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社会需求,改革高校教学模式

2022-09-11

如果说2007年是大学生就业的“寒流”, 那么2008年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冬天”。大学生的就业难, 带来大学生考研的热潮, 而研究生的就业又将成为下一个就业难题。面对如此严峻的社会现状, 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在高校发展引导型教育模式。

1 改革高校教育模式

面临如此严峻的就业现状, 如果我们仍采用“授人以鱼”的灌输式[1]、应试型教育模式, 我们的教育将走向何方, 我们的学生将如何面对社会的竞争?

1.1 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育模式首先体现为“灌输性”, 忽略学生自身潜力的开发, 使学生习惯于听老师讲、接受知识, 而不是接受学习、思考的方法;其次, 其“唯卷唯分”的考试制度使学生只关心与考试成绩相关的学习内容, 不重视多元化知识的积累及实践操作, 对于实践性课程, 往往敷衍了事[2]。最后, 大多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时间安排过多, 占用了学生大量的业余时间, 使学生失去了进行选择性学习、或社会实践锻炼等的机会。综上所述, 这种知识灌输式和知识习得式的传统教育应被知识激发式和知识识得式的引导型教育所取代。

1.2 引导型教学模式

引导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会学习为目标, 以老师引导,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为基础, 以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为主要方法和形式的教学模式。

引导型教学法源于德国, 其核心为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提高多方面的能力, 改变原来以知识为本、以学科体系为本、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形成以能力为本、以职业活动体系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局面。

1.3 引导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引导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形式、学习内容、教学目标、教师作用、传递方式、参与程度、激励手段、质量控制等8个方面有本质的不同:在教学形式上, 前者以学生活动为主, 以学生为中心, 后者以教师传授为主, 以教师为中心;在学习内容上, 前者以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并举, 在验证间接经验的同时, 某种程度上能更多的获得直接经验, 而后者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 学生也通过某类活动获取直接经验, 但其目的是为了验证或加深对间接经验的理解;在教学目标上, 前者兼顾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动目标的共同实现, 而后者注重认知目标的实现;在教师作用上, 前者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更是学生行动的指导者和咨询者, 后者得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传递方式上, 前者是双向的, 教师可直接根据学生活动的成功与否获悉其接受教师信息的多少和深浅, 便于指导和交流, 后者是单向的, 教师演示, 学生模仿;在参与程度上, 前者的学生参与程度很强, 其结果往往表现为学生要学, 后者的学生参与程度较弱, 其结果往往表现为要学生学;在激励手段上, 前者是内在的, 是从不会到会, 在完成一项任务后通过获得喜悦满意的心理感受来实现的, 后者是外在的, 以分数为主要激励手段;在质量控制上, 前者是综合的, 后者是单一的。

2 发展引导型教学模式

如何摆脱“灌输型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 落实“引导型教学”的现代教学模式。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既不能片面强调学生的“自主”而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也不能把教师当作绝对的“权威”而否定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我们认为:做为教师, 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加强引导。同时, 也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做到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自主性相统一。在引导型教学的实践中, 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 学生能力的不同等, 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 (如头脑风暴法等)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3]。

2.1 修改教学计划, 提高灵活性

传统的教学计划是一成不变的, 这严重制约了教学的灵活性。为了更好地发挥引导型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教学计划要与时俱进。教师的教学不再被教科书约束, 教师可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 及当前的发展和应用情况来设置和修改教学的主要内容及进度。

2.2 提高教师引导型教学的能力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 除了教风、知识结构、师德方面的要求外, 要增强引导型教学的专业知识。教师要充分地备课, 吃透教材, 这样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才能在重点讲授时旁征博引, 深入浅出, 妙语连珠, 不仅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而且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憧憬。同时教师应具备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 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在学科教学中的相关知识及最新发展, 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探索能力。

2.3 改革教学方法, 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一是教师“引导型”教学与学生“参

与式”学习相结合。我们可以采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阶段性报告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每次课堂教学之前, 教师将本次课程的学习任务及相关资料发布到网络上, 学生可以以个体或小组的形式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取该课程的要求、相关资料及老师的指导等信息, 使学生形成课前主动预习, 养成自学的习惯;并根据教师的指导, 搜索相关材料, 培养主动学习, 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

二是建立对话式的教学模式,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表达能力。这里我们可以采用阶段性报告的教学形式, 即教师对课程的每个关键问题设置阶段性报告, 要求学生形成学习小组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并形成书面报告, 同时利用现代的媒体进行展示、陈述和讨论。通过阶段性报告激起学生的思考, 并进一步鼓励学生相互提问, 通过提问, 学生不仅会回答问题, 学会对答案提出疑问, 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2.4 改革教育评价和考试制度,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发展

新的评价方式要不同于传统的纸笔测验, 表现为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统一。对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考核, 要综合一系列课业学习成绩, 对课业的评价要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 通过对学生完成课业过程中各种表现的观察和判断, 对学生学业进行整体评价, 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高层次思考能力。

3 结语

大学生在市场中与各群体人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岗位, 核心竞争力是学得多、学得快、转化率高。能够把知识和才能物化为真正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人才。希望通过引导性教学模式的引入, 可以挖掘当代大学生的潜质, 提高其综合能力, 迅速适应社会及岗位需求。

摘要: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是当今高校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系统分析导致就业难因素的基础上, 得出了传统教育模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现状的结论, 提出了在高校发展引导型教育模式的必然性, 并探讨了如何在高校实施引导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校,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舟.研讨式教学法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高教研究, 2006, l24:11.

[2] 郑辉, 庄玉兰.影响学习有效性的因素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11 (3) .

[3] 张向东, 孙国志, 贾宝新.高校扩招后大学生能力结构及培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9 (4) .

上一篇:也谈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培养下一篇: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