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对中国学生影响研究之文献分析

2023-02-03

社会资本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经济学领域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学科领域的交错纵横, 西方的专家学者将此概念移入教育领域, 逐渐分析出社会资本在教育领域的作用, 并将理论引入东方 (胡解旺, 2006;钱民辉2004) 。

而东方, 特别是中国教育领域, 近年随着高校逐年扩招, 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钱民辉 (2004) 在其书中直言不讳的讲到“当上大学和从大学毕业的青年数量有了巨大增长时, 必然会有某些更大范围的社会后果”, 例如, 随之而来的升学、就业、择业的残酷竞争。

同时, 由于中国同西方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 有着特殊的人际关系社会 (康小明, 2006;钱民辉, 2004) 。学者胡解旺 (2006) 在其文章中, 精辟总结相关文献, 着力分析中国不同于西方的社会资本差序格局。由此引出思考:学生与家庭是如何利用手中的社会资本来影响升学、就业?社会资本在中国教育领域运用中在什么位置?其特点是什么?社会资本的运用究竟对社会和个人产生了哪些影响?

1 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1.1 社会资本的概念与理论

社会资本概念自西方的劳里于1920年提出后, 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形成了目前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这些学者当中, 西方的皮埃尔·布迪厄 (P.Bourdieu) 、詹姆斯·科尔曼 (James·Coleman) 、罗伯特·帕特男、林南 (Lin) 以及我国的边燕杰最具有代表性 (许崇宪, 2002;许善娟、丁小浩和钟宇平, 2006;康小明, 2006;郑晓涛、李旭旦和相正求, 2006) 。其中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现有潜在资源的集合, 这些资源涉及到用一个坚固的网络, 此网络内交织着由彼此的熟识与认定所组成的制度化人际关系 (许崇宪, 2002) 。Nahapit和Ghoshal也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嵌入个人或社会单位所拥有的关系网中的事实和潜在的资源总和 (郑晓涛等, 2006) 。詹姆斯·科尔曼也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拥有的社会结构资源, 它内嵌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结构中, 是生产性的, 既不依附于独立的个人, 也不存在于物质生产过程中, 它可以使某些特定目的实现成为可能, 而在缺乏社会资本时, 这些目的将不可能实现或者代价非常高昂 (康小明, 2006;胡解旺, 2006;陆根书、钟宇平, 2006) 。我国的学者多认同边燕杰的说法较适合我国国情 (康小明, 2006;郑晓涛等, 2006) , 认为社会资本的存在形式是社会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网络, 其本质是这种关系网络所蕴涵的、在社会行动者之间可转移的资源, 任何社会行动者都不能单方拥有这种资源, 必须通过关系网络发展、积累和运用这种资源。

社会资本概念在经历了这些杰出学者从多学科的研究和推进延伸之后, 逐渐成为受人瞩目的社会学理论体系, 并同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并称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四大资本 (胡解旺, 2006) 。

1.2 社会资本学说的分类

目前根据社会资本概念的不同学说, 主要可以归纳为五类。一类以布迪厄、林南为主的“资源说”, 一类为科尔曼、博特为主的机构“功能说”, 一类为波茨为主的“能力说”, 以及“网络说”和“文化规范说” (许崇宪, 2002;管静娟, 2007;郑晓涛等, 2006) 。在这些分类学说中, 皮埃尔·布迪厄从资源说的角度指出, 社会资本是个人拥有的社会网络所产生的实在的和潜在的资源的总和 (许崇宪, 2002) 。林南也认为金子塔式的社会结构和个人行动是个人建构社会网络的来源, 个人的社会位置、行动以及社会网络三者是个人建构社会资本的重要管道 (许善娟等, 2006) 。而科尔曼则从功能的角度着手, 他认为社会资本虽然具有不同的面貌, 但仍具有共同点:这些面貌是由社会机构的某个面向所组成, 并且促使在此结构内的人, 不论是个人或是团体, 在此结构内有所行为 (许崇宪, 2002;陆根书、钟宇平, 2006) 。

中国有学者赵娟 (2005) 指出前三者侧重微观角度, 强调社会资本对拥有它的个人的功能和作用, 后两种更侧重宏观角度, 说明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 且在这些学说当中, 对社会资本的概念的最大争议之处, 则主要集中在“社会资本是有助于实现个人或团体目标 (例如取得经济上的成功) 的资源本身, 还是一种特定的结构、一种获取的资源的手段和途径”。

1.3 社会资本同教育的关系

社会资本由于会对学生的入学和就业产生相当的影响, 因此逐渐引起教育界人们的注意 (钱民辉, 2004;陆根书、钟宇平, 2006) 。特别是社会资本同教育达成方面, 社会资本同教育成就之间, 社会资本同教育期望都有着积极的联系 (钟宇平、陆根书, 2006) 。而Bian更是根据1988年在天津的调查研究指出, 在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 社会资本网络不再是信息桥, 而是人情网, 人情关系越强, 得到照顾的可能性越大, 因此学生获得的工作可能性越大 (郑晓涛等, 2006) 。同样, 在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上, 社会资本发挥着更多的诸如帮助, 筛选信息和协助、推荐就业等作用 (钱民辉, 2 0 0 4;刘宗南, 2006) 。

2 社会资本理论对高校学生影响研究现状及成果

近年来愈来愈多的专家学者加入到针对社会资本概念、作用的争议中来, 并关注其在中国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方面产生的影响 (许崇宪, 2002;管静娟, 2007;赵娟, 2005;钱民辉, 2004;刘宗南, 2006;郑晓涛等, 2006) 。国内学者普遍赞同社会资本其本身并不是资源, 只是一种资源动员的管道, 社会资本决定于个体自我通过社会网络调动资源的潜力和获得稀有资源的能力这一观点 (赵娟, 2005;管静娟, 2007) 。同时如何有效地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的优势应用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中, 时期培养建立良好的资本网络, 由此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观察、研究社会资本在教育领域的影响, 并得出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2.1 社会资本同教育成就的关系研究

通过分析发现, 西方学者林南的弱连带优势理论 (strenth of weakties) 在我国学者中有较高评价, 并认为林南对社会资本的界定较能把握资本的根本特性 (陆根书、钟宇平, 2006;郑晓涛等, 2006;管静娟, 2007) , 就社会资本资本而言, 是嵌入在社会网络关系中的资源, 具备为资本拥有者带来收益或回报的特性。社会资本与劳动力市场绩效的关系方面, 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得出, 那些拥有社会资本, 使用人际关系管道的人, 往往可以获得更为满意、收入更高的工作职位, 即个人及家庭拥有的社会资本对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有较大影响 (钱民辉, 2004;康小明, 2006;郑晓涛等, 2006) 。同时有学者认为人力资本处于最少时, 社会资本将是解释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的最重要因素, 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对社会资本的认同度较高, 但对社会资本的依赖性较弱 (康小明, 2006;赵娟, 2005) 。大学生利用社会资本找工作与心理压力程度呈正相关 (管静娟, 2007;赵娟, 2005) 。而部分个人的社会资本存量对其人力资本的投资抉择产生显著的影响, 即体现着社会资本创造人力资本的现象 (许善娟等, 2006) 。

不过本文文献查找也发现, 原先一些常被认为影响学生个体无论是入学、就业、择业的因素, 如家庭社会网络资源、父母与学校的联系等, 对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方面并无显著影响 (许善娟等, 2006;陆根书、钟宇平, 2006) 。特别是在就业以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力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得以完成, 信息的拥有者和决策的主体都日益多元化, 在这种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 家庭社会资本所能发挥作用的空间和时间受到了很大限制 (赵娟, 2005;康小明, 2006) 。不过, 在中国的农村, 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家庭的社会资本还是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其子女的参与高等教育过程 (入学、专业选择和就业得问题) , 这属于一种特定时期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刘宗南, 2006) 。

2.2 社会资本同子女教育期望与达成方面的研究

家庭环境的资本影响力一般包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 (许崇宪, 2002;钱民辉, 2004) 。在这些资本当中, 社会资本的影响在中国不同地区, 不同年限有着不同研究结果 (许崇宪, 2002;钱民辉, 2004;许善娟等, 2006;陆根书, 钟宇平, 2006) 。一是台湾地区, 过去这一领域的研究, 多集中讨论少数几个家庭变项, 但通过后设分析法检验众多相关文献, 分析统计值, 可得出家庭社会资本对子女的学业表现或是教育成就有显著的影响力, 并可提供有利的解释或是预测力 (许崇宪, 2002) 。二是香港地区, 学者借助寻找香港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对名牌大学的需求和对重视社交专业的需求的影响因素, 通过研究学生个人源自正式管道的社会资本, 说明其对学生升读大学、选择院校和主修专业的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陆根书, 钟宇平, 2006) 。同时将教育、工商管理和法律归成一类, 并定义为需要广泛与人打交道的专业, 得出中学生个人的社会资本对这种专业的选择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而父母的社会资本对他们的影响不显著。学生对父母社会网络的“魔力”抱持怀疑的态度, 他们普遍认为在中学阶段甚至升大学成绩主要由学生的IQ决定, 家庭背景的影响力甚微 (许善娟等, 2006;陆根书, 钟宇平, 2006) 。三是内地方面,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 是父母向子女传递教育期望的一种重要机制。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而形成的个体水平上的社会资本, 对其高等教育需求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 并在不考虑社会资本变量之外因素时, 家庭中兄弟姐妹的数量对中国大陆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刘宗南, 2006;郑晓涛等, 2006) 。

3 相关研究的不足与小结

本文通过对社会资本概念及其理论发展的描述, 就社会资本同学生的关系和产生的影响方面收集了相关文献, 发现此方面的研究目前仍有些不足。

一是目前国内外虽然有关社会资本同学生之间关系的研究比以往增多, 但比较性实证研究方面依然缺乏。例如, 林南所建构的社会资本理论一方面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另一方面强调个人行为在创造社会资本过程中的作用, 突破了社会学侧重结构的分析框架, 但这个突破仅局限在理论层次 (许善娟, 丁小浩, 2006) 。

如果我们在以后进行实证研究时, 借鉴这些前人的经验和不足, 抛开社会学者的分析视角, 争取从个人选择行为在资本化过程中的作用的角度出发, 进行实证研究, 相信会有新的发现。

其二, 本文通过对比发现, 内地同香港、台湾地区虽然发展背景不同, 但依然有着相似性现象。例如, 陆根书 (2006) 的调查显示一些内地通常被认为是对个体的教育产出具有重要影响的家庭社会资本变量和学校社会资本变量, 对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都没有显著的影响。而香港和台湾也有类似结论 (许崇宪, 2002;许善娟, 丁小浩, 钟宇平, 2006) 。

其三,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发现, 国内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上, 绝大部分有关社会资本的实证研究还是倾向于将父母的社会资本等同整个家庭的社会资本。例如, 刘宗南 (2006) 所做《农村学生参与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归析》调查研究就归入此类。

不过本文认为, 仅父母的社会资本而言, 也会因不同年代家庭背景、社会分化等各种因素交织, 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研究此类问题时, 在具体的实证分析上能够从人口社会学角度, 将不同年代出生人口的心态、世界观等分类后再做对比, 或许会更能够反映各因素间的联系和影响, 并进行预测。

其四, 几篇量化实证研究中, 普遍采用社会学常用的社会网络调查法, 并以学生为对象发放问卷为主。但不足之处在于, 有些问卷由于问题过程繁琐又或者及家庭情况等隐私性问题, 需要研究对象的极高的配合意愿才能进行, 所以不能进行随机抽样问卷, 从而影响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这也是相关研究难以取证的地方, 这属于调查研究法里的非真实事务普查 (census of intangibles) 所有的通病 (王文科, 1999, ) 。另外, 有些问卷由于社会资本理论中的指针变量繁多复杂, 在问卷设计和后期处理上, 变量指针互不相同, 导致在数据处理上也都不相同。例如, 许崇宪 (2002) 的《家庭背景因素与子女学业成就之关系——台湾样本的后设分析》研究, 就在变量指针方面, 虽也进行95%信赖区间的统计考验, 但仍有些指标的相关值数较少, 使研究成果的质量大打折扣。因此, 为弥补这一类的总体缺陷, 在做研究时, 如果能够加入长期观测或许会好些。又或者, 可以参考王文科教授针对此类调查研究所提出的建议, 选定一组专家 (A panel of experts) 或得尔慧小组 (Delphi panel) 表达意见, 然后予以收集、组织, 在处理上把诸人的不同意见或分歧观点, 作一番理清与界定的工作, 汇聚众多具有效度的判断, 相信得到的结论会更好些 (王文科, 1999) 。

总之, 随着社会不断朝多元化发展, 社会资本对学生影响方面的研究, 由于各种因素对教育的影响程度一直在不停的变化, 不停的相互交织, 使得有关理论体系越来越庞杂, 相信以后相关的研究趋势会朝着更多更具体相关指标更加明确的实证研究方向来进行。

摘要:本文通过对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和理论架构发展进行综述, 从社会资本与高等教育入学、就业各个方面的关系入手, 收集相关文献, 分析社会资本同学生的关系及产生的影响, 从中得到些启示。

关键词:社会资本,学生影响,文献分析,启示

参考文献

[1] 王文科.教育研究法[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9.

[2] 刘宗南.农村学生参与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归析[J].咸宁学院学报, 2006, 26 (1) :102~105.

[3] 许崇宪.家庭背景因素与子女学业成就之关系——台湾样本的后设分析[J].中正教育研究, 2002, 1 (2) :25~62.

[4] 许善娟, 丁小浩, 钟宇平.香港高中学生的社会资本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6, 27 (1) :77~84.

[5] 陆根书, 钟宇平.社会资本因素对个体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27 (1) :39~47.

[6] 郑晓涛, 李旭旦, 相正求.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27 (8) :20~25.

上一篇:论反倾销法与反垄断法的冲突与协调——以中国光伏行业诉讼为视角下一篇:我国依法治税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