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自然课教学机智的运用

2024-04-14

谈自然课教学机智的运用(共10篇)

篇1:谈自然课教学机智的运用

谈自然课教学机智的运用(二)

借事解惑

借事解惑就是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似是而非、分辨不清时,教师借助一定的事实,解开学生的疑惑,使学生明白道理,懂得概念。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借助事实解决疑难,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恰当运用此法,更是教师教学机智的又一种表现。

例如,有一位教师教学《从天然材料到人造材料》一课时,发现学生能讲出很多材料的名称,却难以给这些材料分类,特别是对“合成材料”的归类更是模糊。教师针对这种情况,灵机一动,借事解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生:人们能用煤、石油、天然气做原料人工合成橡胶,橡胶是合成材料(教材原文)。那么,做房子用的预制板是由钢筋、砂子、水泥为原料做成的,预制板也应该是合成材料。

师:我们把已损坏的预制板用铁锤砸碎,你们能看到里面的钢筋、砂子和水泥吗?(教师让学生看预制板碎片)

生:能看到。

师:我们把合成橡胶用刀切开,你们能看到里面有煤、石油、天然气吗?(教师切开合成橡胶让学生看)

生:看不到。

师:合成橡胶是合成材料,预制板是不是合成材料呢?

生:预制板不是合成材料。

师:加工材料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讨论)

生:加工材料是把天然材料进行加工形成的,没有变成新材料。

师:对,那么合成材料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合成材料是用几种不同的`材料变成一种新材料。

师:总结得很好,你们以后就根据这些特点去给材料分类。

再如,一位教师教学《船怎样行驶》中,师生共同总结出“甲物体给乙物体一个作用力,乙物体就给甲物体一个反作用力”后,继续探讨:

师:这就是科学家总结出来的一个结论。那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先一后地产生的呢?还是同时产生的?生:一先一后(大多数学生齐答)。

生:同时产生的(有些同学分辩说)。

师:有人认为是一先一后地产生,有人认为是同时产生的,到底谁正确呢?我们还是来看一看事实吧!我这里有两张椅子,底下都装有轮子,我找你(指一个同学)坐在这儿,你是甲物体。再请你(又指另外一个同学)坐在这儿,你是乙物体。甲物体给乙物体一个作用力,乙物体就会给甲物体一个什么?

生:反作用力。

师:他给乙物体一个反作用力,乙物体就会怎样?

生:向前。

师:乙物体给他一个反作用力,他就会怎样?

生:向后。

师:现在我们看看他们是一先一后地分开呢,还是同时分开?(坐在滑椅上的甲同学蹬了乙同学坐的滑椅一下,两人同时分开。)

生:同时分开。

师:也就是

[1] [2] [3]

篇2:谈自然课教学机智的运用

在充分“展示学生才能和智慧”的自然课堂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就会急得手忙脚乱,影响教学效果。处理这类问题时,教师不要完全拘泥于原来的教学设计,可以因势利导,顺着发生的问题去想点子,去启发学生。

例如,教学《磁铁》一课时,学生实验后,教师让学生看他演示“磁铁隔着盘子也能吸铁”。教师把一块磁铁放在盘子上面,然后拿了几颗小铁钉放在手掌上,并把手掌放到盘子下面,使铁钉接近盘子底部,学生睁大眼睛正准备看铁钉被吸起来的精彩情形,结果看到盘子几次都没能把铁钉吸起来,出现了事与愿违的意外情况。这位教师灵机一动:“为什么隔着盘子铁钉吸不起来呢?”学生的兴趣又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踊跃思考,仔细分析,推测出可能是磁铁的力量太小了。教师按照学生的意见换了一块大磁铁,结果铁钉一下子被吸了上来。同学们欢呼起来。如果当时教师不是因势利导地采取上述方法,而是向学生解释:“因为盘子厚,磁铁的磁力小,所以不能吸起铁钉,我换一块大的磁铁再做一遍。”这样的`处理就逊色多了。一是暴露了教师准备不充分,二是教学显得不紧凑,三是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不懂教师问话的意思,在回答问题时,也会出现出乎意料的情况。如一位教师教《水能溶解别的物体》一课时,做了食盐溶解于水的实验后,教师问:“食盐溶解了,看不看得见?”学生齐声回答:“看得见!”学生的回答出乎教师的意料。教师马上顺着学生的回答继续问:“你们说的看得见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回答道:“是看得见食盐溶解在水里了。”教师接着问:“食盐溶解在水里了还看不看得见食盐呢?”“看不见了。”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顺着发生的问题因势利导,顺利地解决了问题。当然,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教师提问不确切。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准确清楚地使用符合儿童特点的教学用语。

篇3:教学机智的内涵及运用策略

关键词:机智,教学机智,教学情境

教学目标有预设性教学目标和生成性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注重教学目标的生成性, 生成性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因此, 课堂教学不只是由教师和学生执行预设的教学计划的活动, 更是师生在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双方和多方的互动, 主动创造和生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由于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常常使教学情境瞬息变化, 随时都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发生。能将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教学的契机, 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要有很好的教学机智。

一、教学机智的内涵

1、机智的涵义:

解释机智的定义, 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教学机智的涵义。英语中, 表示机智最常用的词是tact, 《韦氏大学词典》定义为“一种对言行的敏锐感, 以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或者避免触犯别人。”汉语中, 《现代汉语词典》将机智解释为“脑筋灵活, 能够随机应变”。英语中, 机智更突出人际间性和规范性的特点, 如与他人保持良好关系;而汉语中, 机智更强调人在处理事务中的某种表现, 如能够随事态而灵活变化。两者共同之处是都认为机智是人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动智慧。

2、教学机智的涵义:

王北生将教学机智定义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机敏而灵活地教育学生, 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偶发事件, 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一种能力”。该定义指出教学机智是一种能力。董小玉将教学机智定义为“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 在学生‘心理基础’上引起的心理效应中所表现出的智慧与才干”。而这种定义强调教学机智是一种智慧与才干。范梅南又认为教学机智就是一种行动。王卫华在总结国内外多名学者教学机智定义的基础上, 概括地将教学机智界定为“教育者在一定教学情境中, 瞬间作出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创造性行动”。

3、虚假的教学机智: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学中凡是含有欺骗或利用他人来达到自己目的动机的, 违背教育本质属性的机智行为都是虚假的教学机智。如狡诈的行为、欺骗的行为。

二、教学机智应用策略

1、爱人以德

“爱”就是对人有深厚真挚的感情, 仁爱;“德”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这里指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要以师德的标准去爱护学生, 这是教学机智的情感基础, 失去这个基础一切教学机智都变成了虚假的机智。因为教育是用爱构建的,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真正地去爱学生, 关心、体谅学生, 在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机智时, 才能从偶发事件中探求出学生的潜在动机、思想奥秘, 并能抓住偶发事件这一契机,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例如, 一位学生上我生物课时喜欢逃课, 拿校纪班规这些条文教育多次无明显效果。一次上课, 我发现这位学生脸色苍白, 额上有细细的汗珠, 询问后知道是肚子疼痛。他是名留守儿童, 父母都在外地打工, 我背起他急忙赶往医院, 挂号、检查、付费、给他擦额上汗珠, 随着一滴滴药液流进他身体, 脸色慢慢红润起来, 他紧紧地拉着我的手说:“老师, 谢谢您。”此后, 他上我课特别认真, 再也没有逃课。

2、因势利导

所谓因势利导就是指顺着学生心理、思想行为的发展趋势, 利用并调动积极因素, 循循善诱, 使学生扬长避短, 健康成长。学生的发展趋势, 既有向坏的方面转化的可能, 也易于按人们的期望发展, 而教师的“利导”就是基于这种好的发展趋势之上的点拨、引导。发展他的优点, 克服他的缺点, 力求使外部的诱导、启发, 通过学生内因而起积极的作用, 在这里“势”是施教的基础和前提, “导”才是施教的重点和中心。例如, 期中考试成绩名次公布后, 一名学生拿着英语试卷找到我, 怯生生地说:“老师, 我没有第二名, 是第七名。”原来, 是我统计各科成绩总分排名时, 将他的英语多加了10分。我考虑到他平时求学上进, 而英语是他的薄弱学科。于是, 我并没有将总分减10分, 而是鼓励他说:“通过这件事, 可以明显地发现学好英语对你的成绩是多么重要, 你是位聪明的学生, 以你的智慧就应该是第二名, 下次证明给老师看。”期末考试时, 他不负我的期望, 总成绩和英语单科成绩都是年级第一名。

3、幽默风趣

课堂教学中常出现一些紧急、意外的事件。这些事件大多数是消极事件, 它们破坏了教学的原有秩序, 使教师处于一种尴尬、难堪的困境。这时机智地使用幽默, 能使原本急躁、杂乱、拘谨、乏味或困惑的事情出现转机, 使教学恢复到常态。例如, 在中考最后冲刺的阶段, 学生为了进理想的省示范高中, 每天学习到深夜, 某天下午第一节课堂上, 学生有些昏沉, 教学很难开展, 我正焦急时, 脚下一滑, 摔倒在地, 学生顿时哈哈大笑, 我拍拍身上的灰尘, 微笑着对学生说:“我是故意摔倒的, 让你们消遣, 提提精神气。”学生听到后, 会心地笑笑, 接下来的教学进行的异常顺利。试想, 如果我的反应是气愤、恼火, 那么, 情况会变得更加尴尬或糟糕。

4、因材施教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机智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 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 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 获得最佳的发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因材施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 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有目的地进行因材施教。另一方面, 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上的个别差异, 选择最适合学生能力倾向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例如, 九年级学生快中考了, 一天, 我走近讲台就发现一张自绘的卡片放在上面, 轻轻地打开, 上面画着一列即将奔向远方的火车, 一个人背着背囊风尘仆仆地蹬上火车, 转身向后挥手;还写着一行字:老师, 感谢您的教育, 再见了!王丽。我抬头望了一下, 她正沮丧地低着头。课后, 我喊她来到办公室, “王丽, 有什么心事, 可以告诉我吗?”她犹豫一下, 小声说“老师, 中考都只有一个月了, 我成绩还很差, 肯定考不上省示范高中了, 如果花钱买上高中, 将来也考不上大学, 我想暑假跟父母去工地打工算了。”我分析了一下, 她虽然文化课不是很好, 但有绘画的天分, 上高中后可以考艺术类学校。我将想法告诉了她, 并打电话与她父母做了沟通, 都同意我的意见。三年后, 她以优秀成绩考上了艺术类本科学校, 走上了与工地打工完全不同的人生轨道。

参考文献

[1]王北生, 著.教学艺术论[M].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9.

[2]董小玉.洞察犀利, 应变灵活——试论课堂教学的教育机智[J].南通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7 (4) .

[3][加]马克斯范梅南, 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 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篇4:也谈教学机智的运用和锤炼

[关键词] 教学机智;教学反思;生成资源

[中图分类号] G4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10-0067-04

作为一名普通的研训教师,课堂教学研究是我们的常规任务。我们听一节课,如果较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气氛好,那就可以称为一堂好课,但总觉得还不是精彩的课。听特级教师的课,我们常常会醉心于他们行云流水般的教学演绎,折服于他们或妙趣横生、或鞭辟入里、或幽默风趣、或润物无声的精妙的教学艺术,为他们高超的教学机智而拍案叫绝。可见,只有拥有丰富教学机智的教师,才能将课堂演绎成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小世界,这才是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那么,什么是教学机智?我们认为,教学机智是指教师所具有的、在复杂微妙的教学情境中迅速且恰当地作出行动的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付和处理偶发事件,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善于捕捉和发掘教育契机的能力与素质,是教师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教学机智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逐步锤炼出来的。

一、教学机智的作用

教学机智是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的即兴创作。它既不是教师备课时的奇思妙想,也不是教师在教学情境之外的妙手偶得,而是教师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着眼于实际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瞬间作出的在当时情境下最佳的行为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把教育机智与所谓灵机一动扯在一起是荒谬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表现,它仅仅属于成熟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又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种巧妙的“变动”,正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

1.教学机智可使一堂“事故课”获得“优质课”的意外效果

课堂中的意外事故大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发生失误。比如,教师板书时写错一个字,与学生对话时讲错一句话,实验演示或多媒体操作不当,等等。二是学生言行失当带来干扰。学生言行失当指学生有意或无意地干扰课堂秩序,有违反课堂纪律的言行。三是教学环境突变使正常的教学秩序被破坏。比如,学生正专心学习,突然从窗外飞来一只鸟;教师正讲课,外面突然鼓乐齐鸣,鞭炮声大作,等等。如何处理这些课堂事故,无疑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严峻挑战。如果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机智,就能让一个“调皮鬼”的“恶作剧”得以幽默风趣的化解,使教师自身的失误得以出神入化的处理,让教学环境的变化与教学内容巧妙结合。

2.教学机智是课堂开放性、生成性的重要条件

“教学不是一个演‘教案剧’的过程,而是完善并再度创造师生共同的精神生活的过程。”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心理特征、智力水平、思维方式、意志能力、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情况不可能一致,因此,课堂上充满许多未知的因素。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料或防止课堂偶发情况的出现,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发情况事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环境不可能是完全封闭的,课程也不是封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携带者,他们的知识储备、情感态度、生活经验都会带进课堂,在师生、文本等多个层面的对话中展现出来。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必须启动自己的教学机智,根据教学的需要,准确而又迅速地加以判断,灵活而又巧妙地加以处理。如果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予反应,不仅有可能丧失有意义的教育契机,还有可能扼杀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生活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得愈来愈麻木、消极和被动。肖川教授认为,能不能有效地捕捉并发掘其教育价值,这就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机智,更高意义上说,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智慧。②

由此可见,教学机智对于教师而言非常重要。可以说,教学机智是教师个人素养的集中体现。

二、教学机智的运用

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和对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的捕捉方面。无论哪个方面,教师在课堂上都要首先做到沉着冷静,不慌不忙,以自信乐观的心态来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其次要做到灵活巧妙,使课堂教学和谐自然,促进学生的发展。

1.以静制动,排除干扰

要上课了,可教室里还乱哄哄的;要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了,而学生还处在上一个活动的兴奋之中。这时,教师的沉默往往比大声嚷嚷更有效。一位特级教师到一所从未见过特级教师的乡村小学去上公开课。她随便走进一间教室,谁也没想到,她进了一个全校闻名的差班。上课铃响了,教室里乱哄哄的,讲台上乱七八糟地散落着粉笔,桌面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粉笔灰。特级教师用目光巡视了一周后,迅速收拾好桌上的粉笔,然后走下讲台,转过身去,面对黑板,轻轻吹去桌上的粉笔灰。教室里马上变得鸦雀无声,紧接着响起了一片掌声,所有的教师、学生用掌声给她的开场白打了最高分。

2.借题发挥,顺水推舟

有时学生的言行会出乎教师意料,也因此给了教师教学灵感,于是教师以此为切入点,顺着新的教学思路推进教学。有位教师在上《鸟的天堂》一课时,指导学生朗读“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忽听有人小声哼唱:“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引来一阵笑声。教师也笑一笑,说:“任贤齐的这首歌确实好听,可是画眉鸟会这么唱吗?”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都认为,鸟儿们生活快乐,不会唱这样伤感的歌。于是,教师来了个顺水推舟:“这样吧,我们给榕树上的鸟儿们编首歌,来表达它们快乐的心情。谁开个头?”刚才轻声哼唱的孩子兴奋地唱了头句:“我是一只快乐的小小鸟。”立刻有同学接上:“榕树是我温暖的家。”紧接着又有同学脱口而出:“这里有我的兄弟姐妹。”马上有人和了一句:“我们无拘无束地幸福生活。”……意外的一幕转换成生成的情境,教师无意间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成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讨论中深化了情感体验。

3.机智幽默,化解窘境

幽默是教学机智的润滑剂,是教师的学识、智慧、灵感和思想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我国许多教育改革家都提倡把课上得生动、幽默,以使学生在笑声中发展。如上海特级教师于漪就主张努力把课上得情趣横溢,辽宁特级教师魏书生也提出应使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有位教师带着教科书急匆匆去上课,到了教室门口发现门紧关着,他用力推也没有推开。等了一会儿,上课铃响了,还不见有人开门。他转身从后门走进教室,教室里顿时寂静无声。学生们都在等待“电闪雷鸣”的到来。可这位教师和蔼而幽默地说:“当今社会上的确有很多人喜欢走‘后门’,但我不喜欢,今天是个例外,以后我坚决不走,也希望同学们不要让我再走了。”学生们一下就大笑起来,紧张的气氛也随之缓和下来。还有一位教师在教室里进行个别辅导时,一位同学想问问题,心里有点急,就高喊一声“老师,过来”,全班同学大笑。这位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的无礼,红着脸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教师走过去,幽默地说:“今天我非常听你的话,下次你可要听我的话哟!”一句幽默,使学生从窘境中解脱出来,对教师更加尊重。课堂教学中幽默运用得好,不仅能使自己摆脱窘况,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增进师生感情,而且会使学生在有意无意间受到认知震撼,由此产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进而掌握知识,增长智慧。

4.避实就虚,巧加点拨

学生有时在课堂上会答非所问,或者提出一些古怪的、与教学无关的问题。教师不必急于回答,可以缓冲一下,再将问题抛给学生,或者趁势点拨,巧妙地把问题引导到教学的主题上来。请看下面一个教学片断。

(课始,教师依次出示了几个生字:鸟、儿、花、开。)

师:其中有没有小朋友不用老师教就已经认识了的字?

生:(老师的话音还未落,一位小男孩立刻站起来)老师,第一个字我认识,是“一匹马”的“马”。

(听课席里爆发出一阵笑声。刚才回答问题的小男孩似乎有所察觉,红着脸低下了头。)

师:(在“鸟”字的下面写了个“马”字,并朝小男孩微笑着)你真棒!起码“鸟”与“马”这两个字你都有点认识!

(小男孩抬起头,奇怪地望着老师。)

师:老师猜想你把“鸟”认成了“马”,肯定有原因,你愿意告诉大家吗?

生:(小男孩点点头,轻声轻气,吞吞吐吐地说)这两个字长得太像了,它们都有“竖折折钩”和“一横”。

师:你说得多好啊,把“鸟”与“马”这两个字的相同点告诉了我们大家。现在,请你再仔细看看这两个字,你一定会发现它们还有不同之处呢!请你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这两个字,好吗?

(小男孩高兴地走上了讲台……)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对学生回答错误这一事实避而不谈,却巧加点拨,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对“鸟”与“马”两个字的比较上,并让出错的学生来当小老师,使这个学生走出了失败的阴影,重新获得了自信,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深层对话,捕捉灵感

对话是新课程背景下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基础上的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互动。文本提供对话的资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对话,相互交换对文本解读所获得的信息和启示。思维的激活源于对话的启迪、碰撞,只有深层次的对话才有闪光点的生成。有一位教师上《匆匆》一课,学生通过朗读和对话,感悟到文章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岁月匆匆的惋惜和留恋之情,这时有学生突然提出:作者为什么两次用“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个疑问句?教师敏锐地意识到,学生对于时间的无情还感受不深。于是针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一个人能长生不老吗?昨天已经过去,我们还能回到昨天吗?作者反复地问“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究竟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有的学生说,我们的童年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到童年了。有的学生说,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每活一天,就从生命的日历上永远撕去了这一页。有的学生说,作者反复发问,不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还表达了不甘心虚度光阴的情感。通过讨论,学生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这种教学机智的运用,要求教师具有捕捉“焦点”话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若能及时捕捉住“焦点”话题,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对话的热情,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三、教学机智的锤炼

教学机智并非与生俱来,可望而不可及,只要教师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生,勤于思考,注重实践,勇于探索,就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机智。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机智从哪里来?我们认为,教学机智只能从教师内心的土壤中生长出来,这块土壤是由文化底蕴、学识修养、精神修养等构成的。如果这是一块肥沃的土壤,教学机智就会茁壮生长;当然,如果这是一块贫瘠的土壤,教学机智就很难萌芽。教学机智也不可能从外面灌输进去,没有任何一门课程可以直截了当地教给我们教育智慧。那么,怎样让我们内心的土壤变得丰厚而肥沃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系统地阅读,批判性地阅读。“文字作为表达人类思想与情感的载体,其广阔与纤细、玄妙与确当,恐怕是其他形式,比如图像与音韵所比拟不了的。文字背后有广阔的空间,给思想留下了纵横驰骋的广袤的场域。”③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有一天,一位有33年教龄的教师上了一堂观摩课。课上得很成功,听课的老师们都被这位教师高超的授课艺术迷住了,都忘了记笔记。课后,大家问这位教师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这位教师回答:“对这堂课我准备了整个一生,可以说,对每堂课我都用整个一生来准备。但直接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十五分钟。”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每堂课,意味着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博览群书,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思想如潺潺流水,永不枯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教学机智,在三尺讲台前得心应手,课堂上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2.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

有人说,经验加反思等于教师成长,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一位教师工作了十年,也许积累了十年的经验,但如果他没有注意反思总结,就可能把一年的经验重复了十年。教育实践和教育情境具有生成性特点,所以无固定的模式和技能技巧可以套用,教师必须凭借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感悟,对灵活多变的教育教学情境作出自主判断和选择,这就是反思。教师在反思时,借助教育理论或他人的经验,立足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成败的心理原因,对于自身实践方式和策略进行多视觉、多层次的思索,对过去与现在的教学行为进行对照分析,肯定正确的,纠正错误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自己已有的行为和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筛选并保留好的行为习惯,淘汰和改进不好的行为习惯,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成效,逐步积累,形成教学机智。

有人说,电影、戏剧是遗憾的艺术,其实,教学又何尝不是遗憾的艺术?教师必须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让反思与实践同行,随时把教学中的一孔之见、一思之得记录下来,把教学中的失误和疏漏记录下来,那么,教师的教学水平将会在不断纠正差错中得到迅速提高,教师的教学机智也会日趋成熟。

3.让师爱的情感充分涌流

师爱是教学机智产生的源泉。师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夏沔尊语),没有师爱就没有教学机智的产生。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这种高尚的情感是不可能在学府或书本中学到的,它是教师的一种职业道德修养,具备这种职业修养的教师,把学生都看作一个个“正在成长的生命”,能感受到责任的重大和使命的光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感觉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乐趣,从而关注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们的心灵,和他们进行平等的对话和沟通。许多教学机智的产生正是源自教师对学生这种真诚的爱。我们不妨思考一下,为什么那些特级教师每到一处都能很快和孩子们融合在一起?为什么他们能在学生不断变化的课堂上挥洒自如?著名特级教师斯霞将自己教育成功的经验归结为“童心母爱”,值得我们深思和体会。④

教学机智犹如一个人的语感,它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高度自动化的课堂应变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机智是教师全部的思想、知识、阅历、智慧乃至人格的反映。充满教学机智的课堂教学,理应成为教师努力追求的理想境界。

注释

①②③肖川,张文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7,51页

④李永进:《教师的魅力探微》,《教师继续教育》,2005年第1-2期,第23页

作者单位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

篇5:浅谈教学机智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单位:镇原二中数学教研组 姓名:李海琴

内容摘要:教学机智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何机智地,敏锐地去开发受教育者的自身潜能,提高人才素质,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关键字:教学机智 概念 特点 表现 建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何机智地,敏锐地去开发受教育者的自身潜能,提高人才素质,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一、教学机智的概念及其特点

所谓教学机智就是指教师通过敏锐的观察,灵活的思维,果断的决策对教学中的各种信息反馈作出有效的反应和机敏的处臵,以求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思维才智,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数学以其严谨的逻辑体系和抽象的思维特征区别于其他学科。因此,数学课堂教学机智除了具有一般的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等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1、时间的及时性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许多反馈信息更多地表现在多向性思维方面,而较少的表现在知识领域方面。在知识领域方面的反馈信息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时间处理,可以即刻处理,也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创设时机再进行处理。但思维方面的信息则需及时处理,否则就会出现思维断层和阻塞。因此,要求数学教师在运用教学机智时一定要及时果断。当然,这里所说的及时性并不完全等同于即时性。在特定情形下,及时性还指在一定时间“度”内的及时性。

2、形式的开放性

数学教师在运用教学机智时要对反馈信息的特定角度进行“数学化”的处理。因为数学理念本身就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所以在运用数学理念处理反馈信息的过程中,教学机智也相应地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并且常常表现出一种“见仁见智”的风格形式。

3、内容的特定性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随时会接受到各种信息反馈,教师就应当根据不同的信息运用教学机智随机作出处理。但是对数学教师来说,尤其要注意选择反馈信息的特定角度,尽可能地用数学的理念来随机处理信息,使教学机智在内容上表现为“数学化”。

4、处理的巧妙性

数学教师在处理比较棘手的数学问题时,应变策略要巧妙。对一些“开放性”题、“典型”题的处理上,应做到方法巧、时机巧。既要做到因势利导,又能掌握好分寸,方能做到巧中见奇,奇中见功。

二、数学课堂教学机智的常见表现

1、恰当运用幽默,创设轻松氛围

数学是一门具有理性美的学科。但由于年龄特点,学生们往往不能欣赏这种美。在他们看来,那些数字、规律和法则都是比较枯燥的。如果在这枯燥而紧张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能适当加一些得体的幽默,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幽默精神。而学生的幽默精神正是学生心灵自由的反映,也正是学生创新的条件,因此,利用得体的小幽默,创设轻松氛围是数学教师运用教学机智的主要表现。

2、注重过程引导,充分把握时机

在教学中,学生总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就应当尽可能地考虑问题的内涵与外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或把学生的思维“聚焦”,引向问题深处;或把学生的思维“发散”,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去分析问题。在教学中,善于利用学生的问题契机,充分把握引导的时机,则是一个数学教师发挥教学机智的重要表现。当然,在很多情形下,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并不能立即作出准确的判定,立即进行解答,当然更不能引导探究。这时,教师就应该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或发扬民主,鼓励学生自行探索,协作解决问题,或在课后认真思考,及时作出解答。那种对学生提出的难题采取种种办法敷衍了事,避重就轻,左顾右言决不是我们所说的数学课堂教学机智。

3、灵活反馈调节,促进个性评价

数学课堂教学机智的运用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反应作出机巧的调节上。一般来说,学生在反馈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由于学生现有的数学思维结构不适应拓展新的数学思维结构的需要而产生的。这就需要教师能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反应,发现他们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继而对教学作出灵活机巧的调节,引导学生能创造性地从正反两方面去认识问题。而灵活的反馈调节常能使课堂教学起到化平淡为新奇,化消极为积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数学课堂教学机智表现之一的反馈调节决不是简单的错误评析,而是针对学生临时发生的思维障碍所采取的创新性处臵措施,目的不仅要使学生能认识错误,还要能多维度的分析错误。因此,灵活的反馈调节尤其能体现出因势利导,顺水推舟的效果。

三、正确运用教学机智的几点建议

教学机智不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技能,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智能表现,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的,只是需要教师灵活的加以运用。

1.爱心是前提——虚心,宽容地对待学生是教师机智地处理偶发事件的前提条件。许多教育实践证明。宽容比训斥更能感化学生,有利于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教师也只有给与学生更多的宽容与理解,才能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

2.适度的原则——要机智地处理偶发事件,教师必须做到掌握分寸,宽严相宜。我们对待学生要有爱心,要多理解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宽容与信任,但宽容不是软弱无能,无原则地迁就,也不是对学生的高度不负责任,更不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默认和纵容包庇。因此,在对待偶发事件时,教师在采取任何措施与手段时都要掌握分寸,宽严相宜。

3.方法多样——针对具体问题,采取多种方法,把偶发事件的影响控制到最小范围和最短时间之内。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要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灵活地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要做到择机而教。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巧妙处理。

4.态度诚恳——运用教学机智处理偶发事件,教师还要注意实事求是,切忌用一个错误代替另一个错误。老师的教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劳动,其劳动对象是一群会思维、有想象、有语言的活生生的人。尽管老师在上课之前,认真准备,考虑再三,但在课堂上仍然会出现一些预料不到的自身的失误,机智的老师在发现错误时,不但勇敢地承认错误,而且还及时从学生身上得到反馈信息,把失误作为督促自身完善的动力,不但纠正了自身的失误,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使他们不犯同样的错误。

篇6:谈自然课教学机智的运用

【关键词】教学 课堂 氛围 话茬 对策 资源

一、教学机智的概念

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的处理偶发事件、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捕捉和发掘教育契机的能力和素质。作为一名实习小学语文教师,面对一群天真烂漫又富于好奇心的孩子及处于变革之中的新课标教材,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教学机智,否则纵然有充分的教学准备,也很难真正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机智并非天生的,而是在一定的理论修养基础上,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临场应变能力。它反应了对现场的敏锐的捕捉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得体合理的应付能力。机智同小聪明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运用教学机智的策略

教学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教师机智应变的策略应有所不同。突发事件大体上有三类:一是教师自身失误;二是学生的质疑;三是学生的不良行为。对于不同类型的事件,处于不同的情境,教师所采取的语言处理也应该有所不同。1.教师自身失误的应对

尽管教师课前认真准备,深思熟虑,但是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课堂需要的是开放式教学。课堂是一个复杂的,充满变化的动态过程,所以课堂上难免出现一些教师想不到得失误,面对后一种失误,有人会轻描淡写地躲过去,其实这种失误往往是可贵的,教师要善于捕捉住这些失误,从容地对待,所谓“塞翁失

1马,焉知非福”,教师要做出恰当的处理以开辟一块新天地来扭转失误,圆满完成任务。例如:在此次南苑实习的时,给三年级得孩子上第一课时的《一面五星红旗》中,开头是教生字词这一块,在教“系”的多音字时,本身“系”有两个读音,在组“xì”这个读音时,我告诉他们组词有“系鞋带”,可事实上组“系鞋带”是读“jì”,当时有同学在讨论这个读音,可是我没有注意,继续教下去。当一节课上完后,指导老师也再次问我“系鞋带”到底是哪个读音。为了确定,晚上我查阅了有一定权威的字典,确定是读“jì”。为了弥补我的失误,在开始上第二课时的时候,复习完上节课的生字词时,我问同学们:“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上生字词的时候,老师故意读错了一个字,你们知道吗?”因为大部分学生不确定,所以说道:“老师注意到咱们班有一部分同学都知道了,有一些却不知道,知道的一些人里有一小部分同学做的很好,查了字典,可是另外的一部份同学却没有去证实,仅仅只是怀疑。昨天老师故意说错的词语是 ‘系鞋带’的系这个组词。同学们,学贵置疑啊!学习贵在会有所怀疑,咱们古今中外有多上伟人,如爱因斯坦,爱迪生,袁隆平等,都是因为他们有这种置疑精神,作为祖国花朵,中国未来脊梁的你们,更应该有这种‘置疑’精神······”就这样,教师偶然的失误被掩盖得严严实实。现在想来,如果后来我置之不理,那会因为我的小小失误给学生带来知识点的不扎实,而我这种处理失误的方法,也很顺势的给学生灌输了思想品德教育问题。不失为是两全齐美的方法。

2.学生质疑的应变策略。

现在的小孩子,对新来的实习老师都特别感兴趣,对新老师的课大多会积极主动配合,尤其是在有班主任在场听课的时候更是如此。在课堂上,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学生会想要积极主动的配合老师,来一起完成这教学任务。但也存在一些故意刁难的。对于老师的提问,他们往往会突然提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有些问题的提出是学生未深入思考,确实不懂而提出的,而有些问题的提出,或许带有故意为难教师的意图。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可以妙语反击,也可和学生一起切磋讨论等应变策略,这样不尽解决了课堂中出现各系列问题,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3.学生不良行为的应变策略。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顽皮的学生,在课堂上出怪声音、搞小动作、交头接耳,甚至严重扰乱了课堂纪律。这些与教学主流不相符的行为,不仅影响了教师讲课的情绪,也扰乱了班级正常的教学秩序。比如:在实习的过程中,曾有一位男同学在给二年级上课时,坐在前排的一小男生在那节课特别的会搞小动作,经常前后转位子,老师多次提醒他都不听,屡教不改,甚至后来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把红领巾系在头上,把头包起来,左右炫耀,最后该实习老师实在忍无可忍,就很粗暴把这行为不良的同学拉到角落里罚站。我想这个典型的案例也提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一味地对这些学生加以指责,那么不但消耗了其他学生的时间,还大大影响了教育情绪。有时,我们顺水推舟、因势利导、巧抛绣球,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化难为有利资源

对于课堂中出现的 “尴尬”、“节外生枝”、“突发事件”等,名师们到底是如何运用“教学机智“来从容应对这些问题的?那些原本让我们捏一把汗的“课堂意外”变成了一次次的锦上添花,有效地提高了课堂实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网上搜了一些资料,整理概况起来有以下几点:

1.学会倾听

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既是以传授知识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的情绪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因此,每一节课都是师生双方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当课堂中出现学生的行为使教师愤怒或使老师感到伤心时,教师尽可能地真诚和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感情,如老师可以说:“上课时你们讲话(令人讨厌地行为),打乱了我的讲课(后果),我感到很痛心(情感)”。教

师表达的这种信息在师生之间造成了一种亲切感,没有强制的味道。

2.教学机智体现在 “急中生智,坏事变好事”。

在教学中,尽客教师精心地去预设,也站在学生的角度反复考虑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例如:柏继明老师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时,离下课还有两分钟,马上就在大功告成了,可柏老师问到:“哪位同学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李娟站起来说:“请问柏老师,我们能不能说正方形是由长方形进化得来的

3呀?”柏老师听了这句话,傻了眼,当时他只听说过达尔文的进化论,具体是什么意思不太懂,此时,柏老师立马警告自己要镇静,不要失态,于是,他立即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微笑着问同学们:“你们有谁能回答李娟的问题?”结果有个被班上公认的小博士胸有成竹地说:“你说的是什么呀?进化指活的东西,长方形、正方形是死的东西,怎能说是进化呢?只能说是相互转化。”会场向起了热烈的掌握。柏老师马上说:“你这小博士名不虚传啊!小娟,你明白了吗?”小娟高兴地点点头。柏老师也松了一口气,转危为安了。

教学机智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经过艰苦磨炼和用心领悟才能形成。教师要在短暂的时间做出反应,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更不能寄托于教师随心所欲的“灵机一动”教师需要积累各方面知识,俗语说:“厚积才能薄发”。这就需要教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古通今,具有精深广博的学科知识。

总之,教学机智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精深的思维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还要求教师有乐观的情趣、开朗的胸襟、幽默的性格、丰富的阅历等品质。只有拥有优秀的教学机智,并让它时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才会将课堂演绎成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小世界──有和风细雨,有凉风习习,有浪花点点,有激流澎湃,这才是真正充满活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刘久贵.教师如何当好“主持人”[J].中学文科(教研版),2008,(1)

[2]教师·主持人·多角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J],2002,(1)

[3]刘庆泰.“导演、主持人、参与者”与“领衔主演”——谈“主体性教学”中的师生角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1)

[4]段晓丽.教师在课堂教学与管理中的多重角色[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4,(1)

[5]王雅玫.英语教师与主持人[J].太原科技,1998,(3).[6]赵友法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角色关系“

[7]名师工程.教学提升系列.名师最吸引学生的课堂切入点(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8]周娴华、周达章编著 班主任案头必备丛书.走进学生的心灵

⑼金文曦.与名师对话,学习用教学机智提高课堂效率(2010年)

篇7:语文教师教学机智的运用

摘 要: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教学机智是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共同需求,更是新课程的深情期盼。作为语文教师培养课堂教学机智,发挥其深刻的育人功能,既是是新课程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师自身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教学机智;素质教育

“教育的成败,教师是关键。”教师素养是素质教育深情的期盼,而课堂教学机智正是语文教师素质的重要成分,是教师智慧艺术的展现,在新课程推行并深入发展的今天,重新思考语文课堂教学机智尤其意味深长。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机智,《教育大辞典》定义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复杂的教学情景,迅速、准确、敏捷、灵活地做出判断,处理,并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它是教师机智灵活性与机敏性的统一,是一种“应激”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要求教师运用教学机智,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偶然事件的干扰,立即改变教学传递系统的传输程序(如教学计划教案、资源)。重新拟定教学传输程序,维持教学系统的动态平衡,保证教学过程有序的顺利进行。

课堂教学机智是教师教学艺术之树上最为亮丽而鲜活的花朵,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常常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特殊的教学情景最富灵感的“点睛之笔”。

二、语文课堂教学机智运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一文中明确指出:“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1.因势利导――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因势利导”,首先要“因势”,而后才能“利导”。当然,“导”的过程中也会对“势”产生反作用。因者,顺也;因势,即顺着现有并发展的形势、情势。利者,顺利,使有利也;利导就是使行为有利于引导、导示也。

案例1:

一位教师在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一课时,通过讨论分析出杜十娘的性格特征,正当教师准备结课时,有学生就其中一点提出疑问,如果杜十娘真的坚强,就应该在认清了李甲的真面目时离开他,怎会为了一个出卖自己的负心人送掉性命?这种行为能叫坚强吗?

这位老师先是表扬学生能积极思考,然后顺着他的思路反问道:“如果杜十娘离开了李甲,她的命运将会怎样?”问题提出后,学生纷纷发言,为杜十娘设计了许多种出路。在此基础上,老师又引导学生结合人物的环境加以辨析,最终学生都认识到杜十娘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她最强烈的反抗只能用毁灭自我的方式来表达。

这位教师就是很好地运用了学生问题的这个“势”,起到了“导”的这个作用,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对此文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案例2:

我在教学《雷雨》时,通过认真分析后,我反复强调周朴园的性格中虚伪的一面,但是有学生提出了两个很有意义的问题:

三十年前周朴园如果不爱侍萍,那么怎么会和他生儿育女?

三十年后,如果说周朴园不怀念侍萍,他又怎么会发现线索,反复追寻侍萍的结果?

我马上肯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态度,然后就这两问题引导学生对周朴园的虚伪展开深入的讨论。

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我和学生得出了结论:年轻时的周朴园,面对青春美丽的侍萍应该是动了春心。但是,面对家长的干预和钱财权势的诱惑,他选择了背叛爱情,抛弃人性,这是他堕落的开始。年老时,他家财万贯,为了维护他在妻子子女面前的所谓尊严,他宁肯侍萍死去,而假惺惺的表示怀念,以次来糊弄侍萍,堵住侍萍的嘴。更为我们不齿的是想用肮脏的金钱来赎自己良心的债。由此同学都认识到,周朴园是个“坏到了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家伙。

我很好的抓住学生的求知这个“势”,引导大家分析人物的性格,从而让学生透过事务的表象,抓住人物的本质,这样不只是为教学而教学,而是告诉学生认识生活的方法:看人看事,要抓住实质,周朴园的本质就是自私,为了自己可以牺牲一切。包括最美好的爱情。这样的教学完全符合新课程理念。

2.冷静思辨――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活泼泼、生命力正处于最旺盛阶段的青少年学生,这样一群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意外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机智来冷静面对了。

案例3:

我在讲《勾践灭吴》一课时,曾经以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导入,项羽破釜沉舟和勾践卧薪尝胆也成为激励他们的故事。学完本课后,又做了一个文言练习《范蠡事越王勾践》,里面有这样一句: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

翻译到这里的时候,我又给学生讲了范蠡与文种的典故:吴既灭,范蠡引退,致信种曰:“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种得范蠡书后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属镂之剑曰:“子有阴谋兵法,顷敌取国。九术之策,今用三已破强吴,其六尚在子所,愿幸以余术为孤前王于地下谋吴之前人”。种遂伏剑。

篇8:谈自然课教学机智的运用

1. 教学机智的培养

1.1 知识经验的积累

所谓知识经验既包括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还包括教学实践经验。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结构,而且要关注学生身心成长和发育规律,明确和掌握学校体育的工作任务及学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的原则和方法。教学机智的产生似乎很简单,其实它是认知高级阶段的心物感应,是教师在学习并掌握相关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理论和实践经验融合的升华,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巧妙结合。每当教师在实践中获得成功认知经验后,并经过反复论证、筛选和应用,再次确认为能够起到教育目的和作用时便形成了新的“认知特质”。一旦拥有诱发认知特质运用的教学场境,便可本能地触动直觉产生灵感。所以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是教学机智形成的重要前提。

1.2 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通常体育教师在课前要对教学环境、内容、方法、场地器材等进行必要的筹划,在教学活动前自我准备往往侧重状态的调整和落实教学工作任务的步骤等方面,容易忽略对学生的心理准备,尤其是缺少对主体行为可能发生各种情况的预判。教师要及时并聆听到学生的心声和需求如基础水平、性别差异、技能能力和情绪状态等。只有了解透彻,在筹划工作和计划步骤过程中才能够得到不断的修正和完善,在分析判断处理偶发和意外事件时才会彰显出那种从容。

1.3 细致入微的观察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不失时机地抓住教育和管理的良机,以便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的变化,从而及时地把握和调节教学内容、进度和节奏。这样才有可能在意外情况面前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采取果断的措施。通常在体育教与学过程中实现预定的练习组数、次数和运动量的积累是保证和巩固技能学习的基础,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反应和心理反应,若练习质量较好情绪高涨,则可适当增加练习强度和密度,反之则可酌情减少次数组数或作相应的强度密度的调整。

1.4 机警敏捷的反应能力

体育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或意料不到的问题要善于根据问题出现的“预兆”做出敏捷的反应并及时采取合理的对策。如:“在蛙泳蹬边滑行漂浮及漂浮蹬夹水的动作练习中,对于滑行中由于身体重力大于动作动力而导致身体下沉而造成的身心恐慌现象”。教师在教与学引导和练习时,尤其是深水区的教学应有充分的习前准备,倘若出现动作紊乱身心恐慌的现象,就应及时给予外引力的帮助和支持包括(语言安慰和行动指南),以避免事故发生所带来的不利因素而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

另外,体育教师还要学会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保持平稳的心态,以更好运用自己的思维和知识经验,机智地应对体育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教学机智既不能够代表简单的技巧,又不能代表技能,它是教师多种品质和多种能力在瞬间的综合表现。要很好地运用并使其升华为教学艺术,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

2. 教学机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1 因势利导,化被动为主动。

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对象对体育生活知识经验认识上的不足,常会折射出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不够的问题。如:违反纪律、破坏秩序、干扰学习甚至出现自负、逆反、冷言非语等行为。面对这些消极表现,教师要通过现象揭示本质,以“尊重个性,挖掘潜力”的教育理念因势利导,变“堵”为“疏”,化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任何冲动发火责怪的行为都会导致教学目的的失败。相反运用灵活的教学机智和沉着冷静理智耐心的态度,巧妙地把学生涣散消极的学习状态逐步转化为主动积极的情感表现,既突出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又不失教师的尊严,既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又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2.2 贴近学生,生活追求同步发展。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专业教学,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水平的发挥。相反学生基础、兴趣、条件、素质、水平的差异也会给教学的进度带来诸多的影响。但要保证每个学生享有体育的权利和愉悦,对此教师面对差异问题,采取的态度和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能够合理运用教学机智、内容、环境作为达到预期目标的有效手段,以此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且深入了解学生,贴近他们的生活,不失时机地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倡导快乐学习的方式,使差异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共同领略喜悦、尊重和满足,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与学双边活动中使教师的教学机智发挥应有的功效。

2.3 增进交流,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言行举止会使学生形成最直接的印象,继而产生情绪和情感的变化,折射出的表现一是消极和抵触,二是融洽与信赖,二者共同构成体育教学双边活动的组成部分。前者必然产生负面影响;后者正相反,既可达到增进交流、主动参与、自觉合作的目的,又可促进教学目的任务及目标的顺利完成。当我们刻意把教学机智运用到实际教学的同时,切记要以交流引导为主。任何思想情绪上的对立和主观臆断盲目处罚都会导致师生情感交流受阻,信息反馈中断,协同合作变质。以增刊交流作为融洽师生关系的平台,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建立相互信任,这样既能修正学生认真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又能让教师自我反省高高在上的家长形象,以实现师生平等相处。

3. 结语

体育教学始终伴随着师生对知识、技术、技能传递交流的渴望,环境活动的和谐氛围也远不能够脱离师生情感的互动。体育教学机智的运用恰如其分地融入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无疑给体育教学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而体育教学机智的形成渗透着体育教师积于一身的学识、素养、经验、修养、能力的历练和总结。在此建议广大体育教师在平凡的工作中注重培养并善于运用教学机智使之成为体育教与学和谐共进的境界追求。

参考文献

[1]张振海.体育教师应赢得学生的信任[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 1996.2.

[2]王晨.试论教学机智[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社) , 1996.4.

[3]黄海圣, 徐贤芳, 谢小平.试论体育教师的机智在教学中的特征与运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2.6.

篇9:浅谈课堂教学机智的运用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运用课堂教学机智呢?

一、应有敏锐的观察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学生的眼神常常表现出各种复杂的变化,老师若能对这种眼神做出准确的判断,就达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效果。上课时,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睛来观察学生的眼神,从而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处理课堂内发生的事件,例如:有位老师上课时发现学生在吃巧克力,便顺口说:“有的人真不错,一边听课一边嘴上干着甜蜜的事业,不愧是‘一举两得’‘事半功倍’呀。”学生立刻会意,马上不吃了。这位老师在仔细观察后及时发现问题,并运用自己的机智通过幽默的话语,即制止了学生吃东西,又缓解了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敏锐的观察获得可靠的信息后,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提高教学效果。

二、要有爱职业和爱学生的情感

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要想使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和自己教育的学生产生深厚的感情,就必须认识教师劳动的特点,充分认识教师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此外,教师必须意识到学生是有人格有自尊心的,教师必须尊重、关心、理解他们,在期待的基础上提出严格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要当众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于课堂偶发性事件可适当提示后,课后再进行批评教育。作为教师应以情感人,架起一座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应保持教学情感的和谐,教学情感是在综合考虑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基础上的一种和谐的体现。因此,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感情控制力,不要把个人情感带入课堂,老师一走上讲台,应该忘记个人自身情感状态,投入到教学状态中来,一般来说,初一、初二的学生比较单纯,具有表面性,而高中则深沉、复杂,因此,教师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情感渗透法。优秀教师能通过自身的人格力量去积极影响和作用于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让学生能够在不断自我完善中逐步形成健康、完善、崇高的人格品质。长期的教育熏陶,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够不教而教,使学生能够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省,促使学生把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一种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自由、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要有幽默的心态

幽默的心态可以巧解课堂矛盾,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使教师能顺利教学。这样就要求老师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和豁达的心境,要求教师有“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上能跑马”的气度。一次我带着教科书急匆匆去上课,到了教室门口发现门紧关着,我用力推也没有推开。等了一会儿,上课铃响了,还不见有人开门。此情此景,着实令我火冒三丈。我转身从后门走进教室,教室里顿时寂静无声,学生们都在等待“电闪雷鸣”的到来。但是我和蔼而幽默地说:“当今社会上的确有很多人喜欢走‘后门’。但我不喜欢,今天是个例外,以后我坚决不走,也希望同学们不要让我再走了。”学生们一下就大笑起来,紧张的气氛也随之缓和下来。教师在课堂上遇到偶发性事件时,为避免使课堂气氛僵化,可随机应变,采取幽默的方法,让违纪的学生在融洽的气氛中认识到错误,又使其他同学能领悟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课堂教学中幽默运用得好,不仅能使自己摆脱窘况,拉近老师与学生的差距,增进师生感情,而且会使学生在有意与无意间受到认知震撼,由此产生学习热情和动力,进而掌握知识。

四、要有丰富的知识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这是对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运用教学机智的一个最根本的要求。特别是年轻教师,首先要丰富自己的内心,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俗语说:“厚积才能薄发”,教师应该对所教科目有较透彻的理解,能顺手拈来,这样要课堂上就能灵活自如地应付学生的提问,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此外,在教学中往往要求教师对“三教九流,五花八门”的知识均能略知一二,遇到学生提的古怪问题能临场发挥,给学生以满意的答复。

课堂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适应教学的需要,灵活地把握、调控和驾驭课堂教学进程的行为能力,其实质是处理教与学之间矛盾的技巧。教學机智表现为教师知觉、灵感、顿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即兴发挥,是教师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教学的技巧性等方面独特心理特征的结合。因此,教学机智是智慧型教师的重要标志,是教师创造力的表现,是激活和保持课堂活力的必备能力。

篇10: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育机智的运用

摘要:教育机智是教师面对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教育机智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能有的放矢地调控教学;能释疑解惑,启迪学生智慧。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教育机智,民主思想是运用教育机智的前提;随机应变的技巧是运用教育机智的关键;宝贵的实践经验是运用教育机智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师;教育机智

吕叔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课堂教学的关键就在这个“活”字上,而“活”的根源就在于教师运用教学机智,有效地激发和诱导每一个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那么,什么是教育机智?它有哪些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教育机智?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何谓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灵活创造的能力。”它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育大辞典》认为:教师面对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它源于教师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技巧的丰富与积累,所以它是构成教育艺术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育机智的作用

俄国教育家乌中斯基曾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理论,如果他缺乏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可见教育机智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何机智地、敏锐地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提高人才素质,这也是当前教育改革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为了自己和学生的发展,有必要培养完善自己的教育机智。

(一)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让学生根据诗中的描述作一幅画,表现边塞生活、边塞风光或送友归京时的情境。学生非常兴奋,画出了许多各具特色的画,如《八月胡天》、《忽如一夜春风来》等。

(二)能有的放矢地调控教学

教学中,常常回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形,常常会有一些干扰教学的不协调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及时地予以调控。学生的一皱眉,一举手,一个眼神,教师都须及时的捕捉,悉心地察辨――察其色,闻其言,知其心;要根据学生的外在与内在的各种变化,迅速地作出分析推断;要善于将一些干扰教学的消极因素、离散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对不符合课堂实际的原先的教学计划,迅速及时地进行调整,同时,这种调整又必须在自己的有效的控制之下,使之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教育机智

课堂教学机智,是教师个人风格的外化,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教学艺术。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教育机智呢?

(一)民主思想是运用教育机智的前提

关爱学生,才能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与尊严,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是教学民主思想的基础。而教学中的“一言堂”,惟我独尊,就无法达到课堂上师生间的和谐,难以形成有利于教学的融洽气氛,甚至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方面,魏书生老师是一个榜样。他一方面强调语文的有序和系统(如画知识树),另一方面又强调无序和非系统。他上课,一篇课文,一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甚至于要掌握哪些字、词都常常由学生民主决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随机应变的技巧是运用教育机智的关键

上一篇:一会儿造句简单点下一篇:貔貅自己怎么开光比较好,比较灵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