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血缘社会对中国古代法的影响

2022-09-10

一、血缘社会的定义和起源

谈及中国社会的特点, 离不开“血缘”二字。无论是对于长辈的尊重, 还是对于家庭的责任感, 凡是我们所见到的“中国式”行为, 几乎都来源于此。根据费孝通先生的定义, 血缘关系即生育或婚姻所发生的社会关系。而血缘社会即人的社会地位通过血缘关系来决定,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行为方式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

世界各个地区在历史上都经历过血缘社会的阶段, 这与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但中国的血缘社会却绵延至今, 并深深影响我们的行为举止, 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笔者认为原因如下:

(一) 小农经济的主导

中华大地沃野千里, 又有长江黄河便于灌溉, 适合发展农业。小农经营除了依赖于变幻莫测的天气状况之外, 便是得力于生产经验和劳动力的投入了。生产经验多意味着年龄较大, 这是因为农业生产中经验累积具有单一性, 一年四时耕作时间都是固定的, 不像商业那样灵活, 因而无法速成。体力活男性比女性占据优势。另一方面, 小农经营为了便利生产和应对突发的恶劣状况, 需要多人齐心协力工作, 例如:修筑水利工程。此时必须要有权威来领导才能万众一心。综合以上因素考量, 年龄大的男性的社会地位较高。这为形成具有严格等级观念的血缘社会奠定了基础。

(二) 商业发展不完善

商业社会必须要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 但小农经营也就意味着人们长期栖息在固定的土地上, 交往范围很窄, 都是熟人。熟人之间讲人情, 没有办法精明地算计每一笔交易, 这不利于商业的开展。另外, 官方的重农抑商措施从未间断, 这更是血缘社会得以持续的原因。而在古希腊, 由于地理条件不适合耕作以及商业的繁荣发展, 人们平等观念强, 这为各城邦最终冲破血缘束缚, 确立以财产和地域为新的政治基础从而构建民主社会帮助很大。

二、血缘社会的特点

(一) 等级性

严格的等级制度是血缘社会的核心, 形成原因如上文所述。在血缘社会下, 长尊幼卑、男尊女卑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层面。由于身份的不平等, 人们的行为也就具有相对性 (具体可参照费孝通先生提出的“等差格局”概念) , 由此衍生出的配套的行为规范被称为“礼”。“礼”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二) 封闭性

血缘社会与小农经济相辅相成。在小农经济环境下, 人们对土地的依附性很强, 由此形成了“安土重迁”的观念, 人际交往也局限于邻近几户人家。由于可以凭借耕作自力更生, 对外界的依赖性弱。

(三) 延续性

繁衍是血缘社会的目标。“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为了祭祀祖先, 人们会想尽办法生育后代。在现阶段中国社会的表现便是超生现象屡禁不止。当然, 除了祭祀祖先之外也许还有更现实的目的。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 社会保障的不完善使得“养儿防老”的观念仍然盛行, 而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 需要有自己的后代来继承遗产。在中国人看来, 西方富豪死后将财富捐出去的行为是很难理解的。

三、血缘因素在中国古代法中的功能

(一) 制衡君权

血缘制衡君权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忠”“孝”两难之困境。其实在宗法制盛行的西周, 忠孝本为一体, 诸侯尊敬周天子不仅是因为统治关系, 更是因为血缘关系。但自从秦朝开始郡县制就取代了分封制, 忠孝分离了。即便是在汉朝董仲舒所提出的“三纲五常”之中, “君为臣纲”对应君与臣民的关系, 而“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对应的是家庭内部的关系。这两个关系暗含矛盾, 董仲舒却巧妙地利用天生万物的概念将其调和起来。先哲孔子也说:“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 意思是孝子必能成为忠臣。但诸多事例告诉我们, “忠”和“孝”不可两全, 家族观念深厚的人民最终会选择“孝”而抛弃“忠”, 因而君主在制定法律时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 否则政权难以巩固。

(二) 影响诉讼

血缘因素除了影响成文法之外, 更重要的是影响司法审判过程。除了“春秋决狱”之外, 还可以从两处看出, 其一是无讼风气盛行, 其二是法官自由裁量权大。

法官自由裁量权大意味着法官可以在成文法之外有较大的发挥余地。一方面, 成文法的制定本身就留有空隙, 并没有巨细无遗地规定所有情况。例如, 在《唐律》的《杂律》中特设了一条“不应得为”的罪名, 可以适用这一概念模糊的律条, 由法官自由裁量处罚四十至八十杖的刑罚。这种情况的产生和血缘因素密切相关, 因为当时的主流思想认为很多有悖人伦常情之事不应该用明文书写, 只能暗示, 让人从空白中推理而得到结论。如果直接书写不仅有伤风化, 而且会启发不法之人蠢蠢欲动。另一方面, 法官在审断案件的时候不得不考量“人情”因素。法律规定得再详细, 也不能涵盖每个案件可能存在的特殊情况, 因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只会简单按法办事就会被认为是俗吏。即使案件事实简单明确, 双方是非清楚, 法官也得在判决时适当给败方留点面子。中国各阶层社会流动性较强, 今日败寇或许明日便东山再起, 法官要为自己积阴德, 为后代留活路。

(三) 家规补充国法

在君主制定的国家法律体系之外, 血缘因素还造就了家族法律体系, 即所谓的家法族规, 比如著名的《颜氏家训》、《义门家规》等。这些法规由一族的尊长所制定, 其效力来源于他们身上的权威 (血缘赋予的) 。和国法相比, 这些家规调整的范围局限于家族内部事务, 但更加详细具体, 衣食住行均有准则。另一方面, 家规的刑罚种类丰富, 处罚程度甚于国法。例如:在隋唐时期之后徒留笞、杖二刑的身体刑, 在家规却中表现为掌嘴、打手、罚跪等多种形式。

这对于君主统治来说非常有好处, 虽然表面上看家规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君主对于人民犯罪直接惩罚的权力。但这也意味着家族尊长在王权鞭长莫及的领域可以充当皇帝的半官僚、半立法司法者, 帮助皇帝管理臣民, 有利于预防后果更加严重的犯罪。人既无侵犯尊长之行, 就更无犯上作乱之心了。

四、以宗祧继承为例谈古代法中的血缘因素

从宗祧继承制度可以说是血缘社会对中国古代法影响的典例之一。根据程维荣教授的观点, “宗”的意思是祖先、宗庙, 而“祧”指的是远祖之庙, 因而宗祧与祭祀有关。在古代, 宗庙是一个宗族的象征, 能够继承宗祧就意味着在整个宗族中的至高地位, 能够通过祭祖为宗族带来祖先的庇护, 并领导宗族发展。

法律是社会的镜子。由于血缘因素在中国社会中的强大影响力, 古代法里也有诸多体现宗祧继承的地方。在有子家庭中, 法律通过确定嫡长子继承制来继承宗祧, 而在无子家庭中, 法律通过立嗣制度来解决无后的问题。这两个制度都有很强的血缘性。

(一) 嫡长子继承制

夏朝和商朝前期在继承上并没有长幼嫡庶的区别, “兄终弟及”的行为仍然存在, 而所有的儿子都有机会继承王位, 这就导致了权力争夺经常发生。在商朝末期, 嫡长子继承出现了, 在《史记·殷本纪》中有记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 启母贱, 不得嗣。少子辛, 辛母正后, 辛为嗣。帝乙崩, 子辛立, 是为帝辛, 天下谓之纣。”虽然微子启年长于辛, 但由于微子启是庶子而辛是嫡子, 因而辛继承了帝位。而周朝时期的宗法制正是建立在嫡长子继承的基础之上的, 大宗即周天子, 而嫡长子由于可以继承王位, 仍为大宗, 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 为小宗。

这种王位上的继承也映射到了宗祧继承之上。在《礼记·曲礼下》又云:“支子不祭, 祭必告于宗子”。只有宗子 (身承大宗的嫡长子) 才有祭祀权。

《唐律疏义》中有云:“无嫡子及有罪疾, 立嫡孙;无嫡孙, 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母弟, 立庶子;无庶子, 立嫡孙同母弟;无同母弟, 立庶孙。曾、玄以下准此。合依礼令, 传嫡承袭。”从这儿可以看出, 嫡长子继承制的基本顺位便是:没有嫡长子的情况下, 嫡长孙优先于嫡次子, 嫡次子优先于庶子。这便是“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的来由。如果只有庶子, 那么父母可以选贤任能。

(二) 立嗣制度

在没有儿子的家庭, 法律允许其通过立嗣子的方式来延续香火、提供血食。表面上看, 立嗣子与现代社会中认领养子类似, 但实际上他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1. 立嗣子的目的在于延续家族香火, 并没有为嗣子的健康成长着想

实际上, 嗣子没有表达自己意志的权利, 只是家族利益的牺牲品, 一旦被选定过继, 他们必须要承当维护家族的义务, 不能拒绝。而现代收养制度既考虑到收养者的意思, 也考虑到被收养人的利益, 双方是平等的。

2. 立嗣子的时间既可以是夫妻生前, 也可以是夫妻死后

如果夫妻双亡, 则由父母、祖父母决定。因为父母、祖父母是直系尊亲属, 为亡子立嗣的同时也是在为延续自己的香火做准备, 所以他们有权利参与立嗣。而现代收养制度则限制收养人必须在生前收养。

3. 立嗣子的对象范围有着十分严格的界定

首先, 必须是男性。其次, 必须同姓同宗。在《唐律·户婚律》中有云:“即養異姓男者, 徒一年;與者, 笞五十。”此外, 还有其他的一些规定限定了范围。这主要是基于嗣子要履行为祖先提供血食的义务, 所以对血统和性别的要求很高。

综上所述, 血缘社会对中国古代法的影响十分深远。这不仅使得礼法合一成为中国古代法的发展趋势, 统治者采用“外儒内法”的方式进行君主专制。更使得继承制度围绕着“血食观念”为中心而形成。由此可见, 如果想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法律制度, 就要认识到血缘社会的特点和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摘要:血缘社会是中国古代法的一面镜子, 如果我们想要深入了解古代法律制度, 就必须对血缘社会有所研究。由于小农经济在华夏大地的主导地位和商业发展的不完善, 具有严格等级观念的血缘社会得以建立起来。血缘社会具有等级性、封闭性和延续性等特点, 这就使得在中国宗教难以壮大、君主专制盛行、和谐观念强化。当然, 血缘社会对中国古代法的影响最大。本文通过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朝代中法律和血缘的结合, 揭示出中国古代法礼法合一的趋势。血缘因素在中国古代法中的功能主要有制衡君权、影响诉讼、家规补充国法等。

关键词:礼制,儒学,唐律,血食,嗣子制度

参考文献

[1] 张中秋.原理及其意义——探索中国法律文化之道[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0.

[2] 何勤华, 陈灵海.法律、社会与思想——对传统法律文化背景的考察[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9.

[3]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上海:中华书局, 2003.

[4] 丁凌华.中国法制史新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5] 张仁善.法律社会史的视野[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6] 屈永华.中国法律现代化的路径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7] 葛剑雄.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五刑六典[M].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我国醉驾入刑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从定罪量刑入手下一篇:局部注射长效皮质激素治疗复发性眼眶炎性假瘤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