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初探

2023-01-12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青少年强则国家强, 青少年兴则民族兴。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事关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 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共同参与。教育部周济部长说过“教育, 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作为一名中学生物学教师,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 我始终奉行“成人才能成才”的教学理念, 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1 努力让学生感动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在几年的科研教改实验中, 我始终坚持着努力让学生感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 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苦冰霜, 来日必成凡夫俗子。”如果我们不改变这种重智轻情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纵使口吐莲花, 也未必能使青少年学生“顽石点头”, 为了在学生冷漠的心田中激起情感的连漪至浪花我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 着力培养“多情善感”的学生。记得有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 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现代学生接触事物很广泛, 他们不再以为老师是权威, 他们已逐渐有自己的观点。因此, 在本轮的德育科研实验中, 我总是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 让青少年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 经历动机的冲突, 情感的激荡, 认识的升华。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 要在平静的水面击打出浪花, 只轻轻拍击一下是不行的, 要在学生心头引起持久汹涌的感情“巨浪”, 只轻轻“搅动”一下是绝对不行的, 要善于晚起和诱发青少年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在七年级上学期的时候, 很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新校园和新课程, 觉得很压抑, 有的人因此一撅不振。如何使学生树立信心战胜困难?我就抓住时机向学生们介绍了中国特有的——黄山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黄山松生命力无比顽强, 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 以“奇”闻名于世,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松在贫瘠的岩缝中存活、成长。它不怕酷暑、暴风雨和冰霜, 四季常青, 郁郁葱葱, 生机勃勃。是磨难成就了它坚强的意志, 挫折成就了它的非凡和卓越。我组织学生到师范学院后山去游览, 观看各种野生动植物, 使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 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使命感。组织学生调查附近的工厂、河涌、垃圾处理场等等, 当他们看到污浊的河水、遍地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物时, 懂得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并自觉到保护环境的行列。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2 深化课程改革, 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

道德的养成、信念的确立仅仅靠知识的灌输和理念的教授是不能完成的。没有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的体验环节, 没有符合青少年学生特点的实践活动, 思想道德教育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 我们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广泛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 通过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 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活动“设计校园绿化方案”中, 我们让学生分小组仔细调查和勘察整个校园, 绘出校园绿化现状示意图。然后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收集有关园林学和园艺学的资料, 调查周围环境优美的社区和学校等, 吸取其中设计的优点作为参考。最后各个小组都画出自己心中美丽的校园。通过活动学生认识环境需要绿化、地球需要绿化、我们的校园需要绿化, 只有在一个环境优美、生机盎然的环境中, 才能培养起青少年学生们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情操;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又如在活动“调查学校周围的生态系统”中, 学生通过走访、实地调查, 了解到近年来学校附近的植被减少了, 动物的多样性减少了, 生态平衡受到一定的破坏。通过活动青少年学生领悟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认识到了参加植树造林, 保护每一片绿叶, 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 根据教材内容积极发挥服务育人的作用

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要从关心爱护青少年学生的角度出发, 在满腔热情地关注、解决学生学习、生活、成长遇到的问题中进行教育和引导, 在耐心细致地解疑释惑中帮助学生辨别是非、美丑、善恶, 把思想道德教育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如在学习“人的生殖和发育”时, 根据青春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和黄金时期,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发育中, 面对突如其来的生理、心理变化, 很多学生感到不知所措。为此我们开展了以“青春期卫生”为主题的知识讲座, 播放有关青春期发育的教学光盘, 及时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方面的知识, 解释他们心中的困惑, 指导他们正确对待青春期出现的生理变化, 正视自己的性别“身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让学生认识到在青春期应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又如在每年的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之际, 我们都组织学生观看预防艾滋病的专题片, 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引起的, 艾滋病毒主要存在于人的血液、精液和唾液等体液中, 主要通过性传播、母婴传播途径传播。使学生在活动中树立珍惜自己、关爱他人的思想品德。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 我深深的懂得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 才能给人以阳光, 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 才会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

摘要:青少年强则国家强, 青少年兴则民族兴。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事关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 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共同参与。

关键词:德育渗透,感动,育人

参考文献

[1] 潘树波.谈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

[2] 王策三.教学论稿.

上一篇: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一篇:浅议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