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一地理教学中渗透和谐社会思想

2022-09-10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 和谐社会思想对高一地理教学的新要求

充分理解和谐社会建设的真正含义, 对端正教师认识, 促进教师自觉实践和谐社会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地理教师对和谐社会思想认识不够, 认为那只是政治领域的事, 与己无关;也有许多地理教师对和谐社会思想存在误解, 认为那只是换汤不换药的概念炒作。事实上, 提出和谐社会建设, 是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政治、文化建设具备一定基础之后, 为解决以社会领域为核心的各类突出矛盾的重大战略构想。在我国经济进入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的关键阶段, 只有全民参与, 不断化解各类矛盾, 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快速、高效、稳定增长, 满足社会各类成员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作为高一地理教师, 就是要看清当前发展形势, 适时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为国家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而尽一份力。

在高一地理教学中渗透和谐社会思想, 对高一地理教师来说, 既是不容推卸的责任, 又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说它是不容推卸的责任, 是因为在高一各门学科中, 地理是最贴近社会生活的, 地质地貌、天气气候、资源灾害、农业工业、城市乡村、商业交通等, 无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说它是新课题, 一方面因为和谐社会思想不仅总结了以往许多正确思想, 例如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等, 更延伸出了一股浓浓的以人为本的气息;另一方面还因为在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观念一直以来都不太受到重视, 在长期应试教育氛围的熏陶下, 许多教师已经逐渐丧失了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观念教育的热情。

2 渗透和谐社会思想的高一地理教学策略

2.1 研究如何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

在日趋多元化的现代社会, 单纯的道德说教已不适应时代要求, 观念教育必须找到知识的载体。尤其对于高一学生, 他们正在经历心理叛逆期, 同时又是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时候, 很多观念, 如果不把道理讲清楚, 不让其去亲身体验, 他们很难接受, 如果他们一旦发现受骗, 叛逆情绪就会更加强烈, 正确观念将无法形成。在这种状况下, 只有以知识为载体, 充分挖掘各部分地理知识的思想教育价值, 在知识的展现过程中渗透观念教育, 才能使知识具有灵魂, 使观念有所附着。例如, 爱护花草树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单纯贴标语、挂牌子的宣传, 虽有效果, 但显得非常生硬。若在学习热力环流知识时, 特别引入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 指出中国人多地少, 城市用地非常有限, 在有限的城市用地上还能开辟出一部分来栽种植物已属不易, 如若再对它们不加珍惜, 整个市区将会比郊区热得多, 热岛环流将会加强, 强劲的风将卷起失去植被覆盖的地面尘土笼罩整个城市, 使大家都受到牵连。如此, 学生既加深了对热力环流原理的认识, 又形成了正确的人地观念, 一举两得。

2.2 分析现行高一教学内容, 找到渗透和谐社会思想的知识载体

现行高一地理分为上下两册, 上册侧重自然地理知识, 下册侧重人文地理知识。

上册内容由远及近地向学生展现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解释了许多自然界中发生的常见地理现象, 探讨了主要自然地理要素的形成、分布和运动规律, 为地理学习方法和分析技能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素材。这些不仅是继续学习人文地理知识的基础, 也是形成人地和谐观念的重要前提, 因为只有先了解自然, 才能谈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例如,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可以用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设和维护宜居环境;全球水热运动和平衡的规律, 可以用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既能发展本地区而又不损害其它地区的发展道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 可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配置一个地区的不同地理要素才能达到人地和谐状态;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原理, 可引导学生产生尊重地区间差异、维护区域公平的意识。

下册内容在上册基础上分若干专题探讨了人类生产、居住、地域交往等知识, 侧重人类活动在地域上表现出的规律, 最后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整个高一地理的总结。这册知识更关注社会生活领域, 因此更容易找到渗透和谐社会思想的知识载体。例如, 学习农业地域类型时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学习工业地域类型时引导学生关注各地区工业协调发展的问题;学习城市化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态城市建设与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学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时更是可以随处找到渗透和谐社会思想的素材了。

可以说, 渗透和谐社会思想的知识载体在高一地理中随处可见, 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利用, 学生们便可成为一支有影响力的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

2.3 开发和使用鲜活的乡土教学素材, 使和谐社会思想落到实处

和谐社会建设重在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那些学生身边的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是最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的。某些地理原理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许多实例, 这些实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近有远, 在教学时就要始终把握“舍远求近”的原则。对于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的仅仅需要有所了解即可, 而就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应着重将其加工成教学素材。因为任何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乡土情结, 大部分学生将来还是要回来建设家乡, 促进家乡和谐就是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最好方式。例如, 同样是生态退化的问题, 按照通常的做法可以举沙漠化、盐碱化、草原退化、雨林减少等等实例, 但这些实例都离本地学生太远, 因此可只作一般介绍, 而学校所在地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 石漠化问题是该地区特有的生态退化问题, 用石漠化问题作为切入点来阐述生态退化, 进而过渡到可持续发展, 整个教学过程就会显得更加鲜活流畅。又如, 如何选择适合家乡的工农业发展模式、产业布局模式, 如何布局家乡商业网点, 如何规划家乡交通线路与节点, 等等。任何素材, 只要能够引导学生从“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去思考家乡建设问题, 都可以看作是渗透和谐社会思想的好的乡土地理教学素材。

2.4 调整课堂重心, 重视和谐观念的培养

渗透和谐社会思想属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范畴, 然而课堂重心长期局限于应试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使地理教育的德育功能大大削弱了。高一地理中关于大气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原本属于非常重要的知识载体, 然而多数教师却以“知识简单”、“不是考试重点”、“无法考出差距”等借口将教学学时压缩, 把多余的学时用于其它更“重点”的知识上, 以显示自己的教学能力。这样的做法对培养有知识的公民或许贡献很大, 但对培养负责任的公民而言却谈不上效果显著了。

其实, 这些知识并不简单, 要学好它们可能比其它知识还要花费更多精力。以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噪声问题为例, 如果硬要压缩, 可以压缩到只有一句话:不合理城市化产生了噪声。学生也能听懂, 因为他们有过这些经验, 不需要太多解释。但是他们不会对这个问题产生重视, 于是学生只知道有这么一个问题, 但没有谁会去关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而如果将教学学时稍作扩展, 就可以解释噪声的来源、表现、危害、防治等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个问题了解得更深入。要是教学学时继续扩展, 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开展调查研究、分析讨论、建言献策等活动。这时候学生就会深深体会到这个问题的实际功用, 大大提高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责任感。当然, 课堂重心的调整要统筹兼顾, 不能顾此失彼, 这需要长期的实践才能找到合适的学时比例, 而且因人、因时、因地而变。

总之, 和谐社会思想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为高一地理教师, 要适应和谐社会建设和新课改的要求, 把握高一地理教学内容提供的有利基础, 充分利用高一学生心理特点, 采取寓德育于学科课堂的教学方式, 挖掘和开发各种相关素材, 慎重调整课堂重心, 把在高一地理教学中渗透和谐社会思想的工作落到实处。

摘要:和谐社会建设为高一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增加了新视角。阐述了和谐社会思想对高一地理教学的新要求, 探讨了渗透和谐社会思想的高一地理教学策略。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一地理,教学

参考文献

[1] 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11.

[2]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 地理上、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6.

[3] 傅维利.教育问题案例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12.

上一篇:针对企业员工薪酬分配管理及其公平性问题探讨下一篇: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