则是关于环境保护诉讼的具体内容。

第二,共同诉讼标的的原告主体既具备特殊性,又具备广泛性。在此类案件中,一切遭遇利益侵害的主体皆有权利发起环境诉讼程序,除了市民主体外,一些环保社会团体和政府环保部门也具备原告资格。为了进一步维护环境公益,检察院也可以参与其中,担当原告主体。

第三,此类诉讼案件的当事人诉讼地位具备特殊性。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诉讼类型多样,诉讼当事人地位多样,包括“民告民”、“民告官”、“官告民”;环境公益诉讼不需要以损害的发生为诉讼前提。鉴于环境问题的特殊性,环境公益受到损害或者有可能受到损害,原告皆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最后,环境公益诉讼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标准无法摆脱诉讼原告资格厉害关系理论学说。环境公益诉讼切入点仍然是“损害”和“利益”。为了保护环境公益,环境公益诉讼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诉讼原告可以是利益直接相关者,也可以是利益无关者,诉讼原告无须和案件有着直接性的利害关系。研究分析世界上现存的关于环境公益的多样化诉讼制度,可以全面总结出此类诉讼案件原告者的多样身份,分别为普通市民、社会团体、检察机关。本篇论文研究检察院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分析检察院任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相关法律条款不明确的问题和诉讼法中“直接利害关系人”规定限制了检察机关的诉讼权利的问题。

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相关问题

检察院任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相关法律条款不明确。《环境保护法》中第六条法律条款实质上是宣言式的条款,原则化特点过于突出。《民事诉讼法》第十四条条款明确指出检察机关享有法律监督民事审判活动的权利,第十五条条款规定社会团体、各机关单位和企事业单位享有对侵害国家和人民合法权益的行为提起法律诉讼的权利。《行政诉讼法》第十条条款明确指出检察机关享有监督行政诉讼的权利。

上述的法律条款规定仅仅说明了审判监督的问题和支持发起诉讼的相关问题,并非对检察机关是否可以以原告者身份参与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问题加以具体的说明。即便我国法律条文中未对检察院的公益诉讼原告身份问题加以明确规定,然而,为了发挥检察院在自然环境保护上的效力,为居民的生活环境提供坚实的保障,很多地方的检察机关已经走上探索环境公益诉讼的道路。例如,我国海南高级人民法院于2011年出台了关于环境资源民事公益诉讼的试点实施意见,该意见的第六条指出检察机关可以担任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身份。这一实践尝试为尚不具备环境公益诉讼发起经验的人民检察机关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诉讼法中“直接利害关系人”规定限制了检察机关的诉讼权利。一个诉讼案件的原告必须和案件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案件诉讼发起的利益最终归属为原告方。但是,此类案件较为特殊,上文中笔者指出此类案件的原告并非需要和案件有着直接性的利害关系,原因在于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诉讼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共资源利益,诉讼的利益归属为社会全体。

由此可见,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身份区别于传统民事诉讼案件中的原告身份。对此,我国相继出台新的法律意见,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环境公益诉讼问题解决意见中规定人民检察机关可以承认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者身份,增添了检察院监督和支持起诉的一些条文规定,明确说明了人民检察院支持起诉的程序和内容,与此同时,对环境资源保护的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起诉功能做了规定,欠缺之处在于其没有对人民检察机关的直接起诉做细致化的规定,相关立法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深层完善。普通市民或者一些社会团体虽然有抱负环境的意识,但是面对一些环境受损时间,提起诉讼的各方面能力不足,因此,该意见没有明确规定上述主体拥有此类案件诉讼发起人的主体资格。但是,意见规定了社会普通公民等其他法人或法人团体依法享有检举权和控告权,引导社会普通公民等其它法人或法人团体可以通过人们检察机关、环境资源管理行政部门等发起环境公益诉讼。可见,我国人民检察机关虽然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者身份有着一定的法律限制,但是问题在逐步的解决过程中。

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设计

原告身份应设定的权利与义务。一方面,权利问题。人民检察机关的参与会显得诉讼主体较为特殊,这种主体特殊性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诉讼结构,使得诉讼结构发生变化。

检察院和被告方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地位平等,可以启动原告者程序,然而,人民检察机关区别于一般意义的当事人,因此人民检察机关承担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者身份应享有的权利也具备特殊性。因而,环境公益诉讼中当增加人民检察机关的环境权利和诉讼权利,现行的《民事诉讼法》的第十四条中应当增加下述内容:为了保护环境公益,检察机关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发起诉讼。

现行的《民事诉讼法》中的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起诉条件应当增加对于发生在辖区范围内的环境破坏事件,人民检察院有权以原告者身份向人民法院发起环境公益诉讼。除此,认识人民检察院享有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者权利和自身的行政检察监督权利。在细节问题处理上,可以再给予人民检察院在环境公益诉讼上享有的更多的权利,例如,人民检察院享有调查的权利和对妨碍调查的人强行阻止的措施等。需要提出的是,虽然随着司法实践的发展,人民检察机关于环境公益诉讼方面所承担的原告者身份和享受的起诉权利逐渐得到认可,但是人民检察机关对于环境公益诉讼起诉保护利益无法享有完全的处分权,起诉利益最终归属为社会集体。

另一方面,关于义务问题。人民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者,目的是维护社会集体公共利益。人民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者身份所应履行的义务也较为特殊。第一,人民检察机关需要确保环境公益诉讼顺利进行。人民检察机关须以客观真实为原则,不能伪造证据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第二,人民检察机关享有遵守法庭纪律和绝对服从法庭指挥的义务。如若存在违反法庭秩序的情况,可依法予以训诫。第三,必须严格履行已经生效的法院裁决书内容。

原告身份的取证和举证责任问题。首先,关于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身份的取证责任问题。一般性质的民检工作需要大量真实可靠的证据证明,环境公益诉讼也是法律诉讼的一种形式,因此,此类诉讼也需要调查取证。

鉴于环境公益诉讼区别于一般意义的传统诉讼,为了保护环境公益,利用人民检察院的条件调取证据,全面掌握普通公民和社会团体无法收集的证据,用以辅助案件审判。作为社会利益的维护一方,检察院理需要使用权利收集有助于案件顺利开展的证据,以提供充足的辅助支持材料。人民检察机关享有法律范围内的一切途径搜集证据,为了杜绝检察机关出现滥用权力的问题,调查取证须由承担原告者身份的人民检察院的上一级进行。

其次,关于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身份的举证责任问题。人民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中,其举证能力和行政机关水平相当,例如对于国家法律的知晓与运用能力上,调查取证上等。因而,环境公益诉讼应当提倡主张和举证并行。为了实现环境公益诉讼的公平性,需要合理分配举证责任的行使,同时,需要进一步确立可行的诉讼体系。

和解与调解制度的适用问题。和解与调解过程是双方诉讼实力经过在法律效力面前的充分较量后作出的主观让步。环境公益诉讼因发起人人民检察院的特殊性质不能使用和解和调解等机制。人民检察院不能够同意对方的和解请求和其他第三方的调解。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者身份为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参与诉讼,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公益,环境保护的公共性和社会性决定了没有任何个人或单位企图从诉讼中受益。环境整体性无法分割,因此保护环境是全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

如果环境利益受损,则是多人的利益受损,是整个社会的利益受损,原告如果寻求和解等程序,只能保全自身利益,无法保全社会集体利益。调解过程的实现是基于其他第三方的公证与主持下完毕的。如果法院已经参与一个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该案件最终结果为和解或者调解,那么,当后继有人再受到利益伤害,法院不再受理此案。“一案不二讼”的原则的存在,使其他个人和团体在环境公益上的利益诉讼则受到阻断。很多学者坚持认为诉讼法和环境法中关于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的依法调解或和解的完善意见设想并不合理,相关立法者应当在深入实践过程后对其加以改善。

诉讼判决承担问题。首先,关于人民检察院作为原告者身份参与环境公益诉讼胜诉后的法律后果承担问题。当前,环境公益诉讼相关问题实施意见中已经明确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发起人在发起诉讼后经过人民法院审理后,如果发起人胜诉,被告一方应当自觉承担起环境资源修复资金,如果环境公益诉讼人调查取证等程序花费资金由相关环境资源管理职能部门支付,事后应由被告方承担。

人民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方面所付出的检测和评估等资金花费,应由被告方承担。其一,我国诉讼法律中规定败诉方应当承担全部诉讼费用。其二,被告方对环境的损害是环境公益诉讼费用发生的直接原因,即环境公益诉讼费用是因为人民检察院发起诉讼产生的费用,因而,被告方败诉后,应当承担由该案件延伸出来的诉讼费用。

其次,关于人民检察院作为原告者身份参与环境公益诉讼败诉后的法律后果承担问题。当人民检察院出现败诉后,原则上,所有资金法非应当由检察院承担,最终转移为国家的财政支出。因为,检察院所代表的是国家,代表国家形式具体权利,保证人民利益不受损害,目的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由此所付出的资金费用也应当由国家的总财政收入承担。

除此以外,从长远角度出发,为了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和保障环境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可以通过对损害环境的行为进行罚款的方式中获得罚金,然后建立自然环境的专项资金。假若环境公益诉讼的最终利益归属于国家,那么,这一部分收益也应当放置于环境保护资金库中,以为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管辖与执行问题。人民检察院担任此类诉讼案件的原告者身份,区别于其他原告者主体,因此,笔者设想如下:此类公益诉讼案件原告者身份和被告者身份的特殊性,因此,适合使用级别管辖的途径,由级别较高的法院进行管辖和治理。鉴于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为人民检察院,为了保证此类案件审判结果的公正无私,需要关注管辖级别和管辖水平,把此类案件移交给人民检察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保证案件审理过程中无其他各种形式的行政干预,确保结果的公正性。

关于执行问题,笔者做如下考虑:一般情况下,民事诉讼案件的审判结果发生效力后,案件当事人会自觉履行应当承担的后果,如果当事人拒绝履行承担后果,那么,法院则会强制执行,以强制手段要求当事人执行审判结果任务。因此,仅仅在义务方拒绝履行判决规定的义务内容的前提下,权利人才会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此类案件区别于一般意义的民事诉讼案件,当此类案件发生效力之后,为了保全国家的利益不受到更多的损害,法院不会等待当事人自己执行,一般情况下,法院会直接执行,并未经过申诉方的申请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基于上述背景,环境诉讼制度的构建继续得到完善。鉴于环境公益诉讼参与主体和利益归属的特殊性,当前,原告者身份一般由人民检察院承担。人民检察院应当自觉承担起保护广大群众所共同生活的自然环境的责任,为环境公益诉讼做更多的贡献。

(作者分别为渭南师范学院讲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15年铁检理论课题研究项目“铁检机关提起公益诉讼问题研究”和2015教育厅项目“陕西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路径研究—基于服务业融合视角的实证分析”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中检协铁分会[2005]5号、15JK1261)

责编/丰家卫(实习)

作者:李真 袁梁

第二篇:呼唤“顶层制度设计”

2011年年中,“养老金入市”对于中国社会而言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而今却一跃成为全社会讨论的焦点。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早在2006年前后,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已开始呼吁关注养老金体系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但遗憾的是这一观点难入公众视野,理解者也甚少。

直到2011年8月,一篇署名为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研究员田向阳、张磊的题为《中国401K计划研究:美国养老体系构建资本市场基石》的文章发布。彼时恰逢A股量价齐跌、持续低迷。这篇来自监管层的“养老金入市”政策建议研报迅速引发了市场有关“监管层欲引养老资金救市”的误读。

但歪打正着的是,也正是这次牵涉到广大投资者切身利益的误读,让“养老金入市”的概念开始在我国市场发酵。

至2011年末,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正式提出了政策建议,随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会长戴相龙也公开建议积极推动养老金投资资本市场。至此,全社会开始了对养老金入市的大范围讨论。

如今,多方信息显示,为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寻找渠道已经成为共识。

人保部社保基金监督司近日发布《2012年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要点》,表示今年将研究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问题,促进基金保值增值。

在1月2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布会上,其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人社部已经先期开展了研究和论证,将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研究养老保险积累基金的投资运营办法。

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正在研究促进地方社保资金、公积金余额入市的政策。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养老金入市”问题涉及部门众多,所以目前急需的是“顶层制度设计”的推动。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近日也指出,推动社会保障和养老体系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既要不断提高资本市场的治理水平,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强化保护投资者的机制,又要发展机构投资者并不断提高其理财服务能力;既要有战略性的顶层制度设计,也涉及税收优惠等政策协调和各级政府及企业的共同参与。”祁斌指出。

中国人寿养老保险公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刘云龙也表示,目前我国的养老金管理体系共有五方参与其中:社保基金理事会是负责管理运营这些资金的独立法人机构,人保部为负责管理社保缴存比例和养老金发放标准的,财政部是负责资金来源,最后出现亏空兜底的是中央财政,地方政府实行省级统筹,入市又将证监会牵扯进来。也就是说必须要这五方面都同意才能开展。

在此情况下,最高决策层面召开“多方会谈”,拿出“顶层制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曲瑞雪

第三篇:论民营银行制度设计

摘要:民营银行是由民营资本控股,完全按照商业化、从市场化原则运作,依据我国《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规范设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鼓励发展民营银行,不仅能促进形成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打破国有资本的金融垄断,还能倒逼大型银行提高经营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最终形成多层次、高效率、充分竞争的金融体系,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所以,发展民营银行是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民营银行发展的关键是从制度建设入手,从顶层设计、治理结构和机制的建立等3个层面打造民营银行建设的制度基础。

关键词:民营银行;制度设计;机制打造

关于民营银行,目前学术界主要有4种不同的界定:一是产权结构论,认为民营银行就是由民间资本控股的银行;二是资产结构论,认为民营银行主要应当为民营企业服务 (晓亮,2001);三是公司治理结构论,认为民营银行应该是“具有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以市场化机制来经营、并由民间资本控股的银行(徐滇庆,2002)”;四是经营者身份论,认为根据经营者身份可将银行分为国有国营、民有国营、国有民营和民有民营,而民营银行包括国有民营和民有民营(张吉光、郭凌凌,2002)。我们认为,民营银行是由民营资本控股,完全按照商业化、从市场化原则运作,依据我国《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规范设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鼓励发展民营银行,不仅能促进形成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打破国有资本的金融垄断,还能倒逼大型银行提高经营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最终形成多层次、高效率、充分竞争的金融体系,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可以说,发展民营银行是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突破口。那么,如何发展?制度设计是关键。

一、民营银行顶层制度设计1.民营银行法律法规建设。按照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设立民营银行必须同时符合《公司法》的要求,在法律条文上对设立多元投资的民营银行并没有明确限制,只对申办个人独资银行有限制。但在具体申请设立银行审批时又设置了一些难以捉摸的条件,比如《商业银行法》第2章第12条,在规定了最低限额的注册资金和符合资格的高管人员后,增加了“中国人民银行审查设立申请时,应当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银行业竞争的状况”。这一款被当作现实中限制发展民营商业银行的理由;关键的操作法规《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则规定设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起人为境内金融机构、境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和银监会认可的其他发起人,但在实际操作中民营企业作为“其他”发起人给操作掉了;再如,国务院关于鼓励民间投资的新36条,明确规定允许民间资金发起设立各类股份制的小型金融机构,然而在有关部门制定的具体实施细则中,仍然规定设立这些小型金融机构必须由法人银行控股15%,并作为主发起人。明显与新36条规定不一致。因此,要发展民营银行,就必须结合我国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对相关法规进行修改,明确规定民营资本可以参与设立商业银行的具体内容,必要时可先制定《民营银行管理条例》、《民营银行登记与管理办法》等,明确民营银行定位,细化民营银行章程、注册资本门槛、发起人界定、股东要求、股本结构、营业范围和管理模式等,既保证构建市场化、多层次、优势互补的金融体系,又让民营银行始终不脱离健康的运行轨道。

2.设计民营银行准入牌照制度。借鉴国外先进的监管制

收稿日期:2013—10—10

作者简介:生蕾,女,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北京100102)。

路运锋,男,河南建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后(郑州450012)。

度,根据民营银行的情况如资信、资金实力和经营状况等确定不同的持牌等级,从而规定不同的经营范围。如第一级别的是全牌照、综合性的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允许其在全国范围或省域范围设立分支机构,实行总分行制。能够办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法》规定的各项银行业务,既可以吸收存款,也可以发放贷款;既可以吸收企业存款,也可以吸收居民储蓄存款;既可以发起设立基金公司,也可以进行衍生品等其他金融创新业务。第二级别是有限牌照、单一性的民营商业银行,不设分支机构,实行单一银行制;第三级别为民营信用社等,不下设分支机构,实行单一银行制。

3.完善民营银行监管体系。监管层需要确定监管权限及监管政策,例如是全国统一监管还是地方监管、是否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倾斜或者差异化政策以及对关联交易如何规定、信息披露如何要求等。一旦破冰,民营银行极有可能会一拥而上,而且民营银行普遍会设立在竞争少且金融稀缺的基层,甚至是农村。民营银行的这一发展格局,将会对我国现有的银行监管体制提出严峻的挑战。首先,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派出机构只设立至省会城市,对于基层民營银行的监管鞭长莫及;其次,人民银行虽然有基层的县域支行,但还不能覆盖乡村范围,加之人民银行的基层支行不能涉足地方金融管理事务,只能从事调控、汇兑、统计等工作;最后,地方金融管理办公室更多的是维护本土金融机构的利益,使其服务地方经济,其职能不是银行监管。因此,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加大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地方银监局的监管职能,辅助增加和完善各地方金融办的监管职能,通过制度设计,明确各自的监管边界、监管内容及协同机制等,以此实现大银行和重大事项由银监局(委)决定,日常监管和小事项由地方金融办监管,二者信息联网,互通监管情况。出现金融风险、危机社会稳定时,由二者联合公安、工商等其他部门共同介入。除了确定监管主体及监管政策外,监管半径及监管程度如何把握也很关键。如对民营银行的股权结构、募股、扩股及股权转让等是否都要监管,以此防止股东互相串通,进行恶意收购。最后,还要考虑的问题是,如此多的民营银行监管将会付出巨额的监管成本以及如何处理好监管与效率的关系。

4.建立民营银行的风险防范机制。民营银行的经营风险不容忽视。银行与一般企业有很大的不同,银行是靠负债经营,因此其破产倒闭会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新设民营银行实行资本充足率下降至一定水平即触发接管程序等进行规定。此外,对民营银行潜在的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也有必要实行更为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对民营银行股东特别是大股东的关联交易,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以及强制性的对外信息披露,约束大股东行为,保护储户和其他投资人等利益相关者利益。

5.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于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可以考虑实行民营银行“风险自担”机制,将风险局限在民营资本范畴内。但对存款人利益的保护,就需要存款保险制度来安排。存款保险制度有处置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也是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银行通过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一定保险金,一方面增强其客户信赖度,另一方面,当发生危机时,可以由存款保险机构通过资金援助等方式来保障其清偿能力。世界各国银行业发展的经验证明,存款保险制度是银行业发展的保护伞,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就没有健康的银行业发展,尤其是没有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因为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为民营银行创造了良好的信用基础,使得它们可以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和其他国有、外资等大型商业银行竞争。因此,我们要加快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为民营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6.建立健全全社会的信用评级体系。信用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基础,建立国内统一的、公开的、有效的企业与个人信用评级制度和评估体系是民营银行展业的基础,也是其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

7.支持中小商业银行的民营化改革。逐步改善中小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使其向民营化、股份制方向发展,是民营银行存量改革的方向。相比新设、新增民营银行,支持具备条件的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实行民营化改革,是发展我国民营银行最有效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通过上市募集社会资本,提高民营化比重;农村信用社通过吸收民营资本,优化股权结构,逐步向民营化方向发展,既有利于壮大经营实力,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也有利于优化银行业结构,促进银行业的竞争和快速发展。

二、民营银行治理结构设计

在民营银行具体的股权结构设计上,学术界对民营银行的股权是集中还是分散,尚未形成一致意见。2003年,民营银行的积极发起者——长城金融研究所徐滇庆教授组织了5家民营银行沈阳瑞丰银行、广东南华银行、深圳民华银行、江苏苏南银行、西安长城银行进行试点。在这5家试点民营银行中,股权设计出现了两极化倾向。例如,广东南华银行方案设计中,大股东志高空调控股50%,另外两个股东则分别持股30%和20%;而江苏江阴银行,深圳民华银行的方案设计中,单一股东持股最多不超过15%和18%,西安长城银行更是力主股权高度分散,每一股东持股比例都在10%以下。经济学家林毅夫、中信银行副行长刘志强等专家支持民营银行股权相对集中,而持不同意见的樊纲等人认为,目前从国际潮流看都要求商业银行股权相对分散,民营银行过于集中的股权设计,未必能获得监管层的认同。

我们认为,股权是集中还是分散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科学、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我国第一家民营银行——民生银行的前10大股东其持股比例目前也都不超过5%,但运行的很规范、很成功。理论上讲,一个优化的民营银行股权结构设计,应该是既有利于防止股权过分集中,导致大股东操控,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又有利于防止股权过度分散,弱化股东的监督约束功能和决策效率。同时,优化的股东结构还要有利于股东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并保持合理的比例。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商业银行股权结构来看,个人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到80%,机构投资者的持有量约占10%。美国上市银行的股权结构中,机构投资者约占30%—70%,其余为投资散户。从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来看,尽管有政府参股的上市银行,但其控制权一般都低于50%。

1.建立和规范董事会的运行机制是提高银行治理效率的关键环节。一是要规范董事会成员的提名和选聘程序,确保董事会成员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实行专家治理和适当的分工合作,完善董事会内部专业委员会运作;二是要保持董事会的独立性,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维护中小股东利益;三是要明确董事会的职责权限,建立对执行董事的考核评价与奖惩机制;四是完善董事会工作制度,明确董事会决策程序,提高决策效率,并履行好信息披露。

2.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国际上成功的公司治理结构,大都在于建立了对经营管理者的长期激励机制,将管理者的利益与所有者的利益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业务骨干与经营管理人才的积极性。按照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分配与绩效挂钩的原则,建立市场化的用人制度和灵活高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行严格的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以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在民营银行設立、股份制改造及上市过程中,可给予管理层股票或股票期权,以股权激励方式使其自身利益与股东利益挂钩,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结合起来。

3.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是民营银行风险控制的主要手段。民营银行在创建过程中,除了要严格按照有关金融法规的规定设计内控制度外,还要使内控制度真正满足自身风险控制的实际需要。要根据银行风险的内部传递及外部扩散的特点,在内控制度建设上对风险进行系统管理,把握银行总体的风险程度;要将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结合起来;要以制度保障与指标控制相结合来控制风险,即控制风险还需要有严格的数量指标来衡量,如资本充足率、资产负债比例等指标。

4.提高公司运作透明度,强化信息披露,是衡量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将民营银行至于阳光下监管的最有效手段。一是要逐步扩大信息披露的数量,主要包括财务会计信息、审计监督信息和股东变更、资产重组等信息;二是要逐步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所披露的信息应该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并逐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等。

三、打造灵活的经营机制

治理结构是躯体,运作机制是灵魂。建立和完善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是民营银行经营管理制度设计的核心内容,也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需要不断努力完善的方向。具体设计时,重点要考虑:

1.主要服务于地域性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在我国金融市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外资银行主要抓的仍是外资、中外合资、外向型企业,以及高价值的个人客户,而几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则会将业务经营目标锁定在现有客户群体的结构优化和服务升级上,对于在竞争极为激烈的金融市场“夹缝”中求生存的民营银行而言,中小型企业客户是民营银行最初设立和运营首要争取的客户目标,也是民营银行获取利润的最佳空间,尤其是那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诚信度高、了解较为充分的企业客户。 因此,民营银行的市场定位主要是服务地域性的中小企业,其发展战略应侧重于以小求大,以点求面,以稳求进。

2.树立“五种意识”,增强市场反应能力。牢固树立客户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合规意识、人才意识,一切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为目标,科学设计业务流程,健全规章管理制度,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力,增强市场反应能力。

3.不断推动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金融创新是银行经营的制胜法宝。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创新基本由后台发起,以传统业务为主,产品创新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时效性和针对性差。因此,民营银行要充分发挥贴近客户、机制灵活的优势,立足市场前端搞产品和服务创新;要充分发挥一线客户经理在创新中的源头作用,使客户经理成为新产品需求的信息收集者和产品创造者;要建立和完善产品和服务创新的考核评价與激励机制,始终保持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要通过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引进和培养精通国际国内经济金融规则的高精尖人才,加强和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向同行学习、向专家请教,不断提高全员业务素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新,王一文.民营银行200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8.

[2]杨井鑫.银行业民营化起步董文标建议地方政府逐渐退出[EB/OL].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3-07-28/761730.html.

[3]赵鹏飞.民营银行将改写金融版图?国有行独大有望改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9—20.

[4]王元龙.股份制改造重构国有银行股权结构[EB/OL]. http://www.people.com.cn/GB/jinji/34/165/20010315/418073.html.

[5]王汀汀.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2,(8).

责任编辑:伊人

作者:生蕾路 运锋

上一篇:资本预算论文范文下一篇:民事司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