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青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问题研究

2022-09-10

在中国新常态的背景之下, 我国出口导向性的经济增长趋势日益显著, 青岛在山东省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之中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 在2016年山东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金额为147.8亿美元, 青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金额达到41亿美元, 因此, 对新常态经济环境下青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新常态下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现状

(一) 青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

青岛的高新技术产品一直是波动增长的趋势。2012年-2013年出口的数量有小幅度的下降, 但是在2014年新常态提出后, 青岛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数量在2014年后呈现的是上涨的态势, 在2014年突破200亿美元, 增长了42.1%, 完成了2013年-2014年大幅度的涨幅之后, 也恰恰对应了新常态的有高速经济增长转向中高速经济增长的特点, 在2015年之后逐渐稳定, 态势成为波动上升, 2016年虽然下降了2%, 但是在2016年-2017年增长了11%。一般贸易出口比重上升, 青岛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式主要集中在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 青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依赖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受到外在需求影响比较大, 反观一般贸易, 在2014年新常态之后, 企业更加重视发展高端产业链条, 增加出口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般贸易出口迅速发展。

(二) 青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市场得到拓展

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出口金额都是呈现波动上升。在2014年之前外商投资企业可以说是一枝独秀;在2014年之后, 青岛重视经济结构调整, 着力发展民营企业增加青岛高新技术出口的竞争力, 民营企业发展迅速, 在2015年民营企业出口金额超过国有企业, 出口青岛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也在迅速上升,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金额虽然在增加, 但是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在下降, 出口优势减弱,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 所占比重也在波动上升。

在2014年之前, 2012-2014年青岛的主要出口市场是东亚、北美、欧盟这三个区域, 但在2014年新常态之后, 青岛的高新技术产品更加重视转型升级, 向东亚、北美、欧盟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相对减少, 向其它国家出口的产品比重略有上升。

二、新常态下青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一) 加工贸易比重比较大

青岛出口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档的机电类的高新技术产品, 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依靠原材料的消耗以及廉价的劳动力, 主要依靠加工贸易进行出口。在2017年, 青岛高新技术产品依靠加工贸易出口的比重占据58%, 仍然占据青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比较大的一部分。

(二) 出口经营主体失衡

青岛民营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直接影响青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大小。民营企业在2014之后所占的比重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但外商投资企业仍然是青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力军, 外商投资型企业存在的原因大多是是由于各个跨国的公司为了雇佣廉价的劳动力以及节省原材料故在青岛驻地投资。产品大多产品附加值很低, 国际市场竞争力弱, 不利于新常态倡导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资源无法得到合理配置。

(三) 出口结构不合理

出口产品结构种类单一, 缺乏自主品牌。机电类高新技术产品在2017年占据了出口比重的很大一部分, 几乎达到了90%以上。而其他产品比如新材料, 生物医药等产品出口的比例就相对比较小, 甚至不足出口比例中的10%。

出口产品方向单一。青岛的高新技术产品主要的出口地是北美、东亚、欧盟、南非和东盟这几个区域, 主要向北美、东亚、欧盟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和人口密集型的产品, 会减慢产品结构转型的步伐, 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不符合新常态所倡导的出口结构优化调整, 无法到达资源配置的最大化;过于集中在个别区域, 会导致企业满足于现状, 逐渐产生懈怠, 创新科研能力降低, 失去国际市场的竞争积极性。

三、新常态下青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对策

(一) 优化升级出口贸易

新常态下, 青岛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不断调整结构, 优化产业链条,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就要求青岛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应该调整出口方式结构, 降低加工贸易的比重, 引进更好的国外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 拓展加工贸易的新领域, 升级加工贸易, 提高加工贸易的科技技术含量和创新水平, 向核心零部件和中间的制造转变;提升一般贸易的比重, 企业合理的利用现在的互联网新时代, 依托大数据, 云计算等夯实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数量, 利用“互联网+”这样的平台, 拓展新的国际市场;同时发展其他贸易方式, 发展转口贸易和租赁贸易, 构成多元化的出口方式结构, 形成新常态下青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自主性优势, 通过出口贸易的优化调整, 带动青岛外贸在新常态的背景下蓬勃发展。

(二) 协调出口经营主体平衡发展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政府可以适当降低外商投资企业的比例, 着力发展民营企业, 减少企业不必要的申报流程, 加大对民营企业科研的鼓励和支持。出口高质量的高新技术产品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 企业的科研研发和创新发展都需要高新人才的带动, 优化人力资源也是调整资源配置的关键环节, 在政府的助力下, 青岛的民营企业也加快培养有方向性的高质量人才的步伐, 避免人才资源浪费。

青岛市要加快贯彻落实科技兴贸战略, 新常态要求创新要素驱动, 这就要求着要将新能源, 新科技, 新技术汇聚到青岛的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创新, 首先是依靠重大建设项目, 增加对外合作机会, 突破核心的关键技术, 优化产业的布局, 集中打造青岛的高新区, 有相同发展特点的和具有互补发展优势的企业汇聚到一起, 形成产业生态链, 达到高新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其它地区全面发展的目地。

(三) 调整产品出口的种类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出口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发展是必然趋势, 出口的产品从原来单一集中的到丰富多样富有高质量和拥有更多科技含量的富有中国特色的产品。但现在的青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产品的种类比较单一, 需要更多的由制造向创造转变, 改变贴牌现象, 促进本土化品牌的发展, 积极实施青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种类多元化战略, 避免对于机电类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过度依赖。此外, 政府对新的科研项目适当加大出口信贷和出口退税的倾斜, 免去企业出口的后顾之忧;对于企业来说, 可以以世界需求为调整产品出口结构的导向, 把全球化的标准和本土的优势相结合, 真正实现新常态所要求的以标准促升级, 实现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推动青岛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上的出口, 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

新常态经济下, 经济的发展速度慢慢减缓, 究其原因, 主要在发达国家的对外需求开始慢慢减少, 而新兴国家的竞争力在逐渐变强, 同时我国的人民币升值, 原材料和劳动力要素的成本渐渐上升。

故此, 通过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数量和比重来发展青岛的外贸经济, 势必要通过改进高新技术产品来稳定已有的市场, 开拓新的市场。原有的青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市场相对固定, 并在进行青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在生产产品时, 提高产品的创新性以及产品质量;其次我们可以借鉴开发像东盟以及南美这样的市场, 将一些不重要的技术或者设备转移, 获得超额的利润, 同时降低本国原材料和人力资源的消耗, 进一步拓展青岛高新技术产品的海外市场。

最后, 青岛高新技术产品新材料、精密材料、医药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数量比较少, 企业不只是满足现有的成果, 不断进行研发生产, 淘汰滞后的产品, 积极开拓对应的国际市场。改变出口市场一成不变的格局, 积极的开拓新的市场, 分散过于集中的风险, 实现资源配置的良好分配, 形成多元化的市场格局。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 需要着力推进出口结构不断进行优化升级。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占据重要地位, 文章围绕着新常态下青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进行研究, 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新常态下青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其问题。针对新常态下青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常态,青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参考文献

[1] 胡晓凤.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

[2] 张晓杰.新常态下政府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现代国企研究, 2016 (02) :126.

[3] 马风涛, 马有才.青岛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结构优化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6 (06) :44-51+60.

[4] 段朋朋.经济新常态下青岛外贸发展新态势及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 2016 (15) 22-23.

[5] 刘清.新常态下如何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我国的传统产业[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7, 26 (01) :42-48.

上一篇: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改善生命质量的分析下一篇:编程型游戏——一类特殊的教育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