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依据与作用

2022-09-12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它具有双层属性, 即经济属性和教育属性, 决定其在社会化改革进程中既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又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 二者不可偏废, 这便是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推进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更是高校体制改革和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含义

“高校后勤”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和高等学校运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广义上泛指高校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的一切行政事务和物质保障事务;狭义上主要指高校后勤服务业, 而本文中的“高校后勤”即指其狭义方面的内涵。从实质上讲, 后勤工作是一种为组织提供各种服务和保障的辅助性工作, 其基本职能是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方面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因此它是任何组织都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就是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由政府引导、社会承担为主, 适应高校办学需要的法人化后勤服务体系。

2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服务价值理论、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是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三大理论依据, 因而高校后勤在其社会化过程中既要遵循经济规律, 又要遵循教育规律, 这是其在改革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辩证逻辑。

2.1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符合马克思主义服务价值理论

高校后勤具有服务功能, 因而具有商品属性。马克思认为:服务就是商品。服务是专门满足人们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必要的社会劳动, 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 通常服务分为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两种社会性服务。

高校后勤具有较强的服务功能和经济属性, 因此, 把它们从高校后勤中分离出来, 回归社会, 恢复其应有的商品化属性是符合社会发展和经济规律的, 是高校后勤工作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

2.2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的必然结果

经济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是引起一切社会活动发生变化的决定因素。市场经济的建立, 不仅改变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 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售货方式。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一场深刻的变革, 也是市场经济的价值选择的必然结果。主要从事经营、服务活动的高校后勤更是直接地、别无选择地走向了市场, 参与了社会竞争, 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必然由市场经济规律所左右。因此, 高校后勤社会化就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选择的必然结果。

2.3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高等学校的社会功能是为社会提供高等教育服务, 其根本的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所需求的人才。高校后勤是高校实现高等教育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就是服务于高校, 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后勤服务保障。因此, 高校后勤的本职工作就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做好服务工作, 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前提是保证后勤坚持社会化主义教育服务的方向, 在此前提下, 实现其改革的总体目标。

3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作用

(1) 能够节省管理支出。要维持一所高校的正常工作运转, 必须支付一笔相当大的管理经费, 在后勤方面主要包括现有后勤设施的维修与保养, 支付快速增长的后勤管理人员和各类服务、工作人员的薪金等等。若不能有效地控制与节省这部分经费支出, 我国高校将难以保证学校的收入主要用于教学和科研工作。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将后勤服务项目交由社会性企业实体承办, 可以减少学校对后勤人员及相应设备的投入, 或至少做到减缓高校这方面经费支出的快速增长, 缓减高校的财政压力, 有效保证资金的使用功效。

(2) 可以增加学校的收入。我国高校后勤服务, 能够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而通过市场化运作更能最大限度地发掘这方面的价值。由此吸引众多的社会实体企业入驻高校, 通过开放校内市场, 高校以契约合同的形式与企业签订服务协定, 获得经济收益一是租金收入, 二是不管企业经营状况如何均可获得的资金收入。

(3) 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 在与社会性企业签订后勤服务承包合同时, 就意味着竞争机制的同时引进, 企业只有提供良好的服务、提高工作效益,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并寻求发展。

(4) 解决人力资源缺乏。如果要不断拓宽新的后勤服务项目, 高校常常会受到人力资源缺乏的困扰, 但如果交由社会性企业去承办, 高校则可以由此得到彻底解脱。因为社会性企业拥有更为灵活的用人机制, 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精整人员, 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而形成精简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现有人员的待遇及工作积极性的良性循环。

(5) 形成竞争机制。社会性企业到校园内经营服务, 借助其连锁经营的优势, 实行统一的配货, 从而降低物价, 提升竞争能力。而社会性企业到学校服务, 更会给高校自管后勤系统形成竞争的压力, 使得高校自管后勤的管理人员和职工直接感受到社会性企业存在着取代其在校园内服务地位的直接威胁, 从而努力做好本事工作, 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竞争能力。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后, 新型的高校后勤仍具有教育属性和事业属性, 因此, 高校后勤作为经济组织进入市场后, 实行企业化运行, 与社会上的经济实体相比较, 既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普遍性, 又有教育事业的特殊性。所以说, 高校后勤的本质是为高等教育服务的, 公益性是高校后勤的重要特征, 高校教育发展决定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

摘要:高校后勤工作是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全面健康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 原有的福利型、公益型的后勤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势在必行。高校后勤在其社会化过程中既要遵循经济规律, 又要遵循教育规律, 这是其在改革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辩证逻辑。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青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1-26.

[2] 姚电.高校后勤社会化与管理创新[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2-82.

[3] 钟顺虎.高校后勤系统重组[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 277-279.

上一篇:油田钻井安全培训系统研究下一篇: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