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城郊乡镇社区寒暑期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2022-09-23

“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 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是上个世纪共和国领袖毛泽东主席对广大知识青年的一句话。这在当时对人们在生活富裕之后, 进行艰苦朴素教育, 特别是对生在新社会, 长在红旗下的广大城市青少年在就业前进行艰苦奋斗教育曾发挥出很大作用。可是,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对于九亿农民中那些长期艰苦生活在农村的广大青少年来讲, 这又该怎样使自己能够享受到优裕的教育条件, 完备的教育设施和紧凑的教育节凑, 缩短城乡教育差距, 以提高农村青少年步入社会并参与社会活动能力, 提高他们走自食其力道路时的个体素质呢?笔者从公安部门统计数字看, 当前, 影响社会稳定有四方面因素, (1) 刑事案件在高位态势下徘徊不降; (2) 团伙型作案, 涉恶势力作案等恶性刑事案件发案多, 侦破难度大, 时间长, 群众安全感下降; (3) 干群对抗性矛盾日趋激烈, 群体性抗法事件时有发生; (4) 具有直接对抗性的信访、群体性上访事件同比上升。这四方面的情势都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安定。而这四方面不安定因素的来源, 有很大部分是来自于农村。其中许多参与者不泛来自于广大农村进城务工青 (少) 年。

1 城郊乡镇社区 (村) 学生寒暑期教育分析

城郊乡镇是指趋于城市周围并在行政管辖上属这个城市的区域, 乡镇是从属于这个城市的政治经济圈。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知识”和“素质”日益被人们关注和看重。而“社区教育在社区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面性的课外活动, 开展社区教育是全面推进社区建设的需要, 开展社区教育也是构建我国全员、全程、全心身教育体系, 建立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家庭的需要。”因而, 开展社区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1]。在我国, 国民教育的重要分工有两种, 一是学校教育, 二是社区教育。而社区教育已成为学校专业性教育的重要补充。城区的学校寒暑假期间, 由社区组织学生进行政治的、法律的、科技的、历史与社会等方面的教育, 而城郊乡镇学生寒暑期教育这些年来, 也在少量自发地开展起来, 据初步观察, 有家庭、学生、教师三方面的形成, 为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也在发挥出积极作用。

1.1 城郊乡镇文化设置

城郊乡镇作为城市的政治经济圈, 在文化科教设施总体上看, 比远离城市的偏远乡镇村发展得多, 据笔者多年的分析和观察, 有二方面的表现形式在俏然掀起。一是历史古迹在复兴, 文化室、图书阅览室也在东一角西一块地开办起来, 但是, 这是一种静态的教育方式。二是电视厅、电影院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建立起来, 为城郊乡镇的综合性文化生活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内容, 提高了乡镇建制区域的品位, 这些设施对学校的教育事业和学生的智力开发都是极其宝贵的教育资源。

1.2 城郊乡镇社区 (村) 教育环境

社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存在和运转其生命力是很强的。力争城郊乡镇社区教育环境的建设和发展与城市社区教育档次齐平, 应当是势在必行的。“美国社区教育的雏形源于20世纪初叶, 刚刚发展时仅有25所社区学校。[2]”这说明, 美国的社区教育一开始就是以事业性经济实体模式运行和发展着。社区教育在我国的沿海城市绝大部分地区都在蓬勃兴起, 以绍兴城郊乡镇的社区教育现状来观察, 以乡镇和有些社教名义与寒暑期学校教师特约联合开办的培训班, 如计算机初级培训班, 语、数、英文化补习班, 德育教育、科普活动、法制教育培训班等, 为城郊乡镇青少年拓宽知识领域和思路, 开发智力, 积累知识, 起到了一定作用。当然, 这些方式都是以松散型的, 自发的模式出现, 应当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乡镇社区村二级经济条件的好转, 社区教育环境想必也将一年比一年改善。

1.3 城郊镇的学校设置

科教兴国是党和政府建国近六十年来始终不渝的战略方针。一个政党建有党校, 用来灌输马列主义, 灌输党的知识, 党的活动规则;一个国家要有国民教育的各级学校, 以给这个国家的全体国民造就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一个军队有各军兵种的专业军事学校, 以适应军队建设的需要, 用以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城郊乡镇学校的设置是乡镇建设的必要条件, 是其品位的综合性反映, 笔者所在的浙江省绍兴市镜湖新区的东浦镇, 有33个行政村, 有村级小学6所, 镇级小学1所, 中学1所, 全镇有中小学生3010人, 教师288人, 这些规模基本形成了比较密型的教育网络。校内的设置也逐年改善和提高, 大多数学校建有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 中学还建有微机室教研室, 多媒体教育设施等, 还有室内篮球场等, 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1.4 城郊乡镇社区 (村) 学校寒暑期教育现状

城郊乡镇寒暑期教育历来是家长心目中的一件大事。为此, 学生一到假期, 一些家长在要求自己的孩子努力完成学校布置作业的同时, 总是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形形色色的假期补习班 (有的乡镇则称为假日学校) 。这样做, 一是家长省去了一份管教孩子的心, 二是也使孩子在校所学知识在假期有个紧密的衔接口, 不因假期而荒废时间淡化已学过的知识。多年来, 据笔者观察, 学生寒暑假进入社区教育, 由于局限于客观条件为数只占50%左右, 在这50%的学生中, 有的确实树立起了自己要学的心, 接受社区教育比较协调, 学得的课外知识也比较多。有的则会冒出一股厌倦情绪, 学习效果不佳。成绩总是徘徊不前, 有的干脆跑到网吧去吸吮“另类东西”。而还有另一半学生寒暑假期间在干什么呢?据笔者观察, 除了做些老师布置的作业外, 绝大部分都比较清闲:有的在家里看电视, 有的出去玩。因此, 每当开学老师作一些摸底考时, 总体成绩都逞下降趋势, 只有少数学生成绩比较稳定。

2 城郊乡镇寒暑期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们说, 党和政府对青少年的成长和教育从来也没有放松过。作为老师, 我们从自己的学生时代一步一步走来, 我们有自己对政府抓教育事业的感恩和体会。那就是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和扶持和社会各方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和支援, 问题在于学校寒暑期学生的教育如何抓, 至今仍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为此, 笔者通过几年来的观察和调查, 发现了一些不可忽略的情况。

2.1 城郊乡镇学校寒暑期教育的空白点

我们说, 学校实行假期制度, 这是世界近代以来每个国家都一直实行的。但是, 随着现代文明要求的提高, 人们对文明的追求, 对知识的需求, 和在不同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有着不同的内在要求。现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越来越摆到人们头等重要的位置, 许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 家长们总是在寒暑期给孩子安排紧凑的学习生活。而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寒暑期不能办班, 这就出现空白点。而民间的一些办班传授知识与学校老师的教导在对某些题目的理解上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给孩子对掌握课文单元知识点往往有个拨正的过程。

2.2 城郊镇社区 (村) 学生寒暑期教育的薄弱点

城郊镇所属的社区和行政村是城郊镇的政治经济圈, 在这个政治经济圈中, 在行政上的整体运转中, 镇、社区、村三者在管理和被管理中有很大的互动性和交互性。可是, 在教育方面交互性和互动性却显得很欠缺, 不象城市社区 (村) 具有明显的互动性, 各种社区教育形式马上与学校假期接口。城市的孩子活动丰富多彩, 有组织学生义务管理交通的, 组织小分队检查网吧的, 在学校驻地访贫问苦的, 在小区义务修剪管理绿化的, 参观名胜古迹的等等, 既有体现德育教育方面的内容和知识, 又有革命传统教育和党的知识, 给学生在寒暑期以充实的生活。而这对城郊镇来说就做不出这一块块的“蛋糕”。这就是城郊镇、社区、村学生寒暑期教育的薄弱点……

2.3 城郊镇社区 (村) 学生寒暑期教育存在的问题

城郊乡镇的社区寒暑期教育存在和发展关键在于乡镇人民政府的组织力、号召力和推动力。作为乡镇党委政府来讲, 虽然, 乡镇人民政府与社区、村是法律上的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但是, 乡镇党组织与本级政府和社区、村党组织却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因此, 社区教育、社区 (村) 在寒暑期对青少年的教育活动, 应当是在党的领导下, 通过政府的组织和协调、指导, 才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而这些年来, 城市社区教育、学生寒暑期教育能做到有组织有制度地开展起来, 而在城郊乡镇的社区教育却有些“冷门”, 主要表现在乡镇人民政府的社区教育机构职能的活动尚不够活跃, 有制度但不落实, 有组织但少活动, 有人员但兼职多。作为社区 (村) 的社区教育情况来看, 社区 (村) 的社区教育工作则更是少计划, 少活动, 门庭冷落形同虚设。而作为学校来讲, 与社区之间就寒暑期社区教育问题也缺少一定的业务沟通机制, 大有“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的感觉。学生寒暑期放假, 只给家长联系卡, 没有给社区联系卡。当然, 作为学校来讲, 阶段性的义务教育工作和任务是完成了, 但作为关心学生的假期生活来讲, 最好还要“送一阵”, 需要主动和社区沟通, 才能把学生放心地送到社区。作为教师, 我们深有感触, 在社会舆论上看, 学生出问题, 想到的第一个责任主体往往是学校, 而不是社区, 是家长而不是所在地区的人民政府。因此, 在义务教育期间, 要完成好学生每个寒暑假期的“交接班”, 让学生能够安全地保质保量地渡过学籍期, 那就是既要考虑到在校学习, 又要考虑到寒暑期学习生活。这些问题解决得好, 学生渡过九年义务教育后, 分别送入高中、中专或走向社会的个人综合素质就能相对稳定。笔者从公安部门关于青少年犯罪情况有关资料了解到, 青少年犯罪, 从年龄上分析, 青少年犯罪的低龄化走势已日趋明显。从知识结构上与相应的犯罪手段的表现上分析:基本走向两极, 要么是智能化犯罪, 例如利用计算机网上诈骗犯罪等;要么粗狂型手段犯罪, 如入室盗窃、抢劫、强奸等;从出生地和籍贯上分析, 约有50%以上基本来自广大农村, 在这些人当中文化程度极大部分在初中未毕业文化程度以下, 较多的是小学文化。由此可见, 当今我们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了。

3 城郊乡镇社区 (村) 寒暑期教育的对策

城郊乡镇学生的社区寒暑期教育应当由城郊乡镇人民政府社教主管部门、学校、社区三方为主体共同建立社区教育组织机制和管理教育机制以管理青少年假期生活, 因而, 社区教育应当“为促进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三结合, 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的沟通、实施教育与社区双向开放,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广泛教育作贡献。[3]”因此, 青少年的社区寒暑假教育应当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过来, 也是学校义务教育的必要条件。为此, 学校作为专业性的教育主体, 首先应当主动与社区沟通, 联合建立社区青少年教育联系制度, 建立学校与社区联合管理体制。“把课堂学习与实践学习结合, 整合学习方式, 打破学科体系相对封闭的现状。[4]”

3.1 建立社区教育互动机制

我们说, 社区教育不是单一地以社区即社区居委会 (村民委员会) 为教育主体而发起的教育活动, 而应当是以所在地政府社区教育主管部门和所在地社区居委会 (村民委员会) 和所在地的学校三方为主体联合互动性的教育活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对青少年教育和健康成长世界上每一个国家不论制度如何都历来十分重视。怎样培育21世纪有用人才, 则是世界各国政府都必须首先研究和考虑的重大问题。谁对这个问题认识到位, 培养时间抓紧, 培养方式适当, 教育的内容适当, 教育的制度落实, 经费投入量大, 效果明显, 谁就掌握了占领21世纪世界各个领域的主动权。因此, 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要建立社区教育工作班子。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村所在地中小学校都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能建立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各自的工作制度和三方工作联系制度。在这里, 牵头主体应当是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社教主管部门。定期沟通情况, 为学生寒暑期生活安排早作准备, 包括学习、参观、教材等, 都要事先考虑和有计划, 这些内容都应作为社区教育领导班子中的重要工作来抓。

以社区 (村) 为依托, 成立社区教育学校。一般二到三千户居 (村) 民的社区可以单独建校, 五到六百户居民的社区可以二到三个社区联合建校, 并制订校规, 建立社区学校的教育制度。名称可以冠以“社区实验学校”或“社区教育中心”或“社区法制学校”等。社区学生寒暑期教育活动以这些形式为载体, 才算是学生到了“家”。

制订社区教育的教材。我们说, 社区教育教什么, 对谁施教, 谁来执教, 这些都是社区教育中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材和教师是社区教育的灵魂, 对于这一点, 我们应当考虑其业务和职能特点, 摄取课文中实践性较强的部分编制教材, 具有趣味性、可读性和实践性等特色以学校为主搞起来。同时, 也可利用社区其他资源, 如退休技师、教师, 公、检、法、司部门退休警官、司法干部和现职人员等聘请到社区教育的行例中来。

落实社区教育经费, 政府要把社区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至今美国的社区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类似我国的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规模, 美国的社区学校是事业性的教育机构, 因而她负有事业和责任性的双重压力, 我们现在的社区教育起步阶段还要研究落实经费问题, 还是靠政府埋单, 笔者认为, 这应当认为是暂时性和阶段性的, 在今后的社区教育应当走美国的社区教育发展道路, 这才是我国今后社区教育的出路。

3.2 建立社区教育的实验基地和设施

社区教育实验基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来讲, 社区教育实验基地应当是“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 作为一种课程设计, 变形为没有固定的模式, 是一个多样化的实践天地[5]……”只要是能被青少年学生所接受的, 具有积极向上特征的, 能使学生返校后与课文紧密相关的, 具有智力开发型的, 通过课文能够举一反三产生知识的联想的那部分东西。例如, 科学课 (物理课) 讲到的物体抛物线的形成和作用这方面的知识, 我们可以结合军事课中的枪械知识、射击学理知识和射击这一实践, 了解子弹根据抛物线原理, 在离开堂线剧速旋转飞行, 我们可以检查瞄准基线和弹着点以测算弹道高并求出射击距离和弹丸飞行速度等, 这既有物理知识, 又有数学知识。再例如, 我们可以通过摩托车或自行车的行驶牵行作用了解角在机械传动系统中的运用, 同时可以观察齿轮传动或三角皮带传动, 了解齿轮的变速运动或等速运动所产生的力, 以及机械物理的撞击所发出的噪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这些都需要学生通过学习科学和技术知识, 并在实践中努力去探索去改进并达到最优化。激发学生通过寒暑假的实践, 了解到在校学科学的重要性, 以提高学生回到课本上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从而进一步诱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今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从狭义上讲, 我们可以更有具体的社教形式, 例如, 与博物馆、文管处, 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和警察部队驻地, 文化馆、科技馆、工厂和政法干校, 在这些具体的部门建立学生寒暑假社区教育基地, 包括德育教育基地、爱国史实教育基地、军事教育基地等作为定向的社区实验基地, 也是通过某一点的具体事例和实践, 拓宽学生求知视野和思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从启蒙阶段牢固树立起科技强国、勤劳致富的理念。问题在于, 要和这些单位建立特约的沟通机制, 要取得他们的积极支持, 通过这些实体单位内在的固有特色, 设计一整套可操作性的实践性教程, 给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灌输, 这样做, 要求学校、政府和社区化很多精力, 要有一支全身心地投入这项工作的队伍和人员, 如果没有一支专业性的社教队伍, 上述这些事务是不可能搞好的。

3.3 建立社区教育工作机制和制度

在城郊乡镇建立社区教育制度, 这是近几年来的一个课题。学生寒暑期的社区教育是一项改革, 改就改在松散型为组织型, 自学型为指导型, 对待这项工作切不可小觑。“为了一切的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只要能做到的, 只要是可以做的, 只要是合法的, 我们都要去探索。这是因为“公立学校传统的教育方式的最主要特点就是程序统一, 进度统一, 要求统一, 教育的过程无法顾及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使得学生时常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 这种教学方式严重的抑制了学生个人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6]。我们要象美国的做法, 由政府埋单, 逐渐过渡到事业性运作, 引入社区教育的竞争性机制, 建立起社区教育工作的长效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应当包括:

(1) 社区教育的组织领导制度。这项制度应当建立在乡镇政府行政首长的年度工作计划内的, 建立在社区主要负责人的年度工作计划内, 建立在学校校长的年度主要工作计划内的。

(2) 经费保障制度。学生寒暑期接受社区教育, 应当有足够的经费保障, 这些经费包括, 人员组织经费, 科学实验经费, 交通运输经费, 教材编写审核和印刷经费, 场地设施构建和管理经费, 等等, 这些经费在起步阶段由政府埋单, 以后逐步渡到建立起事业性教育组织, 采用有偿服务。

(3) 青少年社区教育培训制度。青少年社区教育应当成为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初中升中专, 或就业资格的必备条件, 要进行审查, 成为青少年综合素质形成的要素, 必须严格把关, 进入青少年学籍档案进行考核。

(4) 政府、社区、学校、社区三方面教育联系制度。我们说, 社区教育工作要实施有时有节、有效果, 难度很大, 在城市, 学生寒暑期社区教育基本由政府和社区居委会在担纲任务, 从整体情况看, 也是属于“粗仿型”的。城郊乡镇推行学生寒暑期社区教育, 政府、社区、学校三方应当建立联系制度, 每年召开专题性例会至少二次, 汇报交流社区教育和社区实践情况。三方要设立社区教育专管人员, 并建立学生寒暑期、社区教育岗位职责和联系制度, 以约束社区教育制度的执行。

(5) 建立青少年社区教育考核制度。学校寒暑假时, 作为学校要在充分与家长建立的联系制度的同时, 要与社区一起密切关注和把握学生到社区报到并参加寒暑期活动情况, 建立社区教育 (实践) 考核体系, 以社区实践学分制的形式, 由指导老师掌握, 根据学生社区实践 (学习) 的成绩进行记分。结束时, 统一反馈给学校, 记入学生个人素质卡, 作为学生在学校入队入团入党的重要依据, 成为学生升学的重要条件之一等, 作为社区 (村) 要做好密切配合工作, 成为一项制度执行。

(6) 乡镇政府要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 以规范、约束、推进本辖区的社区教育工作。大致工作为定期召开会议, 总结交流经验, 与教育基地这些专业单位联系沟通, 包括对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工厂、专业学校、军事单位等的联系。

笔者认为, 城郊乡镇社区 (村) 学生寒暑期社区教育是符合国家教育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的, 建立学生寒暑期社区教育制度应当有她的刚性存在, 上述六项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只要能够确确实实当一桩事情去抓, 当一桩事情去做, 是能够有效推动城郊乡镇社区学生寒暑期教育活动的开展的。

4 结语

城郊乡镇社区 (村) 学生寒暑期社区教育是个大课题。但是笔者认为, 为了考虑到生活在农村广大青少年不但有个强健的体魄, 而且应当要有个高素质的内在气质, 为了这样一个目标既使我们付出的再多, 也应当认为是必要的。城市的吃、穿、用、住的基本供给要靠乡镇农村来实现, 可是, 城市的基本生活包括青少年的学校和社区教育条件无论怎么说都要比生活在乡镇农村的优越, 这个“迷径”应当怎样去破解?怎么来解决这一连串的内在的问题呢?笔者觉得, 有关方面应当引起深深的思索。当然, 最基本的我们一方面既要管住这些青少年学业结束后怎样为社会输送过硬素质的人才, 又要考虑到怎样努力去改善他们在校、在社区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另一方面又考虑到平时如何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 以在努力缩短城乡教育差距的同时, 夯实他们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使这些长期生活在农村的青少年能够健康成长, 以切实适应21世纪国家建设的需要。

摘要:我国九亿农民基本生活在乡镇、农村。乡镇、农村青少年与城市青少年一样, 在踏入人生旅途的第一站首先是学校。城郊乡镇中小学是广大农村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教育场所, 是开发智力增长知识的重要基地。可是, 从这些年现实情况看, 生活在城郊乡镇农村青少年成长阶段所需的基础性教育, 单是依靠属地学校的教育设施, 开展素质教育远不能适应青少年摄取知识健康成长得需要的, 还需要通过社会各方面关注和支持教育, 创设各种教育载体, 提高教育质量来实现。例如, 学生寒暑期社区教育, 德育基地教育、爱国史实教育, 军事教育, 等等。通过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 以增加一些适应乡镇农村青少年科学知识来源, 弥补和充实城郊乡镇青少年整体教育网络, 给农村青少年夯实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法律知识, 提高综合素质, 缩短城乡教育差距。使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 以适应21世纪国家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城郊乡镇,社区教育,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关于成立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社区教育中心的通知》教关委 (2002) 4号文件。

[2] 教育部关工委社区教育中心三年工作规划 (2003—2005)

[3] 上海市教委社区教育办公室《上海社区教育的发展与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http://www.kcedu.com

[4] 叶忠海.学校和社区的沟通——上海城市社区教育研究[J].

[5] 张丽.关于社区教育因何蓬勃不衰[EB/OL].社区教育网heep://cec.new_class.cn

[6] 刘衍玲, 孟露.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EB/OL].社区教育网, 课程研究heep://cec.hem_class.cn

[7] 刘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美国家庭学校析与启示》社区教育网[E B/OL].课程研究http://cec.hem_class.cn

上一篇:探究中职会计教学中微课的运用下一篇:高职院校辅导员管理系统研究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