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控制分析论文

2022-05-14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企业风险控制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企业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和服务,同时企业信息安全问题、数据安全问题屡见不鲜。企业的信息安全涉及到多个方面,从信息的采集、存储到传输、访问整个过程,每一个过程中都存在信息安全风险。鉴于此,本文对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第一篇:企业风险控制分析论文

分析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控制

【摘 要】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财务稽查力度不断加大,使企业积极加强税务风险控制,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国家政策法规相适应,同时尽量降低经营成本,确保企业科学合理利用税收政策,提高企业的发展活力。论文对企业税务风险控制管理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保证企业自身能够适应税务管理的相关要求,增强企业的综合发展实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控制

1 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运营压力不断增加。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就必须注重内部控制管理,建立切实可行的税务筹划机制,确保企业风险防范水平全面提升,增强企业自身的发展动力。目前,企业存在税务风险因素,一方面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当,另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的财務行为存在违规问题,使得企业财务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监管。加强税务风险的识别与判断,运用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策略,确保企业自身的税费改革水平全面提升。

2 影响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控制的主要因素

2.1 内部因素

税务风险与企业经营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的经营行为密切相关,很可能由于内部生产经营决策出现问题而导致税务风险。根据大多数的企业管理经验来看,很多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往往将企业的管理重点放置在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和账款回收等环节,对于财务风险认识不恰当,造成自身的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财务风险问题被忽视,严重导致企业业务行为不符合法律规范,造成税务风险加剧。在企业财务管理中重点放置于强化资金管控以及会计核算,很大程度上占用了税务工作。企业财务管理更注重成本费用和资金管控,缺乏对税法的主动认知,企业自身对税收政策的把握不到位、运用不恰当,没有能够积极有效地学习会计法和税法,只能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有关经验开展工作。对税法进行随意解读,甚至留下税务风险及隐患问题。在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方面,税务管控能力薄弱,经济业务涉及的大部分风险问题都交由财务部门处理。企业面临各种罚款,使企业的社会声誉受到影响,导致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效果受到干扰。

2.2 外部因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税务机关需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适当调整税收政策。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如果对税收政策理解不清楚也会导致税务执行效果千差万别。受到人力所限,税务检查和稽查只能够采用抽查的形式,管理的纳税用户非常多,很难对所有企业进行全方位检查,使得企业缺乏税务风险管控的意识,在遇到纳税检查时,甚至想要靠关系解决问题,造成企业自身存在侥幸心理,使企业自身的经营效益受到严重损害。

3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控制的主要不足

3.1 经营中存在不当行为

大部分的税务风险与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关系密切,如果产品销售和生产包装过程中没有对税收政策进行深入理解,造成企业自身忽视了税收政策的详细内容,造成企业需要支付更多的税金。而且计算出现错误,会导致企业资金受到损失,甚至会被税务部门纳入黑名单。在正常情况下,公司开展各种商务活动,需要严格按照税务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科学开具发票,减少企业应付的税金。企业财务负责人缺乏足够的认识,无法通过合理渠道减少税负,使得税负风险问题加重,影响企业自身的商业行为。

3.2 财务管理中存在违规行为

财务管理是商业管理的关键所在,科学的财务工作有利于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企业战略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但财务管理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和不足,造成企业税务风险较高。在财务管理中企业没有严格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进行操作,盲目执行财务管理,或者严重低估了税务风险带来的影响,使得企业无法报销以减轻税负。在企业管理时,受到金融诈骗等风险问题的影响,甚至经营结果没有在财务管理中得到反映,这种欺诈行为的目标是避免高额税费,但也会使公司的财务报表缺乏可参照性,使企业财务信用受到影响,阻碍财务管理发挥重要的战略作用。

3.3 缺乏内部审计与监督

当前,在企业财务管理时要想有效规避税务风险,就应针对风险监测和监督进行严格管理,提高企业风险预防的水平。我国大多数的企业在财务管理时,缺乏税务风险监督与审计,很多企业发展规模小,缺少内部审计人员,严重影响了企业税收管理的效果。税务风险审计和监督中,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不高,使得税务风险预防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很多企业内部审计时缺乏风险识别,这不利于企业税收管理的全面开展。同时,企业缺乏有效的应急机制,使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控制水平较低。

4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控制的主要策略

4.1 完善税务管理制度

企业的税务风险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和危害,导致企业管理水平难以提升,还会导致企业的运营管理受到影响。企业应加强对运营以及税务风险的科学预防,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确保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以及外部政策法规,建立科学有效的企业预警机制。财务主管部门还要加强对企业税收的动态监测,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及时解决税务风险问题。企业管理者应积极与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联系,办理各项税务工作,增强风险防范的能力。避免税务风险就是不要做能够引发此类风险的行为,从根本上防控税务风险。税务风险控制方法主要适用于危害程度高和发生可能性大的税务风险,如虚开发票等,企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控此类税务风险。

4.2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在税务筹划人员根据税收政策的适用范围进行分析时,应按照税收法律法规进行筹划,不得擅自扩大或缩小税务条例或税收政策的适用范围,确保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得到有效落实。税务监管部门要根据企业管理者的经营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优化税务决策,还要规范企业的纳税行为。除了要确保税务监督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还应该引入税务中介机构,为企业的税务筹划提供科学的指导,避免企业产生税务风险等问题。企业应确保税务中介机构独立运行,使税务工作更加客观公正,不受企业部门影响。转移税务风险主要是通过合同或其他方式将本身具有的税务风险转移到另外一个主体身上。

例如,将自然人投资或提供劳务转变成自然人成立的公司来投资或提供劳务,将自然人的税务风险转移到所成立的企业;再如,将一家公司拆分成多家公司,把一家公司的税务风险转移到了多家公司。保留税务风险就是不要过多顾虑甚至可以忽视后面引发的税务风险。此种方法适用于危害程度低且发生可能性小的税务风险。例如,金额小的发票成本费用支出在所得税税前扣除,可以采取保留税务风险的方法;再如,对于税法规定不明确的,与税务部门沟通达成共识的做法,尽管存在税务风險,依旧可以采用保留税务风险的方法。

4.3 建立税务沟通机制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税务管理工作独立运行,导致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相对较少,使得企业的税务风险控制不理想。为了有效降低税务风险,企业必须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加强与税务机构之间的联系,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沟通,保证企业自身快速及时获得税务信息。企业需要积极主动上交各种证据材料,且向税务机关申请撤销非主观的违法信息,保证企业能够及时规避不必要的风险问题,对当地的税收政策进行合理利用。建立企业税务风险控制体系,能够对主要的涉税内容进行全面分析,确保企业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减轻纳税负担,同时,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得到有效控制,保证税务风险的控制更加准确。

5 结语

税务风险作为客观存在的问题,无法完全对其进行规避,但能够对风险进行合理防范和控制,降低其影响。企业管理者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综上,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必须将税务风险控制作为重点内容,通过多方面的规划调整来制定适合市场发展的风险防范策略,这是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吴松彬,黄惠丹.R&D税收激励、制度环境与高新制造企业创新——来自2009—2015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的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0,41(03):34-45.

【2】李婷婷.税收负担、产业属性与企业绩效——基于广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河池学院学报,2020,40(02):122-128.

作者:孔庆行

第二篇:企业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企业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和服务,同时企业信息安全问题、数据安全问题屡见不鲜。企业的信息安全涉及到多个方面,从信息的采集、存储到传输、访问整个过程,每一个过程中都存在信息安全风险。鉴于此,本文对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关键词 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应用范围日益广泛,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网络。信息成为企业中重要的资源之一,很多企业都大量引入了信息化办公手段,运行于系统、网络和电脑的数据安全成为了企业信息安全面临的重要问题。尽管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也纷纷从人员配置、资金投入、技术更新等多方面加强对信息安全风险的管理,但是企业信息安全风险并没有随之消失,相反却在不断地增长。现在,公司在越来越多的威胁面前显得更为脆弱。网络攻击日益频繁、攻击手段日益多样化,从病毒到垃圾邮件,这些方式都被用来窃取公司信息。,如不提前防范,一旦被袭,网络阻塞、系统瘫痪、信息传输中断、数据丢失等等,无疑将给企业业务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中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抽样监测显示,2011年,网络安全威胁呈蔓延之势,有近5万个境外IP地址作为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参与控制了我国境内近890万台主机,网上资产损失就高达十多亿。仿冒我国境内银行网站站点的IP,也有将近3/4来自美国。可见企业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势在必行,不仅仅是企业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重要课题。

1 企业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1.1 黑客的入侵和攻击

企业面临着一系列的信息安全威胁,其中最普遍的一种信息安全威胁就是病毒入侵。一些教授黑客技术的网络资源随处可见,很多年轻人处于好奇或者出于牟利目的,从网上购得黑客技术,对企业网站进行攻击。2011年4月26日,索尼在“游戏站”博客发布通告,称黑客侵入旗下“游戏站”和云音乐服务Qriocity网络,窃取大量用户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电子邮箱、出生日期、登录名、登录密码、登录记录、密码安全问题等,受影响用户大约7800万。黑客入侵方式中危害最严重的当属SQL注入。SQL注入的实际意义是利用某些数据库的外部接口把用户数据插入到实际的数据操作语言当中,从而达到入侵数据库乃至操作系统的目的,很多黑客通过SQL注入交互和命令,利用数据库实现木马植入到网站中。SQL注入和缓冲区溢出漏洞相比,可以绕过防火墙直接访问数据库,进一步获得数据库所在的服务器权限,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十分惨重,更使广大互联网用户深受其害。

1.2 企业信息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目前,很多企业都加强了信息化建设,通过资金投入、技术改造等多方面加强企业信息安全。但是信息风险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东西,更重要是人的意识层面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在企业中,很多部门和个人依然对信息安全风险问题不重视,有的认为信息风险安全是网络部门的事情,与其他部门或者员工没有关系,而且也帮不上忙;有的人认为对信息安全的宣传有夸张的嫌疑,真正遭受过网络攻击的企业屈指可数,肯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有的企业 缺乏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制度建设,没有出台具体的故障制度,造成很多情况下,员工无章可循,不知道怎么应对网络信息风险,出现问题也不知道如何化解和处理。有的企业尽管已经制定了规章制度,但很多都是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也没有操作性,长年累月不进行更新和修改,滞后于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要求。

1.3 技术装备和设施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很多企业为了加强信息安全风险管理,都有针对性的部署了一些信息安全设备,然后这些从安装上就很少有人问津,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参数设置都不合理,都是根据系统提示采用默认设置,由于企业与企业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安全风险也相差迥异,采用默认状态无法照顾企业的真实情况,不能从源头上有针对性的加强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很多企业缺乏对安全设备以及运行日志的监控,不能有效的根据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细致分析,从而采取适当措施加强信息风险管理。总之,在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中被动保护的情况比较普遍,缺乏主动防御的意识,而且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企业资金和规模都比较小,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将主要精力用于市场开拓和产品的影响,以期在短时间内获得可观的利润,企业在信息安全风险上的投入比较少,很多设备都老化了,线路都磨损严重,却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和维护,为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埋下了隐患。

1.4 企业信息安全规定不严谨

很多企业在实际工作制定了大量的安全管理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对企业员工以及信息服务人员的口令卡、数据加密等要求很难得到落实。部分员工长期使用初始口令、加密强度较弱的口令,有的员工登陆系统时使用别人的账号,使用完毕后也没有及时关闭账号,也不关电脑,外来人员很容易登陆电脑窃取企业机密文件,公司内部也缺乏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意识,员工可以任意下载企业资料,可以随意将企业资料设置成共享状态,在拷贝企业文件或者数据时,也没有经过杀毒过程,直接下载或者用邮件发送。甚至很多企业员工在上班时间看电影、玩游戏、下载文件比较普遍,员工随意打开一些不安全的网站,随意接受一些来源可疑的邮件,成病毒传播、木马下载、账号及密码被盗,自己还浑然不知。这些不良行为都严重威胁企业的信息安全,加上现代企业人员流动比较频繁,员工跳槽很普遍,很多员工离职后也没有上交公司账号和口令卡,依然可以登录原公司系统,给企业网络风险带来隐患。企业废弃不用的一些安全设备也没有及时进行加密和保护处理,里面的数据没有及时进行删除,安全设备随意放置,外人很容易从这些设备中还原和复制原有的信息资源。

2 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的控制

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企业要加强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的资金投入,资金投入主要用于企业日常安全信息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以及安全设备的购置等等,每年企业从企业利润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来加强信息安全的投入,投入的资金与企业规模、企业对信息安全的要求息息相关。针对很多公司信息化设备老化,线路损耗严重的现实情况,企业要加强线路的维护和改造,购买新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等等,在采购和使用信息安全产品时,企业一定要重视产品的管理功能是否强大、解决方案是否全面,以及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例如企业可以购入UPS电源,突然停电时可以利用该电源用来应急,以保证公司信息化建设中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技术的及时更新。

2.2 提高个人信息安全意识

维护企业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是企业每一位员工都应该关注的课题,企业要加强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的宣传,让每一位员工都对基本得到网络安全信息技术有所了解,对计算机风险的重要性有清楚的认识,每位员工尤其是网络技术服务人员要把口令卡和账号管理好,不能泄露或者遗失,使用者的网络操作行为和权限都要进行一定的控制,防止企业员工越权浏览公司信息,对于一些涉及企业机密的文件要及时进行加密,对文件是否可以公开访问进行限制,减少不合法的访问。还要及时清理文件,一些废弃的或者没有价值的文件要及时进行删除,要彻底删除不能仅仅放到回收站,保证其他人无法通过复制或者还原电脑设备中的信息。对于企业电脑设备要注意防磁、防雷击等保护措施,企业职工要对电脑设备的基本保养和维护措施有了解,不要在过于潮湿、气温过高的地方使用电脑,要懂得如何对电脑系统继续软件更新和漏洞的修补,从而保证计算机处在最优的防护状态,减少病毒入侵。

2.3 加强防火墙设计

由员工网络操作不当造成的黑客入侵、商业机密泄露也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直以来,企业信息安全解决方案都需要来自多个制造商的不同产品,需要多个工具和基础结构来进行管理、报告和分析。不同品牌、不同功能的信息安全设备被杂乱无章地堆叠在企业网络中,不但兼容性差,还容易造成企业网络拥堵。正确地部署和配置这些复杂的解决方案十分困难,而且需要大量时间。另外,大量安全产品互操作性不足,无法与已有的安全和 IT 基础结构很好的集成。这样组成的解决方案难以管理,增加了拥有者总成本,并可能在网络上留下安全漏洞。企业可以引入终端安全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安全风险的防范,例如瑞星企业终端安全管理系统采用了统一系统平台+独立功能模块的设计理念,集病毒查杀双引擎、专业防火墙和信息安全审计等于一身,具有网络安全管理、客户端行为审计、即时通讯管理和审计、客户端漏洞扫描和补丁管理等功能;企业信息安全新品还采用了模块化的新形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相应的功能组合;通过瑞星在线商店,企业也可以随着信息安全需求的变化添加所需模块,减轻首次购买的支付成本及后续的升级成本。

总之,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企业信息安全风险问题日益复杂。要切实加强对信息安全风险的认识,从规章制度、技术手段以及宣传教育等多方面加强企业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确保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参考文献

[1]夏青.浅述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1).

[2]马俊,王铁存.网络数据传输安全对策[J].航空计算技术,2006,25(4).

[3]李象江.网络安全技术与管理[J].现代图书情报,2006(2).

[4]陈月波.网络信息安全第1版[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5]刘正红.XML加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长春大学学报,2007,17(6).

[6]刘宝旭.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与管理[J].中国信息导报,2000(11).

作者简介

金黎阳(1989-),女,2012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在大庆油田信息技术公司信息技术北京分公司从事信息化建设工作,研究涉及网络攻防、风险控制等。

作者:金黎阳

第三篇:企业负债经营及风险控制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对企业负债经营的优势和风险分析,指出企业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要想利用这种经营方式,通过负债获得资金,就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扬长避短,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负债经营 财务杠杆 风险控制

1 负债经营的优势

1.1 资金优势

市场经济在不断地发展,资金在企业中的地位就如同血液在人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如果人体没有血液,那将无法生存,所以当任何一个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供应,都不能很好地生存,更谈不上稳定地发展,而负债经营,就是通过向他人举债,得到资金上的支持,顺利开展公司业务,合理配置企业资本结构,所以负债经营在我国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使资本达到快速积累,让企业能够得到足够的资金,并能够在支付借款成本后又能够实现盈利,达到股东财富最大化,加快企业发展。

1.2 财务杠杆利益

财务杠杆又称融资杠杆,是指企业的负债程度,是指由于企业财务成本中存在着固定利息而对企业所有者收益带来的影响。财务杠杆有双向性,既有财务杠杆利益的一面,也有财务风险的一面。企业的财务杠杆常用财务杠杆系数(DFL)描述。财务杠杆系数是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比。其计算公式为:

DFL=(ΔEPS/EPS)/(ΔEBIT/EBIT)

再根据EPS={(EBIT-I)*(1-T)-D}/N

得到DFL=EBIT/{EBIT-I-D/(1-T)}

式中:EPS—普通股每股收益;EBIT—息稅前利息;I—债务利息;T—所得税税率;D—优先股股利;N—普通股股数。

由公式可以得到,进行负债经营,在资本结构和债务利息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息税前利润增长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承担的利息会随着减少,扣除所得税后分给权益资本所有者的利润就会增多,息税前利润越大,单位资本的税后盈余就越高,从而使息税前利润的变化幅度小于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化幅度,即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税后利润会比它增加得更多,这样,企业是会盈利的,也就实现了财务杠杆利益。

1.3 节税作用

企业所得税是根据企业应纳税额为基础,根据25%税率交纳。企业应纳税额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加减调增调减项得到的。会计利润是收入减去费用得到的,当收入固定时,只要企业的成本费用增加,就会相应地减少会计利润总额,也就是企业所得税的税基减少了,这样就可以减少税收,变相地增加收入。

1.4 在通货膨胀中获利

在通货膨胀的经济形势下,企业需偿还的负债资金的账面价值是固定不变的,而经济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这样,企业实际偿还资金的真实价值就低于通货膨胀前其所借入资金的真实价值。因此,企业作为债务方,从通货膨胀中获得了货币贬值的好处,相反,而债权人却从中获得不利。

1.5 减少对公司控制权和每股收益的稀释

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壮大,但是每个企业的内部积累和自有资金都是有限的,为了筹集生产经营、扩大规模所需的资金,企业就必须采取方法,获得资金,因为企业的发展是要有成本的,只靠自有资金,不仅时间上不允许,而且在资金和数量上也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为了达到此目的,企业可以有多条途径进行选择,比如发行股票、增发新股、负债经营。而新增加的普通股与原股东享有同等的表决权,这样肯定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此外,还会出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减少的情况,因为在没有再次发行股票时,新的股东会享受公司积累的盈余,而利用负债进行筹集资金时,不仅使资金来源扩大了范围,而且没有使权益资本发生变动,因为债权人没有权利对企业进行控制,因此就不会对原有股东的企业控制权造成影响,进而也保证了每股收益的稳定性。

2 负债经营的风险

2.1 财务杠杆风险

企业的风险有两种,一是经营风险,二是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在管理经营上的缘故造成的风险,在企业中不可避免,而财务风险是指企业通过负债方式融资,造成资不抵债,普通股每股收益降低,增加企业破产机会的一种风险,也就是财务杠杆风险。一个企业如果想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就必须进行负债筹资,但是如果企业没有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更严重的是,比借款利率还要低,这样就会使息税前利润不能按照事先设想的那样得到增长,反而下降了,这样的话,负债比例越高,风险就会越大,因为负债是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到期还本付息,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会使企业不足以弥补固定的债务利息支出,也使企业的普通股每股收益下降,且幅度会很大,就会出现财务风险,一旦特别厉害,就可能会出现债权人强制公司破产的情况。

2.2 引起股东和债权人的代理冲突

在财务管理原则中有一个自利行为原则。出于自利原则,作为股东,他们很喜欢投资于高风险的项目,因为高风险,高回报。所以利用债务人的资金进行高风险的项目投资,一旦成功,将会是一笔巨大的收益。但是支付给债权人的债务本金和利息都是固定的,这样股东就把剩余的高额收益全部归为自己所有。本来是债权人的钱,股东却把钱所带来的收益大部分占据了,这就使财富由债权人向股东实现了转移,无形中形成了双方的冲突。如果高风险项目失败,就不单单是由股东承担损失,债权人也需要承担,有的债权人的损失甚至要远远大于股东的损失。这样会使企业不能顺利进行投资和融资活动,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这样而言,负债本来可以作为解决管理者和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手段之一,但也同样使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进一步加大了。

2.3 减少股东财富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共同构成企业的资产成本。股东的红利和债务利息都主要来自企业的利润,股东财富属于剩余权益,也就是说在支付利润时,按照先债权后股权的顺序。较高的负债率,使它所需支付的固定利息也会越来越多,这就减少了对股东财富的支付。并且根据财务管理原则,有关竞争环境的原则中的自利行为原则,债权人放贷时肯定会考虑自己放出的贷款能否最终安全收回,考虑机会成本,考虑企业已有负债规模的大小,除此之外还会要求对可能的破产风险进行补偿,这同样会减少股东的回报,会使股东财富减少。

2.4 股票价格下降

股东财富一旦减少,就使权益净利率下降,短时间内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不会产生什么坏的影响,但是如果企业不加以控制资产负债率,久而久之,权益净利率会不断下降,到这种情况后,股东必会失去信心,最终很可能会抛售股票,减少对公司的股份,再加上市场预期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企业的股票价格必然会下降,会对公司造成不利的影响。

2.5 再筹资能力降低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投资、筹资活动。筹资方法有多种,如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长期借款等。总而言之,筹资方式一种是通过权益筹资,另一种是通过负债筹资。当股东财富减少、股票价格下降,发行股票等权益筹资方式就会受到影响,使人们对公司的投资更加谨慎,增加筹资难度。

2.6 降低资产利用率

公司之所以进行负债经营,就是希望能够获得资金支持,从而用资金去支持公司的发展,给公司发展提供充足的供应,这当中就包括购买公司发展所需要的物资。如果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过高,相对而言,购买物资的资金就更充足,为了壮大发展规模,公司就会购买足够的物资,但是也许公司的发展并不需要这么多的物资,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充分利用起来,这样就会造成资产利用率低的情况。

2.7 造成資金流动性差

资金的流动性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是指为即将开展的项目的顺利进行,用来购买生产原料、机械设备、支付劳动费用及其他生产所需的一切支出不可或缺的周转资金。资金的流动性好,才会满足企业发展对资金的及时需求。因为负债是需要按期还本付息的,所以如果负债比率过高,就不得不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按期支付负债及其利息,这样流动资金就会减少,降低资产流动性,影响企业发展。

3 风险控制建议

3.1 负债经营要有度

每个行业的最优资产负债率不同,比如航空业、房地产等的资产负债率就比较高,但也不是说可以无限制地扩大负债规模。所以任何行业都首先要根据自己行业的特点,在考虑借款的多少、使用时间的长短、可承担利率的大小的基础上来做好负债经营计划,算出合理的资产负债率,选择适合自己公司的多种举债方式,不单单压在负债筹资上面。当然提高产销率、减少应收账款等也是掌握负债经营的度的必要措施。

3.2 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企业运用负债是否适度,主要是看资本结构是否合理,资本结构是负债资金与权益资金的比。大多企业往往都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作为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指标,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公式为: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税前债务资本成本×债务额占总资本比重×(1-所得税率)+权益资本成本×股票额占总资本比重

由公式可以知道,最佳负债额就是满足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的债务额,也就实现了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最优资本结构。所以说,每个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关注并及时调整,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资本结构,在风险和利益之间寻求最佳配合,以最小的风险程度,最低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取得最大的投资收益。

3.3 适度利用财务杠杆作用

公司之所以进行负债经营,是因为负债经营具有明显的财务杠杆作用,但是财务杠杆作用具有两面性,如果实行很低的负债比率,就会使财务杠杆系数很小,它所带来的收益也会很少,影响企业收益;相反,如果采取过高的负债比例,财务杠杆系数就会很大,又会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所以对于负债经营要适度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才不至于出现大的风险。

3.4 合理利用自有资产并提高利用率

以重资产企业为例,经营者可以尽量减少负债数额用于购置新的固定资产的支出,充分利用自己的资产,及时修理加工,保持自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提高利用率,增加固定资产所能创造出的价值,在有限的资产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这样也许就能减少对资金的需求,减少负债比例,降低资产负债率。并且,对于固定资产,不仅要提高使用效率,还要及时处置使用效率低的资产,收回一些现金净额,增加自有资金,适当减少负债,以免得不偿失。

3.5 提高自己创造现金流量能力

在当今世界,发展都需要成本,对于每个企业的发展成本就是资金方面的支持,负债经营是为公司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它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对于负债经营要有度,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企业,要适当利用负债资金,努力提高自己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才是解决资金的最根本的出路。

综上所述,对于负债经营,既要看到它的优势,也要看到它存在的财务风险,要认识到它是一把双刃剑,在利用的时候要把握好其中的度,采取相关措施加以防范风险,充分发挥优势,减少风险,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有利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武雪.L企业负债经营风险控制策略分析[J].财会通讯,2013(5).

杨茜,梁国杰.TCL集团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控制分析[J].扬州对外经贸实务,2012(3).

作者:刘智源

上一篇:关于计算机的毕业论文下一篇:三国志与三国演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