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

2022-09-11

1 中国大学课程结构的现状

中国大学的课程设置长期遵循“对口教育”的原则和思路, 追求的是培养出与社会职业需求相适应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划分的主要依据有两个:一是知识分类, 即学科分类:二是社会服务对象或领域的分类, 即职业分类。然而中国的大学由于过分强调课程设置与服务领域的对应性, 以及按二级或三级学科制定教学计划, 导致专业壁垒森严, 专业色彩浓厚, 从而形成了一种我国特有的“专业教育模式”。

在“专业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中国大学课程结构, 其弊端和特点可概括如下:

(1) 分科课程多, 综合课程少, 学生所学知识缺乏联系,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分科课程是指以各学科内容为基础, 以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二者的结合为原则, 旨在使学生获得系统学科知识的一种课程组织方式。中国当前的大学课程体系中, 分科课程占据着主导地位。科学的分化与综合是课程的分化与综合的最重要基础和强大动力, 然而大量分科课程的设置, 与其说是科学发展的需求, 不如说是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所致。在一定程度上说, 分科课程可深化人对某一学科领域知识的认识, 但是, 在分科课程的状态下, 学生将永远不知道各门学科之间的这种天然的 (决非人为的) 相通性, 在头脑中也将永远不会建立起学科知识之间广泛的联系进而形成广博精深的知识构架, 也必将难以进行大跨度的、有效的思维迁移和创造。

(2) 必修课程多, 选修课程少, 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过强而个性不足。必修课程是指由国家、地方或学校规定, 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设置必修课程旨在保证学生达到统一的培养目标和规格,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化人才。中国目前的大学教育, 其本质上是一种工业文化, 深受工业劳动方式的影响, 课程结构过多地偏重必修课程而使课程的实施呈现出标准化、专业化、集中化、同步化的特点, 而这种工业社会的教育方式实则是对人的限制, 是用制造物的方式来培养人, 并最终导致人的个性的泯灭。“教育只有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才能真正推动社会发展;没有人作为中介, 教育对社会的价值就等于零。”增大选修课、尤其是自由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 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 扩大并加深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从而使其个性得到更好发展。

(3) 理论课程多, 实践课程少, 忽视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 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差。中国大学的课程设置, 长期以来就有忽视实践性环节的倾向, 表现在课程设置上:理论性课程一般比较有系统, 而实践性课程都被分散在各门理论课程内, 居于从属地位;此外, 实践性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严重不足。

实践是创新的根本, 忽视实践教育, 理论远离实践, 创新教育就失去了实现的途径和方式, 也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理论与实际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前者属主观范畴, 后者属于客观范畴, 而实践最根本特性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 是主客观发生联系的中介。通过实践, 可以知晓理论与实际不可能完全一致。科学史证明, 理论与实际不一致的地方, 往往就有新发现, 是创新的起点和突破口, 创新能力是学生在未来社会的一种生存能力, 关注实践课程的质量并提高其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 对于培养学生的这种生存能力意义重大。

(4) 科学课程多, 人文课程少, 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底蕴亟待培养和提高。在传统的“专业教育”思想影响下, 大学被理解为一个个专业, 大学教育被理解为专业教育, 而且还把专业教育仅仅理解为科学教育, 因而在课程体系中, 科学课程比重过大, 而人文课程所占比例则远远不足。另一方面, 科学课程即便受到重视, 但其强调的是传授高度分化的科学知识本身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只有结合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才能共同形成正确的创造性的整体思维, 进而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 同样, 没有人文的科学, 也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与人文应同时作为大学教育追求的目标。针对中国大学课程结构实际, 我们应提高人文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 做到受教育者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上的相通相融, 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的浑然一体, 从而重新奏响大学的主旋律:“育人”而非“制器”。

2 中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的方向和原则

(1) 拓宽专业口径, 增强工作适应能力

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至今流弊颇深, 在大学的课程结构上表现为:重专业知识的“精、深”, 轻视基础知识的“宽、广”, 忽视能力的培养与方法的获得, 使得培养出的学生职业适应面窄, 岗位转换能力差。当前, 我国正加快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市场经济按市场需求对人才进行配置, 提倡人才的合理流动, 这必然要求大学在课程结构改革上拓宽专业口径, 以培养学生的工作转换能力。

(2) 扩大选修比例, 发展学生多样个性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人的个性的彰显, 而选修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个性的有效载体, 在当前理应得到足够重视。但在中国许多大学, 上至学校领导, 到学校教师、教辅人员, 下至学生, 很大程度上都轻视选修课程的作用, 只视其为必修课程的补充, 而未赋予其应有的地位, 加上部分学校缺乏开设选修课程的相应条件, 如设备、师资等, 从而导致大学课程体系中选修课程所占的比重不够, 同时, 限选课也开成了变相的必修课。为此, 创造多方面条件来增大选修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所占比例, 这应成为中国目前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的着力之处。

(3) 加强人文课程, 形成学生和谐人格

市场经济坚持“以市场需要为转移”的原则, 这使得大学在步出“象牙塔”的同时, 其课程结构改革也呈现出鲜明的功利导向。学校的课程过分关注学生的就业需要, 却忽视了他们作为“人”所应具素质的培养, 导致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与人格品质的提升不同步发展, 最终体现在整个社会上, 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同时, 精神生活却日益空虚贫乏, 社会道德萎靡低落。加强人文课程, 是给“科学至上”成为当今大学课程结构改革时尚的一剂良药, 它能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协调发展, 并最终形成学生的完满人格。

(4) 增设国际课程, 培植学生国际意识

目前,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已成为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 中国大学要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能, 必须增设相关的国际化课程, 同时, 要切实加强民族优秀文化课程的学习, 藉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中国加入WTO将使得大学课程的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 在这一背景下, 中国大学应处理好课程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课程的引进与输出等多方面的关系。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也要形成他们的民族意识;在培养其竞争意识的同时, 也要注重发展他们的合作意识。

(5) 开展课题教学, 培养知识应用能力

过分关注理论课程和实施分科课程是中国目前大学课程结构的一个突出特点, 由此所致的弊端是:学生整合已有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发达国家大学提出并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由课题来组织”的课程结构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它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和交流能力的提高。发达国家大学这种课题教学的做法, 为中国大学目前进行分科课程综合化以及理论、实践课程一体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6) 实施“四年一贯制”, 增大课程教学效果

中国目前的大学课程结构, 在很大程度上仍实行普通课程与专业课程在组织上的分离, 由此导致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缺乏, 课程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 课程的实施效果不佳。在课程设置理念和实践上实施普通教育的“四年一贯制”, 将普通教育课程贯穿于整个本科教育阶段, 逐步实现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一体化, 这一发达国家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的做法能获得普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在实施成效上的“双赢”, 为中国大学改革现有的课程结构提供了有益启迪。

中国大学课程结构的改革, 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 也必须根据本国的国情和校情具体施行。我们在头脑中不可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外国人所放弃的东西, 必是他们由教训引起的, 因而也是我们所要舍弃的;发达国家正在追求的东西, 一定也是他们所悟出的真理所在, 因而也是我们所应追求的。中国大学的课程结构改革, 既要回顾过去, 立足现实, 更要展望未来;既要坚持洋为中用, 也需立足自身现状。只有在这时空的连续统一体中, 课程结构的改革才能朝理想目标一步步迈进。

3 结语

课程是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变为具体教育实践的桥梁, 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中介, 其质量的高低、设置的合理性以及实施的有效性都直接关系到创新性人才这一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及其实现的程度。课程结构是课程的核心所在, 一个合理、优化的课程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系统的整体功能, 从而能更有效地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改革实践在我国高校己进行多年, 但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 课程“随意”设置, 课程间的比例不当, 以及课程的凭经验组织而导致的不合理课程结构也难辞其咎。为此, 构建出一个优化的大学课程结构, 这己成为当前中国大学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希望本文的写作能为达成这一目标贡献微薄之力。

摘要:在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上, 发达国家大学课程结构的改革动向为中国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中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必须注重拓宽专业口径、扩大选修比例、加强人文课程、开展课题教学等等。本文分析了中国大学课程结构的弊端, 并指出了课程结构改革的一些方向和原则。

关键词:课程,课程结构,改革

参考文献

[1]  董云川, 文辅相.论中国高等教育个性化[J].高等教育研究, 1995 (5) .

[2]  罗尧成, 胡弼成.大学课程结构[J].改革的目标及其优化, 2004 (1) .

上一篇:出版社新进编辑从校对做起的可行性探析下一篇:高速公路管理单位预算编制的相关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