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2024-04-15

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共8篇)

篇1: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摘要:随着大众传媒的出现,在它给人们提供更快速便捷的手段的同时,也给青少年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大众媒体对青少年的八个消极影响,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社会、家庭、媒体三方面来共同解决大众传媒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关键词:大众传媒 学生社会化 影响

当今世界,大众传媒已影响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它为人们创造了丰富的工具的同时,也给青少年的德行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王世永先生分析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后提出了颇具启发意义的积极的对策。他认为大众媒体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有八个方面:“

一、恶性信息导致道德污染。最显性的,也是后果最严重的是传媒传播的越来越多的,色情、暴力信息,造成青少年淫乱、暴力等违反社会规范准则的社会偏离行为。

二、庸俗信息产生消极示范。电视是大众媒体中受众构成最复杂,对受众文化水平要求最低的一种。因此,其行为示范作用也最为明显。由于电视有大量复制和扩张低层次的通俗文化乃至庸俗文化的倾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电视传播的先天优势,许多不良、消极行为会被传播者通过先进的声像技术进行视听包装,而显现出极具吸引力、诱惑力和说服力的精致面孔。

三、失真信息导致认识障碍。在信息传播的全过程中,传播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均不能完全保证信息传送的高保真度。

四、符号暴力导致文化偏见。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其电视解魅理论中,以犀利的分析有力地揭露了电视反民主的符号暴力特征,表现于电视行业的职业眼光和内部循环所导致的同质化。

五、信息麻醉弱化思维能力。不同媒体信息传播产生的效果不同。电视传播的信息广度有余,深度不足。

六、信息泛滥降低信息获取效率。信息泛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信息超载。无效信息进入青少年的视听范围势必造成他们精神疲惫、反应迟缓、感觉退化、思维混乱、烦躁不安等心理、生理的不适应症状,使其主动获取、整理信息的积极性,大量垃圾信息、无效信息必将挤占青少年在学校、家庭教育教学中接受的学习知识的空间干扰正常的信息的接受的思维序列,使本来敏锐、活跃的信息吸收需求处于抑制状态,减弱了学习效果,降低了有效信息的获取率。

七、虚拟情景缓滞社会化过程。青少年的情感、意志、性格的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对客观环境条件有较强的依赖性。

八、有碍生理健康。许多研究证明,长期观看电视会使青少年视力减退,引起眼睛疲劳、疼痛、头疼、肩痛及颈椎、脊椎劳损等症状,并且由于客观上将少了肢体协调性活动和户外运动,导致全身生理系统的非协调性极不充分发展。”

对此,他提出了消极媒体消极影响的对策。

一、政府的行政干预机制。政府行为是较大限度地消除电视媒体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的根本保障。新闻媒体与其所传播的信息是关乎社会公正和公正利益的重要公共资源。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公共资源的管理主体,政府更加有义务,也有能力对电视媒体的传播行为监管。

二、社会的系统教化机制。社会教化体系狭义的理解,包括各种各类教育组织(学校)、家庭和社会团体。学校教育应该扮演媒介教育主阵地的角色。在教学教育活动中全面推行媒介教育,是消除电视媒体消极影响的有效对策。在课堂教学和团体活动等全过程中渗透媒介教育,方式可以多样。家庭教育是媒介教育中肩负“启蒙”重任的关键环节。青少年最初接触电视是从家庭中开始的,在家庭中接触时间最长,因此,电视与青少年的互动关系在家庭中展开的最为充分。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对电视媒体的认识态度和感情倾向乃至批判能力,均对孩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家长应该充分重视孩子的收视需求,与之充分沟通,进行必要的引导,而不是一味强调自己的收视好恶。如果说学校是寓教于娱乐,家庭则应化影响于无形。餐桌上的闲聊,卧室中的谈心,电视前的评论等等,无不是借助具体情境进行教育引导的好时机。甚至可以通过对电视媒体、节目的认识,实现培养孩子的良好情操和正确价值观及智性分析等综合素养的目的。应该动员社会中的一切知识分子,尤其从事人文社科的工作者,以及各社会工作人员和公益团体一起努力,形成教化合力,发挥综合效能,才可能使青少年生存的整体精神环境获得优化,使电视媒体虚拟环境的消极影响降至最低。

三、媒介主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作为大众正义的代言人和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社会单元,大众传媒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自律水准和相对完善的行业制度自律机制。前提是后者的核心和前提,后者则是前者的体现与保障。

从道德自律层面讲,电视媒体较其他媒体具有更为有利的表达方式,更为明显的传播优势,从而也具有更大的说话权利,因此,较其他媒体从业人员,电视媒体从业人员应具备更严谨的职业作风、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更全面的人文素养。信息的真实性和多样性,表达不同民族文化的自由。对青少年进行保护的义务和青少年通过电视传媒与互动服务获取知识的权利等等诸如此类的通讯道德的普通准则,应成为电视从业人员秉持的基本职业理念。电视从业人员要对传播行为与结果持有高度责任的自律精神,尽力杜绝劣质信息的污染,避免行业整体文明水平的下降。

篇2: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现代社会是个信息社会, 各种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国际互联网等形成的现代化大众传播网络作为一种非正规、非正式的社会教育形式对个体社会化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 其影响之深甚至远远超过家庭和学校。

当今的学生就处在由现代化的大众传播网络作为文化信息载体所构成的大文化环境之中。显然,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具有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形式丰富多样,选择性大、主动性强等特点。因此对学生的社会化来说,大众传媒取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首先,大众传媒的信息量大,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大众传媒是学生除课堂和朋友亲人外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学生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信息,基本来自大众传媒。中小学生存在升学压力,课业负担较重,还有家人约束,外出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因此,中小学生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大众传媒。而大学生的生活更为丰富,并非局限于课堂和教科书,因此对网络的需求更为明显。大众传媒使学生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广泛渠道获得课堂和教科书里得不到的知识和体验。大众传媒为大学生社会化获取社会信息、参与社会互动提供了多样的途径和形式, 丰富了大学生的认识手段,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领域。当今世界科技蓬勃发展,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突飞猛进,尤其是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全面介入。互联网特别是高校校园网的建立实现了校园内部、校际之间、校园与社会的沟通, 使大学生与学校、与老师以及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无阻。它对大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行为和社会生活, 以及个人技能、素质等的综合发展, 有着深刻的影响。总之, 大学生通过阅读报纸、杂志, 观看电影、电视, 运用互联网等, 了解、掌握了大量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这既扩大了他们的视野, 又有利于他们知识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其次,大众传媒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角色的适应与履行。大学生的社会化就是一个形成其个性, 获得并履行大学生这一社会角色、社会规范的过程。虽然从个人的个性形成来看, 确实有遗传的因素, 但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却是不能忽视的,尤其是社会文化这一因素。大众传媒在向大学生提供大量信息、知识的同时, 还不断给他们指示社会发展的方向, 提供新的行为规范。大学生通过大众传媒一方面获得了对社会角色的认识, 这种认识有目前承担角色的认识和未来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另一方面还确定了社会角色的期望值。让他们深切了解到自身的成熟与否,以及与未来社会角色要求的差距, 促进了大学生对社会角色的适应与履行。

然而, 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大众传媒一方面给大学生的社会化创造了广阔的天地与良好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 由于大众传媒的功能较多以及服务的对象广泛, 使得传播的内容非常复杂。学生正处在求知欲旺, 可塑性大, 自控能力、辨别和抵制错误思想侵蚀能力还较低的时期, 大众传媒也给大学生社会化带来了一定消极影响。

第一,大众传媒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学习能力减弱。铺天盖地的媒体信息,使学生目不暇接,新奇有趣的娱乐层出不穷,网络中的浩瀚世界无边无际,学生不可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上网聊天、玩游戏、看娱乐网站、网上交友,有时学生无法控制自己,结果耗费了大量金钱、精力和时间,因而现代学生注意力分散,理性思维力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大众传媒会使学生思想观、价值观的取向出现某种偏差。我国现阶段正处于改革开放, 发展市场经济的时期, 西方的各种思潮、观念通过大众传媒, 尤其是国际互联网正在渗入我国, 个别敌对的反动势力还企图利用其来向我国传递反动信息。近年来在我国的大众传媒中, 也出现了商品化、庸俗化的倾向。大众传媒太过于注重经济效益, 而故意忘记了传媒的社会效益。众多媒体在激烈的眼球争夺战中,什么能吸引观众, 什么能带来商业利润就播什么。由于受商业利益的驱使,媒体上的不实信息越来越多。典型的例子如广告,相当部分广告都存在通过夸大产品的功能以宣传产品的现象。广告不断宣传新产品,令人喜新厌旧;广告中使用产品来解决问题,令人误以为所有健康、容貌、社交等问题,都能通过物质消费途径得以解决;令人变得侧重物质拥有,忽视精神生活的需要。尤其值得反思的是,随着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 一些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价值观, 也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乘机渗透, 我国的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已经渐渐地被人遗忘了。而那些追求感官享、过分最求个性与自由等情况却变得非常普遍,这种变化必然会导致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出现重大偏离。第三,大众传媒易使学生封闭内心世界,阻碍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大众传媒的普及,使得学生的人际交往时间减少,沉醉于媒体世界,思想行动没有现实的交流对象,从而减少了他们与同辈友伴交往、向社会生活学习的机会, 久而久之, 还可能使大学生造成偏执、狭隘的心理, 严重的会发展成抑郁症。追求新鲜、刺激、带有神秘感的事物是年轻人的共性,上网网也是某些大学生追求时尚的一种表现。然而,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来说,对社会与交往对象的期望与理解往往理想多于现实,美好胜于丑恶,激情多于理性,对把握自身,控制自身的能力往往估计过高,他们并不是都能理智地把虚拟世界中的我 与现实世界中的我真正区别开来。一旦他们不能区别, 并在现实中受挫, 就会引发心理疾患。因此大众传媒也可能会引发学生心理障碍, 阻碍学生对社会适应力的形成。

篇3:大众传媒对社会观念的影响

一社会价值观念变迁中大众传媒的作用

1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积极影响

首先,影响个人的价值观。大众传媒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不可替代,具有倡导社会生活的理念、个人行为规范与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的作用,对社会个体追求真善美有积极影响。同时,在社会的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的其他宣传方式,包括现在比较流行的名师讲解、名家授课等等,甚至具有积极引导功能的新闻报道模式,这些类型的社会教育方式对个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可以增加受众的关注度,对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有较为清楚的认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

其次,对社会价值观的积极影响。目前,大众传媒可以借助角色示范,为人们提供学习与模仿的对象,正确培养、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及行为规范等。大众传媒视野中的焦裕禄、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对现代人的观念、生活态度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可以使社会朝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

除此之外,大众传媒对社会规范意识影响十分深刻,大众传媒通过不同的形式倡导亲情、关爱、忠诚与合作等社会规范意识,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具有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

2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负面影响

首先,所采用的宣传与引导方式存在误区。从当前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与宣传来看,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导致主流价值观边缘化。一些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观的宣传过于教条,艺术表现形式不当,过于简单,语言乏味,受众接受难度较大。

其次,对自身价值观念的认识不清。当前,大部分大众传媒在对自身价值观念的认识上也存在误区,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构建产生不利影响,一些节目在宣传过程中核心思想混乱,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引导受众价值观导向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再次,新兴媒体的涌现使价值观念引导存在误区。近年来,影视传媒迅速兴起,在引导与塑造社会价值观念上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朝着反向发展。尤其是现在的电视剧泛滥,有些电视剧不仅没有发挥积极正面作用,反而使得下一代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出现误区。

最后,低俗媒介不断涌现。这一现象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现在,一些媒介已经偏离了原有的价值取向,为了吸引受众而采取低俗方式,影响大众传媒的公信力,使受众接收低俗趣味的内容。

二政治观念形成中大众传媒的作用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大众传媒是大众与政府间沟通的纽带。大众传媒在宣传党的政策、方针路线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第一时间报道党和国家召开的重大会议,及时地将精神传达给社会大众,使其对党的方针政策更加了解,拥护党、热爱党。在国家发生突发事件过程中,大众传媒是大众与政府沟通的平台,传媒要发挥最大的力量让公众了解到突发状况的信息,及政府对这一事件采取的对策等等。持续报道事件的处理进程与新信息,对已经确定的信息真实性进行核实,消除可变信息的不确定性,与公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确保传媒信息的真实性与权威性,维持政府的良好形象,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奠定基础。

所谓的政治民主,就是要确保公众与政府间的信息畅通,可以及时地沟通。现代政府要确保决策的透明化,公众可以及时地了解政府信息,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政府要对公众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认知,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同时,公众也要对政府制定的政策有较为清楚的了解,看其是否可以改善当前的生活状况,能否为自身的生活带来实惠与保障。在这一过程中,大众传媒有效地为公众传递了政府信息,同时也为政府了解民情提供了有效平台。所以,大众传媒关系着政府与公众间能否实现高效互动。

三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大众传媒的功能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因此,青少年价值观的教育问题迫在眉睫。下面就对大众传媒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大众传媒的正面教育意义

首先,现代化的传媒方式使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丰富,知识面与想象力也得到了拓展。相较于传统教育,现代化教育的手段更加丰富多彩,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途径也变得更加丰富,教室、书本、电视、网络,尤其是网络在今天的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兴教育途径的多样化为孩子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奠定了基础,也为孩子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次,开放的媒体环境为新时期的青少年个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间,给孩子们展现了更加丰富的生活图画,为青少年个性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先进的媒体设备、现代化的媒体理念都为青少年的发展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开放的媒体环境为新时期的青少年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使孩子们掌握更加丰富、多样化的知识。

最后,传媒的快速发展使青少年的时代特色日益浓厚。当今社会的青少年,价值观念受到多种文化的冲击,自我情结十分浓厚。自我不一定就是贬义词,在很多时候自我意味着的是独立,这是现代社会起码的思想资源。当代的青少年有自己的价值观,对时尚与娱乐有自我的认识,在对待问题上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自己独特的语言。现在这一代的青少年在处世及消费理念上与上一代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他们更尊崇自由与独立,对自我的选择更加坚信。从当今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一代的青少年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竞争需求,他们的创造性可以得到最大的展示,在社会发展中独立地开拓出新的道路。

2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大众传媒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传媒的走向。相较于传统的媒介,大众传媒传播的大众文化为了盈利而制作,庸俗化、娱乐化、平庸化现象日益突出。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被奉为潮流经典,被认为是时尚。一些具有哲理性、深刻且崇高的内容被渐渐地遗忘在角落,乏人问津,即使有受众,也是寥寥无几,成为所谓时尚圈之外的内容。文化生产与消费中的媚俗现象日益突出,而新时期的青少年由于诸多压力和问题,对其认识毕竟有限,同时鉴别能力不强,看见新鲜的事物出于本能就会以模仿为主,这必然会导致不良的问题出现,很多孩子不良习惯都是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而形成的。最为典型的当属现代的青少年相较于学习更加热衷攀比、炫富、消费,喜欢在同龄孩子间彰显自己的富有。现在的青少年中攀比风十分严重,导致中学校园的奢侈风气日益浓厚。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青少年的思想意识不够成熟,受到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价值观出现问题,对事物的认识出现偏差,对此,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控制,减少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首先,商业运作的模式影响青少年对时尚的认知。现代孩子对时尚都有自己的认识,与父母及爷爷奶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商业运作融入到大众传媒中,导致青少年对时尚的追求出现误区,使现代中学生的时尚消费观念出现误区,认为奢侈就是时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发育。现代青少年表现出的炫耀消费、彰显个性的消费主义与现代广告有着紧密的联系。

其次,商业利益驱动下使青少年的审美情趣出现偏颇。现代孩子的审美观念长辈们非常不认可,认为很多内容低俗且庸俗,这是商业利益的驱使导致的。商业氛围的熏陶下,孩子对世俗文化的宣传认知出现偏颇,审美情趣发生问题。从当代青少年的审美情形来看,低俗化体现最明显的就是对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不够重视,通俗轻薄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盛行,相较于深刻的哲学,他们更重视浅显直白的文化,他们更加钟爱直观形象的接受。现代孩子似乎回到小人书时代,更加钟爱看图说故事,这成为他们最喜爱的阅读方式,在某些时候,文字变得可有可无,这对现代青少年文学素质的提升负面影响十分严重。

最后,恐怖文化的盛行使青少年暴力升级。在某段时期内,警匪片、恐怖电影、宫廷争斗戏盛行。尤其是在台湾、香港的电影盛行的时期,武打片、功夫片、警匪片充斥荧屏,青少年每天看到的都是血淋淋的场面,触目惊心,尤其是随着特技技术的改进,电视剧中的表演手段更加多样,青少年受到这样的视觉冲击,在长期的熏陶下,他们的欣赏眼光就会出现误区,将一些负面人物当成崇拜的对象,将恶霸作为偶像,甚至认为黑社会是理想的发展环境。经过多年的发展,该类影片仍然十分受宠,由此可见,现代的青少年在教育中理想已经偏离,从青少年犯罪记录的统计来看,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的案例屡见不鲜,甚至有很多刀枪相向,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引起每一位家长的重视。

3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

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引导作用日益明显,但是为了避免其中的负面影响,就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强化大众传媒对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积极意义。具体来说,要增加积极内容的宣传,树立正确的宣传理念,在青少年中树立良好的威信,不论是新闻报道还是文化宣传,都要以积极的引导与倡导为目标,使现代青少年可以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形成独具个人特色且与社会时代发展相一致的品格,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辉.浅谈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 2009 (5) .

[2]杨晓明.四书五经现代版[M].成都:巴蜀书社, 1996:1-2.

[3]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门洪华,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79.

[4]洪淑瑜.大众传媒对高中生心理的影响及对策[J].当代小说 (下半月) , 2009 (4) .

[5]樊浩.大众传媒与社会控制[J].新闻出版与交流, 2000 (5) .

篇4: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一、鄂西南民族地区农民的媒介接触与使用情况

为了比较准确、全面地了解农村的媒介使用现状,研究者根据社会发展水平,分别选取位于城乡结合部、生活水平较高、城市化进程较快的A类村庄,远离县城但靠近区乡集镇的B类村庄,地域偏远、交通不发达的C类村庄各1个。在2004年5月至2007年10月期间,笔者先后四次对三类村庄进行了实地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50份,其中有效问卷1046份。根据调查数据,可将农村媒介使用与接触情况的特点大致归纳如下:

⒈媒介拥有状况

A类村庄平均每户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并全部接入有线电视网,21.8%的家庭拥有2台电视机。6.5%的家庭坚持每天购买当地的报纸,如《楚天都市报》。B类村庄家庭中电视机拥有率达91.7%,其中86.5%的家庭安装了卫星电视接收器。C类村庄家庭中电视机拥有率达71.2%,安装卫星电视接收器的家庭占35.5%。

⒉媒介消费行为

从村民每天用于闲暇时间活动的时间量看,“看电视”居于第一位,电视是农村名副其实的第一媒体,其次是“串门聊天”,再次是“打牌”。可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发展,媒介行为正越来越多地替代人际交往。

⒊媒介接触频度

在各种媒介消费活动中,时间分配不是平均的,无论哪一类型的村庄,看电视的时间与参与人数都是最多,而广播则退居最后。在B、C类村庄,报纸主要是村干部阅读,目的在于“了解国家政策,方便做群众工作”。仅每日平均收看电视的时间量,A类村庄在平时达135.4分钟,农忙达91.8分钟;B类村庄在平时达100.1分钟,农忙达72.7分钟;C类村庄在平时达78.3分钟,农忙达40.2分钟。

⒋媒介内容偏好与依赖情况

就媒介内容选择而言,主要是收看“电视剧”,均表现出偏重电视娱乐的取向。在电视节目的选择方面,按喜爱程度排在前三位的是“电视剧、新闻、综艺节目”。但A、B两类村庄中有45.2%的村民把“收看新闻”放在第二位。A类村庄有10.4%的村民看报纸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掌握政策”。

为了了解农民对媒介的依赖程度,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如果家中没有了电视,您会觉得习惯吗?”,调查显示:A类村庄中有11.7%的村民选择“习惯”,3.5%的“无所谓”,85%的“不习惯”;B类村庄中有10%的村民“习惯”,3.6%的“无所谓”,86.4%的“不习惯”;C类村庄中有35%的村民“习惯”,42.7%的“无所谓”,22.3%的“不习惯”。媒介使用时间较长的农村居民对电视等媒介的依赖程度越高。

从获取信息的渠道看,A类村庄的农民获取相关信息主要是通过电视,其次是“与他人闲聊时知道”;B类村庄的农民获取信息主要是通过电视,其次是“村干部传达”;C类村庄的农民知晓信息首先是“村干部传达”,其次是“与他人闲聊时知道”,再次是“电视”。显然,人际传播在民族地区农村的信息传递中也发挥着较大作用。

二、大众传媒在农村社会交往转型中的作用

通过对A、B、C三类村庄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无论哪种类型的村庄,大众传媒都已深入家庭,媒介消费已成为农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社会的媒介化成为大势所趋。大众传媒不断向农村渗透,其实质就是不断用新文化、新价值取代农村传统文化价值的过程,同时改变着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从而影响到了作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社会交往的转型,与市民的社会交往所不同的是,农村的社会交往明显带有乡村社会的独特性。具体表现为:

⒈大众传媒扩大了农村的社会交往范围

大众传媒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交往范围的扩大。农村居民从电视节目中了解到了新时代多元化的交往方式,不再局限于村庄原有的交往范围,开始有意识地与外界交往接触。可以说,现代传媒在农村社会交往方式的变迁中起到了一种示范作用,而且对现代传媒接触程度越深的农村受众越是具有这种交往倾向。长期以来,我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行的是城乡有别的双重体制,这种体制形成了“城市——农村”二元体制,构筑了严重的城乡壁垒,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交往少。现代传媒将城市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带入农村,缩小了城乡人民思想观念、生活习俗上的差别,不仅有利于城乡人民的沟通和交流,也加速了乡村都市化的进程,从而使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所接触的人的增多,拥有的社会资本也就越多,虽然交往范围的大小与村民自身的性格、素质和期望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通过调查发现,对某些电视节目类型的偏爱也成为影响朋友数量的部分原因,平时喜欢收看农业节目和综艺节目的村民有着比其他人更多的朋友。在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那些喜爱看农业节目的村民对节目中的农业新技术、农产品市场价格都比较关注。通过收看农业节目,他们在与其他村民互动的过程中就占据了信息优势,周围的村民非常乐意听他们讲述这些农业方面的新信息。对他们来说,实际上也就是使自身的人际吸引力得到了提高,从而可以拥有较多的朋友数量。喜欢看综艺节目的村民大都属于性格比较活泼外向的,综艺节目这种形式本身也主要是希望起到娱乐休闲的作用。经常收看综艺节目的受众从节目中得到了充分的放松,培养了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状态,在现实人际交往中也会显得更加容易相处,从而获得更多的朋友。

⒉大众文化加剧了农村社会交往中的工具理性

在传统社会,社会交往对象一直都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主,由于人际交往范围的有限性,村民们除亲戚外,交往比较多的就是同村的人,朝夕相处便形成了密切的联系,因此农村社会也经常被称为“熟人社会”。现在,随着活动空间的扩大,从事其他产业的农民数量的增加,基于业缘关系的交往对象也逐步在农村社会交往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从单一的以血缘为主的交往对象发展到由血缘、地缘、业缘共同构成的交往对象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经济水平的提高外,思想观念的变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在农村,电视是第一媒介,观看电视是农民休闲的主要方式。在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相对缺乏的农村,电视媒介在农村社会交往对象的变迁过程中,起到了更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交往对象的选择上,长期以来,农村居民最为注重的就是情感因素。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村民们一直把这种感性的认识摆在主导地位。但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现代人际交往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功利性和商品化倾向,这种现象也同样反映在农村社会交往过程中。在农村社会交往观念从感性向理性的转变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电视媒介所起到的作用。电视影响着农村居民在选择交往对象上的理性程度,每天接触电视时间较长的受众所受影响也较深,他们接触并逐步内化了电视中展示的现代都市交友方式,除了感情因素外,他们最注重的就是交往对象能否为自己提供实际的帮助。他们在交往过程中注重“成本”与“效益”的分析,在充分考虑自己所要进行的交往是否可以获得利益最大化后才作出选择与决定。这就使他们倾向于同“有钱”和“社会地位高”的人交往,同时导致了农村社会交往中工具理性增强的趋势。此外,电视节目中频繁出现的俊男美女也让农村居民受到了“美女文化”等思想的影响,部分村民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也开始注重交往对象的相貌等外在条件。根据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给人们提供两个方面的资源:物质资源和社会情感资源。处于社会网络中的人们相互提供必需的资源才使得网络得以维持。电视媒介以鲜活生动的情节事例告诉人们,现代社会是一个由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社会,拥有社会资源越丰富的人在网络中就越占据优势地位。农村受众长期在这种社会交往观念的熏陶下,自然也会在实际生活中有意无意的尝试,从而有着超越了血缘关系、更为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率先提出“弱关系力量假设”,他把人际关系划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认为强关系在维护群体内部联系上起着重要作用,而弱关系对于群体之间的联系则更为有效。在电视传媒的引导下,农村居民不但将亲属等强关系列为自己的社会资源,也开始注重一般的熟人即弱关系的重要作用。在遇到困难时,村民们开始积极利用身边这些以往并不重视的弱关系纽带,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农村居民社会支持系统的扩大化。

⒊高频度地接触大众媒介改变了农民的交往观念

外部环境对农村的“示范效应”大多是通过大众传媒来实现的。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外部环境对相对落后的农村社区的“示范效应”越来越强烈,这种示范效应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交往观念、规则和内容。城市文明不断通过大众传媒被传递到农村,促进农村的现代化。

大众媒介对异性交往观的影响:在中国农村,受传统习俗影响较深,社会开放程度远不及城市,长期以来,人们对异性朋友一直没有正确积极的认识态度。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发现,部分被调查者谈到异性朋友就将其归之为“不好的事情”,认为有异性朋友是不正常的。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农村社会交往的开放性程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电视媒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由培养理论可知,大众媒介对受众思想观念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农村,较早接触电视媒介的村民受其影响比较大,程度比较深,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较早表露出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社会交往较之过去更加广泛和开放,异性之间的交往受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减弱。电视给了农村居民一个接触外面世界的窗口,那些较早通过电视媒介了解到现代人际关系特征的村民也就有着较为开放的交友观。他们能够正确地看待和处理与异性之间的交往,他们的行为和观念也影响着身边的村民,对构建现代农村社会交往方式起着积极的作用。

大众媒介对人际冲突观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人际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发生冲突以后,人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平时喜爱收看新闻节目的被调查者在发生人际冲突时有75.1%都会选择与他人“面对面协商解决”,而不爱看新闻的村民中,只有41%的人采取协商解决的办法。因为电视新闻是村民们了解外界信息、社会知识的重要渠道,有着极强的“教化”功能,经常接触新闻的受众往往具有更强的理性和是非判断能力。在大众传播媒介不够发达的农村这种作用尤为明显,特别是与日常生活非常贴近的“社会新闻”的日益增多,村民们从新闻节目的收看中增强了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在社会交往中遇到同类问题时能够更好地采用理智的方法加以解决,也使得以单纯情感因素为特色的农村社会交往向更理性的方向发展。

显然,媒介的全球传播给农民交往实践现代化带来深刻的影响,促使农村的社会交往从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从依附性向自主性转变,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总之,通过现代传媒塑造理性的、健康的、和谐的社会,从而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方位增进城乡交流,让农民更多地了解城市生活,接触现代信息,这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

篇5: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一、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促进个体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个体的自我观念、价值观念;二是个体与其他成员互动,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大众传媒对学生的主要影响:

大众传媒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也可能传递对学生成长不利的信息,使学生沉迷其中;大众传媒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助于倡导优良品质和良好作风,但也可能通过不恰当的信息对学生进行误导;大众传媒影响学生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时间相对缩短,在网络等传媒上的交流时间增长。对待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应该客观地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看待。

三、大众传媒对学生的消极影响的表现

1、大众传媒的商业运行促使青少年对时尚的追求,造就了中学生追求时尚的消费观念。当代青少年所表现出来的炫耀消费、彰显个性的消费主义与现代广告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食物向品牌看齐,比如买零食要买乐事薯片;衣服也是,买运动服会买李宁、耐克等高消费的品牌;通讯工具要买iphone,玩游戏要买ipad,大多数学生受到广告的影响,追求时尚是当代青少年所流行的消费方式。

2、大众传媒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对世俗文化的宣传使中学生的审美情趣走向低俗化。中学生审美的低俗化表现为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受到冷落,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流行;他们更愿意去追求浅显直接,更倾向于对直观形象的接受,读图已成为当代青少年最主要的阅读方式,文字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

3、恐怖电影、警匪片中的残酷打斗使中学生中暴力行为升级。随着香港台湾的一些电影电视剧的引进,一些武打片、功夫片、警匪片蜂拥而至,血淋淋的

场面、触目惊心的格斗、瞠目结舌的作案手段通过演员的表演和电脑特技,使青少年眼花缭乱,他们甚至把小偷当成了英雄,把恶霸当成了偶像,把黑社会当成了他们理想的练兵场。这些年,中学生之间的打斗越来越升级,拳脚相交已成家常便饭,持刀行凶者也不在少数。一些电影电视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扮演了教唆犯的角色。

四、如何看待大众传媒对学生的影响

大众传媒的广泛传播和发展,有些并不是健康的或被限制,前几年沸沸扬扬的艳照门事件,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图片和视频,这些都没有被过滤,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性教育存在不良影响,不利于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优良的性格。

(1)大量信息,一方面开阔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另一方面信息未经筛选,泥沙俱下。大众传媒是学生除课堂和朋友亲人外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学生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信息,基本来自大众传媒。网络上各种信息泛滥,鱼龙混杂。现在还无法对网络信息进行严格把关,大量暴力色情和其他具有煽动性的信息充斥网络的各个角落。这些信息对于辨别是非能力、自制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具有很强的诱惑性。这些信息一方面阻碍了学生对正面知识的吸收,另一方面容易使学生沉迷于不良信息的浏览中,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严重者甚至导致犯罪。

媒体上的信息来源于世界各地,学生通过大众传媒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信息。但由于价值观和文化的冲突以及政治上的矛盾,一些国外媒体有意在网络等信息庞杂的地方散布中伤我国政治行为的言论,同时大力宣扬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这对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危害。因为他们尚未形成固定的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很容易受各种价值观和文化的影响。由于我国学校政治教育目前有过于僵化,脱离学生需求的现象,部分学生已经对学校里政治书上说的那一套有所排斥,加之怀有不良意图的媒体的恶意报道,令一些学生对国内的做法更生不满。他们的思想深度和阅历尚不能使他们看清那些不怀好意者的不良用心,于是逐渐趋向于认同国外的价值观和文化,甚至国外的政治立场。这是非常有害的。

(2)影响学生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学生正处在身体思想各方面迅速发展 2 的关键时期。中小学生自身辨别能力较弱,媒体上的信息会影响学生的价值标准。如果对媒体信息加以有效控制,减少对青少年成长产生不良影响的信息,并把青少年向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上引导,将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但如果任不良信息充斥传媒,青少年由于尚不能完全认识到媒体可能存在的失真,往往完全信任媒体,所以容易在媒体不良信息的刺激下,对真实生活的理解产生偏差,沉迷于传媒特别是网络虚构出来的世界,进而影响到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方式。

崇拜黑势力:例如,武侠电视剧强调兄弟情义,为兄弟赴汤蹈火。这原本是值得提倡的品质。但许多电视剧过度强调这点,以至于为兄弟不分是非对错、忠奸善恶,为保护兄弟轻则以武力对抗,重则不择手段,这给涉世尚浅,无法完全区分现实和电视剧的青少年造成一种误导,即为了兄弟可以违背社会规范法令法规,认为武力可能解决一切问题,动不动就大打出手。私下拉帮结派,组成一些具有打群架性质的团伙。如果其中一人遇到是非,所有人不问原因、经过、结果就以拳脚“帮忙”,并且认为这就是所谓的“有福同享,有难 同当”。

(3)抗拒权威和传统。也许现在学生要学的东西太多或自由空间太小的缘故,传媒中的超现实力量迎合了他们反抗的潜意识,尤其是对家长、教师所代表的权威的抗拒和嘲弄题材,特别受青少年欢迎。传媒还从反面开启了青少年这方面的意识,并成为大多数孩子认可的理念。

对于电影或电视剧播放的情节中有反抗权威和传统的,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比如,美国初中生和高中生是谈恋爱是光明正大的,父母也是支持的,就会让中国的学生在相似的年龄早恋,认为那是一种潮流和应当是这样做,父母也不应该干涉和阻挠。

港片《逃学威龙》里面的情节有逃学、追女生、打架和称兄道弟的,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电影情节,区分现实,就会去模仿和学习,不认真学习知识,反抗权威。

(4)影响学生人际交往圈和人际交往方式。

网络、电视等传媒使学生花费更多时间在看电视、上网等事情上,现实生活 3

中与人交往的时间相应减少。随着网络聊天、网上通信等人际交往方式的增多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人被这种快捷、便利、不受空间限制、费用低廉、内容方式丰富多彩的沟通方式所吸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与人传递信息。

中小学生在网上结交远隔千里的朋友,大学生不仅通过网络交朋友,甚至在网上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业上的问题,利用网络资源写作业、交作业。通过我们自身的经历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朋友来自网络,可以足不出户就结交众多朋友。同样,越来越丰富的网络生活对学生现实生活中必要的正常的人际交往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许多学生沉迷网络,耗费大量时间在网上而不与周围的人交往。这样的学生逐渐变得自闭,有什么问题也不和周围的亲朋友交流,而选择在网上发泄,和亲人朋友的关系变得疏远了。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络综合症”患者便是明证。这些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整日沉迷于网上,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和处理能力,暴躁易怒,行为异常,整个人逐渐地电脑化、网络化、非人性化了。

篇6: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目前相亲节目与过去存在着巨大的不同,《非诚勿扰》等节目更加“快餐化”,也更具冲突性,已经远远脱离了以前以“交友成功率”为收视目标,而是比谁的话题更生猛,谁的嘉宾更出位。这样的交友相亲节目是在男女人数严重不平衡的状态下进行的,用极端的方式放大了80后90后城市青年婚恋观和时下剩男剩女社会现象背后深刻的因果关系,呈现他们的价值观与人内心的矛盾,将一些青年人对金钱物质的渴求,以貌取人的心理赤裸裸的表现出来,这样就会有一个戏剧冲突的效果,让观众像一部电视剧一样去欣赏过去,是单纯为交友而交友,节目的灵活性大大增加。

但是高收视率和高品质并不完全矛盾,电视台应通过优秀的节目来建立与观众之间的桥梁,用智慧去创作,去获得高的收视率,交友相亲节目本身的创意和诉求是很好的,对遭遇“单身危机”的社会来说,应该是一种正面效应,其中,也不乏质量水准较高,社会责任感强的节目,比如上海电视台制播的《精彩老来伴》就给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这个重大的社会课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平台,通过节目,让更多人理解“黄昏恋”,让人们用正确、宽容的眼光去看待银发老人的晚年感情需求,同时鼓励老年朋友互相了解交流,积极寻找晚年幸福。

相亲节目应当重塑真情真爱的社会价值,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反之,如果为了收视率,放弃媒体责任和道德底线,用越来越大胆的言论挑战观众的极限、相亲节目即便不被广电总局叫停,也会被观众无情的抛弃。

篇7: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毕业论文

题 目 浅论大众传媒对当代大

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姓 名 张婷

考 籍 号 ************

专业、年级 公共事业管理0901

联 系 电话 ************ 指 导 教师 周 奕

二○一二年 十二 月 一 日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继续教育学部毕业论文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二○一二 年 十二 月 一 日

目 录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正 文„„„„„„…………………………………………………1

一、价值观的内涵以及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2

1、价值观的含义及对人的作用……………………………………2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3

二、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4

1、大众传媒多元文化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4

2、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力分析…………………………5

三、消除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负面影响的对策思考

1、加强大众传媒环境自身的建设、制度建设及国家宏观监 管………………………………………………………………6

2、加强媒介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自觉树立并践行

正确的价值观……………………………………………………7

结束语…………………………………………………………………9 参考文献………………………………………………………………10 3 浅论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内容摘要】 在一个几乎人人都有手机、电脑等信息发布设备的今天,象牙塔不再是一块净土,相反,当代大学生受大众传媒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是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有着对大众传媒信息本能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海洋面前,这一群体又有着“迷茫不知辨析”的通病。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大众传媒不仅仅带来大学生前所未有的海量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应发挥正面作用的大众传媒应当自觉发挥主流引导作用,引导大学生吸取“信息精华”,远离“信息糟粕”。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在各传播媒介文化的影响下所独有的特点,进而提出消除大众传媒负面影响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使得大学生富有更多的正能量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关键词】大众传媒 价值观 影响 对策

一、价值观的内涵以及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1、价值观的含义及对人的作用 1.1 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1.2 价值观对人的作用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

价值观对人的作用大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2.1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价值观对动机模式有重要影响,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相同,动机的目的方向受价值观的支配,只有那些经过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可取的,才能转换为行为的动机,并以此为目标引导人们的行为。

1.2.2价值观具有激励作用

价值观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因而,它从某个方面激励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反映了人的主观认知世界,是人们选择时的主要参考信息。

关于人生价值观问题,是一个老生长谈的问题。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主流价值观人生观也不尽相同。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总之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就 有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2.1政治倾向

思想政治倾向是大学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当代大学生亲眼目睹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亲身的感受到了我们国家20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肯定了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中国加入WTO后,他们多数认为“新世纪的中国更加强大”。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与此同时,他们也发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很少有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认识的成熟和善于用发展的眼光评价社会问题的理性态度,是当代大学生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

2.2民族观念、集体观念

当代大学生在主体上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有献身于祖国的责任感和坚强意志,希望祖国强大,希望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实利益的限制,少数人显示出了崇洋媚外的心态。绝大多数大学生集体观念强,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但也有少数人对集体持中性态度甚至对立态度。

2.3学习观、职业观

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转变,特别是就业的压力,使得许多大学生开始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开始由单纯的学习知识转向自身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知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面向新世纪,把自己塑造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目标。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当代大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不断增强,不同利益关系的出现给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追求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方向,追求职业所带来的实际利益成为求职大学生的首要目标。

2.4交际观、消费观

当代大学生的交际环境变为虚拟与真实相互交错的二维空间。以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持的网络打破了传统的人际交往的生活方式,使他们走向了跨时空、跨地域的网络沟通时代,这一方面促进了当代大学生交往的便捷性,有利于 3 新型代际关系的形成,但这又使人际交往变得虚拟化,一部分大学生成了“数字化”人;在现实中,当代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诚实、热情、开朗、大方,开创了现代交际的新风尚。但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注重经济利益,趋向功利化和世俗化。当代大学生追求消费时尚,消费行为往往强调个性和象征性,求新求美求变求异。他们炫耀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和冲动消费,注重身份,讲究情调,从而导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

二、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

不容质疑,我国的大众传媒在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监测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等方面起到了代表先进文化的作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也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作用。

1、大众传媒多元文化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 1.1价值取向多元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大众传媒不断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尤其是网络,互联网逐渐取代主流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其它知识的渠道呈现多元化,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就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互联网信息具有多元化、良莠不齐的特点,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信息充斥网络,不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这里汇集交织,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更趋于个性化、多样化。由于网络信息的广泛性,大学生在互联网上接触了许多主流媒体报道里没有的东西,这引起了大学生对价值观的重新思考和认识。大学生在人生目标、追求目标的手段等方面表现出个体差异越来越大,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1.2价值取向复杂化

大众传媒发展迅速,我国在互联网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了国际互联网资源的绝对控制权,所以在当今的互联网世界中,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世界观和意识形态成为主流价值观。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加上大众传媒各种传遍媒介传播的价值观良莠不齐,有的极具欺骗性,这些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与中国大学生印象中的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冲突,碰撞。让大学生们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中,容易导致大学生思想上混乱,从而使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紊乱。

2、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力分析

2.1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第一,大众传媒提供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信息,使大学生认识了社会、认识了自己,也使社会加深了对大学生的了解。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使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将更加直接、更加频繁、更加广泛。正是通过双向的沟通与交流,大众传媒使大学生与学校、家庭和社会凝聚了起来,使处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交往背景下的不同价值观念得以整合,从而促进了大学生个体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整合。

第二,大众传媒肯定社会某些行为的价值意义,促使了大学生对这些行为及其主体进行效仿,并进一步在深层次的价值观念之中植入这种思想。同时,大众传媒对某些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的社会行动和社会行为的公开性揭露,使大学生取消和反对某种不良现象,纠正某些错误的价值观念,从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

第三,大众传媒还能够赋予大学生某种社会地位或角色,而这种角色或社会地位通常是社会所希望的,通过这种角色或社会地位的赋予影响他们的价值选择。事实上,这是对大学生行为和价值观念的一种评价过程,这种评价必然会影响大学生价值选择和主体地位的确立,从而对大学生价值主体角色的确立具有定位作用。

第四,大众传媒通过发布和传递蕴涵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组织和人物类型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准则,对传统价值观念进行重新评价、选择和认可,使得大学生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观,从而对大学生价值目标的实现过程具有调整与评价作用。

2.2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大众传媒虽然拓宽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有利于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和更新、有利于大学生创造潜力的激发、有助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空间的扩展等,其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也是广泛存在的。这些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第一,大众传媒的消极内容引起某些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滑坡。现代大众传媒的高度开放和自由,直接导致一些大学生道德意识差,道德责任观念模糊。近年来恶意拖欠学费、延期或者拒还助学贷款、因很小的感情纠葛而横刀相向的例子 5 时有发生。

第二,大众传媒的消极内容使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取向出偏差。一些资产阶级腐朽的世界观、价值观通过传媒乘机渗透,我国传统的优良品德如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在当代某些大学生看来,已失去了其原有的吸引力,导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重大偏离。

第三,沉溺网络容易导致部分大学生处世态度消极化。网络上的交往、往往流于表面化,内心潜藏着很大的风险。人与社会的交流被淹没在数学符号之中。这种形式的交往与真实社会中的社会化相去甚运。

第四,大学生对选秀文化、自我炒作等单一崇拜也容易造成其人文精神的失落。现代媒体特别是电视、网络媒体推出了一系列“快餐文化”,如“非常女生”、“快乐男生”等内容,使得大学生更注重投机的现象更严重,忽略自身的提高与积累;一些大学生更是用各种手段上位如暴露隐私、制造炸弹性新闻等来提高自己的所谓人气,博人眼球期待一夜成名。

第五,大众传媒所宣扬的某些不良倾向,将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某些影视、文学作品中宣扬的“暴力”、“色情”、“颓废”情节,成为部分大学生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大学生犯罪、卖淫等现象屡见报端,让人触目惊心。

三、消除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负面影响的对策思考

了解了大众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采取有效措施,来消除这些消极影响。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来论述。

1、加强大众媒体环境自身的建设、制度建设及国家宏观监管

1.1切实转变大众传媒观念,坚持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正确导向。大众传媒本身,都要尽快切实转变观念,使大众传媒担负起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责任,引导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众传媒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性化管理,真正发挥传媒教育人、鼓舞人、培养人和提高人方面的巨大作用。

1.2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传媒监管的立法体系和规章制度,保证大众媒体健康持续发展。首先,要加快有关传媒管理的立法进程。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如在德国,联邦议院于1997年通过了世界上全面规范互联网法律—《多媒体法》,后来又专门通过了《青少年保护条例》,保证未成年人接触 不到不适宜的出版物。近年来,我国颁布实施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媒体的行为。其次,加大对传媒的技术控制力度,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技术控制。一方面,信息产业部正在建立和完善以IP地址为主要索引的互联网站信息数据库,以提高对互联网信息及其责任人快速定位的能力,防止各种不健康的信息对公众的侵蚀;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协会的作用,积极倡导行业自律。再次,组织各种形式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传媒行业的各种违法活动。严厉打击网吧等场所违法违规行为。对各地广电部门开展“净化工程”、“防护工程”、“督察工程”的进展情况实施督察。最后高校同样有必要加强对传媒的监督、管理力度。例如不少高校都相继出台了关于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对校园内部包括学校、学生宿舍等地方的计算机网络加强监管。另外高校应该加强自身的局域网建设。校园网建设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建设网上社区、网上校园。在校园网站可以开辟学习生活、就业辅导、考研须知、心理咨询等栏目;开设校园BBS,给大学生们一个既可评论时事又可评论校事、畅谈人生、理想、价值的天地,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和引导。

2、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自觉树立并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讯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讯息能力。在媒介的评估判断上,大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功能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造成价值取向的迷惘,甚至与主导价值取向背道而驰。因此,有必要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大学生对媒体信息建立起独立的批判精神,对媒体商业化的侵蚀保持清醒头脑,避免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迷失方向。具体来说,2.1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要从物质保障、制度建设、人力资源等方面加大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投入。可通过开设媒介素养教育通识课程,组织学生媒介素养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开展相关研究等途径和方式,赋予学生完善的关于媒介素养的知识结构,为学生提供解读媒介信息的正确视角,培养其区分良莠,获得有用、健康、有效知识。不被消极媒介信息所牵制的能力,从而学会正确运用媒介更好地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进行理性的媒介消费,使自 7 己真正成为媒介的主动驾驭者。

2.2高校要密切关注新媒体发展动向和学生媒介接触状况,出现问题及时给予引导。大学生思维活跃,富于创造性和想象力,对媒介发展中的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兴趣,但同时对这些媒介现象又缺乏成熟的认知判断。如何认识新媒体传播的芜杂纷繁的资讯。需要给予正确及时的引导。三是要综合媒介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果。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不仅仅只是学校的责任,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主体应该是一个“教育共同体”,即以从事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与教育工作者为核心,包括各类教育工作者、社会学者、传播技术工作者、政府主管部门、家长以及大众传媒机构广泛参与的共同体。媒介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在信息消费中树立正确的态度。最大限度的免受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结束语

大学生是国家事业的贡献力量和战略储备力量。构建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从整体上看,新媒体的任何影响都是基于其改变着的传播环境,我们只有从改良新媒体传播环境人手,通过加强新媒体的建设和管理、优化校园新媒体信息传播环境,不断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媒介素养等手段,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供成长空间和条件。解决大众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这一问题,除了媒体自身建设、法规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高等,还需要大学生自身素质和修养的提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参考文献

[l]王雷,《试论大学生与大众传媒的互动与整合》[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11期

[2]戴怡平,《现代大众传媒对学校德育的挑战》[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3]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陆扬,《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5]陈燕,《对高校学生传媒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J],《新华文摘》,2005年第10期

[6]戴维.阿什德 [美],《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 华夏出版社,2003年

[7]魏潾,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 [8]余明远,虚拟空间的现实投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的负向嬗变及应对[J],社会科学论坛,2010 [9]郭秀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成因与引导策略[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10]徐耀魁,大众传播新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

致 谢

本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周奕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篇8:大众传媒对社会控制的消极影响

大众传媒对社会控制功能的滥用

大众传媒对社会控制功能的滥用, 首先伤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公信力, 损害了媒介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 是以牺牲新闻生命为代价的;从更深的层面来说, 大众传媒对社会控制功能的滥用会妨碍司法公正, 动摇社会民主法治的基石。

“媒介审判”无处不在。“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它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下的产物, 从法理学的视角看, “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 是新闻媒体的职能错位, 它使得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过分倾斜, 有悖于法治精神。在法制日益走向健全的条件下, “媒体审判”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与“无罪推定”、“罪刑法定”原则相悖。而在现实生活中, 媒体越俎代庖给嫌疑人定罪的情况却时有发生。如果司法者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 不得不考虑新闻舆论的反应, 从而影响了他“遵从法律的精神和原则”独立作出裁决和判断, 其结果必然是司法公正的偏离和丧失。

“网络暴力”甚嚣尘上。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 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主要表现有: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 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 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网民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 侵犯其隐私权;网民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 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等。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探讨个人为了逃避责任和获得安全, 而匿名加入群体后所表现出的暴虐和放纵。而如果这种暴虐得以假正义之名, 则群体的放纵更会受到崇高感的鼓励而越发膨胀, 并最终导致群体暴力。“人肉搜索”是网络暴力的最佳代言。这是披着“正义”的外衣, 行暴力之实,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2009年1月“网络暴力第一案”在北京朝阳区法院宣判, 大棋网和北飞的候鸟网站构成侵权并赔偿了当事人精神抚慰金, 这可以说给了甚嚣尘上的网络暴力沉重一击。但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针对这类案件的法律, 网络媒体也没有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遏制网络暴力的途径。人们出于善良的目的, 去谴责、声讨他们认为的罪恶的行径, 这是公民社会责任心的体现, 本该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但由于网络的监管不力、法律法规的缺位、网民素质的局限等因素, 滋生了令人望而生畏的网络暴力。

公众对大众传媒的过度依赖

大众传媒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促进了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从长远看, 对媒介的过度依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

大众传媒影响了公众素质的提升, 阻碍了文化的传承与进步。首先, 大众传媒在丰富人们的知识和阅历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使人们“秀才不出门, 能知天下事”。但大众传媒所提供的信息具有碎片化的特点, 都是零散、无序、庞杂的, 人们在接收这些信息的同时, 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来辨别真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其次, 大众传媒培养了无数只接收信息却不思考的“沙发土豆”。人们满足于坐在沙发上, 不假思索地接收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 没有自己的思考, 也无法及时消化。对于青少年来说, 过多地依靠大众传媒获取信息, 会降低其思维能力, 造成思维惰性, 使其思想趋于简单化, 丧失创新能力。最后, 大众传媒在弘扬了大众文化的同时, 也造成了精英文化的式微。德国思想家阿多诺认为, “工业文化”基本是“大众文化”的代名词。大众只是作为“消费者”而存在的, 大众文化以中性的面目出现, 没有自己坚持的固定立场, 只是在市场规律支配下, 以占有市场获取利益作为最终目的。人们沉浸在大众文化的“快乐泡沫”中, 放弃了对终极意义、绝对价值、生命本质的思索和追问, 从而导致了精英文化的式微。

大众传媒淡漠了公众的人际关系, 降低了社会凝聚力。麦克卢汉1967年在他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 意指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 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 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人们在欣喜于电子媒介给人们带来的沟通和便利的同时, 却发现在“地球村”的美丽光环下, 人们已越来越容易成为一个个“孤岛”。家庭成员间、邻里间的沟通互动越来越少, 人们更多地关起门来打开电脑、电视完成与外部世界的虚拟“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亲身交往被冷冰冰的电视电脑屏幕所取代, 紧随而来的是人际关系的淡漠、人文关怀的缺失、精神的空虚和社会凝聚力的下降。

传播内容的不合理规划

社会控制的实现必须以明确的社会规范为前提, 大众传媒是社会规范的重要传播载体, 社会成员正是通过大众传媒等信息传播载体实现对社会规范的认知与服从的。然而, 传播内容的不合理规划会造成规范的迷失与混乱, 让人无所适从, 甚至会走向规范的另一端。

黄色、暴力等不健康内容容易引发社会的不安定。教育心理学中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 人们可以通过观看电视中表现侵略性的内容而学得侵略行为。这对未成年人来讲更是如此。在某种情况下, 大众传媒中的侵略性人物会给予人们示范作用, 使受众通过模仿、复制来实施侵略行为。少年通过模仿电视电影中的犯罪情节来实施犯罪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了。除了影视剧中的暴力内容外, 大众传媒为了赚取眼球, 在报道犯罪新闻时, 往往会刻意描写细节, 将犯罪过程完全展现出来, 成为诱导实施犯罪的“帮凶”。

正面报道与媒介监督的比例失调加剧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我国长期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宣传方针。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 我国的大众传媒宣传了很多的先进人物, 对这些先进人物事迹的宣传对于形成公众个人理想与共同信仰, 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增强社会凝聚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一些大众传媒在宣传先进事迹时, 过于强调“高、大、全”, 往往把先进人物描绘成不食人间烟火、超凡脱俗的“圣人”, 于是人们失落地发现大众传媒所推崇的理想型人格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面对这种理想角色与现实生活的冲突, 人们要么降低理想层次, 以缩短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差距, 要么干脆放弃理想, 这样, 大众传媒的信仰控制功能便大打折扣了。

相对于正面报道而言, 当前我国大众传媒对社会问题的反思显得远远不够。大众传媒作为社会“安全阀”、“出气孔”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而这些功能恰恰对防止腐败、改善执政能力、提高执政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媒体失语”——一种隐性的消极的社会控制方式

普利策有一句名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 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 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 及时发出警告。”然而, 在“非典”初起之时, 当人民群众最需要了解真实情况以便有效地预防“非典”的时候, 我们的传媒却患上了集体失语症, 以致一误再误。媒体失语就是大众传媒在面对一些新闻事实时, 出于各种原因, 不予报道、评论。媒体面对一个明显存在的事实, 却不予评论描述, 不能让公众了解相关事实, 这是对受众知情权和表达自由的侵犯。

首先, 媒介失语会导致社会监督的严重缺位, 如果人们都无法知晓事件本身, 社会监督就无从谈起了。其次, 公共危机发生时, 各种复杂的因素让受众暂时失去了辨别力, 如果这个时候媒体也集体失语, 各种谣言就会滋生、传播, 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公众话语的主要内容, 导致猜测、恐慌等各种社会集体心态出现, 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战胜危机的行动。值得注意的是, 媒体失语是一种隐性的社会控制方式, 往往不易察觉。无论媒体是出于自身原因还是迫于政治、经济利益的压力, 媒体失语都会对受众知情权和自由表达权造成危害, 从而产生负面的社会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E·A·罗斯著, 秦志勇、毛永政译:《社会控制》, 华夏出版社, 1989年版。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3].詹姆斯·卡伦著, 史安斌、董关鹏译:《媒体与权力》,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4].章辉美:《大众传媒与社会控制——论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 《社会科学战线》, 2005 (3) 。

[5].田北海:《论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失调及其重塑》, 《求索》, 2005 (7) 。

上一篇:省先进班集体发言稿下一篇:于千万人之中偶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