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论文范文

2022-05-08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现代汉语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现代汉语》是语言学习者掌握语言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石,想从事语言学或学习语言学都得先掌握《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修辞等。其中语法部分的内容既抽象又难,所以想掌握好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需要看一些语法专著,如《汉语语法研究专题》,《汉语和汉语语法研究十五讲》,《汉语语法研究论》等。本文主要浅谈这三本书对学习《现代汉语》的帮助。

第一篇:现代汉语论文范文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

摘要:21世纪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有了新的发展。 近十二年来,研究情况大致可概括为:研究内容详实细化; 研究方法中的肤浅描述与深入讲解相结合; 研究显示了交叉的特征; 词汇与应用词汇的比较研究已成为热门话题。 汉语词汇研究经历了 1950 年代和 1960 年代的创始时期、1970 年代和 1980 年代的恢复发展时期和 1990 年代的快速发展时期。 进入21世纪后,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有了较大的进步。 据周健(2006)统计《百年汉语词汇研究》,从2000年到2004年底,各类现代汉语词汇共发表学术论文457篇,超过1990年代(440多篇)以下,本文主要总结21世纪汉语词汇研究。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汇、现状

一、在内容上,正在向更细化的方向进行研究,对很多问题的理解比以往更深

周荐(2004) 《从字、词、组合的差异来定义词的单位》并不是从传统词的定义开始的——一种语言中可以独立自由使用的最小的音义组合 讨论文字而不是文字。 限制是在合成单元中讨论和探索由唯一字符函数、字符和字符组合函数以及字符串组件组合函数组成的单词的最佳组合方式[1]。 林乔丽、韩景泉(2011)《从《分布形态学》看中文词性》以分布模式理论为指导,认为词是通过“联合”等形式化手段在句法运算中由语素产生的。 而且词性不是字典。而是句法结构的产物,在此基础上,中英文事实被纳入同一个分析机制。 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也归因于词根的不同属性和PF层的局部形态学声音。王永元(2004)《废除“分词”和“组合词”》从“分词”一词的起源出发,对“分词”和“扩展法”提出质疑,重新分析现代汉语 词结构体系大胆捍卫了“分词”一词的删除,代之以“组合词”,并展示了其合理性、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2]。

二、研究方法的差异不再局限于70年代和80年代强调的表面描述,而是表面描述与深入解释相结合,把词的结构词分析与社会文化和民族心理相结合,进行三维立体考察。

这主要体现在对出现的词语的研究上。有很多这样的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李润生《论新词新义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从新词“猛料”出发》,文章站在理论意义的高度,用“猛料”作为例子,具体分析了新词新义研究中的几种方法,并结合社会文化、民族心理和汉语词汇系统本身三个方面来研究新社会词[3]。

三、应用词汇的相关研究成为热点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对外交往空前频繁的时期。 无论是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还是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词汇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从实践的角度研究汉语词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词汇研究与机器翻译和信息处理相结合此类研究的相关文章包括沉阳和谷阳(2001)“汉语复合词句法界面的宝藏与特征”; 如先竹和彭元(2011)《论基于语料库的现代现代“转化词库的发展”等。(2)对外汉语学习研究与词汇理论研究相结合,如李思旭(2008)“ 词动机与对外汉语教学”和陈钊(2010)《论汉语有色词的零尺度和偏差》等。其次比较词汇研究已成为21世纪以来比较词汇研究的一个课题 世纪。随着国家间交流的进一步深入,此类搜索将越来越多,范围更广、层次更深。此类文章包括吴立权(2“还原现代汉语词汇差异的真实面貌)”。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现代汉语词汇的研究与以往相比进展不大,许多研究表明它具有视角、新理论的特点和新方法。 但如果将这些创新文章的数量与这一时期发表的文章总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创新文章并不多,而且大部分文章仍然沿用旧文章。不过未来的汉语词汇研究会逐渐改变这种状况,提出更多的新思路,解决更多的新问题。

四、研究呈现跨学科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从其他学科中寻找相关理论和方法,加强词汇学相关研究

(一)潜显理论在词汇学中的应用

“隐”和“显”是现代语言学和符號学的重要范畴,可以认为是语言现象存在的两种方式。 这个理论的作者是王锡杰。 在《汉语标准化问题与语言的自律功能》(1995)中,王希杰将潜语言的内涵概括为简明扼要的语言:“我们可以将语言世界分为显性世界和潜语世界。 所谓的语言,什么是清晰的,就是人们目前使用的,社会所知道的部分。某些东西,是我们都习惯的东西。所谓潜在的语言世界,是指语言的结构和组成 根据语言组合的结构规则和规则,将所有可能的语言形式组合起来。但它们并没有被这个语言共同体使用和发展。”于根元将秘密语言涌现理论应用于新词的分类和搜索,在 “Said Friends”(1996)明确提出了“职业理论”和“方向理论”。

(二)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在词汇研究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被应用于汉语语法研究。 现在有学者将它们引入词汇研究,并引入了“认知词典”的概念。 于林龙和李立红(2008)《认知词汇学的理论构建及其实践意义》指出:“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认知词汇的明显优势在于与认知科学的结合。处理方法有助于学生认识和掌握基本的词汇。 认知词典的理论构建与传统词典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词汇研究的重点从单纯研究词的形态学和语义学,运用认知科学、语言学、语言习得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 词汇学习与语言结合以词汇学推动语言教与学的新理念。”此类文章包括王同伟(2009)《汉语同义词的认知思想》;(2006)“框架语义理论探索”等等。

(三)零度与偏移理论在词汇研究中的应用

“零度”和“偏差”原本是西方修辞学中的一对概念。 当地学者王希杰介绍了他们,并根据汉语进行了改进和解释。  ①所谓“零度”是一种正常、规范的话语状态; “偏差”是对这种状态的违反。 运用零度偏差理论研究汉语词汇的文章有石秀菊(2004)《汉语诉求偏差的文化心理实例》;陈静(2010)《论汉语有色词的零度和偏差》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陈静的《论零度与汉语有色词的偏差》不仅用零度变化的理论来分析有色词的语用效果,还运用了“ 王锡杰先生的“四个世界”理论 词语的中间偏差分为两个层次,即物质世界产生的层次和文化世界和心理世界产生的层次。

参考文献

[1]胡娟.从 同形异义、异形 同义看香港社 区词与普通话词语 的差异 及其成 因[J].中州大学学报,2011, (1).

[2]姜庆姬.汉语和韩语词 汇的潜性与显性—— 以兄弟姐妹类称谓 语 、指示代词、数词 为主[J].毕节学院学报 ,2006, (2).

[3]李思旭.词语 的理据性与对外汉语词汇教 学 [J].(日本 )理论语言 学研究 ,2008, (6).

作者:孙文婷

第二篇:《汉语语法研究专题》《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汉语语法研究论》对学习《现代汉语》的帮助

摘要:《现代汉语》是语言学习者掌握语言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石,想从事语言学或学习语言学都得先掌握《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修辞等。其中语法部分的内容既抽象又难,所以想掌握好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需要看一些语法专著,如《汉语语法研究专题》,《汉语和汉语语法研究十五讲》,《汉语语法研究论》等。本文主要浅谈这三本书对学习《现代汉语》的帮助。

关键词:语法;现代汉语;学习;帮助

一、《汉语语法研究专题》对《现代汉语》理解的帮助

这本书从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的角度进行了汉语语法研究,外加了语义内容。总共有十四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讲述了汉语语法学的历史,现代汉语的特点以及汉语语法研究方面的成绩和反战趋势。第二章写了语素研究,首先介绍了语素名称的演变、分类和如何确定语素以及语素研究所存在的若干个问题。第三章单独讲述了构词法研究的内容。里面包括如何确定词,构词的类型,构词法和选词法的异同,构词法和构形法以及他们的特点。第四章讲述了此类研究中的划分此类的标准,吕叔湘、朱熙德关于词类的学说以及词类的研究当中的一些新尝试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五章短语研究共有八个小节,分别是:短语、词组、结构,短语研究简史,短语在语法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短语的类型,短语和句子的区别,短语结构与层次分析,向心结构理论的探讨,短语研究的新动向。第六、七、八、九章围绕着句子的不同方面进行了介绍,有句型研究,句类研究,句式研究和复句研究。第十、十一、十二、十三章围绕着予以研究的角度对歧义、语义角色、语义指向、语义特征进行详细又系统地论述。最后一章从认知的角度对汉语语法进行了讨论。

《汉语语法研究专题》与《现代汉语》这本教材相比较,这本书自始至终都围绕着语法单位进行了论述。在研究对象上与《现代汉语》大不相同,《现代汉语》的研究对象是以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进行了论述,同时编排上还附加了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和修辭运用部分。

这本书对我理解《现代汉语》的帮助有几点。

(一)《现代汉语》这本书在编排上虽然涵盖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但在某些研究上的讲述并不够透彻。比如,它在语素与词、音节、汉字之间的界限的内容上不够透彻。书上虽有,但只用一小表格一带而过了。语素本身很难,确定是不是语素,在话语中本来也很复杂,所以语素方面的内容,对语言学习来讲容易让人苦恼。

(二)《现代汉语》这本书没有单独的设置一些笔者认为很重要的内容。例如,层次分析法的内容,在讲句法成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时略说了一下层次分析法,但并没有系统地介绍层次分析法该遵循的原则以及切分方法。此外《现代汉语》这本书没有讲述歧义这方面的的内容。所以《汉语语法专题研究》这本书让我学会用苛刻的眼光去看《现代汉语》,从对比中学到汉语研究方面的更多知识。

(三)在某些内容上《现代汉语》的编排比《汉语语法研究专题》这本书更全面。比如句式研究上,就比《汉语语法研究专题》上的内容多得多。这本书只谈了“把”字句研究、“被”字句研究、存现句、主谓谓语句这四样。而《现代汉语》不仅讲了这些内容还涉及了兼语句、双宾语句、连谓句等多个句式。

所以读相关的书目时,不能孤立的看一本书的内容,而是要结合着看,互相对比着看,这样会获得更多方面的知识,对一些难理解或理解不够深的内容也能有更深的所想所感和掌握。

二、《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对理解《现代汉语》的意义

(一)《十五讲》这本书内容系统而前沿。之所以说是系统,是因为《十五讲》差不多涉及了当代句法分析的重要理论和方法的所有内容,比如,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分析,配价理论,空语理论,移位理论,约束原则,语义指向,范畴理论,认知理论,语言类型理论,语用理论以及汉语应用研究等。前沿是因为,这些内容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因此影响很大。这对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给出了最全面地指示。

(二)突出语法分析的方法和理论。《十五讲》主要讨论汉语语法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并不是一般地介绍研究成果。比如我印象最深刻的第三章“结构理论和层次分析法”说明句法结构的层次性,特别介绍怎样进行分析,指明层次分析的作用和局限。第四章“变换理论和变换分析”先讨论什么是变换,变换的云泽是什么,变换分析有什么用,最后指出变换分析的局限。这种讲述方法使我对现代汉语的语法有了更多的理性认识。

(三)展现了一些新的语法研究成果。比如“把”字句研究。多年来这方面的研究相当多的。《十五讲》讨论此类现象时采用了新的角度,几种讨论“把”后名词性词语的性质。这让我看到了现代汉语的鲜活、灵性的一面。不再觉得就只有上下两本书的内容了,觉得现代汉语是动态的,鲜活的、发展变化着的一门学科领域。不再被限制在仅仅那两本书的内容了。

读《十五讲》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学术专著,对理解现代汉语这本书的内容提供了深刻地,严谨的理论知识。

三、《汉语语法研究论》对理解现代汉语的影响

本书《汉语语法研究论》,是关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专题理论思考和学科探索,分对象论,选择论和体系论三部分。

第一章对象论从语料、规则、事实和学科等方面,讨论了语法研究的对象及其提取,探索现代汉语语法学正在研究什么和应该研究什么的问题。第二章选择轮,选取语法研究的若干实例,讨论语法研究的学术选择和学科目标,探索汉语语法研究现有的理论追求,应有的学科目标以及有关的一些问题。第三章体系轮,从已有体系、体系类型和体系建构三个方面展开了关于汉语语法研究的讨论。

对于学习和从事语言学的人来书,重视汉语语法研究是必须的,在这方面《汉语语法研究轮》给了很大的提示,而且有助于重新认识现代汉语这本教材。比如这该书确定了语法研究的对象,这提示着语言研究者做汉语语法研究的时候应该怎样确定研究对象。然后重新看《现代汉语》这本书的时候可带着问题去学习,比如“这本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怎么确定对象?确定对象后后该怎么列框架?”这方面提供了不少理论基础。选择论这一章可以让我们有这样一种思考,就是“如果让我们编排《现代汉语》这本书应该怎样去编排?”

三本书对学习《现代汉语》的影响各不相同,从不同的角度影响学习者的理解方向。但对语言学习者这三本书是不可忽视的,对学习汉语语法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上,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4.

[2]邵敬敏,李家树.汉语语法研究专题[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9.

[3]萧国政.汉语语法研究轮[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作者:吴晓梅

第三篇: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

摘  要: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刚开始的时候重意义而轻形式,后来受到结构主义语法的影响,重视结构分析,但忽略了意义。近年來主张在语法具体分析时要使句法、语义和语用结合起来。主要六个研究方法:1.中心词分析法;2.层次分析法;3.变换分析法;4.语义特征分析法;5.语义指向分析法;6.配价分析法。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研究方法

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的产生与演变过程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工作自从1898年马建忠编写的《马氏文通》以来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汉语语法研究工作不断地发展,从传统语法的中心词分析法到配价分析法。

传统语法是借用西方传统语法理论指导描写汉语的实际的研究方法。它采用“中心词分析法”对句子进行分析,把主谓词组看作句子的主干成分,宾语、补语是次要成分,定语、状语是附加成分。它建立了汉语语法学方面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但由于过分重视意义,缺乏层次和关系观念,因此不利于教学和语法研究的发展。

变换分析法可以识别句法意义之间的细微差别,发现造成歧义的词语的语法小类,但是它不能解释造成歧义的根本原因。后来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法的产生弥补了变换分析法的不足。

语义特征分析法着眼分析概括同一句式中处于同一关键位置上的词所共有的语义特征,解释说明代表这此实词的句式之所以独具的某次特征,之所以将该句式跟与之同构的句式加以分化的原因。语义指向分析法帮助分析情况复杂的语法结构,重点是分析没有直接组合关系的语法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语义特征分析法与语义指向分析法的结合就实现了形式与意义的结合。

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各种方法

(一)中心词分析法

中心词分析法是传统语法用来对句子进行分析的语法研究方法。它主要把主谓词组看作句子,认为句子是由主谓词组组成的。遇到偏正词组时,首先找出中心语,遇到述宾述补词组时,先找到谓语中心语。这种分析法设立句子的六大成分,分为三个层次,主谓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语是次要层次,定语状语是附加层次。

例如:这些工人立刻修好了一座桥。

按照中心词分析法,主语是“工人”,谓语是“修”。“工人”和“修”就是我们找出全句中的中心语,也就是句中主要成分。“桥”是宾语成分,“好”是补语成分,都是次要成分。“这些”和“一座”是定语成分,“立刻”是状语成,属于附加成分。

可见,中心词分析法的优点在于能清晰明了地显示了句子的主干,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也可以分化一些由于某些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歧义关系。

中心词分析法的缺点是缺乏层次和关系观念,联合词组和主谓词组可以直接充当句子成分,其他就不行,必须以词的身份进入句子,导致句子成分有的是词,有的是词组,在理论上不一致。另外,把修饰成分看作是附加的,不重要的,致使在语义理解是出现错误。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来自借鉴结构主义语法理论方法研究汉语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这部代表作。该书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句子,从而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形成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形式分析法,具有明显的结构主义语法点。层次分析法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

1.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精神:

●承认句子或句法结构在构造上有层次性,并在句法分析上严格按照内部的构造层次进行分析。

●进行分析时,要明确说出每一个构造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

●分析时只管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不管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或句法结构中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

2.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适用范围广:传统的句子分析法只适用于单句的句子成分分析,这些就把自己限定在很狭窄的适用范围之内。层次分析法不仅可以用于句法结构的层次构造分析,而且可以用于音节、合成词、单复句、句群乃至篇章的构造层次。另外,对于一些句子成分分析法对付不了的句法结构,运用层次分析法则游刃有余,能更好地分化歧义句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

3.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

●它只能揭示构造层次和显性的(overt)的语法关系(亦称语法结构关系),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隐性的(covert) 语义结构关系。

(三)变换分析法

变换分析法源于美国描写语言学家海里斯(Z. S. Harris),汉语变换分析法是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后形成的。它是通过考察所研究分析的有歧义的句法格式跟与之在结构上有相关性的别外的句法格式之间的不同联系来达到分化原先的歧义句法格式的目的的一种分析手段。

1.变换分析法的原则

● 作为一个合格的变换,一定得形成一个变换矩阵(matrix)。

● 在变换矩阵中,矩阵左边作为原句式的一个个实例,形式必须相同,语法意义也必须一致。

● 在变换矩阵中,右边的作为变换式的一个个实例,形式必须相同,语法意义也必须一致。

●变换矩阵中每一横行左右两侧的句子,即每一横行作为原句式的实例和作为变换式 的实例,其共现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必须保持一致。

● 矩阵中每一横行左右两侧的句子,即每一横行作为原句式的实例和作为变换式的实例,二者在语法意义上的差别一致。

2.变换分析法的作用

(1)变换分析法最直接的作用是可以有效地分化歧义句式,

如:咬死了猎人的  狗

(a)           1                       2

(b)           1                       2

(a):动词 + 补语(了)+ 名词1 + 的 + 补语(了)

—→ 把 + 名词1 + 的 + 名词2 + 动词 + 补语(了)

咬死了猎人的狗  —→  把猎人的狗咬死了

(b): 动词 + 补语(了) + 名词1 + 的 + 名词2

—→ 是 + 指量名2 + 动词 + 补语(了) + 名词

咬死了猎人的狗  —→  是那条狗咬死了猎人

(2)变换分析更有助于我们把语法研究引向深入,揭示更多的语法规律;

①双宾结构的远宾语不能有表示占有领属关系的偏正结构充任。

②现代汉语里不用“被”“给”一类字的受事主语句有一个特点,即受事主语不能是人称代词。

③使用程度副词“还”的“比”字句,除了表示比较外,还能表示比拟;而使用程度副词“更”的“比”字句则不可以。

④表总括的程度副词“都”,强调表示“都”后面所说的性状或情况适用于它所指向的某个集合中的每一个个体。

(四)语义特征分析法

语义特征(semantic feature)原是语义学中的概念,指的是某个词在意义上所具有的特点。我们分析和描写词的语义特征,主要有三个目的:

●从某个特定的角度对某一个语义类进行细分;

●凸显同属于一个语义类的不同词语之间的差异;

●用来区别看似同义实际并不同义的词。

语法学中所讲的某一小类实词的语义特征是指该小类实词所特有的、能对它所在的句法格式起制约作用的、并足以区别于其他小类实词的语义内涵或语义要素。这里有两层含义:

1.如果离开具体句式,单纯从词汇角度概括一些词的语义特点,那不一定有句法上的价值。

2.某些实词是否具有某种语义特征,只有结合具体的句法格式才能确定并概括得到。

因此,语法研究中的“语义特征”,是着眼于分析、概括处于同一句法格式的各个实例中的同一关键位置上的实词所共有的语义特征。

(五)语义指向分析

语义指向,按其狭义的理解,是指句中某个句法成分与哪一个词语或哪个成分在语义上发生最直接的关系。

通过分析句中某一成分的语义指向来揭示、说明、解释某种语法现象,这种分析手段就称为“语义指向分析”。需要考虑的问题:

1.前指还是后指?

所谓“前指还是后指”是说那句法成分在语义上是指向它前面的句法成分还是指向它后面的句法成分。

如:我    和    他    先后   去广州   参加一个会。

↑            ↑       |              [指前]

我    先后   去过广州   和   福州。

|                     ↑               ↑  [指后]

我    和     他    先后   去过广州   和    福州。

↑       ↑    |                ↑            ↑ [指前/指后]

2.指向句内成分还是句外成分?

如:我很好。——谓语“好”指向句内成分“我”

他被客气地邀请进了会议室。——状语“客气地”在语义上指向句外成分

3.指向名词性成分还是谓词性成分?

如:

我才做。 (a)

我才做第二道题。(b)

我才做三道题。(c)

我才做完。 (d)

以上四个句子,副词“才”都做狀语,且都为后指,但各自的语义指向却不同——(a)中副词“才”指向谓词“做”;(b)中副词“才”指向谓词“做”的受事名词性成分“第二道题”;(c)中副词“才”指向数量成分“三道”;(d)中副词“才”指向表示行为动作结果的谓词“完”。

4.指向施事,还是受事,还是工具,还是处所,还是其他?

如果某个成分是属于指向名词性成分的,就得考虑那个成分是指向施事,还是受事,还是工具,还是处所,还是别的什么。

如:

砍光了。(a)

砍累了。(b)

砍钝了。(c)

这三个述补结构其补语都是指向名词性成分的,可是各自的语义指向却是不同的——(a)的补语“光”指向“砍”的受事;(b)的补语“光”指向“砍”的补语施事;(c)的补语“光”指向“砍”工具。

(六)配价分析法

“配价”这个概念借自化学。法国语言学家特思尼耶尔(Lucien Tesni ere)是最早把化学中的“价”引入语法研究中。到1978年,朱德熙先生将“价”的概念引入汉语语法研究。到了20世纪80年代,配价理论开始引起中国语法学家的重视。

配价分析法的作用和局限:

配价分析法一方面能获得正确的句法分析结果,另一方面能为描写刻画句子中复杂多样的语义关系提供有力的支持,以利于人们准确理解句子的意义。但是,它也有局限:

配价分析主要用来解释动词与名词之间的一些语义关系问题,而语言中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很复杂,对其他方面的语义关系,它就无能为力了。

(1)悠着点,别把身子骨给砍坏了。

(2)他一不留神,将旁边的小椅子给砍了。

(3)那木头真硬,那刀都给砍坏了。

“坏”在(1)句里是来说明“砍”这一行为动作的施事的;在(2)局里,是来说明“砍”这一行为动作的受事的;在(3)局里,是来说明“砍”这一行为动作的工具的,即使是动词和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也不能完全靠配价分析来解释。

参考文献:

[1]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复旦学报,1994.

[2]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王咏梅.《浅谈几种语法分析方法》.龙岩师专学报,1997.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作者:杨明强(DUONG MINH CUONG)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现代汉语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汉语论文范文05-08

汉语语法论文范文05-08

汉语言论文范文05-08

现代陶艺论文范文05-08

汉语热论文范文05-08

现代创意论文范文05-08

国际汉语论文范文05-09

现代园艺论文范文05-09

现代工业论文范文05-09

现代工程论文范文05-09

上一篇:电视剧论文范文下一篇:汉语热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