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阳光私募基金与美国对冲基金的比较分析

2022-09-11

1 我国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我国私募基金包括四种, 具体为私募证券基金 (又称阳光私募基金) 、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及其他,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指投资于二级证券市场的阳光私募基金。

2004年随着我国第一支阳光私募基金“深国投·赤子之心”的成功发行代表我国私募基金行业的正式起步, 这是我国第一个采取信托方式发行, 由私募机构作为投资顾问的私募基金产品, 由信托公司作为私募基金发行方, 银行作为资金保管方, 私募基金公司受聘于信托公司, 负责管理募集资金。之后经历了一段缓慢增长的时期, 2013年6月实施的《证券投资基金法》首次将非公开募集基金纳入调整范围中, 确认了私募基金的法律地位, 自此后随着政府相继颁布的一系列针对私募基金的法律法规, 各类指引也相继出台, 我国私募基金行业不设置行政审批, 而是实行登记备案制, 即证监会授权的基金业协会的职能主要倾向于事中事后监管。自2014年, 基金业协会的自律规范逐步出台, 同年1月, 《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 (运行) 》发布, 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的制度随之建立, 监管也日趋严格, 但整个行业也并未因此停滞不前, 反而进入了高速扩张发展的阶段。尤其在2015年, 仅该年成立的基金 (15778只) 就超过先前成立的所有基金之和, 造成2015年基金数量井喷式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 随着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框架, 给予了私募基金一个更加公平外部宏观发展环境;第二, 2015年A股行情的高涨同样带动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截至2017年第二季度, 我国共有已登记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7735家, 共发行私募证券基金产品28559只, 管理规模2.27万亿人民币。 (1) 总体看来, 整个阳光私募基金行业都在蓬勃增长着, 尽管历史尚短, 但极具活力。

2 我国阳光私募基金与美国对冲基金的相同之处

(1) 特定投资者:不管是我国阳光私募基金还是美国的对冲基金, 对投资者都包括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投资者, 非公开募集资金只能向合格投资者募集, 且每只基金的合格投资者累计上限为200人。尽管两国对合格投资者 (Accredited Investors) 的定义略有不同, 但总体对个人投资者的收入水平或资产规模都有一定要求, 而且需要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两者都被认为是“富人的游戏”的原因所在。

(2) 基金流动性:由于阳光私募基金和美国对冲基金都属于开放式基金 (Open-ended Fund) , 均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一般以月度赎回或季度赎回为主。

(3) 收费结构:基金管理人收取的管理费用由固定管理费 (Management Fee) 和浮动管理费 (Performance Fee) 两个部分组成, 其中, 固定管理费与基金的管理规模有关, 基金规模越大, 管理人收取的固定管理费也就相应越多;而浮动管理费则与管理人管理的基金表现有关, 具体分红比例会在基金合同中写明。我国和国际的通用惯例是“2-20”, 即收取总共管理规模的2%作为固定管理费, 根据管理基金的业绩表现收取20%的浮动管理费。

(4) 营销限制:由于两者的投资者范围都局限在特定投资者, 所以一切公开性的宣传和推介都被禁止。所以, 关于基金的推介宣传材料都需在合格投资者范围内进行传播, 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资金募集。

3 我国阳光私募基金与美国对冲基金的不同之处

3.1 投资范围

拥有几十年发展历史的美国对冲基金在投资范围的可选择性上有很大的空间, 因为它的投资对象理论上来说可以投资于任何资产, 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 还可以投资于不动产、土地、货币等, 甚至还可以投资红酒。而在我国, 由于《私募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私募基金的投资范围, 具体包括买卖股票、股权、债券、期货、期权、基金份额及投资者同约定的其他投资标的。所以在投资范围上, 我国阳光私募基金还很局限。

3.2 投资策略

投资策略反映了基金经理投资标的的选择以及其投资风格, 目前比较常见的投资策略包括股票策略、债券策略、宏观策略、相对价值、事件驱动、管理期货以及混合型策略。根据Preqin和Wind数据库的数据表明, 不管是我国阳光私募基金还是美国的对冲基金在投资策略的选择上都对股票策略表现出了极大的偏好, 因为该策略都占据了相应最大的比重, 而不同之处在于, 我国阳光私募基金则更加依赖于股票策略, 占比超过50%, 而美国仅有30%, 相比之下, 美国对冲基金在投资策略的选择上更具有多元化。但从中国纵向对比的角度来看, 相较2015年, 股票策略的比重已经由原先的超过70%大幅下降 (2) , 这是一个好的趋势, 说明我国阳光私募基金行业在投资策略选择上也日趋多元, 减少对股票策略的过度依赖。

3.3 管理人登记制度

美国的投资顾问是否需要登记以及需要向谁登记主要取决于该投资顾问的管理规模, 大体上投资顾问根据其管理规模分成小型投资顾问 (管理规模小于2500万美元) 、中型投资顾问 (管理规模在2500至10000万美元) 以及大型投资顾问 (管理规模超过100000万美元) , 小型及中型投资顾问无需向其监管机构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登记, 而只需在所在州的当权机构登记即可, 除非该州并没有完善的管理法规, 大型投资顾问则被要求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 也就是说只有当投资顾问的管理规模超过1000万美元时, 才会收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最直接的监管。但即便这样, 美国同样存在一个豁免登记的制度, 称为Private Fund Advisor Exemption制度, 只要投资顾问满足三个条件, 具体包括: (1) 主营办公场所位于美国; (2) 管理规模小于15000万美元; (3) 管理基金的品种仅包括对冲基金一种, 满足条件的投资顾问就可以豁免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

而在中国, 对于私募基金的登记管理就简单明了得多, 采取“一刀切”的登记管理方式, 即所有私募基金管理人都需要向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并成为其会员, 否则不能够开展相应基金管理业务, 也就是说, 不论管理规模的大小, 也没有什么豁免登记的制度存在, 都需要进行行政登记。

3.4 信息披露要求

通常来说, 美国对于信息披露的要求主要跟两个表格相关, 即ADV表格和PF表格。而关于信息披露内容和披露的频率又跟其管理规模息息相关。当管理规模超过2500万美元时, 投资顾问需要在线填写ADV表格进行一些基本信息的披露, 相关披露内容在网上公开并需要每年进行更新。而只有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的投资顾问才会被要求填写PF表格, PF表格的内容涉及更多敏感的信息, 例如杠杆、风险、基金业绩等内容, 因此该表格是非公开的。一般而言, 投资顾问的披露频率为每年一次。但对于大型对冲基金投资顾问 (Large Hedge Fund Advisor) 而言, 即管理规模超过15亿美元的对冲基金投资顾问, PF表格需要每季度进行披露。

中国基金业协会对阳光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要求则更加严苛, 每个私募基金管理人均需要进行月度报告和年度报告, 除此以外, 5000万人民币以上的私募证券基金还被要求进行月度报告。无论从披露的频率还是对披露对象的要求上来说, 中国的阳光私募基金都更加的严格。

4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通过对阳光私募基金和美国对冲基金的比较性分析, 发现我国阳光私募基金发展时间虽然还很短, 但是蓬勃的生命力及发展趋势都不容小觑。但和发达国家美国的对冲基金相比, 仍然存在投资对象具有局限性, 投资策略略显单一的弊端, 相比美国更加强调行业自律发展的态度不同, 我国的对于基金管理人和基金备案、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则更加完备。

摘要:2004年我国第一支阳光私募的成功发行标志着我国阳光私募证券发展开始, 尽管后面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低速发展, 但2013年后的井喷增长目前也已初具规模。本文将阳光私募基金与美国对冲基金进行对比分析, 主要从投资范围、投资策略以及政府监管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其差异。

关键词:阳光私募基金,私募证券基金,对冲基金,对比分析,监管

参考文献

[1] 周小庆.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与海外对冲基金比较探讨[J].全国商情, 2016 (12) .

[2] 吴璐星.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与海外对冲基金比较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21) .

[3] 陆孝飞.关于私募证券基金若干问题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6 (15)

[4] 杨世伟.私募证券基金、海外对冲基金与财富管理发展研究[J].新金融, 2015 (6)

上一篇:农科生物类本科专业毕业实习管理模式初探下一篇:盐酸美金刚胺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