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2024-04-12

浅谈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精选6篇)

篇1:浅谈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浅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方法

摘 要: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们对子女的基础教育的施教者(教师)有了新的高层次要求,为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优良人才(幼儿教师),各高职院校,一直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和总结好的教育方法、手段。在此,我将谈一谈我近几年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上的一些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方法 原创习惯 美术欣赏 潜移默化 对比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128-01

当今社会与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思想意识在不断提高。使得人们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对自己子女的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进而对基础教育的施教者也有了新的高层次要求。这就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如何提高基础教育的施教者的教育水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呢?

这些年,教育界,尤其是高职院校,一直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和总结好的教育方法、手段,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备竞争力的优良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我在高职院校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多年,在此,我谈一谈我这些年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上的一些探索与研究。

一、教授学生基本的技能方法,并让学生能“以不变应万变”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和理念。对于美术课,我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就是-----教授学生方法,以不变应万变。

教授学生技能方法,是我多年来在美术课课堂教学一贯的教学方式。教授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分析方法、绘画与制作方法,揭示每一次课堂学习内容(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本质方法,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比如:简笔画课;在画简笔画前,我会告知学生,每种所要画的物体,其形体造型的最基本组成元素是三角形、圆形、方形。并例举简笔画图片,帮助学生分析物体的形体特征以及是如何组合而成的。待学生理解了可以用“三角形、圆形、方形”三种元素进行分析、组合、绘制所要画的物体形体的方法后,再由浅入深地进行绘画练习。使学生能通过这种方法“推导”出任何一种自己想要画的物体的形体造型,进而掌握物体简笔画的画法。避免了学生只会画老师教的叫比划造型,脱离老师便不画的尴尬情况。

另外,在画简笔画时,比如学习画猫;要用最简单的线条,描绘出符合猫的基本形体特征的简笔画,看似简单,但画起来并不容易。此时,我会为学生分析所画猫的形体结构,通过“三角形、圆形、方形”三种元素进行组合---圆头、三角形的耳朵、梯形(由方形和三角形组合而成)的身体等。使学生在画猫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分析方法和绘制方法。并让学生进行高度概括练习,进而会得到更为简化的全梯形形体的猫、椭圆形的猫等。。再“趁热打铁”,将与猫形体特征相似的动物---虎、豹、狮子等猫科动物与之相比较,让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并加以练习,使学生在会画猫的基础上,轻松掌握画其它猫科动物的方法。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

二、学习美术,应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亲自动手制作、多搞原创作品的习惯,这非常重要,且益处多

由于学生的美术功底在进校前几乎是零(中专毕业生除外)。所以,在美术课的实训练习中,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都用在了对优秀作品的临摹中。在我看来,这不一定是好事。因为谁都不可能永远拿着早已准备好的临摹资料进行授课。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高水准”的绘画以及创作水平。这里提到的 “高水准”,不是非让学生像美术大师一样,而是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提笔就画,创作灵感来的快,表现合理、充分,符合逻辑,可以“随机应变”。

在此,我的教学方法是:教授学生美术作品绘制和创作的基本方法,课上完成临摹练习,课下完成创作任务(作业)。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创作的良好习惯。

课上,学生接触的是新知识,不可能达到马上创作的水准。所以课堂上掌握好新知识,允许学生临摹,然后留一到两个创作题目,由学生在课下查找、收集资料后,独立完成创作任务。为确保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原创,我会时不时地询问学生上交的作业创作灵感来源,造型设计的想法、绘制方法与技巧等问题。这对教师也有要求。那就是教师必须对美术作品看得多,创作灵感上想得多,反应快,才能在作业检查中避免学生的“滥竽充数”。

另外的一种培养学生创作习惯的方法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进行实物写生。让学生养成爱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的习惯。美术课不要永远在课堂中进行。走出教室,放眼自然,感受自然,创作的灵感随处可见。这也能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与情操。

在教师给出的创作任务时,学生为完成创作作业,便会主动地寻找创作灵感,遇到较难的绘画表现技法,又会主动寻求老师或相关资料的帮助,这样一来,使学生不自觉地开始主动思考、主动学习起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还能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并能树立原创意识,利于学生胜任未来的实际教学工作。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美术赏析不可少,开阔视野,易于培养学生较高的艺术涵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在以往的美术课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喜欢讲课本里的知识技能。即便是有作品欣赏,也只是挑一些与课程相关的作品进行一下赏析罢了。另有些人认为,学前教育,本来就是个教幼儿的初级教育工作,就是把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教成美术大师又有什么用啊?这样的人,在认识上未免有些目光短浅。在我看来,专科院校目前看,可能教不出什么大师级的人物。可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把古今中外知名的美术作品拿来给学生赏析,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利用多媒体这一先进且直观性较强的教学设备,制作一些PPT课件,不定期的利用一两节课给学生来一次美术作品赏析,包括绘画、雕塑、设计艺术、民间美术、卡通片等。比如:大家熟知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我会告诉学生《蒙娜丽莎》美的原因,在画中大师达?芬奇利用率空间透视原理,利用了黄金分割点构图,以及一些达?芬奇绘制《蒙娜丽莎》时的有趣小故事。而在介绍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时,我会告诉学生如何正确地欣赏人体艺术,人体艺术美在哪里,以及米开朗基罗本人那种兢兢业业、刻苦钻研、认真求实的个人品格等课堂以外的知识。这样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更能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从深层次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使?W生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位,进而帮助学生提高美术创作能力。这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四、用“深入浅出”、“潜移默化”的教学方法,教书育人,在美术教学中宣扬本民族文化,利国利民利教育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美术课教学中,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宣扬“本民族”、“本土文化”等内容,进而让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在未来的从事的工作。可是如何将这些内容用一种免于说教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呢?我的方法是“深入浅出”、“潜移默化”。

在讲授“吹塑版画”的课程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在作品中展现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特点,我先给学生介绍通辽市地区特点(蒙古族文化),然后再介绍我市两位全国著名版画家---山丹、乌恩琦,以及他们的科尔沁版画作品,虽说两位版画家的艺术造诣很深,作品品位较高,到我会详细地为学生讲解、剖析两位版画家作品的创作内容(利用PPT图片)、灵感来源、作品表达的思想以及版画刻板时的表现技法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两位版画家的每一幅科尔沁版画作品都是展现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的佳作。潜移默化地将什么是文化元素以及如何利用本地区文化元素进行创作这一方法传授给学生。并从作品中体会到只有热爱国家,热爱本民族文化,热爱生活才能创作出一幅好的美术作品。由此再进行吹塑版画的设计、制作过程、技法表现以及运用吹塑纸版画进行创作等教学内容,相应的就会十分容易。

这样一来,既让学生理解了如何利用本地区、本民族文化进行美术创作,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知识,又会使学生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使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用实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一举三得,效果甚好。

五、学习中要有对比,要有交流

我认为,没有对比就没有发展,就没有进步。所以,应定期在学校举办学生美术作品展览。在展览中,不同年级的学生会聚集一堂,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秀作品,会打开思路,开阔眼界。在展览中,学生们会有交流中,听取不同的见解,发现自己不足之处,取长补短,以鞭策自身努力学习。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美术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上好每一节课对于学生未来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这也是我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新型教学方法的动力之所在。我将继续不断地研究、总结、创新改革美术课教学方法,使我的学生在美术知识技能学习道路上一路顺畅,走得更好更远,并为他们能胜任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以上是我这些年在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育工作中总结的一些教学方法,如有不妥之?,希望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篇2:浅谈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一)加强《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设置为1:1,或者使实践教学的比重更大一些。通过开展项目化的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并且逐步地把实际项目中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理论教学中,加强模具设计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加强模具设计相关工作过程的介绍;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根据工作的实际过程,对职业技能的教学进行精心的指导,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冲压工艺的编制、冲压模具设计、模具的装配和维护以及冲压件质量检测与分析等专业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查找资料和文献的方法能力。

(二)完善《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

通过和企业专家以及课程专家进行沟通和交流,总结出具有普遍适应性的、和《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有关的教学内容。

1.主要包括冲压生产和冲压模具,前者可以通过生产情景录像来进行教学;后者可以通过典型模具的工作过程录像来进行教学。

2.主要包括冲裁件质量问题分析、弯曲件质量问题分析、拉深件质量问题分析和成形件质量问题分析,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生产中的次品件进行演示教学。

3.主要包括工艺性分析、生产方案的制订、冲裁模总体结构设计、工艺计算和冲裁模零部件结构设计。可以通过冲载件(托板)进行教学。

4.主要包括工艺性分析、生产方案的制定、弯曲模总体结构设计、工艺计算、弯曲模零部件结构设计。可以通过弯曲件(支架)进行教学。

5.主要包括工艺性分析及拉深次数的确定、罩壳的生产方案的制、拉深模总体结构设计、罩壳的工艺计算、拉深模零部件结构设计。主要通过拉深件(罩壳)来进行教学。

6.主要包括气瓶的成形工艺分析和气瓶的缩口模设计。主要通过成形件(气瓶)来进行教学。

(三)开发出适合“工学结合”模式的课程教材。通过和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及一线员工开展研讨,对模具设计与制造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及工作过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整理,在此基础上,与江铃集团模具分厂、香港惠迪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新型《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材,教材内容的制订以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工艺规程的制定、冲压模具的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工作任务为主线,将典型零件的冲压加工方法归类为冲裁模设计、弯曲模设计、拉深模设计及成形模具设计,新教材结构清晰,教学目标明确,内容选择恰当,教材难度适中,选取的工作任务真实,具有代表性且实践性强,满足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在完成教学设计后,我们按照“工学结合”的精神,遵循“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师引导,学生主体”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项目导向是指依托来源于企业真实的冲压件模具设计项目为载体;任务驱动是指以分配任务的形式,使学生按照实际工作流程进行设计,并在设计过程中自主学习;教师引导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灌输者转换成解决问题的引导者,提出问题,并给学生相应的引导文件;引导学生学习与掌握与职业岗位所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规则。学生主体是指在教学过程的真正主体是学生,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回答问题,完成设计,从而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效果。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群体化协作学习能力。学生群体化协作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通过一些相关的实例(如实验实训、综合实训、学科技能竞赛、体育比赛和辩论赛等)来引导学生群体化协作学习和工作,从而使学生能够树立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群体化合作能力。利用BBS、微博和QQ群等网络的形式,进行充分地沟通和交流,并且形成一致意见,从而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

(五)完善课程考核方式。将以前片面对理论知识的考核改革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核,可以利用过程性的评价方式,将学生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学习态度、平时作业情况、实践操作情况、以及工学结合模式下下厂实习等都在考核的范围内,从而能够提高评价的全面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终达到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结论

经过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实施,构建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精心选择并组织以真实冲压件模具设计和制造为载体的教学内容,采取现代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对冲压生产及其规律有生动、直观、全面的认知。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完成设计,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效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了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而且还节省了企业的二次培训,因此使得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唐永泽,等.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1).

[2]徐其航,等.模具专业工学结合模式探讨[J]. 广西轻工业,2010, 139(6).

篇3:浅谈高职教育改革

新时期的到来, 伴随着信息大爆炸, 资源日益多元化, 视听媒介日益丰富化。随着这股强有力的新鲜气流的进入, 我们的高职教育在与社会同步发展的进程中, 也必将迎来一场势不可挡的改革潮流。鉴于我们高职教育的任务是肩负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第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既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会知识, 又要教会学生掌握技能, 学会操作。然而仅仅沿袭原有的学历教育, 教育教学设置不合理, 创新性不够等诸多存在与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弊端已导致社会、学校、学生等三方对其改革的期待。

二、改革具体内容

1、在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上必须非常明确

高职教育应该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 以服务社会为宗旨, 以积极就业为主导方向。现在我们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也在以此为指导, 拓展教育、产业、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路子。我们的职业教育已经积累了十几年的经验, 初具雏形, 而现在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从封闭教学到开门办学, 我们为学生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实习实训机会。进行目标式教学, 上课的形式从以往的课堂上简单的本质的灌输, 到利用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更多的变书本教育与上手操作相结合。把原来的三年制大专教学年分为“二加一”, “二”是教学为主, 同时穿插每学期数周的实训机会, 目标是让学生在充分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动手操作的能力;而这个“一”就是要在学习了两年之后有学校联系对口单位进行实习, 进而查漏补缺, 检验这两年的学习成果, 也为下一步真正进入到工作岗位, 实现一个角色的成功转变做好铺垫。

走传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将社会生产、学校教学与企业研发三防并举, 以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双重并举, 同时教师和技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的改进及研发出更新的科研成果或技术革新举措。但鉴于目前高校本身的投资实力有限, 如果仅依靠学校本身的实训基地、实习场所等现有资源则很难真正实现三者相结合的目标, 因此怎么发掘社会资源是学校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大多数企业愿意与学校合作, 在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的前提下, 还可以接受最新的技术思维和较为严谨的技术人员队伍, 以此进一步发展, 我们高职院校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2、立足于我们高职类院校的生源和学情, 开展教学

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同时又不同于一般的大学教育。一般的高等教育以掌握更强的理论知识为目标, 为今后的高科技人才库做好准备。而高职教育以技术时间为主旨, 培养“可以动手去干”的技能型人才, 可见后者的目标更为具体。这就决定了对学生的要求重点像技术偏移, 但这并不是说专业知识不重要, 而是指理论知识“以实用为准, 够用为度”作为前提。

同时, 有必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学校的生命力体现在其生源上。高职院校的生源有其特殊性, 其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欠缺”。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高考分数不是特别的理想, 他们的知识结构结理论基础不是很扎实, 学习能力也很有限, 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上要狠下功夫, 力争把理论知识讲的清楚透彻一些, 并要积极借助各种教学工具, 比如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实训基地等。上课也要针对学情积极调整教法, 一是不能盲目地赶进度, 不管学生接不接受得了, 只是僵化的按照教学计划去进行。而应该灵活应变, 随时调整授课进程;二是要一改以往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模式, 变学生听老师讲的老路子为学生主动型授课方式, 上课更多地和学生进行互动, 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当然如何做到这点, 针对不同学科可以有多种尝试, 但始终要以学生真正理解为目标。

3、高职类院校的教材选择和课程设置要以实用, 够用为主旨

与上面提到过的学情决定教情一致, 教材的选择完全应对应学生结构和我们高职教育的目标,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 坚持“实际, 实践, 实用, 实效”为原则, 优先考虑国家教育部指定的高职高专系列规划教材。这类教材是教育部在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研究基础之上, 结合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与当今社会大环境下的刚性需求, 组织专人编写的有针对性的独立教材。当然学校也可以组织本校专家教师, 从实际情况出发, 自己编写实用的教材。这种教材形式更为灵活, 授课时长和内容多变, 不失为一种不错的尝试。在这点上, 我院的英语教师就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在原有指定教材的基础之上, 编写了更适用于我院生源的一套新的英语教材, 其中包含了十二个不同主题, 每个主题又由不同的对话、写作、文化介绍等板块构成, 可以说是实用且不乏新颖性。这套教材的使用得到了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同样, 课程如何设置是高职类院校教学的头等大事, 这就直接决定了学生可以接受怎样的教育, 掌握怎样的理论或实践技能。这是培养高等技能型人才的基本保证。高职类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应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 使学生获得就业技能和创业的双丰收。学校在设置专业及课程时, 除安排传统的公共课程, 如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 大学语文, 大学英语和体育外, 还有各类专业课程这是必不可少的。但除此之外也应积极在审时度势的基础之上, 结合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等情况加入一些更新颖、更有时代特征的授课内容, 方向可以针对各个层次和领域。如直接指导学生该如何就业的就业指导课;可以有效干预学生心理危机的心理辅导课;有助于学生日后在工作中更好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而设立的工资与社保课程;还有体现对每个学生切身关注的恋爱婚姻家庭课程;更有针对部分专业领域设立的食品营养学,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除了这些教学目的强, 以提升学生理论素养为目标的学科外, 学校还可以在教学资源、课时允许的前提下开设部分更具时代特色的新课程, 这类课程占据课时可以不多, 但可以达到提升在校学生素养、沉淀内涵的效用, 并丰富大学生看似较为枯燥、单调的业余生活, 课程可以涵盖摄影、绘画、演讲、形体、健美操等方面。通过建立这些有效果的课程模式, 全面提升学生由内到外的素养, 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

4、要树立能力测试为主, 辅以学分考核的考试制度

学校应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 变以往单一的考试模式为旨在考察学生综合素质,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多方位考试模式。具体来说从考试具备的多种功能来看:一是考试的评定功能。考试能评价、鉴定应试者在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水平和标准。二是考试的诊断和反馈功能。考试能够检测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掌握上的不足与问题所在, 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改进教学与学习的信息。三是考试的教育功能。考试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素质能力, 它包括表达能力、鉴别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和考风考纪等诸多方面。科学的考试, 对考生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教育功能。四是考试的激励功能。考试是展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成功的平台, 考试如同收获, 考试获得优异成绩就意味着教与学取得双丰收。成绩优秀, 体现教师教学的成功和学生学习的成就, 这种成就感能极大地激励学生及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促使他们更加勤奋地学习和工作。要体现“能力测试”, 对考试命题就提出了较高要求, 考题要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能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考试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除了使用的较多的动手操作考试, 还可以突破现行的闭卷笔试, 适当采用一些开卷半开卷的形式, 甚至可以考虑面试和答辩的形式, 课堂评价也是重要方式之一, 前提是要能体现上述考试的功能。当然各种形式的考试侧重点也不同, 各有优缺点, 老师可视情况而定, 也可多种形式结合, 扬长避短。最后把课程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中学生取得的成绩, 作为判断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针对不同课程, 其评分方法可采取不同的形式, 如采用百分制, 亦可采取五级分制, 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对达标课程, 可采用两级评分, 即达标与不达标或及格与不及格的形式。在此基础上, 辅以国家英语三级考试, 计算机一级考试及具有专业特色的各类工种证书。以上手段的结合, 势必达到全面而具体的考核模式。

三、结语

高职教育在当今的教育工作中日益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重视, 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任重而道远。正如笔者所在的院校进行的教学改革一样。相信随着高职教育改革举措和教育政策的不断推陈出新, 我国的高职教育将向着更新的高速发展之路高歌猛进。

参考文献

[1]王源:《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 《中国教育网》, 2008, 11。

[2]耿玉霞、曲玉香:《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 《教育与职业》, 2009, 8。

[3]滕海燕:《浅谈高职教学改革的策略》, 《辽宁高职学报》, 2008, 1。

篇4:浅谈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一、高职课程的内涵

1.课程定义

课程是一个定义多样性的概念。我国学者将其归纳为三种解释,一是“学科”说,广义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称,狭义指一门学科;二是“过程”说,认为课程是一定学科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过程,不仅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顺序安排,还包括规定学生必须具有的知识、能力和品行的阶段性发展要求;三是“教学内容”说,即将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和它们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开设顺序等总称为课程。

2.职业课程内涵

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研究状况,“职业教育课程”可以采用“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学内容及其组合形式,包括专业教学计划及其学科教学大纲、教材,以及所规定的全部教学要求的总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从职业院校的性质上看,职业教育实施的是专门教育,即根据职业门类划分,将课程组合成不同的专业化领域。

二、高职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是教学活动中内容和实施过程的统一,它是我们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手段,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核心。职业技术课程“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观,在采用“能力本位”课程观的基础上,朝“多元整合型”方向发展,形成一种“多元整合”的课程观。具体改革的目标应是: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实现“多证书”制度。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三、高职课程模式的构建

高职教育课程具体的模式有很多,但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典型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单科分段式课程模式

单科分段课程是指针对某一特定职业或工作岗位的需要进行课程编制,其基本结构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习课)三段。这种课程模式在教学上循序渐进,课程安排上力量集中,对于知识的传授是很有益的,但学科中心的倾向明显,联系实际则考虑不够,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足,无法在工作岗位上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而在技能培训方面,没有形成完整的技能培训体系,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2.核心阶梯课程模式

核心阶梯课程模式,是德国“双元制”中中等职业教育所采用的课程模式,因此也叫“双元制”课程模式。“双元制”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另一元是指为学校提供实习培训的企业。核心阶梯课程的理论采用综合科的方法,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中心,将与培训有关的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文化基础知识加以综合,不强调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着重于整体能力的培养,具有广泛性、融合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但是,这种模式对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有较高的要求,否则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3.能力本位课程模式

能力本位是一种职业教育与培训思想,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的能力本位课程开发模式,我们称之为能力本位课程模式。能力本位课程模式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企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的依据,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按能力需求精减课程内容。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淡化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重新整合课程。建立新的质量评价体系,改革考试、考核方法。新课程体系以岗位需要为考试、考核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和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和能力。

在当前的高职课程改革中,只有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课程观,理解和把握职业教育课程的真正涵义,突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按照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和培养方案及构建课程模式,我们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式改革才会收到实效。

篇5:浅谈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自从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后,大学语文的命运起起落落,在获得肯定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争议。有些高职高专院校尚未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即便是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在其课程设置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一直难以确定。由于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授课内容尚未有统一明确的认识,各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各授其课、目标不明确,导致了某些教育者及学生对大学语文存在意义的怀疑。

从小学到高中都开设有语文课,小学和中学语文教师的授课方式和目标基本是一致的,都是按照升学考试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的训练。而且小学和中学语文课本也涵盖了大部分的经典文学代表作品。所以大学的语文课如果仍旧沿袭中学语文的授课方式,难免使学生感到乏味。另外,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也有自身特有的特点。高职高专与本科院校的生源有差别、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授课内容也存在许多差异。

一、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所处的教学背景

1、高职高专生源状况

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高专的入学门槛较低,高职高专学生和本科院校学生存在一定甚至很大的差距。大多高职高专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汉字形音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的阅读和写作知识等基本素质较差,影响口头和书面表达的基本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新生进入大学后在第一堂课上的自我介绍,不少学生做不到完整流畅的三分钟自我介绍,语句不连贯、词不达意。

心理状况方面,由于高考这场严酷的分级考试使高中毕业生在人生的转折关口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身处不同的环境,差距使一些高职高专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有的学生自暴自弃,影响了他们对待学业的态度,阻碍着自身的进步和人生的发展。

2、高职高专课程设置

社会的市场环境、就业状况给学生的培养、就业带来很大压力,高职高专学制三年,还要保留出一年的实习实训时间,这样,学校不得不压缩课时,对一些公共课程能减就减,能压缩就压缩,其中大学语文几乎可以说是处境最艰。“两课”有严格规定的课时,英语有四六级考试的压力,计算机也有等级证的就业优势。唯有大学语文,没有证书的吸引力,没有制度的限定,所以课时被一再压缩,大学语文就在的高职高专的课程开设中风雨飘摇,很难保证授课质量和教学目标。

二、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目标

2001年发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设定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任务是:在中学语文教学基础上,通过听、说、读、写的强化训练,使学生获取大量的信息,能有效地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以提高他们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文学修养,进而内化、升华人文素养。从《标准》可以看出,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文学修养”,从而实现“内化、升华人文素养”的目标。然而,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的实际教授中,却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冈,出现实际日标的偏颇。

由于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课素质偏低.语文基础薄弱,不具备很好的语文自学能力和文学修养,在教授大学语文课时,教师们不得不首先把精力投放到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偏重在教材所罔定的范文的解读上,难免顾此失彼,讲授的仍旧是中学语文教师讲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弱化了对学生“语言文学修养”的培养,进而难以实现“内化、升华人文素养”的目标。

一些大学语文教师也意识到了这种授课方式顾此失彼,于是开始大力倡导“人文目标”,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践行大学语文的“人文修养”培养目标,甚至把大学语文的功能扩大化,几乎等同于伞面的艺术培养,甚至可以具备等同于整个素质教育的功能。但是,高职高专学生自身的文化基础决定了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完全的省略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补充。当然大学语文毕竟不同于中学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在培养“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文学修养”一定要注意权衡,不能顾此失彼,这样才能实现大学语文课程的意义。

三、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编写

据统计,现已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有1440多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也种类繁多,但是,还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高职院校语文教材。许多大学语文教材有这样一些共同特点:一是以古文为主,而且许多作品往往与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作品重复,教师讲授一篇作品的前提是先把作品逐字逐句翻译一遍,即便是重复中学的古代作品,高职高专学生由于底子差,教师也通常还要翻译下来,这样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二是突出思想教化,作品后常附一些“主题”、“思想”之类的练习题,类似于中学语文的“中心思想”分析,学生自然会比葫芦画瓢,简单生硬地总结出千篇一律的“答案”,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还有些高职高专院校为了教材权威,忽略了高职高专学生自身的情况,而选用本科适用的大学语文教材,超越了高职高专学生的接受能力。

编写大学语文教材时,首先要明确区分本科适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和高职高专适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根据学生自身的语文基础确定所选文学作品的数量、难易程度。其次,确定教材的编写体例。现在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体例不外乎两种:以史带文和按主题分类,以史带文展示了文学的发展过程,系统略显呆板;按主题分类打乱了文学作品的朝代、体裁限制,把古代文学作品和现当代文学作品按主题组合,难免松散。如果能把这两种编写体例适当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就能使课程内容的编排既不失系统性,又较为灵活。

四、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方式

高职高专的大学语文教学面临一些困境。首先,高职高专教育,明确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掌握实用性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而语文作为人文学科,无法体现即时的能力目标。其次,有些语文教师在授课时沿袭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路,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从作家生平、写作背景到字词、段落、主题等,在讲授作家生平、写作背景时,还能吸引一些学生的兴趣,一旦涉及到作品本身,学生的注意力就很难集中,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大学语文教师基本上都是中文系毕业的硕士、博士,他们的专业研究方向不同,在授课时往往侧重于自己所专攻的方向,古典文学专业方向的教师侧重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专业方向的教师侧重现当代文学,甚至把自己所侧重的方面讲得过精过深。大学语文毕竟是公共基础课,不是中文系的专业课,而且面对的又是底子薄弱的高职高专学生,因此,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晦涩难懂,失去兴趣。

语文就是“中同语言文学”,包含“语言”和“文学”。在大学生活中,学生能接触的有关“语言”和“文学”的渠道很广泛:阅读报刊、杂志,参与文学社、诗社,写博客、日志,参加辩论赛、演讲赛等等。这些途径是没有任何约束的、学生主动参与的,学生参与其中后比课堂学习进步较快。这些途径都是很好的培养语文能力的辅助条件。教师如果能通过一些灵活多样的方式把课堂教学与这些课外活动顺畅的连接起来,自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授课时也要灵活掌握教材。各个学校运用的教材不外乎以史带文和按主题分类这两种体例。以史带文的体例符合中文系授课的惯常思路,但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对于语文的学习不需要过于专业化的史、文知识。按主题分类的体例又难免绝对化,因为许多作品的思想、主题并不是单一的。不过相对于以史带文,按主题分类是一种较好的讲授方式。不管所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是什么体例,都需要教师在讲授时机动掌握,灵活分类,把几篇主题、意义的相近文学作品结合起来,关联讲授,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于高职高专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讲授不可忽略,教师可以在串讲作品的过程中,把字词等基础知识贯穿进去,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

五、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考核方式

大学语文课的考核方式包括考试和考查,由学校制定教学计划时确定。无论采取考试还是考查方式,基本上一张大学语文的考试卷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的语文知识,包括作家作品、文学常识、诗词背诵,题型通常为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题;二是课文的阅读和分析,主要包括课文的修辞手法、思想内容,如文章(或段落)的主旨、中心论点、内容概要、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人物性格特征等。文章的表现手段,主要包括:文章(或段落)的论证方法、论据类型(议论文)、人物描写方法、表现手法(记叙文、小说)、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文章总体特色等。文章结构,主要是课文的段落层次划分、概括层次大意和说明文的结构等。这部分内容的题型包括简答题、论述题等。三是作文,在一些教师和学生看来,大学语文跟中学语文总归不一样,不必考作文,而且绝大部分大学语文教材中只编选文学作品,不涉及有关写作的方面,因此大部分大学语文考卷中没有写作文这一项,只有少数教师在考核时会要求学生写作。

口试这种考核方式不常用,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都会注意对学生口语表达的训练,比如读报、分角色朗读文章、课堂讨论、课堂辩论、演讲等,这些通常都被计作学生平时成绩中的一项,因为大部分学校的期终成绩都包含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项,所占比例不尽相同。

无论是哪种考核方式,都只是一个极为简单的标尺,衡量的是某些方面的语文知识,而很难测量出语文能力的优劣。语文知识可以通过课堂讲授获得,但是语文能力需要系统的训练才能形成。所以,大学语文不必一定按照学校规定的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的计算比例,可适当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训练时,把学生平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水平计入平时成绩,尽量最大程度地体现出能力分和知识分各自的比重。

篇6:高职教育教学的课程改革论文

1.教育行政部门在课程改革中起主导作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精品课程的评选标准、各种评估指标的设定等都是以政府为主导来完成的,这种课程改革方式在推动改革的速度、广度上无可厚非,颇有成效,然而却容易“一刀切”,忽视了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不同办学条件、不同生源质量对课程设计内在要求的差异,造成同样标准设计的课程有的深受欢迎,有的却水土不服。

2.对“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理念理解的偏差。“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模式有别于传统的学科架构系统化的课程模式,而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然而,很多课程改革实践者对“工学结合”的理解有偏差:有的认为在学校建实验室、仿真实训室,然后在里面上课就是工学结合;有的认为在三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用半年、一年时间在企业顶岗实习就是工学结合;有的认为从企业聘几个能工巧匠、大师专家来学校上几次课就是工学结合……以上这些看法不能说不对,但只是“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某个环节,“工学结合”不是孤立的一个方面一个环节,而是贯穿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从课程标准的制订、授课、课程实践直至课程效果的评价。

3.教学资源无法满足课程改革需要。课程教学的实施和改革必须有相应的教学资源做保障,这里所谓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长期以来传统的师生关系已经在教师的头脑里根深蒂固,很多教师很难在短期内转变观念,更不愿意去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改革。除了观念上的因素,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的经历,也导致教师无法适应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实施需要相应的教学环境与之配套,而现实是,部分高职院校教学设施要么陈旧不堪,与行业要求相去甚远,要么只有传统的理论学习教室,实践环节完全靠顶岗实习来完成。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实施课程改革就只能成为一句口号。

4.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科学。经过调研发现,还有相当数量的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评价时仍沿用传统的考核方式,理论课程的成绩即平时考勤分+期末考试(试卷)分,实践课程以一篇实践报告论成败。“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60分万岁,少一分受罪、多一分浪费”,“平时从不自习,考前拼命突击”……正是这种课程考核方式下的真实写照。这样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不仅不能检验学生知识技能的真实掌握情况,更容易造成逃课的现象。

二、高职课程改革的目标

美国课程专家塔巴(Taba)认为,课程改革指整个课程图式的改造,包括设计、目的、内容、学习活动和范围,等等。如果只改造课程的某一个环节,或者只用一种模式改造所有类型的课程,显然不合时宜,更无法满足社会对培养高端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认为当今高职课程的改革目标应该包含以下几点:一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奠基终身教育的理念;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三是以社会、岗位的需求为依据,进行充分市场调研,与企业共同制定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价方式。

三、高职课程改革的建议

1.更新课程改革理念,因地制宜制定课程改革方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理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以行动为导向、能力提升为目标的课程实施理念,以过程考核和多元评价为导向的考核与评价理念。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熟的课程改革模式基础上,要与区域经济、专业特点、课程类型、生源质量等相结合,选择适合的课程开发模式。

2.完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从目前高职课程评价的实践看,更多是把重点放在课程本身,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条件等,对学生情况、行业动态、岗位要求等关注不足,就容易造成专家评价高、学生不感兴趣的情况。因此,要科学评价课程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满足:一是评价目标要以能力掌握为主,兼顾理论知识的积累;二是评价主体以学生为主,授课教师、督导,包括企业专家都要参与其中,综合评价;三是评价对象要全面,除了课程目标外,还有学生、课程的实施者、参与者也应该成为评价的对象;四是评价的方法应该多元化,除了传统的试卷测评外,更重要的是要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动态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不同的课程类型可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

3.建设双师型课程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团队的水平是高职课程改革能否深入开展和取得成功的关键。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更要具备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能力。建议从两个方面打造双师型课程教学团队:

(1)全面提升校内专任教师的教学水平:课程负责人要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职称、教科研水平,学校还应该鼓励并制定相应政策支持教师积极参与到企业顶岗实践去中,熟悉学生未来就职的真实环境,并与企业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2)积极吸纳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专家参与到课程教学团队中来,可以有效弥补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还可以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度,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

4.构建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高职培养的毕业生可以实现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也就是说在学校阶段已经完成了职业素质的养成。在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时候,除了知识的科学、系统和完整外,还要更多地考虑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突出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技能、态度、意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形成系统化课程并进行课程评价和调控。

上一篇:煎熬造句下一篇:金钥匙-酒店对客服务资讯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