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现实意义

2022-07-17

第一篇:堂吉诃德现实意义

论语的现实意义

《论语》思想的现实意义

姓名:赵世苓 学号:201204380159 专业:学前教育 工作单位:滕州市柴胡店幼儿园

[摘要]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论语》所包含的和谐思想、行政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思想等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诸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论语

现实意义

《论语》是一部孔门对话录,孔子评他自已是“述而不作”。《论语》不是孔子自已写出的书,是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本书,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孔子弟子的思想,“论”是编辑的意思,“语”是孔子应答弟子和当时人的话语,合起来就叫“论语”。《论语》所包含的和谐思想、行政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思想等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诸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论语》所体现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的和谐思想,是以“仁”为根本内核、以“礼”为外在实现形式、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等问题的无比关心,饱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无限情怀。“和”就是和谐统一相互差异的事物组织在一起,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就是“和”。北京的故宫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从大殿的名称当中,我们即可以看到古代的国家管理者们对“和”的追求和向往。

孔子主张“和为贵”,明确捉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政是以和” (《左传.昭公二十年》)。孟子进一步明确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孔子的和谐思想在当今社会重现其活力、重放其光辉。孔子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崇尚人类自身的和谐,并把这种和谐落实到礼治秩序上;二是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并把这种和谐提升到“天人合一”的高度;三是崇尚“中庸之道”,并把“和”提升为儒学体系的认识论范畴,为中国文化树立了“致中和”的精神。

作为各种社会关系总和的人,树立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与己和的和谐理念,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把握处理关系的分寸泥度等,无疑是提高生命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全而、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而的需求和人的全而发展,同时还要注重保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在发展经济,提高科技水平的同时,要强调统筹发展和对自然的责任,加强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的意识,引 1

导人们探索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和谐格局。

二、《论语》所体现的行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礼、仁、义、忠、信、孝等一系列观念,意在以修德求德政,使社会秩序趋于稳定,使分裂的东周归于统一,最终实现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通过《论语》,我们可以从其宗教礼仪规范中看到其中透露出来的行政思想,这些行政思想,对现在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论语》中所反映的“仁者爱人”思想、“和为贵”思想、“以义驭利”的思想、“唯才是举”、“举才为知”的思想、注重“教化”的思想以及“正人先正已”的权力约束思想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述思想放在今天就是要求我们做到注意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没有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经济就难以发展。要求我们加强行政管理中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正确处理义利关系的准则—以义驭利。义利关系的实质是指社会群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在“已欲立而立人”的指导下的义利关系,既不可能是纯粹的利已主义,也不可能是纯粹的利他主义,而是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统一,个人利益的追求要以社会利益为指导、为前提,有利于社会,也就从根本上有利于个人。追求个人利益要于人民、国家利益无损,才是允许的,合法的;追求财富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就应千力一百计去获得;自已富了,还要帮助他人富起来,这才是值得赞誉的。这样就可抵制拜金主义及随之而来的腐败之风的蔓延,有利于建设高尚的精神境界,促进社会安定。道德不是倚靠外部力量去获得,而是通过运用教化,引导和感化人民,并以礼作为人民的思想和行为的规范。道德是调节个体与群体、公与私矛屑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协调社会秩序,并产生凝聚力使之维持和发展不可少的。《论语》融宗教人伦和行政理念于一体,将行政整合为一整套宗教人伦理想和具有实践意义的做人行为模式之中,赋予行政以一种文化的模式和基本思想,虽然它的根本口的是维护和巩固封建君主统治,使人民甘心处于被统治的地位,但是客观上对缓和统治阶级矛屑和维护社会稳定也有一定作用。它从意识力一而对现代行政管理产生深刻的影响,行政管理的实践固然要有技术手段,但也要有正确的价值理念的指引,只有在正确的价值口标的指引下才能朝着合乎理性与公平的力一向取得渐进式的发展。

三、《论语》所体现的道德修养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所体现的德治思想在当时并没有能正确解决如何为政治国的问题,但却对中国以后伦理思想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它对于怎样把道德作为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因素来认识道德的作用,怎样认识和处理道德与政治的关系,对为官者的要求和约束,等等,都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到许多有益的东西,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品德高尚,作风正派,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原则,秉公执法,不谋私利,时时处处以自己的良好

2

品德和形象去影响周围的群众,要求群众做到的,首先领导者自己要做到,才能对下属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否则,如果作风不正,官僚主义严重,主观武断,将会导致“上梁不正下梁歪”,就会产生离心力,使下属避而远之。这些,对于今天的领导者是十分重要的。

《论语》中所提出的宽人、严己的道德修养要求,不仅对于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且对于治国关系甚大。这对于今天我们进行个人修养和处理人民内部人与人、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也是值得提倡的重要原则。作为领导者,严格自律,克己奉公,宽厚待人,信任、尊重和关心人,取信于民,是其对下属产生吸引力的重要条件。因此,作为领导者,必须要严于律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不浮、不骄、不吹、不贪;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多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在权力、美色、金钱、人情面前经受考验,树立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燕得人民群众的信赖。

在《论语》中,勤奋,诚实,节俭,相助相生的伦理观念。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礼仪廉耻,慎独,以礼待人,讲求信用,尊重别人。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比如,尽管在西方影响下的限度进程开始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发生了变化,但在我们国家仍然保持着代代相传的孝顺父母和尊敬老人的风尚,而且特别重视礼节和道德观念。这表现在非常重视家庭人际关系,且强调家庭的和睦性。最根本的是能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例如:子女对父母履行孝顺义务大概有三种:第一,每个男人有义务养育孩子,传宗接代,以报答双亲养育他而经历的千辛万苦。第二,供养并服侍父母,使父母晚年享尽天伦之乐。第三,必须遵守祭祀祖先的礼仪。孝顺父母不局限与父母健在的日子,而必须坚持一辈子;即使父母去世以后,按照传统思想,祭祀祖先不是一种宗教活动,而是对已故祖先孝心的延续。这样,孝成了现代人个人修养的根本。论语思想高度重视培养人的内脏精神力量和独立的理想人格,这样的人就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可成为为国家献身的爱国者,也可以恢复逐渐丧失的人性。另外,有关“恕”的思想,成为当代圆满处理“你”和“我”关系的伦理。“礼”起到了确立地球村秩序的基本作用。就是说,保持社会的有序状态,关键就在于能否很好的处理这两种关系中的关系:一是通过礼的制约来实现。而是通过个人的自律和宽让解决,这意思是,天下和平来自人际关系的和谐。

看来,《论语》中的伦理道德思想仍是我们当代社会的强大精神之柱,自古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足以信之!

总之,《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及博大的人文精神影响着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思想,它所体现的和谐思想、行政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思想等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钱穆.论语新解[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

[3]康明轩.孔子哲学思想再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1990,(4). [4]卫春回.孔子义利观新探[J].山西师大学报,1995,(3). [5]杨皓然《论语》中的行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桂海论丛,2004年4月,第20卷第2期. [6]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7]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二篇:试论农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创始者,海峡两岸人民都是炎帝和黄帝的后裔。今年5月22日新闻报道,台湾人民做大寿司,纪念炎帝神农诞辰(农历四月二十六)。1992年、1993年在炎帝神农生辰期间,湖北随州市先后举办了“炎黄文化与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和首届“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以后每年炎帝神农的诞辰都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为了弘扬炎帝神农文化,促进海峡两岸交流,湖北省今年又举办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论坛,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本文拟就炎帝神农开创农耕文化来分析他的伟大贡献和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炎帝神农首创农耕的伟大贡献和历史意义

(一)农耕是伟大的历史变革

在我国众多的古籍中,有许多炎帝神农开创农耕文化的记载,摘录几段如下: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果木之实,食赢蜮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

“民人食肉、饮血、被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

- 1相应的条件下,农耕才能成为可能。这些条件主要有生产工具、居住条件、储藏条件等。这种对农耕条件的需求,推动了农业生产工具的创新、居所条件的改善和储藏器皿的发明。炎帝神农在发明农耕的同时,也创造和改善了相应农耕生产条件。

1、首创耒耜等农耕生产工具。从采集狩猎生产转变为农耕生产,两者劳动对象不同,方法不同,使用的工具也不同,后者比前者远为复杂细致。采集狩猎生产只需要简单的收割、打击、射杀(弓箭)等工具。而农耕生产从整地、播种、中耕、施肥、灌溉、到收获、储藏等有一系列的工序,没有相应的工具,生产就无法进行。元代农学家王祯曾说过,“非器田不成”。炎帝神农适应这种生产客观的要求,发明耒耜,《易〃系辞下传》说:“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耒和耜都是木制启土工具,是当时从事农耕生产最主要的工具。从当时的水平来看,是一项很重要的发明。

2、建造定居住所。在神农发明农耕以前,人们靠采集渔猎为生,经常流徙不定,只能“缘水而居”(《列子〃汤问》)、“穴居而野处”(《易〃系辞》)。极不适应农耕生产的要求。种植农作物,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地,定居守护和管理。这就需要建造人工居所,摆脱依赖天然洞穴居住的被动局面。所以原始农业和定居生活是密

- 3影响农耕生产的发展。相传神农为了解除人类生存受到的威胁,更好地发展农耕生产,深入山野,辩尝各种草木的性味,从而发明用中草药医治疾病和创伤的方法。《世本〃作》说:“神农和药济人。”《帝王世纪》说:“神农氏……尝味草木,宣药疗疾,就夭伤之命……。”《史记〃三皇本纪》也说:“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这些说明,自神农开始,古代才有中医中药,神农是我国医药学的创始人。也正因为如此,秦汉之际成书的第一部药物学典才名之曰《神农本草经》。

(三)农耕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原始社会晚期,在当时广袤的中华大地上逐渐形成了炎黄、东夷、苗蛮三大氏族集团。根据各种记载和传说,大致可以认定上古中华民族就是由这三大氏族集团融合而成的。炎黄集团中,黄帝由于战胜了炎帝神农族、东夷九黎族(以蚩尤为首),成为氏族部落联盟的盟主,成为最先统一中原地区的领导者,以后又战胜三苗族,加速了三大氏族集团的融合。黄帝就自然的被推崇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而炎帝神农族由于较早地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农耕文化,有较为发达的农业,人口得到迅速的增长,地盘不断扩大,在三大集团中占据有利地位。即使在今天,我们从历史遗迹,依然可以看到炎帝神农活动广阔的范围。如陕西宝鸡渭河流域一带是炎帝神农最早农耕种粟

- 5

(四)农耕文化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根据炎帝神农发明农耕推断,神农的时代,大体上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当时是氏族社会,没有国家,没有阶级,不属于文明社会。随着农耕生产的发展和繁荣,中华大地上逐步地出现一些文明因素、出现一些文明地点和文明核心地区,这正是文明起始阶段的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炎帝神农发明农耕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为文明社会的诞生打下了物质基础。神农时代,我国的农耕文化,已逐步发展起来。根据考古发现,当时驯化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有芋、粟、稻、黍、油菜、小麦、大麦、高粱、稷、葫芦、白菜(或)芥菜、麻、花生、芝麻、甜瓜、蚕豆、莲子、菱角等,从种类上分,已栽培成功了粮食作物、纤维作物和蔬菜作物。

驯化饲养的主要动物有猪、狗、羊、牛、马、鸡、驴、鸭、蚕等,除了食用、役用外,还建立了原始的蚕丝业。中植业和饲养业并存,互相促进,推动了社会经济进一步繁荣。从而引起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有,农产品的增加、手工业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剩余产品的增长,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分化、文字的创造、文化科学的兴起和国家政权的形成。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文明社会的诞生。可以说没有农耕文化就没有文明

- 7生了原始的歌舞和乐器,还有装饰文化、集市文化、茶文化等等,传说这些都与神农有关,是神农对原始精神文化的贡献。

另一方面,神农及其族人,在长期的农耕生产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一代代地传承,使他们在思想观念中产生了总结经验,改造自然,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的思想。这些思想有的后来成为道家思想的源头,有的成为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综合技术体系思想的源头。炎帝神农在制耒耜、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疗民疾、驯畜禽、养动物等劳动实践中,培养了勤劳勇敢,不怕困难,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这些精神后来都成为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成为我们民族的重要精神遗产。

二、原始农耕文化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一)原始农耕的发展

农业可以分为原始农业(使用木石农具)、传统农业(使用金属农具)、现代农业(使用现代化农具)三种历史形态。自炎帝神农发明农耕进入原始农业阶段后,原始农业不断发展,至夏朝时出现了金属农具,已有精耕细作技术的萌芽。至战国、秦汉时期,精耕细作已发展为成熟的技术,终于形成为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综合技术体系。这个综合技术体系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它是以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包括改善农业

- 9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各个方面。正是在这种整体观的指导下,人们看到了生物体这一部位与那一部位之间的联系,这一生育阶段与那一生育阶段之间的关联,看到了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物之间的关联,并加以利用。也正是在这种整体观的指导下,我国古代农业重视农业系统中废弃物质的再利用。在“三才”理论系统中,人不是以自然主宰者身份出现的,而是自然过程的参与者,人与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因而产生保护自然的思想。人可以干预自然,但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违反客观规律。因此中国的传统农业总是强调因时因地因物制宜,即所谓“三宜”,把这看做一切农业举措必须遵循的原则。但在客观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人们认识了客观规律,就有了主动权,可以“盗天地之时利”,可以“人定胜天”。“三才”理论要求,精耕细作要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总之“三才”理论中包涵很多辨证的科学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原则,在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2、重新认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对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西方式的农业现代化,虽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由于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是把自然界分解成各个部分,分别进行研究的,对事

- 11积,已是一条行不通的途径。所以发展农业生产唯一可供选择的途径就是走集约经营,提高单产的道路。而这正是精耕细作给我们指出的方向。

- 13 -

第三篇: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在一个学期的经典文化选读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论语》《大学》等经典篇目的内容,其中让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论语》中有关孝文化的内容。我曾看过这样一份调查:调查当今居民家庭成员隔代人之间的表情及脸色变化,结果是91%的老人见到儿孙时表情愉悦面带微笑,而儿孙见到长辈时只有13%能笑脸相迎。虽然这些数字不一定十分严谨,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一个严峻的家庭与社会问题。子日: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可见,孔子几千年前倡导的孝,在如今不但没有做到,甚至“色难”的情况还有加重的趋势!因此,要在如今的教育中大力倡导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让人们重新拾起对父母的孝心!

一、《论语》中孝文化的内涵

《论语》中的孝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要求子女应对父母尽到尊敬、关爱、养老送终的义务。《论语》中提及孝的观点有十几条贯穿于始终,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孝的内容及如何行孝的问题。

首先,孔子认为孝是仁之根本。《论语》学而篇中有子日: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强调的是入世说,就是要教会人们在社会上为人处事的原则,那么,他是从哪里教起的呢?就是从教会人们进校开始,因为,连对自己最亲的人都做不到仁,再多谈对社会的仁显然是空谈,老吾老才能以及人之老啊!

其次,“孝”在《论语》中还是“爱”的诠释,所谓子女对父母的爱应该是要关怀体贴和温暖父母。子女如果只是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那么就是孔子说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我们子女对于父母的孝不光要不光体现在物质关心上,更要体现在精神关心上。《论语》中的孝强调的是论心不论迹。 《论语·里仁篇》记载,子日: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意思是,为人子女对于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这一方面使自己为父母町以高寿感到高兴,而另一方面也使人更为父母比一日的衰老而内心有所恐惧。老人不同于孩子,他们的昨天都给了我们,他们的明天已经不长了,所以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时间与感情,要全方位地去关爱我们的父母,只有这样, 我们才会在走到人生的最后一程时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对父母尽孝道而后悔。

然后,是与孝相连的往往还有一个“顺”字。《论语》中对“孝”也是包括“顺”的内容的。所谓“顺”意指子女要尽量做到不触犯和违背父母的意愿,尽可能的顺承父母,当然孝也不是无原则的顺从。《论语·里仁篇》记载,子曰:“事父母儿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意思是,在侍奉父母时如果认为他们有不对的地方,为人子女可以劝说,但是在规劝时态度一定要委婉,万不可粗暴无礼。即使是反复劝说无效时,子女也应该保持对父母恭敬的态度由不违礼。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几十年的年龄差距,对于事物的认识难免会有不同,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因为其阅历的丰富往往会有比我们更深刻的看法,所以我们还是要听的,中国不是有句老话吗“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当然,同样是因为这几十年的差距,我们的父母难免会有一些过时的看法,这时候我们就要尽量温和地去劝谏他们了。

最后,我想强调的一点孝敬父母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为了教育和影响下一代子女,推广开来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子日:“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描述了孔子对宰守丧三年怀疑的不满,孔子认为,人生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怀着感恩和怀念之心守丧三年是情理之中也是本性使然,宰我的事功主义的生命气质当然不能使孔子满意,宰我的孝心也令孔子质疑。“事死如事生”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无不体现着孔子对父母之恩如何报答。对父母之恩如何继承和延续的思考,只有诚心的,发自内心的孝心

才能生前让父母舒心安然,死后让后代子女效仿和继承,从而达到自身品德厚实,工作尽心尽力,家庭和睦团结的良好风气。

二、论语中的“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似乎越来越淡了,连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也不例外。这些用父母的血汗钱接受高等教育的学子们,不懂得体谅父母,不知道珍惜,不懂得何为责任!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怪罪这些大学生。现在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让一些比较自私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潜入了一些大学生的脑中;一些功利化的行事方法过早地进入学子的视野;当今应试教育对道德教育的忽视„„当然,现在再多去深究原因也是徒劳,当代新儒家曾昭旭先生说:“孝,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它的初意虽然只是善待父母,但到后来,却成为育艺的总会,并含有宗教与道德意义,乃至说中国的正统文化亦不为过。”所以让我们看看,《论语》对我们现在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首先,弘扬孝道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写道,子日: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更明确的说明了“孝”是一切“德”的本,是所有教化产生的始端。“百善孝为先” 证明了“孝”是儒家圣贤们期望达到理想社会的思想教化点和出发点。。古人把孝道即敬老、爱老、养老列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孝道教育的目标就是使敬老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并通过社会教化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有效地营造出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而在当今老龄化趋势日趋明显的时代背景下,孝对于社会的和谐更是意义非凡。一个人只有对父母怀有一颗知恩报恩之心,才能进一步把这份爱心扩展到周边的所有人。试想一个连父母都不敬爱的人,怎能真心实意地去爱他人、爱民族、爱国家呢?所以圣人提倡以孝治国,以孝治国必定得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其次,弘扬孝道文化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孔子曰: “入则孝,出则悌。”“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社会文明如何发达,这种美德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因此,提倡并弘扬孝道,恢复它的本来面目,让我们的民族名副其实地担起世界文明古国之名!

最后,弘扬孝道文化有助于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以现在的国情来看,孝道是形成现代人际关系和谐的价值渊源即为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事亲行孝,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基本要素。古代的孔孟儒学提倡的孝道,已不仅仅是一种通过行为表现出的人伦道德,还是一种社会行为,行孝者是一种对社会公德负责,肩负着社会责任的表现。孔子曰: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形成于内,而立于后世矣!”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并扬名后世,必须首先在家庭内部力行孝道以培养出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即事亲孝、事兄悌和居家理。否则, “立于后世”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核心即为孝道。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我看来,在经典文化选读课上,除了那些传统的文化典籍知识,我们学到更多的是一些文化传统,是一些道德传统,这是我们逐渐丢失的东西,也是这门课教会我们寻回的东西,我想这就是这门课给我的最宝贵的财富。

第四篇:坚守诚信的现实意义

人可以粗陋,可以清贫,可以平凡,但是不可以欺诈! 海涅 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因此,做人一定要坚守这样一个信念:诚实守信。诚信,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最基本的要求。参天大树挺拔耸立,靠的是深扎大地的根默默的支撑;凌云高楼气势撼人,来自厚重坚硬的基石无语的支撑;那么,人又是靠什么来支撑起无比睿智的人生 呢?那就是诚信!坚守诚信,就是坚守气节和操守;坚守诚信,就是坚守做人的 根本;坚守诚信,就是守住心灵的一方净土,守住成功、赢在未来。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想先谈谈大学生坚守诚信的意义。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和人才,诚信问题尤为重要,因为这关乎一个民族未来的价值体现和整个社会的行为准则。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性的过程,最终我们还是要走入社会,走入市场。在将来的求职中,诚信将成为用人单位对求职着的素质要求,诚信必将成为大学生的安生立命之本,这就要求我们要做诚信规范的力行者。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把“明礼诚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来要求全体公民,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诚信”的今天,作为接受文明教育最充分的大学生,更应该身体力行,领文明之先风,不做有损个人名誉和国家利益的事情。考试作弊、毕业不还贷等失信行为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准,也降低了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考试作弊危害的不仅是作弊者本人,它使所有学生都面临道德的考验和灵魂的拷问。对考试作弊、毕业不还贷的理解和宽容,也就是对社会不正之风的淡然和认同,自己也就不知不觉加入其中,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更重要的是造成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危机。社会把大学生一贯视为高素质人群,给以充分的信任和关心。但是由于考试作弊的屡禁不止,欠贷不还等现角的频频出现,使得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工商银行镇江市分行邱处长不无痛心地说:“我们不得不认为大学生出现了诚信危机。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对他们的信任度,„„”并希望找到有效的制约措施,规避风险,确保银行利益不受损。可见,由诚实、守信方面出问题而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不信任,导致社会信任度的降低,不仅在量的方面大幅减少,在质的方面也大幅下降,会使信任危机强化为社会危机,直到社会系统的崩溃。

在今天市场经济环境下提到诚信问题我们不得不说说现代企业,企业诚信是指企业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对客户履行交易时的承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诚信,不仅是社会和广大用户对企业的要求,更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首要条件和立足之本。企业拥有诚信,标志着企业的 成熟与发展,也是企业和企业家人格力量的表现。因此,诚信对企业生存发展有着极其重要 的意义。 其一,诚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如果一个企业对内对外都讲信用,就会赢得 创业和发展的机遇。 企业内部真诚相待, 能够形成强烈的凝聚力,企业对外诚实守信,就会形成巨大的吸引力,人们就会愿意与之打交道、 谈生意。 反之, 企业如果不守信用.不讲信誉,践踏道德,就会造成内部人心涣散,外部恶名远扬,终 究会轰然倒地。去年臭名昭著的“三鹿奶粉事件”无疑是这一点的铁的证明。它所造成 的社会危害和人的信任危机尤其严重, 它的垮台也是给其它企业敲响的一个强有力的警 钟。 其二,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企业竞争,既要比拼商品的质量和价格,又要比拼 企业的管理和服务。这些,除了外在的表现以外,更重要的是内部蕴含的信誉。同样的 产品,质量、价格、服务不相上下,但名牌企业生产的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有时即便 是价格高一些,也在市场上占据优势,这就是信誉、口碑在起作用。这是任何一个消费 者都能亲身体会的。 换句话说, 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或处于领先地 位,就要在商品质量、价格、管理、服务方面坚持信用至上。其三,诚信是企业交易安全的保证。现代社会的经济关系较之以往更为复杂:生产 技术快速提高.协作范围日益扩展,交换数量迅猛增长,交换手段不断改进,交换风险 急剧加大。 要求交易主体以更为真实守信的主观心理和客观行为参与到实践中去。 因此, 企业诚信地履行交换义务,有利于降低交易风险。其三,诚信是中国市场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通行证” 。我们已跨入世贸组织的大 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要求企业必须按世贸规则办事。另外重要的是由于 我们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竞争力相比普遍较低, 这样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 更要诚实守信,一心一意做好生产发展。否则,很难参与国际贸易往来,甚至很有可能 会在国外企业的激烈竞争下悄然零落。 我们看到,随着我国正式加入 WTO,全社会的诚信意识也随之不断提升,共同的 认识是:国无德不强,诚信是打开市场大门的钥匙,也是拓宽市场大门的钥匙,诚信是 顾客心中的天秤,是走遍天下的通行证,也是进入名牌行业的准入证。有了诚信,企业 就有力量,就有巨大的吸引力、竞争力。有了诚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领制高点。所 以,我们说:诚信是一种美德,诚信是一种法律制度,诚信是一种行为方式,诚信是一 种最大的效益。诚信对企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忘不了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千年古训;忘不 了李白《侠客行》的名句“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更忘不了国学大师季羡 林教授,为了一句承诺竟在寒风中站立一整天,替大学生看守行李„„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未缺失。

第五篇: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突出价值自强不息

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 他的政治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 孔子向往三代圣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实现仁政德治。

孔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对社会历史与现实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可他依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

他希望教化社会人心,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谋逆不兴、盗贼不作的大同社会。

孔子晚年喜爱《周易》,《易传》中多次提及的“刚健”、“有为”,《象辞》所说的“自强不息”,其实正是孔子生命主题的写照。 与时俱进

孔子执着于自己的政治追求,但他绝不是愚顽不化的人。

人们误解《礼运》篇,以为孔子向往的大同社会是所谓“原始共产主义时代”,其实,认真对读《孔子家语》与《礼记》的该篇,就会发现孔子所言是指“三代明王”时期。 孔子思想的显著特征是主张“时变”,主张在变化的时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大学》引述古训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易传》则有:“生生之谓易”以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发展观念。 《论语》、《中庸》、《易传》中都记有孔子的相关论述,而《周易》中所说的“与时偕行”,最为准确地表述了孔子的这一思想。 天人和谐

孔子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他的天、地、人“三才”一贯思想上。 在《易传》中,天、地、人被看成宇宙组成的三大要素。 《贲彖传》日:“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与自然并列,就应和谐相处,由此形成了儒家“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互协调观念。

孔子认识到客观规律不可抗拒,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言行中包含有丰富的天人和谐等生态意识,认为人应当自觉认识与遵守自然规律。 《论语述而》说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家语五帝德》记孔子说:“治民以顺天地之纪”、“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春夏秋冬育护天下”之类,都包含有注重生态平衡,遵从自然规律的意义。

二、孔子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教育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预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将会突飞猛进,这取决于四个有利因素:经济实力的强大、决策者的决心、大量的青年人才、良好的传统。 在传统方面,杨振宁极为看重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的深远影响。

众所周知,孔子非常重视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重视实践、学仕结合„„其中的一些观点看来更显卓越。

比如,他的富民而教的主张,几乎就是我国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以实现“科教兴国”政策的古代版本。 再如,在兴起于西方的现代教育中,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则普遍被忽视,其结果是人的工具化、物化,一孔子德才兼备、德智并重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补其偏。 经济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西方传统的管理思想强调高效率、标准化。

在这种体制下,人只被视为整个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一道工序,或只是庞大而复杂的制造金钱的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他的生活和权利得不到企业管理者真诚全面的关心。 与此相反,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则是“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爱人、关心人,而不仅仅是利用人、控制人。

这就使得生产者在企业中有一种“家”的归属感,企业的对内凝聚力、对外竞争力也由于生产者对“家”的忠诚奉献得以增强。

用一位日本企业巨子的话说,儒家的管理模式就是:一手拿算盘,一手持《论语》。 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在“儒商”身上表现得最为全面。

其博施济众、依群利己的经营宗旨,以人为本、仁民爱物的经营原则,以义取利、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好学重教、以智经商的经营特色,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经营方法。 ——这一切无不是孔子思想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创造性运用。 政治

当今世界有两大显著趋势,其一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扩展,人们被愈加紧密地联系在一个“地球村”中,其二是某些民族、国家间的冲突和矛盾似乎在朝着扩大、加剧的方向发展,帝国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幽魂仍在四处游荡。

在未来的世界中,各国应当遵循怎样的政治伦理,才能使我们这个星球平安无事?1988年,世界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孔子充满仁爱精神的“忠恕”之道应当是当今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中心价值。 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应当是克服“西方中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实现文化多元存在、民族共同发展、国家共同繁荣的基本法则。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应成为歧视和强权的现实借口,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也不足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一元宿命。

唯有彻底摒弃满怀恶意的达尔文主义的西方政治思维,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识,用孔子一样对他人充满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国家和民族,庶几人类可以实现“有道”的大同社会。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主要是通过道德修养达到自身的和谐,进而推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其中仁学体系、中庸思想和礼 乐文化等观念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是巾围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影响着华民族上千年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其中庸思想、仁学体系、礼乐文化等观念对当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仁义之德为和谐之基

“和”是儒家哲学ltl煎要的思想范畴之一。予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子路》。这充分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思想观点具有差异性 ,不能完全求得一致,但仍然可以在和谐的前提下,携手并进,};结起来一起做事。“和”的思想元沦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能起着秋极作用,要达到“和”的理想境界 ,儒者讲“仁、义、礼、智、信”,其 “仁”与“义”的思想观念在创建和谐社会 Il要起列撼础性作用。

(一)“仁”者“爱人”

“仁者,爱 人也。”《论语 ·颜渊》儒家仁学思想中的“爱人”把握_r一个最 本的价值要索 ,这就足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质性基础,其实质就是“修己”与“克已”。在儒者看来,见“爱人”无所谓“和谐”;爱人,就要处处为他人着想,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 , 欲达而达人”作为处事做人的准则。予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 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 ·里仁》)

2.“仁则荣,不仁则辱”是儒家哲学中世人的荣辱观,不仅是社会对人的评价标准,而也是社会对个人的基本要求。子日:“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沧语 ·灵公》)意为,一个力求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最引以为恨的,就是直到死去,三的 予还不能被世人所传颂。这关键就在于一个人应去追寻什么样的荣誉。儒家思恕要求人们应该有荣誉心、所谢:“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无耻矣 ;不知有耻,为国家大耻。士荣在于施仁,士辱在于施不仁。”(龚 自珍《明良论二》)“仁则荣,不仁则辱”充分概括了儒家荣辱思想的精神实质。这种观念在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对平衡人生价值,调剂生命意义同样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二 )“非义不居”

“非义不居”是儒家思想实践精神的代表,它对构建和谐社会,对形成融洽和睦的人际关 系、人物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儒家哲学思想认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和争斗皆起源于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矛盾。在此认识的基础之上,儒者们提出重义轻利、崇义贬利、以义代利的“非义不居”思想。

义与利是对立的两个概念,二者的轻重取舍在人的生命过程 1|对人生的发腰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儒学更强调义的获取,强调义所赋予生命存在的道德意义。予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把义与利提高到做人的道德境界上来,一个有德行、道德境界高尚的人知道的应该是“义”,而 一个无德行道德境界低的人知道的只足“利”。正如孟子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这就是儒学所推崇的人生境界观和道德境界。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 ,儒学倡导“舍生取义”,它也并不在于要求人们完全放弃利而只顾义。只是说明,当义利发生矛盾激化时,人的行为要去追逐义而放弃 自己的私利。正所谓:“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较论,但不至防义耳。”(《二程论 ·河南程氏外书》) 有高尚德性的人,不足不讨’较利害得失的,只是尽力不做违背道德规范的事而已,也正所谓:君子求财取之有道。 构建和谐社会不只是一种理论的行为,而且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操作。儒家“非义不居”的思想 ,为我们构建不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道德标准和方法论依据。

三、礼乐文化的辅助作用

仁学中的“爱人”思想也表述一种最基本的实践主义精神,它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成功与否,是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孟子日:“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孟子 ·梁惠王下》)所以弃“礼”而只讲“仁”,肯定无法建构和谐社会。所谓“礼”,是社会的道德规范、条规和人类生活准则。也就是说,礼的社会功能在于调节人与人之 问的关系 ,使之 和谐正如孔子所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 ·学而》有‘r以礼节之的和,才算真和,才能说得上“和为贵”《论语 ·学而》。

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 ,它以“礼”与“乐”的相互支撑来追求和谐的统一,并以此作为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儒家思想认为,“礼”的本质是“序”,“乐”的本质是 “和”。“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放群物皆别”(《礼记 ·乐记》)。“和”,意味着和合 、和谐;“序”意味着等级、秩序。和谐与秩序是对立统一的。世间没有无序而又和谐的状态 ,也没有不和谐而有序的事物。“礼”规定了家庭、社会、国家巾必须遵守的行 为规范以及应该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具有社会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两方面的内涵可以用来治理国家 ,提供给社会生活稳定的发展秩序。“乐”是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在内的综合艺术的总括,是声音、情感、动作的和谐统一,可以抒发情感,调节性情,感化人的心灵。“乐也者 ,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礼记 ·乐记》)。所以儒家提出“和为贵”的思想,是以一个和谐社会状态为根本指导原则的。而社会和谐的核心问题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儒家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人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和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爱之心,忠恕之道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但人际和谐还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如果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就必然会产生组织或社会内部的相互对抗 ,人际之间的和谐就会受到破坏。因此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官与天地同节”(《礼记 ·乐记》)人与社会的关系实质就是“公”与“私”的关系。儒家认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要三为一体,通过人人“兼善天下”来实现“天下为公”,保障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中庸思想为和谐之准则

中庸思想儒家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庸”即“用”,“中庸”即“用巾”,就是按“1l1”的标准去做,中庸不是折,也不是 中立 ,而是不偏不倚地把握“中”这个事物运动的准则。根据这个准则处世做人,就可以做得完美,恰到好处,是一种“巾正” 的象征,而“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巾庸之道”是一种追求内在的、实质性的平衡行为准则,一种勿过勿不及的状态。“中”与“和”有着密切关系,东汉郑玄对“中庸 ”解释为 :“名日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 也。”“巾和”一词的含义为按“巾”的标准去做事就会达到一种“和”(和谐)的状态,和谐状态是一种完美的表现,也可以说,“中和”是一种至善至荚的理想化状态。

《中庸》中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说,达到“中和”,不仅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而且也实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 ,这正是众多儒者梦寐以求的为政之最高境界。《礼记 ·礼运》中“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这是对“大同”社会状态的描述 ,也是一个高度和谐的社会。正如孔子所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明鲜久矣。”《论语·雍也》。

中庸准则可以运用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个人思想言行等各个方面,在为君治国方面“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 ·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其中,“正”乃思想行为端正,为人处事必求合乎“义”。在经济上,必须“因民之利而利之”《论语· 尧曰》。坚决反对“放于利而行”《论语 ·里仁》。在文化教育方面,必须要做到“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学而》。中庸准则要求个人在履行道德职责时“无过无不及”,一旦过了应有的度 ,就会使原有的道德要求变质,所谓物极必反。掌握中庸准则,个人必须崇德徙义,但也必须兼德。所谓兼德,就是不偏于一德。仁、义、礼、智、信、忠、孝、恕都不是孤立的,它们都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互相依存、交叉、互补。所以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中庸准则在树立个人的行为规范 ,和道德标准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儒家思想总的来说 ,它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和谐社会,以“中庸 ”为方法的“天人合一”思想,是最高的自然法则,在天地人和谐共生的生命系统中,儒者所倡导“仁民爱物”、“民胞 物与”,“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以礼乐之文化修仁义之德性,正如明朝王阳明所说:“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 ,其与天地万物一也”(《王阳明全集 ·大学问》)。

上一篇:统计分析实验报告下一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