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点滴体会

2024-04-18

关于构建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点滴体会(共10篇)

篇1:关于构建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点滴体会

关于构建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点滴体会

摘要:高效课堂建设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对此,我们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更应结合学生实际,结合课程资源特点,科学合理地整合软硬件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节的设计,落实学生主人翁地位,实现自主合作学习,综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实现高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三维目标

课程资源 新课程

新课程理念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堂上进行主动认知,养成良好的书写、整理、写作等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语文,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科学整合优质课程资源,优化语文课堂活动设计,落实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让学生成为语文知识的体验者与收获者,深刻感知语文知识的内涵,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实现高效教学。

一、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大大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实效性,为构建高效课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手段具有强大的融合功能,我们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的融合功能,有效整合PPT课件等优质电子教辅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手段保证。

比如,在进行《爬山虎的脚》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在PPT软件上选图做页面背景,然后输入课题“爬山虎的脚”。同时,为了发挥电子白板的功能,也因为题目中的“虎”是生字,所以,我们先把PPT中的“虎”字的位置空出来不写。接下来,我们可以利用识字功能里的汉字笔画功能填补题目中空缺的“虎”字。通过电子教辅动画展示,可以让学生掌握汉字的拼写顺序以及相关读音、组词、造句、对应的英文单词等。这样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了高效教学。

二、通过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灵感,突破写作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大多数的小学生不喜欢作文教学。尤其是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由于阅读环境,学生知识底蕴等因素的限制,要让学生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确实很难。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按照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设计游戏教学环节,启迪学生写作思维,培养学生创作灵感,并从勤于摘记、积累素材、练笔促写作、批改讲评这四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高效教学。

比如,在每次写作文前,我都要提前布置写作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如写一个你亲身经历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故事。为了把这次作文写好,我特意在写作前安排了《贴鼻子》的游戏,让学生观察上台贴鼻子的同学的动作、神态,台下同学的表现如何。接着,我让学生叙述贴鼻子的过程,谈谈在这次游戏中有什么感悟,并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把游戏的过程写下来。这样,学生文章内容就会生动些。而且,学生亲眼目睹和亲身体验生活,激活了创作的灵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充分发挥板书的功能作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梳理能力,实现高效教学

板书是语文教学中浓缩的精华。好的板书设计有助于唤起学生对文本知识的记忆,使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知识间的脉络关系,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梳理能力,达到掌握全局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重视通过互动交流逐步形成完整的板书。板书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武式”,意指直接板演,用白板笔或粉笔直接书写。好处就是方便直接,不足就是书写不易工整美观,费时,直观效果差。另一种是“文式”,即预案型板演,也就是教师已经预设了板演的内容,课堂上随着互动交流一点点的掀开“底牌”。这类板书较直接板演来讲要工整、美观得多。通过教学实践可知,“文式”板演较受学生欢迎。

比如,以《爬山虎的脚》一课的板书为例(如右图所示),在板书上可以分成八个覆盖区,分别是“墙上满是爬山虎”“叶子”“脚”“刚长出来”“长大了的”“位置 形状 颜色”“怎样爬”和“与墙的关系”。当学生对第一自然段谈理解的时候,教师就用橡皮擦擦出“墙上满是爬山虎”作结;当学生谈第五自然段脚与墙的关系时,教师就用橡皮擦擦出“脚”“与墙的关系”作结……学生的汇报虽然是无序的,但板书整理出来的内容就把无序变有序、零散变整体了,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理念,也给课堂增添了神奇的意味。这样的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对本节课的整体把握能力,实现了高效教学。

总之,高效课堂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科学施教,充分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综合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分析、梳理、感悟等能力,从而实现高效教学,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周小燕.构建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浅见.小学教学参考,2010(24).[2]梁月萍.浅谈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学苑教育,2014(12).(责编 张翼翔)

篇2:关于构建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点滴体会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可见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问题、学会创新,并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独立自主地学习,成为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因此,课堂教学是否高效,教师是关键。如何能让一节小学数学课高效,笔者在教学中也不断尝试,有如下体会:

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是高效课堂的根本。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强调学生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阐述。同时新课标还指出:四个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也必须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传统教学侧重双基,淡化过程性目标、其他目标也很少涉及。但在新课程指引下,特别是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必须对课程目标要有准确定位,既不能随意降低标准,也不能随意拔高要求,更不能因为要创新课堂而过分强调其他三个目标,把最有数学本质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弱化、消减,这样就最容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顾此失彼。可见,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否准确定位是课堂教学能否高效的根本所在。

二、教师角色定位转变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江苏翔宇教育集团的卢志文校长在答《中国教师报》记者问时指出教师是导游不是领导,要引导学生作自助旅游,不是领着学生沿固定线路参观;教师是导演不是演员,要在幕后策划、指导学生去展示,将学生置于聚光灯下,不是自己霸占讲台说长篇评书;教师是朋友,既是精神的同道,亦是学习的伙伴,教师不是裁判兼警察左手握真理右手握大棒;教师是服务生,要俯下身子为学生服务,将姿态降低,将心胸放大,教师不是挂在墙上的圣人像,等着学子门来膜拜。精辟的对高效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了诠释。要想有高效的课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要由单纯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转化为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要精心组织教学,真诚与学生合作,师生之间形成和谐、民主、互动的关系。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就要在学生有疑问的地方去点拨,在学生有需要的时候去指导,不能简单的告诉,也不能含糊的回避。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也可以在学生出现问题时给与帮助,使学生不断探索反思,而不是简单模仿。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学习过程要加以有针对性的指导。只有教师角色定位进行了这样的转变,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才会和谐,这样的课堂才会有高产出、高效益!

三、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高效课堂的保障。

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有了准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还必须在在40分钟的教学过程中在各个教学环节时时做到最优化,这样才能保障课堂教学的高效。在教学过程的优化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给情境创设提出的标准是不仅仅要起到“敲门砖”的作用,还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数学知识,在课堂中不能唯情境,而且还要拒绝假情境,虚情境;二是要应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不仅要追求高效,还要最讲究生态。时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想方设法的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的介入,一节课是否应用多媒体成为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鲜活的画面、优美的声音……没有了课本,没有了板书。殊不知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只会跟着课件走,课件帮着学生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清清楚楚,教师牵着学生往前走,一步一步进入事先设定好的环节,看似主动实际被动,看似引导其实灌输,根本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谈不上知识的生成。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多用、滥用,要适时的出现在教学中,帮助我们进行教学;三是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新课程倡导多元评价、多样评价,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要关注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就要求广大数学教师在课堂评价中不能狭隘地理解课堂评价,将评价等同于表扬,而且表扬过滥、过频、过高、过花,使学生个个志得意满,精神亢奋,使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趋于弱化,同时课堂评价既要能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关注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到度,这样双管齐下,才能对高效课堂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篇3:关于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点滴体会

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详谈在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点滴体会。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 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 为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小学生对直观形象的数学信息比较感兴趣,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具有典型特点的数学素材, 调动学生自主认知的积极性, 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努力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 为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做好铺垫。

[案例1]在进行“认识图形”的教学中, 在学完几种基本图形的概念后, 为巩固学生对图形的认知效果, 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右边的图片, 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的每种图形的个数。学生很喜欢这个“图片人物”, 通过认真观察准确说出了该图片里有多少个正方形, 多少个圆形, 多少个三角形等。这样教学, 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规律, 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二、联系生活实际突破概念教学难点, 启迪学生数学思维, 为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提供保障

生活是一部大的百科全书, 生活也是一个大的课堂。我们数学教师要利用好生活这一课程资源, 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科学整合这些课程资源, 拉近数学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 从而有效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 为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提供保障。

[案例2]在进行“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 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下面的系列图片, 展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还可以让学生到前边黑板上画出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图形, 写出“0、8、E、M、U、O”等数字和字母, 让学生找出这类图形的特点, 从而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并画出对称轴。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 发现有的图形具有多条对称轴, 如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等。这样教学, 有效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 让数学变得直观形象, 贴近生活, 有效突破概念教学难点, 为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提供保障。

三、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教给学生数学学习方法, 提高教学实效性, 这也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关键

思维导图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式, 是一种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它主要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 把零散的知识点绘制成拓扑图, 从而对本单元或者是本专题的知识有个整体的把握。思维导图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纵向延伸, 综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之所在。

[案例3]在进行“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复习课教学中, 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如下思维导图, 学生通过导图就能够对“正方体和长方体”所有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对比。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 使学生能够对琐碎的知识进行系统化, 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尤其是通过对比, 掌握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区别、面积、体积的求法等。这种教学方法, 对数学学习方法做到了科学指导, 激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现高效教学。

四、结合教学需要为学生创设合作探究平台,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让数学高效课堂建设落地生根

当今社会是创新型社会, 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新课程改革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要求教师对教学要有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文化知识、基本技能, 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 能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 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案例4]在进行“组合图形”教学时, 教师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 利用卡片纸自主探究组合图形。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 掌握了分割法组合图形的技巧。这样教学, 有效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将课堂进行了合理延伸, 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 让高效课堂落地生根。

总之,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 高效课堂实现了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教学效率的最优化。通过高效课堂建设, 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丰富了课堂活动内容, 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提高了学生对数学问题处理能力, 全面达成数学教学目标, 综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为学生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011.

[2]罗秀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建高效课堂的点滴体会[J].信息教研周刊, 2012 (13) .

[3]安玉梅.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点滴尝试[J].课外阅读:中下, 2012 (22) .

[4]卢普珍.关注有效操作, 构建高效课堂——《圆柱的侧面积》教学点滴体会[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4 (1) .

篇4:关于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课堂的高效,始于教师,源于学生。高效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为了学生"的改革。高效课堂要关注两个度:精力流失度和目标达成度。精力流失度考察效率,目标达成度考察方向和程度,即效度。需要我们注意的是,高效只是理想课堂的价值取向之一。高效课堂不一定是理想课堂,但,理想课堂一定是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新课程改革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才能达到高效呢?

一、备课高效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备课是教師积累知识和业务再提高的过程,提高备课高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教师要学会分配精力,找准备课的黄金分割点。有资料表明,用80%的精力钻研教材,了解学情,20%的精力书写教案的教师是善于成长的教师。优秀的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是不急于动笔的,而是先放飞自己的思想,先思考从哪着手。我们在备课时,不仅关注教材,更会关注学生的实际,会不断的考虑:怎样使自己预设的目标最接近学生的思维发展,搭建什么样的平台才会让学生最容易走进目标,如果学生在这里出现问题,用什么方式调整教学才会让学生走出困境。所以让备课高效,不是以物化的备课笔记来衡量自己的备课是否完成,而是以自己的储备是否能从容面对学生来作为标准。

二、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用"学生成绩=兴趣+能力"来说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学生没有兴趣,就谈不上自主学习,更说不上让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了。

那么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我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1.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下功夫,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引趣的方式很多,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如:设疑、故事引趣、小品引趣、谜语引趣等,还可以根据本地区风俗联系生活实际激趣引入。曾经听了一位二年级教师的语文课,一开始设置了同学们喜欢的米老鼠玩具,从玩具和米老鼠游戏入手,玩闯关游戏。整个课堂游戏闯关贯穿始终,这样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上课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课堂中质疑问难,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2.兴趣不能只停留在引入新课层面上,应深入课堂,贯穿课堂教学始终。这是激活课堂教学气氛的基础。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想尽一切办法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做到这一点,教师在40分钟的时间都应该保持良好心态,微笑面对学生,从容不迫的应对教学,争取学生在课堂学习上畅所欲言。如果扳着严肃的面孔上课的老师,即使教学方案设计得再好,也无法达到教学预定的目标。因为学生面对着扳着面孔的教师,不敢提问,老师提的问题不敢回答,不敢与伙伴合作讨论。那么这一堂课就偏离了新课标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新课标提出的自主探究并不是说上课时几个人在一起说说就完了,而是看老师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以及怎样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寻找解决问题方法以及同学合作讨论解决问题。使受教育对象懂得合作讨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学会听取别人的看法与观点并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中领悟取其精华的道理。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这才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境界。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作用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两者的地位是平等的 。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应学知识,积极思维,提高能力。学生则完全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学习,对所学知识主动探索,认真思考,深刻钻研,相互讨论,主动提问,质疑解疑,变过去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灵活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结束语,要升华主题

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高效的课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尾。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化。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余音绕梁"的效果。在语文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趣例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总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备课实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师生合作教学,使课堂教学变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主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我们在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真正发挥好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势。

篇5:关于构建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点滴体会

摘要: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原则,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顺利完成阶段性的成长任务,走上全面发展的创新之路。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视野范围,还会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影响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成果。鉴于此,教师就要重新确立教学目标,不断整合现有资源,同时充分启发学生思维的创新力与想象力,调动学生各项感官能力实现课堂的高效化教学,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异常明显,学科成绩也将取得明显进步。

关键词:农村地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课堂;构建方式

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农村地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习能力综合发展的必要前提,更是促进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强化提升的有力保障,所以必须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构建语文高效课堂,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学生真正成为一名高素质、全能型的建设人才,另一方面会为教师各项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下坚固基础,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优化课程成效,迎来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辉煌明天。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自学热情、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有利条件。

一、创设合理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动力源泉,语文教师设计任何教学方案,组织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浓厚兴趣的激发为前提,高效课堂的构建亦是如此[1]。教学的成功在于让学生充分的理解教材知识,掌握多样的学习方法,明确未来的奋斗目标,彰显人生的最高价值。学生勇于突破思维局限,探索未知的神奇世界,可以在社会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优质体现出当代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语文教师只有把课堂真正的归还于学生,创设合理情境来刺激学生的兴奋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才会有意识的深入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比如,教学《狼》一课时,我以编排课本剧的方式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要求一名学生扮演屠户,另一名学生扮演狼,再选择一个学生负责旁白。几名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后开始表演。随着情节的不断推进,屠户遇狼时的恐惧、避狼时的机智、杀狼时的果敢;狼的阴险、狡诈、贪婪、愚昧,被同学们表演得淋漓尽致,观看的同学时而心惊胆战,时而屏声静气,时而欢呼雀跃,在浓郁的课堂氛围、高效的互动教学中,学生们了解了文章故事,掌握了中心思想,放飞自我时体验着学习的最大乐趣。这种教学模式,非常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也让语文教学工作走向了更大成功。

二、更新教学观念,变换教学模式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的组织教学活动,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变换引导思路,打造一个轻松、和谐的高效课堂。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就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的进取精神,配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潜移默化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落实素质教育的最新要求[2]。比如,教学《苏州园林》时,我没有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指导方式,而是选择了自主学习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考课堂的互动与交流,并根据学生实际的理解能力及认知水平确立了这样的自主学习计划: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分析文章中心思想;其次,让学生自己搜索文中表现苏州园林设计独特和建造独特的句子;最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思考以下问题:“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这四个“讲究”的次序能否替换?为什么?学生们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沟通看法,交流信息,课堂教学十分高效,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都得到了好的提高。

三、运用媒体工具,提升教学实效

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农村地区全面普及起来,也为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创造了良好契机。多媒体工具的合理应用,既优化了教学效果,又调动了学生热情,还给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备课条件,使文本抽象内容具体化,静止内容动态化,枯燥内容形象生动化[3]。比如,教授《孔乙己》时,教师如果不适当运用多媒体,不注重切入点的研究,难免会课堂沉寂,效果不好,假如教者引导学生以讲孔乙己的“手”为导入点,运用电脑制作动态课件,或用幻灯片来展示诠释孔乙己的不同形象、不同情况,形象、逼真、具体,文本主旨便清晰了。再比如,教学《苏州园林》时,结合文本内容,上网查找苏州园林的图片。课堂上,我们遨游在苏州园林的美景图中,不知不觉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美如西子的气息,真不愧为苏州园林的一次旅行。可见,让学生在课堂上借用多媒体辅助,充分发挥自主创造,激活思维,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四、提升教师魅力,打造高效课堂

教师的个人魅力本身就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向心力,从心底对老师产生一种崇拜,学生带着积极的情绪听课,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提高。语文教师的个人魅力往往与语文魅力息息相关,独特的文人气质,深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情感表达或是非凡的语言技巧,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学语言带来的现实意义[4]。比如,在教授《再别康桥》时,因为设备故障导致提前备好的图片资料无法展示,我看到了学生们眼中的失望,便灵机一动说:“可能再优美的图片在徐志摩笔下都显得暗淡无光,都没有他本人的诗句来的更有感染力,下面就让我们与徐志摩一起感受这份浪漫。”学生们都会心地笑了起来,后续教学活动有序进行了下去。

五、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高效课堂的构建,并从学生兴趣的激发、教学方法的创新、趣味元素的融合、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等方面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有效情境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反思弊端问题,探索新的课改途径,真正体现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高效特征,这将更好的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智慧.浅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10):59-60.

[2]蔡素华.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初探[J].教育改革与实践,(16):71-72.

[3]姜惠琴.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甘肃教育,2016(05):117-118.

[4]刘沙沙.对语文学习方式的探究[J].语文教育之友,(25):66-67.

篇6: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学习体会

传统的语文课堂,老师认为只要好好的教课认真的备课,学生完成任务就是可以。但是,从高效课堂的理论中我懂得了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可以说语文课堂的发展是迅速,复杂多样的。不过,我认为,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从高效课堂的理论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读文本

那么什么是“文本”呢?语文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文本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重拾文本的美丽。怎样才是用心的解读文本那?

首先要做到正确解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就是指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首先要“钻进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只有正确解读了文本才可以把课文的精要提炼出来。

其次还应做到多元化地解读文本。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

草。因此我们应该秉承一种欣赏并悦纳的良好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

最后应做到超越性地解读文本。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超越文本使孩子的文学素养更厚实,使孩子的人文素养更沉实。

二、巧设计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对课堂教学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创新,更注重素质教育,体现灵活开放,尊重个体差异,倡导体验参与,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强创新研究,勇于进行教学改革,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环境中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让语文课堂更加和谐高效!

再次语文课堂要注重简单。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何谓简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变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纵观许多特级教师的优秀课例,他们无一不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实现了教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

三、讲方法

死板的严肃的让学生有紧迫感的课堂是不会有效率的。可能当时

会有些成果但过一段时间,又会忘记。所以只有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二)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创设浓厚思考的氛围,让学生一直处在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中,让他们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加以适时点拨,无疑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大有好处。

(三)课堂练习巩固拓展。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

篇7:关于构建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点滴体会

作为一名在农村工作了近二十年的教师,我亲自见证了农村小学从繁荣走向萧条的全过程。看着一学期比一学期显得空而大的教室,我也失落过,觉得自己每天给那几个学生上课很没有激情,可随着我校语文组开展“农村小学小班化语文高效课堂的研究策略”这一课题以来,我又找回了以前的激情,下面就我在打造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互动课堂方面的点滴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

我的课堂改革从改变传统的座位方式开始,圆形、马蹄形、月牙形,我让每个小组的学生用他们最喜欢的图形作为他们小组的座位形,这样学生从课的开始就有一份非常好的心情。改变座位的方式只是一种准备,真正要打造高效的课堂还得让教师和学生都动起来,总的来说主要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班级学生人数减少了,每个学生所占用的单位空间扩大,在语文课上我课前会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课本剧,让每个小组每个学生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例如,在讲到《一个这样的老师》一课时,我就让每个小组分角色,把文本内容当作剧本,让他们自己去演,在表演的过程中让他们感受不同角色人物的感受,然后让每个角色的表演者上台说说自己的感受,其他小组同一角色的同学适时给予补充,这样把文本中的几个重点人物的感觉分析完了后,学生对于怀特森老师这一人物也有了很好的了解,为我们共同理解课文主旨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把单板的文本以生动的表演形式呈现,这样动静结合的课堂教学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表演和观看的过程中增进对文本的理解,不仅实现了教学目标,还能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并且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适时引导、适时点拨,让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

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这样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就能产生多种思想。”在小班化教学中,很多时候,学生的思想总能给人以启示。例如,在讲授《一个这样的老师》一文时,我让学生说说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大部分的学生在对课文进行了预习以后,都知道他是一个一心为学生着想,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的老师。可有一个学生却说他是一个愚弄学生的老师,对于这个学生的想法我起先不理解,但通过在课后跟他的沟通,我理解了,他说从上学开始对于老师他从来没有怀疑过,可文中的怀特森老师的教学方法,让他觉得有时候教师讲的可能也不是真的,对此我和他进行了很多次交流,最终让他明白了做人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能盲目信任任何人。可这个事件让我想了很多,学生的心灵是纯真的,作为教师,我们在教给他们知识的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去一点点地认识社会、了解人性。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千方百计地创造机会让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还要让他们学着去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并做一些简单的分析,不能只是单一地信或不信。小班化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公平的教育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互动中参与学习,师生互动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近距离接触学生,教师及时地点拨,实时引领,通过课堂互动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三、灵活多变,一法多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一个人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起着重要作用。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地进入学习中来。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抓住时机,适当组织一些小竞赛活动,不但能活跃气氛,提高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开拓的优秀品格。比如,认识生字时,可以组织开火车读、抢答等形式;识记生字时,可以组织加一加,减一减,猜字谜等形式,抓住学生好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心理特性,让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其乐无穷;在找文本中的重点段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找到这一句的理由,及由此想到的画面,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也极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教师要对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的学生适时地给予肯定并给予适当鼓励和表扬。

四、吃透教材、摸懂学生,让课堂互动精彩尽显

在课堂教学中构建良好的互动课堂,能够使小班化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尤其是课本剧的表演,能让学生在积极、快乐的心态下轻松地理解文本,将课堂的高效性落到实处。

不同类型、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互助学习、交流、讨论,都能对所学知识有进一步理解,在学习伙伴的影响与帮助下,自觉改善个体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互动环节中不同思维的激烈交锋,够有效激活不同学生的思维。

总之,我在参与课题研究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每一节课都在摸索,我发现构建积极互动的课堂,对于学生快乐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教育先行者陶行知先生也提倡“小先生制”,也就是让学生教学生,“即知即传”.学生一面学,一面教,他的教育能量有时也比教师大得多。

篇8:关于构建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点滴体会

但是就目前的农村小学而言, 由于社会环境比较复杂, 家长认识程度存在差异, 教育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教师专业特长不对口等诸多因素, 造成了教师对构建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重视程度不够, 教育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作为一位多年从事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教师, 我想就如何构建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一、挖掘、整合教学素材, 让教学内容多维呈现

品德课首先是一门生活课程, 加之农村小学生相比城市学生来说, 具有班级人数少、知识面窄、生活体验少、心理发展相对迟缓等特点, 所以在农村品德与社会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挖掘、整合教学素材, 把学生的目光从书本引向五彩缤纷的生活, 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社会、感悟人生, 从中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1.教师可以开放品德课堂, 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 将其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如可以组织学生去农田参观, 了解劳动的辛苦, 通过采访、调查, 让生活中的“直接形象”丰富学生的认识, 触发情感体验, 进一步内化为学生的个性品质。

2.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 以课件的形式挖掘、整合多种教学素材, 让教学内容多维呈现。例如,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下载电视台那个著名的关于“家”的广告片断, 把它呈现到课堂上, 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刻的感恩品德教育。

3.教师可以通过评选“校园明星”等形式树立榜样, 并把这些榜样或榜样的资料带到课堂上, 对其他学生进行正面引导, 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4.我们更应该重视学生 (尤其是高年级学生) 通过自身的观察和体验所提供的德育素材。比如, 我们的学生可能会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 可以是一次公交车上让座的事, 也可以是自己经历的一件拾金不昧的事。利用这样活生生的素材进行引导和教育, 效果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二、激活学生, 让学生乐享学习过程

(一) 教师要主动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亲其师, 信其道。”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 在课堂上不能板着脸说教, 而应多一些微笑。学生觉得教师和蔼可亲, 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 学习效果也会更好。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 一直坚持这样做, 发现效果真的非常好。但是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把握好这个宽松度, 不可将课堂组织得太随意, 这样可能会适得其反。

(二) 教师要引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1. 通过扮演角色, 激活学生。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 创造性地把语言材料活化为生活情境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调动学生参与,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如教三年级下册《感谢你, 教师》一课时, 我让学生作为小记者去采访学校的领导、教师, 教师也非常愿意参与, 提出了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及美好的愿景, 也提出了对学生的希望,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教师, 对教师充满感激之情。这样学生看得着、听得见、学得来, 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很好的强化作用。

2. 利用课文插图, 贴近课堂。

小学生喜欢模仿, 又善于模仿。因此, 在教学中, 仿照课文插图训练学生的言行, 效果是明显的。我曾经讲过关于节约用水的一课, 里面的一幅插图让我感触颇深, 标题是———“别让水龙头再孤独地流泪”。在讲到这儿时, 我让学生在图上的水龙头上面画了自己伸出去拧水龙头的手。我相信, 就这一个很小很细的教学环节, 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们如果下次再碰到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 一定会伸出手将它拧紧。

3. 自由表达观点, 丰富课堂。

学生对同一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是很正常的, 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畅所欲言, 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教学四年级下册《家乡的发展变化》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体会家乡的发展变化, 我给了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 有好几位学生甚至提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的相关内容, 更多的人提到的事情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 如张掖市滨河新区的建设情况, 农村小康住宅楼的居住体验, 也表达了自己对张掖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关爱之情, 这样做的教育效果不言而喻。

(三) 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渴望被别人欣赏的心理内在驱动。课堂上, 教师要多激励少批评, 在尽自身引领责任的同时, 应以真诚的态度对学生的不同表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表扬, 以尽可能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欢乐。即使学生出现错误, 教师也要耐心引导,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正面、积极人格的形成。也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从心底里产生对教师的欣赏和尊重, 这样的互相尊重与欣赏, 更能产生一种良性的循环。

三、修炼教学气质, 以阳光的风采带给学生充足的正能量

在农村品德与社会教学课上, 教师的教学气质也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一定要以阳光的风采带给学生充足的正能量。每节品德与社会课上, 不论教师在生活中遇到什么痛苦与挫折, 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绪, 带着阳光与微笑站在学生面前, 把自己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感悟和情感传递给学生, 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同时, 教师也应该更加注重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 甚至包括形体语言, 提高教学艺术, 只有这样全身心地投入课堂, 我们的课堂才能显得质朴而高效。

另外, 教师的气质还应该体现在课堂外, 教师的日常言行会对学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教师也应该在课堂外也加强自身修养, 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这是社会对新时期教师提出的要求。但作为农村品德与社会教师, 我们更应当严格地要求自己, 做学生的道德楷模。想一想, 无论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如何精彩, 但如果在课外表现出了与所讲内容不符的另一面, 甚至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学生会如何来看我们呢?

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 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对小学生德育提出了更高、更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这对于每一位从事这一事业的农村教师都是一个挑战, 而《品德与社会》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 它的教学过程应该是“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 用一棵树去撼动另一棵树, 用一个灵魂去撞击另一个灵魂”。作为一线的农村小学教师, 我们只有用真实的情感, 平实的课堂, 扎实的体验, 朴实的导行, 方可打造高效的农村品德与社会课堂, 让德育彰显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篇9:关于构建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农村品德高效课堂 教学素材 学习过程 教学气质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成败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水平的高低。一节高效的品德与社会课,其教学过程应该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反映学科教学本质。比如教师要成为参与者、引领者;教学目标应体现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等。总之,教师要以自己的智慧和灵动让良好的品德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个性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但是就目前的农村小学而言,由于社会环境比较复杂,家长认识程度存在差异,教育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教师专业特长不对口等诸多因素,造成了教师对构建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作为一位多年从事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教师,我想就如何构建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一、挖掘、整合教学素材,让教学内容多维呈现

品德课首先是一门生活课程,加之农村小学生相比城市学生来说,具有班级人数少、知识面窄、生活体验少、心理发展相对迟缓等特点,所以在农村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整合教学素材,把学生的目光从书本引向五彩缤纷的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社会、感悟人生,从中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1.教师可以开放品德课堂,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将其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如可以组织学生去农田参观,了解劳动的辛苦,通过采访、调查,让生活中的“直接形象”丰富学生的认识,触发情感体验,进一步内化为学生的个性品质。

2.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以课件的形式挖掘、整合多种教学素材,让教学内容多维呈现。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下载电视台那个著名的关于“家”的广告片断,把它呈现到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刻的感恩品德教育。

3.教师可以通过评选“校园明星”等形式树立榜样,并把这些榜样或榜样的资料带到课堂上,对其他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4.我们更应该重视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和体验所提供的德育素材。比如,我们的学生可能会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是一次公交车上让座的事,也可以是自己经历的一件拾金不昧的事。利用这样活生生的素材进行引导和教育,效果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二、激活学生,让学生乐享学习过程

(一)教师要主动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在课堂上不能板着脸说教,而应多一些微笑。学生觉得教师和蔼可亲,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效果也会更好。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坚持这样做,发现效果真的非常好。但是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把握好这个宽松度,不可将课堂组织得太随意,这样可能会适得其反。

(二)教师要引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1.通过扮演角色,激活学生。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创造性地把语言材料活化为生活情境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学生参与,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如教三年级下册《感谢你,教师》一课时,我让学生作为小记者去采访学校的领导、教师,教师也非常愿意参与,提出了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及美好的愿景,也提出了对学生的希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教师,对教师充满感激之情。这样学生看得着、听得见、学得来,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很好的强化作用。

2.利用课文插图,贴近课堂。小学生喜欢模仿,又善于模仿。因此,在教学中,仿照课文插图训练学生的言行,效果是明显的。我曾经讲过关于节约用水的一课,里面的一幅插图让我感触颇深,标题是——“别让水龙头再孤独地流泪”。在讲到这儿时,我让学生在图上的水龙头上面画了自己伸出去拧水龙头的手。我相信,就这一个很小很细的教学环节,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如果下次再碰到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定会伸出手将它拧紧。

3.自由表达观点,丰富课堂。学生对同一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是很正常的,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教学四年级下册《家乡的发展变化》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家乡的发展变化,我给了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有好几位学生甚至提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的相关内容,更多的人提到的事情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如张掖市滨河新区的建设情况,农村小康住宅楼的居住体验,也表达了自己对张掖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关爱之情,这样做的教育效果不言而喻。

(三)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渴望被别人欣赏的心理内在驱动。课堂上,教师要多激励少批评,在尽自身引领责任的同时,应以真诚的态度对学生的不同表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表扬,以尽可能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欢乐。即使学生出现错误,教师也要耐心引导,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正面、积极人格的形成。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心底里产生对教师的欣赏和尊重,这样的互相尊重与欣赏,更能产生一种良性的循环。

三、修炼教学气质,以阳光的风采带给学生充足的正能量

在农村品德与社会教学课上,教师的教学气质也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一定要以阳光的风采带给学生充足的正能量。每节品德与社会课上,不论教师在生活中遇到什么痛苦与挫折,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绪,带着阳光与微笑站在学生面前,把自己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感悟和情感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同时,教师也应该更加注重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甚至包括形体语言,提高教学艺术,只有这样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我们的课堂才能显得质朴而高效。

另外,教师的气质还应该体现在课堂外,教师的日常言行会对学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教师也应该在课堂外也加强自身修养,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这是社会对新时期教师提出的要求。但作为农村品德与社会教师,我们更应当严格地要求自己,做学生的道德楷模。想一想,无论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如何精彩,但如果在课外表现出了与所讲内容不符的另一面,甚至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学生会如何来看我们呢?

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对小学生德育提出了更高、更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对于每一位从事这一事业的农村教师都是一个挑战,而《品德与社会》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的教学过程应该是“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棵树去撼动另一棵树,用一个灵魂去撞击另一个灵魂”。作为一线的农村小学教师,我们只有用真实的情感,平实的课堂,扎实的体验,朴实的导行,方可打造高效的农村品德与社会课堂,让德育彰显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2]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少先队德育工作实效性.文教资料,2010(9).

篇10:关于构建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点滴体会

肥东县实验小学周亚琼

近几年来,本人一直尝试把多媒体网络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积极创设开放式的小学语文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工作,实践证明: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载体,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构建的开放式小学语文教学,为学生创设出了广阔、自主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终身学习技能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一、传统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网络语文教学的比较。

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在阅读教学中,老师长着“独角戏”,很少有学生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为了应对考试和分数,过分强调了“以(课)本为主”,只是让学生读书,做练习,从而割断了语文课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样下去,学生的悟性受到禁锢,学生的个性被泯灭了,灵性被淹没。传统的教育技术的落后是封闭的教育观念的落后。开放的观念把我们带进了多媒体信息的时代,现代教育技术含有对人的较多的研究和对学习者较多的重视和尊重,因此,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的教学环境,必将给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以及教学方法带来巨大的变革。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兴趣,提高参与的效度;可以呈现过程,降低教学的难度;可以揭示规律,拓展思维的深度;也可以扩充信息,增加教学的密度;还可以即时反馈,体现反馈的广度。

二、农村小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现状。

1、不少教师由于怕麻烦,不想用。因为现在做课件费财、费力,上一节课所需的课件,往往要用好几天时间来制作课件。另一种情况是学校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许多教师不会用,要上课就得求人。因此,多数学校只有在一些公开课、研究课上才使用多媒体,因而造成了不小的资源浪费。



2.不少学校的教师在实际的CAI课件制作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种是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设计课件时盲目使用动画,而忽视了其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学好知识服务的宗旨。结果给学生学习新知形成干扰,产生负面影响。另一种是把把整节课的所有内容都搬上屏幕,以计算机完全代替教师。这种缺少师生情感交流的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三、多媒体网络技术对农村开放式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1、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使语文教学更好的与时代接轨。

语文教学与国际互联网和时代接轨,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学资源的短缺,这也

符合如今提出的“大语文”教学观。如,我在教学六年制第八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由于课文对圆明园辉煌的过去讲得多,而对被毁灭的经过和毁灭后的现状讲得少,我针对学生理解较困难的情况,事先将备课时收集归纳的教学信息,体现在网络教学软件中,并且通过教学软件的导航链接指向互联网上的相关内容(如:圆明园复原图,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情境片等)。其中关于“圆明园”的图像、图片、声音相关资料文件一应俱全,并且图文并茂。学生眼界大开,既提高了兴趣,又极大地增长了知识。其实,和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站很多,尤其中央电教馆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教学课件。我们的语文老师只需简单的工作就可由过去的讲授者成为一位“导游”,成为学生探求知识的向导。网络信息的这种丰富性和即时性特点,使小小教室与大千世界紧密相联,学生虽然不出门,也能知道天下事,极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3、巧用多媒体发掘文章内容结构美。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分析文章布局谋篇的意义就在于强调文章的内容结构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思路、理清文章线索,也是一种审美教育。而电教手段的运用则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美”的线索、真实表达美。如,六年制第十册《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它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层次特别清楚。教学中,我就运用播放录像让学生在充分感知、深刻鉴赏的同时,理清文章的线索。我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先完整播放课文录像,再按事情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分段播放。播放第一遍后,学生了解了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播放第二遍后,学生就能整理出这篇文章的结构进行复述。同一部录像的多次使用,是学生的感受逐次加深,不仅感受到了情境美,而且升华到对红军战士机智、英勇、顽强等崇高品质的认识,深切体会到今天幸福美满的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要珍惜今天的“美”。

4.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文、图、声并茂的特点,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⑴引导学生进入情景,真切感受

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其内容真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课文中的许多事物对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这时候若光靠教师讲解,学生是不易理解的。借助多媒体课件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化难为易。创设教学情景绝对是多媒体的拿手好戏。运用它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激活学生与学习对象相关拥有认识,帮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火烧云》一课,教师根据学生一般都没有仔细观察过没有真正见过火烧云这一实际,课上注重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精心创设教学情景。先通过动画演示课文中描写的几种不同形、色的火烧云,用逼真的画面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和作者观察的仔细、描绘的细腻。后来又出示大量的火烧云图

片,让学生欣赏、观察,模仿课文说话。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习效果是传统的阅读课所望尘莫及的。

⑵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

计算机多媒体能为阅读教学提供详实的背景资料,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社会情景中,帮助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如《三味书屋》,那是一篇远离学生生活的课文,学生要真切理解课文内容会有一定困难。教师事先搜集有关鲁迅先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建立一个资料库,上课时让学生根据阅读需要提取相关的资料,这样就能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这些多媒体制作的阅读资料,既配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又有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能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

⑶启迪学生创新思维,自主探究

实施创新教育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若能紧扣课文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定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捞铁牛》时,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巧妙地捞起沉在黄河中的铁牛的过程,使学生由衷地感受到怀丙和尚不愧是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索精神。学习中,学生指出了怀丙和尚的做法中有不合理的地方,说:“怀丙和尚捞一只铁牛需要将两船泥沙铲到黄河里去,捞八只铁牛就需要把十六船泥沙铲入黄河,这样做既费事,又可能会将河道阻塞。”在教师的启发下,他们兴致勃勃,自由讨论,纷纷为怀丙和尚出谋划策,找到了更完善的捞铁牛的方法:“准备四只相同的大木船,两只先装满泥沙划到沉铁牛的地方,架好架子,扣住铁牛,另两只空船分别靠在旁边,让水手们把泥沙铲到空船上,这样原先装泥沙的船慢慢浮起,铁牛就被捞起。原先的空船此时装满了泥沙,再用这两只船搭架子、扣铁牛,等前两只船把铁牛送到岸边划回来,再分别靠在这两只船的边上„„这样流水作业既可以少花一半时间捞起八只铁牛,又可以不将泥沙铲入黄河,保持河道的畅通”这时候,教师让学生把他们想出的好办法输入电脑演示出来,学生的5.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目前,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开展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教学现代化和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体现。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势在必行。那么,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⑴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知热情、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和思考

①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由文字引发想象,从而在头脑中设立了一个抽象的学习环境,往往脱离实际。而在多媒体课件中,由于提供了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创设了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而且大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用一系列配音图片描述课文故事,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课堂气氛活跃,特别有利于语言学科的教学。而且也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多媒体课件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图文声像并茂,所以给学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为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相关资料,尽可能联系实际,对相关的概念和理论的使用环境有较扎实的认识,再由教师引导进行比较和归纳总结,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由于有视觉感知带动想象,学生思维异常活跃,不仅能很快地抓住实质,而且还留有宽阔的创造性思维空间。

②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环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而提出问题则是判断思维是否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营造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环境,便成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件,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灵活性与创造性。

⑵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创造离不开知识,但呆板、单调的学习途径,会大大束缚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更谈不上创造性的运用知识,所以应努力改善学生的学知途径。多媒体课件友好的交互环境,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思维特点来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程序合理性。因此,运用多媒体课件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特点,来设置学习的能力阶梯,为学生提供多种知识达标的路径,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路径,能有更大的自由空间,这样学得的知识较牢固,又可以保持较大的思维灵活度,自然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且由于学知的过程富有创造性,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就不会墨守成规。

⑶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的培养是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信息是社会进步、科技与经济

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占有和利用信息,对于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多媒体课件具有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技术手段多样等特点,特别是在具有协作功能的多媒体CAI网络教室的环境下,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比如:讨论、交流、研究等。该法自主性强、选择面宽,因此,可以增强学生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有益于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上一篇:高一月考总结会主持词下一篇:drgs会议培训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