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论文

2022-04-21

摘要:金融资产的核算是会计教学和会计实务操作中易混淆的难点,其中股票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核算有共同之处也有区别,所以将二者加以对比分析将使学习者和应用者一目了然。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论文 篇1:

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差异分析

【摘要】 金融资产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资产交易在经济生活中日益频繁和重要。随着金融资产相关概念被引入新会计准则,出现了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些都给传统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带来了一些变化,如何准确把握这些变化,是会计账务处理是否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分别将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 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差异

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以归为此类。相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不明确。

一、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差异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核算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活跃的市场上有报价且持有期限较短,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初始入账价值包括买价,不包括交易费用(比如佣金、手续费等),其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的借方)。买价中包含有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应单独作为“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交易性金融资产”下面有两个二级科目,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初始确认会计核算的分录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指买价,不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及交易费用)

投资收益 (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核算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不明确,也就是说,不能确认持有期限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如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如持有意图不明确则列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应当按其公允价值以及交易费用之和入账。“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分类账户,下设四个二级科目:成本、应计利息、利息调整和公允价值变动。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又分为两处情况:

1.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股票,则其初始确认为:买价+相关税费。

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不计入成本,计入投资收益的借方,直接冲减当期的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成本。买价中包含有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应单独作为“应收股利”。其核算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买价与相关税费之和)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

2.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债券,则成本反映面值。买价中包含有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应单独作为 “应收利息”。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面值)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贷:银行存款

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实企业还有可能从另外一种形式取得,那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本来持有最初意图是一定要持到期,因后违背了将该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意图,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会计核算如下所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按其公允价值)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通过以上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处理,不难发现,其实因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为了短期获利,持有期限短,到出售时,对于每笔交易金融资产中的交易费用也容易查证,则为核算简便不将交易费用直接进入成本;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持有期限不明确,意图也不明确,则将其交易费用进入其成本,在股票中直接进入成本,而对于债券,则挤入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中了。当然,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重分类,只能将它转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不能将其进入交易性金融资产。

二、企业持有期间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差异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核算

1.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的核算,如收到原买价中包含的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时,则应该冲减原来的“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如果是购买后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股利或利息,则应确认投资收益,其会计核算分录如下:

借: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投资持股比例)

应收利息(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2.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的变动应该予以确认。如某交易性金融资产其成本为500万元,100万股。假如到了该年12月31日股票上升为8元/股。这时就应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元/股。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0

假如到了该年12月31日股票是下跌为7元/股。这时就应该把损益转出。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核算

1.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为债券的,到了资产负债表日则要核算其利息,分期付息的应该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进入到“应收利息”中,如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其会计核算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可供出售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2.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为股票的,到了资产负债表日则要测试其公允价值是否发生了变动。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了其账面余额的差额或低于了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差额不大),都应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调整。例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原5元/股,共100万股,到了12月31日股票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股票的价格为4.5元/股,应该确认价格下跌所带来的影响,这时就应该确认资本公积减少了0.5元/股,其会计核算分录为: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

接上例,如到了12月31日股票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股票的价格为5.5元/股,应该确认价格上升所带来的影响,这时就应该确认资本公积增加了0.5元/股,其会计核算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

3.资产负债表日减值(公允价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或非暂时性的下降或持续下降没有回升的希望,则应该是确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例如:一项可供出售的资产,2007年6月10日购入的成本是100,到了2007年的12月31日,公允价值是95,变动情况计入资本公积5(差异变动不大),到了2008年12月31日假如公允价值是60,则应该确认资产减值损失35(因差异变动较大,确认减值),但总的资产减值损失应该是40(35+5)。也就是把原借方的差异不大的资本公积也要转入到资产减值损失里面去。其会计核算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减记的金额)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差额)

4.减值损失转回

对于原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随后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事项有关的,应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进行恢复,如为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减值损失恢复核算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除了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外,其余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恢复核算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产减值损失

通过以上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的比较,可以看到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核算比较简单,只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收到利息及股利的核算处理,二是当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而相对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则比较复杂,要从股票与债券分别进行处理,这是由于根据股票与债券的性质决定的,对于债券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一定要计提利息,且要按实际利率法摊销原计入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的金额,而股票则要考虑其在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计入到“资本公积”,当然还有一个股票与债券都要考虑的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是否发生很明显的下降,如发生了,股票与债券都要计提减值损失,而公允价值回升,又都要进行减值损失恢复的核算。

三、企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差异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的核算

交易性金融资产由于持有期限比较短,是一项流动资产,当企业认为无利可图或急需流动资金使用的情况下,会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出售,将原账面的金融资产的余额转出与实际收到的金额的差,计入“投资收益”,而将原计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计入“投资收益”,以使其余额为零。其具体会计核算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贷:投资收益

或:借:投资收益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时的核算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限不确定,但总有一天,会由于各种原因进行出售、债务重组等终止确认该资产,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将要把原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转出,将因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资本公积”的变动的金额转出,这些与实际收到金额的差额,进入到“投资收益”。其具体的会计核算如下所示:

借:银行存款等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也可能在借方)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通过以上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的会计核算,可以发现其两种核算大同小异,都是将原有会计核算科目的金额转出,与实际收到的金额的差额,计入到“投资收益”,不同的是核算科目不一样。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人民出版社, 2006.

[3]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3).

[4]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1).

作者:洪 娟

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论文 篇2:

股票在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会计核算比较

摘要:金融资产的核算是会计教学和会计实务操作中易混淆的难点,其中股票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核算有共同之处也有区别,所以将二者加以对比分析将使学习者和应用者一目了然。

关键词:交易性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会计核算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的区别

(一)持有的目的不同

会计准则中所阐述的金融资产是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情况: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3.属于衍生工具,如国债期货、远期合同、股指期货等。但是,被指定且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另外,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情况:1.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2.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估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1)贷款和应收款项;(2)持有至到期投资;(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由此可见,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在无法指定为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外的剩余选择。对于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金融资产,既可以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也可能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不明确。

(二)会计核算中所使用会计科目不同

1.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企业持有的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均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其中涉及的主要会计核算科目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用来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用来核算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情况;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用来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所形成的收益或损失;投资收益:用来核算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所发生的交易费用和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中所收到现金股利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过程中所获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的会计核算主要通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来核算,其会计处理过程所涉及的主要会计科目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用来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用来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情况;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用来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收益或损失;投资收益:用来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时所获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的对比核算

(一)初始计量的核算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初始计量时,按照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下面以分次付息债券为例分析两种金融资产的各核算环节。

1.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核算股票的购买价)、“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投资收益”(购买股票发生的交易费)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购买股票实际支付的价款)科目。

2.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核算股票的购买价和交易费用)、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购买股票实际支付的价款)科目。

可见,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初始计量和记录时,区别就在于交易费用的记录,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记入“投资收益”科目中,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成本中。

(二)后续计量的核算

1.宣告发放股利的会计处理为:

(1)交易性金融资产宣告发放股利时,借记“应收股利”(核算宣告但尚未收到的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核算企业股票持有期间“落袋为安”的收益)科目。收到股利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利”科目。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宣告发放股利时,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收到股利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利”科目。

由此可见,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企业宣告发放股利和收到股利的会计核算相同,其收益都是企业可以实际收到的收益,故都作为“投资收益”来核算。

2.期末计价处理。

(1)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价值应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来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损益。在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为: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当股票的期末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时记入借方,反之记入贷方)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当股票的期末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时记入贷方,反之记入借方)科目。

解释:由于企业所持有的股票并未变现,故其股票的价格波动是常态的,其收益或损失也是暂时的,并未落袋为安,所以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反映这种价值的波动更为贴切。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期末价格发生变动时,其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中,其会计处理为: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当股票的期末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时记入借方,反之记入贷方)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当股票的期末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时记入贷方,反之记入借方)科目。

可见,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区别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损益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计入损益,直接计入企业的资本公积中。

3.期末减值处理。

(1)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并没有关于股票减值的核算,如果股票价值下跌,其核算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价值下降核算相同,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当股票的价格回升,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即可。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并满足了资产减值判断标准和确认条件,则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发生减值时,原直接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入“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处理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最后倒挤金额)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本期期末减值金额)科目。应注意的是,“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的“金额”,不仅仅是损失金额,而且是正常涨、跌价汇总后的余额,即若发生减值,原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中属于正常波动的金额也应一并转销。

若计提减值后,可供出售金融债券的账面价值又得以恢复,则会计处理为: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值得注意的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公允价值下降,如果是暂时性的、可恢复的、小幅的跌价,则为正常的波动,此时的会计处理按照正常价格波动进行期末计价;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下降是非暂时性的、难以恢复的、大幅的贬值,则按照减值来处理。只有出现了减值的客观证据,才能判断为减值。并且,在某个时点,“跌价”与“减值”只可能出现其中之一,二者不可能同时出现。

(三)处置的核算

1.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借记“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出售价款)科目,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或借记,转销该明细账户的余额)、投资收益(或借记,为倒挤差额)等科目;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销该账户余额,可能为相反的会计分录)科目,贷记“投资收益”(股票出售,价值不再波动,其累计的暂时性损益“落袋为安”)科目。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或借记,转销该明细账户的余额)、“投资收益”(或借记,为倒挤差额)科目。同时,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销该账户余额,可能为相反的会计分录)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三、举例说明

2012年4月20日,华业公司按每股7.6元价格购入嘉实公司每股面值1元的股票80 000股,并支付交易费用1 800元。购买价格中包含每股0.2元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该现金股利于2012年5月10日发放。有关资料如下:

(1)2012年12月31日,华业公司持有嘉实公司股票的每股市价为6.2元。

(2)2013年4月15日,嘉实公司宣告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25元,该现金股利于2013年5月15日发放。

(3)2013年12月31日的每股市价为6.6元。

(4)2014年2月20日,华业公司将持有的80 000股股票售出,实际收到价款560 000元。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

要求:分别假设华业公司将该股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完成相应的会计处理(小数保留到整数)。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2.刘永泽,陈立军.中级财务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王晓云,女,会计师,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讲师,从事会计理论、实务及教学研究。

作者:王晓云

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论文 篇3: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异同分析

摘 要 随着我国金融投资环境的改善与健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闲置的资金投入到金融市场,金融资产占企业资产的比例也日益增大,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愈发重要,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异同点,以求在会计工作中能更清晰地进行两类金融资产的核算。

关键词 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异同

随着我国金融投资环境的改善与健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闲置的资金投入到金融市场,金融资产占企业资产的比例也日益增大,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愈发重要,当企业初始取得金融资产时,将取得的金融资产划分为四类:(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二)持有至到期投资;(三)贷款和应收款项;(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会计账务处理过程中,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最为容易混淆,既有明显的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点,本文逐一进行比较分析。

一、两类金融资产的会计账务处理相同之处

1、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初始计量及后续计量均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是确认和计量这两类金融资产的关键。以公允价值作为这两类金融资产的计量属性,主要是为了反映该类金融资产相关市场变量变化对其价值的影响,把该类金融资产和市场紧密的结合。

2、初始入账金额不包含企业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债券利息或现金股利。当企业取得两类金融资产所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示发放的债券利息或现金股利时,均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进行处理,通过“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科目反映。

3、企业持有期间,两类金融资产均按公允价值计量。在资产负债表日,两类金融资产都应当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调整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由于公允价值会受到交易市场的影响出现变动,为了体现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企业应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调整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当公允价值大于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时,企业应当调增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反之,则应减少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4、金融资产持有过程中,确认的应收股利或利息都计入了当期的投资收益。 这两类金融资产,在持有的过程中,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需要确认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的,都要在当期通过“投资收益”科目计入当期损益。

5、出售这两类金融资产时,均按照公允价值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来计量。也就是冲减“投资收益”科目。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6、处置这两类金融资产时,都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项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科目,同时还应当把原来由于公允价值变化形成的累计变动额转出为“投资收益”科目。

二、两类金融资产的会计账务处理不同之处

1、持有目的不同。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如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买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对于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企业可以将其直接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例如,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如企业没有将其划分为其他三类金融资产,则应将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相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不明确,时间可长可短。

2、初始计量的交易费用账务处理不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记入“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计入初始成本,通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反映。

3、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时处理不同。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即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4、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处理不同。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交易性金融资产因其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所以不必计提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按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按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融,贷记“资产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随后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后事项有关的,应在原确认的减值损失范围内按已恢复的金额,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的,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5、持有期间确认利息收入的核算利率不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的实际利率计算所得的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科目。

6、金融资产之间重分类的处理不同。当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时,使某项投资要进行重分类,重分类只能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这三类金融资产之间进行,但是不能随意进行重分类。交易性金融资产一旦在初始确认了,就不得进行重分类。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金融资产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反映它们投资获益的共同特性上,而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出现的最本质的原因在于企业持有资产的意图和期限不同。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Z].2006-02-15

[2]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Z].2014-04

[3]覃国铮.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其他类金融资产会计核算差异比较[J].财会月刊,2008(10).

[4]中华会计网校.新企业会计准则精读精讲[M].人民出版社,2006,7

作者:张艳红

上一篇:审计结果的处理研究论文下一篇:相似形初中数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