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

2024-04-23

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共6篇)

篇1: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

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

【摘要】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并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其关键点。自农业供给侧改革实施以来,我国积极探索农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突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项改革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本研究重点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农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产业结构

一、绪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运用,农产品供应量日益充足,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在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粮食生产的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从供给环节入手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提升农业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形成有效的、安全的农产品供给,已成为当今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

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内在要求

“十三五”时期全国各地农业改革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同时也是矛盾的凸显期。在农业转型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矛盾与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到位。从供给侧方面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不仅是新常态背景下促进农业转型发展和结构升级的主动选择,同样也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增强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二)适应农业农村发展新清况的需要

从外部看,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农民外出务工和工资性收入增长明显受限,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导致对农业农村投入的增幅明显回落。从内部看,传统的农业生产理念、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在一些地方尚处于主导地位,急需政府积极引导突破传统农业发展的固有结构,创新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提升农业的整体效益。

(三)满足大众消费需求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的消费理念由最初的“吃饱”到现在“吃的有营养、健康安全”转变,且呈现出多样化、特色化、健康化的趋势。但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呈现出“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只有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三、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制度要素:制度滞后与制度缺失

当前我国的农业制度供给既存在供给滞后也存在供给缺失。我国许多农业制度的供给都是一种渐进式的安排,这种响应机制不具前瞻性。如“三补贴”(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资补贴)虽然对粮食生产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也容易使生产者与市场隔离,扭曲市场运行机制,造成靠补贴维持生产的中低端农产品充斥于市场,且在实际操作中补贴大多是向承包户发放,导致真正种田者并未受益。同时在农业公共服务、农村土地产权、农村金融供给、农业人力资本、农业准人和生态补偿等方面的制度供给存在明显的缺失。

(二)技术要素:农业科研机构动力不足

当前我国农业科研体制设定不够灵活、资金匮乏、对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和特色产品的开发重视度不高。从体制机制看,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分为农业部、省(区)和地市三个级别,许多机构彼此不仅分割且存在多头管理。从经费投入强度来看,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为0.77%,远低于发达国家3%~5%的水平。从新品种开发来看,我国向来注重规模生产品种的开发与改良,而对区域适宜的地方特色品种较为忽视。从配套技术来看,我国比较重视基础项目攻关,对储存、加工、产品检测等方面的配套技术较为忽视。

(三)劳动要素:整?w劳动素质偏低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初级或中级职业技术教育的数量不足整体人数的5%。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既有农民家庭经济基础差、思想观念落后的原因,受地方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认识不够、政府财政为农村教育上的投人不多、农村地区成人教育发展速度较慢等因素影响。

(四)土地要素:流转难度日益加大

部分地区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不清晰,土地流转的自发性、随意性明显,土地流转问题较多,流转难度日益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大了农业综合开发的难度。

(五)资本要素:贷款难、融资贵、保性少

近年来农村金融需求增长迅速,但由于农村金融组织和机构少、竞争不充分,导致农村的金融服务功能简单,服务手段少。此外,农村地区能够作为担保物物资不多,并且结算途径少,这造成农户不能获得有效运作资金,不能运用现代科技来提升收益,此问题不利于农村地区开展相关建设工作。

四、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建议

(一)推进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首先围绕市场需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其次不断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多元化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另外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二)推进绿色发展,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推动绿色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需要积极探索绿色农业发展的新方式,加大示范园区和产业基地的建设力度,提升标准化生产程度。同时对质量监管体系进行优化,利用体系的作用,来加强约束力和控制力,提升生产主体的责任感,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

(三)推进创新驱动,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重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轮休制度、农产品深加工等研究,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让科技引领农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农业大数据、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等互联网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效率,提高科学技术创新和服务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马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析[J].统计与咨询,2017(1):19-21.[2]滕泰,冯磊.新供给主义经济理论和改革思想[J].经济研究参考,2014(1):77-85.[3]魏后凯.农业供给侧改革如何改[J].人民论坛,2017(12):60-62.[4]孙雷.上海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与举措[J].科学发展,2016(9):35-38.

篇2: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

摘要:该文分析了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提出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观点新方法。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出路

吴成明,吴若男.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出路[J].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0):2+7.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要吃得饱,而且要求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由低端消费转入高端消费,而在供给端,农产品往往不能满足这些需求,造成大路货居多,一些品种过剩难卖,另一方面中高端产品紧缺,农产品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这就面临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问题

1、农产品供需关系失衡

近四十年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产品总量不足的问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快速跃升,中高端农产品国内供给不足,进口显著增加,大宗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低廉,甚至积压滞销。这就迫切需要调整农业结构,增加中高端农产品供给,压减低端农产品供给,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

2、农产品成本居高不下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深入,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出现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农资土地价格大幅上升,助推了农产品成本上涨。

农业基础建设投入不足。靠天吃饭造成产量低,品质差,成本高。

生产经营规模小。全国人均耕地占世界的43%,农户地块小而分散,不利于规模经营和科技进步,使全国农业生产滞留在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导致农产品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流通环节较多成本增加。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至少经过5-6个环节,每个环节层层加价。再加上农产品自身易腐易损,自然和人为损耗严重。张家口地区最远的县距北京不足300公里,而蔬菜盛产季节有时要绕道山东寿光,再返回北京,增加了运输成本。

3、农业资源透支利用

长期以来农产品的总量是拼资源提高的,随之带来了生态恶化。

水资源严重不足。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尤其是河北省北部地区属重度缺水,近年来过度开发利用,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旱灾频繁。

人均耕地减少,土壤安全日趋严重。全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超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使中国农村经济带有浓厚的小农经济色彩,农民为了获取更大利益,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使土壤质地、结构遭到破坏,土壤污染日趋严重。

4、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尽管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超过56%,总体而言,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以大豆为例,全国大豆平均亩产长期徘徊在125 kg以下,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农业科技创新有待于提高整合,县级缺乏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农业高科技园区的引领和示范,缺乏复合型领军人才。

5、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以家庭为生产单元不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必须通过土地流转来实现规模经营,现行土地流转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土地流转不规范

大部分农民以口头协议进行流转,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强。少数农民即使签有合同条款也不规范,双方责、权、利不明确,一旦发生纠纷,调解的难度较大。

(2)土地流转制度不建全

土地流转补偿制度和土地投资补偿制度尚未建立;土地流转管理职能较弱;缺乏完善的土地价格机制;受国家惠农政策影响,农民争抢土地承包权。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出路

1、优化产业结构

当前粮食呈现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现象,粮食供求关系发生阶段性变化,从大宗农产品看,大豆短缺,玉米积压。从品质看,普通品质的农产品供给充裕,优质高端品牌的农产品紧缺,这就需要不断理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1]。

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当前,农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面对种种制约,困难和挑战,必须坚持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主要方向。不仅要保障农产品数量,更要在改善结构,提高质量效益上下功夫,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2]。

3、降成本

(1)适度规模经营

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便于机械化作业,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优化经济结构,从而降低农业成本,降低不确定的自然和市场风险,提高农民收入。

(2)加大科技兴农力度

农业科技进步,可提高农业生产率。精准施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可降低化肥盲目使用量。通过农业物联网,打造出实时监控,精准种植,科学管理的农业生产新业态,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转型,从而实现集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化农业发展目标。

(3)?p少流通环节,降低产品成本

采用农超对接、互联网+等新业态,实现农产品直接销售。

(4)加快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应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县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乡镇成立服务站,村集体选派联络员。现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这一政策既不公平,又无效率,农民也不满意,国家应出台土地增减占补平衡补偿机制的政策法规。

4、去库存

目前的重点就是消化玉米库存,主要通过减供给,增需求来实现。

(1)减供给

通过行政干预和市场调节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经济、饲料作物种植面积。

(2)增需求

对玉米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来实现。

5、补短板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农业基础建设。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同步协调发展为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3]。

参考文献

篇3: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政策导向

1 引言

从2012年开始,我国的经济增速放缓,虽然依然保持向好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国际经济疲软的大环境下,贸易出口从2011年开始下滑,国际市场的消费需求萎缩,而国内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也收效甚微。需求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拉动力不足,因此,在需求侧寻求经济发展的空间不足。需要在供给侧改革以实现经济的质的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管理的概念,其次剖析了在当前经济矛盾下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建议,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

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两种政策取向。需求侧管理是指在经济中不存在促进生产和就业趋向充分就业状态的自动机制,必须依赖于人为的政府干预机制。经济衰退时,通过增加政府开支、扩大信贷规模等政策提高有效需求水平;经济繁荣时反向操作。供给侧管理理论则认为应当减少对政府的干预,通过对微观主体的激励,提高企业的效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需求侧管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抑制短期的市场波动,通过短期的政策刺激社会总需求,而供给侧管理则着力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培育新的市场主体,提高产品质量以刺激新的需求,促进经济的长期均衡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通过供给管理,对我国的经济实现结构性调整,以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稳定经济的增长。

3 我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必要性

我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飞速增长主要是靠出口与投资拉动的。为了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必须进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

3.1 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

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存在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的双重问题,供给不足主要是指高端产品的供给不足,产能过剩主要是指低端产品的产能过剩,而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政府的过度干预。

在产能过剩的领域,例如钢铁产业,却依然享受着大量的政府补贴,有些传统的行业在政府补贴模式下依然是粗放型的生产,寻求创新的动力不足,而这样的行业往往存在着垄断,导致其他企业难以进入。在供给不足的领域,由于创新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而这样的企业往往难以得到政府的扶持或者扶持力度太小。生产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流入依靠政府扶持的过剩领域,产品附加值低,高端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政府的需求侧管理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但是在长期内却会导致企业缺乏创新活力,核心竞争力不足,无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3.2 城乡、区域结构不合理

除了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的城乡、地区发展也极不平衡,城乡、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无法自由流动,除了打破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外,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打破地区分割,使得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资源的分配效率。

3.3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义是创新

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理念之一是创新,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放权,使企业焕发新的活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内在的目的是一致的。

面对我国目前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创新驱动力不足的现状,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驱动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质量,开拓新的领域,弥补我国在高端领域供给不足的情况;另外随着生产要素向创新领域的流动,传统行业过剩的产能将会相应地减少,实现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合理分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实现传统行业的升级,以及培育新的适应全球竞争环境的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必要性以及紧迫性。

4 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建议

推进供给侧改革给我国的经济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从目前的需求驱动转变为供给驱动实际上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如何改革优化供给结构,扩大需求,下文对此提出建议。

4.1 行政体制改革

在经济新常态下,明确政府的服务角色,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一是改变政府过往GDP第一的观念,就要改革政绩考核体系,更加注重经济质的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明确政府的权力清单,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企业的活力;二是推进财税体制的改革,降低企业税收,减轻企业的负担,发挥企业创新驱动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三是创新金融支付方式,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投资能力;四是推进国企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竞争,使生产资源充分流动。改善低端产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引导资源向高端产业流动。

4.2 严格环境政策

过剩的传统产业如钢铁往往存在着环境污染的情况,提高创新可以改变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的情况。严格的环境政策对结构的优化作用主要通过以下路径实现:严格的环境政策推动传统的行业提高生产技术,实现转型升级,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改善低端的供给结构。继续强化环境问责制,将环境列为重要的政绩考核指标,约束地方政府的发展思路,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过剩产能。

4.3 促进产业升级

首先,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提高传统行业效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其次,继续加大国家教育投入和研发投入,将科学技术应用到具体的生产中。最后,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激发创新精神。

4.4 兼顾需求侧改革

需求与供给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也需要兼顾需求侧的改革,激发个人需求,升级消费方式,开发新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需求。

综上,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是实现我国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经济新常态下,要积极制定实施各项政策,打破不合理的产业、区域结构,实现我国经济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稻葵.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理论视野,2015(12).

[2]廖清成,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误区与改革重点[J].求实,2016(4).

[3]魏杰,杨林.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及相关改革[J].经济纵横,2015(6).

[4]贾康,苏京春.“三驾马车”认知框架需对接供给侧的结构性动力机制构建——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深化探讨[J].全球化,2015(3).

[5]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2).

[6]张为杰,李少林.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与政策[J].当代经济管理,2016(4).

篇4: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

关键词: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结构调整;改革

一、 新常态: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经阶段

“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出现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新变化、新特征、新态势,面临的根本任务和最大挑战发生了重大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1. 新常态的根本任务: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使中国从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新常态最明显的特征是经济增速下降。从2011年起,中国经济结束了1978年以来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增速连续下降,2015年降至6.9%。事实上,高基数导致增速下降是客观规律。经济增长放缓背后是新旧发展动能正在转换。

在供给侧,一是以劳动力、资源、土地等廉价生产要素为主的传统比较优势越来越弱,但以人口质量、科技创新为主的新兴比较优势仍在培育过程中,导致生产率提高遇到瓶颈;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中低端商品供给普遍过剩,供给体系效率下降,缺乏新经济增长点。在需求侧,一是经过三十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中国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投资需求下降;二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需求从主要追求数量向追求品质转变,国内市场难以充分满足,造成内需受到抑制;三是国际金融危机后,海外市场需求不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

新常态实际上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向发达国家过渡的必经阶段。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在中国经济起飞阶段发挥了巨大作用,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供需体系的结构性变化,以及资源环境的约束,使中国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保持粗放型发展方式。新常态的根本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完成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转型。

2. 新常态的最大挑战: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问题。当前的世情、国情较改革开放之初发生重大变化。长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在过去促进了经济快速起飞,但也积累了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重大结构性问题,这是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大挑战。优化经济结构,把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以此实现持续发展、更高水平发展,这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转型的必然选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的根本转变入手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制约政府“权力任性”,矫正以前过度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通过完善市场体系,理顺产业结构调整机制,以结构优化促进新一轮总量增长,提高发展质量。

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位一体”的基本逻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大势所趋,其“三位一体”的基本逻辑是供给管理、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推动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1. 强调供给管理,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政府干预刺激总需求,通过需求管理拉动经济增长。但总量刺激不能有效化解结构矛盾,过度使用会带来固化原有产业结构和扭曲市场需求的后果,产能过剩正是这一后果的表现。当前中国经济的症结不在需求侧,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消费者需求更趋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过去以同质化、中低端商品为主的供给结构没有适应需求变化,进而导致了供需体系的结构性矛盾。

一方面,国内产能过剩严重,很多消费品积压滞销;另一方面,消费者在国内买不到价格合适的高品质商品,不惜重金全球“海淘”。2015年中国人境外消费达1.2万亿元人民币左右。试想,如果把超万亿的境外消费规模引导回流至国内,那将激发多少企业的活力,创造多少就业?因此,新常态下宏观调控的重心要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升级,促进“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逐步让中国企业为国人提供更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2. 强调结构调整,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结构优化是总量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前提。当重大结构性矛盾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时,即使通过总量刺激保证了一时增长,效果也难以持续,而且会使结构性问题积重难返,增加未来“硬着陆”的风险。过去遇到经济下行风险时,我国的主要对策是通过扩大政府性投資和宽松货币政策全面刺激经济。实践证明,新常态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2015年,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80个,总投资达2.5万亿元,央行多次降息降准。但种种刺激措施依然难改经济下行态势。

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改变总量刺激的路径依赖,强调结构调整,重点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重塑供给结构,促进供需适应。总量刺激主要依靠财政和货币政策,政府是主角。但产业结构调整的本质是资源重新配置的市场过程,要以企业为主体,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企业比政府更了解市场需求,而且更尊重市场规律,会在价格机制的指引下改变生产要素投向,主观上追求利润最大化,客观上促进要素优化配置。通过无数次“试错”,成功的企业获利,失败的企业亏损,由此向市场传递信息,探索出结构调整的方向。市场机制是供给体系纠正资源错配成本最低的选择。

3. 强调深化改革,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脚点是改革。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发展面临的很多问题,如“僵尸企业”出清困难、房地产库存难以消化、债务杠杆风险较大、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济发展短板依然明显等,归根到底都是体制机制弊端造成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改革创新。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是政府主导、权力配置,由此造成官本经济思想根深蒂固,人们在心理上容易对威权产生依赖,往往主观地认为“没有政府办不成的事”。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然而,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使政府形成主导产业结构调整的思维定势,政府常常在干预经济时表现出致命的自负。在不少地方,政府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发动者,也是产能过剩的始作俑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政府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在公共服务上多做“加法”,市场和政府各司其职,通过限制“权力任性”激发市场活力。

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路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于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虽然会带来一定社会“阵痛”,但如果不推进,经济社会的“病情”会越来越重。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會议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在具体实施路径上,至少要把握好以下四点:

1. 创造稳定惠民的宏观政策环境,防控经济波动风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个长期过程,首先需要一个稳定的宏观政策环境,在全面刺激政策边际效果明显递减的情况下,更要避免短期刺激向市场发出错误信号,干扰调结构、转方式的市场过程。这就要求决策者尊重市场规律、尊重企业家发现过程,给予市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完成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

从政策手段来看,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立足供给管理,从服务政府性投资向大力改善民生转型。需求管理主张扩大赤字,加强政府性投资;而供给管理主张放权减税,鼓励企业自发投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财政政策要积极适度,避免“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新产生的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让利惠民,促进企业合理配置生产资源,优化供给结构。货币政策既不放松也不收紧,在总体稳健的前提下根据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保持适度灵活,以稳定物价为首要目标,避免通胀或通缩干扰价格机制,影响经济结构调整。货币政策要统筹运用各类工具提高精准度,促进金融业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短期小幅经济波动难以避免,我们要经得起结构调整的阵痛,不能为追求短期目标延缓改革和转型进程,不能通过再度全面刺激饮鸩止渴,否则将来可能陷入“衰退—刺激—再衰退”的恶性循环。但要明确的是,结构性改革之目的最终还是要促进社会财富总量的持续稳定增长,因此经济波动风险要在可控范围之内。一旦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就必须果断采取综合性措施稳定市场预期,防止过度失速影响社会稳定。

2. 让市场决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产业政策积极转型。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最大的区别是主体不同。尽管政府具有调整产业结构、改善供给质量的愿景,但政府不能事先预知最优产业结构,不会比企业更关注市场和尊重市场规律,也不具有有效的调节手段,因此不宜成为调结构主体。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政府过度干预、扭曲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造成的。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价格涨落激励企业家,促成竞争性的企业家发现过程,归根到底是由企业家对利润的“警觉”而非政府的“愿景”所启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绝非用行政手段“调结构”,更不是搞所谓新的“计划经济”。恰恰相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改变政府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惯性思维,明确企业的主体地位,让市场决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其中关键是市场决定价格,让价格相对准确地向企业传递市场信息,放手让企业调结构。一旦价格扭曲,则市场必然失效。因此,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大价格改革力度,尽快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全面取消一般竞争性领域的价格管制,逐步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环节价格。

在产业政策方面,政策取向要根据结构性改革的要求进行重大调整,从干预、替代市场向维护、增进市场转型。过去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浓厚的行政干预色彩,国家发改委以目录形式把鼓励、限制和淘汰的产业具体到某一型号的产品,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广泛而细致。未来产业政策要从理念到措施都积极转型,更加注重功能性特征,严格限定调控范围,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政策取向以促进竞争和扩展市场为目标,致力于增强市场机能、保护市场过程,而不是政府去确定具体项目,或用公共资源直接投资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企业。

3. 以放权减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改革“明规则”同时消除“潜规则”。减税刺激生产是供给经济学的理论精髓。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和调结构的主体,企业有活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有动力。企业活力来自利润的刺激,虽然企业主观上追求利润最大化,但客观上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使供需结构对接。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企业利润是收入减去成本的余额。保证利润的途径无非有二:一是增加收入,二是降低成本。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企业增加收入面临很大困难,降低成本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关键举措。中央正是基于这一点把“降成本”列为结构性改革的一大任务。

首先要从“明规则”入手,通过实施规模更大、受益更广、措施更精准的减税降费措施向企业让利,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腾挪出更多的资金创新产品供给。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定向减税政策,小规模纳税人税负明显降低,但总税负仍有下调空间。2016年营改增改革将全面完成,要加快制定特定行业采取过渡性措施,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节奏,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在税制改革方面,研究完善有利于大众创新创业的税收政策体系。对初创期企业、高科技企业、节能环保企业等创新创业活动的投资进行税收减免优惠,帮助新企业、新业态迅速成长。

其次要消除“潜规则”对企业利益的侵蚀,明确政府权责,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净化创新创业环境。要加快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在全面梳理、调整清理现有行政职权的基础上,及时公布政府权力清单,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建立责任清单,明确政府职权与对应责任。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目录清单管理,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严惩政府工作人员设租、寻租以及慵懒怠政行为。让人民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少跑腿、不添堵,最大限度地减少居民创新创业的行政成本。

4. 在制度供给和公共产品领域,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简政放权并不意味着政府无所作为,而是强调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作为制度供给者,政府要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創造适宜的制度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例如,要做好市场的“维护者”,而非“干预者”,特别是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在一般竞争性领域自由流通,让各类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提高供给体系有效性。房地产去库存不能仅通过货币驱动和政策刺激,而要把握城镇化红利,加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让常年在城镇居住、工作的人户分离人口逐步取得落户资格,享受市民权利,坚定其买房定居的信念。让这些“新市民”的住房需求成为化解房地产库存的巨大力量,让人口城镇化追赶上土地城镇化的脚步。在需求侧,发挥收入政策的积极作用,通过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改善消费结构,间接地促进产业结构为适应消费结构而调整,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公共产品领域,要强化政府支出责任,通过加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缓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社会阵痛,减少居民创业和消费的后顾之忧。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必然会对社会带来一定冲击,政府要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稳妥实施配套政策,守住民生底线。一方面要发挥好社会保障制度的托底作用,保障去产能过程中下岗工人的基本生活。对个别产能过剩严重、地方财政困难的地区,中央财政应从统筹全国的角度出发,进行定向支援,帮助其渡过难关。另一方面要支持接续产业发展,加大对再就业培训的投入和补贴,把下岗人员再转化为接续产业新的人力资本。医疗、教育、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要根据社会发展适时提高,减少居民的后顾之忧,让居民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创新创业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消费驱动转换。

参考文献:

[1] 龚雯,许志峰,王珂.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N].人民日报,2016-01-04(2).

[2] 康珂.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学位论文,2014.

[3] 康珂.“新常态”需要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N].证券时报,2014-11-07(A8).

[4] 康珂.供给侧改革要明确企业主体地位[N].证券时报,2015-12-10(A3).

[5] 康珂,周幼曼.供给学派与中国经济转型[J].理论研究,2013,(6):18-21,41.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环境约束视阈下的我国工业增长绩效、动态演进及影响因素问题研究”(项目号:15CJY042)。

作者简介:康珂(1987-),男,汉族,河南省伊川县人,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工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培养金融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货币金融。

篇5: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

性改革

新常态习近平首次提出新常态,是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表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此后,他有过更多解读。习近平这样解读“新常态”【三个特点】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要求,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2015年6月16日至18日在贵州调研时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014年11月9日《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 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十三五”规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必须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制定“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建议,必须充分考虑这些趋势和要求,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进行战略谋划。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四个新机遇】 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第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第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第四,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2014年11月9日《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 【克服几种倾向】

在认识新常态上,要准确把握内涵,注意克服几种倾向。其一,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有人问,新常态是一个好状态还是一个坏状态?这种问法是不科学的。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并没有好坏之分,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其二,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新常态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不要滥用新常态概念,搞出一大堆“新常态”,什么文化新常态、旅游新常态、城市管理新常态等,甚至把一些不好的现象都归入新常态。其三,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似乎推给新常态就有不去解决的理由了。新常态不是不干事,不是不要发展,不是不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是要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这个道理,我讲过多次了。

——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新理念是指挥棒】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新的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要坚决贯彻。

——2016年1月4日至6日在重庆调研时强调 【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

谋划和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从历史长过程看,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总是在不断形成,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这个长过程的一个阶段。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规律。

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

——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民营企业怎么做】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关键看怎样认识和把握,认识到位、把握得好、工作得力,就能把挑战变成机遇。民营企业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创造精神,正确认识、积极适应新常态,争取新常态下的新作为、新提升、新发展。——2016年3月4日《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互联网】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

——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历史和现实】

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讲了多次,今天换个角度,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讲讲。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实现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并不容易,对我们是一个新的巨大挑战。从历史长过程看,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总是在不断形成,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这个长过程的一个阶段。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规律。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常态,需要从时间和空间大角度审视我国发展。从时间上看,我国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再到盛的几个大时期,今天的新常态是这种大时期更替变化的结果。从空间上看,我国出口优势和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模式面临新挑战,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这种变化的体现。

——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重要战略机遇期】

新常态下,尽管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我们要把握这些大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推动我国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坚定信心、增强定力】

从经济运行看,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更加明显,必须坚定信心、增强定力,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结构,强化新的发展动力。

——2016年7月8日在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必经过程】

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要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依靠改革。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

——2016年9月3日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稳中求进】

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进的重点是深化改革开放和调整结构。

——2014年12月1日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

会议要求,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要深化理解、统一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依靠创新】

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必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15年3月5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与世界关系】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将继续给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多市场、增长、投资、合作机遇。——2015年3月2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

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既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又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进行谋划。

——2015年8月21日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五大发展理念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是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发展的指导。对此,习近平有过多次解读。习近平这样解读“五大发展理念” 【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古人说:“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为此,建议稿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以这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对建议稿进行谋篇布局。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2015年11月4日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习近平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要抓住能够带动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的重点工作,统筹推动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对每个发展理念,也要抓住重点,以抓重点推动每个理念在实践中取得突破。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既总体分析面上的情况,又深入解剖麻雀,提出可行的政策举措和工作方案。

—— 2016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是深刻总结】

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要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对我们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获得的感性认识的升华,是对我们推动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要坚持用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指挥棒、红绿灯】

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全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

—— 2016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建议稿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任务,提出并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落实这些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 2015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各自解决的问题】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全党同志一定要提高统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逐一解读】

我们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演讲 【分享发展机遇】

我们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们要加强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邻国的合作,愿意也期待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创亚洲美好未来。

——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演讲 【是重要理论成果】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比如,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

——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面向未来,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015年11月30日在巴黎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讲话 【农业与五大理念】

“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实做好脱贫开发工作,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2015年12月24日至25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 【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五大理念】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

——2015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G20峰会、APEC会议上,习近平则将“重视供给端和需求端协同发力”作为世界经济的“药方”;同期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样强调,要“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

从那时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始成为一个高频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什么

据不完全统计,习近平至少在十余个场合提到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部级干部专题研讨班、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政府工作报告、领导人调研考察等多个场合,这个词也高频出现。

那么,究竟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显然,与“供给侧”对应的就是“需求侧”。在传统的需求管理思路中,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是加大投资、刺激消费和拉动出口;而从供给侧来看,则认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于在供给和生产端做文章,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来“提质增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应急之举,而是应对深层结构性矛盾的长久药方。用习近平的话说,推进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的一个发展战略重点。

解决结构性矛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词有两个:一是供给侧,二是结构性。从供给侧看,中国目前的供给,面临着产能过剩、效率低下、档次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3月13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中高收入阶层的形成,个性化、品牌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强烈。2015年,中国人在境外消费刷卡达到900亿元,这些消费大多花在高档产品、医疗、教育等方面。

是中国生产不出来这些产品吗?这其中有能力问题,也有思路原因。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在一些引领世界的新兴产业、尖端科技方面有所欠缺;在思路方面,以往大多是一窝蜂式的排浪式发展,造就了今天如煤炭、钢铁等领域的严重过剩,同时生产资源和产品分布不均衡,在中西部、农村及基础公益等领域则存在巨大欠缺。

这就是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最深层的结构性矛盾。要解决这种矛盾,需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

习近平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五大政策支柱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五个层面做文章: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3月8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要把握好“加法”和“减法”、当前和长远、力度和节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具体怎么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

篇6: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

文 | 李金祥(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 副院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猛,成就巨大,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需求。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等收入群体的日益壮大以及大规模贫困人口的逐渐脱贫,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畜牧业发展的形势和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供需时空匹配差、养殖利润下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价格波动异常。加快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解决畜牧业突出问题的关键举措,成为推动我国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主线。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三分之一左右,迫切需要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政策”双轮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畜牧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一、加快科技创新,打造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引擎

“十二五”以来,我国畜牧业生产经营进入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一方面,畜禽养殖规模化进程加快,散养户加快退出,2015年畜禽养殖规模化比重达到54%;另一方面,我国畜牧业科技加快发展,目前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达到了50%左右,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低。同时,养殖污染和生态环境问题越发受到重视,绿色发展正成为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总书记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快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必须要解决好。随着劳动力、饲料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成本的快速上升,畜牧业成本地板不断提高,当前我国生猪养殖成本比美国约高40%,每千克增重比欧美多消耗饲料约0.5千克。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畜牧业供给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必须紧紧依靠生物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加快畜牧科技创新步伐,强化科技驱动作用。

1.加快生物技术创新,提升畜牧业核心竞争力

很多人认为,畜牧业就是饲养畜禽,很土很没技术含量,但实际上,畜牧业是生命工程技术创新的集聚地。当前生物技术中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关键技术都在畜牧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针对我国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需要在以下几个领域实现创新和突破。

一是优良品种培育。良种是畜禽发展的关键,其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已经超过40%。近年来,我国畜禽良种国产化比例有所提升,但总体国产化水平仍然偏低,特别是部分核心种源依赖进口。需要加强以分子育种为重点的畜禽良种选育技术研究,如全基因组选择、转基因、胚胎工程、动物克隆、DNA标记辅助、RAPD、基因芯片等技术,充分利用我国地方品种的优良性状,加快培育具有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新品系,提升我国畜禽良种核心竞争力。二是动物疫病防治。疫病防控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要加强DNA诊断技术、ELISA技术等动物疫病诊断技术研究,开展DNA克隆重组、基因工程等技术在动物疫苗研制中的应用研究,并推进兽用生物制药研究,减少兽药残留,降低防治成本。三是饲草料开发利用。我国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优质饲草料匮乏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畜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要积极开展优质牧草、青贮玉米的分子育种研究,培育适合我国区域特点的优质饲草料品种;加强生物饲料的研制与应用研究,特别是开展生物技术在饲料加工工艺中的应用研究,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效率。四是畜禽粪污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但是当前缺乏成熟的可应用性技术,要加强微生物发酵技术在畜禽粪污资源化、能源化的应用研究和生物处理技术设备研发。

2.加快信息技术创新,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

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互联网无处不在。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为促进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方式。

针对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需要在以下几个领域实现创新和突破。

一是畜牧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让万物相联,需要推进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领域的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可追溯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小型化、低成本化的畜牧物联网专用设备研发,实现人、机、物、牧一体化。二是畜牧大数据技术。大数据让人们的生产消费决策更具有可预测性,要利用数据清洗和融合等技术,广泛采集历史资料数据、实时监测数据,构建畜牧业大数据中心;利用数据挖掘和模型等技术,分析畜牧生产、流通和消费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开展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提供畜牧业发展大数据解决方案。三是畜牧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是实现信息技术市场化应用的关键,要积极开展畜牧业云设施、云存储、云服务技术研究,开展养殖户、合作社、畜牧企业按使用量付费模式研究,开展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优化技术研究,研究构建畜牧业云服务技术平台,满足畜牧市场主体对信息网络、存储、服务的少投入、即得性、便捷性、精准性需求。四是畜牧智能装备技术。设施装备是基础,要充分利用畜禽饲养管理、疫病防控、质量安全、资源利用、加工工艺等领域的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研究成果,重点开展智能仪器设备研发,形成智能产品、实现闭环控制。

3.加快畜牧科技集成创新,增强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

在分工日益专业化的新时代,集成创新是充分发挥各类创新技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针对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需将当前实用、成熟、效果显著的单项技术进行组合配套、优化提升,使之产生“1+1>2”的集成效应。

一是“良种+良法”集成创新。针对不同品种、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养殖设施,开展多样化、差异化、标准化养殖方法的探索研究,形成“良种+良法”实用技术的“组合拳”,提升良种覆盖率、良法覆盖面。

二是“农艺+农机”集成创新。加强以机械适应性为导向的畜禽育种、饲草料栽培和养殖方式等的农艺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农机农艺结合紧密机型、动物资源品种和种植养殖方式研究;加强饲草料收获、青贮氨化、动物运输等装备设施的农机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动物健康养殖、畜禽产品精深加工以及储运保鲜等环节的设备研制;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重点开展技术融合路线、融合模式、融合规范研究。

三是“高新+传统”技术集成创新。要充分借鉴运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所取得的日新月异成果,嫁接、匹配、融合畜牧产业现有的、实用的传统技术,探索研究技术集成的催化剂、融合剂,形成技术集成的机制、模式和路径,重点开展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实用技术与高端技术、自主技术与引进技术的集成创新。

二、优化政策创设,激发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活力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畜禽良种补贴、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政策以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粮改饲”补贴等一系列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但是当前畜牧业扶持政策存在小而散的问题,同一事项可能归属农业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不同部门,迫切需要完善畜牧业发展的顶层政策设计,以整合项目资金力量为核心,以绿色发展为方向,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畜牧业扶持政策体系,不断提升政策驱动效率,推动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水平、上台阶。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领畜牧业改革方向

政策导向、财政扶持是推动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保障措施,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整合现行畜牧政策。近年来,我国出台了11项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取得良好效果,但需要进一步整合、优化、聚焦,调整资金分配比例、优化资金投入结构,重点扶持畜牧业发展关键领域和具有引导示范作用的新型经营主体,实现“好钢用在刀刃上”,增强政策的针对性、投入的带动性、效果的显著性。

二是增加畜牧财政投入。相比于种植业,我国畜牧业的财政投入仍然偏低,要以加快畜牧业绿色发展为重点,争取畜牧兽医行业财政投入增加比例超过GDP增速的5个百分点以上,不断扩大财政投入的增量;要积极探索PPP投资模式、“一带一路”合作模式等新机制,引导和聚集社会工商资本投入,不断增强财政资金的带动能力。

三是强化政策运行过程控制。要狠抓政策落实,对政策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跟踪与控制,打好“组合拳”,确保扶持政策有实效。实施前,要做好风险评估,明晰风险因子和关键控制点,建立风险防控机制,研判实施预效果;在实施中,要做好监测预警,做到实时监测、及时预警,构建纠偏调整机制;在实施后,要做好绩效评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建立效果反馈完善机制,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性。

2.瞄准政策扶持领域,抓住畜牧业改革关键

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区域布局、种植结构、动物养殖、产品加工、市场消费等方面,要集中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抓住改革的关键点、选准改革的突破口,带动畜牧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重点扶持规模养殖与粪污资源有效利用。以环境容量为红线,鼓励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养殖、资源化利用的总体思路,理清适宜养殖区和禁止养殖区界限,推动畜禽养殖向资源更丰富、环境容量大的区域转移,主动调增规模养殖比重、调减分散养殖数量,提高养殖布局与资源环境的匹配程度。以规模养殖户为重点,鼓励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开展畜禽粪污以及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达到环保要求。

二是重点扶持青贮玉米与优质饲草产业发展。以“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为目标,支持草山草坡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以“粮改饲”试点和“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为契机,按照气候适宜型、种养结合型、生态保护型、种地养地结合型、有保有压型和产加导向型等技术路径,鼓励主动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扩大青贮玉米与优质饲草生产规模。三是重点扶持质量安全与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种抓,一方面要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培养畜产品生产者恪守法律、严格用药、诚实信用的基本素质,将确保质量安全内化为自觉行动,特别是要加快推进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研建全国统一的畜产品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及相关追溯管理技术标准,鼓励畜禽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企业内部运行的追溯系统,增强公众畜产品消费信心;另一方面,要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动物防疫、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兽药饲料及添加剂规范使用等规定,强化检疫监督责任,加大处罚力度,提升智慧监管能力。四是重点扶持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研发应用。政策扶持既要瞄准前沿高新技术,也要着眼当前实用技术,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在高新技术创新研发方面,要鼓励现代生物技术在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治、生物饲料开发和畜禽粪污处理中的创新研发,支持先进信息技术在畜牧业生产经营信息获取、分析和服务中的应用研究;在实用技术推广应用方面,要鼓励养殖场户采用成熟的实用技术,鼓励实用技术集成组装,总结凝练成熟推广模式,提高我国畜牧科技成果转化率。

3.明确政策扶持对象,提高畜牧业改革效率

只有进一步明确政策扶持重点和主攻方向,明晰政策扶持基本路径和方式方法,确定政策扶持客体,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投入、事半功倍。一是确定扶持环节。针对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领域,政策扶持要进一步瞄准到优质饲草料生产、标准化规模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质量监管与溯源、技术创新运用等具体环节,通过投入导向的牵引作用,放大财政资金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驱动效应。

二是拓宽扶持方式。综合利用补贴、贴息、担保、保险等财政扶持手段,构筑畜牧业新型政策工具组合,在融资、税收、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予以政策优惠,实施精准扶持。三是明确扶持客体。围绕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扶持重点,以构建新型种养关系为核心,重点扶持养殖大户、饲草料种植大户、家庭牧场、牧业合作社、畜牧产业化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及畜禽废弃物处理、饲草料机械收割、动物防疫、秸秆氨化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动“粮改饲”和农牧结合,调动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上一篇:独占鳌头的意思下一篇:医院营销中网站转化路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