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观念论文范文

2022-05-10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艺术观念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艺术观念是制约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因素,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内容与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教育者所持艺术观念的影响。本文在剖析艺术观念之历史流变的基础上,反思了一些教育者长期被囿于“美的艺术”观念中所带来的问题,并指出了更加开放的艺术观念对于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

第一篇:艺术观念论文范文

中国艺术观念与西方艺术史之后的比较

【摘要】针对中国艺术观念进行分析,将中国艺术观念和西方艺术史以后进行比较,以书法艺术为例,从艺术主体、艺术的功能、形式评价标准三方面对我国艺术观念进行阐释,并结合分析的内容,概括出中国艺术观念与西方艺术史之后差异的体现。

【关键词】中国艺术观念 西方艺术史 书法艺术 艺术主体

传统中国,明确了艺术的定义成为当时的一种自觉。这一自觉便是“艺术只能是艺术本身”,从一定角度分析,艺术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这一价值本身就值得人类倾尽全部精力对其进行追求。这和之前所强调的艺术本体的自觉性观念是一致的。

1.中国艺术观念

1.1艺术主体

以书法艺术为例,其一,对于艺术形式而言,其存在的追求已经超越了书写内容本身,开始向着独立化方向发展;其二,对书法字迹进行欣赏,将书写痕迹做为文字使用之后的一种和内容无关的事物,对其进行保存,主要目的是为了秘玩;其三,我国草书已经逐渐失去了快速方便的实际用途,违背了原有功能;其四,书法不再是国家录用人才考试的内容,一些人甚至认为追求书法艺术,是一种精力上的浪费。

可见,我国对艺术本体的认识,具有一个基本设定,认为艺术并不是其他,而就是“艺术”,艺术开始具有脱离功利和独立精神范畴的功能。主要目的,甚至最终目的是寄托创作者精神,其和政治利益没有本质上的关系,从而使其尽可能的和社会现实之间相互脱离[1]。同时,艺术和功利无关,促使艺术脱离世事和时间,成为人们追求精神价值的一种途径。

1.2艺术的功能

同样以书法艺术为例,其本身纯粹的追求,涉及了艺术家自己的意识和坚持,对于违背这样的纯粹追求且掺杂其他专设或者附带功能的艺术做出反抗。

对书法家是否存在以上意识若要进行分析,可从以下几个观点证实:其一,逐步明确书法活动该做什么;其二,开始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其三开始对书法作为纯粹意识以外的事情拒绝开展。也就是说,如果将书法当作一种艺术,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即便是书写形式或者技术层次上实现了美的水平,但还是要具备一定脱离实际用途的气质,才能真正完成。

1.3形式评价标准

书法属于一门独立艺术,无论在性质上还是在功能上,确定之后,再对其进行判定,判断作品本身的高低贵贱,这就变得十分清晰了。即便存在自我创作要求,但是也具备做出评价作品的自觉性和能力。最为重要的是,要保障其能形成一定可被认同的理论。

2.中国艺术观念与西方艺术史之后的比较

将中国传统艺术观念与西方艺术走向理解之后的真实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归纳出以下四个要点:

其一,即便中国早期艺术史,大多是人针对不可知力量进行干预,留下相应的器具以及一定的行为,但是这些属于世界闻名所共有的。现如今,我们应当将其放下,从而推动艺术真正开始。如果,人们用西方标准,对符合西方的一部分东方文物进行解释,就失去了传统文化结构中对于艺术方面的认定和使用。

其二,中国近代著名学者对艺术做出详细探索和研究,进而形成了两个流派。一些学者认为,要对古代传统艺术流派大力发扬,并且吸收西方优秀艺术,从而形成现代国画艺术流派。

其三,在1871年之后,西方出现了印象派艺术家,代表人物主要有塞尚、梵高和高更等人。西方藝术家开始注重其自身的主动性,为绘画带来了更多的独立空间,实現更多的是自己精神世界上的创造在作品中的展现。

其四,和东方艺术相比较,西方艺术中的经典,主要是将艺术向理解之后的真实进行引导,这样的真实感,相对于人情而言,具有较高的丰富感和真实感。其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和极端性[2]。其存在于自然和生命中间,不可理解,但是也不可否认。以雕刻艺术为例,实体后面隐藏着框架、结构和比例,这些艺术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并形成了一种不可言说的微妙变化。这些变化被一个真实身体所掩盖在背后,通过图像逻辑,实现表面再现,在相应图像的背后,内在部分还有着一种对理想以及对世界的理解和把握。当人们将这些规律重新设计,使其变成一种规范,就促使这一规范成为文化中的经典。

总而言之,人们认为西方艺术是有建筑、雕刻和绘画,而中国只存在绘画艺术。但是经过研究发现,中国石雕艺术、寺庙建筑等等,均属于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能将这些艺术视为精神成就。因此,中国艺术思维存在着一定的单一性。这便是中国没有形成自身系统性艺术史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心峰,秦佩. 2015年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综述[J]. 艺术百家,2016,01(08):105-123.

[2]宋光瑛,曹顺庆. 艺术史与现代性知识话语——20世纪以来英语世界的中国艺术通史研究[J].文艺研究,2016,08:(03)115-127.

作者:胡茵

第二篇:儿童艺术教育中的艺术观念探析

【摘要】艺术观念是制约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因素,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内容与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教育者所持艺术观念的影响。本文在剖析艺术观念之历史流变的基础上,反思了一些教育者长期被囿于“美的艺术”观念中所带来的问题,并指出了更加开放的艺术观念对于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儿童艺术教育;艺术观念;美的艺术观

近年来,广大家长和教育者越来越重视儿童艺术教育。然而,在为此感到欣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儿童艺术教育热”背后隐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儿童艺术教育观念陈旧,儿童艺术教育内容狭窄,儿童艺术教育方法失当,等等。笔者认为。造成上述诸多问题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是一些儿童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艺术观念有失偏颇。换言之,相对滞后的艺术观念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儿童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原因。因此。反思我国儿童艺术教育中的艺术观念问题。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现实意义。

(一)

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内容与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教育者的艺术观念的影响。换言之。形而上的艺术观念是统摄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因素,对艺术的解读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儿童艺术教育的理解。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人们持有什么样的艺术观,就会持有什么样的儿童艺术教育观。

总体上说,我国很多儿童艺术教育者的艺术观念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长期囿于“美的艺术”观念之中。与此相应,教育者往往只是让儿童接触那些所谓“美”的艺术品,儿童的艺术创作也以“美”为标准。这在我国的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早在1982年。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登纳教授作为中美艺术教育高层研讨会的美国代表团团长,就对包括儿童艺术教育在内的中国艺术教育的整体状况进行了详细考察,并于1983年写了一篇《中美艺术教育的区别》的考察报告,其见解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上述观点。他这样写道:“中国教育家认为艺术是培养儿童的美感的,使他们能欣赏美的和谐与平衡。这种对美的评论,源于中国传统对这些品质的珍爱。从低年级起就很明确地区分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不美的。让孩子们看哪些图案美,哪些不美,鼓励他们自己画出美的图案来。而在美国的艺术教育体系中,美肯定难免也是一种价值。但美的观念是开放的。不是预先定死了的。而且美也不仅是美学的价值。人们还承认,艺术作品可以企求表现现实或真实。即使这些不美,甚至使观者感到丑、悲或不协调。”加登纳发表这篇考察报告距今已有20多年了,然而,如其所言的中国儿童艺术教育却未有多大改观。很多教育者都在竭力避免让儿童接触到那些所谓丑陋的艺术作品。以免受到某种“不良”的影响。这是与其自觉或不自觉地持有的“美的艺术”观念相一致的,即凡是美的就是艺术,或者说,凡是艺术就是美的;凡是不美的就不是艺术,丑是对艺术的否定。

应当指出,上述现象随受教育者年龄的递减而愈发凸显。换言之,相对于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而言,年龄较小的儿童(尤其是学前儿童)所能接触的艺术品更要以“美的艺术”观念作为“统帅”。因而艺术作品的风格与样式更加单一。以儿童音乐教育为例,在很多地方,“音乐教育往往因强调某种音乐风格(那些‘站得住脚的’),忽视——有时是无视——其他某些风格。而显得眼界狭小。这在幼儿教育中尤甚”。[2’可以说,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指出的上述问题,不仅在我国的幼儿音乐教育中存在,而且在其他门类的幼儿艺术教育中具有普遍性。究竟什么样的作品属于“站得住脚的”艺术作品呢?在很多幼教工作者的心目中,往往只有符合“美的艺术”观念的作品才称得上。

(二)

那么,被奉为圭臬的“美的艺术”观念果真是“站得住脚的”吗?它果真能诠释纷繁复杂的艺术世界吗?在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人类艺术观念的发展历史,以便更清晰地认识“美的艺术”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历史地位。

我们通常所说的“艺术”一词,其含义与西方美学中的“艺术”大致相同,它是中国近代才出现的一个汉语外来词,它来自日语“芸衍”(geijtsu)一词。而这个日语词则是通过意译英语词arc得到的。西方美学中“艺术”一词的含义是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古希腊语中,“艺术”主要是指从事生产性制作活动的能力,尤指技艺。文艺复兴时代,欧洲艺术家首次摆脱了工匠和手艺人的地位与困境,艺术的自主性也在艺术家自主性的基础上得以建立。正是从文艺复兴时代开始,“美”与“艺术”不再互不相干,“美”的概念由于“美的艺术”的出现而与艺术息息相关,而“艺术”由于与“美”联姻而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意义。1747年,法国的夏尔·巴托在其出版的《简化成一个单一原则的美的艺术》中更加明确地确立了“美的艺术”的权威性,并把它系统化,以音乐、诗歌、绘画、雕塑和舞蹈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至此,技艺与艺术真正分离,“美的艺术”完全摆脱了技艺和科学,而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概念。此后,“美的艺术观”成为西方近代美学的主流。正如黑格尔在《美学》的开篇中所写:“这些演讲是讨论美学的;它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更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则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㈣可以说,黑格尔的观点是西方近代艺术观念的代表与总结,其中的关键表达是“艺术等同于美”。这种观念在人们心目中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在中西方现当代的美学与艺术理论中仍可频频见到,如“艺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美”等。直至今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艺术”仍然,必须是“美的艺术”,美是艺术的唯一价值体现。

应当说。“美的艺术”观念的产生与发展是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意义的。然而,近代以后的艺术世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的艺术”观念还能诠释纷繁多变的艺术现实,还“站得住脚”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其实,早在一两个世纪以前,就有很多美学家对“美的艺术”观念提出过质疑。德国现代美学家玛克斯·德索认为,“艺术领域里也有悲剧与喜剧,美好与崇高,甚至就连丑都包括在内。”歌德在《论德国建筑》中告诫人们说:“不要让我们中间产生误会:不要让现代的美的贩子的软弱学说弄得你太柔弱了,以致不能欣赏有意义的粗野,那样弄到后来,你的变软弱了的情感将除掉无意义的流畅以外,什么都忍受不了。他们企图使你相信,美术是由于我们具有那种使自己周围事物美化的倾向而产生的。这不是事实……”英国现代著名美学家赫伯特·里德更加旗帜鲜明地指出:“艺术与美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我们之所以对艺术有许多误解,主要是因为我们在使用‘艺术’和‘美’这两个字眼时缺乏一致性。可以说,我们长期以来一直滥用着

这两个词。我们总以为凡是美的就是艺术。或者说,凡是艺术就是美的;凡是不美的就不是艺术,丑是对艺术的否定。这种对艺术和美的区别是妨碍我们鉴赏艺术的根本原因,甚至对于那些美感十分灵敏的人来说也是如此。此外,在艺术非美的特定情况下,这种把美与艺术混为一谈的假说往往在无意之中会起一种妨碍正常审美活动的作用。事实上,艺术并不一定等于美。这一点已无须翻来覆去地重申强调了。因为,无论我们是从历史角度(艺术的历史沿革),还是从社会学角度(目前世界各地现存的艺术形态)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都将会发现艺术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常常是一件不美的东西”。

的确,现实中丰富多样的艺术强有力地表征了“艺术并不等同于美”,尤其是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出现更是对“美的艺术”观念的严重挑战,它们在“非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偶发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等都在竭力打破“美的艺术”观念的桎梏而拓展艺术观念的内涵。可以说,伴随着新的艺术形态的出现,新的艺术观念不断地突破或颠覆着旧的艺术观念。“艺术”并无恒久不变的共同本质,或者说,永远变化与开放性才是艺术的基本特质,不同的历史时代对艺术提出的要求不同,它也就完成着不断变化的功能。正因为如此。“艺术观念”也就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的、开放的动态过程之中的。以至于每个时代的思想家为它所做的一切。都近似于一种“修补匠”的工作。“它由各个时代的‘修补匠’们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修修补补而产生出来的。这里,并不是先有一个明确的‘艺术’定义,然后根据这个定义去框定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而是各个时代的修补匠们根据手边现成的参差不齐的理论工具修补而成的。”[9]也就是说。“艺术”作为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观念。必须不断应对人们对自己以及对世界看法的变化,必须成为各个时代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的具体变化的“晴雨表”。

(三)

本文无意为“艺术”下一个定义。那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模仿论”“表现论”“形式论”“惯例论”等,都是人们从不同角度与层面对艺术观念的探讨,儿童艺术教育工作者在思索艺术问题时都能从上述理论中得到某种有益的启示。相对于不断更新的、多元化的艺术观念。相对于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我国很多儿童艺术教育工作者所固守的“美的艺术”观念已经显得相对滞后且有失偏颇了。对于此种大家早已习以为常、并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的的确确到了儿童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反思的时候了。长期以来,在这种狭隘的艺术观念统摄之下的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一直处于某种“至清”和“至纯”的状态。然而。古人早已为我们指出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与法则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同样,“至清”和“至纯”的艺术观念也是有害于儿童艺术能力以及儿童艺术教育健康发展的。一方面,儿童正处在艺术能力提升的奠基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对艺术品的接触就受到上述观念的限制,其危害性往往是我们始料不及的。众所周知,儿童天生具有艺术发展的潜力。他们对人类创作的各种艺术作品具有天然的亲和力。正如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指出的,儿童是最容易受感动、最热心于艺术的,他们能够理解每位伟大的艺术家,这是由儿童自然的天性、纯真的心灵所决定的。因此,“‘富有维生素’的音乐营养对于儿童是不可缺少的。没有这种养料……几乎无药可医的音乐‘维生素缺乏症’将会无休止地蔓延下去”。㈣如果跳出音乐艺术这一具体门类。就整个人类艺术而言,完全可以说,“富有维生素”的艺术营养是儿童所不可或缺的,而那种限制儿童接触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的观念与做法,常常只能培养出艺术视野狭窄、怀有艺术偏见的儿童。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儿童患上“艺术维生素缺乏症”。若想改善与提高儿童的艺术能力,避免或医治那种“艺术维生素缺乏症”,就必须在为儿童提供艺术作品方面采取更加灵活、自由而开放的态度。可以说,在艺术观念上能够保持最大限度的开放性,让古今中外不同风格与样式的艺术作品都成为儿童艺术能力发展的源泉,这将是激发儿童广泛的艺术兴趣,并使之拥有良好艺术能力的最为有效的一剂良方。另一方面,树立更加全面而开放的艺术观念,也是促进我国儿童艺术教育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唯有如此,运用来自多种渠道的艺术教育资源,选择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与策略,实施多样化、多元化的儿童艺术教育才有了前提与可能。

早在800多年前。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就写过一首十分富于哲理的诗《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半亩见方的池塘之水为什么会如此明洁如鉴、清澈见底呢?那是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入。笔者在此借用朱熹的诗句。意在鲜明地表达本文的主旨,即儿童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地拓展与更新自己的艺术观念,保持艺术观念以及儿童艺术教育观念、内容和方法的开放性,以便不断地让“源头活水”来冲洗相对闭锁的儿童艺术教育状态,从而使我国的儿童艺术教育能够与日新、日日新,充满无限生机。

作者:陈 迁

第三篇:论当代环境艺术的观念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3年湖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重点项目“‘艺术现象学’理论在绿色文化产业战略转型构架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13A007)与2013年衡阳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衡阳文化创意产业战略性发展研究”(2013A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摘 要:本文针对当代环境艺术观念的变迁与发展,以一个综合的角度从艺术、生态、文化、人本四维度看当今环境艺术观念的发展,阐述了当下环境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探讨如何才能让环境艺术更加人性化服务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使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美,越来越科学化、现代化;越来越有文化内涵和艺术的气息。

关键词:环境艺术;艺术;生态;人文

1 从建筑价值观看环境艺术观念的变迁

城市,建筑是环境艺术反映的主要体现者和承载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筑艺术的观念变迁从一个侧面体现出环境艺术观念的发展轨迹。我们将建筑价值观的变迁当作是环境艺术观念的一个缩影,那么,它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它经历了大致五个阶段:(1)应用建筑阶段,专注于建筑的适用、坚固、美观。(2)艺术建筑阶段,将建筑视为“凝固的艺术”。(3)机器建筑阶段,即把建筑纯粹的看作是“住人的机器”。(4)空间建筑阶段,人们开始认识到“空间艺术才是建筑艺术的主角”。(5)环境艺术建筑阶段,认为建筑是科学与艺术的体现。而21世纪,建筑价值观已开始进入第六阶段,即生态建筑学阶段。建筑价值观的演变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环境艺术的发展,人们从开始的以生存为目的注重于建筑的使用价值,到人类发展的高级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人们开始关注于艺术的审美价值,主旨在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这告诉我们环境艺术观念的发展过程中建筑观念是如影随形的存在,这种关系并没有冲突而是一直相辅相成。

2 环境艺术体现出当今时代人的生态观念

环境艺术作为研究绿色艺术与科学的学科,无疑为人类与自然开启了对话的绿色窗口,环境艺术也就自然成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晴雨表,保护自然环境,创造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人造环境已经成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者的核心观念和自觉追求。人们的环境观念的变化也直接作用于当今环境艺术的发展,从原始社会人们利用自然环境对自然物加以改造使之形成适合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到现在人们通过科学嫁接的办法通过对自然物与人类社会的拼贴组合使人造物与自然物形成较为和谐又合乎现代人审美的环境。人类从敬畏自然到征服自然再到现在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们的生态观念的变化,也必然对环境艺术做出新的要求,即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又最小化对自然造成负面影响而不是以往的盲目发展,科学的生态观念也将促进环境艺术观念的成熟发展。

3 社会环境造就多姿的环境艺术

3.1 环境艺术中的艺术光芒

艺术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是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环境艺术本身就属于一门艺术学科自然也就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我们清楚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是有别于其他方式的,而我们所说的掌握既是我们的认知方式,艺术不仅来源于生活更是对生活现状的一种反映。环境艺术所需要体现的艺术特征:(1)环境艺术的实用性与审美性,显然,任何环境首先都应当具有实用性,如建筑应使人们在居住时感到舒适方便,实用工艺应使人们在使用时感到称心如意等。与此同时环境艺术又兼具审美性,即在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又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因此,实用性与审美性是有机统一的。“实用性是审美性的前提和基础审美性反过来也可以增强实用性,二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环境艺术最基本的原则和特征。”[1](2)环境艺术的表现性与形式美,环境艺术的另一个重要的审美特点就是特别注重表现性和形式美。总之,在环境艺术中,表现性与形式美密不可分。“形式美是表现性的外部体现,表现性是形式美的内在灵魂。”[1](3)环境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环境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环境艺术还有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就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

3.2 环境艺术中的人文关怀

现代环境艺术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而环境艺术与人文主义的直接交叉点,是在近现代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是艺术与社会文学,心理学的碰撞,并延伸到多个领域,其中的主要课题在于研究空间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随着当代人对于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有了更高要求,也正因此一个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师在他的设计理念中就应该也必须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对于“以人为本”的个人看法其核心应该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它的价值理念应该充分体现在“人”即要关爱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出人的价值、并以健康心态去追求美好的幸福生活。

在我国策划者和设计者却碰到了难题,他们对怎样才能创造更好的生存方式显得无措。一方面,一味地“高大上”却忽视了环境艺术所更深层次的内在魅力,不能充分体现出环境艺术中的人文主义关怀。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也许发展了几个世纪的城市规模在现在的生产力面前也显得苍白,生产所需要的周期大大缩短,但对于实地考察和调研却只是蜻蜓点水大部分都脱离了实际情况;另一个方面,个性的缺失,在很多城市的街道上,放眼望去单调的建筑群基本没有可观赏性,即不能体现出优秀的传统文化亦无法展现优秀的外来文化。我们需要的环境艺术也许就是一种对人的关怀、一种和谐的环境气氛、一种完整的、自由的空间、一种不浮夸而有内涵的情调。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9,102.

[2] 赵慧宁.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情感意义[J].艺术百家.

[3] 杨文会,邵玲莉.环境艺术是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4] 蒋红蕾.抽象与具象的和谐变奏——试论环境艺术优化设计中意象要素的组织[J].基建优化,2003(8).

作者简介:谷涛(1973—),男,湖南岳阳人,美术学博士,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美术文化学,美术教育学。

邱开文(1991—),男,江西赣州人,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本科生。

作者:谷涛 邱开文

上一篇:文化翻译论文范文下一篇:社区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