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学指导策略初探

2022-09-12

一、问题的提出

重庆五十七中位于渝中区, 具有近五十年的历史, 是渝中半岛一所大型的单办初中。从八十年代的“脱薄”到九十年代“争先”, 再到新世纪的“创示”, 五十七中人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艰难的发展之路。近年来学校蓬勃向上, 已经初显了良好的发展形势, 在同级同类学校中拥有了良好的声誉, 学校连续18年荣获全区综合质量一等奖。

黄笪, 女, 中学高级, 重庆市市级英语骨干教师从事中学英语教学二十二年教育感言:学生塑造教师, 学校成就教师

但与此同时, 教师队伍发展的不均衡严重制约着学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最突出的有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如何促进教师队伍发展均衡化, 缩小教师发展的个体差异。

2、如何有效地解决各学科教学发展的不均衡。

仔细地回顾以往教导处的日常工作, 我们深深感到教导处的教学指导工作显得苍白、薄弱而缺少实效, 直接导致了目前的不均衡状况的日益凸现。具体体现在:

常规工作老一套, 缺乏积极的应对措施和对策, 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对教师个体的教学状况了解不够充分, 无法真正调动教师个体工作的积极性;教研组研究氛围不浓, 集体合作意识欠缺, 缺少有实效的教学研究。

因此, 在以上种种问题和矛盾的敦促下, 我们尝试着在教学指导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更新措施, 期望能形成一套适应本校发展的质量提升之路。

二、教学指导策略

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 教导主任应当改变过去“老黄牛”式的工作模式, 日复一日, 机械地重复于领导布置的日常工作之中, 缺少独立思考, 缺乏主动、创新的工作意识。

教导处作为教学服务中心, 教导主任要树立为学校一线教学提供优良服务的意识。作为教学服务工作中的一名探路者, 教导主任要有学习意识。不断学习最前沿的教育教学思想, 不断思索, 并将最先进的理念注入工作思路之中。作为教学服务工作中的一名服务者, 教导主任要有服务意识。除了自身具备相当水平的教学研究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还需要积极组织、参与、督促、鼓励各教研、备课组开展的教学研究, 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搭建提升的平台。作为教学服务工作中的一名反思者, 教导主任还应当具备洞悉问题的意识, 及时发现问题、创设条件帮助解决问题。

1、形成定时、定主题的学习制度, 提升教学指导能力。

坚持学习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 掌握和提供最新的教学动态, 并使之贯彻于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和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之中。我们着重抓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校行政会——教研组长会——教研活动三个环节的定时学习; (2) 每学月与学校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和讨论; (3) 每学年教研组长培训会。教导处提前做好相关的培训方案和新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提交行政会通过, 再具体逐一落实, 开展培训学习; (4) 每学期全校范围的各种教学活动的展开, 把握前、中、后三个环节, 做妥相应的活动前培训、活动中指导、活动后总结的工作。

2、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保证教学指导活动的有效开展。

结合学校的发展实情, 拟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我们逐步完善了《重庆五十七中学教学常规六认真》、《重庆五十七中学教研组长工作职责》、《重庆五十七中学备课组长工作职责》、《重庆五十七中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重庆五十七中学课堂教学要求》等等教学管理制度, 并照章执行。

3、深入一线, 掌握真实情况, 及时给与适当的教学指导。

了解一线教学情况, 及时反馈教学状况, 掌握教师在教学中的真正问题和需求。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的:

(1) 行政听课调研, 了解教师个体和教研组的实际状况, 并作好课后交流; (2) 每期开展学生对任课教师评教问卷调查、分班级的学生座谈会, 在全校教师大会上作情况总结, 并以书面形式直接反馈到教师本人; (3) 每学月行政教学查课情况汇总与反馈, 并将获得优秀的教师和班级进行公示; (4) 通过各个年级半期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会, 做好相应的质量分析, 了解教师在教学中的成绩和困难, 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发挥校本教研的积极作用, 对学科教学进行有效的指导。

专家引领。聘请学科教学专家、教研员对教研组的教学研究给予指导。通过听课、评课、调研、讲座等等方式, 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意识、能力和水平, 同时也提高了教研组的集体合作意识。

同伴互助。充分依托本校的教学骨干力量在学科研究上的经验和自身优势, 积极发挥教研组长的工作能力, 在每周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中, 带领教研组和备课组开展内听课、评课、集体备课、质量分析等活动, 使教学研究真正得以落实。

自我反思。要求教师撰写教学后记, 在课前准备的集体教案上要附注教师个体的实施记录和课后记;每位任课教师在学期末上交一份自己满意的教学设计案例或教育故事, 评选颁奖。

5、完善教师评价制度, 激发教师自身良性发展意识。

(1) 透明“学校教师评价体系”, 使得每一名教师明确自我发展目标, 促进自我提高的意识。 (2) 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从德、能、勤、绩等几方面对教师进行每学期考评, 通过自评、组评和学期综合考评, 给予教师评价等级, 并反馈教师本人。 (3) 每学年进行“三级全员聘任”。从校长——各处室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 进行公开的全员聘任, 并张榜公示。对于落聘教师进行跟班学习一年、岗位调整、待聘等安排。

6、分阶段、分对象、多方位、多形式地开展教学指导,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养。

(1) 各级培训。针对新教师, 我们开展了教学和班主任的“一帮一”指导;每两年进行的学校“青年教师骨干培训班”面向工作5至10年的青年教师, 对工作勤奋、业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培训;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市区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如骨干教师培训、名师工作室等。 (2) 多种形式教学活动的开展。每学年我们定期开展市区骨干教师献课活动、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教研组说课竞赛、先进教研组评选, 促进教研组教学研究。 (3) 鼓励“站出来, 走出去”, 锻炼教师能力, 扩展教师眼界。

在校内组织或承办的市区教学展示活动中,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锻炼发展自我。同时教研组长率领全组合力打造, 学校给予全力支持和奖励。鼓励市内同级优秀学校之间, 行政干部之间, 教研组之间的交流。每期派优秀教师、教学骨干外出到国内外学习、考察。形成考察报告制度。

三、尝试后的一点反思

伴随着新世纪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会真切地感受到改革的浪潮, 切身体验到改革为教育带来的深刻变化, 也更清醒地意识到了教育要“与时俱进”、“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内涵。

2006年10月16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朱慕菊副司长在全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研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课程改革进行的第五年, 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后, 我们的工作重点要转移到教学上来, 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来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这是当前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众所周知, 学校作为实施基础教育的重要阵地, 学校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它的高与低直接牵动着学校在家长中的口碑, 影响着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而学校教导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监控中心和指导中心, 是教学情况反馈的晴雨表, 是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加油站。教导处的工作细致而繁琐, 包括了日常教学管理、学科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校本教研等等。虽然这方面的工作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但教学指导工作为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搭建起了稳固的桥梁, 提供了可靠而有力的保障。

那么, 如何将课改精神进一步深入到以质量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 具体体现在教导处的教学指导工作方面应该有哪些更具时效的措施呢?通过近几年的一些尝试, 我们也获得了较明显的收益, 在教研组建设、教师队伍整体打造、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仔细地回顾走过的路, 我们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急需进一步的探索和解决。如何不断激发和调动教师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意识;怎样保护教师个性教学的良性发展;如何更有效地展开校本教研;如何给教师以积极的评价方式……

新时期给予了教育教学的一个崭新的舞台, 也给予教导主任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本着细心、耐心和信心, 创新地思考, 有效地工作, 相信一定会拥有更大的收获!

上一篇:浅析小学阶段数学优质教学发展下一篇:浅论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