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论文范文

2022-05-09

小编精心整理了《人文艺术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近年来,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日趋多样,公众对公共艺术的参与度也逐渐提高。研究表明,将人文关怀有机融入公共艺术作品,有助于吸引公众参与。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中央提出要加强美育工作,提升人文艺术素养。在此背景下,加强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建设,在校园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显得格外重要。

第一篇:人文艺术论文范文

开展艺术教育,培养人文素养

摘要:艺术教育是培养少年儿童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有着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少年儿童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令人担忧,弱化人文素养的教育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更会影响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作为校外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意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将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推广艺术教育的意义,是陶冶少年儿童的高尚情操,使其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艺术教育 人文素养 重视 知识

一、概述

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知识主要指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知识是外在的东西,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认知。只有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体系,渗透到人的健康发展,才能称之为素养。脱离了对人的关怀,只拥有知识,却不具有人文素养。如今的少年儿童中有一部分人的心理状态、审美境界、意志程度、人生态度与他们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不相匹配,束缚和制约着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在当今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因为课业繁重,过多的考试和作业挤占了孩子们的业余时间,一些孩子把很多时间投入文化课的学习,而忽视了自身人文艺术知识的积累;陶醉于流行歌曲而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经典名曲不屑一顾;沉迷于肥皂剧的无聊剧情,却对身边的美术展览视而不见。浮躁心理造成他们忽视了学习人文学科的课程,但人文素质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在这个层面上讲,学校、家长、社会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考的指挥棒使中小学教育是以分数和考试为中心的,美育长期受到冷落,以至于各项评比都与成绩挂钩,“成绩不行说什么都没用”,往往一些学习成绩不佳、出路成问题的少年儿童才报考艺术专业。在学习阶段的这种教育状况,造成了一些孩子人格塑造的缺陷。部分少年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现了一种畸形成长,他们好坏不分、真假不辨、美丑不识,一旦进入大学,这些缺陷就暴露出来,出现了诸多问题。

二、艺术教育与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以科学的人生观指导个体的人生实践,是人自觉地自我规范、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过程。这种修养不是脱离社会的、孤立的、自我封闭式的修身养性,而是在接受智育的同时伴随美育进行的综合素质教育。对于当代少年儿童心灵世界的塑造来说,艺术教育的地位显得尤其重要。调研结果显示,当代少年儿童在综合素质修养和人格上存在很多滑坡,这和美育的缺失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向人们昭示人生的意义,它对少年儿童的影响是巨大的。艺术课程具有人文性,是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优秀的艺术作品以心灵映射万物,代山川万物立言,而不单是具有视觉美感的艺术语言,更是一种寄情抒怀、言志写意的心灵寄托,其精神层次更重于表达形式,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能引导孩子们对幸福的渴望、对不幸的同情、对和平的追求、对正义的讴歌、对残暴的愤慨、对邪恶的鞭挞,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使少年儿童充实和完善自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著名宣传画《你加入了红军吗》曾激励过无数爱国志士血染疆场,为国捐躯;中国抗战时期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与其他优秀抗战文艺一道,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在全民族的心中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鼓舞着全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使面对它的每一位观众的心灵都受到强烈的冲击,让无数人热泪盈眶,激动不已。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一切越来越迫切地要求每个人要适应社会所发生的这一系列改变。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每当一种新科技被引进社会,人类必然要产生一种需要加以平衡的反应,也就是说产生一种高情感,否则新技术就会遭到排斥,技术越高,情感反应也就越强烈。”虽然智商对于追求成功是十分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决定人们走向成功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人文素养。人文素养不但关系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缓解学习压力,对将来走向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教育不仅对一位少年儿童的人生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教育专家、社会学家认为,艺术教育同自然科学教育、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共同构成牵动社会发展的“三驾马车”。人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艺术教育,少年儿童阶段是培养和发展人文素养的关键阶段,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校外艺术教育工作。当今中国飞速发展,我们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绩,然而,面对正在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我们不能只重视抽象的科学知识和能力,而忽视感性的艺术知识和能力,这向当前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已明确把美育纳入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把艺术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审美教育是把古今中外艺术家的审美思想、文化素养、生活积累、艺术表现等,通过各种方式给予少年儿童全方位的熏陶,让他们走进艺术家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因此,校外艺术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把审美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这样既可以保证艺术教学很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提高少年儿童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第一,审美教育可以使青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欣赏罗中立的《父亲》,当这幅油画的幻灯片出现在银幕上时,孩子们被巨幅画像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深深震撼了,尤其是有些来自于农民家庭的孩子,有的目瞪口呆,有的若有所思,有的感慨万千,有的激动不已,大家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画中的父亲不就是自己在农村辛苦劳作、节衣缩食供给自己学费的父亲吗?这幅画所起到的作用要远超过那些空洞的口号与标语,可见绘画视觉艺术独特的力量在德育方面也发挥着强大的作用。第二,审美教育是现代少年儿童释放过重的学习和生活压力,调整心态、增强学习动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孩子们在求学的过程中,承受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种种压力,有时甚至还会承受他们这个年龄本不该承受的压抑和烦恼,他们疲惫的心灵需要缓解,焦虑的心情需要抚慰。积极、健康的艺术作品存在于字里行间、墨海音流等藝术形式中,给人以愉快的精神享受,其对于提高自主意识、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第三,审美教育在对少年儿童想象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上,不但能促进智力发展,而且常常引发新的发现、发明和创造。“我们之所以重视艺术作品,就是因为它们是激发新体验的不竭之源,同时也因为它们经常能使我们回归到我们的真我之中。”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不仅仅在绘画上声名远播,同时还是杰出的发明家和工程师。达·芬奇的很多科学设计和发明也使自然科学受到了启发。有时,达·芬奇会凭空幻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概念,而且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与常人不同,这一切都与他的艺术修养是分不开的。

三、大力发展青少年校外活动的意义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人文素养的培养程度攸关国家的前途和希望。艺术教育是培养少年儿童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也跟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艺术教育不是无关痛痒的点缀,更不能让它在校外教育中處于敲边鼓的次要地位,而是应当将它作为校外教育工作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为了使校外艺术教育能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使少年儿童对该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认为,除了领导的重视以外,教师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更应该为少年儿童创设一个能够加强艺术教育的平台,使少年儿童的人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艺术教育是培养少年儿童的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工作。艺术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教师的努力外,还需要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此时,校外少年儿童校外艺术学习的平台——校外活动中心(少年宫)的作用就凸显出来:

(一)充分发挥少年儿童校外活动中心的阵地作用,搭建素质教育实施平台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推进的进程中,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更加迫切。在学校教育之余,广大父母还争相送子女参加各种校外培训,这使得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

作为弥补学校假期教育空白的校外教育机构,青少年活动中心应该充分发挥其阵地作用,从家长的愿望出发,利用中心校外教育阵地、国家配套设备设施及自置设备设施的优势,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的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假期为少年儿童提供学习、游戏的场所和条件,满足广大少年儿童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需求。如开辟周末快乐驿站,举办绘画、舞蹈、乐器、声乐、乒乓球、3D打印、机器人、棋类、天文气象馆、影视厅等多种活动项目,供少年儿童和家长自由选择,周末、节假日对所有少年儿童开放,并聘请专业教师指导少年儿童开展活动。

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凡学校有组织地到中心开展活动,以及“元旦”“六一”“国庆”等重大节假日,中心均可开放,真正把青少年活动中心办成公益性场所。同时,免费为家长提供教育服务,邀请专家举办“走进孩子心灵”专家报告会;免费举办各项健康有益的竞赛活动,使少年儿童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兴趣、陶冶情操、锻炼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营造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在各种主题竞赛活动中,应涉及书法、美术、音乐、体育、计算机、英语等多个主题,为广大少年儿童施展才华、张扬个性提供广阔舞台。

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为少年儿童发展特长提供广阔的空间,既充实了少年儿童的校外生活,又扩大了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

(二)充分发挥中心的辐射作用,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为了让更多的少年儿童有机会接受中心提供的服务,针对点多面广、孩子众多的实际,校外活动中心在运作上要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活动中心的辐射作用。即:独立举办+联合举办、中心+城区点校,活动+特长培训。活动中心要充分利用各区各点校的教育资源,等多个艺培训班,供孩子和家长选择。

少年儿童校外活动中心各项培训和活动的开展,均应遵从少年儿童自愿参加的原则。特别是有偿培训项目,在收费上要慎之又慎,收取的费用只能用于维护中心的正常运转。中心只有不断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才能扩大规模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中心应以更为灵活的方式开展工作,争取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少年儿童校外活动场所建设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

只有坚持少年儿童校外活动中心的公益性质,充分发挥其阵地作用和辐射作用,积极开展各类形式新颖、参与积极性高的文化活动,以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构建和谐文化,才能将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培训与文化休闲并重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为少年儿童特长的发展、素质的提高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大力弘扬和发展艺术教育:向社会广泛宣传艺术教育

由于一些家长对开展艺术教育还不理解,认为少年儿童只要学好语、数、外就可以了,怕妨碍了孩子的正常学习,不让他们参加艺术培训。面对这种情况,要耐心向家长们宣传艺术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认识,特别对毕业的孩子中,在绘画、书法、体育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而且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全国的重点院校的,要进行大力宣传。实践证明,搞艺术教育不但不会影响少年儿童的正常学习生活,而且还可以发展思维、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凡是在比赛中获奖的孩子,定要大力宣扬及表彰鼓励,激发大家的进取精神。

总之,弘扬青少年艺术教育的意义,远远超出艺术的范围,这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和美育正是艺术教育的灵魂。普及当代少年儿童的艺术教育之路任重道远,希望我国的全体国民都真正地关心我们的下一代,让孩子们都能乐意接受艺术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和提高少年儿童的人文素养,让艺术之花常开不败。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魏永利,殷金山.美术技法理论:透视·解剖(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艺术教育的展望.

[5]艺术教育专业课程群的建设.

作者:宋建伟

第二篇:公共艺术与人文关怀

摘要:近年来,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日趋多样,公众对公共艺术的参与度也逐渐提高。研究表明,将人文关怀有机融入公共艺术作品,有助于吸引公众参与。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中央提出要加强美育工作,提升人文艺术素养。在此背景下,加强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建设,在校园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显得格外重要。加强校园公共环境的建设,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成为校园公共艺术的主要参与者,已成为新时代公共艺术工作者的新课题,需要从学生的人文需求入手,把握大学校园学习的精神风貌。本文基于这一现实情况,对辽宁师范大学开展的公共艺术课程活动进行研究,分析公共艺术与人文关怀的关系,以及人文关怀理念对公共艺术的作用,旨在为进一步优化公共艺术创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艺术;人文关怀;校园;课程

1 公共艺术的起源与概念

公共艺术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出现,如帕特农神庙、埃皮道罗斯剧场、列雪格拉德纪念碑等,此后公共艺术一度消失断代。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公共艺术的概念,随后向英国、德国、法国、瑞士及日本等国发展。公共艺术的建立机制已经在西方国家运行多年,又被称为百分比艺术。西方国家为了城市建设的需要,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了公共艺术的建立机制。所谓百分比艺术就是在城市工程建设总经费里按不低于1%的比例提取公共艺术基金,用于公共艺术品的设计与建设[1]。到了60年代,欧美等西方国家迎来公共艺术的快速发展阶段,大量公共艺术作品出现在街道、广场、公园中。与此同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的价值与意义逐渐得到重视,公共艺术领域也出现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概念,至此人文关怀开始进入公共艺术研究领域。2000年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越来越完善,人们开始重视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公共艺术也逐渐在中国发展起来,尤其近年来,公共艺术已成为高等艺术院校的重要专业。

“公共艺术”由“公共”和“艺术”两个词语复合而成,公共有公民、平民之意,而艺术的含义是技术和美术。公共艺术应该将公众作为服务对象,针对公众提出或者回答问题,这是公共艺术的职责[2]。从根本上说,公共艺术是随着现代社会公共空间的发展产生的,现代公共空间以公众为核心。因此,公共空间内的一切公共艺术创作都要以公众的需要为本,即以人为本。艺术家在从事公共艺术创作时,要以作品的艺术性为出发点,以关怀公众、服务公众为落脚点。同时,艺术家的作品不仅要满足审美需求,还要关注人的内心、探究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要,并向人传递创新的思想、新颖的科技、先进的文明,给参与公共艺术的人以人文性关怀。

2 公共艺术与人文关怀的关系

在公共艺术实施环境范围中,大学校园内的公共艺术作品具有美化育人的重要作用。我们调查了辽宁师范大学及其周边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作品,发现现有的校园公共艺术,多为校方通过招标或委托设计团队完成。在创作过程中,设计方虽会考虑校园整体环境和学生的文化需求特点,但却缺少与学生沟通及深入了解学生真实需求的机会。因此,就现有的校园公共艺术作品而言,大多没有体现出较强的公众参与性。校园公共艺术与大学生缺乏互动,导致很多时候大学生难以理解与欣赏校园公共艺术。这意味着校园公共艺术很多时候并没有从根本上把握住公众需求,对公众的关注流于表面,故不能使公共艺术具有探求人的价值、提升人的思想的能力,导致公共艺术缺乏人文关怀。

为使研究更具有说服力,针对这一情况,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8级公共艺术专业学生在任课教师的带领下组成了一个设计团队,开展了以“提升公共艺术参与度,提高公共艺术的人文关怀”为目的的校园公共艺术课程活动。在课程调研初期,同校一名学生因肝衰竭引发疾病去世,因此许多大学生提升了对健康的关注度。随后,学生设计团队通过调查问卷、视频采访等方式采集数据,调查影响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近64%的大学生认为“熬夜”是损害其健康的主要原因,学生设计团队进一步将此次校园公共艺术的主题界定为“熬夜影响健康”,题目为“一千零一夜”。在选题上,团队紧紧围绕校园的学生需求进行公共艺术创作,对于公共艺术而言,激发公众参与热情的重要因素是将公共艺术与公众需求紧密联系起来。这就要求公共艺术要有人文关怀,要有服务人、帮助人的作用。因此,加强公共艺术人文关怀,是推动公共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校园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学生设计团队广泛调研了寝室同学,充分了解了大学生真实的熬夜状态,拍摄了大量大学生熬夜状态下的照片。研究这些照片发现,人熬夜后外表的最大特征是黑眼圈加重。因为少眠导致人体神经激素失调,静脉血流变慢产生瘀滞,而眼眶下静脉血管丰富,血液易在眼瞼下停聚,形成黑眼圈。依据这一现实情况,设计团队以红细胞、白细胞、血液为主要元素,表现熬夜状态下人体血液的状态,结合空间利用率、展览效果、安全等因素,选定了辽宁师范大学美术馆一楼北侧一个高360cm、深720cm、宽690cm的三面围合空间,开展本次公共艺术活动。在元素的表现形式方面,设计团队将照片中学生熬夜的表情提取出来,抽象为表情符号,以红色毛线为材料,以热熔胶枪为媒介,使这些“表情”附着在用聚氨酯发泡胶喷制而成的白色球体上,象征“白细胞”。根据红细胞的形状和特点,确定以中间凹、四周凸的红色圆盘来表现“红细胞”。依据场地的大小,圆盘的直径分为30cm和15cm两种,用直径1cm的红色尼龙绳,将多个红色圆盘串联并悬挂起来。然后将白色圆球和一些直径为0.2cm的红色尼龙绳,穿插悬挂在红色圆盘中间,三者穿插悬挂代表流动的血液。结合场地及“红细胞”“白细胞”等元素的表现形式,设计团队绘制了效果图。在效果图中,场地内的三面墙体在整个背景中显得过于单薄。于是,设计团队再次调整了方案,在墙上以满铺的方式粘贴上铺满红色塑料布的报纸,并利用塑料布柔软的质感,制作凹凸不平的肌理,代表血管壁。在材料的运用上,团队选择贴近公众的材料,如竹材、纤维绳、纸张、塑料袋等,这些材料都是极其普通的材质,因此造价也非常低廉,能使整个公共艺术作品更加贴近公众。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设计团队通过网络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的方式,招募了一些学生代表与设计团队共同进行规划设计,并参与公共艺术实践。学生代表的加入也为公共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灵感。例如,有学生代表提出,她会通过跟室友说“晚安”的方式告知室友她要睡觉了。设计团队因此决定招募100位大学生录制晚安语音,并将这些语音以二维码的形式展现在公共艺术展览上,参观者扫描二维码即可听到来自陌生人的晚安祝福。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参与声音录制的大学生在本次公共艺术中产生创造感和分享感,也为本次公共艺术活动提供了一种新的参与方式,即听觉上的参与,进而为公众带来了一种沉浸式的公共艺术体验。

在现代科技的辅助下,学生设计团队通过拍摄大学生的熬夜照片、网络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及录制“晚安”语音,增强了大学生在校园公共艺术中的参与感。这样的参与使公共艺术作品与公众之间产生了直接的交流与碰撞,公共艺术作品在为公众带来审美、情感满足的同时,也增强了公共艺术作品的生命力。两者的关系在参与过程中形成了共生与互动,这种关系往往会进一步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使公众由被动观看者转变为公共艺术的引导者。而公众的这种角色转变,也使公共艺术的人文关怀特征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展现。因此,公共艺术与人文关怀是共生与互动的关系,能够给予公众人文关怀的公共艺术作品往往能更吸引受众,并在潜移默化中将公共艺术作品的观念传达给公众。

3 公共艺术中人文关怀的作用

人文关怀是一种对人高度重视的理念,具体来说,是对人现实状况的关注,对人、人性的尊重与肯定,对人的自由与解放的追求,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人的价值的实现[3]。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文关怀是人的自我意识觉醒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当人文关怀的理念被注入公共艺术当中,公共艺术便被赋予了更高的人文价值,不再仅仅是公共空间内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成为展现人的艺术,进而成为有生命的艺术。而在公共空间内的艺术作品也将退居到为人服务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将是未来公共艺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即关注人、解决人的问题。

在本次以“健康”为主题的校园公共艺术课程活动中,学生设计团队一直秉承着人文关怀的理念,从选题到创作再到展览,一直关注大学生的需要、想法,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其服务。与此同时,立足大学生的需要,通过向公众呈现熬夜后的血液,展现熬夜后人体发生的变化,唤起公众对熬夜引发的健康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将人文关怀的理念注入公共艺术,能使公共艺术具有指引性,进而加深公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此次公共艺术课程活动共吸引了5000余名大学生参与及参观,大部分学生见到作品时都十分兴奋,他们能感受到作品传达的深层内涵,他们兴奋于公共艺术作品竟如此关切大学生这个群体。学生们在作品中穿梭,刷条码、拍照、合影、直播,真正被作品所感动。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也渴望关怀与关爱。公共艺术作品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同时《一千零一夜》的表现形式又极具现代气息,材质、造型、颜色的搭配与设定都充满魅力。最终这件公共艺术作品在校园内产生了轰动效应,在抖音、微博、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至此,公共艺术中人文关怀的重要作用便呈现出来,首先是推动公共艺术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其次是帮助公共艺术正确地引导公众。对于公共艺术而言,公众的有效参与是判断创作活动是否合理的一种尺度,也是公共艺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得以进入公众的生活,新思想、新观念也影响着公众的需求,传统的艺术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已不能完全满足公众的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许多公众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艺术,而是希望参与艺术评论,甚至艺术创作。因而艺术形式需要进一步发展与创新,立足于人的需求,使公众成为艺术的参与者、引导者,而不是旁观者、接受者。这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公共艺术的社会作用,并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公共艺术,使公共艺术真正贴近公众生活,并在精神层面上提升公众生活质量,更好地服务公众、引导公众。同时,引入人文关怀理念的公共艺术还将为其所在的公共空间增添活力与人情味,真正做到空间为人服务、以人为本。

当前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中央提出要使青年一代健康成長,必须加强美育工作,提升人文艺术素养。在此背景下,加强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建设,在校园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显得很有必要。加强校园公共环境的建设,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成为校园公共艺术的主要参与者,已成为新时代公共艺术工作者的新课题,需要从学生的人文需求入手,把握大学校园学习的精神风貌,不断开拓进取,真正关心学生们的日常需求,只有通过多种渠道调研清楚,才能创作出学生喜欢的公共艺术作品。总之,创作好校园公共艺术作品是当今公共艺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希望这项研究能够带给同行些许启示,为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颜海强,职梦迪.浅议中国城市公共雕塑的建立机制[J].魅力中国,2020(12):246.

[2] 刘昌龙.公共艺术的人文关怀[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7.

[3] 孙相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颜海强(1974—),男,四川成都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

作者:颜海强 魏宇辰

第三篇: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的表达路径研究

摘 要:本文首先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人文含义进行基本概述,从文化差异修整原则、环境持续发展原则、设计独特性原则三个方面入手,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应用原则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的表达路径。

关键词: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文关怀;人文精神;表达路径

在进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不但能够促进室内设计理念的改变,还能更好地迎合时代发展要求,展现人性化设计理念,注重对人类思想的追求,在给人们提供良好室内环境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精神追求,梳理室内环境和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创建和谐、美好的室内环境。通过把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运用到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不仅能够展现室内建筑自身的价值,同时还能突显人的思想追求,让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实现升华,促进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稳定发展。

1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文含义的基本概述

在人的发展历史中,受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人文。人文作为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体现出人类文化思想的改变,并彰显出一种较为健康的文化理念。通常来说,人文主要展现在对人类的高度注重方面,各项工作的落实均需要把人当作主体,综合思考人的思想和感受,把人的情感和思想当作基本,落实各项工作,以此在促进活动目标实现的同时,秉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让各项工作均附有人性化特性,在落实工作目标的同时,也能极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思想需求,给人们营造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1]人文作为社会发展的具体展现形式,直接展现了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理念,是人们在精神层级上的一种展现方式,通过人文思想,能够对人们精神思想有所认识,突显人们的生活追求和向往。

2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应用原则

2.1 文化差异修整原则

针对室内环境艺术来说,其和人文文化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异是性质差异,两者包含在对应的学科中,其中环境艺术需要借助具体事物进行展现,包含在科学范围内,是一种客观现象,而人文文化则较为抽象,体现的是一种人类思想理念,是主观现象。由于人的思想意识大不相同,在开展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需要结合各种人文文化,根据人文文化自身的特性,对室内环境艺术方案加以适当修正,从而满足各个人员的思想要求,让室内环境更具独特性。[2]假设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没有根据人文文化差异对设计方案加以修整,将会使得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结果较为单一,缺乏个性,无法满足多元化需求者的要求,更无法获取需求者的认可和信赖。由此可见,在落实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应该因人而异,充分展现人文文化。

2.2 环境持续发展原则

受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在开展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应该秉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把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贯彻到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做好人和生态环境协作发展的工作,降低给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实现环境的稳定发展。在具体设计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室内环境加以科学分配,并根据人文需求,应用环保型设计工艺和材料,实现空间框架的合理分配,在提升室内环境整体效果的基础上,达到环保的目的。此外,把各种文化要素结合到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通过和各项现代化技术的融合,促进室内环境和人文文化的结合,让室内环境内涵更多元化。

2.3 设计独特性原则

科学技术作为促进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稳定发展的主要方式,而艺术形式则是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展现内容,由此可见,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也就是科技技术和艺术设计融合之后形成的产物。和其他设计比较,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自身有其独特性,因此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从其独特性的角度入手,不可生搬硬套其他设计工艺和方案,而应该融合其他类型设计的优势,实现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方案的创新和完善,在突显其独特性的基础上,优化设计方案和理念,保证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独特性,从而更好地迎合社会发展要求。[3]

3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的表达路径

3.1 科学设定人文标准

将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运用到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室内环境设计的需求,从而在为人们提供良好设计服务的同时,还能促进人们精神的追求。在此环节中,人作为所有设计的主体,设计目标在于满足不同人的设计要求。因此,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时,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标准,对人们的设计需求加以科学定位,掌握人们的居住习性和心理追求,再根据各个人群的具体状况编制相应的设计方案,让设计方案更具合理性和规范性。[4]根据人们的需求,在分布室内空间的过程中,应该科学规划空间框架,为各个人群提供针对性服务,极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在进行室内色彩搭配时,需要考虑各个人群对色彩的审美情况,适当修正色彩搭配方案,采用多种色彩组合的方式,创建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室內环境。

3.2 注重人的心理活动

室内空间参与人员在各个阶段对环境场所需求有一定的差异。从空间角度来看,室内环境设计应该在满足人们物质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让人们在空间格局中感受人文层级中的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针对室内空间而言,因为受到空间格局、色彩搭配等因素的影响,给人们营造的视觉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在进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注重人群心理活动的发展走向,将人们心理定位和设计理念充分结合,才能设计出满足人们心理要求的空间,如果和人们的心理定位出现偏差,将会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产生消极情绪。[5]例如,当室内空间较为宽广时,将会给人们带来舒展、愉快的感受,但是空间格局较为庞大时,则会让人产生一种自身渺小的感受。而空间格局较小,则让人感到压抑。所以,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应该把人们的精神追求当作主体,把特性空间框架和人类思想情感结合起来,注重人们的心理追求,真正达到“以人为本”。

3.3 应用多元文化要素

文化作为民族发展之后物质财物和精神财物融合形成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较高价值的内在物质。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民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结合各个民族文化,形成了具备独特特性的多元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习性和发展,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所在。在开展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应用多元民族文化,不但能够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还能展现民族文化自身的价值,让室内环境突显各种文化要素,开阔文化视野。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各个领域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性,把多元文化要素融入设计方案,让人们对各民族文化有所认识,充分体现民族文化中蕴含的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在迎合人们精神追求的基础上,实现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促进社会价值的展现。

3.4 营造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

室内空间环境作为空间格调和品位升华的关键,在进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时,注重人的参与,把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心理追求当作最终标准。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全面发挥人们的互动能力,充分融合多元化的空间要素,提升室内空间的自由度,注重空间和应用人员的对等性。在空间构建方法方面,可以借助设计工作人员专业的设计工艺和方式,实现室内空间格局的优化,利用艺术设计体现空间意境,从而达到美学和舒适性的均衡。在室内空间设计时,应该极大限度地注重人和空间情景的融合,设计工作人员应该赋予空间更多的想象和力度,展现出设计的独有魅力。好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能够体现设计流程,在设计过程中,各项设计要素均可以进入人类视觉系统中,给人提供感官上的感受。[6]并且,人们在认知室内空间的过程中,也可以从视觉、嗅觉等多方面进行感悟。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个动态化的空间意境,能够让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得到满足。

4 结语

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能够促进室内设计的稳定发展。在设计时,应该秉持设计要求,突显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形式,展现设计的人性化。把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融入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在营造良好的空间格局和意境的情况下,让人和室内环境和谐发展,充分展现人文情懷。

参考文献:

[1] 苏畅.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及其发展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6(12):59+61.

[2] 李月.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价值研究[J].大众文艺,2016(11):88-89.

[3] 张帆,尤美淇.城市居住环境中人文关怀的表达与呈现[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02):109-110.

[4] 邢亚男,魏薇.软装饰材料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5(18):89.

[5] 杜嘉伟.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的解析[J].艺术科技,2014,27(06):284.

[6] 李熙成.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处理分析[J].中国包装工业,2013(18):31.

作者简介:姚思聪慧(1990—),女,河南开封人,硕士,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姚思聪慧

上一篇:邮政保险论文范文下一篇:书籍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