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老庄思想对传统山水画笔墨的影响

2022-09-10

山水画发展到南宋,米氏父子、江参等一批画家从经营位置到用笔用墨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开启之作用,元四家发展完善了文人画所讲求的笔墨问题,那么,“老庄思想”和“笔墨意趣”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呢?清代华翼纶在《说画》中讲到:“盖天地真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自宋元至国朝诸名家之笔,深山中之景,有绝似之者,于以知笔墨之道以,通乎造化也。子昂、文、沈之青绿,其所画皆是名胜之境。其恐笔墨不足动人,而借景以媚俗乎?若为董、巨、元四家、思翁、烟客辈,只取荒寒之景,以写吾苍茫之思。观画之取径,而知笔墨之高下矣。”看来“荒寒之景”是画家用以表达“苍茫之思”的必然途径,而笔墨在这其中起到了艺术家交合天地万物达到苍茫之思的作用,故而华翼纶讲“……笔墨之道以,通乎造化也……”。显然“青绿”、“名胜之境”仅仅停留在物象的表层,而未深入到物象的本质里面去。这个本质很自然的包括了“笔墨”。

老庄哲学中讲“大象无形”、“虚无”等概念,表现在自然山水中则是“素”、“静”、“淡”、“简”、“远”等观念,中国画中对于“黑白”的意义远非通常之所指,要说“黑白”的本质那就是自然万物、宇宙生命的基本形态。这大概也是青绿山水体系自宋之后之所以后继匮乏的根本原因。清恽恪在《南田画跋》中写道:“郭恕先远山数峰,胜小李将军寸马豆人千万……画以简贵为尚。简之入微,则洗尽尘滓,独存孤迥……”。倪云林所说的“不求形似”、“逸笔草草”,“抒胸中逸气”等观念,其本质就是对于精神高度自由的追求,摆脱外物的束缚和奴役,于天地化为一体,其状态就是逸笔草草而不求形似,只有这样才能抒高洁、自由之逸气,才能表达生命的本质。白纸黑墨无可替代的成了画家表达生命本质、追求自由之逸气的最佳载体。清代沈宗骞在《芥舟学画》中说:“未解笔墨之妙者,多喜作奇峰峭壁,老树飞泉,或突兀以惊人,或拿攫以骇目,是画道之所以日趋于俗史也。……因更借图写以寓其恬淡冲和之致,故其为迹,虽闲闲数笔,而其意思能令人玩索不尽”。清和宕逸之趣、缥缈灵变之机是通过高超的笔墨来表现的,而非动辄以奇峰峭壁、老树飞泉的复杂画面来表现,既然画面形相变得简朗、约略,则目光只有转移到用笔用墨之讲究上了,只要笔墨精到高超,即便是闲闲数笔,都是高格调的作品,故而笔墨精者总是能平中见奇。可以看出,“老庄思想”与高超的“笔墨”是血肉关系,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缺其一者皆不可。

上文谈到,“老庄思想”在精神内涵上表现为交融天地、物我一体的意境、抒发情感的逸趣,那么这种精神的根源何在?

徐复观说的好:“我国的绘画,是要把自然物的形相得以成立的神、灵、玄,通过某种形相,而将其画了出来。所以最高的画境,不是默写对象,而是以自己的精神创造对象。”既然是创造,自然就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故几叶兰草,半支竹叶,一束孤菊,皆可成为抒写对象。老庄哲学中的“有”、“无”、“清”、“远”、“旷”、“齐是非”、“外死生”,摆脱外物奴役的“逍遥游”精神状态,这正是人的精神世界得到自由解脱的状态,这种状态,在山水画中用黑白、幽远的笔墨表达,正好满足了艺术家心灵上对于“隐逸”情感的需求。隐逸思想大致发端于春秋时期,因社会关系的变革而产生的一批没落贵族,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隐士,冯友兰把失势的这一批人称之为“逸民”,逸民是隐逸思想的创造者和践行者,如伯夷、叔齐既是春其时期著名的“逸民”,就连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庄子,也是逸民身份,隐逸思想的发展变化很复杂,自魏晋达到达到最为玄虚之境界,对山水画的走向及审美体验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画最终以山水、自然作为主要诉求对象,其思想根源就是“隐逸情怀”,也只有澹泊幽远、荒寒萧条之自然山水才能作为隐逸思想的物质载体,故而中国画在本质上表现为“执白守黑”、“虚实相生”,因为这是自然之本质,《老子》讲“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就是这个道理。

摘要:老庄哲学中讲“大象无形”、“虚无”等概念,表现在自然山水中则是“素”、“静”、“淡”、“简”、“远”等观念,中国画中对于“黑白”的意义远非通常之所指,要说“黑白”的本质那就是自然万物、宇宙生命的基本形态。这大概也是青绿山水体系自宋之后之所以后继匮乏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笔墨,老庄,隐逸

参考文献

[1]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4

[2]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 徐岚,董伟.晚明士人隐逸思潮与文人山水瓷画的兴起[J],中国陶瓷,2009,07:71

上一篇:企业财务资源整合下一篇:论“互联网+”时代如何优化高校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