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022-11-11

第一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摘要】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这些都是来自儒家的文化,因为儒家的文化源远流长对中华文化影响较大,大到国家政治,小到家庭生活,都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本文讲述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文化;中国文化;相互影响;

一、前言

儒家文化是早在孔子的时代创立起来的,经过后期的发展和不断的改进,越来越符合中国社会的人们所追求的价值观,当今社会,儒家文化的意义也越来越被世界广为接受,事实证明,好的东西是经得起推敲和传播的,这么多年儒家文化的屹立不倒也是在像我们讲述着先人伟大的胸怀和智慧。

二、儒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说到儒家文化就不得不提到孔子,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是他提出“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的儒家思想,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但是其背后所含的警世意义却让人深思,在封闭的古代,不像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传播的途径这么广,那个时候儒家文化是孔子个人的魅力体现,可是要被全社会所接受和学习并不容易,所以孔子凭借着精湛的学术魅力广收门徒,后来又周游列国,在周游列国的时候经历了很多事情,让孔子的胸襟更加广阔,对待事情更加充满智慧,也使得儒家文化经得起推敲和反复的领会。儒家文化的成型推广也离不开汉武帝在公元前134年时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举动,虽然是皇权主义的专制,但是也使得儒家文化迅速的成为全国人民的信仰,使得儒家文化真正被大众所熟知,并传播开来。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时至今日儒家文化依然深入人心,因为早在公元前,祖祖辈辈的血液里就流着“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在汉武帝之后的科举制度、北宋的理学,这些政治举动都奠基了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地位,促进了儒家文化的发展。

三、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核

儒家思想古往今来都应用广泛,受到人们的推崇,大到政治、教育、哲学等方面;小到每个家庭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都离不开儒家文化。修身、齐家、之国、平天下,这些看似平常的理念其实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细节。

1.基本精神

儒家文化基本的精神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仁”也通“人”,是儒家学说的基本核心,也是孔子主要为人处事的哲学观点,“仁”体现在很多的方面上,在政治上,其意义就是以人为本的治国方针,至今任是我国最主要的国家政策之一;“仁”在教育意义上就是“有教无类”,这影响的代表有我国的义务教育,是希望在该学习的时候不论贫穷或者是富有,都应该受到教育。

义:是人们所熟知的“义气”的“义”也是“宜”,是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做出的道德规范,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观念。

礼:这是孔子一直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人们和平相处的基础,这是儒家思想的社会哲学,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想必也是离不开儒家哲学“礼”的熏陶。

智:人可以无知,但是不可以无智,孔子崇尚的“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智慧,而不是一味的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人。“智”也是指:知道、见解、聪明等。

信:指的是信任、信用,这个也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一,在现代社会也是人们极力推崇的思想,因为只有彼此之间的信任,才会有和谐的社会氛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才会更加融洽。

恕:孔子核心思想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就包含了饶恕、宽仁的意义,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想问题,自己做不了的事情不强加于别人身上,只有每个人都秉持着这样的思想,就会有少一点纷争,多一点包容。

忠:孔子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忠诚也是做人的基础,只有对别人终成了,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双方的关系才会融洽,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

孝: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基础是“孝”,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尊重,也是对长辈的尊重,指的是对年长的人有孝敬之心,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孝都没有,那何来的礼义廉耻呢? 悌:原意是指对兄长的爱,后来衍生的意义是兄弟之间、人与人相处之间应该有的基本尊重和长幼有序的思想。

2.儒家文化的民族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民族的文化基础是民族的魂,也是多民族长期冲突最后和谐发展的共同追求,中华文化的历史就是民族的历史,陪伴着民族历史的是民族的文化。

中华的民族性是指中华多民族文化的一体性,这有别于西方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是我们独有的大民族所共同认知的价值观和生活观。例如美国代表的西方文化,其宣扬的就是自我价值,是个人的自由、自我意识的支配,而中国的文化儒家的哲学是强调人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需要团结合作才能成功,所以强调是社会的责任感。

儒家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而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儒家的伦理思想及家庭血缘亲情

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人观念里,人和人的关系主要有五种: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这五种关系中,家族关系占三种,而君臣关系是父子关系的扩大,朋友关系是兄弟关系的扩大,“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就是这种关系的反映。儒家在这种伦理关系上强调血缘亲情,而家国家国,国是家的扩大,把个人同家、国紧密地联系起来,人是家庭的人,是社会的人。

(二)中庸之道

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庸之道在于:一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二是和而不同,和为贵。

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礼、忠、孝等整体思想都是“中庸”之道,儒家没有极端思想,儒家学说都是基于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子贡问曰:“有一言可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不强迫,以和为贵,社会就不会有仇恨。

仁、礼都是求和为贵,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社会和谐,人与人之间讲仁义礼智信,不偏激,无不及,此即中庸之道。

(三)理性实用

中国科学在历史上曾长时期地走在其他国家和民族前列,到了近代,西方科学飞速发展,中国在与之比较中越显巨大差异,中国不是没有科学,只是缺少或没有西方那么强烈的科学精神,这与各自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文化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有关。

儒家文化重视理性实用,以致我们现在在做什么事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做了有什么用,而不会纯粹地去追求科学,探索自然的秘密。儒家重视学以致用,强调“躬行”,学习的目的就是实践,儒家的这一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所以科学在国人眼中不如技术,只是近代以来,科学推动了技术的发展,没有近代科学发展,就没有现代技术的产生。

四、儒家文化对中国政治和社会形成的影响

凡事都有双面性,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儒家文化对中国的政治、社会的影响也应当分为两个方面来看:

1.积极的影响

(一)教育方面

孔子的教学方法至今为止也是人们争相学习的教育方法,孔子在教学上注意的是启发教学和个人的独立教学,这些教学方法应用于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这些至今广为流传。

(二)礼仪方面

儒家文化中强调的是尊老爱幼、尊重父母、长幼有序等道德礼仪方面的做人基础,这是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近年来很多西方国家也在逐渐的学习这种理念,这是中国民族的魂。

(三)思想方面

孔子崇尚思考和智慧,这也是当今社会人们所需要反省的一个问题,因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达,传播信息的速度更加快,传播的层面更加广,所以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容易,这也导致了人们思想上的滞慢,因为总有别人思考好的东西可以拿来用,所以自己思考,多加思考,对事物进行反思,也是孔子推崇的理念,也是我们应该要学习研究的思想。

(四)治国方面

“以德服人”这个思想在政治上面有着积极的影响,也是历代帝皇的治国理念,现代社会的人性化也是由此演变而来的,人与人之间不应该存在芥蒂,而是要像朋友一样的相处,这样社会的氛围才会和谐。国家的治理之中,只有时刻的考虑老百姓的心声,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做好事、做实事,这样才能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掌声。

2.消极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儒家思想也有一些不可取的地方,比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阶级思想,“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落后思想,在消极的影响面前,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

(一)不重视科学的系统学习,孔子的文化里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治人的政治思维,而不是学习的知识传授,这跟当时的社会问题是分不开的,孔子也没想到未来社会发展是这样子的。

(二)西方的学习重视的是理论与刨根问底式的学习,而儒家哲学的中庸之道则是不偏不倚,有一点中间的意思,这就意味着没有准确的答案,比较靠经验得出的结果。

(三)孔子的儒家哲学里强调一种付出与服从,而这种服从的绝对性又可能演变成一种盲从,所以这就造成了人性的压抑,没有特色与创造力,因为创新有时候需要大胆的尝试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儒家思想里面思想的统一扼杀了这种创新的想象。

(四)儒家思想的落后,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思想有其落后的一面,古代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已经跟现代化的男女平等格格不入了,在现代推崇个性的时代,就显得有点性别歧视了。

因为每个时代的不同,人们的思考方式与生活水平也不同,人们的价值观与生活观都在不断的改变与发展,每个人对儒家思想文化的选择与追求也不同,但是不论如何选择,我们都应该将其好的一面发扬光大,其不符合时代意义的一面就要学会舍弃,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

五、结束语

在当今的世界,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单纯的交往越来越少,许多人都在不断的抱怨,其实孔子早在很久以前就跟我说了“仁者爱人”,很多事情,我们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你对人付出多少,相应的,你就得到多少,所以我们不论在生活中、学习中、做人处事的问题中,都应该学习儒家文化的思想,让自己不骄不躁,争取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彩红.全球化背景下的儒家文化认同[D]. 福建师范大学.2011(8):90-92 [2]孙海峰.儒家文化普及经验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2013(4):20-22 [3]李晓雨.儒家文化在科技进步中的困境与出路[D].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7):201-203 [4]] 胡晓娟.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D]. 济南大学.2012(71):3-6

第二篇: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围城》中方鸿渐被家乡中学校长邀请去学校演讲,校长想必是个大有学问的,预先给他出了个演讲题目《西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之影响及其检讨》,演讲时却因穿错了衣服没有带演讲稿,方鸿渐上了讲台没有摸到演讲稿,惊慌的忘记了演讲稿里都写了什么,情急之下暴露了思想真相,原来一脑子鸦片和梅毒。小说里这样写一个原因可能是小说整体就这风格,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这个题目本身并不容易说清楚,而是回避了正面解释这个问题。现在将这题目拿回来再来看,那么钱钟书原本对这问题究竟是怎么认识的呢?这个问题的复杂性钱钟书自然是知道的,他后半生百万字的著述《管锥篇》,以及整部《围城》其实都是在回答这个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按照常规的思路,一是要先回答什么西方文化是什么?再知道中国文化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没有弄清楚或者理解不对路,那么所得到的答案也肯定不对路。首先就来看看中国文化是什么?不就是所谓的国学吗?王小波在《我看国学》中说:“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年,实在太过分。”。王小波基本是完全否定了国学的价值。王小波的想法典型,也很普遍。王小波是比较极端的,就是鲁迅这样极端的人说话也不敢把话说死,在《拿来主义》也只是谈论鸦片可以治病的理论。《拿来主义》的道理自然是没有错的,不过其实是没有什么用的滑头主义。

胡适的思想口头上比较西化,他主张全面西化,但是他的学问却相反是标准的国学,问题变得看起来有点奇怪,为什么胡适主张全盘西化,而做的学问却是国学呢?他自己可能也无法说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也五四时期文人们一个普遍的现象,满世界折腾一圈子,最终还是都抱起了古籍,就是鲁迅也研究起中国小说史。王小波可以将话说死,说了痛快,看了舒服,因为他自己是不做文学问的。要做学问就避不开要谈论这些东西,因为需要一个叙述的载体,当然可以更简捷的认识问题,一句话色既是空,其他什么都不说全世界都概括进去了。钱钟书则比较高明他不明说,他不肤浅的做愤青。从《围城》中的戏说,却隐约可以看出他的倾向,他的内心或者说本能中有些抵制西方文化的情绪,但并不是明确的反对西方文化,一些问题实在是不可以定论。

象王小波这样认识是比较痛快,但是一些事是没有办法痛快的。对于中国学人或者一般的学生,学本国历史,就要比美国学生累太多,历史比较长啊。一个美国历史专家大概也要比中国历史专家轻松很多。当然这是一个玩笑了,不过也是一种现实。但美国历史也许变的非常细致,估计一个特别点的刑事案件就可以写进历史。在美国电影《国家宝藏》中,编剧能想出来的美国最重要的文物只是《独立宣言》原件。有一个词叫做博古通今,但是这话说着容易,做起来就困难了,什么样才能叫博古。谁要是能写个《四库全书通考》那他一定可以算是一个博古的人,这还是玩笑了,《四库全书》现存的有79000卷,不要说写个通考,就是看一偏,估计没有成为一个博古的人,肯定就成了一个废人。没看过谁敢做评断呢?谁敢象王小波那样说呢?

王小波没有直接说他喜欢西方文化,他说他喜欢法拉利,怎么弄点铜丝绕吧饶吧,就能弄出电磁,太神奇了,换句话说他喜欢科学,这也是西方文化能对中国产生影响的最重要原因。科学和民主本来关系不大没有直接的关系,极少有那种严谨的学术体系将这两概念放一起研究的。“五四”时期用了两个非常蹩脚的比喻:“德”先生和“塞”先生将这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浓缩成西方文化的精华,被极力的倡导。民主对中国的影响首先不说,先说对文人的影响,却教会了中国文人假装没有民主自由,为什么可以假装没有自由呢?主要是因为对这个词意思没理解,所以只能假装没有。这个词的对于社会学的意义也不去说,其实所谓民主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面子,所谓的人权也就是面子。有面子就是有民主了,就有人权了,要死要活的要的东西却不知道到底在要什么?面子和民主本质是一个东西,但是有人既想要民主,却反对要面子,这显然是没有道理的。对科学的态度,圣人也是有态度的,孔子说“君子不肖小艺。”这个小艺的艺就是指科学。

中国西化最彻底的部分是教育制度,小孩子没有多少民主思想所以对于教育的改革没有多大意见。改变教育体制不象改组清政府那样严重的涉及一些人的切实利益,所以非常谨慎,甚至弄的潭嗣同这样的人,抛头颅洒热血,也没改成。说是重视教育功在千秋,但几千年传统教育方式说扔就扔,扔的非常干脆,也可以说是改革的不太谨慎。传统教育是不是就真的那么不值钱,原因是教育是功在千秋,反过来说就不是当务之急,改了就改了,应个景的事而已。那么传统教育和西化的教育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传统教育是从《五经四书》开始学起的。《五经四书》实际上是早期人类的思想,也就是说传统教育的教育把教育对象作为人类来教育。用西方的思想来说,《五经四书》一类的书,被胡适等编写成哲学史,成了大学以后甚至专业学者才去学的哲学。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启蒙教育是从哲学教育开始的。而西式教育是反过来的,是从“小艺”开始的。西式教育实际的教育方向是将人向工具性的方向教育,而不是把将人教育成人。“五四”时期是一个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而这批人恰恰都是具有传统教育的根基。而当这批人过去之后,就基本成了青黄不结的局面。完全的西式教育究竟教育出了什么?启蒙教育从哲学教育开始是不是真的是个错误?从哲学开始对一个人来讲教育模式和方向将是开放的,发散的,而西式教育实际是闭合的。这对于呼吁什么民主改革,以及教育改革的人来讲,实际效果和他们的愿望是相反的。传统教育和西化教育的差别还可以做一个直观的比较,在红楼梦中十三四的小孩的情商和智商,是现在二十岁的大学生很难达到的。请你自问你在二十岁的时候,是不是有林黛玉十三岁时候的才情,你三十岁的时候人际交往能力是否达到薛宝钗十五岁时候的水准。你也许说那她们数理化是不行的,其实你要是和林黛玉现在是同学成绩能比她好吗?这种假设不可以实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情商和智商不高的人学什么都不能学通透。《红楼梦》中也许有虚构的成分,这个比较也许太特别不具有普遍性,至少可以看出读《五经四书》的结果不是想象的那样把人读成书呆子。但这种现象也还是十分令人费解,唯一的解释就是现在的西式教育将人教傻了。

第三篇: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我奶奶是一个佛教徒,虽然没有像庙里的和尚和尼姑一样受戒出家,但一直以佛教的思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我从小就跟着奶奶生活,所以也受到一些佛教思想的熏陶。对多数没有佛教信仰或不曾接触过佛教的人来说,佛教似乎离我们的生活非常遥远。但事实上佛教的智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人会认为佛教的思想就是迷信,其实不然,佛教的理论都是一些高深的哲理,教会我们如何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世界万物。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文化财富,它正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净化人们智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假如佛法得以弘扬,这个世界的纷争就会少很多。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

五、六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教在向印度各地和亚洲一些国家的传播过程中不断壮大发展。约在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不断融入中国本土文化,与儒、道两家思想汇合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主体,中国逐渐成为了世界大乘佛教的中心。自从汉明帝谴使西迎、白马驮经东来,佛教传入中国已经两千多年了。两千年来的佛陀智慧明灯,伴随着无常苦空无我,经历了各代王朝的兴衰成败,启迪了多少圣哲先贤的思想,演绎了无数英雄志士的伟业,照亮了芸芸众生的道路,也正在今天的中国得到广泛弘传,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从某种意义上,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因果与修行的理论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方面、宗教方面、道德说教方面。佛教的善恶因果观与修行法门,既与其它一切宗教、道德说教有共通之处,又自有其殊胜之处。二是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理论方面、哲学方面、辩证思维方面。佛教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的理论,是建立在佛教修行(主要是禅悟)基础上的成果。当然,从具体内容上看,这两大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割开来的。

在中国文化史上,虽在春秋时期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盛况。但汉魏之后,真正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的,乃儒、释、道三家。儒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自不用多说,道家在民间的影响也是十分广泛的,不过始终有点迷信的感觉。而佛教在中国经过两千年的传播,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哲学,佛教渊源于宗教和哲学特别发达的印度,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纵观中国哲学史,佛教始终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佛教对中国文学影响也十分广泛。佛经浩如烟海,仅《大正藏》便收录了一万多卷经文。佛教中的许多经典,如教界广为流传的《金刚经》、《维摩经》、《法华经》,即使单是从文学角度来看,也足以是传世力作。此外,还有部分作品直接取材于佛教或相关内容,如《西游记》便是以唐僧(玄奘三藏)西去印度取经的经历为题材。而《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笔记小说,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至于名著《红楼梦》中,则为读者展现了许多极富禅意的诗作。如果对佛教一无所知的话,势必无法正确解读这些作品。

佛教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的。佛教的传入和佛教造像的盛行,极大促进了中国雕塑、建筑、绘画艺术的发展。其中,尤以雕塑领域更为突出。存世作品中,佛教造像不仅数量众多,更有着令世人瞩目的艺术价值。而存世的古建筑中,也有相当部分是寺庙建筑。如现存最早的两座唐代古建,均为佛寺殿堂,即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大殿。至于古塔,基本都是佛教建筑。中国的绘画、书法作品,同样离不开佛教题材。山水画中,有古寺梵刹、阿兰若处;人物画中,则有诸佛菩萨、金刚罗汉、高僧大德。而各个朝代抄写的经书,则在弘扬佛法的同时,为我们保留了大量的古代书法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不仅直接以佛教相关题材乃至佛教经文为创作内容,更蕴涵着佛法的境界和精神。

除了对艺术领域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也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极盛之时,普及至“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于是乎,佛菩萨圣诞等宗教节日也逐渐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民俗节日。其中,尤以腊八节和盂兰盆会的影响为最。国人有很强的孝道观念,但这种孝是建立于伦理纲常之上,而佛教所提倡的孝亲则着重于报恩,可以说是更究竟的尽孝方式。

此外,国人的很多道德观念也深受佛教影响,如因果报应的观念等等。维系社会安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法律,一是通过道德。在世界各民族中,宗教都是道德建立的基石,以此维系人类社会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在阿拉伯国家,依伊斯兰教建立其道德基础;欧美国家,依基督教建立其道德基础;亚洲国家,则依儒教、佛教建立其道德基础。

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佛学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在人生观上,佛教强调主体的自觉,并把一己的解脱与拯救人类联系起来。它以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给予中国传统社会民众精神生活以新的启发。我相信在未来的社会里,佛教文化必能一如既往,与先进文化相结合,开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第四篇: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浅谈中西文化差别: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四世同堂”“合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良言古训;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去独立生活。同样,年龄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会拖累子女,他们往往要住进老人院,由社会关照

其实西洋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的影响在汉代就开始了,当时的罗马帝国就与中国的东汉王朝开始了交往,这种交往的途径就是通过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到了唐代以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就更加的频繁,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基督教的传入,当时基督教在中国称作“景教”,教徒一度发展到数十万人,这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渗透。但到了唐朝晚期,军阀混战,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逐渐走向了没落。第二次渗透,是元朝。当时因为蒙古帝国的影响力,大批的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马可波罗,他的《东方闻见录》在西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中国成为西方垂涎的伊甸园从此开始。第三次渗透是在明末清初,时值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并开始向中国推广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及先进理念,著名的有利玛窦,汤若望等,可惜当时中国的统治者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人所传达的东西,中国继续沉眠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等到了第四次渗透,已经是鸦片战争以后了,中国开始遭到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四次的渗透初期仍是外国人通过传教向中国人灌输西方的宗教哲学经济政治思想,但到了后期,一批批爱国青年成为了传播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主力军。第五次大规模渗透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了,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深深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国人开始喝可乐了,中国人开始关注好莱坞了,中国人喜欢上NBA了,中国人爱上过洋节了,中国人的水平要用英语来衡量了,可见,第五次渗透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了前四次的渗透。

西方文化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为什么能够如此迅速的就征服了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 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自身的原因,二才是外部文化的原因。为什么说我们自身的原因是第一位呢。我们还是要从历史方面来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开始分化为三个派别,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激进派,一个是中间派。保守派主张一成不变,继续走老路子;激进派主张全盘西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落后的根源;中间派则认为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就能强国御侮。一开始中间派掌权,开始推行所谓的“洋务运动”,但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中间派不足以改变中国现状。于是激进派开始上台,发动了所谓的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被逐渐唾弃。新中国成立后,又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阶级斗争阶段,特别是文革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尤为严重。由于长期对传统文化及传统节日的轻视,使中国人普遍存在文化上的精神空缺及文化满足上的空虚。恰好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那种多样性及多彩性,弥补了中国人长期压抑的文化需求,所以普遍被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所接受,并迅速扩展开来。从西方文化自身的原因来说,西方文化是一种非常讲究的文化,特别是文艺复兴以后,给中世纪昏暗的文化注入了多姿多彩,优雅的元素,于是诞生了莎士比亚,达芬奇等一大批天才文艺作者。并且西方文化宗教气氛浓厚,所以又给西方文化披上了一层神圣神秘的外衣。这些原因都给严重缺乏文化寄托的中国人强大的新鲜感。

现代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西方国家在饮食,音乐,电影甚至是语言等多个方面都对中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西方电影和音乐对中国的影响也是不容低估的,现在许多中国人喜欢看美国大片,现在许多中国青少年崇尚非主流,喜欢跳街舞,其实这些都是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西方的音乐对中国的影响就更大了。现在许多的中国人喜欢听起源于美国的摇滚乐以及爵士乐,而对于中国的戏曲则没有一点兴趣,而有些人则干脆连中文歌都不听了。这还是很可以理解的,这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古典音乐有些不符合现代人的趣味,其节奏太慢,实在让现代人难以接受,而中国的流行乐又大多是抄袭外国的音乐,所以说实在难以让人产生极大兴趣。

西方节日和传统节日的比较,面对西方情人节的冲击,土生土长的传统七夕节遭遇着尴尬却总是不声不响。七夕节虽然历史悠久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但它在年轻人群中的影响力,却似乎并不大。人们已经把七夕节还给了古老的历史。 每当西方情人节来临之时,年轻情侣都会不失时机地互赠爱意,且花样翻新,近乎疯狂。而每年的七夕节却显得异常冷清,鲜见年轻人有什么热情举动,有的人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个节日。也许是故意,也许是不经意,总之人们在追捧“洋节”的同时,冷落了本土传统的节日。纯美的七夕就是这样渐渐地被遗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媒体、商家为捕捉商机,大肆宣传,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活动来吸引顾客、制造影响。这样做法其实本无可厚非,但却在无形中助长了西方节日的气焰,为“洋节”推波助澜,使它们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似乎更要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西方的一些节日大多以自娱自乐为形式,注重热情奔放的情感追求,过节方式洋溢着狂欢和自由,比较迎合年轻人的心态。而中国节日虽然也注意创造欢乐祥和的气氛,讲究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但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总更趋向于实用理性,尽量用理智的行为去指导情感的活动。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内敛而含蓄的,圈子局限在家人之间的其乐融融。不少节日还讲究礼节,有的地方甚至还有很繁琐的一套礼仪,稍不注意,很可能会让长者找出晚辈的“无礼”之处,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无疑成了他们的一种负担。 ()

如何看待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宗教方面,星座占卜方面,以及文字方面。他的到来给中国文化带来的不是灾难性的,而是在中华文化强大的再生能力面前壮大了我们民族文化,如拼音的运用、电脑知识的运用,以及《周易》文化在网络上的迅速传播。就像元朝、满清的文化,反而维护了我们民族文化一样,强大的易理哲理会令更多的西方人叹为观止。同时,也通过和西方文明的碰触,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和善”在精深的文化中的继续发展,和她产生的古老渊源。也在和西方文明的撞击中,让更多的中国人投入到研究、学习、使用古文化的行列中。虽然有些懒惰的人不愿费脑子去研究中国的古文化,随意写出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对中华文化来说这无伤大雅,因为众多的中华文化的捍卫者在一代代崛起并影响着一代代人。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外国的汉语热也将逐步升温,中华文化正在上升至一个新的格局,绝不会轰然倒塌。

终上所述,中华文化在和西方文化的交往中不会失落,而且正是上升的大好机会。崇拜主要是因为西方国家比我们现在发达,所以在文化互相碰撞的时候,西方文化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优势文化。文化的优势是不可小视的。罗马人征服了希腊,但是自己的文化却传承了希腊的东西。抱着学习态度的人自然是很多的。从洋务运动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的。事实上,我们对于这种优势文化的学习对我们自己本民族的进步是有好处的。但是不要忘记自己的传统,不要崇洋媚外。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全球化,使文化超越了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国际间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西方文化的确是对中国青少年有许多不良,这对于我们中国文化确实是一种侵蚀,但是全盘否定西方的一切也是不正确的,毕竟西方有许多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作为一名中国人,对于外来文化保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有选择地接受西方文化,并保留和发扬我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面对滚滚而来的洋流,我们应该包容接受,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自己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在保存传统文化和对待西洋文化上,日本人就做的非常好,因此我们应该像日本学习如何保护本国的传统文化。近些年来,韩国利用中国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申报为韩国的文化遗产,这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耻辱,所以我们在接受洋文化时不能舍本逐末,让我们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在我们手里旁落他家。()

中国西化最彻底的部分是教育制度,小孩子没有多少民主思想所以对于教育的改革没有多大意见。改变教育体制不象改组清政府那样严重的涉及一些人的切实利益,所以非常谨慎,甚至弄的潭嗣同这样的人,抛头颅洒热血,也没改成。说是重视教育功在千秋,但几千年传统教育方式说扔就扔,扔的非常干脆,也可以说是改革的不太谨慎。传统教育是不是就真的那么不值钱,原因是教育是功在千秋,反过来说就不是当务之急,改了就改了,应个景的事而已。那么传统教育和西化的教育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传统教育是从《五经四书》开始学起的。《五经四书》实际上是早期人类的思想,也就是说传统教育的教育把教育对象作为人类来教育。用西方的思想来说,《五经四书》一类的书,被胡适等编写成哲学史,成了大学以后甚至专业学者才去学的哲学。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启蒙教育是从哲学教育开始的。而西式教育是反过来的,是从“小艺”开始的。西式教育实际的教育方向是将人向工具性的方向教育,而不是把将人教育成人。“五四”时期是一个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而这批人恰恰都是具有传统教育的根基。而当这批人过去之后,就基本成了青黄不结的局面。完全的西式教育究竟教育出了什么?启蒙教育从哲学教育开始是不是真的是个错误?从哲学开始对一个人来讲教育模式和方向将是开放的,发散的,而西式教育实际是闭合的。这对于呼吁什么民主改革,以及教育改革的人来讲,实际效果和他们的愿望是相反的。

()

第五篇: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六章

文物风华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这是唐代诗人张继的《宿白马寺》。在破旧的寺庙中,诗人目睹千年古寺的衰落荒凉,不禁遥思起当年高僧远行求法的艰难与辛酸,(图147)再对照自己孤身在外奔波劳苦,一抹愁思便再也挥之不去。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曾在山川名刹间流连忘返,感慨人世无常,哀叹浮生辛酸,虽然由于心情各异,他们所歌咏的情状也不相似,但佛刹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却给他们带来许多奇思异想,也为祖国的艺术宝库中增添了不少锦绣篇章。至于那精巧玲珑的建筑,金碧辉煌的佛像,琳琅满目的壁画,则更是令人浮想连翩,神思飞扬。禅房花木,思之遥深;敦煌飞天,望之起舞。古刹与文艺的因缘可谓经久不衰,艺术家们将佛法的意境融入中国的建筑、雕塑、绘画、工艺、书法、音乐中,创作出内涵丰富,意趣万千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并未随着历史的钟声而远去,而是仍然活在人们的眼前心中,不断地给人们以生活的启迪和美的享受。由于建筑和雕塑前面已有阐述,加上篇幅所限,故本章仅对中国其他佛寺文艺略作点染,以现其情状。

文学与佛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许多佛经本身就可看作是优美的文学著作,如《妙法莲华经》设喻巧妙,《维摩诘经》语句华丽,《华严经》雄伟庄严,《须赖经》则如同小说。大乘佛教兴起后,文风更加趋向于华美壮丽。著名的马鸣尊者就是一位诗人和哲学家。《佛所行赞》是他最重要的梵文诗歌作品,述说释迦牟尼一生事迹,用诗歌来表达哲理,在梵语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外,他还有三部佛教戏剧作品行世,其中《舍利弗故事》为现在最古老的梵文戏剧作品。(图148)

佛教传入中土后,随着佛经的翻译和流传,佛教与文人名士之间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加上寺院讲经的普及,使得佛教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形式上讲,佛教的讲经唱导、以及禅宗语录等对于白话通俗文学的产生,有着莫大的关联。从内容上说,佛经丰富的譬喻故事让中土文人大开眼界,禅宗的高妙思想对于诗文中意境的塑造也产生过不小的作用。至于世事轮回、因果报应,则更是渗入到中国人的精神血脉中,历代的文学作品中以此为体裁的,可谓不胜枚举。佛教僧侣中以文笔知名者,代不乏人,如唐代的慧净、皎然,五代的齐己、贯休,北宋的希悦,元代的昙噩、大圭,明代的德言,清代的智朴、圣通等。特别是寒山、拾得的诗,清新雅致,充满禅味,在二十世纪得到了欧美现代派诗人的喜爱。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的许多文学家或皈依佛教,或对佛教怀有深厚的兴趣,如晋代孙绰、谢灵运,梁代刘勰,北齐颜之推,唐代王维、柳宗元、白居易,宋代苏轼、黄庭坚,明代袁宗道、宏道、中道三兄弟等,可说是其中的代表性人

57 物。他们或喟叹佛法,或点染风景,或吟咏心情,或顿悟世事,用他们不朽的笔墨,与名山古刹相辉映,描述他们精彩的生命风华,以及与佛教结下的殊胜因缘,浇灌出大批美仑美奂的艺术之花。

变文

由于受到印刷术、民众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制约,佛教的弘传最初仅限于贵族社会或少数知识分子中间。为了使佛法普及,佛教徒们采取了一些浅显而活泼的弘法方式,其一为长于咏经和歌赞的经师。慧皎《高僧传》说:“天竺方俗,凡是歌咏法言,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音。”又说:“每清梵一举,辄道俗倾心”,可见其影响。另一种方法则为“唱导”,增加了说的内容。慧皎《高僧传》载:“唱导者,盖以宣唱法理,开导众生也。昔佛法初传,于时齐集,止宣唱佛名,依文教礼。至中宵疲极,事资启悟,乃别请宿德升座说法,或杂序因缘,或旁引譬喻。其后庐山慧远、道业贞华、风才秀发,每至齐集,辄自升高座,躬为导首,广明三世因果,却辩一齐大意。后代传授,遂成永则。”对唱导之效,《高僧传》说:“谈无常则会心形战栗,话地狱则布泪交零,征(表现)昔因则如见往业,覆当果则示来报,„„于是合众倾心,举堂恻怆,五体输常,碎首陈哀,各各弹指,人人唱佛。”南朝末年,这两种方式逐渐合流,到唐代发展成为“俗讲”,赵璘《因话录》说:“听者填咽寺舍,瞻礼崇拜,呼为和尚。教坊仿其声调,以为歌曲。”而变文就是俗讲所用的话本,以通俗文字显示佛经中神通变化之事,故称“变文”。变文采用骈散并用的形式,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宣传佛教故事的,如“维摩诘经讲经文”、“降魔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等。(图149)还有一类是演述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的,如“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孟姜女变文”等。其后更发展成不仅法师可以讲变文,连民间艺人也跑来分一杯羹了。有些变文还配有画像,以增加故事的生动性。如敦煌写经中的《降魔变文》,叙舍利弗降六师的故事,其卷子背后即画有舍利弗与劳度差斗圣的变相(此卷现藏法国巴黎博物馆),每段图画都和变文相应。这些变文体制宏伟,描述活泼,词藻华丽,想像丰富,对后世的宋人话本、鼓子词、诸宫调、弹词、戏曲、小说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宋真宗时开始禁止僧人讲唱变文,所以变文作品大多失传。直至近代以来在敦煌石室中发现唐人写经,变文的价值和意义才得到研究者的重视。现在《敦煌变文集》汇集敦煌经卷中所存的变文七十八篇,是研究变文的丰富资料。

楹联

在中国的各钟名刹中,悬挂着各种名联佳句。一般来说,这些楹联的书写并非随意制成,不仅其立意包含了佛学的内涵,而且往往跟当地风光、寺院历史相关联。佛殿内外,挂着的许多楹联中,以抱柱联最为常见,佛龛联也有一些。对于寺庙来说,楹联兼具文学、书法、工艺等多种功能,故而至今仍为民众喜闻乐见。以下即试举几例。

最早为寺院撰写楹联的据说是宋代的大理学家朱熹,他为江西省广信县南岩寺撰写了一付对联:“一窍有泉通地脉,四时无雨滴天浆。”对仗十分工整。今天的泉州开元寺天王殿内还悬挂着他的另一付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皆是圣人。” 为弘一法师所书。这付楹联是称颂泉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当地百姓民风淳朴,颇有圣人之风。又如峨眉山雷音寺原名观音堂,亦名解脱庵。寺中有一付楹联写得颇有意味:“解去尘氛,愿尔休作隐蔽恶;脱离苦海,看我大开方便门。”这付对联暗含“解脱”二字,跟庵名相吻相合,诚属佳构。又如杭州西湖边上的灵隐寺,又名云林禅寺,背靠北高峰,南临飞来峰,此地岩峰峥嵘,林樾苍

58 翠,溪涧萦回,素有“东南第一峰”之美誉。寺内有一付楹联:“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便很好地描绘了灵隐寺位于湖光山色之间的秀丽景色。其天王殿前还挂有另一付妙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巧妙地将飞来峰的传说溶于联意之中,让所有前来探幽访胜的游客见了都会发出会心的一笑。(图150)

还有些楹联的解读并不容易,因为其中往往包含着一些特定的典故。如云南昆明筇竹寺的大雄宝殿有一付楹联:“西方有圣人,曾凭引路神犀,妙比莲花开福地;东土传圣旨,共仰明灯法象,春留筇竹证诸天。”如果不明白筇竹寺建寺之传说,则不太容易明白。原来在唐代唐代贞观年间,南诏的鄯阐候(昆明的最高统治者)高光、高智兄弟在昆明西山狩猎,追一犀牛到玉案山北忽然不见了,却看到云雾缭绕,有一群形象怪异、鹤发童颜的僧人立在山巅,等走到跟前却又无影无踪了,只留下几支插在地上的筇竹杖,用手去拨却拨不起来。第二天再去看竹杖已蔚然成林。兄弟二人惊异不已,认为这是神灵的启示,于是便在此地建寺,命名曰筇竹寺。意义接近的对联寺中还有一些,如“地座灵山,白象呈祥,青狮献瑞; 天开胜境,犀牛表异,筇竹传奇。”即用同一典故。再如前一章提到的净土宗祖庭东林寺中建有“三笑亭”,是为了纪念著名的“虎溪三笑”的故事。亭中有一付楹联:“松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话;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这里的三教三源流即是指当时虎溪送别的三位朋友慧远、陶渊明、陆修静,三人分属释、儒、道三家。(图151)

还有些楹联虽然也是从佛教出发,但由于设喻巧妙,往往能够逸出宗教之外,给人带来更多的思考。如北京潭柘寺那付著名的弥勒座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堪称经典。又如四川内江圣水寺有一付楹联,相传为清初默野和尚所作,“不可说不必说默而识之真智慧,无幻相无呆相僧者净也极空明”,意蕴深长,读之口齿留香,历来解者不衰,成为蜀中楹联绝唱。(图152)

诗歌

中国佛教对诗歌的影响很大,有不少僧人自己便会作诗。诗僧中最为著名的大概要推寒山、拾得了。寒山是中唐一位隐士,出身官宦之家,由于科举不第,受人冷落,愤而出家,三十岁以后隐居浙东天台山国清寺附近之寒岩,自号寒山子。(图153)他和国清寺僧拾得的关系很好,拾得于食堂洗碗,常将一些剩菜残羹倒在竹筒内,寒山若来,即负之而去。(图154)清雍正皇帝后来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赞赏他们的友谊如同新婚夫妇,不离不弃。寒山的诗多表达自己清虚无为、逍遥自在的心态,“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在心头。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这种随缘自适的追求不是人人都能具备的。比寒山、拾得稍早的同类诗人还有王梵志,其诗以说理劝世为主,多宣传佛教思想,语言俚俗,时有诙谐之趣,如著名的“梵志反穿袜,众人皆曰傻。宁可乍你眼,不可隐我脚”,其中透露出对个性的坚持以及对世俗目光的不屑。其诗失传已久,清末在敦煌石室中发现其诗写本数十种,才开始为世人所重视。

佛教对诗歌的另一种影响表现在诗人对佛家思想的向慕上。即使是杜甫这种一向被看作忠实的儒家思想信徒的诗人,在游龙门奉先寺时也禁不住要发几声感慨:“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而以王维等人为代表的山水诗派,则更是受到禅宗的直接影响,后世续其精神者仍绵延不绝。王维是中国唐代的大诗人,号称“诗佛”。相会其出生时,其母梦见维摩诘入其室内,故号“摩诘”。(图155)他一生信奉佛教,先受北宗神秀一脉禅学影响,后又曾皈依荷泽神会,从其参南宗禅。他还曾受神会所托,撰《能师傅碑》,这是关于慧能生平的重要资料。王维对净土宗也很有兴趣,其常去听法的香积寺,即为净土寺院。(图156)王维的诗作受到禅 59 宗思想很深的影响,他的山水诗和酬赠诗中往往包含深远的禅意,此外他还专门写了一些以佛教修行为主题的咏禅诗。王维诗歌的一大特征是用闲定从容的心态去观照世间万物,特别擅于捕捉在大自然一瞬间显露出来的灵机禅趣,在动静、冷暖之间求得内心的平和。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鸟鸣涧》:“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夜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世界是一空灵澄明的世界,世间万物在他看来,都只如自在花开花又落,所以他提倡自由地思考和生活。我们来看这一首《送别》:

下山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卧归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在这里,人生不得意的喟叹被轻松的冲淡了,在王维的眼中,世间荣辱,也不过缘起缘灭罢了,不若学白云悠悠,轻逸自然。他的这种轻松率意的生活态度反映在诗中,有时候却反而带来更深的哲理,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他看来也许只是率性而为,但读者却能从中得到诸多生活中的感慨。

王维的诗中有不少是直接以寺庙为题的,如《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里借着自然的山水之气,来平和动荡不安的内心。又如《蓝田山石门精舍》描写他所亲见的寺僧日常生活:“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在《过青龙寺谒操禅师》中,他更写道:“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这句诗表明他已经深得禅宗三味,将人与佛以及世界相融合起来。(图157)

中国古代跟王维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文人可谓不少。而相关的奇诗妙句更层出不穷。如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语言简单,而意趣缥缈。刘长卿《送长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则在对自然的观照中凸显自己幽独的情怀。相形之下,韦应物《善福寺阁》则显得更加心境明朗些:“残霞照高阁,青山出远林。晴明一登望,潇洒此幽襟。”而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图158)表面上在吟咏桃花,实际上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向往。再如宋之问咏杭州灵隐寺:“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前一句气势逼人,而后一切又回到清远悠然。古刹幽深,佛灯幢幢,禅宗虽然认为日常生活,处处皆有禅机,然究其修行,毕竟仍是远离世俗的。佛家的出发点既然是为人们寻找精神归宿,它便会想尽各种办法寻求解脱之道,而山水园林在这方面带有远离尘世、纯净无染的特性,跟佛家所推崇的净土世界至少具有表面上的联系。体会到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文人学士愿意跑到山间涧畔、古刹丛林来寻找心灵慰藉,在他们看来,佛法跟自然是合而为一的。王士禛在评价唐代山水诗人时曾说:“严沧浪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字字入禅。他如‘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及太白‘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常建‘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浩然‘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刘眘虚‘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蚕尾续文》)

相较于唐代的山水诗人来说,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对于佛法的领略带有更多的个人色彩。(图159)据说他曾写过一首关于佛法的很有气魄的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是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吹不动,也就是 60 说心如磬石,完全不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苏东坡写完这首诗,不禁有些得意,认为自己领悟了佛家的真谛,于是派家人过河送给佛印禅师看,结果佛印禅师阅罢,在上面批了两个字:“放屁!”苏东坡看了气坏了,立刻坐船过来跟佛印论理,走到门前,却见禅师门口贴了一张纸:“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原来禅师早有准备,知道苏东坡惊不起这一激。这个故事说明许多在家居士虽然能够领悟到佛法所指的意思,但要真正实行起来却是很困难的。苏东坡也是如此。他虽然对佛教很有兴趣,但毕竟是个传统的士大夫,儒家思想于他来说占有更重要的地位。用佛禅来调节调节心情还可以,但其内心毕竟不是心如枯井之人,而蕴含着汹涌澎湃之激情。如著名的《念奴娇》起首便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等句子,气势逼人。不过苏轼往往能够在进取与退隐之间求得良好的平衡,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宠辱不惊的心态。《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却又接近于佛老思想了。在苏轼的诗词中,浸透着一种沧桑豁达的美。苏轼还有一首咏寺庙的诗很出名,即《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西林就是庐山西林寺,原为东晋太府卿陶范为高僧慧永所创建的庐山三大寺之一。此诗通过对庐山山峰观察视角的不同,写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自然巧妙,设喻生动,历来脍炙人口。苏轼对于佛理也是有一定认识的,他曾作《阿弥陀佛偈》颂:

我造无始业,本从一念生;

既从一念生,还从一念灭;

生灭无尽处,则我与佛同

因为有这种缘生缘灭的思想,他对于人生的浮沉、仁途的盛衰便能够坦然面对。“常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正是在这种对世事的证悟中,苏轼与大自然结成知交,餐风饮露,不亦快哉。(图160)

跟寺庙相关的绘画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僧人所作的绘画,另一种是所谓的佛画

有不少僧人自己就是著名的画家,如北宋初的僧巨然,受业于南京开元寺,喜作竖式构图,擅画山水。多于峰峦岭窦之外、林麓之间,作卵石、松柏、疏筠、蔓草等,画中幽溪细路,屈曲萦带,竹篱茅舍,断桥危栈,爽气怡人。(图161)又如清初著名的八大山人,他是当时画坛“四僧”之一,善以简笔写意花鸟画,开一代新风。在其所画山水花鸟各种作品中,以神情奇特的水鸟最为引人注意。(图162)另一位僧人画家石涛擅长兰竹花果,笔意纵恣,功力精湛而又尽脱窠臼。其《苦瓜和尚画语录》,是论画的著作,其主要思想是反对模拟,坚持创造,主张以心中之理想,写天地之万物。(图163)

再说到佛画,关于它的起源,最早有一段传说:释迦牟尼成佛后,一位名叫“给孤独长者”的大富商皈依了他,并专门提供了一座花园给佛居住,园中设施齐全,独缺彩画。他便去请示佛陀意见:“若不彩画,便不端严。佛若许者,我欲装饰。”佛于是同意让他画。后来他又去问佛该画什么,佛说:“于门两颊应作执杖药叉,次旁一面作大神通变;又于一面画作五趣生死之轮;檐下画本生事;佛殿门旁画持鬘药叉;于讲堂处画老宿尊荩苾刍,宣扬法要;于食堂处画持饼药叉;于库门旁画执宝药叉;安水堂处画龙持水瓶着妙璎珞;浴室火堂依《天使经》法式画之,并画少多地狱变;于瞻病堂画如来躬身看病;大小行处画作死尸,形容可畏;若于房应画白骨髑髅。”这就是佛画的最早起源。但是如同雕塑一样,最开始的 61 时候并没有佛本身的画像,因为佛教徒认为佛是不可以用画来形容的。直到公元2世纪印度才开始出现佛的画像。

中国佛画的最早记载是在东汉明帝时。永平求法建白马寺,在寺内壁上作千乘万骑三匝绕塔图。《魏书·释老志》说:“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又说:“明帝并命画工图佛,置清凉台显节陵上。”而较早出名的画师则是三国时东吴的曹不兴,他模仿康僧会从西域带来的样本,绘制五尺长的佛像绢画,令人叹为观止。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其画像心敏手运,须臾立成,而且运笔比例适当,可见其才华。据说他曾利用在屏风上误落的墨迹绘成一蝇,孙权见了误以为是真蝇,竟用手去弹,一时传为美谈。到东晋时,卫协声誉尤高,时称画圣,画有七佛图。卫协的弟子顾恺之,在瓦官寺壁画维摩像,因画像神妙而得观者布施百万钱。值得注意的是顾恺之所画的佛像跟印度本土已有不同,据说他画的维摩诘像,有“清羸示病之容,凭几忘言之状”,画出了维摩诘在病中与人交谈的特殊神态。(图164)又有东晋戴逵“十余岁时于瓦棺寺中画”,代表作《五世佛》与东晋顾恺之的《维摩诘像》和狮子国(斯里兰卡)送来的玉佛在当时并称“三绝”。刘宋时有陆探微,梁时有张僧繇。随着佛教美术的不断传入,对于来自印度、犍陀罗和中亚其他各国的外国绘画技法也曾加以不同程度的吸收。如张僧繇采用天竺遗法在建康乘寺门上画出有凹凸感的花朵,因而轰动一时,梁武帝所造佛寺多命其画像。传说他在金陵安乐寺中画四白龙,未点眼睛,众人不解,他便给两只点上了眼睛,霎那间雷电交加,二龙竟破壁飞去,这就是著名的“画龙点睛”的故事。齐时著名佛画家有曹仲达,多画打座入定的印度佛教人物,其画像特定是衣服紧窄,代表人物有《禅定图》,人称“曹衣出水”。当时佛教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都得到了一批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和提倡,起到了巩固封建统治的强大精神支柱的作用,佛教为充分发挥其“以形象教人”的示范作用,遂不遗余力以绘画为有力的宣传手段。这一时期大规模出现的佛教寺塔、石窟壁画和为数更多的佛教行像、卷轴画,其所画佛、菩萨像以及佛传图、佛本生故事图之类,莫不是为了宣扬佛陀的慈悲为怀、佛法的广大无边。通过栩栩如生的绘画形象,使人们相信世间真有因果轮回,从而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到了唐代,佛教绘画更是盛极一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举“两京外寺观画壁”有上都寺观画壁一百四十余处,东都寺观画壁二十处,多出于名家之手。其中吴道子画就有三十二处,(图165)他在长安、洛阳等地作壁画三百余间,情状各不相同,人称“吴带当风”,后世推其为“画圣”,其在长安菩提寺画的“维摩诘变”,其中舍利弗,有转目视人的传神效果。(图166)吴道子的弟子卢楞伽所作《六尊者像》亦是今存佛画名作之一。(图167)中唐德宗时周昉创作水月观音之体,人称其壁画为神品。(图168)长安光德坊胜光寺塔东南院有周昉的画迹,其佛教画曾成为长期流行的标准,被称为“周家样”。五代时贯休以画罗汉知名,所画罗汉形象夸张,大异常人,被称为“出世间罗汉像”。(图169)五代以前的佛画风格,大多中规中矩,以表现菩萨的庄严静默为目的,故而大多体态娴静、清净慈悲。从唐代开始,佛教绘画开始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特征,根据佛教仪轨而创建的佛的形象开始充分体现来自世俗人间的现实审美要求,而菩萨天女也便逐渐染上了体态丰腴、容貌端丽的人间情调。这些在保存下来的敦煌画中还可以看出来。据说以高尚闻名于时的道宣和尚曾慨叹过庙中的菩萨居然和妓女一个模样。宋后文人画兴,于是佛教画分为两种流派。其一继承隋唐规矩,不失尺度,如宋李公麟、马和之,明丁云鹏、仇英,清禹之鼎、丁观鹏等;其一则不拘绳墨,以古朴奇谲为高,如宋梁楷,明陈洪绶,清金农、罗聘等。宋后的佛画中仍有不少名作,如赵孟頫的《红衣天竺僧卷》、《无量寿佛图》,丁云鹏的《罗汉图》,丁观鹏的《释迦牟尼佛会图》、《法界源流图卷》等。(图170)

佛画在唐代可以说达到了一个高潮,宋以后虽继续有发展,但在整体声势上已大不如前。可惜由于会昌法难,唐代的佛画所存已经不多。但敦煌千佛洞仍保存了一些唐代的壁画。其作品虽大多为无名氏所作,但从其风格大致可推出当时的画风。这些壁画的内容,主要是佛 62 经经变故事、净土变相以及佛菩萨像等。佛经变故事画大都是一些生动的小幅故事画,用连续的图画展示其内容,宣扬佛家忍让、善良与因果报应思想,故事以连续的场面展开,从左右向中心发展,构思完整,整个画面古朴雄浑,线条粗放,颜色奔放,给人带来一种动感。经变故事中,法华经变和报恩经变都很有特色,(图171)故事内容丰富而富予变化。净土变相则是佛教净土信仰流行的结果,用图画描写西方极乐世界的楼台伎乐、水树花鸟、七宝莲池等美丽景物,以诱引人们尊奉阿弥陀佛,表现了宗教世俗化的浪漫气息。(图172)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统计,莫高窟壁画有492个洞窟,就有270绘有有飞天图像,共计4500之多。最大的飞天每身约2米高,最小的飞天只有

5、6厘米。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的石窟艺术。敦煌的飞天从艺术上讲,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是由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在敦煌的壁画上,画师仅以几条顺风飞舞的彩带,就将人物轻盈飘逸之姿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既不借助翅膀,也不需要彩云,就这样凌空飘舞,给整个壁画增添了妩媚活泼的气氛。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一个天才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奇迹。(图173)

在繁乱嘈杂的世俗环境中,佛乐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固有文化融合而最终形成中国化的佛教。佛教音乐的发展,也经历了大致相同的历程。最初的佛教徒对于佛教的宣传,只是停留在译经上。但后来他们渐渐觉得要让人们主动去阅读佛经是非常困难的事,于是便开始主动出击,采取公开宣讲的方法。但如果只是大段大段的经文背诵或教义的阐述,恐怕人们听了就会昏昏欲睡。故而渐渐便有了佛教音乐。佛教称自己有八万四千法门,只要有利于众生,皆是方便,佛教音乐在这方面可谓是具有很大的优势。它既能直接传达佛教的理念,而又通过美好的旋律吸引民众,激发其情感共鸣。譬如古寺晨钟,远远听着,便觉余音绕梁,发人深思。而丛林寺院传出的念佛声,也往往给人带来庄严恬和的感受。在繁乱嘈杂的世俗环境中,佛乐使我们的心灵得到静化,妙音清心,觉悟最美,特别是在禅宗的观念中,追求顿悟的效果,而在佛音的感染下立地成佛的,历代不乏其人。

佛教的音乐大致可分为佛事音乐和以佛教题材为主题的佛教音乐。佛事音乐是在寺庙内部,由僧众操持的,包括僧众平时早晚的唱诵、佛菩萨圣诞时的庆祝活动,以及举办各种法会时所唱的各种曲调。而佛教音乐的范围就比较广了,一般只要以推广佛教为目的的音乐就可以包括在内,甚至还可以涵括一些通俗歌曲。中国佛曲的兴起,是以梵呗为始端的。梵是印度语“梵览摩”的省略,是清净的意思。呗是印度语“呗匿”,意指赞颂或歌咏。印度婆罗门自称为梵天的后代,因此习惯指印度为梵,如古印度文为梵文。所谓梵呗,就是摹仿印度的曲调创为新声,用汉语来演唱佛曲。最早的梵呗是曹魏陈思王曹植制成的鱼山呗,唐代僧人道世在《法苑珠林》卷三十四中记载其:“尝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惋,其声动心„„乃摹其音,写为梵呗。”。同时制成的梵呗还有吴国支谦据《无量寿经》、《中本起经》制成的菩萨连句梵呗,以及康僧会传授的泥洹呗。由于梵呗和汉语的区别,中国的歌赞和印度的呗赞之法当然也有差异。正如慧皎大师所说:“东国之歌也,则结韵以成咏;西方之赞也,则作偈以和声。虽复歌赞为殊,而并以协谐的钟律符靡宫商,方乃奥妙。故奏歌于金石,则谓之以为乐;设赞于管弦,则称之以为呗。”所以说梵呗的产生对中国音乐的发展是有裨益的。到了晋代,庐山慧远创立唱导制度,南北朝时涌现出许多擅长佛教音乐的高僧,如道照、昙宗、僧辨、道慧、慧璩等。《高僧传》曾记载昙宗“唱说之功,独步当世”。到了隋代由于中西交流的便利,西域佛教的音乐开始传入中土。唐代佛乐则吸收了天竺乐、龟兹乐、安国乐等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一时之间,佛曲大兴,加上俗讲的盛行,庙会的轰动,朝野上下,对佛曲都有些如痴如狂。加之寺院之内,净土宗流行,而净土要求多诵法号, 63 以求往生极乐世界,这些都为佛曲的大兴创造了条件。现存的唐代佛教歌赞资料有善导《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依观经等明般舟三味行道往生赞》和法照撰的《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这些赞文都是五言或七言句,间用

三、四三言句。晚唐少康则另辟蹊径,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创作新的佛曲。敦煌经卷所载唐代佛曲有《悉昙颂》、《五更转》、《十二时》等调,但具体使用情况已不可考。

唐代的佛教俗讲如前面所言,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唐代的众多寺院,实际上成了社会的主要娱乐场所。任半塘先生在《唐戏弄》中述唐代长安的娱乐场所有歌场、变场、道场和戏场。道场本应是高僧大德聚会讲道的场所,但实际情况却沦为声色交杂之地。唐代戏场也多集于寺庙,钱易《南部新书》载:“长安戏场多集于慈恩(寺),小者在青龙(寺)。其次荐福(寺)、永寿(寺)。尼讲盛有保唐(寺),名德聚于安国(寺),士大夫之家入道尽在咸宜(寺)。”这些都是当时著名的寺庙。在这种情况下,佛教音乐得到大的发展,也是理所当然的。

宋元以后,佛教音乐因为市民阶层的出现而日趋通俗化,当时的寺庙继承了唐代的特征,仍然十分开放。宋代说话技艺的演出场所之一就是寺庙。开封相国寺是当时演出最为繁盛的地方,至今仍保留了不少古代的佛典痕迹。如在音乐典籍中只有曲名未见乐谱的《驻云飞》,在相国寺乐谱中可找到,其结构极似隋唐的大曲。(图174)还有其他的一些乐曲也有不少唐宋大曲或法曲的特点。另外,从曲名和曲谱中也保存有不少词曲音乐的踪迹,如菩萨蛮、浪淘沙、望江南、水龙吟、山坡羊、醉太平等。相国寺音乐集中州佛曲、词曲和民间音乐的大成,是音乐宝库中灿烂的明珠。此外,继唐代俗讲而起的宝卷,在宋时盛极一时并一直绵延到明清,影响了近世多种戏曲及曲艺音乐。在民间的戏曲小说中,常常可以看到佛曲跟民间音乐的融合,佛教法器在明清众多地方戏中经常使用,包括《一封书》、《楚江秋》、《山坡羊》、《皂罗袍》等时曲,这些都是佛曲深入民间,成为市民娱乐生活重要内容的生动例证。这一时期的佛曲跟唐代相比,表面上是大大衰微了,但实际上佛教音乐仍然很盛行,只不过佛曲的歌唱更多地被化为故事性的唱诵,并且跟通俗音乐逐渐结合起来。从总体上说,佛教音乐柔而不弱,清而不躁,对于陶冶身心、愉悦精神都能起到重要的功用,对于宣扬佛法也是大有助益的。

中国佛教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景德传灯录》卷十二睦州道明章下记载这样一个故事:

“秀才访师,称会二十四家书。师以柱杖空中点一点‘会么?’”秀才罔措。师曰:“又道会二十四家书,永字八法也不识。”

这是一段很有趣的禅门公案。主人公道明禅师是唐代高僧,住睦州龙兴寺,人称陈尊宿或陈蒲鞋。这位秀才号称能写二十四家书,但他学习的其实只是形式上的东西,真正的书法精华,或者更直接地说,实际上是禅的精华,他并不曾领会。而在道明禅师看来,如果不能理解宇宙间的根本大法,以佛性入书,则无论对二十四家的书体如何熟悉,也是不可能有大成就的。道明在空中的随意一点,绝不是指习书者熟悉的那个“永字八法”,而是佛家的心法。由此我们可以悟出佛教与书法的关系。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时候,由于印刷术尚未发明,人们只得靠手抄佛经来弘扬佛法,这就使佛教与中国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书法对于中国人来说,历来是修心养性的绝佳艺术,而其与佛所倡导的境界也有相符之处,故而佛教对书法一直都很重视。《放光般若经》、《瑜伽师地论》中说到,“书写”不仅于“十法行”中居首位,而且行此十法能远离魔害,得天龙护卫,不久当得菩提。僧众抄写《佛经》,本来就需要净心屏气,专心致志,而这对于书法的提高,却是大有助益的,(图175)所以历代以来,有不少高僧也兼为著名书法家。如高僧智永为王義之七世孙,著名的“永州八法”的发明者。智永善书,颇有家法。他曾将 64 王羲之作为传家之宝的《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云门寺有书阁,智永禅师居阁上临书20年。后于阁上临得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浙东诸寺各施一本,一时求书者纷至沓来,门槛都被踏烂了,只好换成铁的,人称铁门槛。其“千字文”用一千个不同的字书写而成,奠定了后世草书的笔法规范,历代大家临摹者不计其数。(图176)又如唐代书僧怀仁,曾书《三藏圣教序》,碑文集自義之真迹,苦心经营达二十四年,最终集成此碑。此书点画纵横,结构完整,天衣无缝,充分体现了王书的特点和意味,给人以温润和谐之感。再如唐代的怀素禅师,擅长草书,生性疏放,不拘细行。时人称之醉僧。据唐人陆羽《怀素传》所载:怀素“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时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相传他为练字种了一万多棵芭蕉,用蕉叶代纸、勤学精研,曾署其屋曰“绿天庵”。后来芭蕉树的叶子竟被他用光了,用过的叶子堆满了整个房间。他又用漆盘、漆板代纸,写至再三,盘板都穿,秃笔成冢,终于得草圣三味,“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怀素与张旭并称“颠张醉素”,其《自叙贴》、《苦贴》为书法中的瑰宝。(图177)李白很佩服他的字,其《草书歌行》称:“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由于寺院僧侣中书法家很多,故而社会名流往往纷涌而至,与其交游往来,历代文人墨客因此而对佛法耳濡目染,写下与佛教相关的经典或碑文书贴。如王義之曾书《遗教经》、柳公权曾书《心经》、《金刚经》(图178),苏轼更写有《心经》、《华严经》等十余种,再如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颜真卿、黄庭坚、赵子昂、米芾等,均有跟佛教相关的书法作品行世。(图179)至于撰写碑文、题记者,历代更是不胜枚举,而留下的经典作品也不计其数。如佛教祖庭白马寺,山门内东侧有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书《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字体工正秀丽;再如唐代欧阳询的《化度寺碑》,原碑在长安终南山佛寺,全称为《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此碑书法平正清穆,笔清意长,于雄健中富含深雅之韵,堪称“欧体”的杰构。又如大慈恩寺的大雁塔底层,嵌置着唐代诸遂良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字里行间,温润生焉,如美人婵娟,增华绰约;再如山西龙兴寺有一以大篆而称誉全国的《碧落碑》。文为篆体,共21行,每行32字,除去空阙,实有630个字。碑文的用字和结体,杂取钟鼎、古籀、兼及小篆等文,在前代诸家古体书法的基础上,加以变通创造,整体风格舒畅秀逸,为历来金石书法家所珍视。关于这块碑文,还有个动人的传说。此碑本为唐代的几位王子为其亡母祈福所立,碑成之日,尚缺碑文,恰巧有两位道士前来请求刻之,二人拿到碑文后,便关门封户,闭目静坐,一连三日,昼夜不出。众人觉得好生奇怪,便一起开门看看动静。不料房中空空如也,唯有一对仙鹤在翩然起舞,而碑文却已刻成,且似鬼斧神工,宛然在目。因此事甚奇,此碑甚妙,不少书法名流慕而观之。当时著名书法家李阳冰见了此碑后,爱不释手,徘徊数日,反复研习,但终于未能琢磨出门道来,最后无名火起,竟以槌击碑,羞愧而去。碑上有一块残缺,相传就是李阳冰的槌痕。

除了碑刻之外,有许多书法作品或书于寺院匾额之上,或题于廊柱之间,或藏于经阁之内,寺院赫然成为中国古代书法的一大圣地。如四川峨眉山报国寺为峨眉山进山的门户,其山门“报国寺”匾额为乾隆皇帝手写;而其七佛殿内,藏有宋代文豪、书法家黄庭坚的四幅《七佛偈》木刻条文真迹;藏经楼内更有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兰亭集序》大条幅及郑板桥、康有为、张大千、徐悲鸿等名家墨迹。(图180)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用毛笔写字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即使是佛教徒,也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汲汲于抄写佛经。但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如果能适当抽出一点时间来浏览名山古刹,感染佛法的澄澈无边,观赏古代名书家的轻逸之气,其中所蕴含的精神追求,或者仍是值得肯定的吧。而当我们学书问禅,与高僧墨客展开精神交游之际,恍然神与佛交,飘飘若举世皆浊而我独清,心寂如烟,渺渺不知所归,这种游心骋目,物我两忘的情怀,又岂是凡夫俗子所能领会。(图181)

65

上一篇:电子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党组党建工作制度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