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

2022-09-01

第一篇: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

如何提高低段学生的识字写字兴趣

上传: 周海燕

更新时间:2013-1-5 17:43:17

对于刚从幼儿班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他们要告别以“玩”为主的生活,开始步入正规的学习。他们活泼好动,集中注意力时间很短,而识字写字是小学低段非常重要的一项学习内容,如果教师单一地采取一种手段来教学,孩子学起来会觉得很枯燥,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我在自己的课堂中采用了几种方法来吸引他们,从而让他们喜欢识字,写字,下面来介绍几种方法:

一、儿歌

儿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文字简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识字中,比如“扫”字:手劲可真大,大山推倒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扫”和手有关。再如“告”:一口咬掉牛尾巴。简单明了地让学生记住了这个字。同样的可以将字的意思嵌入儿歌中,达到形记与意会的双重效果,如“德”,把同心同德的字义编入儿歌中:二人团结心连心,遇事一起动脑筋,四人一条心,黄土也能变成金,合作互助真是好,人人向善结同心。

写字初学时,把笔画编成儿歌,学生乐于学习,如“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竖”像小棍棍……这样就让学生一下记住了基本笔画的现状。如:“三点水这样写,上点下提一直线,半点突出才好看。”“撇捺在上像把伞,在中像鸟飞,在下像支架。架。”等等。生动的讲解和准确的示范,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形象动作,亲眼看到了起笔、行笔、收尾的全过程,识字写字也就化难为易了。

二、猜谜

低年级学生喜欢猜谜语,通过这个办法能快速地识字,达到高效率记忆的目的。 在教“碧”字的时候我就编了一个谜语:王子和白雪公主坐在石头上说悄悄话。这个谜语利用了学生喜欢童话故事的心理编的,这样学生就高效率地记住了这个生字。在一次识字课上,为了让学生记住生字,我让学生猜了一个谜语“一边打鱼,一边放羊。”没想到学生不但猜出了是个“鲜”字,出乎意料的是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了百倍,课堂活起来了,各个学生都想表现自己,脑子开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在后来的识字课上,孩子们都积极动脑,猜字谜、编字谜蔚然成风。就算很难猜的字也迎刃而解。如: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学生都积极动脑很快猜出是“秋”。真可谓“兴趣是学习之母。”

三、顺口溜

在教学中,如遇到难、易错的字,可以借助顺口溜教学。如教学“滚”字,衣字上下分开,公字悄悄进来,加上三点水旁,水就马上煮开。顺口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四、游戏

学生都很喜欢做游戏,把枯燥的识字写字变成游戏的形式,那他们一个个都很有兴趣参加。如“摘苹果”把一个个生字宝宝写在苹果卡片上,然后让学生来读,读准了领走一个,比比谁最终领得苹果最多;如“勇夺红旗”在黑板上画金字塔,塔尖是一面红旗,看哪个学生能一口夺走红旗;还有背后猜字,字图对号入座……

五、课外识字,设擂台赛

鼓励学生平时生活中多识字,写字,把认识的课外字记住专门的卡片上,然后一星期汇总一次,谁积累的最多,就把卡片贴在教室的擂台上,评出识字大王,每个月举行一次书写比赛,评出写字能手,同样把好的作品张贴在教室里,学生都有一种竞争的意识,都想表现自己,所以这样的举措会让他们养成平时多去识字记字,并且注意自己的书写,日积月累,学生肯定会进步很多的。

漂亮的字,从爱认爱写字开始。小学生有了浓厚的写字兴趣,才能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学生又能练得一手好字,我们何乐而不为?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寻求对策,加强训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走亲访友是社会交往中最常见的,因此要教给学生简单的接待方式:来客请坐、端茶倒水、进行交谈等。交谈话语要亲切、随和,要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谈话间要学会察言观色,根据客人的表情、动作、话语随机应便。还要注意和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交谈的方式,对陌生人要提高防范意识,一般不要轻易让陌生人进家门。

又如,外出时会遇到迷路的现象,当你迷路要问路时,问话要有礼貌,要根据人物的年龄、性别使用恰当的称呼,常用的称呼有:老爷爷、老奶奶、叔叔、阿姨、大哥哥、大姐姐、小弟弟、小妹妹等。假如遇到的是位老爷爷,问路还要以探询的口气,先问别人知不知道,再问怎么走,不是每个人都刚好知道你去的地方,问话要简洁明了,注意听别人的回答。

电话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会接打电话也是最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打电话时,首先要有礼貌,电话一通,先打招呼:“喂,你好!”文明礼貌是通话的基础,不能只体现在招呼语上,要贯穿始终。对方不知道你是谁,要自报姓名,如果接电话的不是你要找的人,而是要找的人的家长或长辈,还要说明你们俩的关系和找他的原因,通话目的要明确,语言要准确、简练。通话还要注意时间和环境,比如深夜、清晨、吃饭的时间,就不要打电话去干扰人家。接听电话也要讲文明礼貌、有修养,在听话时,不要不耐烦,不要打断对方,受话人要诚信守约,认真做好在电话中答应的事。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1.活动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我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如组织“贴鼻子”、“画嘴巴”游戏,用比较短的时间完成简单的游戏,然后指导说:游戏开始我们做什么?过程怎么样?结果怎么样?你觉得哪部分最有趣?为什么有趣?观众的反应怎样?

2.在情景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利用课件制作,创设故事开头,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如在教“假如我会克隆……”时,出示孙悟空用自己的寒毛变成无数个小孙悟空的场景,引入克隆技术,引发学生兴趣,从而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3.在辩论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辩论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思维,增强逻辑力,磨练学生的口才。在辩论“开卷有益”和“开卷未必有益”时,前者应该为胜方,但是由于正方表达能力较差,占有的材料不多,而反方提出“沉溺于看书,其他活动,概不参加”、“只看武打书”、“只看一类书”、“不注意用眼卫生”等观点时,正方就很被动,无话可说。此时,我就随时机挑起话题,营造辩论氛围,激发学生辩论的欲望,使正方有感而发,主动表达,达到理想的效果。

4.通过演讲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演讲也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它可以有力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锻炼学生的胆量,以“讲”为主,“演”作补充,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口语交际训练——畅谈自己的理想时”,要求学生稍作准备就能进行。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参与,我先讲了毛泽东、周恩来、雷锋等革命先辈早立志、早成才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演讲欲望,从而达到演讲的最佳效果。

三、赏识——口语交际中的催化剂

语言赏识。及时表扬正在倾听的孩子,例如:“你听得最认真!”“你把别人说的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你听得可真仔细。”激励学生参与到倾听中来。也可抓住其爱听的“闪光点”进行褒扬:“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角色赏识。做惯了学生,如有机会转换一下角色,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如“小小评论家”、“小医生”、“小博士”等。我在上“爱吃的水果”的口语交际时,先提出:“谁愿意把你最爱吃的水果的形、色、味介绍给同学们?其他同学当评论家,听后评评谁说得好,会评的小朋友我们称他为美食评论家。”结果学生们听得特别仔细,等同学讲完后,争先恐后举手发表意见。有时我还会设置一定难度,让他们把稍长的话再完整复述一遍,当“小播音员”、“金话筒”等。这些荣誉称号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四、把口语交际延伸到课外

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不是一个短期行为,它具有长效性。短短的45分钟只为学生交际提供一个平台,生活才是交际的大舞台。因此,应让学生与家长、朋友、社会上的人进行互动,进行交际,在生活中与人交往。如上完《购物讲价》后,我要求学生利用星期天与爸爸、妈妈一起上市场,注意观察大人们在购买中的讨价还价,甚至自己购买一件小物品。这样长期训练,扩大互动范围,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还发展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和作文教学的基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对识字的要求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且注重识字、朗读,让学生喜欢阅读,享受阅读。那么,在短短的40分钟内,怎样才能既有效识字又充分朗读呢?经探索我校低年级语文确立了“随文识字,析字解文”教学模式,既边学文边识字。而大部分汉字笔画多,结构复杂,难认、难写、难记,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说确实是一大难题。再加上小孩子学得快,忘得快,往往是老师教起来感到枯燥,学生学起来觉得无味。如何把握低年级识字学习语言的黄金时代,从而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让孩子主动识字呢?结合学校的教学模式。我确立了自己的主导课题“丰富识字形式,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与习惯”,下面我简单的谈一下自己的粗浅做法:

随文识字具体思路:

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本环节主要采用直观生动的情景画面和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和阅读文本的兴趣。如在教学《被子大地》一文时,我出示被子与大地的图片,让学生思索被子是做什么用的,大地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学生知道被子是晚上休息时盖在身上保暖用的,而大地是孕育万事万物、赋予动植物生存的摇篮。随机认识“被”字,并说说记忆方法。师接着引导思考孩子那么被子与大地有什么联系呢?你能通过昨天的预习谈谈小作者是如何把二者联系在一起的呢?学生纷纷说作者把被子当成大地在上面玩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课文,看看小作者是如何展开想象在被子大地上玩耍的,你也可以展开想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住本课14个生字宝宝,有信心吗?这样既可以结合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快速导入课题,又激发了学生识记生字的愿望。为下面的自主识字,个性化记忆生字,游戏巩固识字做好铺垫,开课便闻识字香。

二、回顾预习,读准课文。

1、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课文,学生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听准字音,语音语调、停顿。

2、自己读文,难读和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课前预习圈出的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互相检查读文,认读生字,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4、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指读课文,纠正易错读音,检查认字和写字的读音,掌握学生的识字情况,明确下步教学思路。)

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根据课文内容,准确文章主旨,教师在备课时要明确处理课文的思路,一般情况下可以有三种处理课文的思路:一种是按自然段顺序依次学习,适用于文章内容层次清晰,按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文章;第二种是直奔主旨,适用于文章主旨清晰,重难点集中,开头浅显易懂,这样的课文,可以直接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其它部分根据教学任务可以略讲和不讲;第三种是从结尾入手,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用于总—分—总结构的课文。明确学习课文的大体思路的基础上,明确各部分的识字任务,无论采用怎样的思路来处理课文,都要将学文与识字两项任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以一个一个自然段的处理,也可以将几个自然段放在一起来学,具体在学习每一部分时要完成下列任务:

1、读懂课文,明白课文的意思,能够采用多种表达自己多课文的理解。

2、朗读课文,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个性化的朗读表达出来

3、语言训练,根据课文中蕴涵的语言训练点进行仿说、访写的语言训练。

4、随文识字,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要认的字。

①在语言环境中找出生字(教师用卡片提出或者学生自己找出都可以。)

②交流识字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识字经验,面向全体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学生的识字能力的培养应作为教学的重点,学生应该掌握那些识字方法,在后面将单独具体阐释)

③在语言环境中了解字义,一定要在学生明白字义的基础上进行扩词训练。

5、小结这一部分的学习。(重新背诵或朗读一遍课文,进入下一部分的学习,做到有始有终。)

上述5个小环节,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交叉或者融合进行,但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话(习作)兴趣?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很多学生怕习作,把习作视为是一项“苦事”,提起习作就头痛。如何治愈学生习作头痛病,让学生习作走上快乐之路?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俗话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解决学生习作头痛病的良药,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重要向导。

如何培养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宏观而言,阅读和写作一样是没有“定法”的;但从微观来讲,学生阅读课文也和作文起步一样,又确实有“法”可依。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项细致、复杂而艰巨的教学任务,那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呢?

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话都说明了读的重要作用,据说我国古代教书,起初就是背书,先让学生把书背熟,然后再开讲,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当然这不是说我们现在也要去学习那的教方法,但它说明我国在语文教学方面很早就重视“读”这个环节。翻开小学语文课本,你会发现每课的作业要求中都有这样一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读好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一个孩子是最大的财富。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朗读又是阅读教学中最为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记得教育家叶圣陶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务必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好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想象,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唤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欲望。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使“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得到不断积淀与升华,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如果说学生的语感能力体现为学生突出的语文学习智力特征的话,那么,朗读能力的培养就应该是它极为重要的基石。特别是朗读一旦进入充满情感的表达状态,它就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语感能力发展。

那么对我们教师的朗读教学的要求又是怎么样的呢?在新课标中有明确的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就是对我们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总的要求。朗读能力的提高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朗读训练要想取得效果,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目标,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激发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不变的真理,而兴趣对于朗读训练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学生想读、乐读,才会用心去读,才能读得入文、入情。因而教师的任务是营造一种氛围,用灵活多变的形式激活学生朗读的欲望,让学生自读自悟,提高水平。阅读教学突出朗读,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品读、评读、诵读、角色读、表演读、竞赛读……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争先表现,能营造浓烈的阅读氛围,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同时,强化朗读能吸引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与作者心灵相通,感悟美、体验美,得到爱的抚慰、情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意识,能力与品质充分发展。朗读一旦成为学生的快乐,那么,就一定能唤起学生对阅读的深爱,阅读就会成为他们无限的乐趣和不断的追求。

首先,读的形式要灵活多变。初读可采用较宽松的自读形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读的内容、速度、方法,能读懂多少就读懂多少,发现问题可以提问;通读时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互读,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一些问题;精读训练要通过师生的活动交流,帮助学生读懂课文,达到流利的要求,教师要依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精心和优化组合各种形式的读,以求得最佳的效果;品读是品赏优美词句、领悟文章和作者的情感,要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内容、方式、方法,运用竞争、评价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表现欲望,让学生有机会到成功的自豪感、成就感;最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积累语言,运用各种媒体(音乐、画面)和激励性语言,创设课文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回忆、入情记忆、美读成诵。

其次,训练的方法要灵活多变。教师的教法如果常常如此,缺乏创新,学生对你的套路了如指掌,课堂气氛就会静如止水、缺乏生气。例如许多教师用得比较多的“开火车” 读书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在“火车头”的选择、“火车”行驶的方向、“轨道”的变化等方面多做文章,做到常换常新。又如指名读这种训练方法,也不能光是老师指名这一种形式,可以让学生自告奋勇站起来读,还可以互相推荐、发出邀请等,让学生感觉师生之间只是在交流而不是严肃地教与学。各种形式的读配以新鲜趣味的训练方法,能调动学生读的欲望,强化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和学好语文的信心,有利于提高训练的效益。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学的“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渠道。

一、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属于学习主体位置。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自主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出发,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预习、质疑等具体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1.指导预习。自主学习的预习,贵在独立性,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的重要一环。指导预习按“扶——放”原则,起先可设置“导学提纲”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如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设计以下导学提纲: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异同点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的小数怎样确定③除到被除数末尾仍有余数怎么办这样坚持训练并将预习要求,读书方法适时渗透,当学生对如何预习有一定的实践后,提纲逐步精简,最终让学生丢掉“导学提纲”的拐杖,走上自学的道路。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问难。有的学生由于受知识年龄

等限制;有的胆小不敢质疑问难;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质疑问难,所以我们要创设条件,努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善于灵活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

二、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培养交际能力。

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充满自信。我在教学中,经常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表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相互了解,促进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活动不仅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也增强了他的生活实践能力,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充分放飞了自己想象力,使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跃,接受能力强。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①设疑布难,激发学生好奇心理;②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探知的迫切欲望;③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如:教“正比例”时教师领学生到操场,

问:现有一根米尺,要量出旗杆的高度,怎样测量根据旗杆的影子长也能算出旗杆的高度,影子和旗杆有怎样的关系此后,让学生量出几种不同的杆长和各自影长,进一步研究杆高和影长的关系,进而引出“正比例”的概念。

生动的表演能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最后的练习可创设“售货员”与“顾客”的表演:一位学生扮售货员出示一根铅笔售价为2角7分,其余学生当顾客,谁先准备好付钱的方法,铅笔就卖给谁。”在有趣的买卖实践活动中,把认识和使用人民币有机结合起来,又培养了学生思维活动的灵活性。

四、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想象,可以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学习10的组成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10个扣子,要求学生先数一数有几个扣子,再把扣子分成两部分摆一摆有几种方法,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发现10的组成的不同摆法。

总之,在课堂上,善于利用教材,灵活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自主权交给学生,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有专家在中西方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曾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没问题,全懂了,所以中国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越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课外阅读如何促进课内习作?

一、激发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不变的真理,而兴趣对于朗读训练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学生想读、乐读,才会用心去读,才能读得入文、入情。因而教师的任务是营造一种氛围,用灵活多变的形式激活学生朗读的欲望,让学生自读自悟,提高水平。阅读教学突出朗读,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品读、评读、诵读、角色读、表演读、竞赛读……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争先表现,能营造浓烈的阅读氛围,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同时,强化朗读能吸引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

与作者心灵相通,感悟美、体验美,得到爱的抚慰、情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意识,能力与品质充分发展。朗读一旦成为学生的快乐,那么,就一定能唤起学生对阅读的深爱,阅读就会成为他们无限的乐趣和不断的追求。

首先,读的形式要灵活多变。初读可采用较宽松的自读形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读的内容、速度、方法,能读懂多少就读懂多少,发现问题可以提问;通读时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互读,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一些问题;精读训练要通过师生的活动交流,帮助学生读懂课文,达到流利的要求,教师要依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精心和优化组合各种形式的读,以求得最佳的效果;品读是品赏优美词句、领悟文章和作者的情感,要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内容、方式、方法,运用竞争、评价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表现欲望,让学生有机会到成功的自豪感、成就感;最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积累语言,运用各种媒体(音乐、画面)和激励性语言,创设课文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回忆、入情记忆、美读成诵。

其次,训练的方法要灵活多变。教师的教法如果常常如此,缺乏创新,学生对你的套路了如指掌,课堂气氛就会静如止水、缺乏生气。例如许多教师用得比较多的“开火车” 读书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在“火车头”的选择、“火车”行驶的方向、“轨道”的变化等方面多做文章,做到常换常新。又如指名读这种训练方法,也不能光是老师指名这一种形式,可以让学生自告奋勇站起来读,还可以互相推荐、发出邀请等,让学生感觉师生之间只是在交流而不是严肃地教与学。各种形式的读配以新鲜趣味的训练方法,能调动学生读的欲望,强化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和学好语文的信心,有利于提高训练的效益。

如何贯彻“每天写字10分钟”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强调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在写字教学建议中新增

“小学阶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现今中小学生的写字现状令人堪忧:写字不规范、不端正、错别字频出的大有人在,很多学生的作业信手乱涂,能写一手整洁、漂亮汉字的学生不多。究其主要原因恐怕还是语文教学中写字教学的缺失。尤其是在占课时最多的阅读教学中,写字时间得不到保证,多数教师忽视了写字指导和书写训练,学生的书写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在这样的背景下,该如何落实新课标下的写字10分钟,就显得很必要了。

第二篇:识字写字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

识字写字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更是我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最基本的技能。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把“喜欢学汉字”、“对学汉字有浓厚的兴趣”作为小学低年级学段识字的首要目标。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才能提高识字效率呢?

首先,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让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识字。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1、儿童化语言激趣。面对一年级学生,上课前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今天有几个生字宝宝要来和我们做朋友,你们愿意吗?但是要想和他们做朋友,必须用最快的方法认识他们才行,你们能做到吗?”然后多媒体出示带有生字的卡通人物形象,这样拉近了学生和生字间的距离,让他们觉得新学的生字不再那么陌生,于是想尽办法去记住生字,识字兴趣很浓,效果也很好。

2、猜谜语、编儿歌帮助记忆。在教学“尖”字时,用猜谜语的方法“上小下大”,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又可以帮助他们记忆字形。再如用“一口咬掉牛尾巴”来帮助学生记忆“告”字。“两木为林,三木为森”这些既简单又易记的儿歌对学生记忆生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使识字课堂变得活泼、有趣,增强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3、探寻汉字规律,提高识字能力。充分利用识字课中的偏旁归类,如:带有“木”部的字都与树木有关,带有“氵”都与水有关等,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比、研究,并且发现汉字的构字方法及规律,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且提高了识字能力。

4、交流方法,学习经验。教师出示生字后,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学生当小老师,告诉大家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学生有很多方法,如:熟字换偏旁(弟—第)、加一加(舌—刮)、减一减(歌—哥)、熟字加一笔(立—产)、熟字去一笔(兔—免)等等。这样在课堂上渗透了识字方法,学生的识字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其次,鼓励多种渠道识字。

学生对识字有了一定的兴趣后,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都可以作为识字的途径。如街道上的广告牌、医院、商店、游乐场等随处可见汉字,随时可以识字;再如看动画片、吃零食的同时,只要加以注意,也会认识很多汉字。同时要求学生开始阅读简单的读物,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每周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识字大王”评比活动。教师出示生字卡或一段文字资料,学生认读,评比出识字最多的学生进行奖励。通过活动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识字、积极识字的好习惯。

第三,阅读与识字紧密结合。

众所周知,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但在阅读环境中识字,可以温习学过的汉字。就是一个汉字复现的过程,使识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所以,我们在低年级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书,在学校也要给出一定的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且让学生交流读书的收获。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识字阅读氛围,让他们爱上阅读,并通过阅读巩固所学汉字。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把识字作为一种乐趣去享受,我们的识字教学也会变得轻松而高效。

第三篇:小学低段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小学低段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结题报告泸州市实验小学马晓芳

【问题的提出】

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通过手写,才能感受到它带给让的愉悦之情。然而,电脑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忽略了用手写字的重要性,这也直接影响到了现在的孩子们,认为字写得好于不好无所谓,反正以后都用电脑了。但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有明确地要求:低段学生要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也就是说,小学低段(

1、2)年级,识字写字是教学的重点,学生正处于形成写字习惯的初级阶段也是最佳阶段,如果不抓住这个时机培养好学生的写字能力,那对他们后面的学习都将造成严重的影响。而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要培养他们的写字能力,首先要做的是激发他们对写字的兴趣。

【研究成果】

一、探寻到了孩子不愿好好写字、不能写好字的原因。通过观察,和与学生们谈话,我了解到,孩子们之所以不愿意好好写字,一是觉得汉字笔画比熟悉复杂得多,麻烦得很,于是不愿意写,二是小孩子本身玩性很大,而写好字是要花一定时间的,孩子们怕慢慢地写字会耽误自己太多玩耍的时间,说以根本就不注意要写好字。另外学生写不好字还有几个客观原因,一是孩子们的手腕发育还不太成熟,写字时间一长,就控制不住笔写不好字了,二是有时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没有给学生留足够的写字时间,孩子们忙忙慌慌完成,肯定写不好。

二、探索出了激发学生写字兴趣的策略。

1.故事激趣。在开展写字指导前及在进行写字指导的过程中,适时给学生们讲述一些古今书法家刻苦练习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故事,又引导学生们欣赏了许多优秀的书法作品,以此激发起孩子们愿意写出好字的兴趣。

2. 评价激趣。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我们班刘谨闻、冯嘉杰、李文西、易佳月、黄思源等几个孩子因为家长的早期教育很重视,所以他们的书写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层次,已经有了书法的意味了。所以我经常将他们的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号召其余学生向他们学习。同时,我让他们与班上几个书写特别糟糕的孩子组成“一帮一”结队伙伴,一有时间就去指导他们练习写字。凡是发现有进步的,就大力表扬,树立孩子们写好字的信心。

3.以赛促趣。二年级下期的后半期,我组织孩子们开展了两次主题为“我是小小书法家”的写字比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在家长的督促下,用两天时间认真完成,然后请学校的书法老师来评选,共选出了15个一等奖,24个二等奖,19个三等奖,我不但将这些优秀作品在学校教师外的班级展示栏里展出,还挂到了班级QQ空间里,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都能欣赏到孩子们的作品,孩子们为此大受鼓舞。写字能力提高的同时,写字兴趣继续增强。

4.通过开展“争取写钢笔字资格”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写字兴趣。根据学生在写字本作业及平常作业中书写情况,我先确定了二十多个孩子取得了所有作业都用钢笔完成的资格,并通过周末给家长的信将这一信息告知了所有的孩子和家长。这在孩子们心目中是一种莫大的荣欣,所以取得资格的孩子欢呼雀跃,作业就更认真了,而没有取得资格的孩子很难过,很着急,于是在v后来的作业中尤其认真了起来,我通过这个举措提高学生写字能力的目标基本达到,一段时间后,我又宣布了第二批取得写钢笔字资格的孩子,这些孩子大受鼓舞,对那些仍然没能取得资格的孩子也是一个刺激。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小朋友心中,“一定要写好字”的意识已经非常清晰了。

“内因决定外因”,只要孩子有了写好字的主观愿望,老师再运用恰当的方式来提高孩子写字的能力就容易得多了。

二、探索出了提高学生写字能力的有效途径

1.加强示范指导。低段孩子想像力丰富,模仿力强。于是我从两方面进行示范指导,一是结合教材上规定的要求会写字的任务,以学校统一配发的“书写本”为训练基地,指导学生结合本子上已有的范例,认真分析每个生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分析各个部件的大小比例、搭配规则等,观察好了才允许学生动笔,先描红再临摹。学生边看边写,效果不错。二是利用每周一节的写字课进行钢笔字的写作指导(孩子们平常都是写铅笔字)。因为平时不能写钢笔字,孩子们又希望能早些写上钢笔字,所以孩子们很喜欢,总是期盼这节课的到来。上课时也非常认真,我根据书写资料(学校统一配发的专门用于写字训练的本子)上面划分的类别逐一示范讲解,指导学生认真书写,量不大,但要求高。铅笔字基础比较好的孩子钢笔字也差不到哪里去,反之,就不容乐观了,这些孩子就成为我重点指导的对象。

2.从自己的角度来观察。在强化示范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已经对观察分析一个字的结构、重难点笔画的方法比较清楚了,于是到研究的后阶段,我就将分析

的皮球完全踢给孩子,我用小黑板将所有生字写出来,然后请学生起来说:“你认为哪些字要怎样写才能写好?哪些字要注意哪些地方才不容易写错?”学生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谈自己的感受,我都会给予充分的尊重,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分析的效果也非常好,不但大大减少了错别字,也让更多孩子的字写得更漂亮了。

3.平常作业时严格要求。这点也是从两方面来进行的。一是校内课堂作业,要求认真书写,字体规范,凡是不合格的,只要时间允许,都要求其重新完成,直到合格为止。二是家庭作业中,主要是充分发挥家长的督促检查功能,严格要求孩子。要养成一个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轻易的,学生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良好的写字习惯不能靠几节写字课。我们使学生的习字由课内向生活之中延伸,要求学生写字课内与课外一个样、校内和校外一个样。经常向家长宣传学生良好写字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家长积极配合,与老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对学生每一次的家庭作业都能认真检查。教师也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最近的写字情况,请家长关心、帮助学生习字。

【主要效果】

经过一学年的研究,本课题的主要效果有:

一、学生写字兴趣变得浓厚了。98%的孩子喜欢上写字课,每当到了写字课时间,喜欢一笔一画写好一个字的感觉。有部分孩子还就此爱上了书法,主动参加业余书法班的学习。

二、自觉写好字的意识大大增强。现在,95%的学生完成作业,不是以时间为标准,而是以书写、以作业质量为标准,很少有学生以最先做完为骄傲的资本。而是以老师给多少个苹果、怎样表扬他的书写为自豪,营造出了“写一手好字”的良好班级氛围。

三、学生渐渐地学会沉静了。“定能生惠,静能长智”,随着对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孩子们变得安静多了,沉稳多了,少了很多浮躁之气。

四、识字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因为要写好字,必须要先仔细观察这个字,看清它的结构,了解它的笔顺,找出笔画、部件之间的搭配规律,久而久之,学生们对文字的敏感度、细致度都得以增强,掌握了更多汉字的构成规律,熟能生巧,于是识字能力就随之提高了。

五、主动识字写字的意识增强。以前,只要书上没有要求会写的字,绝大多数孩子是不敢动笔写的,一是怕写错,二是怕写不好。现在,他们会应用自己掌

握的识字方法去分析认识这个字,然后写好这个字。现在,孩子们认识的字比规定的多得多,会写的字也不仅仅限于教材上要求的会写的字。

【反思】

当然,本研究工作中也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如因为时间关系,个别学生平常练习中字很不规范也没能给予及时的纠正,使他们不认真写字的坏习惯还没有改掉。

研究工作虽然告一段落了,但对孩子们写作能力的培养、帮助孩子们提高写字质量的工作还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努力!

第四篇: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几点体会

中 国古代便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还有杜甫倡导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不由此而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起小学生的读书的兴趣呢?下面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营造读书氛围,培养读书习惯,激发读书兴趣

刚开始,有的小学生读书没有兴趣,把读书当作是一种负担。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把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是激发学生喜爱读书的重要客观因素。我作为班主任确定了每天的早自习时间,下午课前10分钟为经典诵读时间。经过一个月的坚持,从学生的发言和写作中我们感觉到学生的语言更丰富了,发言更精彩了。学生的气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正体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的读书兴趣越来越浓了,把读书不在当作是一种负担,而是读书成为了习惯。自觉的在书海里遨游。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不惜慷慨解囊多次购买图书。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激发读书兴趣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有许多小学生喜欢读书,也读了不少的书,但是读、写能力并没有多大的提高,其原因就是阅读方法不当。阅读方法因人而宜,我们提倡学生开放式读书,个性化读书,不拘泥于传统方法,但以下几点仍需要借鉴。第一,“多读”,多读才能获取大量的信息,储存丰富的知识。可采用“浏览式读书”,即,速读——寻找知识点——摘记;“筛选式读书”即,“目的——检索——浏览——精读——摘记的方式进行;第二,“多背”,教育心理学表明:少年儿童智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记忆力强而理解力弱。在儿童存储语言信息的最佳时期,让学生多背诵一些好文章,使之转化成自己的语言,第三,“多摘”让学生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好习惯,对读物中的佳句、名段、奇事、珍闻分门别类,摘录下来,为将来的应用,积累知识;第四,“多写”,要培养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读完一本书,根据内容和自己的感受,作好读书笔记,日积月累,可以增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分析品评能力。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读书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的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在班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读书过程中我还采用创设情境方法利用动画、音乐、游戏等--------将“读书”和“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为了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常读书,养成读书习惯,我在班级开展了“读书冠军”“读书小博士”的评选活动。定期开展“读书汇报会”使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喜悦活动。我校还在“十一”放假前一天,开展了“同是一个爱,共圆中国梦”读书演讲比赛等活动。学生通过上面的活动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激发了爱国之情,而且从中得到锻炼同时也激发了读书热情。

四、课内课外结合,激发读书兴趣

仅仅鼓励学生去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是不够的,还必须逐步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利用课堂所学的阅读方法指导课外阅读,往往会使课外阅读收到更好的效果。结合课内阅读教学,以一篇带多篇,由课内引向课外,可以简单分为几种类型:

(1)、根据文体,指导阅读同类型的文章

学生在学习了某种文体的课文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同类体裁的读物,指导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以达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的效果。如学习了说明文《太

阳》后,推荐学生读《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学习了成语故事《守株待兔》后,向学生推荐《小学生成语故事》这本书。

(2)、根据作者,指导阅读系列作品

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后,教师可向学生介绍该作者的其他作品,让学生课外去阅读。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又可加深学生对这位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他写作风格的把握。例如,学习了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引导学生借阅《安徒生童话选集》;学习了鲁迅的《少年闰土》,介绍学生阅读他的《阿Q正传》等文学作品。

(3)、根据内容,指导阅读相关的文章

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教师在课前或课后布置学生阅读与课文主题相关联的文章,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如在教《母亲的账单》一课后,让学生去找“母爱”主题的文章

创设更多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在更多人面前展示他的阅读成果,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阅读动力,并从中获得更多启发和方法,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萧伯纳曾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之后,我们就各有了两种思想。”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它本身就是一种碰撞和融合,两种思想交流之后或许可以产生第三种甚至更多思想。在这种交流活动中,必将极大地拓展其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阅读质量,并将极大地推动其阅读热情,使阅读成为一种时尚,甚至成为一种生活需要。

多读书,读好书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兴趣的一种手段,我们可以大胆尝试。

第五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布时间: 2014-3-4 9:58:09

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教学语言巧妙合理、生动形象,能充分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触发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传统的章回小说,或评书艺人,常在讲到关键时刻,突然停住:“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是卖关子,也就是设置悬念,引起听众对下情的探究。这对我们教学工作很有启发。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也能使学生越听越想听,就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我们充分调动起来了,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个设疑、激疑、解疑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创设问题情境,具有恰当的提问语,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向,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寻求问题答案

上一篇:学生实习报告鉴定表下一篇:学生营养餐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