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孝道现实意义

2022-07-09

第一篇:论语孝道现实意义

论语 孝现实意义

论语》论“孝”及其现实意义

发布日期:2009-12-24 11:18:03中国孝文化专题研究网站

孔子画像

说起《论语》,给我最大感触的还是一个"孝"字。

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中,"孝"一直是炎黄子孙所尊崇笃行的优良美德。在儒家思想看来,孝是天经地义的至德要道,是百行之本,万善之先,孝被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自古以来,凡属开明的统治者,都以孝悌之道来治理国家,他们认为"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大学》第十章),视孝悌为榜样的力量。儒家宣扬父严母慈、兄友弟恭、夫义妇顺、子孝孙贤等伦常关系,并以此来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孝悌之道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建设打下了万古常新的基石。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东亚文化的一种独特的民族特色。可以这样说,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亲人故旧,爱故乡梓里,是爱国主义的土壤;而这些感情都源于孝悌。一个在孝悌氛围中长大的人,他的感情是最深沉、最真挚的。这份感情扩而充之,发扬光大,便是仁民爱物的高尚情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内心世界的充实和涵养,都与亲情有关。推行孝悌之道,对提高个人的人格理念,稳定社会人心,进而使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都有无法取代的作用。所以孔子也十分重视孝悌之道,在《论语》的开篇第一章《为学篇第一》中就借有子的口提出--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除了在总体上阐明对孝悌之道的看法和主张之外,孔子还在《论语》中为我们给出了不少具体的要求和启示,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论语》里的一些有关"孝"的名言警句,来看看"治天下"的《论语》是如何论"孝"的,顺便也讨论一下它们的现实意义。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篇第二》)

"生,事之以礼。"孔子说,当父母活着的时候,我们要孝敬他--"事之以礼"。怎么叫以"礼"事之呢?这个礼不是说见到父母行个礼就叫孝,而应当是包括生活上的照应、爱护等种种行动。"礼"是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看到这个礼字,绝不能作狭义的"礼貌"来解释。这还远远不够,不仅在父母生前要毕恭毕敬地"事之以礼",父母去世以后更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自始至终都以"礼"相待。这一段的意思其实就是说,对父母要孝顺、孝敬,要体贴父母,不要违背父母的心意。父母年迈,儿女要尽孝养之责;父母患病,儿女要及时求医尽心护理;父母亡故,要认真处理后事,要按照民族的习俗,进行祭祀,以追念父母生养教导之恩。这是可以说是孔子对我们提出的第一个具体要求。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为政篇第二》)

这句话是说父母看到孩子生病了,那种忧愁、担心,多么深刻,做儿女的你要去体会这种心境。对于这句话,我们要这样说,这个问题只有自己做了父母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出来。这种情形大概就是,父母要上班,小孩病了,家里又没人照料,只好留下一个,另一个坐在办公室里,又着急,又担心,又不敢走开,惶恐得象热锅上的蚂蚁。这种心境就是"父母唯其疾之忧"。孔子的意思就是说,对父母能付出当自己孩子生病的时候那种程度的关心,那才能算是孝道。看到这里,儿女要尽孝道就必须明白两点: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父母为自己的健康状况而忧劳;另一方面时刻关心父母的饮食起居,对父母的身心健康多加体察,竭尽自己的一番孝心,以回报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篇第二》)现在的人不懂孝,以为只要能够养活父母,有饭给他们吃,每个月把生活费往父母手里一塞,就是孝了。这些人真应该好好看看上面孔子的这句话--"犬马皆能有养",饲养一只狗、一匹马也都要给它吃饱,更提有的人养宠物还要买最好的食品给它吃了。所以光是"养"而没有"爱"的真感情,就不是真孝。孝不是形式,绝不能等同于养狗养马。下面还有--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为政篇第二》)

子夏来问孝,孔子说色难。什么叫色难呢?说白了就是一个态度问题。上面讲不敬何以为孝,就是难在态度上。"有事,弟子服其劳。""有事"的时候,比如说我们做后辈儿女的,看见父母长辈扫地,就要接过扫把来自己做。"有酒食,先生馔。"有好吃的,就先拿给父母长辈吃。"曾是以为孝乎?"你以为这样就是孝吗?替长辈做了事,请长辈吃了好的,不一定就是孝了,为什么呢?--"色难"。态度很重要。就像父母下班回家,感到累得要命,躺在床

上,吩咐倒杯茶给他喝。做儿女的茶是倒了,但端过去时,沉着脸,把茶杯往桌子上重重的一搁,用冷硬的语调说:"喝吧!"我们想想,在儿女这样态度下,做父母的心里,能好受得了吗?对我们做子女的人来说,这是绝对不可以的。所以孝道第一个要敬,这是属于内心的;第二个则是外形的色难,态度的问题。对父母只知道口体之奉,打打供养,不知道从内心尊敬父母,使之得到精神上的安慰,那只能算尽了犬马之养,绝不是真正的"孝"。孔子的话非常浅显,为人子女者,必须警省。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篇第四》)

话又说回来,天下也有不是的父母,父母不一定完全对。作为一个孝子,对于父母不对的地方,就要尽力的劝阻。"见志不从"就是说父母不听劝导的话,那么就"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仍旧要对父母表示敬重,就算心里忧虑也不暗自埋怨。因为你是我父母,你要犯法,我也没有办法,但是我要告诉你,这是不对的。因为你是我的父母,我明知道跟去了这条命可能送掉,但是我是你的儿子,只好为你送命,不过我还是要告诉你,这样是不对的。这种孝道的精神,总而言之就是: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该温和地劝导,把道理明白地告诉他,即使是反抗也要有个限度。退一万步来说,自己始终是父母所生、所养育的,迫不得已时也只好为父母牺牲,这个原则是义不容辞的。

因此,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篇第四》)

古人讲父母老了,怕没人照应,就不去远游,即使要远游,也一定要有个方向,一定要让父母知道其行止去向。做儿女的应当理解远游在外,山重水复,音书难达,"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今天时代不同了,社会结构在趋向多元化,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和不断完善当中,通讯和交通事业也日趋发达,"父母在,不远游"的观点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但儿女对父母的晚年生活的侍奉和临终关怀还是不能不有所顾虑。这是中国伦常社会的特点,也是中国人的凝聚力所在。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篇第四》)

孔子叮嘱为人子女者,对父母的年事应当念念在心,并且抱以喜忧参半心理。喜的是父母健在,享受了人生的寿考;忧的是人生的大限总是无情的,随着岁月的流逝,儿女报答父母的深恩又是日少一日了。这当然是很有道理的。不过,我觉得对我们来说,要记住父母的年龄,首先还要记住父母的生日,而且每年都要进行祝贺。就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以前和父母朝夕相处,并没有父母生日的概念,自然也浑然不知。如今孤身求学在外,远离家乡父母,倍念亲恩之余,才领会到向父母祝寿的重要之处。想想看,在父母生辰之时,第一时间给远在千百里外的亲人捎去哪怕是一句问候、一声祝福,那是多么地让为自己牵肠挂肚的父母亲为之心花怒放、笑逐颜开的一件事啊!想起来就是连自己这心里也都免不了暖乎乎甜丝丝的啊!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儒家孝文化中,在《论语》中,它的孝悌之道也有不少不合时宜的内容,是应该为我们所摈弃的糟粕。比如下面这一句--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为学篇第一》)

这里孔子在阐述封建氏族社会中的一种礼俗传统。父亲在世时,子女不能主事,旁人只能观察子女的意愿和志向所在;父亲去世后,子女可以自主行事,这时旁人可以考察子女的品行和举措。如果子女能多年继承并保持父亲的遗愿和成规中的积极合理部分,而不轻易地改弦易辙,使家族关系保持相对的稳定,也是为人子女者的一番孝行。

这一章一直疑议纷纭,争议处就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其实这也没有

什么好争的,只要做个假设,就一目了然了--假使父母行为不端,以窃盗为生,儿子不想当小偷,有反对的意见,可是为了孝道,就不能不当三年小偷去。这样,问题不就来了?明明知道错,可推说:"孔子说的呀!圣人说的呀!为了作孝子,也只好做错三年呀!"这能行吗?!其实这中间还是封建氏族社会的伦理道德在起作用,今天时代不同了,对这种成规陋习,肯定应予批判废除。

孝文化,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失落已久的传统,得不到应有的正视和重视。在我们的人群中也存在着不少对于"孝"的糊涂观念和混乱思想,这就很有必要对孝悌之道重新界定内涵,并赋予时代的内容,形成新的风尚和新的美德。这个时候就必须统一大家的认识,把孝悌之道作为道德的启蒙教育和终身教育,从而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为国家的现代化和中华古老文明的延续而不懈努力。

第二篇:《论语》在现实中的意义--浅读《论语》

如果现在有人提到孔子,大多数人马上就会想起《论语》,虽说《论语》只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并非孔子亲笔所著,但仍能在2500多年后拥有如此深的影响,在世界很多地方广为流传,很多学者、政治家、教育家等大力推荐,可见《论语》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有其积极的意义。

初中课本有过《<论语>六则》、高中课本学过《季氏将伐颛臾》,可见《论语》不论是在文学、还是在人生哲理上,还是在政治思想和教育理论上,都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生活在春秋晚期,他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对“仁”有着许多解释,比如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等等;还比如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些观点在他日常教学中,乃至《论语》中都深深的体现着。

然而,由于每个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各不相同,那么如何能快速理解《论语》的意思呢,下面在理解《论语》上,试举一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是《论语》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的确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细想确是如此,在理解这句话时,大家可以用吃东西来比喻学习,吃东西时把东西放到口中,就如同学习的开始,而咀嚼消化的过程就如同思考一样,吃东西时只有消化后才能吸收到食物中的养分,同样学习时只有思考后,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因此,思是学的升华。这样一举例,理解这句话就容易很多了。

古语有云:“学以致用”,只有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中,才能完成学-思-用的过程,那么如何把《论语》中的话语引申到现实中呢?下面试举几例: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在学习上不耻下问,多向他人请教,同样在生活中亦是如此,比如在生活中,有的人并不是很受大家欢迎,于是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是远离这个人,极端一点的,甚至会对其产生厌烦心理,而深谙这句话真谛的人会仔细发掘这个人的优点,学过来,据为己有,而真正悟透这句话的人,就会在学来他人优点的同时,像朋友一样去帮助他。这样的话,你即学会了他人的优点,同时你又交到了朋友,那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说,每个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优点用来学习,缺点用来警惕,在警惕缺点的同时也是一种学习,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如此,那么人生必会丰厚,社会必将和谐。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想必《论语》中的这段话必对其有所影响。在这段话中,孔子将仁分为五种道德规范,恭指为人要庄严自重,宽是宽厚,信是诚实,敏是勤快敏捷,惠指慈惠,有此五条,就会得到百姓信任,受到民众的拥护了。这段话说的是从政,为政如此,那么在生活中在对待家人和朋友时,这五点同样适用,一个人只要能尊重他人,宽待他人,并且讲信用,为人敏捷,待人慈惠,想必这样的人,不管地位高低,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的。

以上只是《论语》中给我留下较深影响的几句。然而,一部《论语》在历经2500多年风雨的洗礼后,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不论是从做人,还是从做事,仍然具有其现实意义,由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阅历,不同的文化底蕴,所以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于是更应该求同存异,在对《论语》的理解时,不仅仅只可以从其表面理解,而且应该去发掘其更深一层的意义,联系现实生活,同时可以通过各种例子,用各种方式来表述,所以在现如今与其说《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到更不如说是一盏明灯,一盏能将你指引向更广阔,向着更和谐的人生去发展的明灯。

第三篇:浅谈《论语》“里仁”篇中的仁学思想及现实意义

作者:黎勇

【摘要】

本篇是《论语》的第四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仁”字在里仁篇中总共出现了15次。在不同的对话场景、语境下, 针对不同的弟子, 孔子对仁做了不同的解释、说明和阐发, 但始终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界定。但强调仁的情境性,也并不必然导致对它自身核心价值的迷失与消解。本文主要来简要论述孔子在里仁篇中的仁学思想及它的现实教育意义。

【关键词】 孔子

教育意义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概念。“仁” 学思想是孔子建构的十分完整的思想体系,包含了精湛丰富的思想内容,代表了孔子整个思想学说的真正价值。

一、《论语》中的仁

《论语》讲“仁”的地方很多,有些讲到“仁”的话是针对提出问题的人的具体情况说的,有时不免强调了某一方面。《论语》中讲到“仁”最清楚的是孔子答复颜渊问“仁”的一段话。这段话应当看为对“仁”的比较全面的论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进一步问具体条目,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篇》)意思是说,“仁”的基本内容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具体条目是,不合礼的事不去看,不合礼的话不去听,不合礼的事不要说,不合礼的事不要做。由此,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孔子论“仁”的深刻具体性内涵,是远远超过前人的。不仅如此,把“仁”上升为“仁”学思想,全面系统地讲述并身体力行的,当然属孔子了。关于“仁”的含义。孔子说“仁”的基本性质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其特点是突出强调了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仁,即只有恢复礼制、巩固礼所制订的政治秩序的行为才能叫做仁。那么具备哪些具体的特点才能达到仁的标准呢?《阳货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这就是说,一个仁人要具有五种品德:保持一定的尊严和恭敬,这就不会招到侮辱,待人要宽厚些,百姓不怨恨,言出令从,具有威信,这样别人才愿意为你任用,善于思考,行动果断,这样在工作中可以取得具体的成绩,善于给人们带来实惠和好处,这就可以使人尽力地工作。这是孔子对“仁”的又一诠释,这是从古之“君子”的角度,来谈仁的内涵的。

“仁”的多重含义还包括“礼”的内容。《子路篇》中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为什么说这里的“礼”就是孔子所说的“仁”呢?因为在《宪问篇》里,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里的君子之“仁”,自然是指包括在孔子的“仁”的含义之中,也即体现在上面的“礼”中,那么“礼”即成为“仁”的内容之一方面。尤其是上面所引用的《颜渊篇》中,颜渊问“仁”的条目时,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更印证了“仁”的内涵之丰富性。

“仁”的思想包括孝悌的内容。《学而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我想,这段话虽然出自有子之口,却是孔子“仁”的思想之一方面的体现。

二、《里仁篇》中的仁 “仁“在《里仁篇》中)“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1],知者利仁”。孔子的意思是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处于困境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处于安乐中。仁人安于仁,<因为他只有实行仁德才心安;> 聪明人利于仁,<因为他认识到实行仁德对自己有长远而巨大的利益。>” .子曰:“里仁为美[2]。择不处仁,焉得知?”这里讲的仁是“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够喜爱某人,厌恶某人。”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3]?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4],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说:“有钱和做官,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贫困和卑贱,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抛弃它,君子不摆脱。君子抛弃了仁德,到哪里去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在吃完一餐饭的时间都不离开仁德,仓促匆忙的时候,他也一定和仁德同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他也一定和仁德同在。”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5];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着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6]。”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从孔子在《论语》“里仁篇”中所提及到的“仁”主要是指的仁德,而仁德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就是就是指的一个人的道德。但是在当今中国的社会,道德的滑坡到了一个如此严重的地步,这是我们每一个国人所知晓的,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讲到“中国的社会道德问题已经到了一个何等严重的地步”,这是一个领导人的担忧,也是一个民族的倒退。近年来,社会上频频发生的各种事件,如“小月月事件”、“南京彭宇案”以及接二连三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等都折射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社会道德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为了金钱、权力、美女等各种个人利益不惜出卖自己的良心,置国家安危和人民生命健康于不顾。在这样一个糟糕的社会道德背景下,如果大家再不用行动来弥补道德的缺失,那我中华民族只怕是落山的太阳。那么下面笔者主要来谈谈孔子仁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三、《里仁篇》仁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这里的仁主要是从环境的角度来阐述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受的影响也大不同,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现代人生活在现代的社会里,环境对我们十分重要,但是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不同程度的破坏我们的生态环境。环境问题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和“公害”。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工业生产造成大气、水环境恶化等。环境问题的恶化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孔子的仁学思想中的中庸之美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做事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尤其是现代人在对环境资源问题上一定要把握好度,只有这样我才有可能建立真正的的和谐社会。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这里的仁主要是指一个人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面对各种诱惑时很容易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很容易受到各种物质利益的诱惑,如金钱、美女、权力等。正如孔子所说要真正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样的人生境界在今天这样的功利社会怕很不容易啊。今天,人们每天在网络、报刊、电视、杂志等各种媒体上都可以看见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贪污腐败现象、食品安全事件、强奸抢劫暴力事件等犯罪行为的发生。试问是什么导致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人们对物质的过于追求,是人们经不起糖衣炮弹的攻击。老祖宗的东西大家不能丢,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里的仁主要是指事物双方是对立的、矛盾的。 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其实,孔老人家在这不仅仅是教导人们事物是出于对立统一之中的哲学辩证关系,而是要让我们学会一种方法论。即事物对立统一的时候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在今天这样一个无论是经济、政治、科技,还是文化都发展迅速的时代,社会的发展必然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各种选择,如就业、学习、工作等。但是,人们在面对这么多的机会时,往往会迷茫和不知所措,从而错失良机,与成功无缘。如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在选择就业时就东挑西拣、眼高手低,最后导致自己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不说,反而为社会增加财政负担,领着失业金。《里仁篇》教导我们怎样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去抉择人生的价值,和实现人生的目标。

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这里的仁主要是要人们明白一个道理,就是立志、坚持自己的信念。今天,人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要做到时刻保持一种清醒和自我的状态是不容易的。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言论得到了充分的自由,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往往会不假思索的去转载和捏造一些为了吸引眼球的不堪事实,最后导致信息失真。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损失。孔子说:“假如立志实行仁德,总没有坏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孔子教诲大家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保持清醒和矢志不渝的信仰。

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里的仁主要强调人们在对待富贵与贫贱的态度,正如孔子所说,富与贵是我们大家都在追求的,但是,如果我们为了达到富贵的目的而不择手段,这样就有失君子之风。同时,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和也不会久远。反之,如果一个人为了摆脱贫贱而做出有损他人和集体的利益的事业是不道德的行为。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是,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法商家一味的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置国家安危和人民生命财产于不顾,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最近在网上出现的毒馒头、毒胶囊、假猪耳朵等食品安全事件,都折射出了在很多人在利益的趋驱使下变得那么的无耻和不择手段。《里仁篇》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

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着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在这里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同样,在今天这样一个看似安定团结的社会中,一个人要做到真正的仁德是几乎不那么可能,但是,并不是我们不能达到这样的仁德境界我们就不去朝那个方向努力。其实,在这里我认为孔圣人更多的是强调一个人在做事时候的努力和认真程度,同时,更多的是鼓励我们大家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即便是就像仁德一样,我们不能保证能百分百的做到,但是至少我们努力了,我们无怨无悔。

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的确,尤其是在我们今天的社会,越来越多的道德问题摆在国人的面前,道德冷漠、道德滑坡、道德无知等。现在很多行业的职业道德也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状况:有些医院以药养医,有些医生收受红包;有些歌唱演员对口形假唱;有些教师教学时课上不讲、课外讲;有些媒体利欲熏心制作虚假广告,赚取眼球炒作假新闻;执法人员吃拿卡要,不秉公办事等等。烟草行业的个别员工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有悖于“两个至上”价值观,有损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现象。细究起来,这些不讲职业道德的行为多是由于这些工作人员缺少个人品德的修养造成的。他们平时轻视自己的人格,不用个人品德来约束自己,面对各种职业道德守则,仍我行我素,以个人为中心,丧失了一名员工的职业操守,是很可耻、可悲的事情。因此,无论是提高社会公德、加强职业道德和弘扬家庭美德,都离不开加强个人品德建设。道德建设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具体的个体抓起,重视个人品德教育,人人讲道德,人人重修养,人人促和谐,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才能落到实处。

本文主要从《论语》<里仁篇>的教育作用来进论述它的现实意义,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们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社会形势,如何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肩负着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的重大历史使命,正接受着来自世界各得的不同的文化冲击。中国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既要适应国际化的发展潮流,又要走属于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虽然步履维艰,却一步步日益繁荣。为了祖国更好的发展,我们必须提高自我修养。

尾注:本文中的《论语》原文均来自《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 [1]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2]里,这里活用为动词,居住。

[3]恶乎:恶,音wū,何处;“恶乎”即“于何处”。 [4]违,离开。 [5]尚,超过 [6]仁,同“人”。

参考文献:

【1】《论语译注》杨伯峻 [M] (中华书局) 1958年

【2】《<论语中>的仁之为道》余治平 [J] 江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10 卷第4 期

【3】《德性之“仁”与规范之“仁”——简论早期儒家的“仁”说及其现代价值》田文军

【4】《论<论语>中的成仁思想》陈殿青[J] 琼州学院学报 第14 卷第4 期 2007 年8 月

作者简介:黎勇 生于1987年11月——系安顺学院政史与法律系 09政本

第四篇: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思想.txt你看得见我打在屏幕上的字,却看不到我掉在键盘上的泪!自己选择45°仰视别人,就休怪他人135°俯视着看你。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思想.txt-两个人同时犯了错,站出来承担的那一方叫宽容,另一方欠下的债,早晚都要还。-不爱就不爱,别他妈的说我们合不来。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思想

摘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孔子之前,华夏民族对“孝”的阐释已经蔚为大观,本文从儒家经典《论语》入手,结合前人观点和其他儒学著作,阐发孔子的孝道思想,并探究《论语》中的“孝”对今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孝;论语;孔子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其实,孝的思想早在孔子以前就已产生,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之中“孝”字从老从子,象征老人扶子之行,象征年轻人搀扶族中老者。“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金文诂林》卷八) 在远古的氏族和部落社会之中,“孝”的意义是很广的,是指对本族中年长者的尊重、敬爱、赡养和祭祀[1]。随着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社会长时间的发展,“孝”也由对族中老者的尊敬变成对父母的关爱,成为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重要伦理规范,甚至在今天,对生者的“孝”更为受到重视。但是综观《论语》里的孝道思想,跟上古时期更为接近,那就是“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义务,还是忠于国家的品德基础,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士的标准之一,在孔子那里,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和祭奠。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传统意识形态的动摇,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之下,传统宗法社会中维持人际关系的孝道思想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子弑父、臣弑君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整饬社会秩序,重建孝道伦理的过程中,孔子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论语》记载了孔子的学生有子所说的一句名言:“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也。”这句话是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 人之行莫大于孝, 为人者如果做不到孝, 那其他的品质也就无从谈起。有子继承的是孔子的思想,可是说这是对孔子孝道思想的延展,孔子自己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在另一本儒家经典《孝经》中还有一句话说:“孝乃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儒家从理论上肯定了孝是人伦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仁”是孔子强调为圣人的必要准则,而孝作为仁的内核,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有子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犯上和作乱即为不忠,孝悌者鲜犯上而无作乱,是忠君爱国思想的拥护者。我们现在常说“孝顺”一词,似乎孝敬就代表着顺从长辈或者权威的意志,那孝是不是就是愚忠和逆来顺受?很多人因此产生误解,批判《孝敬》的愚昧和保守。其实,仅就这一点,孔子早就给出了答案。有一次,曾子问孔子,“孝”是不是就等于“从父之令”,缺乏自己的独立意志和价值的准则呢? 孔子的回答是:“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在“孝”之外,孔子还用了另一个道德的准则“义”来规范它的实行。如果上级或者长辈言行不已,就可以阻止或者不执行。可以看出,“义”作为一个概念是超越了君臣、父子的伦理关系的,《荀子

第五篇:高中语文教学弘扬《论语》孝道文化的实践

麻涌中学

叶火晋

何淑婷

内容提要:古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论语》是古文教学的经典篇目,《论语》里面的“孝道”内容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现在正是孝道缺乏的时代,学生需要懂得孝道。学生通过学习《论语》中的孝道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养成负责任的社会态度。

关键词:语文、弘扬、论语、孝道、实践

《论语》是语文新课程标准里面规定的文化经典课外读物,选修课程里面也有“文化论著研读”系列,《论语》里面的“孝道”内容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现在正是孝道缺乏的时代,学生需要懂得孝道,通过学习《论语》中的孝道文化,这有利于学生明白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我们学校的学生普遍对文言文不感兴趣,我们从现实孝道缺失的危害入手,让学生先积累感性的知识,然后再回到《论语》中,专研《论语》中的孝道文化,通过查找资料,老师讲解,以及互相合作学习、利用互联网学习;开展调查与考察活动,从《论语》中吸取智慧,从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养成负责任的社会态度。

一、选编校本教材《论语·孝文》

《论语》一共二十章,其中17次出现“孝道”,我们按照《论语》章节的顺序,把明显与孝道有关的内容摘录下来,给出对应的翻译,编成校本教材《论语·孝文》,让学生人手一份,在规定的时间熟读成诵。教材如下: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8年版P27)

翻译: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8年版P33)

翻译:孔子说:“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

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8年版P33)

翻译: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4、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8年版P36) 翻译: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5、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8年版P38)

翻译: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6、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8年版P53)

翻译:孟懿子来问怎样尽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樊迟替孔子驾御马车,孔子告诉樊迟说:“孟懿子来问我怎样尽孝,我答复他不要违背礼。”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在人间的时候,你要尽孝道,不要违背礼,一切都要依照礼来事奉父母。父母去世的时候,从预备的棺材、入殓、出殡,以及选择地方埋葬,整个过程都有都要合乎礼。父母亲死后要祭祀,祭祀的时候,用什么样的祭品,也都有一定的规定,不能违背礼。”

7、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8年版P54) 翻译: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子),父母只担心他生病。”

8、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8年版P56)

翻译:子游询问孔子孝道,孔子说:“现今的孝道,只是说能够奉养父母,(但这样是不够的,因为)对狗或马也能做到饲养它们,如果对父母不诚心孝敬,那么和饲养狗、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9、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8年版P57)

翻译: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在父母面前,始终和颜悦色很难。有事情,年轻人去帮着做,有了酒饭,让长辈吃,难道这样就是孝吗?”

1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8年版P70)

翻译:季康子问:“要使百姓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和勤勉,应该怎么做?”孔子说:“你对待百姓的事情严肃认真,他们对待你的事情也严肃认真;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他们就会对你尽心竭力和勤劳努力;你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教育能力弱的人,他们就勤勉。”

1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8年版P71)

翻译:有人问孔子:“你怎么不去从政?”孔子说:“以《书经》看法来说,人处在家庭之间,能带领家人正心修身,就是为政了。何必非要求个一官半职,才叫做为政呢?”

12、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8年版P126) 翻译:孔子说:“如果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13、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8年版P241)

翻译:孔子说:“禹,我对他是无话可批评的了。他自己饮食菲薄而尽心孝敬鬼神。自己衣服恶劣,而讲究祭服之美。自己宫室卑陋,而尽力修治沟洫水道。我对他真是无话可批评的了。”

14、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8年版P258)

翻译:孔子说:“在外面事奉公侯大臣,在家里事奉父母兄长,丧事不敢不尽力而为,不为酒困扰,这些我做到了吗?”

二、安排课时让学生熟读成诵

人们往往对自己熟知或了解的东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弘扬《论语》中的孝道文化,那么熟读成诵就是有利于学生能认真去学习并理解孝道文化的有效途径。学生在知道有这些内容的情况下,对老师讲解《论语》中孝道文化知识就会更积极。

清末教育家王筠《教童子法》介绍一种连号法:第一天背诵一段,第二天背诵一段,将第一天的内容,合起来背诵,第三天再背诵一段,复习前两天的,再合起来背诵,以此类推,一直增加到第十一天,则除去第一天的,只背诵前十天的,再学新的内容。这种循序渐进、不断反复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温故而知新,再结合所授课班级学生的特点,做出以下的安排:

用三个星期的时间,让学生将《论语》中关于孝道文化的内容熟读成诵并理解,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于自己的实际生活,发挥中华文化精髓“孝道”文化的巨大作用。

前两个星期的任务是熟读成诵:首先,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先是全班集体大声、准确、清晰地朗读。这主要是利用早读晚读时间,每次都将校本教材《论语·孝文》的内容(14段话)大声朗读。接着,让学生自由低声诵读,边读边体会。第一天只要求背诵一段。在上课的时候,利用课前五分钟,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趁热打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分析《论语》中的孝道文化。在能背诵的基础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记忆,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第二天也要求背诵一段,同时也复习第一天所学的,两段结合起来一起背。第二天在课上讲解要求背诵的第二段,第三天以此类推,到第十四天,将所有的结束,让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理解深入的程度。

第三个星期:最后,在熟读成诵的基础,第三个星期,反复朗读,在课堂上组织一次背诵比赛。这样反复刺激学生的记忆,有利于其巩固。随后,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收集与“孝道”文化先关的信息、资料,进一步理解“孝道”文化并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孝道”文化的具体内容。

三、分析《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经过三个星期的熟读成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论语》中的孝道思想,避免了凌空蹈虚的说教,加深学生理解《论语》中的孝道的核心思想。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共20章,很多内容都与孝道有关,由此可见“孝道”的重要性。表面上看,《论语》中关于“孝道”的论述较为凌乱,实际上《论语》中“孝道”的思想体系是系统的。

1、“孝道”是“为人之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8年版P27)这段话的意思是“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欢触犯上层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统治者却要带头叛乱的人,从来没有过的。君子致力于事情的根本,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有。孝悌应该是仁道的根本吧?”仁是孔子提倡的道德的最高境界,正因为“孝道”起着维系着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因而“孝道”可以看作是仁的根本。

孔子还反复强调“孝道”的现实意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而证明,他认为“孝道”是“为人之本”,只有“孝道”才能提高年轻人的自身素质,从而使社会安稳发展。

2、“孝道”是真情实意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李泽厚·论语今

读·三联书店2008年版P56)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供养父母没有尊敬之心,那么就和养犬马没区别。孝心应该是发自内心,脸上应该是和颜悦色的。“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8年版P57)最好的“孝道”不容易做到,不仅是在物质给予保障,而且出自内心而使父母的精神愉悦。

3、“孝道”的表现形式

第一是不让父母担心。“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8年版P125》)父母尚在,不远游,因为父母会牵挂,如果非得远游,要有具体的方向。“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可以由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长大了自己要照顾好自己,一旦生病,父母会为你担忧,这就是不孝;另一种是自己染上了恶习,让父母为此而蒙羞,这是大不孝。由此看来,父母最爱的人就是自己孩子,因而作为孩子的我们,要把自己照顾好,身心健康,那么才能解决父母之忧虑。

第二是以礼待父母。“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8年版P53)孔子认为对父母尽孝,一定要遵守礼节,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尽孝。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礼仪来表达。 家是人礼仪培养的起点,也只有对父母有礼,才能做到走出家门后有礼。

第三是正确对待父辈的言行。当认识到父辈精神、品性是正确的,那么则要“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例如父辈积累的宝贵知识和精神财富,不随便改变,这就是“孝道”,好的精神文化即便父辈不在也要继承。然而,父母不是圣人也会有犯错的时候,这时该怎么办?“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时应该先听父母讲完,不要打断,接着委婉地指出父母的不足,即便是遭到父母责骂与殴打也无怨言,仍侍奉双亲,这就是孝道。

给学生理清楚《论语》中孝道文化的思想体系,在完整的思想框架指导下,更有利于学生去理解孝道文化。

四、安排时间让学生作社会调查,通过采访、在网上搜集信息、查阅书报以及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了解社会的孝道现状。

(一)社会调查

学生在课堂上对《论语》中孝道文化的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孝道文化对当代高中生以及当代社会的意义,考虑到条件的限制以及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那么就在语文课上介绍几种常用社会调查方法并指导学生操作方法。

大部分学生在了解的情况下对《论语》中的孝道文化很感兴趣,班上的学生分成八个小组,在为期三个星期的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去查书看报做摘抄,有的小组成立采访队在校内校外进行采访,并利用周末上网搜集相关的信息资料,在大家团结协力的努力下,搜集到的资料(以下是摘取的部分):

2012年7月16日《人民网》报道:一组北大校长周其凤回湖南浏阳老家给母亲祝寿的照片在网上传播。图中,周其凤跪在90岁老母膝前,母子相拥痛哭。据了解,13日是周母的90岁大寿,周其凤回到家乡,为母亲祝寿。儿子给母亲下跪人之常情,网络一传引起大家关注,这是为何?

2012年5月13日《中国青年网》报道:老太太半夜想见儿子,竟说自己“快不行了”。 老太太今年63岁,40岁时丈夫去世后,就一个人拉扯着儿女,后来孩子们相继结婚,家里只留下了老太太一人。平时,儿女们都忙于工作,很少去看她,电话也不多以致老人精神上的空虚。

2012年8月27日《中国青年网》报道:8月23日,在乌市新民东街宏大广场附近,一名年轻女子手推、脚

跺同行的中年女子,当路人上前劝阻时竟得知,两人是母女关系。“女孩子还凶巴巴地说,‘谁劝,我打谁’,最后大家纷纷指责她,她扔下母亲就走了。”大家在指责女孩对自己的父母如此无礼那是人之常情,事后有谁会去想想究竟是什么影响着这女子由此为人所不齿的行为?

还有报道:独居老人在家过世,几天后才被发现。这是发生在杭城的悲剧。

根据采访了解到:空巢老人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病,其根本原因是与子女分开后,感觉自己丧失了爱和归属感。尤其是失去老伴的独居老人,这种感觉更强烈。

《跪羊图》、《乌鸦反哺图》告诉我们自然界的动物都懂得感恩父母,那么作为儿子给父母下跪本是很平常的事,在众人眼里却不可以思议,再结合搜集到的多起“不孝”事件,那么一个严峻的问题浮出水面,孝道文化的缺失严重。

(二)分析孝道失传的原因以及危害

1、孝道失传的原因

为什么在这个物质极为丰富,科技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孝道却被许多人所遗弃?

(1)社会环境影响。①在市场经济影响下,西方文化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渗透以致人们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甚至在处理自己与父母关系时也不例外,就会出现很多关于孤寡老人子女多,却无人照管的状况。 ②在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下,思想方法与思维方式呈现出多元化,其中一些不良因素影响家庭和谐。③国家对“孝道”文化不够重视,长时期没有对有违孝道的行为作明文规定,所以那些不孝敬父母的人没受到法律的惩罚,从而更加猖狂,以致孝道失传更为严重。

(2)家庭教育的失职。①父母只重视孩子的成绩,追求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导致一些孩子认为只要成绩好而不可一世,一些孩子成绩不好而很自卑甚至自杀。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以致出现“尊老不足,爱幼有余”的现象。②对于父母自身,没有做出传承“孝道”文化的模范以及教育孩子孝顺父母,以致子女有样学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言行身教至关重要。

(3)学校教育的缺失。在应试教育的强压下,学校只看重学生的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以致出现许多成绩优秀却道德败坏的社会败类,例如这个地沟油、毒奶粉、苏丹红,都是高学历的人研制出来的。

(4)青少年自身原因。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成长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不成熟,自我意识不强,自控能力差,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2、孝道失传的危害

(1)子女不孝,老人生活没保障,家庭不和谐。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人也日渐长寿,人口向老龄化方向发展,老人年纪大,不能自食其力,那么就需要子女的照顾,而“孝道”文化缺失严重,这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据2006年2月8日黑龙江报业集团的《生活报》以及各大网站报道,“农村半数儿女对父母麻木”。这些老人对儿女多有抱怨,但大多不忍心将儿女告上法庭。出人意料的是,这些老人的儿女生活水平至少高于父母几倍乃至更多。

在物质上都没能满足父母,更别提精神上的慰藉,子女不孝,以致父母抱怨,家庭极其不和谐。 (2)孝道失传,扰乱社会秩序。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么他的为人就可想而知了。他说为朋友好,那都是假的。没有孝道,在一个假情假意的社会里,人与人缺乏温暖,社会就混乱成一团。孔子说,孝是仁

的根本,是一切的根本。

(三)弘扬《论语》孝道文化从自身做起

根据搜集的资料与信息,可知当今社会的“孝道文化”缺失严重。”孝道文化的缺失,不仅影响一个家庭,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直至阻碍国家的发展。因此,作为个体的我们就应该为弘扬中华的优秀文化而义不容辞地做出贡献,高中生正是祖国的后备力量,因此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直至影响周围的人。

我们可以坚持:第一,尊重自己的父母。不管父母知识文化的高低,他所说的话对或错,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们,因为是长辈,他们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不要因为父母文化水平低而瞧不起他们,连自己父母都瞧不起的人,绝不能成什么大事。要是父母说的不对,也不能立即反驳,应该虚心听,等父母讲完,才说明自己的看法。第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高中生都是消费者,暂时不具备赡养父母的经济能力,那么是不是就不用孝敬父母呢?其实,高中生大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父母倒杯水,一碗饭,捶捶背,打个电话,一个微笑,孝在不言中,家庭关系更加和谐。当我们一味从家里汲取一切的时候,是否想过也为家里贡献什么。第三,孝并非唯命是从。对于古老的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论语》中也会有过时的东西,把孝道引向对父母的唯命是从,是古代孝道的最大弊端。在当今的法治民主时代,应当把民主和法治的精神作为行孝的前提。在具体的实践中,主意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五、高中语文教学弘扬《论语》孝道文化的意义

古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论语》是古文教学的经典篇目,对《论语》的研读可以直接提高高中生古汉语的水平。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孝道虽是产生于我国宗法制度下,由于它在维系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积极意义,时至今日仍有其应有的社会价值。鉴于当今社会孝道文化缺失严重,学校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弘扬《论语》中的孝道文化,具有提高语文素养,更有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一)弘扬《论语》孝道文化,有利于提高个人修养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育人”是最重要的。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学校忽视育人的教育,此时在语文教学中倡导为时不晚。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仁”,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

(二)倡导孝道有利于家庭和谐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只要每个家庭和谐了,社会和谐就有了基础。现在的90后,“万千宠爱集一身”,习惯汲取,不习惯付出。此时,提倡弘扬孝道文化正是时候,要让高中生明白和谐的家庭指各个家庭成员各尽自己的道德义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让他们知道孝是家庭内部双向的,既有父母的对子女的关心,也有子女对父母尊敬与赡养,而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关系到家庭的和谐。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使得老人赡养问题成为当代家庭矛盾的焦点。

(三)倡导孝道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在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倡导孝道有利于调节人际关系,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如果对体弱多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不关心、不赡养,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高中生是国家的希望与力量,对于当代社会文明建设,发扬爱国主义,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积极意义。 孝道的失传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

者问候老年人。这也被媒体解读为“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不常看望老人将属违法。弘扬《论语》孝道文化是语文老师教书育人的分内事,也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应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8年版

2、梁启超·论儒家哲学·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3、于丹·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12年版

上一篇:旅游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六一游园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