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教学观的理性突围——重庆市丰都县“中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学生发展观的构建与实践

2022-09-11

《德洛尔报告》认为, 21世纪的教育不再只是“发展”的手段之一, 而是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机内容为基本目标, 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主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充分挖掘个人的“内在财富“, 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大限度地开发社会财富。从发展的角度看, 自主能力对在校学生而言表现为一种学习行为习惯状态, 对社会人而言则表现为一种生存状态。

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在认真研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教育的“结构一发展”理论, 目前心理学界所谓的“新皮亚杰一罗杰斯主义”, 指的就是这种“结构一发展”理论。“结构-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意义采择”, 认为学生自我是“意义采择”的最终结果。

“意义采择”与现代教育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特征完全吻合, 对语文阅读学习中的自主学习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因为自主阅读的过程, 就是学生“结构”和发展自我的过程。

“丰都县中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以“结构一发展”理论作为主要理论支撑之一, 构建了研究的框架体系 (以下简称“语文发展性阅读”, 该课题为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暨重庆市教育学会专项委托课题“语文阅读学习对中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子课题, 自创于2008年7月, 于同年9月试点研究, 2011年升格为“全国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语文阅读学习对中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子课题) 。

“语文发展性阅读”的研究体系为“一主两翼”, “一主”就是“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两翼”就是“自主推荐课”、“层极目标课”与“时尚文窗”、“诗文商羽”、“读文心谭”活动。

生命是发展的延续, 发展是生命的主题。

“语文发展性阅读”的精髓, 就是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取蓬勃发展的生命元素。由此, 确立了如下发展性理念。

研究理念:今天发展学习、明天创造人生。发展能力、对接未来。

育人目标: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人、生存的主人。

发展途径:在自主学习中发展、在合作探究中发展、在展示交流中发展、在增量积累中发展、在矫正评价中发展

学习主题:自主自立、团队共进、激活个性、发展能力。

教学主题:方法牵引、释放潜能、点拨提升、促进发展。

“语文发展性阅读”把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看作是一种非常动态的课程活动, 在这个课程活动中, 发展既有着深厚的蕴意, 也有着巨大的空间, 对发展意义的挖掘和发展途径的探求, 是课题研究的重要价值追寻。其中, 构建课题的发展观是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对此我们对课题发展观的构建和实践作了如下探索。

一、以对接未来为理念的可持续发展观

“语文发展性阅读”十分关注通过自主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从而实现以学生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五环节”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环节“结合十注、带疑初读”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自读空间。为了实现真正有质量的自读, 我们设计了“十注阅读笔记法”, 自读时必须严格按“十注法”要求批注小结。有的学校还自创了“十注法”自读歌:“静思默想读全文, “十注”勾划一路忙。生字生词加上点, 疑惑问题不放掉。好词佳句尤关注, 有疑文句待推敲。读罢一段要小结, 读完全文细思量。”教师对学生的阅读也提出了“一默想、二勾划、三小结、四归纳”的“十注法”阅读要求。通过一学期的实验, 学生对的“十注阅读法”的运用, 已经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然王国, 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给他们插上了翱翔未来奋飞蓝天的翅膀。

通过实验, 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阅读速度迅速提高, 有效阅读量 (“十注法”背景下的阅读) 从实验前的每分钟350增长到现在的600字;阅读质量也大幅度上扬, 难度较大的文本, 基本能以每分钟约400字的速度达到读深读透的要求。

二、以共进互助为目的的协同发展观

合作学习被认为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之一” (埃利斯和福茨《教育改革研究》) , 罗杰斯认为同伴教学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合作学习的功能在于培养组织、沟通、协调能力, 从而达到互仿学习, 相互矫正、协同发展的最终结果。

“语文发展性阅读”“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二个环节“小组合作、置疑探读”就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乐园。

“置疑”、就是通过“十注阅读”后, 解决学案中“发展性目标”提出的问题。问题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在学案中紧扣“发展性目标”设置的问题, 二是学生围绕“发展性目标”提出的相关问题。“发展性目标”则是一篇课文阅读后需要解决的、能够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掌握、转化、发展、提高的最主要的问题。

“置疑探读”, 象一个巨大而深幽的、充满了神话传奇色彩的美丽的湖泊, 引诱着孩子们去寻宝探珠。

在学习《周庄水韵》时, 学生就把给我们带到了那个美丽动人的湖泊, 让我们和他们一起饱览湖光水景、亲历寻宝过程。

《周庄水韵》的发展性目标是“学会欣赏并表达出写景散文中清新抒情的画面美”, 教师设置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对词语的品味来欣赏并表达出写景散文中清新抒情的画面美”,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理出发展性目标的次生问题, 也就是新课标所说的“过程与方法”。

从核心问题中剖解出次生问题, 就是寻找和确定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的实践过程, 能否找到这个“过程与方法”, 是检验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自主发展潜质的重要标志。

通过小组讨论、他们共同设计了以下的“过程与方法”:

1、找出值得玩味、品赏的词语。

2、分析相关词语对表现清新抒情的画面美的作用。

3、感悟这些词语的运用表现了怎样的画面美。

“过程与方法”的设计让学生的组织、沟通、互助、协调能力实现了质的跨越。

三、以塑造个性为追求的特质发展观

霍姆林斯指出, 实现儿童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应该把课题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三者融为一体。新课程标准也对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作出了特别的强调。

“语文发展性阅读”的第三个环节“交流展示、释疑导读”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个性发展、特质培养的广阔平台。小组间交流展示, 是培育和发展学生特质的丰腴土壤;良好的交流展示能力, 是学生顺利融入和驾驭社会生活的重要凭借。展示的内容, 传达学生了对文本的理解、对作品的态度、对人生和生活的认识与感受;展示的形式, 则是学生爱好、志趣、特长的个性化显现。

我们对交流展示的质量要求提出了三个指标, 即, “敢于表达”、“善于表达”、“有质量的表达”。“敢于表达”就是勇敢自信、无拘无束、自然洒脱的大声发言;“善于表达”就是清楚连贯、口齿清晰、层次分明、有理有据表达好自己的思想观点;“有质量的表达”就是有情感的、有针对性的、有反思的根据对方的谈话来修正调整自己的发言, 能通过谈话来实现自己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为了落实三个指标, 不少学校开展了相关的小专题研究, 提出了“一停、二逼、三学”的“敢说”实施方案。“一停”, 就是不勇敢的大声说话时就把课停下来, 直到大家满意为止;“二逼”, 就是强行规定每个同学任何时候发音都必须勇敢的大声说话, 并作为每个小组的硬性任务, 老师逼小组长, 小组长逼组员, 凡课堂上没有完成任务的小组, 课后自己去练, 小组长验收了向老师汇报, 并在第二天向全班汇报;“三学”, 就是树立榜样, 一是在班上, 组内树立“敢说标兵”, 给“敢说标兵”大张旗鼓的表扬, 加积分。二是播放中学生在全市, 全国各类大型活动上的主持、论辩的录象。三是学习有关心理辅导资料, 矫正不敢说的心理顽疾。四是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敢说的重要意义, 让他们明白敢说是今后在社会生存的重要手段, 是求职、沟通、共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

经过2009年春一个学期的训练,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好像换了个人似的, 个个都敢说了, 还生怕轮不到自己说, 抢着、吼着要发言, 一到交流展示的时候, 教室就成了一锅粥, 有的怕老师看不到自己, 还爬上了课桌, 站在那里向老师高高的挥着手, 大声的呼喊着自己小组的番号和自己的名字。

“语文发展性阅读”学生发展观的构建与实践, 确立了研究目标、深化了研究内涵、拓展了研究层面、明析了研究过程。丰都县语文发展性阅读, 犹如一艏储满了东风的航船, 载着孩子们驶向灿烂的明天。

上一篇:成都儿童救助管理站社会工作志愿团队实习困境调查研究下一篇: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导游方向)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