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硕士论文范文

2022-05-10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农业硕士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农业硕士是服务于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不可或缺的高层次人才。在农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助力脱贫攻坚对于乡村各级政府、自治组织、企业、农业硕士、培养单位等各方的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订单培养模式、合作培养模式、项目带动模式等农业硕士培养模式,对于推动脱贫攻坚深入实施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篇:农业硕士论文范文

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现状评价研究

摘要:针对我国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的培养现状,提出建立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指标体系,根据北京林业大学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的满意度调研结果进行实证分析,阐述现有培养模式中,教学方式、实践基地、设备投入与综合能力培养有所欠缺的情况,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CIPP;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

1 研究现状与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农、林业既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加快信息化建设与技术创新已成为当务之急。专业硕士是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但在我国起步尚晚,培养体系还不完善。其中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集农业基础知识与计算机技术于一身,其培养方式的再研究、再完善,对我国农林业与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较少研究农业与信息技术复合型专业研究生培养状况,而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对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研究。早在2004年,山西农业大学的杨国强就对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大力推进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改进建议。在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的培养研究中,理论研究比较多见,湖南农业大学的张红燕(2010)从农业信息化技术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人手,分析了该专业研究生培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该专业研究生培养教育质量的途径。陈爱斌与刘艳(2011)则从课程体系角度对全日制农业信息化专业进行探究,以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教育的不断发展。王坤等(2014)从实践角度创新性地提出农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将“研”融人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的全过程。

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的培养研究多是从理论角度进行的,实证方面的研究显得薄弱。我们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采用CIPP评价模式建立了指标体系,并通过量化的方式,对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的满意度进行调研,探究我国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专业实践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1 基于CIPP模式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CIPP评价模式最基本的观点是:“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在证明,而是改进。”斯塔弗宾认为,教育活动中所需的评价应该是广义的,不应仅仅局限于确定目标是否达成,还应有助于方案的管理和改进,评价的过程是为决策者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CIPP评价模式包括4种评价要素,分别为背景评价( 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evaluation)和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4种要素的首个英文字母构成了CIPP。

因为CIPP评价模式在教育改革中具有良好的决策性、发展性和整合性,我们基于CIPP评价模式建立了由培养背景、培养输入、培养过程、培养结果4个子系统构成的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具体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2.2 指标权重确定

层次分析法模拟人在决策思维过程中的3个基本特征(即分解、判断和综合)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层次的、拟定量的、规范化的处理,并且整个处理过程加入统计检验,把一个复杂系统对象表示为一个有序的阶梯层次的结构模型,并用数值的形式进行表达和处理。

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步骤为。

(1)建立判断矩阵。根据l—9及其倒数的标度表,将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建判断矩阵。我们一共咨询了10位与农业信息化相关的专家老师,填写了分数,针对打分差距较大的项目,重新咨询了专家,在专家修改分数的基础上,得出较为科学合理的重要程度判断表,构建了权重判断矩阵,并根据打分结果计算最大特征根及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得出的特征向量为W=[W1 W2 W3 W4]=[0.083 0.178 0.408 0.331],即为各项一级指标的权重。

(2)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为检测各元素之间重要度的协调性,避免出现“A比B重要,B比C重要,而C又比A重要”的矛盾情况出现。判断标准为:N阶判断矩阵当最大特征根λmax大于N时,判断矩阵不具有完全一致性(一致性指标CI不等于零)。

当CR小于0.1时,矩阵不一致性程度在容许范围内,可以接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用其归一化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如果CR大于0.1,则需要重新构造对比矩阵,对矩阵进行调整,直至一致性达标。

该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ax=4.181稍大于n-4,该矩阵不具有完全一致性。但CF-0.0603.经查表, 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结果具有可信度。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计算B1—B4,得出CI均小于0.1,计算结果具有可信度。

(3)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我们经过一致性检验,确定指标体系建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得到一级指标权重分布,并归一化为:

A=[0.083, 0.178, 0.408, 0.331]

同理,得到二级指标权重,并归一化为:

培养背景B1=[0.122,0.230,0.648];培养基础B2=[0.539,0.164,0.297]

培养过程B3=[0.230,0.648,0.122];培养结果B4=[0.539,0.164,0.297]

最终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结果见表2。

3 满意度调研

我们根据以上指标评价体系设计问卷进行满意度调研,在北京林业大学2012~2014届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中发放问卷,共发放56份问卷,回收56份,剔除无效问卷4份,有效数据共计52份,回收率93%。

本研究采用a信度系数法,对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进行检测,经计算,整个问卷的Cronbach a=0.828,培养背景、培养基础、培养过程及培养结果4个维度的Cronbach a系数分别为0.821、0.810、0.810、0.635,表明本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好;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方法计算每个条目与其所属领域的相关系数作为内容效度指标,相关系数越大,问卷的内容效度越好。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各条目得分、问卷总分以及各自所属维度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315-0.678之间,属于中度相关,说明本问卷的内容效度较好。

我们对问卷所有评分录入和统计,剔除所有单个指标评分相同的问卷,结合各级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每份问卷的总分,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4 结论及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学生对现在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教学背景方面评价较高,培养基础与培养过程分数相差不大,培养成果得分相对较低。培养背景中培养目标得分相对较低,培养观念与定位、培养计划得分较高。培养基础中教师授课水平评价较高,而设备与基地的投入相对较低;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较高,教学方法相对欠缺。培养成果得分相对较低,评价指标整体差别不大。

培养背景是实施教学的高层次教学观念和教学目的的反映,此项得分较高,说明现有培养目标与观念适合社会发展方向,契合学校学生实际发展状况;培养成果得分因为个人考虑因素与期望值不同,体现的分数相对较低,说明学生对于通过培养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及培养方案的改革创新具有更高的期望。

由表3的数据分析可知,在12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中,实践基地建设与设备投入、对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评价最低,说明学生对于实践基地与设备改革具有更大的期望,现有培养方案及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已无法满足社会对此专业的人才需求了。这两个方面的短板造成了高校实施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取得成效的最大制约因素,这对于我国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也形成一定程度的阻碍。

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在强调掌握农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必要的实践技能的同时,还应重视信息技术的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力。所以在教学方法与培养方向上需要紧靠农业信息化发展方向,及时革新培养方案的相关内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提升培养方案整体成果质量。

5 改进建议

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的培养是我国信息化人才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从上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践建设、考核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来看,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

1)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明确培养目标。

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的中坚力量,旧有的培养方案难以适应日益加快的信息化建设,培养模式、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农业信息化专业培养的人才应为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应用技能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应将“学、做、研、用”作为该专业培养的主要方向。根据学科特点,除学习农业、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加强研究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学校应提供研究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到本领域相关的科研工作与实践学习中,有更多的机会锻炼知识的应用能力。

2)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培养过程中得分最低的一项。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教学中追求的关键之处。因为农业信息化专业的特点,需要直观、高效的教学方法,除了平时常用到的多媒体、实验、小组研究等方式方法,还应该到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国家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沿;综合多个学校的研究基础,从不同领域了解该学科的知识。比如培养方案中农业信息化案例研究一课,并不仅仅是讲解农业信息化案例,而是需要学生去实地考察、动手操作。另外,每个学校农业信息化的学科特点都不同,例如北京林业大学会更偏向林业,中国农业大学又略有不同,可以取二者之长,综合培养适应多个领域的专业人才。

3)自主实习与专业实践并行,培养应用型人才。

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的培养不能刻板地进行,而要面临不同学生、不同情境的挑战,要不断变化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强调在实地教学的现场,老师针对学生的不同疑问进行解答,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对事态的发展方向进行控制。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的实践教学环节应该与农林业相关单位的生产实践相联系,学生不但要了解实际各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工作方法,更要了解产品开发全过程;不仅要掌握技术上的要求,还包括管理上的要求。我们要通过学校、实践基地、企业三方环境的交互对接,整合课堂教学、实地教学与企业实境教学资源,构建由课堂到实践基地,再到企业实践的多阶段实践教学模式。让实践贯穿教学始终,增加实践时间与实践质量,让学生同时掌握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实践基地建设,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

在农业信息化培养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进行至少6个月的自主实习,学生不仅可以将在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建设中,还能够整合理论知识,调整现有能力与实际工作的差别,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4)把关招生质量,严格制定考核标准。

二级指标中C6招生质量的得分也很低,原因为录取标准难以统一,本科相关专业的学生较少,以及考核标准不够规范严格等。这就要求学校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对于跨专业考研的研究生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对研究生考试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严格考核;对于本科相关专业的生源也要进行一定的考核,考核不通过就要进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

作者:王海燕 王媛 王涵 石文文

第二篇:农业硕士培养模式助力脱贫攻坚探索

摘要 农业硕士是服务于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不可或缺的高层次人才。在农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助力脱贫攻坚对于乡村各级政府、自治组织、企业、农业硕士、培养单位等各方的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订单培养模式、合作培养模式、项目带动模式等农业硕士培养模式,对于推动脱贫攻坚深入实施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有效推进这项工作,需要强化人才培养方案的鲜明导向,有效激发市场的力量,支持合作基地的建设,完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增加资金投入,重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关键词 农业硕士;培养模式;脱贫攻坚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1.07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Agricultural Master to Help Poverty Alleviation

ZHENG Shi-zhong,ZHAO Qian-cheng,GUO Ji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alian Ocean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116023)

Key words Master of agriculture;Training mode;Poverty alleviation

農业硕士作为培养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高级专业人才,源自1999年设立的在职人员农业推广硕士,2015年1月国务院学位办发文明确将“农业推广硕士”定名为“农业硕士”。2016年10月,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关于农业硕士专业学位领域设置调整的通知》(农业教指委〔2016〕3号),将原有的15个培养领域优化调整为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畜牧、渔业发展、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业管理、农村发展8个领域,自此农业硕士走上了更加规范和成熟的发展道路。同时,农业硕士作为面向“三农”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需要坚持需求导向,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投身于火热的生产实践,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面临的困难和任务更加艰巨,需要更大力度的投入和支持。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脱贫以后,就能解决绝对贫困的问题,但相对贫困将长期存在。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在实现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不能让一个人掉队,为此就要不断提高贫困户的收入水平。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农业、农村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需要摆脱资源的依赖,更加依靠科技的助力。农业硕士作为“三农”领域的高科技人才,要善于和勇于在脱贫攻坚事业中面对挑战、解决难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需要不断完善农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全过程、全方位、全链条融入“三农”事业发展主渠道,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实现农业硕士培养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紧密衔接。在助力脱贫攻坚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同时,不仅会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而且会不断提升农业硕士的人才培养质量。

1 农业硕士培养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

在农业硕士投身于脱贫攻坚过程中,充分调动培养单位、研究生导师、农业硕士和乡村、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加强科教协同、产教融合,促进多方共赢。

1.1 为脱贫攻坚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持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已经进入了精准脱贫阶段,脱贫的质量要求更高。脱贫攻坚既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又要做好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等。其中,做好产业扶贫既事关当前又利于长远,而科技和人才的支撑是关键。农业推广并不是简单的农业技术扩散,而是农业技术、发展理念与教育信息的传播、转化与创新[1],农业硕士应该全方位深入农村,与涉农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打交道,结合当地需求,提供先进、适用的一整套技术解决方案。农业硕士是农业领域的高科技人才,必须肩负起更大的责任,让更多优秀科技和人才资源向贫困乡村集聚。通过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可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能够适应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对高层次人才的内在需要[2],为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持。

1.2 提升农业硕士的实践能力

以往的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大多参考学术型培养模式,培养质量难以保证[3-4]。农业硕士培养要坚持鲜明的实践导向,必须紧紧守住这条底线,这也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竞争力所在。目前高校培养的大量学生更多地走入应用性强的岗位,但培养模式依然沿袭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惯性,导致长期以来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5-6]。尤其是相当一部分的全日制农业硕士研究生来自应届本科毕业生,从校门到校门,缺乏社会实践锻炼和行业经验,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过程中,农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与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鄉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能够补上社会实践的这一短板。农业硕士在脱贫攻坚的实践锻炼中,瞄准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注重理论知识的运用,增强了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面对贫困乡村发展产业所面临的各种技术问题,农业硕士总会有理论不足的感觉,必须加快补上理论学习的短板,这就推动了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脱贫攻坚出题目,农业硕士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既使得培养过程沿着社会需求的正确方向,又在生产实践中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农业硕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会得以实现。

1.3 培养农业硕士投身“三农”的情怀

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为此提出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三农”是最大的短板,也是最大的潜力所在。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还有不少贫困人口,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不仅需要科技助力,而且需要长期扎根“三农”事业、甘愿奉献的情怀。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三者缺一不可,方可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有所作为。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农业硕士培养模式在培养“亲农”意识的同时,也提升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7]。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农业硕士能够投身这一国家重大战略中,既是沉甸甸的责任,又会切实增强自豪感。在农业硕士助力脱贫攻坚战略的过程中,不仅知识、能力得到累积和提升,而且在深入贫困乡村和贫困户家庭的过程中能够深切体会到贫困农村和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所思所盼。农业硕士不仅能够体会到贫困户生存发展环境的相对恶劣,而且能体会到广大贫困户发自内心想改变现状的渴望,被贫困户千方百计改变命运的努力和奋斗精神所感动,被他们愚公移山的精神所感染。农业硕士通过深度参与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更多地奉献给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一定会更加理解中国国情,更加刻苦学习和努力奋斗,更加自觉坚定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情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而不断添砖加瓦,这也就充分发挥了脱贫攻坚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

2 农业硕士培养主要模式对脱贫攻坚的促进

农业硕士要主动面向脱贫攻坚一线,推动产教融合,将农业硕士教育培养模式深度融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作出应有的贡献。

2.1 瞄准需求的订单培养模式

瞄准需求的订单培养模式是根据特定贫困地区和单位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农业硕士的模式。这是农业硕士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能够更好地补短板、强弱项。扶贫不仅需要资金、土地等传统要素的保障,而且需要技术、人才、管理等现代要素的支持。我国的扶贫工作已经从区域开发进入了精准扶贫阶段,更加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对扶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参与扶贫工作的广大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工作人员,都在想方设法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好地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让脱贫攻坚取得更好的成效。但扶贫一线的工作人员也面临着不少困惑,例如贫困户档案的反复整理,让扶贫干部的压力很大。乡村干部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较好地应对不断出现的具体问题,但往往缺乏理论上的梳理。这就需要参与扶贫工作的各方面人员不断增强对扶贫问题的理解,不断深化对扶贫理论和规律的把握。其中,扶贫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巨大。为此,国务院扶贫办与企业家共同设立扶贫高级人才培养工程,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实施的金龙安华扶贫英才成长公共管理硕士培养资助项目,资助扶贫系统的干部和大学生村官攻读扶贫与发展管理方向的硕士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承担培养任务。通过扶贫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抓得准、抓得实,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取得更好的扶贫绩效。

2.2 目标导向的合作培养模式

目标导向的合作培养模式是指在贫困乡村建立农业硕士培养的基地和平台,农业硕士进入培养基地和平台进行科研锻炼和培养的模式。一方面,通过培养单位与乡村签订的合作培养协议,由乡村提供相应的培养条件,围绕脱贫攻坚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管理难题进行集中攻关。通过科研成果破解脱贫攻坚的难题,农业硕士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锻炼,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随着近几年国家对脱贫攻坚投入力度的增大,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劲动力。贫困地区的农民往往文化素质不高,发展新产业过程中面临着技术能力的不足,构成了很大障碍。例如,近年来强调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就要做出地方特色,还要具备高水平,才能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其中的关键一招就是要对特色产业发展的整个产业链条注入现代科技元素,包括从先进的经营模式、优良的品种、职业农民的培训、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到市场的开拓等方面。脱贫攻坚面临的一系列新的难题和挑战,就需要充分调动研究生指导教师、农业硕士、乡村干部、贫困户、企事业单位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农业硕士更要主动发挥主力军作用,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大有可为。另一方面,要发挥好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对脱贫攻坚的促进作用。2013年11月,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鼓励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元一体的合作培养模式,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是相互交融、互为促进的关系[8]。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作为农科院校服务“三农”事业的有效平台,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有利于提高贫困地区广大农户的科技水平,进而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让农业硕士充分融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科研攻关各环节,在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过程中也会提高农业硕士的培养水平。

2.3 问题导向的项目带动模式

问题导向的项目带动模式指的是瞄准脱贫攻坚中的科研问题,通过设立项目或者课题,集合科研人员、研究生指导教师、农业硕士和乡村等各方面力量,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培养人才的模式。一方面,通过政府、企业与培养单位之间的合作渠道,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助力脱贫攻坚。美国的赠地大学注重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和发展问题,在促进美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探索了教育、科技助力脱贫攻坚的新道路[9]。农业硕士可以利用社会实践和假期时间,带着对脱贫问题的思考,到贫困乡村参加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为广大贫困户上门送科技,打通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这对于农业硕士的实践锻炼和成长也是难得的机会。以项目合作为抓手,超过80%的研究生就业及后续的工作发展受到专业实践能力水平的显著影响[10]。另一方面,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决定着论文的价值[5],农业硕士围绕脱贫攻坚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把脱贫攻坚作为毕业论文的主攻方向,通过开展实地调研和艰辛的科研探索,提出解决方案,有利于提升脱贫攻坚的科技含量。通过将农业硕士的毕业论文成果转化到脱贫攻坚一线,真正把论文书写在广大贫困乡村的大地上,为脱贫攻坚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

3 对策与建议

3.1 强化人才培养方案的鲜明导向

农业硕士培养单位要做好培养目标的引领,发挥培养目标的导向作用。在农业硕士培养方案制定时,将农业硕士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作为为主攻方向,尤其是在实践环节,重视到脱贫一线的实地调研和体验锻炼。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将农业硕士培养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起来,让农业硕士融入“三农”事业发展的主流。在服务国家中的战略中,培养农业硕士的为农服务情怀和真才实学。

3.2 有效激发市场的力量

在我国脱贫攻坚过程中,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市场在资源配置领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脱贫攻坚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即将消除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将长期存在。为了建立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就必须发挥好市场的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农业硕士培养要更加主动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健全市场导向的助力脱贫攻坚机制。为此,农业硕士培养单位要瞄准市场需求,加大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与贫困乡村和贫困户结成坚实纽带,解决脱贫攻坚过程中遇到的迫切科技问题,以贡献赢得支持,在农业硕士助力脱贫攻坚过程中实现双方的双赢。

3.3 支持建设合作基地

农业硕士助力脱贫攻坚需要搭建平台。合作基地就是最好的平台。各级政府和农业硕士培养单位要为此创造有利条件,构建和匹配专门的机构、经费和管理人员。让合作基地成为创业的平台、双方共赢的舞台。理顺从科技需求发现、农业硕士参与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的整个链条,形成科技问题快速响应和解决机制。让合作基地成为贫困地区乡村的科技孵化器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引领和带动贫困村和贫困户高质量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3.4 完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

鼓励广大科研工作者、研究生导师把科研成果向脱贫一线转化。要明确科研主攻方向,围绕脱贫攻坚遇到的难点和重点,设立科研课题,增加科研投入,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完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的机构设置、人员安排、财力保障、收益分配等方面的建章立制,建立农业硕士助力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使得农业硕士真正融入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科技要成为脱贫一线脱贫攻坚的第一推动力,让农业硕士成为扶贫一线的“科技特派员”,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3.5 增加资金投入

脱贫攻坚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貧困乡村条件相对艰苦,无论是科技研发还是科研服务,面临的困难都很大,例如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环境都比较落后。若要吸引农业硕士和农业科技工作者更多投身于脱贫攻坚一线,就要尽量改善贫困乡村的硬件和软件。为此,需要各级政府增加各项投入,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条件,减少农业硕士在贫困乡村参与科技攻关过程中的后顾之忧。

3.6 重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农业硕士培养助力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层面,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要加强督导和考核,通过考核及时反映农业硕士培养助力脱贫攻坚的成果,加快复制和推广。同时,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力量加以解决。通过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让各个方面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聚焦到脱贫攻坚方面。通过瞄准脱贫攻坚中遇到的难题,让农业硕士全面参与进来,提高科研效率,培养更高水平和更适应贫困地区发展的高级人才,为我国的脱贫攻坚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俏,王建华.农业社会化视域下农业推广硕士教学实践路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5):32-35.

[2] 卓炯,杜彦坤.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4):31-39.

[3] 齐西婷,逯明辉.双一流背景下农业硕士人才特色培养模式探索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农业硕士培养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10):69-71.

[4] 高焕,王林华.全日制渔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4):276-278.

[5] 朱启臻,曾富生.提高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9-13.

[6] 李俏,王建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教学与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江南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6(5):92-95.

[7] 刘海斌,杜永峰.我国农业硕士“亲农”意识培养的路径探析[J].高教论坛,2019(7):84-86.

[8] 曾雄旺,贺建华,李阿利,等.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背景下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四双制”培养模式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9):22-25.

[9] 彭远菊,熊昌云,闫刚.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与脱贫攻坚[J].农业教育研究,2019(4):40-44.

[10] 王涛,尹绍武,张凯,等.渔业发展领域农业硕士工作站的实践与思考: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37):120-123,137.

作者:郑世忠 赵前程 郭建

第三篇:基于农业硕士双语教学翻转课堂的初步探讨

摘 要:在农学硕士群体中开设双语专业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又能切实提高农业硕士复合型人才的竞争力。该文阐述了在农业硕士专业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的内涵、意义及其必要性,探讨了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及优势,分析了双语教育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高校农业硕士开展双语教学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农业硕士双语教学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硕士;双语教学;必要性;翻转课堂

Key words:Master of agriculture; Bilingual teaching; Necessity; Flipped classroom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分工协作的日益加深,开展高校双语教学,融入全球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进入更高层次的必然要求。研究显示,中国迫切需要大量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较强国际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1-2]。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学英语者已超过2亿,但我国中小学教育实施双语教学的涵盖率却远远低于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国家[3]。虽然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是信息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但国内九年义务教育中双语教学实施率低下的问题,增加了高校实施双语教学改革的难度[4]。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农业硕士教学过程中开展“翻转”课程的双语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其英语应用水平,尤其是能增加本专业英语词汇量,学会专业术语的语言表达方式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挥,在积极查阅英文文献的同时,也加强了撰写英语论文的能力;能够及时了解国际最新行业资讯,在农学领域能熟练应用英语,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竞争实力。

1 高校双语教学现状

1.1 高校学生英语使用能力普遍较弱 虽然从小学到大学的英语学习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或课外辅导,但能够熟练应用英语的学生较少,大多仍停留在阅读线上,即所谓的“聋哑”英语,在专业课程中更是无法系统进行英语语言学习。这些原因直接导致高校实施双语教学改革的难度系数增加,教学效果不显著[5]。

1.2 教材建设不完善 高校双语教学效果不显著的最大阻力是无适合国内高校普遍适用教材。使用原版教材无法在学生群体普及,主要存在以下2个因素:一是双语教学的原版教材价格过高,学生群体无法承受;二是我国学生传统认知水平及英语使用能力与原版教材的内容、难易程度得不到较好的衔接。国内双语教材的撰写需要系统的、多层次、多维度内容考量,并且在漫长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6-7]。

1.3 师资力量匮乏 双语教师必须有熟练的英语使用能力,对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认知结构和语言习惯等有关知识有深入的了解。而目前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英语使用能力的双语教师还比较匮乏,不能满足高校双语教学的要求。高校普遍存在专业教师英语使用能力欠佳的现象,必然导致各门学科双语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据调查显示,双语教师对自己的英语使用能力普遍自信不足[8]。

1.4 定位模糊 高校双语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授课对象的定位不准。据1217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参加31个班次的双语教学活动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师生普遍提出授课对象应定位在高年级或硕士研究生层面的建议。由此推断,对高年级及硕士研究生,有职业规划、迫切需要提高社会竞争力的学生群体,实施双语教学很有必要[9,10]。

2 农业硕士群体中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本文通过对专业学位的定位和对硕士研究生的竞争需求2个方面的分析,推断出在农业硕士群体中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2.1 我国专业学位的定位 根据国际涉农行业的实际需求,我国农业硕士是以“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位教育”为目标,其课程设置“以农业实践应用为导向,以涉农行业需求为目标,以创新能力定位为核心”。攻读农业硕士大致可分为以下2大群体:一是有工作经历,带着提高知识层次为目标重返校园;二是对涉农行业有兴趣,持续关注,有清晰职业规划的在校学生。2类求学对象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都有着非常清晰的学习目标,有加快个体与涉农行业先进知识对接速度的需求。同时,农业硕士的课堂學习时间随机性较大[11-12]。间接确定了农业硕士教学内容需时时更新,与国际最新行业理念接轨,从行业实际需求出发,以提高涉农行业竞争能力为目标。

2.2 硕士研究生的竞争需求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学生攻读农业硕士的2个因素是:提升能力、扩大视野。硕士群体带着“目的性”实现知识的更替、提升行业实践应用能力;这个群体期待通过研修拓展文化视角、及时掌握东西方行业信息的瞬息万变及文化的认知架构,以顺应我国知识更新速度过快和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学生对英语学习寄予希望,普遍想提高英语的使用能力,通过这项技能增加与国际行业合作的机会,增进国内行业的综合竞争力[13,14]。根据农业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方案和需求,用双语教学的模式,能够实现提高英语使用能力的目标。

3 农业硕士双语教学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探讨

农业硕士的生源来自交叉的15个学科方向,范围广泛,英语的语言知识和使用能力普遍较弱。因此,今后可开展双语教学采用的翻转课堂模式,从内容、语言、使用3个方向为核心,创造英语环境,提供英语展示平台,培养提高学生应用英语使用能力的频率[15-17]。针对我国双语教学开展的现状和农业硕士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开展“翻转的”双语教学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 任务引导 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专业基础知识和行业最新资讯系统授课的同时,让学生在专业领域中学习掌握并熟练应用英语的能力,通过教学内容掌握英语学习的理论基础及“四会”应用能力。如果将双语教学停留在专业英语的授课方式上,教师将英文专业文献翻译成汉语、逐句逐段讲授语法和专业单词,让学生记忆专业词汇、学习英汉互译的技法,则降低了对英语使用能力的要求,双语教学的目的并未达到[18]。实施翻转的双语教学模式,课前教师将每节课相关的讲义、讲课视频、专业词汇、布置英语使用能力小组任务,通过社交网络平台或网络教学平台上传,让学生提前对授课内容进行学习,查找相应英语专业文献,完成应用任务。课堂上利用10min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抽查任务完成情况,通过任务的引导和督促让学生完成的同时,培养英语文献的检索能力、提高英文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听说能力的语言环境。通过对专业课程循序渐进的推进双语教学,学生的“四会”应用能力在翻转模式中逐步提高了英语学习的效率,从而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

3.2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着重对课件的设计 在双语教学授课环节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英语使用能力设计课件内容。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生动直观地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目前比较热门的秸秆还田相关章节,美国采用先进的免耕技术时,播放带有英文解说的视频,这种教学手段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专业内容,通过纯美式英语的解说为学生设置语境,在增强语感的同时,对听力、口语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可理解的输入”是农业硕士双语教学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19]。

3.3 以“学生为主”“知识内化”为教学理念,找准双语教学的最佳切入点 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更符合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双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学生的实际英语使用能力出发,在课堂上循序渐进、灵活多变地为学生提供应用英语使用能力的机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完成课前布置的小组任务,通过小组讨论、上台演讲等方式协助增加英语交流机会,引导学生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使用能力。以培养英语使用能力为目的翻转课堂是以“小组任务”为基本结构,针对每节授课内容设计,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进行分组,每组负责1个探究式任务,由组长组织安排探究活动,各成员主动参与,共同解决探究问题,查阅英文文献,协作共同解决完成。通过小组开展独立解决完成任务后,个人及小组的任务轮流在课堂上进行英语演示。在利用网络社交平台交流的环节中,注意充分发挥社会临场感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及成就感,充分发挥网络社交平台的凝聚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翻转课堂是双语教学效果取得成功的新途径。

3.4 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转教学模式 农学硕士的生源范围较广,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种现象,从学生应用英语使用的能力和需求为切入点,进行量体裁衣式教学[20-21]。按照学生英语基础的强弱,分成不同组别,相应布置小组任务时有难易程度区分。基础较好的学生认为,根据实际英语使用能力划分组别完成相应程度的任务,避免了兼顾基础较差学生的等待时间和降低学习难度,加快学习更多中西方的专业知识和提升英语使用能力的速度。英语基础处于中间地带的学生,可以通过小组任务难易程度及课堂展示交流协助实行循序渐进的易难过渡。课堂中安排“话题”式全英文交流活动,针对学生专业的特点设置专业文献阅读活动,培养专业的“语言意识”。由于语言习得者在对专业知识了解的情况下更容易“可理解的输入”第二语言,可以考虑在母语专业课之后开展英语课。虽然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的重复,但双语教学以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英语应用能力为目的,通过教学环节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严谨的学习能力,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也是值得的[22]。

3.5 注重对学习过程和英语使用能力的考核 语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熟练地应用英语使用能力。教育评价对教学活动主体及其行为具有较强的主导作用,考核制度应由多维度、多元化的方式组成,引导学生提高应用英语使用的能力而不是高分低能的“聋哑”英语[23]。(1)从内容上看,评价重点应放在语言知识的表达方式和“四会”的英语使用能力上。(2)从考核方式看,评价成员以教师为主转向由师生共同组成;注重平时考核,评价结果包括学生翻转课堂作业完成的效果、小组任务表现等。考试形式多样化,灵活运用提问、课堂讨论、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信息,教师根据每节的评价结果随时调整下一个阶段的教学节奏,充分发挥出学生主观能动性。多元化考核成绩,包括多维度的学习过程测试结果和结业考试按一定比例计算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增加口语、听力考核比重。(3)建立多重标准评价体系,不拘泥于标准答案。教师对写作、阅读、口语、听力四个方面的评判依据是英文表達方式是否准确,应用英语使用能力的熟练程度,而不是只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引导学生了解英语语言知识的多重表达方式,灵活应用英语使用的能力。

4 “翻转”课堂双语教学的成效

通过对农业硕士双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提升了高校办学水平,也加大了培养具有时代竞争力复合型人才的力度。例如,《农学研究进展》课程中阐述了国际农业的最新发展进程,利用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西方等主要国家的农业发展现状,为我们国家未来农业发展实践积累语言及理论知识。随着“翻转”的双语教学模式的采用,将逐渐打造出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国际沟通能力、掌握全球最新的行业资讯、具有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又善于团结协作的复合型人才[24-25]。双语教学是通过语言知识“可理解的输入”专业知识,使学生具有获取国际最新的行业资讯、进行国际行业学术探讨和交流的能力,养成应用英语使用能力的习惯。双语教学要从传统的以教师“单向灌输”为主轉变到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通过翻转课堂获得心理上的英语环境,将英语作为主要工具进行专业学习和交流;通过翻转课堂,熟悉国际间专业交流的语言表达方式,在硕士期间逐渐适应应用英语使用能力的氛围,从而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26-27]。

5 农业硕士双语教学开展翻转课堂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5.1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开展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开拓了学生视野,提高英语使用能力。但与此同时,双语教学也存在如下困惑: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和自控能力的不同,会出现极端的现象:认知水平高及自控能力强的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进程相当快,在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认知和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会发生逃避学习的现象;介于中档认知水平的学生会因为掌握知识层次不同遇到很多问题,出现学习状态分层明显的现象。大多数学生习惯老师单向灌输知识,学习态度懒惰,知识掌握不牢、英语教材理解不透彻,这是双语教学翻转课堂首要解决的问题。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前预习,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课上用探究式问题进行讨论或展示,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的表达方式更容易接受。对于专业兴趣浓厚的学生,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28]。

5.2 畏难情绪强烈,双语教学任重而道远 学生由于多年英语基础知识应用不到位,在畏难情绪下,疏于英语学习和理解英文教材,导致专业知识掌握不牢,不能熟练应用英语使用能力[29]。在翻转课堂模式下,以学生主体,教师为辅的引导下,课下查阅专业文献,用详实的专业知识为教学内容铺垫,以双语结合的方式,由任务完成个体或小组用英语将专业知识内容通过PPT形式在课堂上演示,有效地将英语语言和专业知识结合,逐步提升了学生英语使用能力。但是在分组展示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各组学生仅对自己所选任务做了细致深入功课,而对其他组任务关注度不够,不能积极主动学习其他任务组的语言知识,降低了双语教学的整体效果,也与“知识内化”、“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通过制订完善的双语教学评价体系,侧重提升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使用能力的目标。

5.3 开展以互动为基础的“翻转的”教学模式,创建改良语言氛围 培养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是双语教学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效途径,而高水平的双语教师队伍是优化双语教学效果的人力资源保障,更决定着学生英语使用能力的高低[30-31]。因此,高校的管理者应积极营造一个激励双语教师的工作环境,使教师积极主动提高双语教学能力。

5.3.1 进行资源重组,配置调整 对本校有留学经历的师资摸底调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承担本专业的双语教学任务,避免现有双语教学师资不足和配置浪费的现象。

5.3.2 灵活双语师资引进方式 学校聘请外籍专家为客座教授或校际流动方式,增强学校双语师资力量。

5.3.3 加强师资培训 定期在专兼职教师中选派出国培训机会,也可到双语教学开展较好的高校进行教学观摩,双语教学经验交流座谈,接受相关培训,切实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

5.3.4 强化激励政策 对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考核、课时津贴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的积极性,推进双语教学的改革。

6 结语

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将面临更多的问题与挑战,只有加强对双语师资培训、双语教学模式的改革、适用国内双语教材的编写、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双语教学过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才能保障双语教学的稳步实施[32-34]。

农业硕士双语教学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创造轻松活泼的英语学习气氛,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及专业实践能力,挖掘学生的自控能力、认知能力、团队沟通组织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等。“翻转的双语教育”注重提高语言能力、教授专业知识的目标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目标的基本稳合。从教与学的不同视角、采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提高双语教学水平的新思路,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双语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其教学实践经验已成为了我们探讨双语教学模式的新途径,培养出适应当今世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真正实现了农学硕士教育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刘立军,张耗,顾骏飞.“互联网+”时代下农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导报,2016(17):153-155.

[2]崔怀洋,朱新开.地方高校农学类研究生校地联合培养现状分析——以扬州大学为例[J].农业教育研究,2015(2):28-30.

[3]陈岱松,熊兰,杨敏,等.对高校推进双语教学的几点认识[J].北京大学学报,2007,44(2):26-27.

[4]许南,黄晴,涂梦云.多维互动式研究生双语教学新模式探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11(1):119-121.

[5]成健.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十大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2):8-9.

[6]韩淑伟,祝传臣,王小军.高校开展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兼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展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2):84-86.

[7]张敏瑞.高校双语教学的教材建设和使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2):273-274.

[8]危平,杨明艳,金紫怡,等.高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以金融学为例[J].現代大学教育,2015(5):105-110.

[9]范头姣,吴烨,唐英.高校双语教学实施中的困境及对[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3):123-125.

[10]曹昱亮,丰大双.高校双语教学中“90后”大学生学习困难成因及对策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6):48-49.

[11]刘丕庆,罗兴录,江立庚,等.关于建立农学专业双语教学课程群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9(3):17-19.

[12]刘兴友.农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的构建与实践———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0):23-25.

[13]田瑞,赵娜.农学类跨专业研究生培养对策分析[J].现代农村科技,2016(20):63.

[14]胡桂英,戴良英.农学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述评[J].高等农业教育,2011(12):74-76.

[15]邱炜红.农学类植物营养学课程双语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5):184-186.

[16]李赫,丁壮,宫鹏涛.农学院校预防兽医学科研究生培养管理模式的调研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17):165-168.

[17]陈勇.农学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7):11-13

[18]李同艳.浅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三大瓶颈及其解决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S2):50-51.

[19]王俊.探究式学习:改善高校双语教学实效的一个新思路[J].江苏高教,2013(2):68-69.

[20]单长卷,汤菊香,卫秀英.我校农学类专业生物化学双语教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3(10):187.

[21]周喜新,李阿利,毛友纯.新形势下地方农林院校农学类研究生招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育,2009(5):41-43.

[22]张桂莲,肖层林,张海清.学研产合作培养农学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3):103-104.

[23]王秀村,李军.研究生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5):56-60.

[24]陶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语教学之必要性及模式探讨[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6):65-69.

[25]陶晓斌.对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双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4):86-87.

[26]陶学文,别敦荣.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2):66-66.

[27]徐国琴,何奕娇.高校双语教学的定位与改革思路[J].教育探索,2011(8):69-70.

[28]桑迪欢.高校双语教学环境下教师能力的拓展[J].江苏高教,2011(2):61-62.

[29]张蓓,周文良.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研究——基于归因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15(5):97-104.

[30]刘玲娣.论高校双语教育的误区及对策—基于华南农业大学双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5(4):171-179.

[31]韩建侠,俞理明.我国高校进行双语教学学生需具备的英语水平[J].现代外语,2007,30(1):65-72.

[32]俞理明,韩建侠.初始英语水平对全英语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J].中国外语,2011,08(3):74-81.

[33]韩立新,于诗卉.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思考[J].教育科学,2013,29(6):35-41.

[34]曾智飞.基于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应用型高校双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S2):162-164. (责编:张宏民)

作者:任兰天 郝冰 邵庆勤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农业硕士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农业论文范文05-08

农业的论文范文05-08

林农业论文范文05-09

农业化论文范文05-09

农业物流论文范文05-09

农业安全论文范文05-09

农业税收论文范文05-09

农业经营论文范文05-09

农业技能论文范文05-09

农业保险论文范文05-10

上一篇:法律经济论文范文下一篇:律师事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