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教育培养创新论文

2022-04-16

摘要:社会的发展使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创新型人才学校责无旁贷。对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应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造性人格的构建两个角度来开展,从这两个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培养的对策和优化措施,对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人格教育培养创新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格教育培养创新论文 篇1:

构建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众所周知,现代教育的主旋律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型的教师,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型领导力的校长。具备创新型领导力的校长的关键是校长的人格魅力,而校长的人格魅力将影响到教师及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历史。人类社会的每一点进步无一不是追求变革与创新的结果。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世界格局多极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高度知识化、信息化以及日益增多、日益完善的高科技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命脉,知识经济时代就是创新更为广泛、更为深刻、更为加速,创新已成为时代的基本特征。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哪个民族和国家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就能迅速发展和强大;哪个民族和国家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就注定要走向落后,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光荣传统。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之一是建立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宗旨就是对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涌现提出了期望。这是关系到中国能否持续发展,实施民族复兴大业的战略问题。普通高中作为人才培养根基,义不容辞要承担自己神圣而崇高的使命。

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速度与质量的关键因素。创新型人才的素质主要表现在:一是要有创新的观念。知识经济时代是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要树立终身教育观念,要培养对新事物、新科技、新信息的敏锐感受能力。知识经济的增长已不同于传统经济那样依赖外延扩张型的大投入,而主要是靠知识创新和转化。这种结果要辅之以观念的创新、制度的创新和文化的创新。二是要有广博的知识。当今社会,知识既急剧分化,又高度综合,虽然知识和创造力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正比关系,但是知识越广博,产生新事物、新观念、新设想的基本要素就越多,竞争中取胜的几率也就越大。三是要有创新的能力,即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共存合作和沟通能力。

一、普通高中学生的现状

普通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格发展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许多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心理学家们对个性人格品质与创造性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创新绝不仅仅是认知与智力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个体人格的问题。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创造性的人,健康人格的人将以创造性的、生产性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对 1800多个自我实现者的研究表明,创造性是健康人格的一个基本特征,人格越健康,就越富创造性。各学者的解释体现了人格与创造性的密切关系,因此,人格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有中学曾对367名高中生进行卡氏16PF人格测验将其结果和与常模进行的比较发现,高中生在乐群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和实验性五个因素上明显高于常模。这一测验所显示的高中生的人格特点,也表明了高中生的人格具有青少年人格五因素的特点,即外向性、宜人性、责任感、情绪性和开放性。乐群性与外向性、宜人性和开放性是相联系的,表明高中生喜欢交往,渴望理解和支持。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和实验性是创造性人格的重要品质,是创造性人才应具备的人格。但是,由于本测验学生在有恒性、怀疑性、忧虑性和自律性上显著低于常模,说明中学生的人格还有很多不健全的因素,这与当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不无关系。尤其是中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的任务越来越重,升学的压力逐渐增大,所以很容易出现人格的缺陷和障碍。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预防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测查结果表明,高中学生人格发展在男女性别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男生在恃强性、实验性和独立性上高于女生,表明男生比女生更好强、大胆、自信、少依赖。分析其原因,男性的好强与独立人格,既有社会因素也有生物因素,与社会对男女不同性别所给予的不同期望有关。女生在乐群性、兴奋性、幻想性、敏感性和紧张性上高于男生,说明女生比男生的人格更表现出外向、依赖、重感情、轻松活泼、喜欢幻想、做事认真、好感情用事、人际关系复杂等特点。

依据高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可以知道,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注重素质教育,特别重视人格教育,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传统教育中存在的较弱的文化陶冶、较窄的知识视野、较死的教学方法等弊端,以及教育中过重的功利主义而提出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它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教育目的,强调受教育者人格的健全、内在潜能的发展、文化知识的提高和道德行为的规范。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思维、如何做事,在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协调发展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从更高的层面看,素质教育不仅高度体现了教育的人文精神,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在更高层面上的统一和协调。

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及实施新课标以前,我国的基础教育,由于受升学率的影响,过分强化文化知识教育,形成了一套过窄、过深的文化课程体系,这套“应试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较窄,文化素质有明显缺陷,广泛适应和创造能力差。审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要全盘否定过去,而是要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改革普通高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民族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和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基础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正是要通过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加强人格教育来实现的。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可以促进能力的增强,强的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普通高中的薄弱环节。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高的素质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知识和能力进一步扩展和增强。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注重素质教育,特别重视人格教育才能让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才能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说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高中学生正处在人格发展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健康人格成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较之于传统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尚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探讨和研究。通过校长培训班的学习,结合普通高中教育的实际,我认为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解放思想,改革课程结构,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重点

解放思想的精髓在于勇于创新。创新人才培养不是一种类型,而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如果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以及学生不能改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际工作中就很可能走老路、走套路,即使某些局部有些创新,但整个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全过程是不可能完全实施的。因此,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在理论和实践上创新。目前,普通高中学生更多是追求考试分数,而忽视了对自身能力的要求。这样的结果,使我们教学及教学管理的重点都放在学生的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上,教学方法也只是传承式教学,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考试取得高分,因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主观能动性,在知识的长河里,他们只会继承,但难于创新。我们要转变教学重点,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培养学生的强烈事业心和使命感、责任感上,这是创新的先决条件。通过研究性学习,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如测验所反映的学生乐群性特点,就是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合作、交流和团队精神有关。据有关调查发现,现代许多的科技创新成果都是集体合作的产物。要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开发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创新是一种崇高的追求,它与高昂的精神状态、高尚的精神境界紧密相联。没有强烈的进取心、事业心和使命感、责任感,就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

2.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大力提倡个性化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个体差异万千,为了提高学生能力,应该大力提倡学生个性化学习,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其次,教会学生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文字教材、网络课件、音像教材等)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尤其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方法。学生通过各种媒体资源的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开展各种创新活动,如科技发明创造、音体美创新、数理化奥赛等活动,使学生在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独立性和实验性等人格特质得到健全和发展。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标新和立异关键在新和异,实际上是一种创造,要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甚至与教师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在新和异上作文章,鼓励学生尝试一点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哪怕是微不足道或幼稚可笑的东西,打破学生思维定式,萌发学生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并在学分上对富于创新的学生有所倾斜,以资鼓励。这样就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上营造一个思创新、求发展的氛围,为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提供肥沃的土壤。

3.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创新的人才步伐

熊彼特(1883—1950),1912年出版了他最重要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指出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这包括:引进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例如,建立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创新人才的培养更需要有创新理念和实践的创新型教师。著名教育学家钱伟长曾明确指出,没有创新实践的教师教不出创新型的学生,甚至由于对创新的不理解而压制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思想解放是创新管理、创新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环境,创新理念的宣传和普及是创新实践行为的通行证。

首先,要开展上岗培训,转变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观念。充分掌握利用多种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的技术和方法,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颁发合格证上岗。鼓励教师多做课件,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教学。其次,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变以往教师在前台授课,学生在后台听讲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代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的引导、督导式教学方法。教师授课不是每章、每节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学习这些章节,答疑解难。第三,在教学中,尽可能挖掘教材中的思考点,提出教师的富有个性化的观点和建议,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在无数次的智慧火花的碰撞中锤炼出创新人才。第四,要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制度。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特别要转变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第五,教师讲课应贴近社会、时代、生活,让课堂成为活生生的社会,把各种社会现象、学科前沿知识、高科技引入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学生工作、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难以解答的问题也能在课堂上提出,寻求老师及同学的帮助,让课堂成为学生实际工作中的良师益友。这样形成了社会大课堂,课堂小社会,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良性循环。这种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我们还必须注意到,既然是创新,它就是一种探索、一种尝试,是一种“闯”和“试”,因此,创新有时还要面对和承受政治上、工作上可能出现的各种艰难和风险。思想懒惰者、素质平庸者固然与创新无缘;具有一定素质和能力的人,如果没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进取心,不排除个人的私心杂念,即使看准了的,也未必就会“大胆地去试、大胆地去闯”。因此,创新人才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营造良好的氛围。要建立一套有效的体制、制度和规章,鼓励、督促与保障,既允许探索与试验,也允许失误和修正。对创新和探索过程中的失误与代价持理解宽容的态度。

人格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人格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依靠创新型校长领导力,彻底改变旧的、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格培养观,彻底转变高中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功利倾向,着力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人格真正得到全面发展。针对目前学生人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依靠校长的人格魅力,在学生人格品质的优化和培养上,要加强和重视对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情绪调控能力、挫折忍受力的培养;要尊重学生人格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在人格培养上,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活动,有效地消除和解决学生人格发展中的缺陷和障碍,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达到培养出创新人才的目的。

(作者单位: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

作者:张新喜

人格教育培养创新论文 篇2:

浅析大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摘要:社会的发展使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创新型人才学校责无旁贷。对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应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造性人格的构建两个角度来开展,从这两个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培养的对策和优化措施,对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思维;创造性人格

1950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创造力概念以后,关于创造力问题的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的关注。全球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已经取决于知识和科技创新,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手段。现代大学是人才培养机构,应将人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使命。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

(一)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泛指个人创造新事物、新概念、新产品的能力,是人类创造性的操作化、具体化和物质化。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认为创新思维本质上是由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组成的。

聚合思维(又称辐合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它十分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试图形成对外界事物理解的种种模式,追求问题解决的惟一正确答案。由此,聚合思维是一种有条理、有范围的收敛性思维,它具有方向性、评断性、稳定性、服从性和绝对性等特点。它是依据已有的信息和各种设想,朝着问题解决的方向,求得最佳方案和结果的思维操作过程。聚合思维一般包括演绎思维和归纳思维两种方法。

发散思维(又称辐散思维)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它不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追求问题解决的惟一正确答案,它试图就同一问题沿不同角度思考,提出不同的答案。由此,发散思维是一种无规则、无限制、无定向的思维,具有灵活性、流畅性、多变性、新颖性和相对性等特点。发散思维一般包括逆向思维、曲解思维、脑风暴、夸张思维等方法。

(二)创造性人格

人格泛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特征通常表现为个性特质。大量研究表明,创新不仅是一个能力开发,也是一个特质培养。换言之,要提高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也需要培养与创新有关的个性特质。这主要包括意志力、观察力、乐观、独立、幽默、富于社会责任感等人格品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智力因素相近的情况下,人格因素可能成为创造力的关键因素。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坦伯格发现,个性中的兴趣和动机是使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驱动力。兴趣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是个体从事创造思维的内驱力。兴趣和动机可以驱使个体集中注意于所从事的创造性活动。美国心理学家托伦斯在对创造性学生行为特征的研究中也发现,他们的特征是:好奇心,不断地提问;思维和行动的创造性;思维和行为的独立性,个人主义;想象力丰富,喜欢叙述;不随大流,不过多依赖集体的意志;主意多;喜欢搞试验,顽强、坚韧;喜欢虚构,富于幻想。

一些调查研究显示,中国大学生一贯忽视创新中的幽默和审美品质,这使得他们对创新的概念认知和价值判断重社会性而轻独创性,重实用性而轻审美性。此外,中国大学生还大多将创新代表人物与学界、政界、商界的名人联系起来,缺乏对创新的大众化认识。由此,完善中国人的创新人格,亟需加强对创新中幽默、审美特质的

认同及对大众化创新表现的追求。

二、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对策

(一)提高对新形势下创新思维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是全面推进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在当前复杂国际环境和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保证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才能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高等院校作为培养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从战略和长远的角度出发,从思想上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构建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激励机制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应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等活动,采取有效激励机制。舆论激励机制,就是强调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通过各种舆论工具在高校中广泛宣传大学生培养创新思维的重大意义;活动激励机制,就是统一组织大学生开展和参与科技发明赛、科技论文写作比赛、科技素质全能赛等活动,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活动氛围和创新思维锻炼环境;榜样激励机制,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挖掘大学生中的创新拔尖人才,大力宣传,并将其树为典型;兴趣激励机制,就是通过理想教育和科学教育,激起学生的兴趣,将其引导为学生长期的、稳定的兴趣并使之内化。

(三)从理论层面认识,大力推行创新思维训练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是提高其创造能力最快捷的方式,也是实践活动中运用最多的方法,主要有发散性思维训练、直觉思维训练、形象思维训练等方法。发散性思维要求大学生尽量增加头脑中的思维角度,学会从多个角度观察同一问题,并经过思维角度和层面的变换,运用类别变动法,达到思维层面的不断变通;创新思维常以直觉思维的形式表现出来,直觉思维鼓励大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假设,展开想象,训练其抓住偶然出现新异念头的方法,尽量多获得一些感性知识和经验;形象思维在创新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形象思维鼓励大学生接触大自然中的各种各样的事物,提高对事物的敏感性,从而促进形象思维能力的产生和创造力的培养。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提供有力保障

大学生创新教育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育者,也是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有力保障。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培养出创新型的大学毕业生,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作为坚强后盾,必须时刻做好教师的师德建设和现代教育理论培训工作,努力使教育从老师讲授为重点的观念,转变为学习知识前提下以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为重点的观念,唤醒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生学会学习。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素质教育工作者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辅导员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批判性以及人格独立性,更好地发挥其创新思维个性。

(五)注重实践锻炼,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近几年来,各地和各高等院校的教育实践说明,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工作的生命在于贴近实际,不断实践。充分利用课堂优势,采取实践教学、高校交流、理论学习等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同时开辟实践性强的“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其创新意识。加强大学生的实践学习意识,广泛运用学术报告、专家论坛、报刊、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新思维培养,利用各种方式,如与社会企业联合办学,组织学生到社会中考察;举办各种类型的特长培训班,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等,在培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提高其创新能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创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增强大学生发挥个人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在创新中的实践和探索,提高自身学习和锻炼的能力,更好地将大量先进知识运用自如,从而更好地为自身服务。

三、大学生创造性人格构建的优化措施

创造性人格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为了适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需要,应该把培养大学生创造性人格作为教育的基本任务。针对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状况,采取一定的优化措施在当今形势下显得非常必要。

(一)培养优良校风,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富有个性的优良校风,通过客观环境和人际环境的感染、模仿、暗示等心理机制,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塑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从人格教育的角度,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心理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主要指学校中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的社会心理气氛、良好的校风与班风等。因此,创造优良的校风,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重视富有个性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的培养,必须重视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娱乐和社会活动,引导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培养自身的创造性人格。

(二)加强人格辅导,强化个性培养

创造性大学生往往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个性的独特性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创造性人格的一种反映,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人格。美国心理学家史密斯主张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中,“教育者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设定开发创造性的条件,创造性所需要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知识环境。”创造这样的环境就是要对学生加强人格的辅导,这是专门为开展人格教育而专门设计的一种课程,它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或调整学生不良人格心理为目的,形式上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内容上充分考虑学生人格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对学生的认识、情感、态度与行为各方面施加积极的影响,强化大学的创造性人格,从而起到调节学生心理状态、培养良好人格品质的目的。

(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

开展创造性人格培养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要把人格教育与常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加强学科渗透作用,要求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的目的。学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学科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而学生的各种人格品质也在学科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如果没有学科教学的配合,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和开展是有限的、不协调的。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涵了不少适合人格教育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人格辅导的教育情景,它不同于专门的人格辅导,它同各科具体知识紧密相联,是一种具体的、特殊的培养方式。因此,要充分发挥在各个学科教育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的作用。

(四)充分发挥创造性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

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与高校教师的创造性人格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的创造性品质不仅使自己的生活获得成功,而且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只有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富有创造性,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人格的大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认为自己的老师是由衷地工作时,也就会把自己看作是较有能力的,并认为自己的创造力也是受到内部推动的,从而形成较强的内部创造动机,因此,教师可以以良好的创造性人格如自主性、独立性、开放性以及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意志等全面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消除人格障碍,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健全的创造性人格。

(五)对人格障碍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工作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调整人格发展中的心理偏差。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咨询手段,如设置心理咨询信箱,开辟人格辅导专栏、举办心理卫生讲座、开通心理咨询电话热线等,并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跟踪把握学生心理上的波动变化状况。对已经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学生,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专门的调节,使之恢复到正常状态,从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人格向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岳晓东,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9(10).

2、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3、哈麗雅特·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M].商务印书馆,1982.

(作者单位: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作者:贺岩玲

人格教育培养创新论文 篇3:

以生为本,实现语文创新教育

[摘要]语文教育的本质是立人,新课改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践行课改的真谛,在于以生为本实施创新教学。语文创新教学必须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摒弃浮躁、肤浅、作秀式的语文教学过程和方法,开发、唤醒学生创新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创造动机,促进学生形成创造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关键词]以生为本 语文教育 创新教学

[作者简介]李梁(1965- ),男,浙江温州人,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儿童文学和课程教学法。(浙江 温州 325035)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以来推行的新课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力度最强、要求最高的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开始的实验区试行到后来的全国推行语文课改,都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总结出了不少经验,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从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方面而言,不少教师还存在着浮躁、肤浅、作秀式教学现象,有悖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和精神。这些现象的实质在于对新课程标准的领会处于浅层次状态,没有真正从教育本质和新课改的实质意义高度来认识新课改、实施新课改。语文教育的本质是立人,新课改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践行新课改的真谛在于以生为本,实施创新教学。对于语文课改来说,只有立足于这个出发点来设计语文教学过程和进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才能实现新课改的预期成效,真正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一、着眼关怀,注重以人为本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发展科技、发展文化等职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重要的作用。但教育发展人的个性的职能,在很长时间里被忽略了。从根本上说,教育是一种关于“人”的生产,是一种关于“人”的关怀,关于“人”的塑造。正如近代教育理论奠基人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教育在发展健全的个人。”教育要根据社会、个体发展的需求及个体成长的规律,对个体进行塑造,塑造成符合社会需求、符合个体成长特质的健全的“人”。学校教育,通过课程的设置,教育教学活动的完成对个体的学生进行塑造。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阶段,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承担着“立人”的任务。语文课程既要完成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还要承担起承接和传递人类文化的大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特别是语言能力的发展,是语文教育的首要目标,而这对人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过,语言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打开人们心灵深处的钥匙。语文教育应当视学生的言语行为为其生命现象,并以此为出发点探求每一个生命的特质加以发展,因而,语文教育应该以人的发展为其逻辑起点。人是自我的,又是社会的,教育就是要促进两者的统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开宗明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从这个意义来说,人主要是以语言交际所获得的精神存在作为中介来沟通联结其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同时,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是思想的外壳,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人主要通过语言文字进行交流以实现自我与社会的统一。在此过程中,人既继承已有的文化,又要创造出新的文化。由于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的原因,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强调语文教育的社会教化功能,极少关注个体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忽略了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个体生命成长的过程。

教育关注个体生命的发展,实际上是关注人性的发展,关注个性的发展。巴班斯基说: “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和相互联系是教育过程的规律。”语文教育是传递以语文课程形式组织的人类生活经验,并以掌握语言为中介进行文化创造来促进人类个体发展的教育活动。把学生培养成有独特个性的人是语文教育的不懈追求。语文教育个性化的实现应体现在语文教学的人性化、个体化上,体现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语文创新教学就在于以学科独特的个性去张扬学生的人文个性,以情的激发、美的熏陶、理的启迪引导学生感悟,以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去健全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由于语文课程的独特性,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应重在对学生个性言语品质的培养、个性思维品质的培养。而每个学生的天赋、成长环境不同,思维特征也千差万别。学生年龄尚小,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亟须训练和发展,但他们的想象力丰富,思维少了许多成年人的框框,总是会迸出让成年人惊奇的极具创造力的思维火花。我们应当及时抓住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鼓励他们大胆思索,勇于实践。语文教育的创新,就是要发展学生的个性,为个性发展架桥铺路,为个性发展搭台唱戏。因此,语文教育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人文教育和主体教育,重视人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建构。既促进学生当前的语文学习,又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既满足个体生命需求,又通过生命个体的自由发展来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才是真正的“立人”,语文课程改革的精髓所在,也是践行新课改的出发点和归宿之所在。

二、强调全面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立人是教育对学生的关怀,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立人”呢?立人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共生体。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科学需要人文导向,人文需要科学奠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有科学的基础和科学的精髓。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这是将科学性与人文性和谐共生的最好体现。一味强调工具性漠视人文性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伤害;一味强调人文性抑制工具性是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损害。只有将两者和谐共生,才能和而创新。语文就是培养学生怎样学会学习其他学科的学科,是解决学会学习原认知问题的。语文以外的其他学科,都是以语文为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需要学生凭借语文能力进行学习。而语文学科正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凭借语文能力更好地形成相应的学科能力,从而实现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因此,语文是百科的基础,也是立人的基础。

在以立人为本的视野下,我们再来进一步认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创新能力或称创造力,是人的一种综合性心理素质。它有三个主要构成成分:一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二是创造性个性倾向,三是创造性表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在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播种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打好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语文教学要遵循以人为本、发展个性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现代教学论认为构成教学活动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四个要素。语文教学曾以教材为本、以教师为本,新课改以来,这种状况已经得到较大的改善,但教师仍过于强势,学生的地位仍处于被动。学生不是演员,教师不是导演,教学过程不是教师的灌输过程,而是学习者的自我建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利用学习环境自主建构。

语文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和独特的品质。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广泛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考,亲身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以不断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语文教学要走向以学生为本。课堂不是教师展现才艺的舞台,不应以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自己的设计为本。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学为出发点,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学,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积极开放语文教育渠道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教育渠道、课程资源的开拓息息相关。其实,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无处不在,新课标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语文老师不是“用教材教”,而只是在“教教材”,学生的学习被局限在课堂上,学生的视野被框定在教科书中,知识和信息来源渠道狭窄。学生的语文学习与丰富的语文生活隔离开来,远离了学生的生活需要。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语文阅读来说,应该树立大语文教育观中的“大教材”观,应该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在教科书之外大量阅读、大量感悟。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当做教材,从书籍报纸杂志中学,从影视中学,从广告中学,从网络中学,即从周围的生活中学。美国教育家B.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育应拓宽语文课程资源的进口渠道,辐射到生活,辐射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让学生了解社会、熟悉生活,把学习语文与了解社会、理解生活相结合,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以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

(三)坚持以生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观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观。语文教学是一个由多元因素构成的综合体,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语文教学策略系统中,教学方法是最具创造性和生命力的部分,它是师生生命意识能量交流的支点。语文新课改体现出以生为本的观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用生本教学方法观指导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提倡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推崇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等,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要转移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学生自主学习并非是放任自流地让学生各行其是,教师予以廉价的喝彩,任何文本都蕴涵了作者一定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自主学习的实质意义在于学生能自行感悟、领略其中的底蕴并予以补充、臧否与评价;自主学习也并非那种在一节课内反复让学生进行分分合合的合作性学习,那种形式上的作秀并不可能使学生通过个体认真、深入地钻研真正达到学生之间相互启发与补充的效果。当然,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该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展开的,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充分展现他们的创造能力。以生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是一个激发机制,学生有了成功的表现,会对自身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催发更多的新思想,这种激励更多的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来自学生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贯穿于学生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反思等整个学习的自主过程,也渗透在学生与教师、同伴,乃至与学校之外家庭、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之中。

(四)重视语文的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其内在含义是指学生作为个体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具有差异性,个体与个体之间具有差异性,应区别对待。语文的个性化教育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倡导的“发展学生个性”的语文教育理念完全吻合,语文个性化教育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个体的不同的个性发展基础上的。学生个性、学习基础千差万别,为了尽量开拓各个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培养在语文学习上的创新能力,必须给他们的个性以发挥的余地,在语文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个别对待。语文教学是最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语文个体化教育,要使学生在各自原有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基础上获得最大的发展。因而,要实现语文个性化教育,就必须注意个体在不同年龄的个性差异与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这两个方面。语文个性化教育,要求教学不必强求一律,而应以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在实践中都能发挥特长为目的。语文新课改作为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必须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

(五)注重健全人格的塑造

人格,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且拥有健全人格的学生成为现代教育的必需。语文课程在人格教育方面独具优势,主要是从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与文章读写的教化作用所体现的。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的语言文字,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为人格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语文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健全的人格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语文教学内容思想性强,这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把塑造学生人格的工作真正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思想内容,用范例来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和对完美人格的不断追求,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能力及课文特点来考虑塑造学生人格的具体措施。

作为语文教师来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成长为有义务感和责任心的,善良而坚定的,温厚而严格的,热爱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恶行为的真正的公民,我们就该真诚地对待他(她)。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世界何等美好”的情感,进而激发学生为这个世界行善的冲动、一种回报的渴望甚至一种责任感。让每个学生的人格日臻完善,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挖掘自身智力的最大潜能,激发创造动机,形成创造行为,培养创造性人格。

[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试论教育规律的实现机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3).

[2]杨叔子.科学人文和而不同[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3).

[3]段继扬.创造性教学通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4](前苏)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伦理学的一封信[J].教育研究,1983(8).

[5](美)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M].许金声,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6]高京.语文教育中应渗透人文教育[J].教育探索,2005(12).

作者:李梁

上一篇:汉语拼音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中学数学高效课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