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石涛的绘画艺术特点及其影响

2022-09-10

一、简述石涛生活履历

石涛,本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在绘画艺术这条道路上没有遮盖住自身的光芒,善书画、能诗文;擅山水、工兰竹,取历代画家之所长,将身世这层矛盾巧妙的发泄在画作之中,由于饱览名山大川,无论是黄山云烟还是江南水墨从大自然得到的创作灵感,并运用“我自用我法”的艺术表现形式,创作出的作品更具张力与动感。内心的清高伴随着笔墨从而渲染于时代的宣纸上,为后世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追其一生,现著录和印出的画迹已在六百帧以上,画上的题诗也在五百首以上,这些作品是祖国文学和艺术宝库的珍品,值得继承与发扬。

二、石涛中国画特点

1、造化为师画法创新

在当时所处的以摹古为风气的环境下,石涛打破迷信,不受古人束缚,曾说道“此道见地透脱,只需放笔直扫……荆关耶,董巨耶,倪黄耶,沈赵耶,谁与安名?”他认为的临摹古画,目的是“借古开今”也就是能“古为今用”。在这一点上石涛凭自己的想象将张僧繇早已失传的没骨画法绘至于画纸。晚年也是在一些朋友的请求下偶有临古之作,声明只是临摹,不作为创作。他的革新精神、创造精神和现实主义精神,值得后世人们的肯定,而由于时代和个人成长环境,存在种种唯心主义的缺点,我们也该予以正确的估计和批判。

2、立于一画,黄山皴法

石涛的山水画本是黄山和敬亭山。写黄山的皴法,力求和黄山岩石的构成形态相似,在《画语录》里认为皴是替山开生面,而山川却自具其皴。黄山千奇百怪的松树在石涛种种特殊的技法下,深得黄山松的神态,和梅清画松堪称“二妙”。石涛所画黄山不必指出所画景色,但令人一眼便知画的是黄山,这就是石涛的艺术,继承了中国绘画的现实主义传统而加以发展,因之他独享盛名,实在不是偶然的。同时,他也认为画开始于一画,终于一画,极重视用笔与运腕的方法,用笔要服从于表现真景色,要曲尽其态,所以变化不能不多。深究运腕的方法,在《运腕章》里详细的叙述其奥妙:“腕若虚灵,则画能折变,笔如截揭,则形不痴蒙。腕受实则沉着透彻,腕受虚则飞舞悠扬;腕受正则中直藏锋,腕受疾则操纵得势……”。石涛也将这种深究运腕的方法用于运笔之中,他的用笔运腕经验也是值得后世的我们仔细研究学习的。

3、力争上游,墨法自然

石涛在表现空间感和真实感时,用墨很是浓重。早年的石涛用以真山水做稿本表达自己的画法。等来到宣城、南京,结识的朋友大多都是书画名家,也逐渐看到古今名画,艺术境界已向前跳跃一大步。待来到了北京,见到古画更多,不乏临古工细的作品。

三、石涛艺术的影响

石涛晚年在扬州学生很多,无一能传其衣钵,但到雍正、乾隆年间出现了深受石涛影响的“扬州八怪”,可以说石涛若不到扬州,扬州难有八怪。郑燮专画兰竹,最倾倒于石涛。“板桥题跋”说:“要自笔笔在法中,未能一笔逾于法外,甚矣石公之不可及也。功夫气候,僭差一点不得。”郑燮指出石涛的墨竹,得无法之法,能无法而有法,自己虽极力模仿也不容易学到。石涛的画正是有极高的技巧,但这技巧是由自己创造的,不是从临摹得来的。到了现代,齐白石先生同样也钦佩石涛的艺术,受他影响很深,甘愿做石涛的学生,而且不单是崇拜石涛画的有创造精神,还赞美他的诗和书法。总体说来,齐白石先生确实是受石涛画论和绘画的影响而使自己的绘画也富于现实主义和创造精神的。

四、结论

我们认识石涛的艺术应学习石涛对艺术的深刻体会,生活于山野数十年,写出山水的真性情,经过刻苦实践,形成自己的新面目;其次,学习他的创造革新精神,不迷信古人,不满意前人已有的成就,独以造化为师,突破前人,有新的创造,使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又向前一步;最后,学习画论里精髓部分,对笔墨的运用,山水画的各种方法,最重要的是重视艺术理论的精神,通过这些指导今后的实践。假如只是在笔墨形势上用功夫,不敢有丝毫变化,仿佛又会听到“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冤哉!”

摘要:石涛,中国绘画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清代大画家。有人说他是和尚,也有人说他是有发冠的;有人说他是明代宗室,也有说不是宗室。至于他的一生有着什么样的经历?他的绘画理论有着什么样的成就?他画作好在哪里?哪些值得后世的我们学习?众说纷纭。

关键词:石涛,“一画”,《画语录》,艺术特点

参考文献

[1] 郑拙庐.《石涛研究》[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2] 石涛.《石涛山水册》.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2月第一次印刷.

[3] (明)董其昌.《画旨》[M].毛建波、江吟主编,杭州:西冷印出版社,2008.

[4] 吴冠中.《我读石涛画语录》[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6.

[5] 杨成寅.《石涛画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提高套管错断井修复率的应用实践下一篇: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进行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