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语言作为交际工具都有其共同的特点,而不同的语言又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特点。因此,语言的习得要受文化的影响。不论学习上,还是教学上,英语的学习与汉语言文化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有较深的汉语言文化修养。因此,英语老师能在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把握英语教学,使汉语言文化能更好的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第一篇: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

跨文化视角下汉语言英译中的文化信息流失现象探索

摘 要: 由于汉语是是中华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象征着中华人民劳动的结晶,但是在汉语言英译的时候经常发生误译的现象,给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带来极大的阻碍,我们要从跨文化的视角去对汉译英出现的文化信息流失现象进行研究,在研究汉语言英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信息流失现象有助于我们我们今后对语言文化的重视。

关键词: 跨文化;汉语言;英译;信息流失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也随着增加。英语是这个世界上的第一通用语言,直接影响着双方的交流,汉英互译是跨文化的行为模式和交际活动。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差异是我们不可避免的,双方的生活条件不同、地理环境不同以及风俗的不同,致使汉语言在英译的过程中出现非常大的偏差,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将这种偏差化为我们对于双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我们这篇文章主要是从中西方的文化概述,汉语言在英译过程中的信息流失原因,以及解决策略来阐述。

2、文化概述

2.1华夏文化,

华夏文化是以中国为代表,辐射到东亚、东南亚地区的文化,这种文化主要是受到儒家文化和佛教思想的影响。要是追溯华夏文化的起源的话,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为基础,具体表现为:注重个人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的修养、文化底蕴的积累,以“仁义”和“孝道”作为这个社会的文化基础。

华夏文化的发展与扩大是中华人民不断的周边国家和民族进行交流而形成的,它不仅是华夏文化的体现,还对周边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海外华人还将中国的文化带到全世界。我国的文化保留其完整性,从农耕业到畜牧业,再到我们熟知的四大发明,都推动世界的发展。

汉语和文字是华夏文化的重要代表。汉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数量最多的语言。尽管各地的方言给汉语言的彼此交流带来障碍,但文字的统一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对整个中国的统一作出极大的贡献。

2.2英美文化,

英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家,它的饮食、文化和艺术一直以来都受到世界各地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都与世界各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英国,每个人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因此,在英国的各个中心地区不同的宗教都在蓬勃发展。不同的宗教都可以在英国找到自己宗教的代表。大量的文学创作让英国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大量的诗歌、戏剧都是先辈留下的宝贵遗产。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导致欧洲许多国家都移民,将欧洲文化带到美国。这些文化经过传播,很快就传遍美国的每一块角落,很多的美国艺术家对于怎样发展新风格和新的发展模式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美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强调的是个人价值的体现,让每个都去追求他想要的,崇尚自由,主要的核心价值是实用和理性。这种核心价值观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让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带动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但形成人人以自我为中心,人与人之间缺少交流,人际关系很难融为一体,整个社会缺乏凝聚力。

2.3中西文化的差異,

在人类人文化交流中,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对象。中国的文化重在抒情并且含蓄,西方的文化主要是以严谨和现实为主,这两种文化的不同,带领着中西方文学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并且发生多次文化上的碰撞。中国人以人文传统和儒家思想为社会核心,中国的文化是对人的反思,而西方的文化则是以科学现实发展为主要目的,主要体现在理性精神、客观态度和追求真理上。

中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还可以从语言方面来进行比较。美国的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不同的人所具有的思维模式也不一样,是语言决定人们的思维。所以西方的是板上钉钉,一丝不苟的,而汉语的说话方式就会有些飘忽不定。就拿一首诗来举例说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是骆宾王的《咏鹅》,翻译成英文大概有六七种版本,但是每一种版本都是逐字逐句的翻译,就像是“红掌”,翻译成英文的话无非就是“red palm”,无法将诗人对鹅的喜爱表达出来,但是体现出了西方文化的严谨。

2.4汉英习语文化之间的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民族和国家的生活环境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不同的民族所使用的习语往往和其所生活的地区息息相关,如山

川环境、自然物产等。就像我们中国人一般喜欢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事物蓬勃发展且快速涌现,而这个成语翻译成英文的话,就会变为“like mushrooms”(像蘑菇一样),这其中就会有很大的差别,因为英国不生产竹子,而英语中的“bamboo”是从马来西亚翻译过来的;还有,我们用“牛饮”来比喻一个人喝水喝得很多,而翻译成英语的话则为“to drink like a fish”(像鱼一样的喝水),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是以农耕畜牧业为主的,人们的许多成语和语句都与土地相关,而英美国家所使用的习语大多数是以海洋为主,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每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习语的形成与自身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3、汉语言英译中的文化信息流失的原因

3.1在文化迁移方面的原因,

在跨文化的交际中发生文化迁移的现象是很常见的。通过不少学者的研究发现,在汉英这两种语言的翻译过程中人们所犯的错误是非常明显的,这主要是由于英美的语言环境和语言习惯所引起的。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迁移带来的效果可以是正面的、负面的以及带有语言和文化的。而我们汉语言在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出现的文化信息流失现象正是负面现象,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当我们的汉语在翻译成英语的时候,人们下意识的将英语的语法和语义代入其中,用英语的文化准则和文化价值来指导自己对于汉语的理解,并且以此来作为标准来影响他人的具体言行。我们可以这样子来理解文化迁移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就是将英语中的语言模式硬套用在汉语的逻辑表达上的文化现象,带来的后果往往会导致在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中的交流障碍、双方的误解、严重的话甚至会引起文化冲突。

3.2关于词义没有相对应的空缺,

因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所以在进行汉语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往往会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对我们想要翻译的语句进行有效的替换,这样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词汇空缺,导致的结果就是汉语言在向英语翻译的时候造成文化流失。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我们可以用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来表达一个意思,非要绕一个大圈子才能表达清楚。比如我们在前面提到骆宾王的《咏鹅》,如果外国人没有认真的学过中国的诗歌,便不能够很好的对其进行学习,所以要加强双方的文化交流,避免汉语言文化在英语中的信息缺失。

3.3双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

我们在看待同一事物的时候,不同的文化里包含不同的价值,引发不同的联想,让我们可以看见不同的内涵。在汉语和英语中,对待动物的态度和含义就有很大的区别。在西方,狗是非常忠诚的动物,他们象征着忠诚、不屈;但是在我们中国,非常看不起狗,对狗有一种厌烦的心理,在汉语言中,我们可以看见许多这样的词汇:狗奴才,狗杂碎,狗腿子等,这些都是我们汉语言中说“狗”时带有的感情色彩,外国人在翻译这些词语的时候,由于对狗非常的喜爱,就不会使用“dog”这样的单词;反观英语,top dog(重要人物),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个幸运儿)等,这些习惯用语中包含着“dog”这个单词,但是在我们翻译过来的时候已经不能翻译成“狗”。

从上面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见,汉英语言在词义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汉语中的某些次是贬义的,在英语中的意思就是褒义的或者是中性的,从这一角度上来说,除开词语本义上的符合之外,还得看一下双方的文化差异,以此来补缺空缺的范畴。

4、解决汉语言英译中文化信息流失现象的策略

汉语言英译是一种汉文化向西方传播的过程,其中的难点不是简单的将汉语言翻译成英语,是在于将汉文化完美的进行转化还能保留下原有的文化特色。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文化在进行交流的时候经常会发生碰撞,这种在翻译过程中发生的碰撞虽说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但是存在的文化信息流失现象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我们要力图解决这种现象,找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让人们对汉语言英译中的文化流失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

4.1跨文化交流,深刻学习中西文化,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国际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人们越来越重视英语学习在跨文化的交流中所起到的作用和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进行文化交流。影响跨文化交流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以及宗教信仰等,语言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工具,我们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为了掌握英美等国家的文化和思想的过程,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要掌握好必要的英语文化知识,才能与外国友人进行有效的文化交流。如果我们只是把精力全都放在语言的形式学习上,忽视英美等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底蕴,就会缺乏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在现实的交流中,尽管使用的语义和语法全都正确,也不能避免双方文化上的冲突。所以,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流和汉语言英译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充分了解西方的文化,理解西方人的思想,在双方交际的过程中,对对方有一定的了解,尊重对方的言行,能够让我们彼此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4.1.1以归化策略为主,

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就是习惯性的用整体的眼光去看待一件事物,我们不能否定这样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这样传统的辩证方法中也包含着不科学的部分。我们在保留整体看待事物的同時,要吸取西方的辩证态度和眼光,一层一层的进行剖析,最后再归纳总结,把整体和实践得到的感悟相结合,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4.1.2以异化策略为辅,

中国在古代和近代史上长期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大多数的物质都是自给自足,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问题非常的严重,没有能够自我奉献的精神价值。在文革时期,大家吃惯了“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思想影响着每一个人。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就得把西方的资本主义思想融入到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当中,倡导人与人之间的良性竞争,同时也不能丢了我国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

4.2将创新精神和谦虚精神更好地结合起来,

中国的封建社会从春秋时期一直延续到了清王朝,整整几千年的时间。“百家”的思想融合在了一起,其中优秀之处我们要发扬。但是道家的中庸思想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用来禁锢民众的思想,人们在心理上保守思想的形成,例如三思后行,这样的思想意识束缚人们的行动和个性的发展,让人们缺少创造力和主动性。西方的文化主要是鼓励人们去进行创造,由于其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所以在经济贸易上主动进去全球化贸易,对海外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形成了彼此间的竞争与创新。这是西方的资本主义思想给全球的经济市场带来的活力。我们中国现在流行的招商改革正是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过度的保守只会让我们妄自准大,失去很多机会,这就需要我们把中西方的思想文化结合在一起,吸收中西方文化的成果,丰富我们的民族文化。

4.3从不同的文化角度来看待汉语言英译,

在进行汉语言英译的过程中,偶尔使用汉式英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翻译的理解。但是,这不能破坏英国原有的文化风情。在进行汉译英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什么词语是英国文化的忌讳,以及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环境下的意思。就像我国常用的张三李四,在进行英语翻译的时候不能直接翻译出来,而是应该翻译成someone(某人)。在翻译的时候,要是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强行融合在一起,就会让双方原有的文化变味。

4.4避免文化翻译中的错位,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会使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从时间上来说,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句话会有不同的理解;空间上来说,东西方人们的思想也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一个民族所经历的不同和体会的区别,在进行汉语言英译的过程中出现在理解上的错误是很常见的,但是我们要及时的对这些错误进行改正,避免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

5、结束语

在全球化的带动下,很多的人都认识到,与不同的人进行文化交流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使用,而且还要注意语言文化上的区别,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现象是跨文化交流的具体表现,我们不仅仅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思想,还要通过跨文化的交流让我们的中国的文化更加的丰富,同时将我国的文化推向全世界。

参考文献

[1] 马玉红. 汉英习语在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流失[J]. 语文建设,2014.

[2] 袁赞. 从英汉语言差异看英译汉实践中语言转换的层面[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04):81-84+96. [3]张建惠. 从适应与选择看英译汉语言异质引进[D].鲁东大学,2006.

[4] 曾兆令. 从英汉语言结构差异看英译汉中的意合趋势[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03):99-101.

[5] 张彩霞. 跨文化视角下汉语习语英译中的文化信息流失现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

作者:张玥

第二篇:结合汉语言文化浅谈英语教学

摘 要:语言作为交际工具都有其共同的特点,而不同的语言又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特点。因此,语言的习得要受文化的影响。不论学习上,还是教学上,英语的学习与汉语言文化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有较深的汉语言文化修养。因此,英语老师能在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把握英语教学,使汉语言文化能更好的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关键词:汉语言文化;英语教学;影响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都有其共同的特点,而不同的语言又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特点。不论从学习上,还是从教学上,英语的学习都与汉语言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何使学生摆脱汉语的干扰,充分利用汉语的知识迁移?这就需要英语老师具有较高的汉语言文化素养,帮助学生去分析汉语与英语的文化和语言区别。

如:“如果中国走资本主义,中国人民是否也能站起来,中国是否能翻身?”

一句中的“翻身”一词就不能从其本身的含义上来理解。在这句话中,“翻身”有其特定的历史含义,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很难翻译的确切。当学生不能选用确切的英文来代替“翻身”时,老师就要给学生讲解在那个特定年代下的语言背景,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的理解此句中的“翻身”并不是真正的“翻过身”,而是解放,独立自主。

这句就可以理解为“If China had taken the capitalist road, could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liberated themselves and stood up?”。这样就把“翻身”一词表达得淋漓尽致了。

又如:中美在一些问题上的分歧,完全可以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

如翻译为:Disagreement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n some issues can be addressed through consultation on an equal footing. 则理解有误,不能准确表达出原句的意思。原文‘“完全可以”的意思是,中美之间的分歧原本可以解决,但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解决。这里不是陈述“中美之间分歧可以解决”的结论。应该用虚拟语气:As for their differences on certain issues, they should have been solved by the two countries through consultations on an equal footing.

理解外语比理解母语难。这就需要语言学习者能够驾驭和掌握使用这种语言的本领。我们在学习英文单词时,一般先知道它的一两个含义,逐渐的知道它更多的含义,然后开始使用它,最后才能灵活的使用这一单词。对于中国人来说,汉语是从小就学会使用的母语,而英语往往是在汉语言环境里学习的,汉语的功底好于英语功底。因此英汉之间的变通在英语教学中是司空见惯的。把握住这些内容,较自如地进行课堂教学能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变枯燥的语法课为新鲜的活的语言运用课,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如:He has a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学生用汉语来表达时写成“他是个很棒的英语司令。”可见,学生在书写、翻译方面受汉语干扰较为严重。排除这些干扰是老师的教学目的所在。它要求英语 老师能游刃有余地把握英、汉语的异同,突出英语的自身特点。对汉语言知之甚少而不能很好地排除汉语的干扰把英语独立出来;或者不能看到语言的相通性而把英语搞成一种套子。站在更高的角度看,语言集中地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特点,文化素质的高低又制约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 语言教学永远不能离开这根准绳。因此,这句话应该翻译成:他精通英语。

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思维逻辑,表达方式不同。有时在做翻译时正译译不顺,意思不清楚,从反面翻译,译文会更明白,更清楚地表达愿意,译文更符合译入语的习惯。

如:1. I will be here for good, this time.

正译:这次,我将一直在这里。

反译:这次,我再也不走了。

2. This is a good forum to address that topic.

正译:这里是讨论这个问题的好场所。

反译:在这里讨论这一问题是再恰当不过了。

3. He is no less clever than his brother.

正译:他不比他兄弟聪明。

反译:他和他兄弟一样聪明。

这些都是要在知道英汉与差别的基础上,才能更好运用语言来传情达意。这就需要我们英语教师在讲到此内容的时候,给学生多些讲解,多举实例说明,学生才能更好的去理解,才更有兴趣去弄清楚。又如:gas mask(防毒面具), riot police(防暴警察),crisis law(反危机法案)。这些都说明了学习语言不能仅仅是语言,还要学习语言里蕴涵的文化。了解外民族的性格特点,首先要熟悉本民族的性格特点。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较高的本民族文化素质,那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学好外语;同样道理,英语老师如果没有较高的本民族文化修养,他也只是个传话筒。我们在翻译句子是就更应该注重英,汉两种语言的区别,在原文的基础上,按意义上(或修辞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必要的词,词组或句子,以达到译文与原文在内容,形式和精神方面对等的目的。如: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ity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可以翻译成:历史使人聪明;诗人使人睿智;数学使人精细;自然哲学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严;逻辑和修辞使人善变。

有的字或词有很多种含义,用途非常广,用法也非常活。用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含义。如“搞”是个和口语化的动词意思很广,用得很活。因此,没有固定的译法,应将它与其后的名词搭配一起考虑。

1.我们讲话算数,不搞小动作

We mean what we say. We do not play petty tricks.

2.他到山东去工作了3个多月,搞得很好

He worked in Shandong Province for more than three months and did a good job there.

3.我们必须一心一意搞建设。

We must concentrate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语言教学要求学用结合,要面对世界,面对未来。国际交流的扩大,科技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的繁荣,使得外语教学渗透文化内容日益重要。单纯的英语语言水平是不能适应这一要求的。要求英语老师能纵览本民族文化,站在东西方文化比较的高度上,把握英语教学,使汉语言文化能更好的参与和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参考文献 :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2]张建威,罗卫华,《实用英语口语同声传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3] Peters A. The Unit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作者简介:

彭茜(1981.1~ ),女,湖北赤壁人,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江汉艺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音教学,高职英语教学。

作者:彭茜

第三篇:论汉语言的翻译

寻根溯源是汉学论著翻译中不可忽视的技术问题之一。汉籍本身浩如烟海,文化内涵又广博精深,海外学者对它的征引宛若随意采撷,典故难寻;对它的解释或体认有时推陈出新,有时又似是而非,因此译文难于处理。所以文化上的,包括汉文人名、中文史料、历史背景的还原就成了首要问题被提了出来。但伴随着这种交流,“汉学论著翻译”作为一种不同以往的翻译的新内容,面临考验,有进一步探索的必要,一些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亟待解决。

因为背景知识准确的掌握不仅包括对史实的确切了解,更需要的是一种文化感,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了解且能心领神会,并运用自如。不止是一个词,一段话的索骥,而应把文化内涵整个地融入行文之中,至此才使译文达到风格上的忠实与流畅。如《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一句原文“Within,the principal palaces were arranged on a northsouth axis……”,原译为“(故宫)各大宫殿按南北向轴心排列”。这容易引起歧异。事实上,原作者不是想强调宫殿的南北对称,或者是要说明所有宫殿都是南北排列。因此译为“重要的宫殿座落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就更明了。《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原文页100,注9Village and town life in China(《中国的城乡生活》)著者为Y.K.Leong 和L.K.Tao。此处的原著者显然是中国人名的简写,译者仅译为Y.K.Leong(郎)。笔者作为此书的责编之一先查到《中国的城乡生活》的英文版,著者的全名写成T'ao Li Kung和Liang Yu-kao。又阅读此书的《序言》得知,两人均为留学英国伦敦大学的中国学者,此书是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中国的社会生活。此书出版之后,T'ao Li Kung回国任教,而Liang Yu-kao则留在英伦。既然.T'ao Li Kung已回到本国,那么《社会科学大辞典》中应该有其一席之地。果然T'ao Li Kung即是中国社会科学家北大著名社会人类学教授陶孟和(陶氏字以行,1888—1960年)的原名“陶履恭”的音译。

江苏版译为:“宋代的常备军,除了‘近卫军’以外,尚有由地方军队和民兵组成的两个编队,但它们一旦融合之后,便告瓦解。”(页92);商务版则译:“宋朝统治时期,除了地方军(厢军)和民兵(乡兵)这两支互相融合而衰亡了的军队以外,还有作为常备军的‘禁军’。把“城隍”译为“城市之神”,“禁军”译为“近卫军”,“地方军队”和“民兵”不说明特指中国传统文献所称的“厢军”和“乡兵”,从行文上还可勉强接受的话,那么把王安石说成是“圣徒”则甚为乖谬了。

过分强调译名的精确度有吹毛求疵之嫌,但中文是不同于西方表音字母文字的一种音、形、义相结合的表意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有固定的含义,通假和转注则有特别的规定。就算在阅读姓氏名称时,出现同音异形的字,也会被认为是指示不同的人物或事物。使用此种与西文截然不同文字的中国人在阅读时也养成了更重视识别文字字形而不是读音的习惯。而且长期以来汉语对外来词的消融力是古今一贯的,并形成了以意译为主或意译与音译杂糅的翻译规律。这种意译法的使用更加强调字符形态与音读对应的确定性和准确度。所以译者采用了不同译名来反映一个人或一件事物,就会误导读者,即翻译时差之毫厘,理解时必然谬以千里。讲求学术规范是提高整体学术水平与扩大学术交流领域和层面的基底。汉学论著翻译作为学术研究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否则就会降低其价值。

不言而喻,优秀的翻译著作应达到翻译与研究的完美结合。因为译者如果是某一领域的专家,那么他翻译这一领域中的外国著作就会在占有材料和了解新的学术动态方面胜人一筹,得以与原著者并驾齐驱,甚至可以作高屋建瓴的评判。

作者:梁 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