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课程改革论文

2022-04-17

摘要《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一门最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介绍了课程的定位、重难点及解决办法等,并提出了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和课程的特色等。关键词建工专业建筑结构定位教法《建筑结构》是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由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建筑抗震等课程整合而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建筑结构课程改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建筑结构课程改革论文 篇1: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改革与实践

摘要:通过明确《建筑结构》课程的性质和作用,阐明根据课程目标,如何重构教学内容及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学生能力本位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 建筑结构课程 教学改革

一、引言

目前,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筑结构》课程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高职教育职业能力本位的要求,是值得探讨的。以下就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的改革思路与做法进行阐述。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建筑结构》课程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平台的课程,也是该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围绕施工员、监理员等职业岗位,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出发点,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前后续课程内容,明确了本课程的课程性质为:

本课程由建筑结构基础知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砌体结构等内容组成,按结构材料类型划分情境,选用建筑构件如梁、板、柱等构件为载体进行情境设计。在研究建筑结构基本构件受力特点的基础上,解决强度和变形问题,从而进一步解决构件的设计问题,包括结构方案、构件选型、材料选择和构造要求等问题。

本课程的作用:一是为后续专业课程《主体工程施工》、《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钢结构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等课程奠定所需的结构基础;二是为将来的职业工作——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奠定结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如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等。

三、根据课程目标要求,重构教学内容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监理员、造价员等的岗位对必要的结构分析和计算的知识与技能的需要,按照职业资格标准,同时考虑工程技术人员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该课程,选用以结构材料类型划分学习情境,选用建筑构件如梁、板、柱等构件为载体进行情境任务设计。

考虑目前建筑工程界木结构已很少使用,不纳入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常用的结构材料体系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由于每种结构体系的设计、施工有显著的区别,因此把它们分别作为单独的情境来学习,加上建筑结构基础知识作为一个情境放在最前面,起到引导及知识准备作用。

在教学深度上,不以培养设计人员为目标,对基本理论的讲授以“应用”为目的,教学内容选取以“必须、够用”为度,弱化设计计算,强化构造要求。

在进行载体选择时,考虑载体源于建筑结构中的真实产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最佳媒介;载体的实现包含了建筑结构设计施工的全过程,具有完整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树立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载体难易适中,既能顺畅衔接前导课程,又能使学生积累工作经验,便于为后续课程提供平稳的过渡和铺垫。所以在结构体系中选择梁、板、柱等构件为载体进行情境任务设计,再过渡到整个结构体系,体现由易到难和施工先后顺序;充分考虑高等教育对理论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融合规范和相关职业资格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四、教学方法改革

教學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高职学生生源质量较差,基础参差不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个体差异,灵活运用多种恰当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和有机融合,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1.“流程图”教学法

结构设计方法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采用“流程图”教学法,能够突破这一重点中的难点,使繁多复杂的计算方法系统化、条理化、清晰化,而且把各章节之间的来龙去脉显示出来,既有助于学生形成程序化思维。

2.直观教学法

高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而借助客观存在的直观实物(如各种建筑构件模型)、挂图、演示以及老师的绘制立体图、形象的语言等,丰富学习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从而获得生动的表象和概念。从而比较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例如,结合相关配筋模型讲解什么是受力钢筋、箍筋、弯起钢筋、分布钢筋等,学生会加深印象,利于理解。适当的运用直观教学不仅在理解概念方面起了一个中介作用,缩小学习直接接受概念的难度,而且把抽象的理论和实际物体相结合,加强了学生对该课程实用性的认识。

3.案例教学法

有些内容讲起来比较空洞,若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用众人熟知的汶川地震中的破坏情况说明建筑抗震的重要性。

4.真实情境训练法

采用实际工程资料、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养科学地融为一体,边理论、边实践交互渗透,融合发展。引导学生自行思考、分析、设计、优选,开阔学生思维,启迪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真实情境”,逐步掌握结构的基本设计程序和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制图、使用规范和技术资料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专业综合应用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不仅把二维静态的图像演化成三维立体动态模型,使抽象、枯燥的传统教学直观而生动,弥补教师教学形象语言的不足以及学生空间想象力的缺陷。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中接受新事物、新概念,理解所学内容。

6.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通过平时考核与最终考核相结合,采用笔试与绘图、资料查阅及应用、方案分析与优选、口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能力进行综合评判。杜绝了平时松,考试时紧,考前搞突击的现象。改革后,学生能够学会使用常用图集、查阅建筑结构规范,自学能力显著增强。一题多解,一个问题多种方案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结论

改革总是在探索中前进。《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进程依然在继续。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结构类型、新型材料的应用,课程改革过程中,应注重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一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及时吸收行业最新成果,介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保证教学内容始终紧跟建筑业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人民出版社.

[2]邵英群,王立群.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实践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23).

[3]王文龙.高职《建筑结构》课程的教改实践与探讨[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作者:李萍 丁雪艳

建筑结构课程改革论文 篇2: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改革与实践

摘要 《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一门最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介绍了课程的定位、重难点及解决办法等,并提出了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和课程的特色等。

关键词 建工专业 建筑结构 定位 教法

《建筑结构》是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由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建筑抗震等课程整合而成。经过积极探索,我院的这门课程在2007年被浙江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本文对课程的主要历史沿革、课程定位、重难点及解决办法,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和课程特色等做了介绍,以此为同类院校该课程教学的改革提供借鉴。

(一)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本课程自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原浙江建筑工业学校)的工民建专业开办以来,已有近50年的历史,总体上经历了中专、中专向高职过渡和高职这三个阶段。2005年,根据教育部最新专业目录的要求,将工民建更名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后,我院坚持以职业道德培养为灵魂,以知识整合与职业技术技能的训练为重点,对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及手段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和全面的探索。经过改革后,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化”内容体系,构建了以施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内容体系,并紧密围绕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要求,满足了建筑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需要,做到了实际、实用、实效,突出了应用性。具体为:增加建筑施工中常见的结构计算问题;增加结构施工图的教学内容;强化结构构造的教学;恰当取舍传统的教学内容,删除公式推导、结构计算等设计性内容。

2、突出了各部分内容的内在逻辑性。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适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强化了“规范意识”,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

4、吸收了最新成果。通过补充讲义等多种形式,及时吸收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并通过介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等,保证了教学内容始终紧跟建筑业发展的步伐。

整合后的“建筑结构”课程强化了学生对结构受力等内容的分析能力、结构施工图识读、翻样能力及处理工程中有关结构问题的能力,而弱化了结构设计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实用型人才。

(二)课程的定位

1、课程的定位。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其次才是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需要实现由工程设计向实际生产和工艺的转化,而技能型人才则要求实现由生产工艺向产品形态的转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建筑结构为专业基础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建筑施工一线的技术与管理人才。该课程的两个主要定位,一是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二是使学生具备在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中分析和解决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

2、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结构的基本理论,解决结构构件设计、施工中的常见问题;通过实训,则着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论证知识的能力。这样,就能正确处理一般的多、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结构问题,并掌握施工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应有的结构知识和能力。

3、内容模块。本课程共分为结构设计方法模块、建筑结构材料性能模块、应用设计构造模块、建筑结构抗震模块、结构施工图识读模块、土建结构实训模块等61模块,其中,理论教学64学时,实践教学86学时,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比例为1:1.34。课程模块的设置应参照行业特点,并充分反映职业能力、岗位(群)的要求,以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就业的需要,从而突出应用性。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程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又有抽象的结构计算理论及繁琐的构造要求,且课程内容概念多、公式多、系数符号多,具有实践性、理论性和实用性强等特征。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实现较高的学习效率。

1、在教学内容上,要紧紧围绕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要求,以满足建筑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需要为度,做到实际、实用、实效,突出应用性。此外,还应删除公式推导以及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结构计算等设计性内容。

2、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要明白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道理。高职学生的生源质量较差,且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程的特点,采用工学交替、过程跟踪、探究式、现场直观教学、典型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流程图”等教学方法,并融入英语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真实情境训练法、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实现优势互补。实践证明: “方法群”在教学中的联合运用,能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理论问题实际化,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职业能力的发展。

3、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开发全程多媒体电子课件,以形成丰富的视频、动画、三维图形、实物模型、实物照片等辅助教学资源,使教学图、文、声并茂,展示某些结构形式、结构构造,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在考核方式上,可以通过平时考核与最终考核相结合,采用笔试与绘图、资料查阅及应用、方案分析与优选、口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评判。改革后,几乎所有学生都学会了使用常用图集、查阅建筑结构规范,他们的自学能力也显著增强。一题多解、一个问题多种方案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促进了他们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

本课程在每个教学模块中都安排了实践训练。首先,选取一个框架结构工程的房屋做楼盖设计,设计内容包括梁板、楼梯等计算及施工图的绘制等;其次,还根据已知的配筋面积选配好钢筋,并用“平法”制图的规则画出施工图,根据一套具体工程(混凝土框架“平法”制图规则)画出结构施工图,用传统的制图方法画出框架结构的施工图。最后,要求学生在实训室做出自己设计的楼盖、梁、柱的模板和钢筋模型。这种训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现行结构设计规范的了解,还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特色

1、重应用、强能力。课程内容应体现“精和管用”的特点,使规范、图纸、图集进课堂,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与当前各企业正在应用的知识和技术相同,从而实现所学即所用。

2、仿真模拟、工学交替。通过“隐性-显性-隐性”、“实践-学习-实践”、“现场-仿真-现场”的反复,使学生的个人知识系统不断拓展、重构、提高。

3、方法灵活、综合评价。方法群教学法和综合评价等都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并促进他们在职业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全面提高。

作者:刘俊龙 刘世美 李 强 丁天庭

建筑结构课程改革论文 篇3: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改革初探

摘要: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而言不仅要学会传统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创造能力,也就是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仅要具备从业能力,还必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以培养学生专业创新能力为目标,本文对建筑结构抗震课程进行了创新创业元素挖掘,对日后从事抗震相关工作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有一定的启发与引导。

前言

自从 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之后,国人对于地震的危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对抗震设防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防和设计是目前减轻地震灾害的最根本途径。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结构工程师应当掌握地震基本知识、抗震原理以及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

传统的抗震手法是通过概念设计和计算设计综合来实现的,虽然理论成熟,但是计算分析过程复杂,相关参数需要多次试算,而且罕遇地震下抗震效果并不好。尤其是一些新材料、新结构下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它们的计算设计部分,需要考虑的事项较多,计算过程复杂多变。因此,更行之有效的抗震设计方法或者理念需要进一步探究。这就需要在抗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创新抗震设计新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行业责任感。

1建筑结构抗震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1) 忽视理论推导

结构抗震课程理论性强,涉及到很多公式的推导,特别是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这部分内容。对于该部分内容的教学,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在结构力学中已学过动力学的相关知识,而地震作用可看成一种特殊的动力荷载,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学习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理论,因此可少讲或略讲理论推导,而把重点放在讲述公式的如何应用上。如果一味地忽视公式的推导,而只是讲如何应用公式,学生就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潜移默化中可能滋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这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无疑是有害的;对于部分可能深造特别是志在从事结构抗震研究的学生来讲,理论功底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会严重影响以后的科研创新工作。

(2) 缺乏实践环节

工程学科需要结合工程实践才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校学生本来就缺乏实践经历,对结构设计中部分与抗震设计有关的原则缺乏足够的理解和认识,在抗震课程中更无法与实际结合。由于地震的随机性,在抗震设计中更多强调的是抗震概念设计,而所谓的概念设计要求的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因此实践性教学是很重要的,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而在目前的教学中忽视实践创新教学环节的设计,只是在课堂上“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相关的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样做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2创新元素的挖掘

目前的抗震新技术主要有两大方向:消能减震技术和建筑隔震技术。

消能减震技术主要应用于多高层建筑,高耸塔架,大跨度桥梁,柔性管道、管线(生命线工程),既有建筑的抗震(或抗风)性能的改善,文物建筑及有纪念意义的建(构)筑物的保护等。

建筑隔震技术一般应用于重要的建筑,一般指甲、乙类等特别重要的建筑;也可应用于有特殊性使用要求的建筑,传统抗震技术难以达到抗震要求的或有更高抗震要求的某些建筑,也可用于抗震性能不满足要求的既有建筑的加固改造,文物建筑及有纪念意义的建(构)筑物的保护等。

在日本的建筑施工中,对于抗震有三种构造概念:耐震、制震和免震。耐震相当于我国的抗震”,为最普通级别,主要用在低层建筑中;耐震极限只能保证地震时房屋建筑不坏,并不能保证室内家具倾倒伤人,也不能保证家庭财产不受损失。制震相当于中国的减震”,是对耐震的补充,是让建筑物在地震晃动中,集中在一个地方造成损害,但其他地方不会发生损毁。

其中一种做法是在建筑物中放置各种球体,让这个部分吸收地震能量,等地震过后,只需把这部分换掉就行,建筑其他地方不会发生问题。还有比较普遍的做法则是放置油压器装置,其作用相当于保险丝,基本高层建筑中,每层都会放置一个以上这种装置。第三种免震,相当于中国的隔震”,即地震时免去”或避免房屋震动。无论”免震还是隔震都可在大地震发生时使房屋内家私不倒、人不受伤,理论极限可以达到使房屋彻底不震的程度。

智能抗震新技术=减隔震一体化技术设计=(隔震+抗震+消能+减震)合成工艺

3创新能力的培养

(1) 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理论推导

在地震作用力的计算部分,尤其是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讲解环节,注重地震作用(惯性力)原理的讲解和公式的推导,让学生掌握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原理和破坏形态。通过对破坏原理的详细讲解,学生对抗震新技术就有了理论上的认知,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有效的抗震,如何从源头上切断地震能量的输入,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2) 增设创新实践环节

通过让学生去地震局,展览馆、纪念馆等实地单位参观实习,了解最新的抗震新技术研究进展,让学生能切身感受到抗震设计的发展历程,学习前人们前赴后继的创新进取精神,培养学生肩负建筑抗震安全的社会责任感;去施工企业、设计单位等近距离学习抗震新技术的应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另外,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利用翻转课堂或者组织设计竞赛,让学生自主设计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建筑结构模型,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结语

培养和造就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付未来社会中国大学生就业发展和挑战的人才,是各类高校在教育创新中担负的首要任务。教学改革创新是无止境的,在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强烈号召下,必须把握住抗震课程本身的特点,不断挖掘创新元素,进一步提升教學质量,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形势的创新型土木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 电化教育研究,2014(7):5-6.

[2]王占仁.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化特性与发展取向研究[J].教育研究. 2016,37(03):56-63

[3]孙文琦.蒙长玉.王文剑.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 2020,(07):75-81

山东协和学院 工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7

作者:高英

上一篇:酒店企业内部控制论文下一篇:土建工程施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