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的合同化管理模式研究

2022-09-11

由于高校后勤实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在实施这一模式过程中不能照搬硬套社会上的一些做法, 故探讨完善这一模式, 对高校后勤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推行合同化管理的必要性

1.1 推行合同化管理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 后勤实体最终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融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即便如此, 学校还是后勤实体资产的“大股东”, 还要行使资产所有者的权利, 履行出资人的监管职责。后勤企业与学校双方成为权利义务对等的甲乙方关系, 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并遵循作为市场经济重要特征的“契约性”。因此,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 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对各类后勤实体、公司、集团通过合同进行管理势在必行。

1.2 推行合同化管理是后勤管理的最佳模式

目前各高校都成立了后勤管理处等相关机构, 代表学校进行后勤管理。同过去相比, 作为小机关, 后勤管理处人员很少, 但后勤保障的任务未有丝毫减少。因此, 后勤管理处必须寻求新的管理模式来分解所面临的压力。通过实施合同化管理是实践证明的最有效的途径。

2 对合同化管理各阶段的分析

2.1 招标

通过招标, 目前已有相当多的高校将有实力的物业公司、餐饮企业引入校内后勤市场。实践证明, 校外企业的引进, 先进管理经验的带入, 激活了校内后勤市场, 各企业纷纷加强管理, 降低成本, 提高了学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高校通过改革组建的后勤企业在竞争中提高了适应市场的能力, 并凭借自身的优势扩大了经营范围和经济规模, 不少后勤企业开始开辟校外市场, 正朝跨校、跨地区的后勤集团迈进。竞争使后勤服务的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2.2 合同

通过邀标、投标、开标, 中标单位和高校建立意向性的契约关系, 之后即进入合同起草、签订等合同化管理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要特别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坚持自愿原则, 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市场经济契约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是自愿协商, 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同样应遵循这一原则。在契约关系上, 由于校方在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加上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领导的惯性, 在合同中可能很难保证自愿协商原则的真正贯彻, 从而导致合同上权利义务关系的不对等。而后勤企业为了争市场可能会被迫接受这一不对等的权利义务关系。但从长远看, 对学校是不利的, 一方面, 后勤企业出于利益的需要, 会想尽办法改变这种不平等的关系, 其服务质量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 一旦发生纠纷, 这种合同的合法性会受到挑战, 其对契约双方权利义务的规定性会大大减弱。因此, 在订立合同时, 校方一定要摆正位置, 实事求是, 自觉遵循市场规律。

第二、坚持平等原则, 保证市场的竞争性。坚持平等原则, 一是要求甲方和诸乙方之间保持平等, 特别是甲方和原校内后勤组建企业的平等。只有坚持平等原则才能保证双方契约的正确履行。二是要求甲方对待诸乙方应一视同仁, 对原校内后勤组建的企业和校外引进的企业一个标准。只有如此, 才能保证高校后勤市场的稳定和秩序。

第三、坚持用才原则, 保证机制的灵活性。由于历史的原因, 校内后勤企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很难适应竞争的要求。特别是后勤企业进行公司改造、组建后勤集团后, 对经营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经营者必须具有经营现代企业所要求的各项基本素质。这就要求后勤企业的决策者要坚持用才原则, 量才是用, 能者上, 庸者下, 对于后勤企业的紧缺人才, 必须花大力气引进。唯如此, 才能保证用人机制的灵活性, 才能保持后勤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2.3 管理手段

后勤社会化改革后, 作为合同化管理的核心, 契约成为约束甲乙双方关系的主要手段。但合同不能穷尽一切细节, 而且学校后勤有其自身的特点, 所以必须将契约管理辅之以激励措施和制度建设。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中, 许多高校已经摸索出了相当多的经验,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激励措施。由于普遍扩招, 后勤市场的现状仍是求大于供。因此, 如何保证市场的有序竞争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物业管理、食堂经营管理中率先引入末位淘汰机制,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该校在同食堂经营者签定承租合同时, 就将末位淘汰制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写入合同。在日常管理中, 该校又配合这一原则制定了一系列的检查评比办法, 从评比周期来分有月评比、学期评比、年度评比和一个合同期评比, 从评比主体来分有学生评比、教工评比、伙食管理委员会评比。由于制度得当、评比合理, 末位淘汰原则取得了食堂经营者的一致认可, 于是各经营企业主动加强管理, 增加饭菜的品种, 改善伙食口味, 降低伙食价格;各食堂主动提供免费汤, 部分食堂还提供免费米饭;每个食堂不仅提供助学岗位, 还义务承担着五名特困生的一日三餐,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首次实行末位淘汰制的合同期满时,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伙食受到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 并多次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

第二、制度建设。高校后勤相对校外市场来说有自身的特点, 国家也针对后勤改革制定了一系列的特殊措施, 因此, 要保证校外、校内市场的有效衔接, 保证校外引进企业更好地提供后勤服务, 有必要制定详细的后勤服务目标、要求, 制度建设势在必行。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推行合同化管理时, 及时完善了后勤服务的价格体系、收费标准和各种具体项目的管理规定 (如物业管理规定, 维修管理规定, 绿化管理规定、伙食成本核算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 , 有效地推进了合同化管理的进程。

3 目前在合同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市场经济原则在高校后勤异化

第一、竞争原则不充分。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竞争的充分与否是决定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重要因素。但正如上文所言, 由于中国教育长期形成的现实的情况, 高校后勤市场目前为止仍然存在求大于供的情况, 因此很难保证充分的竞争, 于是出现了校外企业进门难, 进了门之后钱好赚的情况。

第二、平等原则不彻底。高校后勤市场求大于供。竞争不充分, 必然导致主体之间的不平等。在实践中, 主要有以下几对不平等, 一是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门 (后勤管理处) 和诸企业之间的不平等, 二是原高校后勤组建的企业和校外引进企业之间的不平等。这样就会造成, 我们改革所要建立的主体之间平等格局的初衷大打折扣, 并很难保证双方契约的正确履行。

3.2 合同化管理流于形式

合同化管理的最大优势是契约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责任容易划分, 纠纷容易解决。但由于竞争不充分, 平等原则不彻底, 特别是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实际上的优势地位, 使高校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仍然带有行政色彩的味道。而观念转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原高校后勤组建的企业在实际运作中还无法彻底摆脱长期形成的行政管理体制下的思维模式, 工作缺乏主动性, 对行政管理仍有留恋情结, 这样必然使合同化管理流于形式。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必由之路, 即使改革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发现问题总会比解决问题容易的多, 但发现问题毕竟是走出了第一步。我们相信, 只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有的放矢, 后勤社会化改革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合同化管理模式也会越来越科学。

摘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 各类后勤实体必然要走向市场, 对这些后勤实体推行合同化管理既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又是后勤管理的最佳模式。目前在合同化管理中存在市场经济原则在高校后勤异化、合同化管理流于形式等问题,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关键词:后勤社会化,合同化管理模式研究

上一篇:汽车售后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下一篇:电子商务网站的作用与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