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学论文范文

2022-05-14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汉语语法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现代汉语》是语言学习者掌握语言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石,想从事语言学或学习语言学都得先掌握《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修辞等。其中语法部分的内容既抽象又难,所以想掌握好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需要看一些语法专著,如《汉语语法研究专题》,《汉语和汉语语法研究十五讲》,《汉语语法研究论》等。本文主要浅谈这三本书对学习《现代汉语》的帮助。

第一篇:汉语语法学论文范文

述往思来构建汉语历史语法学

“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吕叔湘写了几篇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论文,被称为‘近代汉语研究的黎明’。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学者的努力,近代汉语语法的研究从无到有,从草创到逐步深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第1页,以下引用该书,只注页码)尤其是近几年,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已经成为汉语学界的重镇,不断涌现出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在这一形势下,对“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领域进行全方位的总结,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

捧读《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一书,发现该书在对半个多世纪“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领域中的学术成果给予认真总结、恰当评述的同时,更有关于具体学术问题的讨论以及对学科理论、治学方法的探讨,特别是关于学科发展的展望与思考,乃又高于“综述”者许多!掩卷沉思,方悟该书名为“综述”,其实在“作”;“述”是基础,“作”是重点;“述”是手段,“作”是目的。该书“述而有作”、“为作而述”集中体现在通篇以构建汉语历史语法学为主线,形成了“述往事有理论高度”、“思来者有明确目标”两个突出特色。

说该书“述往事有理论高度”,是因为它以汉语历史语法学为理论立足点。书名日“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但书中多次使用“汉语历史语法研究”和“汉语历史语法学”两个概念,“以往的汉语历史语法研究通常是在汉语史框架下进行的,我们很少将汉语的语法演变置于人类语言演变的范围内来考察。”(第498页,着重号为引者所加)看来,“汉语历史语法研究”与“汉语史”(自然包括“汉语语法史”)并不是相同的概念,根据笔者粗浅的理解,“汉语语法史”强调汉语历史上语法实事的发现和语法现象的描写,侧重于“史实”;而“汉语历史语法学”则强调历史事实的分析、历史现象的总结和历史演变过程的解释,侧重于“史论”。“汉语语法史研究”以描写为主,“汉语历史语法学”则以“解释”为主,“历史语言学研究的目的,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语言的历史和现状作细致的描写,从纷纭繁杂的语言现象中寻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二是对挖掘出来的语言规律进行合理的解释,探索这些语言规律的前因后果。前者使人知其然,后者使人知其所以然。”(陈平:《现代语言学研究》,第3页,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着重号为引者所加)至于汉语历史语法领域中的“解释”,《综述》引用了蒋绍愚先生的一段话:“什么叫‘解释’,照我的理解,解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寻找各种语言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2)解释语言发展的机制……(3)探求语言发展的规律。”(第496页)至于“汉语语法史研究”和“汉语历史语法学”之间的关系,书中说“历由语法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揭示语法演变的规律,因此研究汉语历史语法不仅要对语法演变作出准确的描写,而且要在描写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解释。”(第510页)如果笔者的理解不误,可以看出,“汉语语法史研究”是“汉语历史语法学”的基础和初级阶段,而“汉语历史语法学”则是“汉语语法史研究”的深化和必然归宿。书中说“一般说来,语法演变的描写是历史语法研究的基础,也是解释工作的前提:要对一个语法演变进行解释,首先必须把这个语法演变的过程准确地描写出来,如果语法演变的事实还没有弄清楚,或者对语法演变的过程刻画得不准确,那么解释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能够把一个纷繁复杂的语法演变准确、清楚地描写出来本身就包含着对语法演变现象的探索,也就是说,一个成功的描写已是解释的一半。”(第495页)在“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兴起半个多世纪的今天,在“汉语语法史”领域中描写性成果层出不穷的今天,该书鼓励和倡导以“描写”为基础的“解释”,显然对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向新的历史阶段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所以,该书评述“汉语语法史研究”的具体结论时,既大力肯定对语言实事的准确描写、又积极鼓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解释。例如:关于现代汉语的“们”缀来源及其形成过程,书中说:“近代汉语‘们’缀的研究始于吕叔湘(1940),他的《释您,俺,咱,喒,附论们字》(1940)、《说‘们’》(1949)、《近代汉语指代词》(1985)等对‘们’缀的形式、来源、用法等进行了相当全面的研究,此后王力(1958)、太田辰夫(1958)、梅祖麟(1986)、蒋绍愚(1994)、江蓝生(1995)、冯春田(1991、1997、2000)等也均有过讨论。”(第77页)书中把各家发现、引用的典型例句进行综述,在“‘们’缀的书写形式”部分,分别论述了唐代的书写形式“弭、弥、伟”,宋代的书写形式“懑、满、瞒、门、们”以及元代的书写形式“每”,并评述了各家关于这些书写形式之间关系的论述,至于‘们’缀的来源问题,则属于“解释”的范围,书中分别评述了吕叔湘(1940、1949、1985)“来源于‘辈’”的观点、江蓝生(1995)“来源于‘物’”的结论、太田辰夫(1958/2003:316)“来源于‘门’”的认识以及罗杰瑞(1988)提出的源于“每人”二字合音说。然后总结道:“以上几种看法都从语义、用法、语音、字形上对‘们’缀的来源进行了解释,都有相当的道理,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第84页)书中虽然指出了以上关于“们”缀来源的几种结论存在的问题,但肯定各家进行的解释“都有相当的道理”,完全是积极鼓励的态度。

该书的“思来者有明确目标”,大致说来,有以下数端:

一是微观方面,即具体的学术问题上,指出以往研究的不足和继续探讨的思路。上文所引关于“们”缀的起源问题,书中评述了各家的结论,指出存在的问题之后说:“总之,‘们’缀的来源问题尚未彻底解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第85页)这就吸引学者继续思考。再如,该书综述了学术界关于“述补结构”的研究之后,说:“此外,已有一些学者注意到述补结构与汉语史其他重要句式如处置式、被动式等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但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只是初步的,对述补结构与其他语法现象如何渗透、融合的研究还有更广阔的探索空间,相信今后在这方面会有更深入的研究成果出现。”这是指明新的研究动向。还有,关于“处置式”的研究,应该说是研究得比较充分了,但书中评述了现有的研究成果之后,专列“余论”部分,“笔者尝试提出下面几个问题作为将来处置式研究的对象:(一)各类处置式的出现是一个连续的演变过程还是若干分离的产生过程……(二)处置式中介词‘把’与‘将’的消长是否有方言背景的差异……(三)处置式中否定词的两种位置是否有语用功能的差异……(四)‘把’字句的主观性是如何产生的……”(第375—377页)这就提出了具体学术问题,把处置式的研究引向深入。

二是宏观方面,指出汉语历史语法学领域中新的研究课题和新的研究领域。全书的“结论”部分,共有六条,多是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历史上汉语长期与周边的异族语言具有较深层次的接触关系,因此语言接触状态下的汉语语法演变无疑是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第510页)汉语历史语法学研究和

近几年兴起的语言接触研究的结合,应该是一个大有可为的课题。有时则提出了新的研究领域:“‘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但有时间因素,也还有地域的因素。’因此,我们在研究汉语历史语法演变时应该有时间和空间的双重视角。”(第510页)这是启示汉语历史语法学和方言语法研究的结合。

三是在研究模式方面呼吁和强调“语法史专题研究”,为下一步的学科发展指明方向。

在汉语语法史研究领域,学界一向推重“专书语法研究”,郭锡良先生《古汉语专书语法研究漫谈》一文中说:“古汉语专书语法研究是建立汉语断代语法和汉语语法发展史的可靠基础……1958年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出版后,揭开了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新篇章。人们意识到要建立科学的汉语语法史必须以专书语法研究为基础……语言所又组织了先秦专书语法研究等重点研究课题,北京大学等单位也把专书语法研究作为研究生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题目。”之所以这样重视专书语法研究,是因为“专书语法研究是一个全面锻炼的过程,也是一个全面积累经验、全面积累科研素材的过程……全面研究了一部专书语法,不仅对一个时代的语法系统将具有深刻理解,对该书前后时代的历史语法的比较研究也将具有深厚的基础。”(郭锡良:《汉语史论集》第307—310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这样,“专书语法研究”成为从事汉语语法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础工作,许多研习汉语语法史的硕士生、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多是在“专书语法研究”的模式中进行。“专书语法研究”与传统小学中“治小学必须专治一书”(黄侃著、黄焯编:《文字声韵训诂笔记》第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的传统一脉相承,都是强调“专、精、深”,强调“以小见大”。唯物辩证法认为“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深入而细致地研究个性是认识共性的途径,因而辩证认识论强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科学研究一般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所以,“专书语法研究”的理念也是科学认识论在汉语语法史领域的具体运用,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专书语法研究”一直是汉语语法史研究的主要模式。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专书语法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许多新的学术问题涌现出来,一些语法形式、语法规则的历史来源、形成原因、发展过程、演变的动因和机制、及其相互之间的制约影响等需要“解释”,仅仅“专书语法研究”就不够了。就是说,学科自身的发展对汉语历史语法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述》在“余论”部分,特别讨论了“共时状态与历时演变”,说:“汉语史学界通常把汉语历史语法的研究模式分为1.专书语法研究、2.断代语法研究、3.语法史专题研究三类。专书语法研究和断代语法研究都是对特定的单个时间层面的语法现象进行静态的描写而不特别关注历时的语法演变。二者的差别是,前者以历史上某一典籍或文献的语法现象为考察对象,后者则以某一历史断代的语法现象为描写对象。与专书/断代语法研究不同,语法史专题研究关注的是语法现象跨时间层面的演变,换言之,这种研究模式是从历史的角度对语法演变进行动态的研究。按照一般语言学的表述方式,专书/断代语法研究其实就是共时语法状态的描写,语法史专题研究则属于历时语法演变的研究。”(第483页)该书充分肯定“专书语法研究”:“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来,专书/断代语法研究受到普遍关注,我们在这方面投入了相当多的力量,并已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可以说,经过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学者的努力,我们的专书/断代语法研究迄今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以致成为汉语历史语法研究中最为兴旺的研究领域。”(第483页)同时强调今后的研究模式应该转变:“在当前共时语法状态的描写(专书/断代语法研究)异常兴旺而语法演变的研究十分薄弱的情形下,我们亟需加强的是语法演变的研究。”(第486页)显然,和以往的汉语语法史著作相比,该书大力提倡下一步的研究模式应该是“语法史专题研究”。

在汉语语法史研究兴起已经半个多世纪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今天,《综述》及时述往思来,其用意是把汉语历史语法研究引向深入,而其影响必然是开辟汉语历史句法学的崭新局面。

笔者于汉语语法史研究羡鱼久矣,至今仍盘桓于数仞之下而不得其门。手捧这本由十几位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领域的一时之选撰写的述往思来之作,妄加议论,实属不知天高地厚。但书中关于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全方位的评述,如数仞之开一亮窗,使人领略了该领域之美之富;至于今后研究的指导性建议和启发性思考,尤其使人倍受感召,蠢蠢跃跃然有结网之想。遂不自料其浅薄,略陈粗陋如上。于斯著必多有着粪之损,遇方家或幸得赐教之益?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蒋绍愚、曹广顺主编,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版,46.00元)

作者:张诒三

第二篇:《汉语语法研究专题》《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汉语语法研究论》对学习《现代汉语》的帮助

摘要:《现代汉语》是语言学习者掌握语言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石,想从事语言学或学习语言学都得先掌握《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修辞等。其中语法部分的内容既抽象又难,所以想掌握好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需要看一些语法专著,如《汉语语法研究专题》,《汉语和汉语语法研究十五讲》,《汉语语法研究论》等。本文主要浅谈这三本书对学习《现代汉语》的帮助。

关键词:语法;现代汉语;学习;帮助

一、《汉语语法研究专题》对《现代汉语》理解的帮助

这本书从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的角度进行了汉语语法研究,外加了语义内容。总共有十四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讲述了汉语语法学的历史,现代汉语的特点以及汉语语法研究方面的成绩和反战趋势。第二章写了语素研究,首先介绍了语素名称的演变、分类和如何确定语素以及语素研究所存在的若干个问题。第三章单独讲述了构词法研究的内容。里面包括如何确定词,构词的类型,构词法和选词法的异同,构词法和构形法以及他们的特点。第四章讲述了此类研究中的划分此类的标准,吕叔湘、朱熙德关于词类的学说以及词类的研究当中的一些新尝试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五章短语研究共有八个小节,分别是:短语、词组、结构,短语研究简史,短语在语法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短语的类型,短语和句子的区别,短语结构与层次分析,向心结构理论的探讨,短语研究的新动向。第六、七、八、九章围绕着句子的不同方面进行了介绍,有句型研究,句类研究,句式研究和复句研究。第十、十一、十二、十三章围绕着予以研究的角度对歧义、语义角色、语义指向、语义特征进行详细又系统地论述。最后一章从认知的角度对汉语语法进行了讨论。

《汉语语法研究专题》与《现代汉语》这本教材相比较,这本书自始至终都围绕着语法单位进行了论述。在研究对象上与《现代汉语》大不相同,《现代汉语》的研究对象是以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进行了论述,同时编排上还附加了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和修辭运用部分。

这本书对我理解《现代汉语》的帮助有几点。

(一)《现代汉语》这本书在编排上虽然涵盖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但在某些研究上的讲述并不够透彻。比如,它在语素与词、音节、汉字之间的界限的内容上不够透彻。书上虽有,但只用一小表格一带而过了。语素本身很难,确定是不是语素,在话语中本来也很复杂,所以语素方面的内容,对语言学习来讲容易让人苦恼。

(二)《现代汉语》这本书没有单独的设置一些笔者认为很重要的内容。例如,层次分析法的内容,在讲句法成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时略说了一下层次分析法,但并没有系统地介绍层次分析法该遵循的原则以及切分方法。此外《现代汉语》这本书没有讲述歧义这方面的的内容。所以《汉语语法专题研究》这本书让我学会用苛刻的眼光去看《现代汉语》,从对比中学到汉语研究方面的更多知识。

(三)在某些内容上《现代汉语》的编排比《汉语语法研究专题》这本书更全面。比如句式研究上,就比《汉语语法研究专题》上的内容多得多。这本书只谈了“把”字句研究、“被”字句研究、存现句、主谓谓语句这四样。而《现代汉语》不仅讲了这些内容还涉及了兼语句、双宾语句、连谓句等多个句式。

所以读相关的书目时,不能孤立的看一本书的内容,而是要结合着看,互相对比着看,这样会获得更多方面的知识,对一些难理解或理解不够深的内容也能有更深的所想所感和掌握。

二、《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对理解《现代汉语》的意义

(一)《十五讲》这本书内容系统而前沿。之所以说是系统,是因为《十五讲》差不多涉及了当代句法分析的重要理论和方法的所有内容,比如,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分析,配价理论,空语理论,移位理论,约束原则,语义指向,范畴理论,认知理论,语言类型理论,语用理论以及汉语应用研究等。前沿是因为,这些内容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因此影响很大。这对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给出了最全面地指示。

(二)突出语法分析的方法和理论。《十五讲》主要讨论汉语语法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并不是一般地介绍研究成果。比如我印象最深刻的第三章“结构理论和层次分析法”说明句法结构的层次性,特别介绍怎样进行分析,指明层次分析的作用和局限。第四章“变换理论和变换分析”先讨论什么是变换,变换的云泽是什么,变换分析有什么用,最后指出变换分析的局限。这种讲述方法使我对现代汉语的语法有了更多的理性认识。

(三)展现了一些新的语法研究成果。比如“把”字句研究。多年来这方面的研究相当多的。《十五讲》讨论此类现象时采用了新的角度,几种讨论“把”后名词性词语的性质。这让我看到了现代汉语的鲜活、灵性的一面。不再觉得就只有上下两本书的内容了,觉得现代汉语是动态的,鲜活的、发展变化着的一门学科领域。不再被限制在仅仅那两本书的内容了。

读《十五讲》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学术专著,对理解现代汉语这本书的内容提供了深刻地,严谨的理论知识。

三、《汉语语法研究论》对理解现代汉语的影响

本书《汉语语法研究论》,是关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专题理论思考和学科探索,分对象论,选择论和体系论三部分。

第一章对象论从语料、规则、事实和学科等方面,讨论了语法研究的对象及其提取,探索现代汉语语法学正在研究什么和应该研究什么的问题。第二章选择轮,选取语法研究的若干实例,讨论语法研究的学术选择和学科目标,探索汉语语法研究现有的理论追求,应有的学科目标以及有关的一些问题。第三章体系轮,从已有体系、体系类型和体系建构三个方面展开了关于汉语语法研究的讨论。

对于学习和从事语言学的人来书,重视汉语语法研究是必须的,在这方面《汉语语法研究轮》给了很大的提示,而且有助于重新认识现代汉语这本教材。比如这该书确定了语法研究的对象,这提示着语言研究者做汉语语法研究的时候应该怎样确定研究对象。然后重新看《现代汉语》这本书的时候可带着问题去学习,比如“这本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怎么确定对象?确定对象后后该怎么列框架?”这方面提供了不少理论基础。选择论这一章可以让我们有这样一种思考,就是“如果让我们编排《现代汉语》这本书应该怎样去编排?”

三本书对学习《现代汉语》的影响各不相同,从不同的角度影响学习者的理解方向。但对语言学习者这三本书是不可忽视的,对学习汉语语法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上,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4.

[2]邵敬敏,李家树.汉语语法研究专题[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9.

[3]萧国政.汉语语法研究轮[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作者:吴晓梅

第三篇:汉语语法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影响探略

【摘 要】语言的迁移性包括正迁移性与负迁移性。在英语语法的教学方面,教师们应当注意區分英语语法与汉语语法的异同,积极发挥汉语语法对英语语法的正迁移性,减弱汉语语法对英语语法的负迁移性。

【关键词】汉语语法;英语语法;语言迁移;影响

引言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会对英语的习得产生正向和负向的迁移,两者的相似性会促进英语学习,而差异性则会阻碍英语学习。笔者主要研究母语的负迁移对英语语法学习的影响,这就属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对目的语,即英语学习的影响。

一、语言迁移的概念

迁移就是在二语习得中求助于原有的母语知识。也就是说,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因为缺少所需的第二语言知识,语言学习者在进行交流和学习时求助于语言第一知识,从而导致母语迁移。

从心理层面来讲,第二语言和母语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者的相似之处对二语习得产生积极影响,即正迁移;反之不同之处则会产生消极影响,即负迁移。因此,二语习得的过程也是正、负迁移共同作用的过程。这是陈琦和刘儒德从心理学角度对语言迁移下的定义,即,学习者从先前的语言学习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将影响他们以后的语言学习成果或行为。

虽然对于语言迁移的定义多种多样,但目前被广泛接受当数Odlin所给出的定义。即:语言迁移是由目的语和任何先前习得的语言(包括不完善的语言)之间存在的相似性或者差异性所引起的影响。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这个定义被认为最能全面地涵盖语言迁移的实质。

二、负迁移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中会发现,学习者的发音深受母语的影响。学习者往往认为第二语言的语音在他们的母语范畴内,这样的误解往往会导致错误发音。从语音系统来看,英语和汉语属于印欧和汉藏两个不同的语系,英语主要是依靠语调来区分句意的“语调语言”(intonation language),而汉语则是以声调来区分字义的“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这些方面的差异是造成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层面上产生负迁移现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高职学校中,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偏远的农村地区,当地经济条件较差,他们在初中阶段接受教育的条件不高,经过应试教育后大多数高职学生英语发音不标准,甚至有部分学生连单词都不会读,这些都成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的障碍。笔者认为,我国的高职学生一般存在两种本族语的影响,即作为母语的汉语及他们在各地使用的地方方言。

英语和汉语虽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在英语中一些音素的发音与某些汉语发音相似但又有差异,这使得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会自然的借用汉语发音去代替英语的发音,于是便造成发音错误。例如,学生们常常会把辅音中的/θ/和/发成/s/(思)和/z/日)。或是英语的有些发音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音,于是学习者将汉语的发音模式硬套在英语发音上。例如,辅音/∫/和//直接套用汉字里的“西”和“一”来代替。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重音和节奏方面,汉语节奏讲求“吐字清晰”、“字正腔圆”,受汉语这种发音机制的影响,学生们往往把一个单词中的每个音节都发得十分清楚,完全不分重读和轻读,背离了英语强/弱对立、长/短对立、清晰/模糊对立的节奏特征。尤其是单词末尾的辅音/t/也重读,例如把it错发成/iti/等。

三、英语学习中减少负迁移的策略

1.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一,平时多听纯正的英语材料并多仔细模仿和练习说英语,这样既有助于纠正不规范的问题,还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口语能力。第二,养成勤翻词典的好习惯。遇到不会读的单词查阅词典,按照标准音标拼读。第三,分析错误,加强读音练习。将平时发音错误的单词归类、整理和分析,并且大声对比朗读,以加强正确读音的印象。

2.注意培养地道的英语朗读。

英语是句调语言,大声朗读就会产生优美的韵味。当然读的时候注意句子的中心所在,将其读清楚。另外,朗读时要,领会作者的语气和意图,读出相应的升调和降调。争取英语初学者慢慢从正确读英语过渡到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

3.借助于收音机、录音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感受这种语言。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模仿。这样,不但可以给学生留下准确清晰的印象,同时也纠正了学生发音上的偏差,减少汉语的负迁移影响,为其流利地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4.采用有效教学手段加强语音训练。

学校应在学生入学初期适当开设语音课程纠正发音,加大标准语音的输入,让学生意识到地方方言对自己英语语音的负迁移影响,对方言和英语两种语言的不同要有清楚的认识。学生在语音课上感知标准音后,英语老师还必须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的辨音对比练习。语音训练不能局限于单个音素,而应针对学生常混淆的语音对立体加以练习,让学生反复辨听,反复练习,这样才能掌握正确发音。比如常见的语音训练有:辨音训练,重音训练,语调练习,情景会话等。

5.持之以恒,培养语感。

高职学生要想提高自身语音水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们除了在课堂上学习必要的语音知识,语音训练和老师纠正外,还需要自己长时期在课外进行大量练习。学生们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和各种有效资源尽可能多地接触标准英语,加强对标准语音的敏感度以便纠正和提升自己的发音水平。比如观看原声电影并模仿对话,跟读标准语音教材,收听英语外台节目,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参加有外国人的英语角活动等。

结语

对于在汉语环境里学习英语的学习者来说,大脑中的汉语信息量己经相当丰富,在接受一种新的语言信息的时候,汉语对英语的干扰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这种客观存在的影响,处处留心,勤于积累,一点点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注意让学生克服自己的母语习惯,努力培养英语语言习惯,并逐步学会外语思维,最终减少或消除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消极影响,同时充分利用正迁移,尽量转化负迁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纯正规范的英语从而达到学好英语自如使用英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莲,石晓晖.汉语语法正迁移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咸宁学院学报,2010(9).

[2]陈静.浅谈语文语法教学与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负迁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0).

作者:吴榕莉

上一篇:专业化护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科研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