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机智——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

2022-09-11

1“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这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提出的。那么如何做到让教学成为学生生命全方位的涌流的过程?笔者认为:这得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加拿大范梅南直接对教育机智的定义是:能使教师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中随机应变的细心的技能。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漪认为教师的教育机智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熟练的教学技巧的结合。它反映了教师感知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也反映了教师娴熟的教学技能。教师的教学机智是课堂开放性、生成性的重要条件。

教学不是一个演“教案剧”的过程,而是完善并再度创造师生共在的精神生活的范本的过程。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毕竟“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答案”(布卢姆)。

2 教学机智的内涵

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付和处理偶发事件、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善于捕捉和发掘教育契机的能力与素质。具有机智的教学,可以把偶发事件、失误等弥合在如同行云流水般的教学活动中,并达到天衣无缝的妙境。甚至面临“山穷水尽”的关头,也只需急中生智地顺水推舟就能化险为夷,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这些高妙的充满机智的教学大多是在风趣的氛围中实现的。

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大体包括: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之外的、与教学内容相关或不大相关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自课堂之外的猝不及防的干扰,学生异常的举动等。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使教师与学生零距离的交流知识和情感,还为教师们提供了一处机智应变空间。而要想在这个空间里灵活驰骋,则需要授课者具有机敏的头脑和应变的技巧。“为学之道,必本于思;进学之功,贵在心悟。”语文教学就是要把学生越教越聪明,让语文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

然而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而未经自己准备的问题不予反应或者不予回答。这样的举动不仅有可能丧失掉有意义的教育契机——点燃思考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深化探究的兴趣,还有可能扼杀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生活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得愈来愈麻木、消极、被动和惰性十足。因此,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教学机智,诱发思维、点拨思路。善思则得,善诱则通,诱是条件,思是目的。

3 教学机智的培养

教学机智,应该是一个成功的授课者的法宝。灵活地应用它,整个授课的空间会在无形中得到延展。也许一个灵光闪现就会开启无数智慧的头脑;也许一个妙手偶得就能点亮无数双闪亮的眼睛。那么,如何培养这一素质呢。

3.1 增加底蕴

教师要不断丰富知识,增加文化底蕴,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扩展自己的教学思路,适应现代素质教学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发人深省的话:“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状况、学习状态等,及时地改变原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临时变卦,从而顺应学情,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

案例1:书上写错字了

我在执教国标本第三册语文《一株紫丁香》时出现了这样一个“意外”:我刚让孩子读完小黑板上的生字词后就让学生自己试读课文,突然一只小手举起来了:老师,书上写错字了!我一惊,继续听,书上把老师都写成“你”了,我们小朋友叫老师应该是“您”。我细看,确实文中都用的“你”,这是我备课时没有注意的一个环节。于是我微笑着问大家:你们同意小亮的话吗?短暂沉默后小手举起来了:“是错了,我们小朋友对老师说话都应该用您啊!”“老师,课文不会有错的!”不同的观点都有道理,于是我说你们先改成“您”读读看,感觉怎么样?等我们学完课文再来看到底该用什么?课文学完了,文中小朋友对老师爱是那么深,感情是那么强烈,那么尊敬,当然应该用“您”了!此时同意改“您”的小朋友高兴地笑了,我又及时引导:小亮不光聪明有礼貌还很勇敢,看来书也不是全对的!是啊,一个“意外”让孩子智慧的火花点燃了,对“您”字的正确运用也把握得很准了,而且敢想敢说了。

3.2 临场沉着

教育机智是在教师冷静沉着的心理状态下产生的。如果缺乏良好的心理素养,遇事慌慌张张,冲动不已,就难免举措失度,很难“机智”了。在新课堂教学过程中会生成许多“偶然事件”和“意外”,其实这些事件并不偶然和意外,他与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育思想的背景下,一切言行都能找到归宿,所以需要教师要有充分的自信,遇事沉着,处变不惊,积极主动找到与课程的联系,把控全局,便能成竹在胸,决胜千里,就能调好“育人”和全面发展的琴弦,再弹出最和谐、美好的协奏曲。这正是生成教育机智的必要心理准备。

案例2:小喇叭和我们捉迷藏了

我校有个年轻的教师在给学生上童谣课,播放课件时才发现多媒体出了故障,声音无法播放,看着孩子们热切等待的小眼睛,蒋老师灿烂地笑了:“小朋友们,你们的歌喉那么甜美,使得小喇叭害羞了,它和我们捉迷藏了,让蒋老师和你们一起用歌声把小喇叭找出来好不?”孩子们愉快地答应并和老师一起唱起了童谣,如果不是这位老师敏性很强,洞察学生的心志,巧妙地改变教学思路,后果可能就是无法上下去的局面。她这样可谓见微知著,曲径通幽,化解了故障带来的尴尬。

3.3 营造氛围

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欣赏、包容的氛围,才能与学生形成沟通与变通。在教学中,只有教师拥有欣赏和包容的情怀,才能创造出自由、和谐的心理氛围,让学生的情感和思维的翅膀无拘无束地翱翔,也只有欣赏和包容,才能使教学机智在诙谐幽默中,令人心荡神驰。有了这种氛围就能擦出思想的火花,闪出智慧的亮点。

案例3:狐狸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骗到乌鸦的肉

这是我刚从教那年发生的事,我们镇的一个教学公开日,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正在讲《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当课堂接近尾声时,老师问了这样一个发散性问题:假如你是狐狸你还可以用哪些办法骗到乌鸦嘴里的肉?很多小朋友都积极想出了很多办法,课堂气氛热烈无比,上课者和听课者都满意地笑着,课堂似乎可以画上完美的句号了,可还有一只小手不肯放下,而且小脸憋得通红,身子是半站着的,我知道那是一个最胆怯的小男孩,看来课堂气氛的热烈让他也受到感染了。老师叫了他,他兴奋地说:狐狸可以悄悄拿出一个弹弓,对着乌鸦裤裆中的“麻雀子”一射,乌鸦痛得哎呀一声,肉就掉了。话音刚落,全教室哗然,这位女教师更是满脸通红,只是在羞恼中匆忙宣布下课!我再注意看那孩子,小脸上写满了失望,我忽然也感到莫名的失落:这小孩子是在用他的生活经验(小男孩那儿受伤是最疼的)来设想乌鸦也是万不得已的开口啊,同时也更能看出狐狸的阴险与狡猾(抓对方最弱点攻击),可是学生智慧的亮点却因老师的恼火、匆忙下课而灰暗了。这位老师如果能用欣赏、包容的情怀去处理这个“意外”,相信课堂肯定会是另外一种精彩。可是,这样的草草收兵,无法包容,那这孩子以后还会积极主动发言吗?还会快乐地思考吗?

3.4 多思多虑

“学而不思则罔”,同理,只教而不思,也会迷惘,就更谈不上机智了。要想使自己“机智”起来,就必需善于思考,遇到问题不回避,不绕弯,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机智地应对活跃的学生和多变的课堂。

案例4:我觉得这个皮埃尔有蓄意谋杀妻子的嫌疑

我执教《印度洋上生死夜》一文时,出项了这样一个“尴尬”:师:同学们对于本文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以往公开课这一环节的设置多少有点“作秀”,走过场的嫌疑,为有这个环节而有这个环节。学生的回答大部分是“没有”或以微笑摇头来作答)。可今天:

生一:老师,我觉得这个皮埃尔有蓄意谋杀妻子的嫌疑!

一石激起千层浪,听课者愣住了,孩子们先是惊愕,而后是气愤地为皮埃尔辩护,此时教育的理性和教育者的良知告诉我:处理不好这个问题,孩子便会钻进编者与教者精心编织的童话中而失却个性的思考。那样会把孩子教“傻”了,于是我微笑着鼓励那个质疑的小孩:“你很有智慧也很勇敢,能向教材向作者挑战,不盲目做应声虫,真不简单!但讲话要有理有据,你的理由呢?”

这一下,其他学生又陷入了沉思,因为我的态度无疑说明这个假设不无可能,于是他们再一次静静地细读课文,陷入思考,很快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

生一:“皮埃尔是带妻子来度假的,有的是时间,为什么要选择晚上租快艇去印度洋?而且是没有无线电通讯的那只小艇?

生二急急补充:“而且他明知道,这一海域海啸随时都会发生,仍驾艇出游,太不理智了。”

生三:“既然根据他的经验,知道有一艘豪华客轮30分钟后将经过此地,说明他是个有经验的船长,他肯定也知道豪华客轮的航向和这段时间内有无其他船只经过。那他为什么不朝着豪华客轮驶来的方向驶去?那样既可以利用豪华客轮上的通讯设备,向其他船只报信,又可救治克勒松(豪华客轮上肯定有医生啊),还可让皮埃尔的为人夫、为人子、为人父及做人的责任处得到很好的处理!”

生四:“从皮埃尔变得分外平静可以看出他已做好了与妻共生死的决定,为什么当直升机降临时他还是奋力抱起妻子,攀上了机舱,不是背信弃义吗?”于是我当机立断新安排了相关作业:查高速快艇的速度,查有关通讯设备的小艇,查98年印度洋有没有这次海啸,还可以将其他的疑点都查出来。后来的作业结果反馈是:正常高速快艇的速度是50节(即50海里每小时),最快的可以达到90节;一般高速快艇是有通讯设备的;关于98年印度洋的海啸则没有留下任何资料,只有94年的印度洋海啸……由此可见,学生所有的怀疑都不无可能,当然我们并不排除编者在选入课本时已经做了一定的艺术处理。记得去年我教这课时就有“这一海域发生里氏5.2级地震,引起了海啸。”就有学生质疑过:5.2级地震能引起海啸吗?今年教材就变成“这一海域发生海啸”。

的确,新课堂中,总不免会有这样那样的“情况”等着你:有时会让你啼笑皆非,有时会让你会心地微笑,有时会让你措手不及,有时会让你受益匪浅,有时会让你大吃一惊。我们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都有可能迸发出奇思妙想。这使教师难免“尴尬”。

“教师遭遇尴尬”说明什么?这表明课程改革已经开启了学生灵动的思维的闸门,增强了学生渴求表现的欲望,否则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一些现象。?

3.5 充分准备

以前在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准备一桶水。”现在更有了“教师要是自来水”之说。不管比喻是否恰当,也不管老师能否准备好那么多,但是老师在教学准备中的确要多准备一些,才能够临危不乱、力挽狂澜。

案例5:福娃有几个男孩子

我在教学《2008,北京》时,介绍了有关08年奥运会的知识,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忽然举手问:老师,福娃有几个男孩?我随即出示了福娃的图片,学生公认只有晶晶是男孩,其他都是女孩,我乘机告诉他们福娃代表的动物及奥运五环的颜色:

贝贝,鱼,蓝色

晶晶,熊猫,黑色

欢欢,圣火,红色

迎迎,藏羚羊,黄色

妮妮,燕子,绿色

学生听得兴味盎然,我乘机诱导:光这福娃就能看出我们的中国人民是多么的聪明能干,所以我们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自豪吗?发红的小脸,发光的小眼睛告诉我,我的充分准备为我的课堂机智做了成功的铺垫,也又一次感染了学生们。

3对教学机智与语文课堂的思索

教学机智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经过艰苦磨炼和用心领悟才能形成。教师要在短暂的时间做出反应,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更不能寄托于教师随心所欲的“灵机一动”教师需要积累各方面知识,俗语说:“厚积才能薄发”。这就需要教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古通今,具有精深广博的学科知识。

教学机智的形成标志着一个教师教学艺术的高度成熟,或者说一个教师教学艺术的理想境界是教学机智的形成和自如发挥。教师在漫长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会经历困难、挫折、甚至失败。教师必须养成在遗憾中反思、在成功中总结的良好教学心态。随时把教学中的一孔之见,一思之得记录下来,在教学中的失误和疏漏记下来。教学艺术水平将会在不断纠正差错中得到迅速提高,天长日久会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日趋成熟。

总之,教学机智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精深的思维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还要求教师有乐观的情趣、开朗的胸襟、幽默的性格、丰富的阅历。这其中很重要的是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摸索、思考、积淀,不断地充实自我,追寻个性,构建风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优秀的教学机智它时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才会将课堂演绎成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小世界──有和风细雨,有凉风习习,有浪花点点,有激流澎湃,这才是真正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摘要:教学机智是一种课堂教学应变艺术, 而这一艺术又是一种比较高超的艺术。因为课堂上很多突发事件是事先预料不到的, 所以应随时因势利导, 随机应变, 巧妙地融进自己的教学中, 利用意外情况与讲授内容快速的合理的契合, 借题发挥做“文章”。这样灵感性的发挥创造, 是课前备课在课堂上的随时延伸, 是教师知识积累, 各方面修养及激情瞬间的高度凝合。

关键词:教学机智,课堂意外,活力课堂

参考文献

[1]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 2002 (5) :6.

[2]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增订合编本.上) [Z].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716.

[3] 乌申斯基.乌申斯基全集.

[4] 加拿大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5]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上一篇:把握重点,巧学物理力学下一篇: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读、思、画、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