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2022-09-10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规划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城市规划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学科, 其内容要求、方法手段和政策与技术规范都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的发生变化。

城市规划原理教学作为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中一门起“总装”作用的课程, 是在学生学完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因此, 该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重点专业课程之一, 搞好该课程的教学, 对于培养学生从事规划的业务能力至关重要。

1 课程特点与教学要求

1.1 综合性强, 涉及知识面广

城市规划是科学、艺术和政策的结合, 它涉及到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 必须综经济、社会、自然、工程、艺术、法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并使之在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中经济、合理并尽量完美的体现。在实践中, 城市规划工作也是由多个工种的专业人员相互配合完成的。城市规划的综合性还表现在规划研究与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经济社会、自然地理环境、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政策与管理等方面因素, 在全面分析和统筹协调的基础上提出规划方案并对之进行优化。

1.2 实践性与应用性强, 与城市规划建设直接相关

城市规划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程, 规划工作也不同于一般的研究工作, 它是一门学了就要用, 用了就要见效的课程。在实践中, 完成的城市规划方案一旦批准, 就会通过实施反映在建设中, 出现在城市中, 如若出现错误是不能或难以纠正的, 损失也是非常大的。因此, 在教学中不但要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且还要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

1.3 政策性强, 规范化要求比较严格

城市规划是国家、区域和城市本身社会经济发展和投资建设活动的重要环节, 也是对城市各方面利益的一个再分配过程, 因此, 它一方面要符合国家、区域和城市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 另一方面还要借助于政府的权威, 使城市规划成为规划城市的技术经济政策和发展建设法规, 以保证规划得以顺利实现。所以, 国家、区域、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制度的变化都会对城市规划的内容要求、技术指标、实现途径产生影响, 要求城市规划教学及时掌握这方面信息, 适时介绍国家关于城市规划的法规、政策及相关技术规范, 以便使学生对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成果形成和成果表达形式等方面的规范性有明确的认识, 并见诸于其课程设计实践中, 从而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1.4 实践发展快, 知识的动态性特征明显

在计划体制下, 城市从规划到建设实行的是政府规划、政府计划、政府投资、政府建设的封闭式运行体制, 规划基本上等同于计划, 内容具体而详尽, 更多的强调具体的工程问题, 思路、方法和实施手段单纯而简单。城市规划的内容由单纯以制定具体建设方案为主转向为设计具体建设方案制定技术要求或技术规则为主, 更强调区域和城市间分工与竞争关系及发展战略的分析, 城市交通、用地拓展、生态环境等发展中出现的城市问题的解决, 政策工具的运用等。

2 教学改革的探索

国内城市规划专业有两大来源, 一是源自于土木建筑学科之建筑学专业, 另一则是源自于地理学科之经济地理专业, 前者以城市设计、详细规划及其中的工程规划见长, 后者则以总体规划特别是其中之区域—城市分析、城市发展研究、城市用地布局研究见长。我们认为, 城市规划教学必须注意体现城市规划知识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体现城市规划工作的政策性与规范性, 体现教学内容的和教学手段的先进性, 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

2.1 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从城市规划课程内容的综合性特点出发, 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有较宽广的知识面,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较强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所谓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就是要符合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总装”性特点, 能够把学习过的各相关课程之专业知识灵活恰当的运用到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学习和规划设计与研究实践中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是从影响城市规划的因素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出发, 使学生具备能够针对主要规划内容或专题进行系统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协调能力是从城市规划所涉及的专业和工种较多特点考虑, 要求学生不但能够具备根据工作性质和特点进行工种和人员的调配与安排的能力, 而且还能够具备从专业技术角度出发协调好城市不同物质要素的发展布局并进行城市规划方案构思的能力;综合表达能力是指综合运用口头、文字、图纸等方式, 展示规划思路和方案的能力。

2.2 加强案例教学,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要大量介绍典型的实践案例, 组织和引导学生就案例中与教学任务相关的重点内容或整个方案进行讨论、评析, 并在此基础上布置相应的实践性强的作业, 从而使学生从案例学习中和作业中体会规划的原理, 增强学生理解深度, 提高学生观察和评价具体规划问题和规划方案的能力。另一方面, 优秀的案例还能够给学生进行规划设计提供一个内容和成果的参照标准。因此, 加强案例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改进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城市规划思维的空间感非常强, 规划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非常紧密, 如果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当, 就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和轻松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并留下深刻的映像。传统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除过运用板书艺术外, 主要依靠使用大量的教学挂图和放映幻灯片, 不但制作难度大、成本高、更新慢、保存难、教学准备工作复杂, 而且包含信息量有限, 也显得过于单调和落后, 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特别是在学生人数多、教室大的情况下, 后面学生难以看清板书和挂图, 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制作多媒体课件, 借助计算机和投影仪进行教学, 可以将典型案例和有关实际素材添加到课件中并可与城市规划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链接, 再加上图像、色彩和声音的合理配合, 从而很容易达到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教学要求。

3 结语

全球化的国际背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的特定国情, 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都对城市规划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规划教育也必然要相应地进行变革。两年的改革实践说明这一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 但还有许多地方尚待完善, 如如何增加学生的接触面, 组织校外从事实践工作的人员参与设计教学;如何完善评图环节, 使评图成为总结性的师生交流与学习机会等。

摘要:本文通过城市规划课程的特点及教学要求进行阐述, 并结合多年对本门课程的教学经验, 提出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教改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综合性,实践性,动态性,综合素质,案例教学

参考文献

[1] 李成良, 顾美玲.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M].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5:6.

[2] 李浩.城市规划社会调查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高等建筑教育.

[3] 金英红.对我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

[4] 王承慧, 吴晓, 权亚玲, 巢耀明.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三年级设计教学改革实践[J].规划师, 2005:4.

[5] 陈有川, 崔东旭, 张军民.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

上一篇:浅析国际警务合作的特性——从警务联络官制度谈起下一篇:浅谈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