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

2022-09-06

第一篇: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

上海市卫生局召开会议进一步推进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

( 2005年8月23日 )

近日,上海市卫生局召开了推进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交流会,副局长作了《稳步推进,开拓进取进一步推进本市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工作报告,总结了近四年来本市医院后勤改革的进展情况,并对下一阶段改革任务作了布置。报告指出,四年来本市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打破了原来封闭的、“小而全”的医院后勤体制,各单位积极探索,形成了多样化的改革模式,取得了可喜进展和显著成效。市级医院中,初步实现了“三个转变”,总体上看,本市的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具体有三种形式和六种做法。

第一类是系统内部组建医院后勤服务实体,实现医院后勤服务功能及人员在本系统、本单位内规范分离。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组建区域性医院后勤服务实体或企业;二是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组建系统内的后勤服务实体;三是单个医院组建后勤服务中心。

第二类是探索社会化、多元化发展,委托社会服务企业提供后勤服务,或与社会联合组建服务实体,引入先进的后勤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第三类是发挥自身优势,发展单项后勤服务项目,主动向社会提供后勤服务。上海深化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特点:一是突破了家家医院自办小社会、小而全的旧模式,促进了医院后勤服务走入市场,走向社会;二是注重了成本核算,提高了服务效率;三是注重将后勤服务逐步纳入专业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四是同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等项改革,改革使原来的“人人有岗位”变为“人人有机会”,逐步建立起激励和竞争机制。

改革初步取得了六个方面的成效:一是转变了后勤职工的思想观念。二是提高了后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三是节约了医院的后勤开支。四是推动了后勤人员的规范分流;五是推动了后勤物资的成本核算工作。六是实现了能源的节约使用。

陈建平副局长指出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部分医院改革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标准化建设没有及时跟上,后勤服务市场还有待成熟,医院后勤改革与医院其他运行机制改革相衔接的问题等。下一步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继续贯彻实施《关于深化本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围绕目标,积极稳妥地深化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后勤社会化改革应与医院现代化管理与运行相结合,关键是改革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彻底打破“小而全”,医院办后勤的模式;坚持专业化、集约化、区域化的的发展方向,大力培育后勤服务集团和服务实体;大力推进后勤服务的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后勤管理水平。

市卫生局党委书记主持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一要充分肯定近几年来本市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绩及及进展,二继续进一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改革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与矛盾,要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改革,着眼于新机制的建立,他要求各医院在推进改革中,方向要坚持、机制要转换、态度要积极、步子要稳妥,确保后勤改革积极稳妥顺利进展。

第二篇: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

学校办后勤、后勤依赖学校的状况已经成为制约学校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后勤社会化改革,关系到学校实施"两个一流"的发展战略目标的全局。因此,必须抓住三校合并的有利时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大力推进,尽快完成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国办发[2000]1号文转发的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的精神,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坚持为学校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方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勇于实践,加快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二、改革的原则

1、坚持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逐步建立起后勤社会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后勤改革就是要在实行政企分开的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实行机制创新,走"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之路,为后勤工作的社会化建立起一种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

2、坚持"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

政企分开就是将后勤管理职能与后勤事务分开,由学校设立相应的职能处(后勤管理处),作为甲方执行后勤行政管理职能;组建武汉理工大学后勤集团,作为乙方执行后勤事务,具体实施后勤服务工作。甲方代表学校行使制定后勤规划、经费预算、组织项目招标与后勤集团签订合同,对后勤实体服务质量、价格进行监督等行政管理职能。实现国有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明确学校的资产所有权、处置权和后勤实体的资产经营使用权。

3、坚持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务的原则

后勤改革要始终坚持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务的原则,遵循教育规律,认真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改革要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学校的负担;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保证学校的稳定和发展。

4、坚持"实际、可能、协调、统一"的原则

在后勤改革中,要坚持从校情出发,贯彻全校一盘棋的思想,理顺关系,实行行业归口,合理配置资源,做到优势互补,形成规模效益。改革要逐步推进,谨慎操作,讲求效益,使后勤改革与学校的综合改革相统一;使后勤改革中的有偿服务和经营服务力度与广大师生心理承受能力和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制定统一的相关的配套政策,保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正常进行。后勤基础设施、大型设备更新费用仍应由学校承担。学校用于后勤的运行费用应在2000年的经费上,上浮10%,以后再随着学校发展,后勤服务工作规模的变化而增减。

三、改革的目标

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我校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和后勤保障。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后勤社会化,建立起符合学校教育特点与需要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实现学校办学模式的重大变革。使后勤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独立运行、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的新型后勤企业,最终戚为社会上第三产业的经济实体。

目标分两步实施:

第一步:企业化。在今年内,把后勤服务经营人员、相应资源及操作运行,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组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后勤服务实体。

第二步:社会化。后勤服务实体实行企业化运行后,用两年左右的时间立足校内服务,开拓校外市场,扩展生存空间,增强后勤实力,为进入跨高校的社会化的后勤集团打下良好基础。

四、改革的方法与步骤

(一)理顺工作关系,明确后勤服务范围,实现政企分开撤销现有的总务处,分设后勤管理处与后勤集团。后勤管理处作为甲方代表学校实施后勤行政管理职能,后勤集团作为后勤实体,从事学校后勤事务。

1、改制前学校要按照"业务归口、人员归队、资随人走、人随事走"的原则,对现所有涉及后勤范畴的工作进行甄别,首先将全校范围内凡属后勤经营服务方面的工作,包括:为师生提供的餐饮业、学生宿舍、物业管理、保洁绿化、校舍维修、水暖电运行、商业、接待服务、教育教学设施的后勤管理服务、车队、通讯及通信等划归后勤集团,学校党、政、工、团、学、青、妇单位一律不再从事同类生产经营活动。

2、将学校原挂靠总务处的房改、爱委办、绿委办、计生办、医院、附属学校、幼儿园、居委会等公益性后勤,暂由学校新设立的后勤管理处或校区后勤办代管。待条件成熟,按国家政策将医教系统从学校分离交给社会或当地政府承办。

3、技术性后勤暂由专业单位承担,待条件成熟,再划归后勤集团,时间为2001年9月前。

(二)在转制过程中,应区分不同情况,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

1、对于已初步具备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型实体,在改制过程中,实行事企分离,一步到位。

2、对于某些虽属生活后勤的单位和部门(水电管理、邮政通讯),在不能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情况下,可采取逐步转制的办法,由学校将其交给后勤集团进行托管。

(三)学校对属于后勤工作范畴的事务重新规划、组合,按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原则组建武汉理工大学后勤集团,武汉理工大学后勤集团的组建,要坚持人、财、物的集中统一,资源共享,规模效益的原则。后勤集团管理机构设一办四部,下辖按区域组建的校区公司,校区公司下辖按行业组建的中心及按教学区组建的综合性中心。

1、后勤服务集团组织机构示意图:

2、董事会构成:

后勤集团是学校的全资企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董事会由7人组成:副校长(或校长助理)1人,后勤管理处1人,计财处1人,国资处1人,审计处1人,工会1人,后勤集团1人。

3、后勤集团的管理体制:

后勤集团一级的干部由学校党委会任免并逐步推行聘任制,后勤集团内部的机构,编制及干部任免由学校党委的派出机构后勤党工委决定,并逐步实行竞聘上岗、择优录用的竞争机制。行政系统实行集团一一校区公司一一专业中心三级管理。

4、集团的党群机构:

(四)劳动服务公司三校区共有劳动服务公司职工622人(其中全民职工28人),债权债务累计450余万元,由于资产质量较差,人员素质不高,只适于从事学校后勤服务类的工作,因此,将劳动服务公司整体归并后勤集团与后勤公司共享学校的后勤市场。

1、劳动服务公司归并后勤集团后,保留学校劳动服务公司的牌子及其独立法人地位,并作为学校的劳动管理处,同时履行劳动服务公司的相关职责与校内临时用工的管理职能。

2、劳动服务公司成建制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可继续保留,属后勤集团领导,并逐步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制;实体的法人代表可以据实更换,职工可以轮岗;其他职工在各行业中心混岗,享受同岗职工待遇;也可单独组建相应的行业中心,开辟新市场。

3、学校委派到劳动服务公司的干部,由学校统筹安排;劳动服务公司大集团职工的所有制性质不变,退休后享受社会养老保险。

五、管理与运行

(一)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对后勤工作的管理,学校设立后勤管理处,代表学校行使后勤管理职能,全面负责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履行学校后勤工作的计划、管理、协调与监控职能;行使学校维修经费预算、后勤经费使用与控制、项目招标、合同签约、工程质量监督、服务价格检查、维修项目验收等职权;代表学校进行水电、节能、环保等方面的管理、协调后勤与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处理好各种矛盾;作为房改领导小组,爱卫会、绿委会、计生办委的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行使管理职能;做好附属学校、幼儿园、居委会的协调、管理工作、对三校区的后勤办公室实行业务领导。

(二)新组建的武汉理工大学后勤集团是学校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一个单位。集团作为乙方,全面负责后勤系统的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各项职能,完成学校赋予的各项后勤保障任务。后勤集团实行企业化管理,通过收费为学校提供优质、低价的后勤服务。集团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具有相应的人、财、物的使用调配权。后勤集团应根据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

(三)新的后勤管理体制确立之后,在管理上,后勤集团隶属于学校的统一领导,学校对其实行宏观管理和控制。后勤集团的领导班子由学校任免;校区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由集团工委决定,报学校组织部门备案;其他干部由集团、校区公司与中心聘任,实现干部聘任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在运行机制上,学校后勤工作将实行事企分离,逐步改行政拨款为收费服务,甲、乙双方以契约、合同的形式规范运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体现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学校甲方有对乙方使用的选择权和对乙方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的监督权。后勤集团有参与学校后勤服务,并在相同价格和质量的前提下享有优先承接服务项目的权力。同时,有为学校提供方便、及时、优质服务的义务。

六、政策保障

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面广,政策性强,要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学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研究和领导。学校要加大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宣传力度,不但要做好后勤干部和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做好广大师生员工的观念转变工作。同时,在转制的过程中学校对现有后勤人员的安排,资产使用及经费与资金投入等要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形成良好的改革氛围,确保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顺利进行。

(一)人事政策

后勤集团与学校行政管理体系成建制分离之后,对于原属学校事业编制的人员,实行"老人老办法"。

1、档案工资晋升及管理。原属事业编制的人员,在后勤集团工作期间由学校保留档案工资。同时,凡国家和地方政府及学校出台的工资及各类补贴政策,其增资部分,应归入本人档案工资,到退休时,由学校按当时的标准计发退休工资。

2、住房、医疗等福利待遇。原属事业编制的人员在后勤集团工作期间,仍应享受学校相应的住房分配、住房公积金补贴、房改、公费医疗及丧葬、抚恤等福利待遇。

3、原属事业编制的人员在后勤集团工作期间,应参加学校同类人员的相应职称评定和技术等级晋升以及干部定级。并将有关材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工资增资材料归入本人档资。但不作"后勤集团"内部晋级的依据。

4、退休及管理。原属事业编制的人员,达到正常退休年龄的或本人自愿申请、经后勤集团同意的,参照国家法定的各类人员退休年龄,可分别按正常或提前由学校办理退休手续,并享受相应的退休待遇。

5、人员流动办法。(1)根据学校行政管理和后勤集团的实际需要,学校对"后勤集团"的有关干部实行双向流动使用。(2)对于确因特殊原因,而不能从事后勤服务工作的人员,学校"人才交流中心"予以接收。

(二)后勤资产管理

在转制的过程中,学校要对后勤方面的国有资产及时清查核实和产权登记,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本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对后勤集团所使用的资产,学校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在改制初期,学校以托管、租赁的形式,划转给后勤集团使用。今后根据后勤集团的发展情况,并按有关规定,后勤集团通过对设备的维修或向学校交纳固定资产折旧费或租赁费等形式,实现对国有资产的保值责任。

(三)经费与资金投入

1、在改制初期,对与学校己分离的后勤服务实体,应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对人员工资、日常运行经费以及各类补贴等费用,按照国家及学校的有关政策给予扶持。因学校教职工个人收入的整体提高,其增量部分可带入后勤集团。今后,增量部分将逐年递减。对于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零星维修工作以及生活服务中心的能源费等,继续采取部分补贴的办法。

2、属托管的单位和部门,实行目标管理。在其还不具备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能力的情况下,其人头费和日常运行经费等应以改制前的一年为基数,由学校逐年予以划拨,如遇政策性调资等应另行追加。根据其转制情况,其人头费可逐年递减。

3、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凡涉及到教学、科研及师生员工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型设备的购置及大修等,仍由学校投入。特别是对没有按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达标的后勤设施,学校要加大投资力度,使之尽快达标。

(四)理顺关系,规范服务为理顺关系,统一市场,规范服务,维护正常的校园生活服务秩序,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及师生员工生活服务,校内凡属后勤服务的项目和经营市场统一归口"后勤集团"负责开发、经营和管理。校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从事后勤范畴的服务和经营。后勤集团可根据校园规划在合适的地域合理开发师生员工生活所需的经营服务场所,全力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务,确保服务质量。

七、后勤改革进度安排

本着大改革、小振动的原则,先易后难,由上而下,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

1、9月份:学校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组建后勤集团并挂牌;

2、10一11月份:组建三校区后勤服务总公司及相应的中心、公司;同时,按照资随人走、人随事走、业务归口、人员归队的原则,将三校区分散在各部门的属于后勤范畴的服务和经营的市场整体划转到后勤集团。

3、12月份:制定具体运行方案;过渡运行,后勤集团与学校的经济关系不变;

4、2001年元月:按新体制、新机制运行。

第三篇: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总结

来源: 日期:2006-12-11 15:55:56 人气:2327 标签: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优化教育资源,改变高校后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低效运作的体制和机制,构建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从而打破后勤对高校发展的瓶颈制约,为高校发展和转变办学模式创造更有利条件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力保障,是提高办学效益与教学质量的历史性选择。

在国务院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高校行政和后勤部门的共同努力下,1999年以来,上海高校后勤社会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有目共睹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上海高等教育的新一轮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可用三句话概括当前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形势:1)方向正确、推进有序,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2)前途光明、道路艰难,深化改革面临新问题3)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改革需要新思路。

一、上海高校后勤社会改革的主要进展与成就

(一)通过推进后勤部门与学校行政系统的规范分离,初步建立了事企分开的管理体制

为了推进改革,上海成立了高校后勤服务中心与发展中心两个改革载体,从学校行政系统分离出来的后勤实体,分别通过并入、托管等形式进入两个市后勤中心,学校则相应建立了代表学校进行后勤管理的甲方部门。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上海全市30多所普通全日制高校基本完成了分离转制工作。转制后,各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门(甲方)与后勤服务部门(乙方)根据服务的内容和要求建立了平等基础上的民事契约关系。甲方代表学校充当管理、监控与协调的主体,后勤实体则根据学校的要求提供优质的服务。后勤服务也逐步从原来的拨款制转变为按服务项目和内容支付的付费制,学校实现了从“办后勤”到“选后勤”、“管后勤”的转变,后勤服务部门逐步从教学科研等事业型的行政系统中分离出来,成为按照企业化运作的独立经济实体。这一根本性的转变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并初步体现了制度优势。

(二)后勤实体积极改革,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化运行机制初步形成

从学校行政系统中规范分离出来的后勤部门积极转变思想,深化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转变内部运行机制,规范服务和管理,使高校后勤的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改革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人事制度改革。各高校后勤部门完成转制之后,均按照 “老人老办法,赋予新含义;新人新办法,全部进中心”和“公开招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原则建立了新的人事管理制度。

2、分配制度改革。多数高校实行了“以岗定责、以责定薪、以绩定奖”的办法,将职工酬劳与经营业绩和风险挂钩,并适当拉开分配差距。新的工资序列由基础工资、职务(岗位)工资和绩效奖励工资三部分组成。工资制度改革大大促进后勤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3、财务管理制度改革。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各高校后勤实体在学校实行服务付费制度之后,也建立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比如化小核算单位,强化成本意识,建立内部竞争机制等等,市后勤中心还对下属的分中心实行会计委派制等。通过财务制度的改革,后勤系统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都有很大的提高,运行效益也明显提高。

(三)体现教育特性的专业服务公司逐渐兴起、壮大

上海高校后勤服务中心与发展中心针对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特殊需求,或以校园市场为依托,成立具有教育特性的专业公司,打造自己的后勤品牌;或以实力为后盾,继续做强已经成熟的专业公司,走出校园,服务社会;或以资产为纽带,联合组建、经营专业公司,实现优势互补。各专业公司在改革中逐步发展壮大。

1、教育超市。上海教育超市目前已经发展到102家,遍布全市所有高校。2003年,教育超市的总营业额超过1.32亿元,并且做到了总体物价低于华联和联华超市的水平。教育超市的建立改变了学校小商品市场脏、乱、差的购物环境,保证了商品质量,规范了校内市场,维护了师生利益,成为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面旗帜。

2、连锁餐厅。1999年,上海高校后勤服务中心和发展中心分别以“生乐”和“新世纪”为品牌在各高校开办了多家连锁餐厅。目前两个品牌的连锁餐厅已经发展到了近50家,良好的就餐环境、规范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改变了传统的学生餐饮理念,提升了上海高校学生餐饮的整体水平。

3、生乐物业。上海高校后勤服务中心下属的生乐物业管理公司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管理学校、事业单位为主攻方向,兼而参与社会物业管理的竞争,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生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本着“以人为本、规范管理、服务教育”的宗旨和“同舟共济、奋发有为、海纳百川”的精神,从只有十名员工,不到十万平方米的管理量,发展到拥有637名员工的服务队伍,150万平方米的管理量。2002生乐物业在上海2600多家物业管理公司中,排名第35位。同时,生乐以抓好物业管理质量为核心,部分小区物业管理通过了ISO9001(2000版)的质量认证,使小区达标、创优工作有了操作规范,使各项业务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4、配货中心。上海高校后勤配货管理中心是上海高校后勤服务中心所属的分支机构。配货管理中心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遵循“市场统筹、项目分担、统一结算、按股分红”的经营思路,与社会大中型企业联合建立了主副食品、燃料、豆制品等10个集中配货基地,确保把质优价廉、服务上乘的商品引进高校。经过六年的实践,已经初步建立了招商、采购、配送、服务、监控一条龙的配货体系。目前全市90%的高校后勤进入集中采购行列,主副食品集中配货比例占总需求量的35%。六年累计为高校后勤组织、提供餐饮物品13万6千吨,金额3.99亿元。通过公开招标,团体采购,各类商品的价格比原来学校单独采购平均下降8%。集中配货不仅体现了集约化经营的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在应对“非典”、“禽流感”与物价上涨等突发事件时,体现出统筹规划、宏观调控的管理优势。

(四)通过多元投资建造学校基础设施,上海高校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基本打破

1、利用新机制,学生公寓与食堂建设基本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

从1999年到2003年,上海在基本没有政府投资的情况下共新建学生公寓180多万平方米,改造旧学生宿舍近50万平方米。五年的建设规模相当于建国后近48年间上海利用政府投资建设的学生公寓总数的2倍。学生公寓的建设不仅打破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制约,满足了高校大幅度扩招的需要,而且大大改善了学生的住宿条件。从1999年到2003年,上海高校在校生数净增近20万人,由于有了社会化建设学生公寓的新机制,不但这些新增大学生的住宿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而且大多数学校的学生住宿已经从原来设施简陋的6-8人一间宿舍的拥挤状况,改善为四人一间的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学生公寓。

同时通过多元投资2000年至2003年上海高校新建食堂220723.7平方米,改建旧食堂82757平方米,基本满足了高校扩招学生的需要。而且多数校园餐饮服务实现了“一卡通”,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2、借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创新思路,大学园区与高校新校区建设迅速发展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经验表明,利用社会力量是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上海利用社会力量建设学生公寓的成功经验,为高校扩展新的办学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启示。许多大学园区和高校新校区在新的投资与管理体制下,获得飞速发展。这些大学园区或新校区的建设大多采取了地方政府支持、多元化筹资建设、社会化后勤服务的改革思路。比如,松江大学园区、南汇科教园区、闵行紫竹园区、杨浦高教园区以及浦东等地大学新校区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通过多元化的筹资手段,总投资额达100多亿元,这在仅靠政府投资的情况下是不可想象的。新的大学园区在投资体制,管理机制、办学模式、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新突破,不仅对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契机。

(五)以提高效益为目标,有序竞争的校内服务市场初步形成

上海各大学按照从“办后勤”向“管后勤”转变的工作思路,积极引进竞争、构建校内市场。复旦大学目前校内餐饮服务和物业管理市场分别有4家社会公司参与服务竞争,校外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已分别占到总营业额的55%和70%。学校后勤管理部门则集中精力通过规范、科学的办法,加强对校内后勤服务市场的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们对校内后勤实体和引进的社会企业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比如在餐饮市场上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起点、统一采购、统一补贴、统一职责、统一评估。规范的竞争机制的建立,使后勤服务水平和质量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也为将来后勤服务真正实现社会化打下了基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也在营造学校后勤服务市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各高校通过有序引进社会企业竞争校内服务市场,不仅激活了后勤实体,广大师生也在竞争中享受到了质优价廉的后勤服务。

(六)发挥“高校后勤”的品牌优势,做强、做大后勤实体

高校后勤集团以其特有的品牌优势在竞争校园后勤服务市场时体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交通大学后勤集团和同济后勤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塑造既体现教育特性又体现经济规律的管理与经营机制,以其良好的信誉与优质的服务以及雄厚的综合实力和对教育规律的理解,赢得了学校和银行的信任。同济后勤产业发展公司赢得了同济嘉定新校区的后勤服务市场,而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将其后勤整建制地托管给交大后勤集团,并成立了“上海交大后勤集团应用技术学院后勤服务总公司”,这是上海市高校后勤改革中的一种全新模式。上海交大和同济大学后勤集团以及其他高校还分别通过新建后勤行业专业公司,改造重组原有后勤公司,开拓新型后勤产业,加强资本运作,投资新型领域,增强企业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

(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理论研究不断创新

上海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后勤管理和研究的组织队伍,同时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理论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这几年间,我们依托上海高校后勤研究中心和各高校的力量,先后开展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战略研究》、《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产业研究》、以及《21世纪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研究》以及《高校后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等课题,出版了一些专著,并向领导提供了相关研究报告,有的已经形成了工作方案。在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先后颁发了一系列的指导文件,包括《上海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试行稿)》、《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三年规划(2000-2002)》、《上海市教委关于加强高校副食品集中采购的通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学生公寓管理的通知》以及《上海市教委关于推进高校后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同时市教委还组织了多次高校甲、乙方负责人的座谈会和针对市内高校的调研工作,并对西安、武汉、广东、北京等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行了考察。这些调研工作对我市的后勤改革工作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经验与特色。

(一)“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立体式改革模式

上海高校后勤社会改革体现出政府主导,整体推进的特色。在改革初期,上海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大力推进高校后勤实体剥离和分离转制工作,并且配合改革推进出台了有关人事、劳动、税收等的优惠政策与办法。同时,在这场改革过程中,各学校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根据各自的特点大胆探索各具特色的改革模式,创造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另外,政府部门在改革推进过程中的充分发挥了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协调督办的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企业和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后勤社会化改革,形成了合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安定与学校的稳定,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局和后勤职工的根本利益,必须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

(二)“适度开放、有序竞争、依法管理”的校园市场管理模式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许多高校大胆引进社会企业参与校内服务市场的竞争,同时通过契约规范校内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建立起了有序竞争的市场机制。高校后勤服务市场是带有一定公益性的特殊服务市场,而由于体制限制,高校后勤实体还缺乏全面融入市场的竞争能力,因此上海高校在开放市场的过程坚持了有序开放、适度竞争、依法管理的原则。上海市高校根据市教委的工作要求,参照有关行业标准,相应制定了学校后勤的准入制度和严密的监控办法,形成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体系和制度化、规范化的约束机制,从而确保了高校后勤市场的稳定与持续发展。

(三)“因地、因校、因事制宜”的多元化改革模式

由于各个学校的改革的基础不同,改革的力度与措施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应只有一种模式,不能一刀切。上海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坚持了“因地、因校、因事制宜”的多元化改革模式,在基本改革原则确定,基本方向与最终目标一致的前提下,鼓励各个高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在上海的改革实践中,出现了三种各有特点的改革模式。第一种,着眼于后勤实体的发展壮大,如交大、同济等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迅速壮大起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不但越来越好地保证了校内后勤服务工作,还走向社会承担了其他学校、机关、医院的服务工作。第二种,着眼于校内服务市场的构建,如复旦、华师大等高校。着重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后勤服务和经营工作,同时规范对校内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建立起了有序竞争的市场机制。第三种,在后勤实体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构建校内市场,如财大、上外等高校。在鼓励和扶持后勤服务集团拓展校外市场、实现发展壮大的同时,兼顾校内市场的构建,对部分后勤服务项目采取对外公开招标的办法,引进社会竞争,效果十分明显。其他一些规模较小、老人负担较轻或新建校区也各自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实现了后勤社会化与市场化。

(四)理论研究与大胆实践相互促进的改革策略

上海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十分注重理论研究,为此我们成立了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中心,并依托高校的力量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情况调查,这些理论研究和调查对于确保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坚持正确方向和策略起到了重要作用,许多理论研究成果转化成推进改革的文件与措施。另外一方面,上海还非常重视实践探索作用,我们鼓励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大胆实践,通过改革实践摸索最有效和最适合的改革模式,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复旦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都在深化改革方面进行了很有特色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其他学校的改革也有启示意义。为了推广先进经验,探索改革道路,上海市教委联合职能部门开展了“双月座谈”和“季度论坛”,组织甲、乙方负责人研讨阶段性改革和管理工作,同时邀请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的专家讲授宏观经济形势和改革政策、思路,为下一步改革打好了理论基础。

三、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新问题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复杂因素,而且也是一场利益的重新分配与调整的过程,因此必然会引发许多问题与矛盾。上海高校社会改革中所遇到的问题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同层面的利益群体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目的的认识有显著分歧,影响了改革的进程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最终目标是建立高等教育新型后勤保障体系。但不同利益群体在建构高校新型后勤保障体系的进程中抱有不同的目的:国家主导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从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局来考虑的,目的是为了突破高校后勤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制约,满足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后对后勤的需求。而有些学校则希望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利用市场机制,减少对后勤资产的投入,减少精力的投入,减轻负担,减轻责任,希望“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而规范分离之后的后勤实体,则希望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转换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争取更大的自主权,解决老人问题,轻松上阵,做大、做强,在服务学校的同时,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广大师生则希望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希望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可以享受优质低价的服务。正是因为不同层面利益群体目的取向的不同,导致后勤社会化改革步履维艰,困难重重。

(二)后勤实体面临市场规律与教育规律的两难问题

尽管大多数的后勤实体还未注册为企业法人,但是规范分离出来的后勤集团有了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进行独立的成本核算,而且,后勤职工的工资收益也直接与后勤的经济效益挂钩。这样,后勤实体将不可避免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以满足自身发展壮大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然而,高校后勤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姓“教”的原则,必须体现出高校后勤“公益性”特点,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宗旨始终不能改变。这就要求后勤在以师生为主要服务群体时,必须坚持保本微利经营。处在两难境地的后勤实体要进一步发展,急需明确后勤的公益性支出应当由谁“买单”的问题。而目前这方面的政策仍然很模糊。

(三)规范分离所遗留的责、权、利的不平衡问题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尚远未到位,许多高校的后勤服务运营并未实现彻底分离,一校一户自办后勤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距真正实现办学模式的转变还有很大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权不清晰。高校后勤成立现代企业制度首要的是清晰产权。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产权清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首要条件。企业法人作为独立的民事责任主体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是必须拥有独立产权,这是法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物质基础。由于没有落实财产权,高校后勤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法人地位便不能确立,真正的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也就不可能实现。高校后勤要真正实现将原有行政事业型后勤改制为现代公司制企业型后勤,就必须要初始界定后勤企业的产权关系,使其有自我生存条件与自我发展能力。2)人事制度双轨制。由于后勤实体还不是独立法人,后勤员工与学校仅仅是有限分离。由于近几年学校教师的工资调整幅度较大,享受“老人老办法”的后勤职工的工资增长部分却难以落实,职工的思想情绪波动比较大。另外一方面,因为后勤实体不是独立法人,缺乏用人自主权,新人难以引进,“新人新办法”难以落实,后勤系统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3)学校承担无限责任。由于目前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领导一直强调,学校对学生而言永远是第一责任人。在这种状态下,学校领导在改革过程中总是心存疑虑,放不开手脚,这对于后勤服务市场的最终形成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上海虽然在最近几年的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取得了一些进展,有了初步的成效,但是也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有的是思想观念上的,有的是体制环境上的,有的是政策条件上的,这些问题和困难必须在不断探索中加以解决和克服。

四、深化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思路

(一)进一步明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针对有些高校所提出的改革目标不明确,下一步不知道怎不做的疑问,我们需要进步一步明确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行业自律管理、各方依法监督”相结合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其根本目的在于高校后勤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以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与效益,为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有力的保障。上海具有高校集中,第三产业发达,改革基础较好,有快速发展的启动力特点。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坚持高起点、高质量。本市高校系统在坚持根本目标和基本方向的前提下,可结合自身改革的阶段和特点,制定相应的阶段性目标,开展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争取实现跨越式发展。

根据前五年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总趋势,当前的后勤改革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现短期措施与长远目标相结合;整体推进全市高校改革与学校改革相结合;不断提高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化程度与采取特定手段相对稳定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相结合。高校后勤原事业编制人员剥离、后勤使用的学校资产分离、注册多元化股份公司等体制改革应符合国家宏观改革政策与法规,实行先试点后推广,先局部后全面的渐进式改革,着重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市场规范化建设、专业服务梯队建设以及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具有上海特色的高校后勤规模经营、集约管理基础平台,用三年时间完善本市高校后勤服务运行机制,即中心统筹组织、校后勤甲、乙方保证落实,专业公司提供服务,行业协会(上海学校生活后勤协会)协调监督,教育行政部门政策支持,进而创建实行公益性服务,受政策法规调控、基本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满足师生日益增长需求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新体制。

(二)整合载体,打造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航母

成立两个市中心作为高校后勤改革的载体是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标志之一。在实践中,这种模式也对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与细化,以及高校后勤实体自身的发展与壮大,两个中心对学校后勤的承载能力与凝集力需要进一步得到加强。这就要求两个市后勤中心根据自身的性质、任务与特点,进一步明确其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功能定位。走“内联外争”的道路,通过发展增强自己的承载力与凝集力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内联”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方针,充分发挥市中心的品牌与龙头作用,结合各高校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项目,与下属各高校后勤实体实现联合发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联合分散的高校市场,形成规模优势;二是联合资源,把各高校分散的人、财、物等市场资源集中起来,实现优化配置;三是联合发展。后勤企业之间尽可能按连锁、连办等多元投资方式取长补短,高校后勤行业内部则按出资、出市场、才人才的多少为标准来分配市场收益。通过“三联”,实现规模化、集约化,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外争”就是针对社会企业逐步进入高校市场,中心企业也要立足高校,面向社会增强竞争力。要做到“三争”:一争社会支持。包括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学校和人才市场的专业人才支持,社会企业的投资资金和优势项目的合作支持;二争市场份额。按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市场份额朝专业化程度高的企业越来越集中的趋势,支持中心下属的专业公司积极拓展新的社会市场份额;三争投资效益。对外投资与合作主要“精、稳、高”,一定要确保投资效益。

两个市后勤中心要练好内功,规范管理,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品牌优势,开发、利用好“高校后勤”在社会上所形成的无形资产,以专业公司为支撑,打造高校后勤社会改革的航母,成为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载体。

(三)明确规范,推进高校后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为了确保后勤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一方面要加强管理,通过检查、督促等方式,促进后勤不断强化管理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规范,使后勤服务向规范化发展。有些学校已经在后勤管理中引进了ISO质量认证体系,这些对后勤服务的规范化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上海市教委借鉴ISO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在高校后勤系统大力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高校后勤质量管理体系是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针对上海高校后勤服务的要求和特点所建立的一系列后勤管理与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其目的在于确保并促进高校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高校后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仅会成为后勤部门提高社会形象,实现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且可能成为一所学校乃至上海高校后勤工作的一个金字招牌,不断提升上海教育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示范性。

(四)成立协会,加强对后勤实体的协调与行业管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调整各级政府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同时提出:“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主管部门必须进一步转变职能,体现政策导向和监管督促的作用。成立学校生活后勤协会,发挥协会的行业管理作用,将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拟成立的学校生活后勤协会,是各类学校后勤部门、学校后勤实体以及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的各类企业组成的自律组织,它以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代表、行业协调为基本职能,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中介。学校生活后勤协会的成立必将进一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后勤管理,促进后勤行业的自律,成为加强后勤管理的新平台。要通过行业协会的形式,建立起符合上海教育后勤服务的一系列行业标准,发挥行业指导的作用,同时开展后勤人员培训、政策咨询、信息交流、检查评估等工作。

(五)探索、试点股份制,实现后勤股权多元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实体法人化和产权多元化的改革也必然要提上议事日程。推进后勤实体产权多元化改革,基本思路是依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要求,建立学校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即后勤企业管理者和骨干职工个人或社会民营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对一些非主营后勤服务项目实行产权多元化改革,有助于明确责任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主体,减少行政干预,实现校企分开、事企分开。随着高校后勤的创业主体和运营主体,即后勤企业的管理者和骨干职工成为出资人,企业的生存发展与管理者的利益息息相关,必然会有效地调动他们创业积极性和创新的激情。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复杂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通力合作;需要配套的政策支持,尤其需要人事、劳动方面的政策支持;也需要物价、质检、卫生以及其它相关部门建立相关的评价标准与服务体系,但关键还是依靠后勤系统自身通过不断创新来开创一片新天地。让我们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第一轮改革的成果为起点,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点,充分依靠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和大胆实践来构建和完善面向新世纪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第四篇:后勤社会化的改革与探讨

高校后勤工作必须始终不渝地

坚持社会化改革的大方向

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濮德璋

2006年10月

.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学校的后勤工作,应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化。”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高校后勤改革再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得以全面推进,后勤改革也在逐步深入进行,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何认识和评价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作用,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这是摆在高校后勤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国外高校后勤工作与计划经济时代国内高校后勤工作比较

国外高校一般不包揽后勤事务,相当比例的后勤事务由社会团体和企业承担。它们之间或以合同、契约形式参与,或完全自由参与,后勤事务的运作模式十分灵活,大体可分为高校直接参与型、专门机构负责型、高校与专门机构共同举办三种类型。

1、英、美、法、德、日本高校后勤工作模式

英、美国家的高校后勤工作模式是学校直接参与型。其高校设有专门后勤事务管理机构,一般由一名副校长负责后勤事务,校方直接参与后勤事务的运作,并设有各种服务机构。总的来看,尽管学校直接参与后勤服务事务,但社会化程度普遍较高。比如美国高校学生食堂,分为校方自办餐厅与社会引进餐厅两大类经营方式。美国一些办学历史长、规模大、后勤管理经验丰富的高校还采取自办食堂、学生宿舍的模式。另一些高校则通过竞标形式引进校外服务业,学校与被引进方签定操作性很强的协议条款。再如高校住宿,英美两国虽不尽相同,但都充分体现了社会化的特征,高校提供少部分学生的住宿,大部分学生的住宿由校外组织及团体解决。总体上,英国高校内住宿生占全体学生的比例一般仅在10—30%。美国高校学生住校率较高,特别是条件较好的个别院校。

法国和德国高校后勤工作模式是专门机构负责型。其后勤管理社会化程度较高,高校不设后勤管理机构,后勤事务完全脱离学校。法国学生后勤事务全部由具有行政性质的国家公立机构——大学事务中心承担,对大学生的住宿、用餐、发放助学金等事务,实行高度社会化的管理与服务。设在中央一级的叫全国大学事务中心,设在地区一级的叫地区大学事务中心。法国大学事务中心本身不直接介入对大学生的生活管理和服务,而是通过地区大学事务中心,在全国范围内成为大学生提供服务的网络,以满足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种需求。德国高校后勤全国“一盘棋”,即由创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大学生服务中心统一服务。中 1

心负责人由州政府任命。在德国,高校只负责教学、科研及其相关事宜,学生的用餐、住宿、发放助学金等事务,均由一个独立的社会组织——大学生后勤服务

社承担,学校一概不管,实现了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德国大学生服务中心的经 费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80%,二是国家拨款,占总收入的20%。德国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管理已有80多年的历史,在市场经济体制中颇具特色,为欧洲大多数国家的高校所效仿。

日本大学后勤事务采取了学校与社会有关机构共同举办的模式。这是日本大学后勤事务的最大特点。学校后勤由事务局统一管理,还有一些大学的后勤工作由直属校长领导下的庶务课来承担,有关群众组织(如“全国大学生活协同组织联合会”)和第三产业对高校后勤服务的参与程度很高。服务体系几乎遍及全日本的高校,主要经营食堂、商店、书店、学生宿舍,此外还提供中介、订票等多项综合服务。学校方面一般都为“全国大学生活协同组织联合会”开办的各项生活服务无偿提供房子和基本设备,个别学校还免收其水电费,服务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另外,由于政府对高校后勤社会化实行免税和低税政策,社会上的专业公司竞相投标承包学校后勤业务,日本高校后勤主管部门就有了较为宽泛的择优选择的余地。

2、计划经济时代国内高校后勤工作模式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校实行的是政府单一包办的体制,与之相适应,我国高校后勤体制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办教育的产物,它的直接后果是形成了“学校自己办后勤”的模式,学校无论大小,后勤都由自己办,高校后勤从体制上从属于学校,后勤部门是学校行政体系的一部分,后勤和高校之间完全是一种行政隶属关系。

比较欧美日国家高校和我国高校的后勤工作模式,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外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是其主流模式。国外大学的主要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后勤工作社会化后,大学校长可以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十分有利于学校的发展。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自己办后勤是全国统一的单一模式,尽管我国大学的主要功能与国外大学相同,但由于高校自己办后勤,使得大学校长的主要精力除了抓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外,还要分散很多精力在后勤工作上,非常不利于学校的发展。有的校长曾形象地说:“中国大学校长所要做的工作=国外大学校长所做的工作+国内乡、镇长所做的工作”。

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导致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与后勤社会化改革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目标。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日益深入,我国逐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国家和社会更加重视和发展教育,我国高等教育因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据统计,1978年,我国高校在校生仅为27万人;1998年,在校生人数为643万人,毛入学率为9.1%;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大

招生规模,至2005年,在校生人数已达到2300万人,毛入学率为21%。2003年,教育部正式宣布,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阶段历史性地跨入大众化发展阶

段。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导致高校教育体制改 革与后勤社会化改革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整个体制与之相适应,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提上了日程,这一改革包括了管理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等等,这些改革都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推向深入。

高等教育要发展,后勤保障一度曾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推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从1999年到2001年,国务院召集教育部等部委以及部分高校连续三次召开了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从而将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推向纵深发展阶段。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高校后勤体制改革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据统计,80%以上的高校通过体制改革,后勤部门已经从学校行政体系中相对分离,组建了多种类型的后勤服务实体,其中一部分后勤服务实体已经向工商管理部门注册,成为具有得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一部分学校则成立了后勤实体,将产权和经营权分离,建立学校与后勤实体间的甲乙方关系,在后勤实体中实现独立核算和企业化管理;一部分高校则适度开放了封闭的校园后勤市场,通过公开对外招标,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后勤服务和经营,尝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初步改变了高校后勤行政化管理的单一模式,高校后勤市场开始部分纳入社会第三产业的大市场。此外,后勤工作在人事制度、财务制度、运行机制等诸多方面全面推进了改革,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高校后勤保障能力极大提高,基本解决了制约高校大规模扩招的“瓶颈”

高校推行后勤社会化,使原来的投资体制产生了巨大变化,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后勤设施建设。据统计,自1999年11月全面启动高校后勤化改革到2002年底,全国高校新建大学生公寓达3300万平方米,改建大学生公寓1000万平方米;新建大学生食堂达400万平方米,改建大学生食堂130万平方米;从而保证了高校扩招任务的顺利完成。另据统计,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99年共和国诞生50年,全国高校共建成大学生公寓仅3200万平方米、大学生食堂570万平方米。也就是说,全面启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三年时间,高校大学生公寓和食堂的建设规模,超过了改革前的50年。此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还极大地改善了高校大学生就宿就餐条件、教职工居住条件、校园学习与生活环境、学校交通通讯设施等,确保了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稳定,为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保障。

(3)劳动用工制度变化,极大地减轻了由于扩招带来后勤人员增加给学校造成的人员负担过重的困难

高校扩招后,在校大学生比扩招前几乎翻了两番,后勤工作人员也随着在校大学生增加而增加。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后勤系统在人员分离时采取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政策,对新从事后勤工作的人员采取了公开招聘的办法,由后勤集团采用人事代理制,招聘人员的人事关系不再纳入学校的人事管理,后勤集团仅具体负责招聘人员工作安排和日常管理,直接

按政府对社会用工的政策办理,极大地减轻了学校人员负担过重的困难,提高了人员利用率。同时,后勤集团还实施了以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为目的的内部分配制

度改革,不同程度地打破了原有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进一步体现了多劳多得、效率优先的分配原则,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较符合当前高校后勤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与分配制度。

总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面临的困惑

1、中国的国情和高校的教育属性,导致高校后勤经常处于“政治后勤”的角色,而不能完全按一般社会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运转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变,在高校后勤工作中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或逐步引入社会企业进入高校后勤服务市场,逐步扩大高校后勤市场社会化程度。其目的是要让高校的领导能够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搞好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但在目前,中国的国情和校情要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体——高校后勤必须体现“姓教”的特点,既是说,高校后勤除了为高校师生员工提供生活保障外,还必须为确保高校稳定服务。高校后勤必须围绕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后勤要经常扮演“政治后勤”的角色,而社会企业始终坚持以赢利为目的,这与高校后勤扮演“政治后勤”角色时的价值取向是截然不同的。也就是说,目前高校建立的后勤集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还不能完全按一般社会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运转,部分学校事事按企业来要求后勤集团,使后勤集团经常处于尴尬的地位。

2、产权制度改革步履艰难,制约了后勤实体的建立与发展

针对高校后勤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必须进行后勤资产评估、改变资产性质,明确拥有资产的主体。换句话说,就是要解决后勤资产如何从学校资产中合法地分离出来,为后勤集团公司所拥有,由后勤集团公司独立承担债权债务和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从真正意义上确定学校与后勤集团的产权关系。但在目前的情况下,产权制度改革难度极大,国家没有政策明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如何解决后勤集团与学校之间的产权关系,这就使得后勤实体的建立和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另外,由于目前多数高校的后勤实体不具备法人资质,也就不具备独立融资的条件。近年来,后勤实体筹措用于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巨额资金,其法律责任和市场运作风险实质上均由学校承担。由于后勤资产产权不清晰,无法对后勤服务产生的债权债务进行明确界定,后勤实体一旦出现重大经济责任事故,学校作为法人就必须承担全部责任,从而可能直接影响学校的稳定和发展。

目前,高校后勤与学校的产权不明晰,导致后勤实体与学校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离,而是一种分而不离的虚假现象。

3、劳动用工制度等存在诸多问题

虽然很多高校的后勤实体实行企业化管理,但实质上仍然属于学校的一个职能部门。由于改革实行的是“老人老办法”,后勤正式职工的人员经费不得不与学校行政人员和教师同步增长,而后勤正式职工的工资大部分学校由后勤实体自

己承担。目前,高校校内后勤市场不可能再有大的增长,有的甚至还在逐步萎缩,不开拓校外市场,后勤实体难以承担“养人”的巨大压力。而现行管理体制下, 后勤实体不具备法人资质,难以走出校门去通过合法经营增强经济实力。长此以往,后勤实体的人员包袱会越背越重,市场越来越小,后勤实体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一旦经济承受能力不堪重负,后勤职工队伍的稳定就会成为严重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认为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需要一个漫长的历程,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仅仅处于这一漫长历程的初级阶段,对于高校后勤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我们必须给予充分认识。

四、今后一段时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思考

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结合国情、校情,理清思路,努力探索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后勤工作模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完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由于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又牵制着学校方方面面,高校的各项改革,包括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就不会是一蹴而就的。

因此,就高校校情来看,学校是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校必须服从国家发展经济,确保稳定的大局,同时,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围绕着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首先确保学校的稳定;就高校个体来看,各校自身的具体情况不同,办学层次、办学规模等情况均有差异,在实现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过渡模式,以及改革进度的快慢,都应根据学校自身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灵活掌握。此外,各高校由于办学层次差异、地域差别、周边社会环境不同、后勤的实际现状不同,导致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并不一致,改革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实践证明,那种对全国高校统一要求、一刀切的做法是不现实的。

我认为,要充分估计过渡时期后勤改革的复杂性,各高校在推进后勤改革工作时,必须适应基本国情和校情,努力实践,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后勤工作模式。

2、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重在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下功夫,努力探索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由于受社会大背景、管理体制改革、产权制度改革以及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短期内在全国范围内不可能照原来的设想有突破性进展,但并不意味着后勤社会化改革可以停顿。我认为,后勤工作应模拟现代企业运转,重在加强管理,完善运行机制上下功夫,在提高后勤的效率、效益、质量上下功夫。

3、高校后勤工作应始终围绕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努力作让学校师生员工满意的后勤

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涉及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生管理等方方面面,后勤工作者应对自身正确定位,在学校方方面面工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身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后勤工作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做让学校师生员工满意的后勤。

综上所述,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高校后勤工作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化改革大方向;在具有极大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中,后勤人应当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为最终建成“市

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国家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有关各方依法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五篇: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情况的总结

我校从2009年就开始了后勤社会化改革尝试,三年来,先后将学校食堂、小卖部、开水房、公话室、校园绿化、学生寝室卫生管理、安全保卫等工作,采用招标发包的方式承包给公司或个人,引进竞争机制,充分利用市场经济体制管理学校后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为学校下一步的后勤管理和改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一、 从“学校养后勤”到“后勤补学校”的转变

算一笔很简单的经济帐:实行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以前,学校每年要养后勤人员16人,包括后勤办公室人员,食堂、小卖部人员、清洁、水电工人,门卫管理人员等。这些还不包括经常性维修所请临时维修工作人员等。每年后勤总支出在20万元以上,这对于经费本身就十分紧张的我校来说无疑是个十分沉重的包袱。

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学校后勤的经济效益非常明显的突现了出来:由于食堂、小卖部、开水房、公话室、学生寝室卫生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都承包给了公司和个人,学校后勤人员很快精减到只有7人,这样,仅后勤人员工资一项每年就可以节约近10万元。而且,食堂、小卖部、开水房和公话室的承包费收入又有10万元左右,这样一来,就很大层度的补贴了学校经费的不足。

二、从“焦点”到“骄点”的转变

实行社会化改革前,由于学校硬件设施不足、学生就餐住宿环境差,没有竞争压力、后勤人员服务水平低,缺乏成本经营意识等等原因,造成学校投入大产出少,办学效率低、办学效益差,师生意见大的现状。那些年,后勤问题一直是学校管理上的一大“焦点”。迫使学校把很大一部份精力用在处理后勤日常工作上,分散了学校抓教学、抓科研的主要精力。既加重了学校的负担,又限制了学校的发展。

实行后勤管理社会化以后,由于引进了激烈的竞争机制和市场经济管理体制,迫使承包者不断改变服务态度,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很快扭转了过去后勤服务水平低下、服务质量糟糕的局面。到现在,学校后勤服务工作已经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认可。后勤管理工作已经逐渐成为学校的一大“骄点”。

上一篇:医院门诊部主任职责下一篇:医院工作总结及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