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考

2022-09-11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 其目的不是仅把原来的教学大纲换成课程标准, 换换教材, 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思维模式。这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就很明确地透露出这样的理念:语文教学应“人文化”——教育是为了受教育者本人, 为了受教育者个人在人性、理智、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把他培养成自由、完善、和谐发展的个人, 一个大写的“人”, 使教育具有人情味。语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 是提升个人价值的活动, 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活动;语文教育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等基本语文能力, 还应使他们具有高尚的情趣、健全的人格, 创新的思维, 使他们成为“文化人”;语文教育的内容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 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道德品质、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语文当作人生来读, 把人生当作语文来读。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 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基于此, 如何真正使语文教学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即“对话”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互动”型教学方式的构建和“文本”个性化解读的实施。

1“对话”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新的课程标准把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定位于“人”和“人的发展”上, 指出,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性质的人际关系中, 人际关系的性质往往决定了一个人在关系中的思想内容和行为方式。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学校教学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它的性质自然制约着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内容和行为方式。由于受到传统社会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甚至是规定, 传统的师生关系, 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威依从关系。在传统教育观念中, 教师对学生来说, 是神圣的权威, 所谓“师道尊严”,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这种“天地君亲师”的文化心态, 除了强调“尊师重道”之外, 无疑还暗示着教师具有权威力量的意蕴。这里, 教师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者、教学内容的抉择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教学结果的评价者, 居高临下。而学生只能是受支配者、受控制者, 被动地服从于教师的驾驭, 抬头仰视。在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下, 要让学生能独立思考, 自主探索, 发展创新能力, 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甚至连正常人格的发展都有可能谈不上。

显然, 只有努力构建以“民主”“平等”为基本原则的“对话”型师生关系, 实现民主教学, 实现与学生“人格对话”、“知识对话”、“情感对话”, 才能为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才能实现能动的、创造性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健康人格的人的教学目标。因为对话的现代意义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交谈, 而且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和彼此接纳。从知的角度看, 教师和学生只是知识的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 并不存在尊卑关系, 教师不应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 不应对学生存在偏见和歧视;从情的角度讲, 学生与教师一样, 在人格上是独立的, 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一旦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在语文教学中成为现实, 教师由“传话者”成为“对话者”, 那么这将成为学生积极探求、锐意创新、自由发挥个性的精神支柱和感情支撑。因此, 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热爱、理解、尊重每一位学生, 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鼓励学生“大胆怀疑, 小心求证”, 使学生在与教师的“对话”过程中获得一种极大的认同感和成就感, 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体验到作为“人”的尊严。这种民主平等的“对话”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真正地具有了人性的光辉, 使语文教学的“对话”过程成为现实, 有助于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此外, 它本身还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 这种教育价值不是单方面的, 而是师生双方面的。在师生双向交流“对话”的过程中, 彼此的思辨能力、运用能力、确认能力以及情感认知都得到提高。这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部分”提出的要求, “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 “ (教师) 要认真读书, 精心钻研教科书, 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 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 实现教学相长”。这也印证了《礼记》中关于“教”与“学”的那段精辟的论述:“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2“互动”型教学方式的构建

在语文教学中, 如果说“人格对话”、“知识对话”、“情感对话”是“自主、合作、探究”这种互动教学方式构建的生态条件的话, 那么互动的教学方式又会反过来促进平等对话的深入, 二者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许多人早就认为“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已过时落伍了, 已经充分注意到这种方式在较高效率地传递文化知识的同时, 也付出了诸如“牺牲学生个性发展”、“忽略培育学生的主体性”、“遏制学生创新思维”此类的代价。于是就改“老师讲学生听”为“教师问学生答”, 以为这就是互动, 这就是对话。实际上, 这种近乎机械的问答只是形式上的对话, 根本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谓交往, 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互相理解, 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这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真正的互动和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纠正, 并产生新的认知视界。互动本身具有一种内在的衍生机制, 在语言的交流, 思想的碰撞, 感情的共鸣之下, 它可以指向更深邃、更广远、更新颖、更富有启发性的互动。因此, 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互动, 不是看 (至少不是光看) 教学活动中有没有单纯的对话、问答的言语形式, 而是取决于教育者的教育意向与教育过程互动的实质。

真正的互动和合作, 是师生对话双方在自由的探究中或自发的讨论中, 认知视界真正融合, 人格精神相互碰撞与回应, 较传话教学而言, 师生之间互动的、合作的教学, 充满着无穷的可能性, 十足的未知性, 洋溢着生命活力和人格魅力, 刺激着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能够调动起他们认知的渴望,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进而能够在新课标的要求下, 突破既定的教学程序, 把教学过程处理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教材等外部资源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互动生成、共同发展的过程。改造传统教学过程的三个中心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室中心) 、五个环节 (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讲授新课、巩固新知、布置作业) , 变“讲堂”为“学堂”, 变“讲法”为“学法”, 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的要求。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在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前提下, 应多层面、多角度地创设问题情景, 设计模拟情境, 重视外界信息的刺激, 投身社会实践的活动, 注重开发第二课堂, 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具有主动、自主的能力, 调控自我, 掌握自我的能力, 使之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要敢于打破教材的神圣地位, 引入多元化的学习材料, 将教学内容有机地组织安排起来, 让学生拥有自主选择学习材料的权力。使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更加突出, 进而落实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实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方式必须是师生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全新的局面: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形成网络;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因能施教”,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3“文本”个性化解读的实施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教材的编者选定的文章在课本里的呈现方式都是“范文”, 都是不能易以一字的经典作品。许多作家以自己的作品能入选教材为荣, 原因就在于自己的文章一旦被选入教材, 就能像菩萨一样被高高地供奉起来, 接受学生与教师的顶礼膜拜。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就只能尊重作者所想表达的东西, 并以其为标准。其他任何的解读与诠释都是不允许的。甚至达到要求认知趋同、答案统一, 甚至唯一的地步。也许我们可以通过作者思想发展轨迹或其他相关知识对作品本身进行“有意义的误读”而获得新的理解, 但是在中学阶段, 都会被“考本位”思想贻误, 最终扼杀在脑海之中。更有甚者, 对可能是作者本身不够准确的地方却不敢直言指出, 对教材唯唯诺诺, 不坚持自己的判断, 最后以讹传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以这么说, 这一要求解放了教育思想, 教师可以放开手脚进行教学引导, 使教材实现从“范本”到“文本”的转变, 人人面前, 教材平等。以文本的开放性、创造性、生成性去给互动教学的主体创造更多的机会。

一篇文章, 一部书, 由于读者阅读时结合自身的认识水平、生活经历、思想境界进行了再创造, 因而对同一个问题往往得出不同的结论, 比如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就不能单凭一本《教参》去规范、限制学生的阅读, 或者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而应该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进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从《红楼梦》中“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鲁迅为陈梦韶《绛洞花主》所作小引语) 。我们语文教材所选的文本概不例外, 大到作品主题, 小至某个词语解释, 常常出现多解性。在“对话”式教学中, 我们所面对的只有“文本”, 阅读文本的过程, 就是学生、教师用自己的经验、情感、生活理念去解读文本的过程。关键在于我们做出怎样的诠释, 我们如何从自身的理解、如何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实现与文本的视界融合。如对《项链》中“玛蒂尔德的思想品质”这个问题的讨论, 无论是“虚荣说”还是“诚信说”, 有褒有贬, 见仁见智, 小说中均可以找到一定的依据, 只要学生能“持之有据、言之成理”皆可, 这就和以前一以贯之的评价有所不同。我们要打破过去语文教育的工业化生产模式, 不再千篇一律地制造“标准件”, 才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的在阅读中“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等要求。也只有这样, 才能拓展学生思维,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现真正的创造。

当然, 文本个性化解读的实施, 需要有教师真诚、正直的道德人格作保证;科学、专业的知识作引导, 教师应当敢于对教参乃至教材说“不”, 要善于揣摩作者心理或者文本内容, 从人格、人性、人伦和作者、教师、学生的阅历经历等多个层面、多个角度作合情合理的点拨、引导和解读, 在正确解读 (诵读文本、读准字音、弄清词义、了解大意) 的基础上进行有创意的解读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情感体验、迁移启迪) , 以免走进“戏说”、“歪批”、“大话”这些离经叛道的死胡同。

总之, 学生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是“课标”的核心理念。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除了要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外, 还应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来源, 也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 教学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要相信学生自己能构建知识, 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应利用语文自身的魅力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宽敞的学习空间, 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 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摘要: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在让学生掌握语文基本能力的基础上, 还要让学生具有高尚的情趣、健全的人格, 创新的思维, 促进学生人文精神、道德品质、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际, 从“对话”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互动”型教学方式的构建和“文本”个性化解读的实施三个方面阐述“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探索促进学生素质整体提高的途径。

关键词:对话,互动,个性化解读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

[2] 语文课程标准 (教育部编著)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7.

上一篇:基于安全视角的背包客旅游问题研究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新”作业——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