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评价

2022-09-25

为了培养2 1世纪的创新人才, 适应经济的挑战, 党和政府提出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正确认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营造教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 开展创新教育。课前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动性, 课后拓展学生的创新空间。

1 新课改的现状和基本理念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 形成方法和理论, 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 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新课程下的数学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突出体现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 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结果, 更要关注学习过程, 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2 教学过程要把握好新教材的几个基本特点

2.1 充分体现了一个“新”字

面向全体, 重发现, 在内容上增加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素材, 众多的研究性学习。为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 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同时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2 突出一个“动”字

动手实践, 重探索, 是新教材的又一特色。新课改要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而新的教材设计正是为学生这种良好的数学学习方式和活动提供了有益的蓝本。如增加了大量的数学阅读材料,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和发现, 以学生自己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 从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许多问题具有可实践操作性, 这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探索、思考与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为学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 注重一个“用”字

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应用, 这又是新教材的特色之一。通过研究性学习,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实际出发, 自己去探究, 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方法, 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研究, 在解题过程中获得学习心得体会, 从而使学生建立起符合个人知识特点的认知水平。

2.4 力求一个“活”字

根据《大纲》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双基”的同时, 更要注重解题能力的培养, 力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强调知识运用的灵活性, 解题时注重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 从而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3 新课改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

3.1 认真学习新教材

新教材是新课改下的重要体现, 我们教师首先去把握与遵循新教精神, 然后与学生一起去钻研新教材, 理解编者的意图和设计思路, 在此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 从而使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获得新的知识、提高新的能力。

3.2 端正学习态度

3.2.1 认真听课,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强调学生要注重基础知识, 注重通解通法, 训练基本技能。尽管有些问题学生通过看书可以自行解决, 但并不见得学生就完全懂了, 而教师所讲的大多是通解通法, 是基本的解题思路, 是规范的解题格式。所以,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听课, 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讲课, 勤于思考, 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3.2.2 重视课后习题

学习数学, 一定量的习题是必不可少的, 否则基础知识掌握不了、基本技能不能形成, 更谈不上熟练应用了, 因此, 平时的课后练习, 我们要求学生应不折不扣地去完成。

3.2.3 整理错题集, 注重错因分析

作为高中学生已经历了数不清的测试, 但总有这样的体会:试题拿到手, 一看就会, 但一做就错, 为什么总是这样的呢?事实上是学生没有及时去归纳、整理, 从而导致每次测试都会犯同样的错误。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 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 其主要表现在: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的解题方法没有掌握;审题不仔细、条件看错, 隐含条件没有注意;空间想象力差;计算上失误、粗心大意等。

3.3 掌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 它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应用的全过程。对它的灵活运用, 是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 与高中数学有关的思想方法主要有四类: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等价转化思想。数学方法相对比较多, 大体上有配方法、换元法、分析法、反证法、判别式法、解析法、待定系数法等。对于每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结合一些典型例题, 通过例题去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和方法。只有这样, 解题能力才会提高。

3.4 克服消极心理

高中数学刚开始与初中数学的联系不是很大, 同学们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只要克服消极心理, 努力听好每一堂课, 并落实相应的练习, 及时总结, 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一定要学会自我调节, 保持良好的心态。

3.5 把握高考动向, 步步落实教学实处

3.5.1 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 学习考试说明

数学科考试的宗旨是:测试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5.2 教学中注重试题特点, 加强适应性练习

数学试题分为三大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 因此, 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不断去总结, 不断去提高。

3.5.3 培养学生求知多变的应试技巧

要想数学考试考得好, 主要取决于平时的学习习惯, 但是应试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考试中要发挥出最佳水平, 取得理想的成绩, 最重要的是在考场上保持良好的应试状态, 应试的基本技巧:主要是把握好专、稳、准、活四点。

4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充分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展示一些几何轨迹的动态效果, 使课堂动起来;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引导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充分给学生提供自主参与的空间和时间, 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来获得数学方法和技能, 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

总之, 新课改下的课程体系更新了课程内容、变革了教育理念, 强调把传统的注重“双基”教学转变到基础和创新结合上来。在打好基础的同时,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在传授数学基本知识的同时, 还要加强研究性学习等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 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在做数学中学数学, 在交流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教师应调整自己的心态, 积极主动地学习新课改, 领悟其内涵, 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才能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以提高。

摘要:新课改实施后, 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发生变化, 学生的学法也相应随之改变, 本文提出了新课改下中学数学的学习, 并论述了如何去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能力、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钻研新课改下的新教材是广大教师面临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创新意识,新课改,创新能力

上一篇:浅谈新闻媒体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下一篇:提高学习兴趣,引领数学之门——浅谈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