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的运用

2022-09-12

语文教学过程, 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 又是一个“陶冶情操, 培养情趣”的情感过程。认知固然重要, 而情感不可忽视。情感在从认识到形成能力、养成习惯的转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媒介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如果师生双方心灵相通, 则教学顺利、效果明显、目标达成;如果师生双方情感交流出现阻碍, 则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毫无效果可言, 甚至出现相反的结果。那么,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自己的情感呢?

一、寓情于境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除了知识传递、信息交流这一主线外, 还有一条情感交流的主线, 而这一主线往往制约着课堂教学是否正常进行。课堂教学环境是否愉悦和谐, 直接影响着师生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并影响着教学效率的提高。如何寓情于境,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创设的环境不仅包括教室、仪器、挂图等硬环境, 更重要的是情感因素、心理环境、角色的变化。所以, 当教师进入课堂后, 必须要有洋溢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恰如其分的情境氛围, 唤起学生的想象和愉悦的情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力求课堂生活化, 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 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强化感知, 突出体验。学生情绪饱满, 则思维活跃, 从而内心充满强烈的求知欲, 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寓情于文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情感活动的过程, 是教师的教学情感、教材的创作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交融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重视情感教育、情感激发是十分必要的。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饱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体验, 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 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把累积的情感和知识内容的传播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 要加强对课文的赏析, 发掘课文中的情感, 进而让学生接受美好情感的熏陶。另一方面, 加强对课外语文情感教学内容的发掘, 深化课内语文情感教学内容。

要把一篇感人的文章教得让学生感动, 教师也一定要“先感动过”, 要“进入角色”。教师在备课时, 首先应该查清作者的写作背景, 明确作者的创作意图, 尽量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创作冲动, 从字里行间品味作者的喜怒哀乐, 与作者同喜同忧同乐同悲。除此之外, 还必须像演员读剧本那样, 先要找到角色的感觉才能当好学生的“导演”, 引导他们进入教学情境, 接受到语言的感染, 领悟到思想的撞击, 体验到文章的魅力。

三、寓情于声

有人曾说:“声音信号比文字信号更具有音乐性、形象性和感染性。”师生声情并茂的朗读, 不但能博闻强记, 积累知识, 更重要的是还能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受到文章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为此教师可通过范读或指导学生诵读, 读出节奏, 读出意境, 读出感情, 读出美感, 读出“弦外之音”等, 变无声的文字为有声有情的语言, 这样更能使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熏陶, 很快的进入审美的情感之中。

教师的情感也是借助声音来表达的。要使教师的情感准确而又完整地表达出来, 还须寓情于声。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不同于生活语言, 它是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艺术加工, 有计划有安排的语言。在发声方面不仅要求字音准确, 能把每个字音清楚地送到学生的耳朵里, 还要求声音优美动人, 音量运用适当, 该响亮时响亮, 该柔和时柔和, 该高则高、该低则低, 语速也要根据内容需要进行不同处理。一般用于表达急切、震怒、兴奋、激昂等情绪时可快, 用于表达沉郁、沮丧、悲哀等情感时应慢, 一般叙述时可慢, 涉及阐述时可快。并且通过音量的高低变化, 语速的快慢交替, 表达出语言特定的节奏感来。就声调而言, 必须抑扬顿挫, 铿锵有致, 因为不同的声调总是与特定的思想感情相对应的。只有这样, 教师的情感才能被真实地表达出来, 也就是说利用声音将教师的思想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从而对学生产生感染作用。

四、寓情于态

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除了有声语言表达外, 还有其它寓于表演性的非语言的特殊形式, 比如手势、动作、表情等, 这就是态势语言。态势语言也叫体态语言、无声语言, 是指人际交往中用以表情达意的姿态、神情和形体动作。它作为有声语言的一种辅助形式, 是口语交际的重要辅助手段, 甚至可以部分代替有声语言, 或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它将直接或间接地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不同的手势、不同的动作、不同的表情, 皆可以表示不同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修养等。态势语言与有声语言紧密配合, 常常表现为势在必行, 声到“势”到, 如高屋建瓴一挥而就, 使二者浑然一体, 互为表里, 形成洒脱奔放的语言气势, 收到心领神会的语言效果。

总之, 从语文课堂教学来看, 师生间的交流, 不是单纯的知识交流, 而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沟通、信息的传递和教师自身的调节。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 都传递着丰富的情感。因此, 教师情感在课堂中的运用是完全必要的, 它将使师生间形成良好的情感共鸣, 使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上一篇:对龈交穴在治疗痔瘘术后疼痛的临床应用探讨下一篇:企业应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