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英语作业设计的思考

2022-09-11

1 英语作业设计要把握的三个度

1.1 难度——作业相对于学生现有水平的难易程度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将难度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 循序渐进, 多给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 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强化。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关注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 英语作业设计必须考虑到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的参差不齐, 注重作业的层次性设计。

1.2 量度——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的数量

教师对作业量的把握和控制, 直接影响到学生完成作业所花的时间以及作业质量。通常我们所指的学生课业负担, 一般指的是课外作业。因此, 除了适当的安排自习以外, 老师也要预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做一定量的课堂作业,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为此, 教师应该像认真设计讲课内容那样, 用心设计课堂作业的内容与量度, 并可以根据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的速度, 预设课外作业的量。

1.3 进度——作业进度是相对于教学进度而言

作业进度体现在作业的内容、难易与教学内容、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之间的匹配程度。原则上, 作业进度的设计可参照教学进度, 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理解、消化、吸收的时间, 必要时要放慢教学进度, 放低作业设计的进度, 帮助学生尽快迎头赶上。

2 英语作业设计时仍要充分重视教材

新课程下英语作业的设计形式、内容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 仍旧要充分重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过多地补充课外内容, 设计过多海阔天空的英语作业, 会导致对教材内容的忽视。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得不够, 会使教学活动失去应有的支撑。译林版《牛津英语》教材中, 配套有许多练习作业。每单元的Reading都配有EXB, EXC, EXD作为巩固练习, Vocabulary, Grammar环节后也有相应的作业。这些作业与教材内容匹配较好, 可作为课堂或者课外作业, 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对于这些作业, 教师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 灵活安排, 巧加利用。

总之, 教师要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进行英语作业设计, 推陈出新, 积极探索新的作业形式, 注重作业内容与学生知识水平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作业中与学生真诚沟通, 并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3 作业设计如何促进学生发展

3.1 作业的内容要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

在新课程环境下, 除了保留部分传统型作业外, 大部分内容应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 也就是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作业的答案要有一定的迁移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

3.2 作业的形式要新颖、多样

在传统课程与教学中, 作业几乎都是以文字和作业本的形式和以学生个人为对象来进行的, 英语尤其如此。新课程要求改变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 比如可以是文字式的, 也可以是操作式的, 实物式和口头式的, 可以是课堂内完成的, 也可以是课外完成的。可以是教材和教师提供的, 也可以是同学甚至学生本人拟订的, 可以是由个人独立完成的, 也可以是由学习小组合作来完成的, 甚至是学生与教师、家长来共同完成的。作业的形式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出现:

第一, 练习。一堂新课结束, 教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 精心设计一些题目, 组织学生完成练习。通过完成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形成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并使技能技巧得到训练和强化。

第二, 观察。观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源泉和基础。胡克英先生对于观察解释得很清楚, 他说:“观察是推动儿童把外部知识转化为内部智力活动的直接联系渠道, 或首要的桥梁。他把外部的东西内化为儿童可以意识到的事实过程, 形成内部知觉表象的系列。”通过观察可在学生头脑中积累起具体、形象的知觉表象系列, 为思维、记忆的智力活动奠定基础;学生的知觉表象越丰富, 思维、记忆活动的基础越扎实。

第三, 实验。实验是一种动手操作活动。只有通过儿童的动手操作活动, 才能激发儿童的内部智力活动, 使观察、思维、记忆积极活动起来, 促进知识的内化和技能、技巧的形成。

第四, 做一做。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动手操作活动。在教学动物单词中, 教师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并把它画下来, 然后搜集有关这种动物的资料, 制作一张动物名片, 然后把这些名片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形成一面单词墙。在这个作业中, 学生不仅兴趣浓厚, 记住了单词, 还了解了各种动物的特点、习性, 提高了他们的绘画制作能力。

3.3 作业的容量要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

传统的课程与教学, 往往注重作业的量而不是质, 搞“题海战”, 学生苦不堪言, 效果却不明显。新课程下, 作业更多关注的是质量和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因此作业在容量上:一要考虑量力性, 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又能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潜能;二要考虑差异性, 俗话说“十指尖尖, 各有长短”, 我们要允许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对那些“吃不饱”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难度高的作业, 让他觉得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对那些“吃不下”的学生要布置一些难度较低且能完成的作业, 使之具有成功感和自信心。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或同学间相互布置作业, 因为他们比教师更了解自己和同学。这种方法可使学生避免无效的重复劳动, 有针对性地弥补自己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4 作业的评判应重视过程性和激励性

传统的课程与教学中, 作业的评判是结论性和鉴别性的, 作业由老师批改, 批改的作业一定有分数或等第, 这种评改往往对学生造成伤害。新课程环境下, 作业的评判应是过程性和激励性的, 其基本出发点是如何更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 在作业的评判中教师应该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判的过程中来。可以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评判, 也可以是学生评判自己的作业, 还可以是学生评判学生的作业。让学生看看别人的作业, 听听不同的意见, 扬长避短, 给学生提供更深入的学习机会。

第二, 在作业的评判中教师要尽量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有的教师看到差的作业, 就一口否定, 甚至用恶毒的语言伤害学生幼小的心灵。我们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方式, 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 怀着可贵的尊敬去欣赏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呢?比如发现作业虽然潦草, 但其中有几个字写得很好, 或有一句话写得很精彩……一句赞赏可能比严厉的批评更有效。

总之, 教师应围绕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个核心, 不断加强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布置作业时不要给学生造成精力浪费, 不能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要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作业的质量, 这样必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实现有效教学。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对新课程下英语作业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英语作业设计

上一篇:语文新课改要实行“拿来主义”下一篇:物理教学中如何适应新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