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诗歌语言特色

2022-07-16

第一篇:赏析诗歌语言特色

颁奖辞的语言特色赏析

[作者:许典祥 来源:guest3 点击数:1433 更新时间:2008-05-22 20:58:20 文章录入:guest3] (《应用写作》2006年第6期)

颁奖辞并不是一种新文体,在国外,诺贝尔奖、普利策奖、联合国和平基金会奖、德国书业和平奖等颁奖典礼,早都用到颁奖辞。随着近年来国内各大媒体颁奖活动的日益频繁,颁奖辞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逐渐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实用性文体,甚至成为颁奖典礼的一大亮点。它散文诗般的言辞,或光华璀璨、激情燃烧,或稳健古朴、真实贴切,在颁奖典礼的豪华现场,一点也不亚于人们精心布置的舞台灯光。

颁奖辞有不同于其它文体的语言特色。它篇幅短小,容人物的杰出贡献于短短的数百字甚至百十字之间,用语凝练,情感真挚,虚实相间,感染力强。颁奖辞大多善假修饰,长于抒情,语言极富诗意。如授予长春市妇产科医院“三八红旗集体标兵”的颁奖辞:“这里是诞生希望的地方,这里是呵护生命的所在。产房里每一声呱呱坠地的婴儿的啼哭,都牵动着门外焦急守候者的心……”诗意的开头,把人们一下子就带到了诞生希望的产房门前,情意绵绵,令人遐想回味。颁奖辞,可以说是用最小的语言体积,容纳了最多的语言精华。在人们越来越藐视 这个庸俗的口语时代时,颁奖辞让我们看到了平凡生活中“纯语言”的典雅。下面,我们就简要地分析一下颁奖辞的语言特色。

一、精彩的比喻。比喻生动可感,最能表现人物的个性与形象,是颁奖辞中运用最多的修辞格。如瑞典皇家学院常务秘书赫拉斯·恩格道尔授予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的颁奖辞:“她的诅咒的念叨,夹杂着无望的传播丑闻的惬意,是来自一轮黑色太阳的闪光。”“一轮黑色太阳的闪光”是对“似乎无所不在,又经常缺席,从来没有站在她的语言背后,从来没有抛开她的文学人物而造成他们可以游离于她的语言之外的错觉”的女作家及其作品的最准确的描述。再如“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刘翔),“风一样的年轻人”是一个极佳的比喻,把一个“12秒91,他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的跨栏王子奋起一跃的神韵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出来。类似的比喻还有“刀尖上的舞蹈”(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缉毒英雄明正彬)、“她不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苗寨乡医李春燕)、“鹰是天空中最娴熟的飞行家”“飞行像彩虹一样辉煌”(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空军英雄梁万俊)等。这些由衷的赞美、美丽的意象、浪漫的色彩、浓烈的抒情,通过比喻,传神地再现出来。除运用比喻,颁奖辞还经常运用通感、对仗、反复、设问、反问、引用等修辞格。

二、长短、整散结合的句式。长句儒雅大度,如智者款步;短句刚劲有力,如勇士奋然前行:都为彰显个人风格。散句长于叙事,整句工于寄情;长短搭配,整散结合,句式上参差互现,意韵上转合自如。如:“在毒贩子面前,他吓不怕、买不动、难不倒。而毒贩子在他手下,过不去、藏不住、逃不掉。”(缉毒英雄明正彬)百来字的短文,却连用了两组六个掷地有声的“不”字句,把一个感动中国的硬汉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让人“过目不忘”。

整齐的短句式,朗朗上口,最利于展现文势的波荡,节奏的畅达,或衬托,或对比,层层推进,开合自如,形象鲜明而极有气势。有的依人物身份个性及其个性,或用雅词古语,韵味十足,文气扑面;或用口语组句,妙语珠发,铺张情感。如“金牌唤回曾经的光荣,胜利开启崭新的梦想!”(女排)、“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任长霞)、“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杨利伟)、“穿越一个 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巴金)。人说浓缩的是精华,于颁奖辞而言,用语之精短,字字有神,一点不假。

三、精妙机变的引用。引用、化用名句或受奖人的话,能起到良好的语言修饰效果。有的直接引用经典名句,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托出“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的孝子(田世国)一颗“真诚已经坚如磐石”的赤子之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把一个“游刃于战火之间,为了挽救生命,斡旋在死亡边缘”的老人(孙必干)“必赴的使命”和宽广的胸怀展现出来;牛玉儒“兢兢业业地遵循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祖训”,他“为官一任,给我们留下激情燃烧的背影,让精神穿越时代长青。他让活着的人肃然起敬,他让天空成为雄鹰的故乡!”有的紧密结合人物的贡献,化用名人名言,如“生死八分,惊天一落,他创造了奇迹!为你骄傲!中国军人,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梁万俊)“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足见颁奖辞语言运用的机巧。

其次是引用或化用当事人语。如写给钟南山的颁奖辞就直接引用了他的原话:“在我们这个岗位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表现出他的人生准则和职业操守。有的化用当事人语。“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就化用了刘翔的经典话语(“中国有我,亚洲有我,世界有我!”),来展现其张扬的个性和昂扬的精神风貌。再如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歇尔·耶思普玛基写给199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的颁奖辞,反复用到他在获奖作品《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中用过的“模特儿”一词:“大江先生:您主张如果要以我们的感觉把握现实就必需„模特儿‟,实际上您的作品给我们提供了这种接连变化和持续不断的神话的„模特儿‟。通过这些模特儿,我们可以了解过去与现在的相互作用,可以区别作品中人物的微妙处境。”

四、巧用人名或人称。颁奖辞都是献给业绩突出的人物的,有的颁奖辞善于借助人名巧妙发挥,用语机智,很有感染力。如给牛玉儒的颁奖辞:“名叫牛玉儒,人像孺子牛。”从姓名的双关切入,“孺子牛”暗含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与后面直接引用“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古训相映成趣。另外,在人称的使用上,颁奖辞通常使用第三人称,也有“别出心裁”运用第二人称的,还有第

二、第三人称交*使用的,都起到了很好的语言修饰效果。如给邰丽华的颁奖词:“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感动中国”已经四届,颁奖辞采用第二人称的仅此一份,而在众多的获奖者中,邰丽华也是个特例,这种“奇特”的人称表达与获奖人“于无声处”的聋哑身份的“关照”是出于巧合还是出于匠心?她不是明星、名人,她感动中国没有如其他人一样的前期功勋的积累,她几乎是在一夜之间闯入中国人2005年一年的生活的,对一个聋哑的舞者,人们将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动之情?颁奖词“意外”地采用了第二人称,赞颂她来源于心灵和品质的美丽,“这美感因克服残疾顽强地表现出来更显灿烂,她的美丽,体现着追求光明、战胜困难的人类精神。”(推选委员濮存昕语)人们情不能自已时才会想到用最亲切的“你”去称呼、去拥抱!而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则常常将第

二、第三人称结合起来使用,前文用第三人称作冷静的阐述,后面往往用第二人称表达对获奖者的崇敬之情。如“在您(哈罗德·品特,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勾摄人心且神秘得让人恐怖的作品中,大幕从密不透风的生活风景和令人痛苦的封闭氛围中升起来。在诗意的形象中,您呈现了想象和现实恶梦相撞的存在”。再如“你(耶利内克,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写作把一种新的媒介惠赠给异端的女性传统,拓宽了文学的艺术。你既不与社会妥协,也不与你的时代妥协,同时,你也不媚悦读者。如果说,文学就其定义而言是一种不屈服于任何事物的力量,那么,在我们的时代,你就是它的最真诚的代表之一”。

五、运用人们熟知的故事。获奖人物的事迹是由许多事件或一 个伟大的事件构成的,一篇短短的颁奖辞,不可能详尽地复述这些(个)事件,怎样用最简练的语言展现人物获奖的理由,加深人们对他的敬意?运用人们熟知的故事不失为一种合适的表达。如给刘姝威的颁奖辞:“她是那个在童话里说„皇帝没穿衣服‟(安徒生童话)的孩子,一句真话险些给她惹来杀身之祸。”再如给杨贤足的颁奖辞:“他在2002年完成了被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02年好莱坞大片,又译《X战警》,风靡全球)。”还有如黄伯云“二十年砺剑心(干将莫邪)”等,都是运用人们熟悉的童话、传说或电影等,引导人们去联想和想象,让观众自己去“补足”颁奖辞里未说完的话。

六、善于运用对比、列数据。对比的运用,能起到强烈的效果,展现人物的事业心、荣辱观和价值观。如给张维迎的颁奖辞:“他是一个温和的学者,却有着犀利的主张。”在给徐本禹的颁奖辞中,更是妙用对比,将“富有”与“贫穷”前后对照,将“繁华城市”与“大山深处”鲜明对比,将“点亮”与“刺痛”直接比较,在对比中表明情感倾向。

数据最有说服力,列数据准确简捷,往往被颁奖辞采用。如给南存辉的颁奖辞:“他因半年缴纳个人所得税276万元,为企业家的诚信经营做出最新注解。”再如给邵逸夫的颁奖辞:“十余年来,他仅为内地教育事业的捐款,就高达24亿港币。”还有“风一样的年轻人”刘翔,“12秒91,他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颁奖辞将准确的数据与人物的招牌动作和崇高的定位牢牢结合:“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最高领奖台上站着的已不仅仅是一个世界冠军,而是一个正在走向辉煌的民族——刘翔的意义,在颁奖辞里得到了升华。

颁奖辞,不仅仅是记录,同时也是记忆,一种挥之不去的强烈记忆。如果说一台颁奖晚会把一个个杰出人物引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把一台颁奖晚会不断推向高潮的无疑是一篇篇充满神韵、各具特色的颁奖辞。

作者单位:湖北黄石实验高中

责任编辑:杨 禹

(《应用写作》2006年第6期)

为使读者更直接、便捷地了解本刊,本站每期特从《应用写作》摘录3篇文章供读者参考。如您喜欢,可直接到所在地邮局订阅《应用写作》。(邮发代号:12-59 垂询电话

第二篇:2014散文阅读之赏析语言特色.ppt.Convertor

高考专题复习

散文阅读——赏析语言特色

教学目标:

1、了解散文语言赏析的角度。

2、掌握散文语言赏析的答题思路和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经有文学评论家说 :‚说到底,散文就是一种味道,精神的味道,以及文字的味道。散文就是通过自己独有的语言方式把它背后的味道传达出来,如果没有语言个性,散文就没有多大的价值。‛因此——

学会品味散文的语言,走进散文语言的审美世界,才是真正的走进了散文。 散文语言的特点

1、散文语言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和深刻的哲理蕴涵。

2、散文语言优美流畅、清新自然、富有诗意。

3、散文语言常用多种修辞,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文学性。

二、点击考纲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三、高考试题回顾:

2010年山东卷《骆驼祥子》

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她只能活七小时》

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

2012年山东卷《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

请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

《古怪的重水》 第③④段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做简要分析。 济南市一摸试题 《中年是不断进化的》(科普文) 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 潍坊市一摸试题 《美人如花隔云端》(科普文) 请简要分析下面两句话的语言特点。

(1)它包含了将近200种微观粒子并且描述了这些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所有的

1 这些微观粒子都是由17种最基本的粒子由不同的方式结合构成的。

(2)希格斯玻色子犹如一个神话传说中的拥有无双美貌的女子,让科学家们前赴后继地追求,却始终不能见得一面。

四、设问方式

1、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简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2、某处从语言上看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分析。

3、分析本文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文章的语言艺术

4、某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典例回顾:

《中年是不断进化的》(科普文) 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4分) 学生答案展示1:

①每段的开头都有对该段的总结。使读者读起来更能清楚地了解文章内容。 ②多处使用‚证据表明‛,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例如‚现有证据表明:许多…‛,‚有关研究表明:一名儿童…‛

学生答案展示2:

①第三段采用自问自答的 形式,使文章内容更为通俗易懂。 ②采用举事例的方法,凸显文章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 ③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更加突出中年人的中心地位。

五、答题思路

应该从哪些角度去赏析一段文字的语言特色? 讨论交流,记下发现

原则: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 1.从用词的角度:

寻找文段中有无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

答:文中╳╳ 动词(形容词)极富表现力,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寻找文段中有无使用一定数量的叠音词、拟声词。 答:文中使用了较多的叠音词(拟声词),如:╳╳,使语句朗朗上口,富于音韵美。

2.从句式选用的角度:

判定文中有无连续使用短句,或者长短句结合的情况。

答:文中多使用短句,如╳╳,使语言简洁明快,富于节奏感。(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

判定文中有无连续使用整句,或者整散句结合的情况。

答:文中多使用整句,如╳╳,使语言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增强。(使用整散句结合,使语句波澜起伏,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语言的灵动性增强。

3.从修辞手法使用的角度:

2 判定文中有无使用某种修辞手法。

答:文中使用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设问、反问、反语)的修辞手法,如╳╳,使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气势、增加文采、感情充沛、风趣幽默)。

4.从语言的整体风格的角度:

答:这段文字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清新明快 (典雅华丽、含蓄蕴藉、辛辣尖锐、方言口语)的特点,如╳╳。

5.从人称使用的角度:

答:这段文字运用了第二人称,如╳╳,使语言亲切自然,富于抒情性。

六、答题步骤

第一步,概括特点(一两个词即可);

第二步,举例分析(用词、句式、修辞等角度); 第三步,指出效果。

例 散文阅读:问语言特色

原文:古韵深深里,我会让自己的思绪随意地飘荡。想那青山绿水间,垂柳依依,小河潺潺。斜阳里,看渔舟唱晚、倦鸟低回。夏夜里,明月高悬在画楼的一角,梅花的疏枝在被月光映照出的银白的水面弄着清影。此刻,该有一轻舟从那枕河的桥底悠悠荡出,船头一长衫纶巾的公子,齿白唇红,冠上一定要嵌块白玉,腰间也要悬一青绿的丝绦,这就是我幻想的丰满形象了,在他轻启的唇齿间,吟出三两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来,伴随着寒山古寺飘渺沉静的禅钟,此情此境,醉了我是必然的。

本文的语言极富特色,请以第三自然段为例,进行赏析。(答出三点即可) ①使用叠音词,如:垂柳依依、小河潺潺、悠悠荡出,使语句 朗朗上口,富于音韵美。(用词) ②使用长短句结合的句式,如:斜阳里……弄着清影,使语句错 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句式)

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梅花的疏枝……弄着清影‛,‚弄‛赋于 水以人的动作,形象生动。(修辞)

④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如‚月落……对愁眠‛,增强了文采和诗意。

七、学以致用

2010年山东卷《骆驼祥子》

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

问题:这一段中划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3 【答案提示】运用了口语方言,质朴(自然,通俗);形象(活泼、生动) 此答案太简略,请你根据总结出来的办法(答题三步骤)将答案完善一下。 分析:这是一段对刘四爷性格介绍的文字,分析之后,我们就会发现特色主要体现在句式、手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从句式角度看,这一语段多用短句;从手法使用的角度看,‚一脚蹬在天堂‛和‚一脚登在地狱‛构成对比;从语言风格的角度看,‚土混混‛‚耍骨头‛等都是口语。所以在鉴赏这段文字的时候,我们应紧扣句式、手法和语言风格的角度答题。 【答案示例】

①划线部分运用了口语词。如‚土混混‛‚耍骨头‛‚紧一把儿‛‚松一步儿‛‚瞪眼‛‚摆弄‛等,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使文章质朴通俗。

②生动形象。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人被弄得迷迷糊糊比作‚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 ‛,写出了刘四爷的聪明善于调动。(杨慧敏)

巩固提高

2011年湖北卷《才子赵树理》

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画线的①②两处分别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第①处:语言简洁,使用短句,用词生动。如用‚高‛‚长‛‚细长‛分别形容个子、脸型、眉眼,寥寥几笔,形象地勾画出了赵树理的外貌特征。

第②处:语言流畅连贯,句式长短相间,用词传神。如用‚唱‛‚念‛‚拉‛‚走‛等一连串生动传神的动词表现了赵树理的艺术才能。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 请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①形象生动。如‚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激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在精致的细节描写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鲜明生动。

②优美抒情。如‚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运用多个抒情性意象,给人诗情画意之感。

③含蓄蕴藉。如‚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语言含意丰富,从而具有了多重思想情感。

④简洁细腻。如‚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语言简洁凝练,描写细腻。

八、课堂小结:

1、注意考虑答案的角度。

风格:注意积累相关的术语。

用词:叠词、拟声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句式:长短、整散等。

修辞:比喻、拟人、排比等。

有的时候还要考虑语体色彩;对科普文来讲,还要考虑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

4 子、作比较)的运用。

2、答题模式: ① 概括特点(一两个词即可); ② 举例分析 ③ 指出效果。

3、赏析作品的语言特点,要建立一个知识体系

包括:各种修辞的表达效果,各种句式(长句短句整句散句)的作用,常考文体的语言特点,常用答题词语(语言的准确、简练、生动、形象; 风格的幽默、辛辣、自然、简明、含蓄、深沉)等。音韵、构图和结构之美,含蓄与直白,赋、比、兴的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等。

表述方式:

1、抓角度(词语、修辞、含义、手法、其他)

2、扣内容(析关键词、看上下文)

3、析作用(主旨、情感) 常用答题词语

平实质朴,通俗自然

清新朴素,泥土气息(生活气息) 华丽典雅,字字珠玑 含蓄隽永,富于感染力

幽默诙谐,寓庄于谐,夸张讽刺 音节铿锵,韵律和谐,节奏明快 准确鲜明, 生动形象 常见语言风格(特色) 平实自然 形象生动 含蓄委婉 清新明快 洗炼简洁 绚丽飘逸 婉约细腻 旷达豪放 沉郁悲慨 幽默讽刺 整散结合 音韵和谐

《古怪的重水》第③④段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做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①严谨。如第三段中运用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严谨地说明了重水的特性和功用。

②简明。如‚在大自然中,普通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句式短小,语言简洁明白。

③朴素。如‚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 ‚打这儿‛口语色彩浓重,读起来亲切自然。

④生动。如‚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 练习1 从语言特色的角度赏析下面画线的句子。(4分)

5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

(1)运用拟人的修辞的方法,通过‚走下‛、‚爬上‛等词语将太阳人格化,生动形象;

(2)运用对比的手法,使日出与日落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运用前后对称的语言形式写景,给人以整齐的美感。 从修辞的角度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夸张——能突出事物特征。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抒发了)……

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强调了……的思想感情。

常见答题形式:

运用 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对比——能突出事物特征,给人以鲜明印象。

这个句子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突出了……(事物)的……(特征) 反语—— ①能显示语言幽默风趣; ②起讽刺否定的作用。

对偶——使句子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概括力强。

这个句子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表现了……

排比——句式整齐,节奏匀称,语势强劲。

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节奏匀称,语势强劲,抒发了…… 设问——提醒读者注意,引发思考。

这个句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提醒读者注意,引发思考(设臵悬念) 反问——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强调……

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强调了…… 反复——突出强调

这个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的思想感情。

这个句子运用了反语修辞手法,强烈地讽刺、否定了……,表达了(抒发了)作者……

拟人——使事物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描写了)……,抒发了……

第三篇:诗歌鉴赏之三语言赏析学案

古典诗歌鉴赏专题三语言赏析

一、诗歌语言的特征:

抒情性

含蓄性

精炼性

跳跃性

二、考点解读

分析语言

1、炼字

2、炼词

3、语言风格

三、炼字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1、选择题(以前考试题型) 例题:《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从下列划横线的诗句中找出类似“闹”字那样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正确的一项: (1)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A、(1)春

(2)别

(3)入

(4)悠

B、(1)笑

(2)别

(3)入

(4)见

C、(1)依

(2)别

(3)潜

(4)悠 D、(1)笑

(2)惊

(3)入

(4)山

例题:对韩愈的《春雪》分析不当的一项: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A首句直陈其事:新年到了,还没悠芬芳的鲜花。“都”字透露出人们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

B、二句具体描写:二月还没有花开——只能见到鲜嫩的草芽。“初”字富含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

C、“惊”字描摹了人们出乎意料的惊讶之情。

D、三四句用拟人手法写见雪花二不见鲜花:春迟难耐、白雪飞“花”穿树,装点了一派春色。“却嫌”“故穿”刻画了雪通人心的美好灵性。 例题:对下列古诗句中加点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物声。”

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了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C、“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气蒸”“波撼”是夸张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拟人得手法。

2、问答题: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例题:阅读下边一首唐诗,完成(1)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征铎(duó):装在车马上的铃。檞(jiě),又读(xiè),树名。枳:树名,又称臭橘、枸橘,开白花。杜陵:古县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回塘:回环曲折的池塘。

(1)“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答:

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分析“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例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设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

基本套式:„„有„„的意思,形象地描绘出了„„景象,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用得准确传神,请予以简要分析。

例题:

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待有羡鱼情。

分析“蒸”、“撼” 两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3 例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四、炼词

1、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请分析它在诗中的作用?

提问变体:“××”一词,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或“ ×× ”一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例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设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

五、语言风格

1、诗词常见风格 雄浑、豪放、沉郁、旷达 平淡、清新、绚丽、含蓄

2、古代诗人都有自已创作风格

4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杜甫的沉郁顿挫 李白的豪放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3、方法、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例题: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设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

例题: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例题: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分析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六、方法指导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请根据文意,写出“瑟瑟”的含义

2.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 有什么表达效果?。

3、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 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例题: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肥,指 。红瘦, 。这里的“肥 ”和“瘦 ”,使用了

的手法。词中把用来写

,如今却用来写 , 形象地反映出作者 之情。

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很有新意。

小结:

理解语言:

1、以文解文

2、以旧解新

3、知人论世

第四篇:诗歌鉴赏之语言特色教案

诗歌鉴赏之语言

语言特色

一、【解题指导】

这类试题题目一般设置为“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答题步骤是:(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答题示例】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三、【风格解析】

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有助于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提升语言的鉴赏水平。诗歌的语言风格主要有:

(1)含蓄 含蓄凝练指意在言外,常常不直接叙述,而是曲折地倾诉,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往往在于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情感,而是将情感融于所描绘的形象之中。含蓄的手法,可以使诗歌所表现的情更深、意更重、味更浓。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孟浩然乘舟远去,而送行的作者却久久不肯回转,伫立目送,直到船帆在遥远的天际消逝无踪。这里借形象的图景表达诗人与孟浩然的感情之深。再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眼泪痕干。

这首诗采用“移情”手法,通过“遥怜”“未解”“湿”“干”等词,含蓄地表达了望月思亲的苦思之情。

(2)平淡 平淡即质朴。其语言力求朴素,不加修饰,不追求词藻的华丽,在平淡平实之中蕴含着深意。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王维的《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写出门在外的人思念家中人。

1 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终,卖炭得钱何所营”,关汉卿《四块玉·别情》中的“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都接近口语,通俗易懂。又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于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3)绚丽 语言追求华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工整的对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新奇而真切,使得整个形象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语言有鲜明的色彩感,而且设色对比强烈,写出了春日江南的明艳如画,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之情。

(4)明快 语言直接、明朗、爽快、干净利落。李白的名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给人以置身于舟中,飞梭于水上之感。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中的“即”、“穿”、“便”、“向”,表现了快捷的速度和跳跃的节奏,诗人喜不自胜的心情跃然纸上。再如白居易的《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5)奔放 直率而有气势。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豪迈气魄。

(6)清新 用语新颖,不落俗套,给读者以清风扑面之感。如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四景,有动有静,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7)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如李白的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8)沉郁 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如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附】回答语言风格的词: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明白晓畅 多用口语、简练生动 婉约缠绵、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2 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

陶渊明--朴素自然 杜甫--沉郁顿挫 白居易--通俗易懂 李白--豪迈飘逸 王昌龄--雄健高昂 杜牧--清健俊爽

李商隐--朦胧隐晦 王维—清新自然 温庭筠--绮丽香艳 高适--悲壮苍凉 李清照--缠绵悱恻 陆游--慷慨悲凉 辛弃疾—豪放悲慨

杜牧—俊爽明快

苏轼——豪迈旷达

四、【课堂演练】

1、谈谈下面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春 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叙),“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析)。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评)。

2、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次宴会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③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答: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炼字

一、【解题指导】

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谴词时进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主要表现为:

1、炼动词,动词在诗歌里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语)的神奇作用。在勾勒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而诗歌语言的"凝练"特点在动词的应用上,也表现的最为突出。

2、炼形容词,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

3 其物,如历其境。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大部分是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3、炼数量词。数量词大约和讲究概念与逻辑的数学、物理有某种密切的关系,因此,从文学特别是诗歌的角度来看,它似乎是枯燥乏味的。其实不然,优秀诗人的笔就仿佛是童话中一根可以使沙漠涌出绿洲的魔杖,那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却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这类题的提问方式是:“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具体答题步骤是:(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三、【分类指导】 1.品味词语

(1)精炼传神的词 抓炼字。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练、传神。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地方。这些词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和副词。

①传神显旨的词。用凝炼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涵。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句中的“尽”是“都”的意思,着一“尽”字,写出了征人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如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诗的后两句表面上是说那些宴乐西湖流连光景的游人,陶醉于香风而逍遥自得。实际上这一“醉”字表明了那些忘怀故国的可耻嘴脸,他们不但志气丧失,甚至连骨气也没有了。这一字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愤。

要特别注意五言诗的第三字和七言诗的第五字。并根据诗意体会诗人的“炼字”艺术。

②以动衬静的词。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诗句中的“喧”和“动”二字,以动景衬静景,使境界更为幽深,以便更好地表现诗人恬静的内心世界。

4 ③化静为动的词。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曲中,“聚”“怒”二词化静为动。山本来是静止的,着一“聚”字,很好地表现了峰峦众多,聚集到一起的动态。“怒”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写出了波涛汹涌澎湃的气势。

④以动写静的词。如张先《天仙子》: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但着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弄”字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地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破”、“弄”两词,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

⑤以实显虚的词。如宋祁《玉楼春》: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春意”是只可感知,不可听闻的。春天来了,红色的杏花挤满枝头,诗人就在这幅春景图上着一“闹”字,用拟人手法,把它写活了。这一“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了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

⑥以乐衬哀的词。如杜甫《春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鸟语花香,本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泪落心惊。句中的“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奇、形象,而且增添了诗人的离愁别恨。这样以乐景衬哀情,就使哀情更哀了。 (2)叠音妙用的词

叠音词用于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突出强调。如《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中用了“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六个叠音词,“迢迢”写牵牛星之远,“皎皎”写织女星之明,“纤纤”写素手之细,“札札”写机杼之声,“盈盈”写银河之水,“脉脉”写相视之态。这些叠音词既是对外在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感情的巧妙抒发。 (3)颜色渲染的词

表颜色的词语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欣赏时,首先要善于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词语,体会诗歌流露的感情色彩。姜夔《扬州慢》: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5 昔日十里扬州路上的歌女青楼与如今的荠麦青青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眼前的荒凉。又如杜甫《绝句四首》: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二句中黄与翠、白与青,互相映衬,物象的色相、明度、彩度之间是那么协调,整个画面展现出清晰的空间感与和谐的暖色感。 (4)拟声形象的词

有些拟声词也属叠词,在诗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其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白居易《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呕哑嘲哳难为听。

诗中用了“嘈嘈”、“切切”、“间关”、“呕哑”、“嘲哳”等拟声词,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逼真感受。 2.把握句法

把握句法主要指把握诗中的倒装句。“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因此需要倒装;有时是为了强调,更好的表情达意,也采用倒装的句式。如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定语“孤城”挪前,除了为符合七绝平仄格式外,目的还在于突出和强调玉门关所处孤立突兀的地势。又如王维《山居秋瞑》: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按客观环境中的动作顺序,应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渔舟之下导致“莲动”。但如果就这样呆板地铺叙直陈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画面中心就是“竹”和“莲”,便归于静止。按诗中顺序的安排,“竹喧”“莲动”便成为“浣女”“渔舟”入画的引子。于是画面中心移到了动作的主动因素“浣女”“渔舟”上。“浣女”“渔舟”之动,不仅远比“竹”“莲”之动鲜明可见,而且它们作为动作的起点和动力,使过程得以不断持续。这就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

四、【课堂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辽宁卷)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答案】“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

6 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2分) 以上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2、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答:(1)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传说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请为郑谷说说改字的理由。

答:“一”在这里是独一无二的意思,“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

【附】意象积累:

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柳絮——表送别离愁

红豆——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双鲤——代书信(鸿雁亦有此意) 采薇——指隐居生活

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击楫——指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 竹——

竹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品行。

梅——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不畏严寒,品格高洁,傲然独立、意志坚强、敢为天下先等。

菊——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杜鹃——凄凉、哀伤的象征。

鹧鸪——鹧鸪鸣声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常指代这类情感。

蝉 —— 寒蝉常常是悲凉惆怅的代名词。

鸿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伤感。 西风——往往表达伤感、不平

第五篇:简析戴望舒诗歌的语言特色

摘要:戴望舒,作为“现代派诗坛的首领”是一位富有自觉艺术意识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不仅记载了一代知识分子曲折的思想历程,记载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道路。更重要的是,他的诗歌体现着作者自身的现代审美原则与艺术追求。而他的这些原则、追求是通过语言这一载体来呈现的。音乐美、散文美、象征手法和诗歌意向的完美结合,是其诗歌独特的语言特色,正是这些别具美丽的语言特色和诗人独特的审美艺术追求使戴望舒成为我过现代文学史上现代派的著名代表。

关键词:戴望舒;诗歌;语言特色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兴起的现代派,是我过现代文学史上一支重要的诗歌流派。它有一个庞大的诗人群有戴望舒,卞之琳,李广田,何其芳,冯至,施蛰存等等。这支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的诗歌流派,有强烈的现代意识。每个作家几乎都受法国象征主义,美国意象派诗歌运动的影响,都有着相似近乎相同的审美原则和艺术追求。特别是在语言方面,他们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诗歌美学。其中,戴望舒诗歌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

一、音乐美

戴望舒诗歌语言最为突出的艺术成就就是它的音乐美。音乐性的表现主要体现在节奏和音调上。如《雨巷》,叶圣陶先生曾认为它的出现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戴望舒也由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首先,全诗气节,每节有六行,且每行长短不一,有五言、七言一行,也有三言一行,五言、七言又有标点断开,使全诗有一种缓慢多停留的特点。其次,韵脚的使用使全诗富有节奏感韵律感。第一节的

二、

三、

六、句押“ang”韵,第二节的

二、六句也押“ang ”韵,第三节的

一、

三、六句押韵,第四节的

三、六句押韵,第五节的

三、

五、六句押韵,第六节的

三、

五、六句押韵,第七节的

二、

三、六句押韵。像这样押韵的位置变换不定,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错综复杂的体现。再者,排比句的方式造成首句重叠,像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等构成了节奏低缓深沉,反复回响的艺术效果。再加上“抛词法”(即把下句的某个首词抛入上句句尾)的运用更是使全诗语意似断还连,给人以绵延悠长的美感。如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最后标点符号的运用,首节末节的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周而复始回环复沓的节奏感。这种内在的音乐性与诗人孤寂迷惘的心境相结合,“创造出迷离恍惚,低回

【1】杳渺的氛围,从而谱写出了一曲朦胧而神秘、轻柔而沉思的寻梦曲。”戴望舒

诗歌的音乐性在其他诗歌中也有具体体现。如《致萤火》,全诗七节,每节行数不同。一句一节,三句一节,四句一节,节奏由急促而舒缓,每节大体押韵,节节韵脚不同,自由而又有规律的形式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美。再如《寻梦者》整

1体上,全诗共八节,三行一节,“节奏大体整饬,每节一二句或重复或排比,三

【2】行中大体取‘aab’的韵脚,甚至两字完全重复”。在《寒风中闻雀声》里,第

一节的“叹”、“残”、“感”押“an”韵,第二节的主要韵脚是“en”,第三节“鬓”、“尽”押“in”韵,第四节的“境”、“命”押“ang”韵。这四个韵脚发音嘴型由宽至狭,舌位由前到后。再加上诸如“萎残”,“寒风”,“寂寞”等低沉的词,营造出一种凄清悲伤的韵律。

总体来讲,节奏与音调的完美结合,标点,格式,韵脚等匠心独运的使用让戴望舒的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乐感。读他的诗便如在听一曲曲美妙而富有情感的歌。

二、散文美

(一)自由的语言形式

戴望舒创作成熟时期的诗歌采用无束缚的现代口语,打破传统格律诗的创作方法,使诗句排列自由化,或两言成句,三言成行,完全依据自己内心情绪的需要。这些诗“在亲切的日常说话调子里舒卷自如,敏锐,准确,而又不失它的风

【3】采,有节制的潇洒和有公里的淳朴。”如《雨巷》,像“她是有”三言成行,一

行中用标点隔开的“冷漠,凄清,又惆怅”,像这样随心所欲地安排诗句使这首诗完全自由化,像散文一样,能使作者的心情得到充分而自由的抒发。

1、极富情感的语言

戴望舒曾经说过“诗应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而使人感到一种东西,诗本

【4】身像是一个生物,不是无生物。”所以在作者的诗中,大多追求诗情的流动。

如《我的记忆》,纯现代的口语,将作者内心复杂的,微妙的现代人的感受不露痕迹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

忠实得甚于我的友人”

“它是胆小的,它怕着人们底喧嚣,

但在寂寥时,它便对我来作密切的拜访。”

“人们会说它没有礼貌,

但是我们是老朋友”

在这首诗中,记忆是忠实的,亲切的,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老朋友。但记忆毕竟只是记忆,与现实相距甚远。当理想破灭时,爱情受挫时,“我”只能靠记忆来排遣孤独寂寞。因为“记忆”这一意象的存在,让整首诗字里行间流露的都是对过去痛苦生活的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流露的是无法言喻的孤寂伤感。再如《我用残损的手掌》,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阴暗”

这些表达了对山河破碎的切肤之痛。而接下来,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 寄予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跳动着诗人按耐不住的激动,表现出对光明未来深切的向往和礼赞。“与前半部分意象快速流动的抒情相比,后半部分则显得安静而舒缓,使整首诗在感情的哀

【5】怨与欢乐上得到完美的统一,抒情风格显得变幻多姿。”

2、意象优美

戴望舒的作品大多受法国浪漫主义派作品的影响,运用通感、隐喻、象征等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表现手法来表现作者自身的感受情绪,所以读他的诗我们像是在看一幅优美的画卷,想在聆听一首旋律优美的歌,像在品尝一杯香醇诱人的佳酿,是一种美的享受。

“园中野草渐离离,

托根于我旧时的脚印,

给他们披青春的彩衣,

星下的盘桓从兹消隐”

“日子过去,寂寞永存,

寄魂于离离的野草”

“我今不复到园中去,

寂寞已如我一般高:

我夜听坐风,昼眠听雨,

悟得月如何缺, 天如何老”(《寂寞》)

诗人将“野草”拟人化,将“野草”当做寂寞的喻体。“寂寞”十一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心感触而已,而在诗人眼中却是一株长得如他自己一般高的野草。

【6】诗人自己也说过:“诗不是某一官感的享乐,而是全官感或超官感的东西。”比

如说《灯》,有一节写到:

“太阳只发着学究的教训,

而灯光却作着亲切的密语,

至于交头接耳的暗黑,

就是饕餮者的施主了”

原本作者眼中“青色的灯”,“桃色的灯”,最后却是在“作着亲切的密语”,“由

【7】视觉转化为听觉,又把两种感觉对比,构成活的情绪”,美的享受。

三、法国象征主义手法和中国传统意象的完美结合

法国象征主义是起源于十九世纪中叶并于二十世纪初扩及欧美各国的文学流派,影响一直持续到今。主要涵盖诗歌、戏剧两个领域。象征主义者们主张发掘隐匿在自然界背后的理念世界,凭个人的敏感和想象力来创造超自然的艺术。在艺术方法上,否定空泛的修辞和生硬的说教,强调用质感的形象和暗示、烘托、对比、联想的方法来创作。此外,象征主义者们更注重音乐性韵律感。

戴望舒是带着中国晚唐温李那一路诗的影响走上诗坛的,但他同时也接受了法国浪漫主义的洗礼,所以他早期的作品绝大部分是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但后来随着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他开始向现代派转变,转变的同时,他将这些象征主义的创作手法融入到民族传统艺术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那便是法国象征主义与中国传统意象完美结合。

说到两者的结合,我们不得不提到两者融合的一个成功的典范——《雨巷》。诗中出现了江南城市特有的典型风貌——“雨巷”和中国传统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丁香”。丁香是一种娇艳却易凋谢的花。古代诗人眼中的丁香是愁的载体,是美丽、高尚、脆弱事物的象征。这里有诗歌佐证:“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南唐李璨《浣溪沙》),“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撑着油纸伞”,“像丁香一样的姑娘”,在“雨巷”里走着,这是中国江南独具的一道风景线。“雨巷”在作者眼中就是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失败的人生境遇的象征,而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在作者眼中也是人生理想的幻化。再加上富有音乐美的节奏音调和“雨巷”这一意象不仅隐秘含糊,还给人一种朦胧美。现代象征主义创作手法的运用,再融入像“丁香”,“雨巷”这些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两者完美的统一使戴望舒的《雨巷》轰动诗坛,广受好评。再如《致萤火》,“萤火”也是中国传统诗中常见的自然意象,而在《致萤火》中却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有自我意识的独立存在。又如《白蝴蝶》,

“给什么智慧给我

小小的白蝴蝶

翻开了空白之页;

合上了空白之页 ;

翻开的书页:

寂寞 ;

合上的书页:

寂寞 ”

“蝴蝶”也是中国古代诗人较为青睐的意象,如“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等等。《白蝴蝶》中的“蝴蝶”被诗人看作是焦灼、惶惶不安的载体。自古以来,“蝴蝶”在人们眼中是美的象征,是脆弱的象征。所以,该诗整体渗透着脆弱的个性生命无法把握自我、把握人生的悲剧意识。《寻梦者》也是一首非常富于民族色彩的诗。“金色的贝”“桃色的珠”“大海”“冰山”“天水”都经常出现在古典诗歌中。“金色的贝”是人生的意义,“桃色的珠”使他们九死不悔所追寻的人生价值。“类似民歌的夸饰、复沓与

【8】意象朦胧的现代象征手法,不露痕迹地结合一体”,让这首诗成为典型的现代

东方象征诗。

对法国象征主义创作手法的成功借鉴使戴望舒成为中国式的象征诗人。又由于他对中国传统诗歌的完美继承,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使他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现代派的著名代表。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是一座宝库,是一座我们可以源源不断地借鉴开发的宝库。

参考文献

【1】 龙泉明.中国新诗六变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336

【2】 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363

【3】 卞之琳.<戴望舒诗集>序.戴望舒诗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250

【4】高玉琪.戴望舒经典作品选.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133

【5】 吴玉兰.中国新诗诗艺品鉴.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7

【6】 高玉琪.戴望舒经典作品选.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135

【7】 朱栋霖等.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19

【8】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45

上一篇:升学宴家长答谢词下一篇:山西省住房公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