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对冲基金简介

2024-04-30

国泰对冲基金简介(共4篇)

篇1:国泰对冲基金简介

2、预收帐款和营业收入什么关系?哪类公司预收帐款可能比较多?

3、企业估值有几种方法?喜欢哪一种?

4、增值税改革知道吗?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5、对世界经济怎么看?为什么会有这次危机?

6、对国内股市的后势怎么看?

篇2:我国对冲基金监管框架之构建

关键词:对冲基金,金融监管,监管框架

一、对冲基金概述

(一) 对冲基金概述

对冲基金是指在很大范围内的风险下, 利用一系列基于技术手段的投资战略, 实现盈利。这些战略的共同特点是运用投资和管理手段实现正的回报, 而不受市场方向的影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对冲基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美国对冲基金调查公司 (H F R) 调查显示, 全球资金流向对冲基金的速度在明显加快, 2007年, 世界对冲基金净流入额达1945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54%, 创历史最高增幅。根据伦敦国际金融服务机构发表的调查报告, 截至2007年末, 全球对冲基金总规模已达2.25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30%。

HFR以全球约2000个对冲基金为基础计算出的对冲基金指数总收益率显示, 2007年全年总收益率为10.24%, 继2006年 (12.89%) 后连续保持两位数。

(二) 对冲基金风险分析

对冲基金之所以会产生较大的破坏性, 源于对冲基金不同于一般金融工具 (如共同基金) 的操作特点:

1、杠杆。杠杆是指基金头寸和资产的价值超过资本自身的部分。基金头寸的市场或名义价值超过投资者提供的资本越多, 杠杆就越大。杠杆的使用可以使基金经理增加头寸的规模, 从而在风险增加的同时放大其收益。交易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抵押或者保证金, 头寸价值向上、向下的相同幅度的变化, 会产生不对称的风险。

2、卖空。卖空是信用交易的一种形式, 是指管理者卖出自己并不拥有的证券。当管理者认定某种证券价格将下跌时, 可以通过缴纳一部分保证金向银行、保险公司或证券商借入证券后卖出, 等价格跌到一定程度后再买回同样的证券交还给借出者, 以牟取价差。

3、对冲。对冲是通过建立第二个头寸来抵消第一个头寸的风险, 以宏观对冲基金运作为例, 当宏观对冲基金预期某个国家的股票市场价格将要下降时, 它同时卖出股票现货、股票指数期货和买入期权, 在压低股票价格后再买回股票现货、股票指数期货以获取价差, 并获取期权费。

4、风险套利。风险套利是指对两种金融资产收益差额的变化进行投资的方法。由于风险大小不同, 金融资产的收益是不同的, 因而形成金融资产收益差额。这样, 如果投资者预料到收益差额将会扩大, 他既可以同时买进收益较高的金融资产和卖出收益较低的金融资产, 待收益差额扩大以后再同时平仓以获取收益也可以与别的金融机构进行掉期交易, 即互相支付金融资产收益率, 利用收益率变化的差额来获取收益。

二、我国对冲基金的发展前景

(一) 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

私募基金是通过非公开宣传、私下向特定少数投资人募集资金形成的集合投资, 基金的销售与赎回都是通过基金管理人私下与投资者协商而进行的, 它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市场对私募基金的内涵一般分为对冲基金、私募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 (也可称为风险投资基金) 。在国外的成熟市场中, 私募基金的总量已经超过了100000亿美元。

私募基金我国的证券私募基金多以自然人 (主要是证券经纪人和职业股民) 或券商为发起人募集, 以分散的、隐蔽的和不稳定的形态存在, 《中国地下金融调查》中显示, 2006年中国地下金融的规模高达8000亿元, 其中私募基金的规模占了近九成, 并且私募基金规模随着股市的发展而日益壮大, 如此规模的私募基金, 已经成为对冲基金成长的土壤。

(二) 对冲基金进入我国渠道分析

1、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2007年末, 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 QFII投资额度将扩大到300亿美元。这些外国投资机构以国际大型银行、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为主, 其中许多机构都与对冲基金存在密切的业务往来。对冲基金完全可能利用这些机构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金额度进入中国市场。对冲基金可以从具有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的首席经纪人那里, 借到或者买卖中国证券, 也可以从事相关的衍生品交易。

2、产业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不仅是私人股权基金, 也是一些对冲基金资产的组成部分。目前, 对冲基金可以利用中国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 与国外企业共同作为战略投资者到国内投资设厂, 或并购国内企业, 实现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成果的目标。

3、与国内私募基金合作。我国的私募基金可以说是对冲基金的雏形, 它们采用与对冲基金相类似的收费方式和投资策略, 而且基本上不受监管。我国的私募基金行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 对中国市场有较深的了解, 而国外对冲基金有先进的投资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但对中国市场了解有限, 这构成了双方开展开合作的基础。

4、持有境外中国概念证券。相对于国内市场, 境外证券市场有着成熟的运作机制, 并且资金量大, 可以满足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要。因此, 一些企业选择到境外上市, 截至2007年底, 已有148家企业赴境外发行股票并上市, 筹资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与此同时, 与上海、深圳股指和人民币汇率挂钩的金融衍生品也陆续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的金融市场挂牌交易, 如新加坡的中国股指期货, 这些金融产品为对冲基金提供了间接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三、构建我国对冲基金监管框架

(一) 研究意义

对冲基金的特点和运作模式使得它能够对一国金融体系乃至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形成威胁。东南亚金融危机、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倒闭事件、Amaranth能源对冲基金巨额亏损事件等, 让人们领略到对冲基金的巨大威力。

(二) 对冲基金监管的国际经验

香港出台的对冲基金指引, 这是世界上专门对对冲基金进行明确规定的较全面的法律。日本监管机构的做法是, 并不直接要求对冲基金管理者提供数据或是进行登记注册, 而是要求对冲基金的投资机构、销售机构等原有监管对象提供本机构参与对冲基金的数据, 并据此对整体情况进行估计。

(三) 构建我国对冲基金的监管框架

1、法律完善。在现有法律框架下, 我国的私募基金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通过信托计划形成的契约型私人股权投资;第二种是国家发改委特批的公司型产业基金;第三种是各种类型的创业投资公司以及投资顾问公司等, 而这种数量最多的私募基金却处于监管法律缺失的状态, 也就是说, 从法律角度, 众多私募基金还没有合法身份, 名不正言不顺。

2、监管部门。信用交易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 随着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推出将繁荣我国金融市场中的信用交易, 因此, 有必要像在证监会现有的部门中设期货部一样, 设立专门的监控和防范信用交易风险的部门, 加强对对冲基金的监控。

3、对冲基金治理结构。对冲基金产生危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冲基金的治理结构或者基金运作的透明度存在缺陷。因此应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提高基金运作的透明度, 使投资者及时了解基金信息, 利用投资者和其它各方的监督将危机的可能性尽量降低。

4、对国内金融系统的监管。自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事件以来, 由于对冲基金清盘引发的银行坏账问题受到各国监管机构的广泛关注。国际各大银行集团均加强了与对冲基金客户间的业务风险控制, 这很值得中国借鉴。

5、国际合作。从全球经济长期发展角度看, 经济金融全球化应有一定的规则, 完善的国际金融体系应当为国际金融的发展创造一个自由与规则平衡协调的环境。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避开别国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本流动都有逃避监管的天性, 一国单方面的加强监管难以获得长期的效果。问题是几次金融危机重点威胁的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从没有在监管协调方面积极地率先行动。因此, 各国监管当局应加强彼此间的协调合作, 共同预防和化解区域性和全球性金融危机。

参考文献

[1]、江刚.对冲基金的运作、影响与对策.财经理论与实践[J].2000, (3)

[2]、王刚、张赞松.对冲基金的最新发展与监管框架重构研究.现代财经[J].2007, (9)

[3]、管同伟.对冲基金新动向.农村金融研究.2007 (8)

[4]、陈鲲、夏程波.我国本土对冲基金形成发展探析.经济金融观察.2006 (6)

[5]、严启发、李晓炜.对冲基金对我国可能带来的冲击和监管.全球瞭望.2007 (4)

[6]、巴曙松.日本对冲基金发展状况及监管经验对我国的借鉴.当代财经.2007 (1)

篇3:国泰基金借力淘宝

虽然11月1日上线不免让人产生“凑双11热闹”的联想,但事实上,国泰的“淘金互联网”债券基金是早在今年初三、四月份就已经开始筹划的一个专门针对淘宝的产品。当时淘宝已经开始了与一批基金公司的密切接触。而最终入选的25家基金公司当中,除了产品层面的合作,在淘宝拥有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之后,有16家成为了“淘宝理财频道”上第一批基金卖家,拥有基金自有品牌的淘宝店铺。

在传统的观念当中,基金公司最强势的销售渠道都在线下,银行、券商和保险公司,几乎是任何一方都能包销很大的份额。但也因为这样,很长时间内,如国泰、华夏、易方达之类的前几大基金公司,对于基金的线上销售一直没有很好的思路。虽然他们都有各自的电商部门,也有官方网站的基金销售渠道,与线下相比,一直以来,贡献的销量完全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不得不说,是余额宝短期爆发的巨大销量刺激了基金公司的神经,顺理成章,尝试淘宝这样一个第三方电商平台的新渠道一定是有价值的。而淘宝想要对互联网金融的布局,仅在基金这个方面也不止有余额宝一个工具。在淘宝看来,余额宝更偏重的是现金管理的功能,基金才可以将小白用户的理财习惯培养起来。

但同时,是否第一批在淘宝开店,对于基金公司而言,也是一个纠结的抉择。在牌照还未尘埃落定之前,基金公司和淘宝内部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正式开店销售基金,再加上开店这件事本身的筹备需要调动大量的内部资源。

淘宝的优势在于对用户的分析,基金公司的优势则在于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针对淘宝的第一次试验,双方都希望能够将风险和申购门槛尽可能降低,在收益率上又能够与现存的余额宝有差异化的设计。

在第一批登陆国泰基金官方淘宝店的基金当中,除了“淘金互联网”这样只针对淘宝平台的基金产品之外,还有6支老基金,出于尝试的目的,涵盖了货币基金、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指数基金等所有类型。

截至11月25日,国泰基金“泰有财”淘宝网店已经成交超过1.3万笔,这也意味着上线不到1个月的淘宝直销网店为公司带来了1万多的客户资源。令国泰有些意外的是,风险相对较高的股票型基金在其中的销量反而是高于预期的,但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基金用于理财的价值,可以提供所有的产品,满足各类用户不同的投资偏好,在匹配风险的同时,可以带来比余额宝那类产品跑赢活期利率更高的收益。

基金的C to B思维

范恩洁是国泰基金营销部负责人,她和她的同事近几年来思考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基金公司如何像快消品一样做营销和品牌。在她看来,快消品行业当中,产品特性在购买后的体验跟消费者预期是比较一致的,而基金这样的理财产品却不同,后者特性及体验来自于客户购买产品的匹配度、市场时点、产品业绩表现等等。基金产品通用的模式,是在售前对产品信息足够多的介绍、售后对顾客的跟踪反馈,加上产品本身好的业绩,才能够赢得用户对品牌的信任度。想象连贯的流程,在传统渠道当中,却不那么容易在终端用户的层面执行,淘宝店铺则在此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

淘宝店铺中,国泰事件驱动股票型基金的实践部分地验证了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在11月1日售出之后,因为市场的回调价格有一些波动,马上就有很多用户在阿里旺旺上问问题。这是国泰预料到的问题,之前,就已经对客服人员进行了充分的培训,在每个关键时刻都保持与基金经理的沟通,提供权威意见,及时与消费者互动。效果显而易见,已经成交将近2000笔的国泰事件驱动基金,在近几个交易日的单笔平均成交金额都达到了1万元左右。

但在互动的过程当中,国泰感受到更多的,是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对基金行业的冲击。基金公司之前对客户提供了很多服务,包括对账单,每天的信息速递,呼叫中心的电话回访等,可是很多时候,因为对时机和需求的把握差异,客户对于服务的体验并不一定买账。而利用互联网,很多的需求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被挖掘的,基金公司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满足,同时也提高了响应需求的效率。

与常规的、在淘宝上售卖的其他商品不同,基金产品无法将货品实际的物流过程展示,也无法直接套用常规的商品评价体系。前期筹备的过程当中,国泰与淘宝花费了很多时间在于系统的对接和基金产品本身的风险控制上,重点是怎样将传统的基金购买流程,在合规的背景下如何优化为符合淘宝语境的购买流程。除此之外,店铺的设计,产品的营销用语,整套流程当中每个页面的衔接,国泰都从淘宝吸收了大量的经验。经过试验,范恩洁发现完成购买只花了半分钟时间,同样的产品在基金公司的官方网站上则需要至少五分钟。

可是充分的准备仍然未能避免所有的问题。据电商平台的一个分析数据,淘宝双11购物节当天,最终成功付款的基金购买者只占到了基金下单者当中的20%,其中一大批未能成功购买的用户是被卡在了支付环节,其中包括购买基金产品不能使用余额宝、不能用贷记卡、借记卡交易有单笔和每日的支付限额等。

国泰“泰有财”网店在最近的11月21日、22日、23日三天单日销量均排名所有基金公司中第1位。国泰基金同时也发现,在淘宝平台上购买基金的用户并非全是从未接触过基金的“小白用户”,其中一大部分也曾有过在其他渠道购买基金的经历,他们是习惯于花几千,甚至几万元投资基金的。淘宝理财频道也在时刻关注这批基金店铺的动向,并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优化基金产品的购买流程,创造更适合这类产品的服务评价体系,甚至依照不同产品属性改变支付限额,都是在基金与淘宝亲密接触之后的近一个月中开始筹划的事。

理财是一种生活方式

2013年,又一次刷新了淘宝总销售记录的350亿元当中,基金的贡献只有2亿多元。很多评论人士称基金公司在这次的购物狂欢节中只“打了个酱油”,浸润基金行业10年的范恩洁却认为,这恰恰证明用户对基金的购买是理性的消费,“对于基金产品而言,我们并不需要靠一个所谓的节日打乱正常的投资行为,适配的产品和适当的时机才能培养客户理性的理财习惯”。

国泰希望依靠淘宝基金店吸引来的消费者的理想状态是:对自己拥有的资金用途有安排、基于自己或家庭的风险偏好、有规律地购买产品。2008年“全民买基金”的风潮当中,因为受金融危机影响导致的业绩下滑,使大批的购买者蒙受了损失。之后的这些年,基金公司也一直在反思,怎样真正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这句话落到实处。怎样找到合适的人,显然是他们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

通过分析并不难发现,能够在淘宝平台上购买基金的人,很大程度上符合他们的要求。首先,他们一定是网购用户当中的高端人群。除了消费和“月光”之外,还有余钱理财;其次,他们对基金大概有认识。有人甚至会在旺旺上直接问到“某只股票型基金当中的配置是怎样的”这种问题;再次,他们对基金产品感兴趣。淘宝理财频道并不占有非常有优势的推广资源,能够通过好几级页面找到能够卖基金的店铺,就已经证明他们目标明确,绝不是乱“逛”进基金店。

余额宝自互联网引发了全民理财意识的觉醒,而基金店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但与余额宝的思路不同,大的基金公司需要专注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从而扩大市场份额,因此,他们必须有自己主推的产品,而不能做隐藏在余额宝身后的“天弘”。与2007年的疯狂不同,这一轮,几乎所有公司慎重地从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开始推荐,慢慢试探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培养用户习惯。

篇4: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的聚合

一、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的比较

对冲基金出现于上世纪50年代, 目前全球有近12000家基金管理资产超过2万亿美元 (Jaeger, 2008) 。对冲基金的投资范围相当广泛, 投资风格也呈现多样化。包括了基于传统技术的交易工具如债权、股权、期权、期货和外汇。近年来, 为了获得更高的回报, 对冲基金采用了风险更高的投资策略。当然, 很多情况下对冲基金会采取多种策略的综合。尽管如此, 追求绝对回报和对杠杆的高度依赖被认为是对冲基金的主要特征。这种回报通常是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 通过对公开交易证券快速交易来实现。因此, 对冲基金本质上是市场驱动的。公开信息是对冲基金投资决策主要依据, 一般情况下, 它们不会像私募股权基金那样进行尽职调查和影响所投公司的决策运营。

富有的个人和机构投资人一直是对冲基金资金的主要来源。出于流动性和回报的综合考虑, 他们会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对冲基金, 在资金锁定期 (Lock-up) 较短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回报。近年来, 随着资金的涌入, 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的增多, 对冲基金寻求更长的资金锁定期, 这使对冲基金的投资持有期更长, 并对其投资策略产生深刻影响。

与之相对, 私募股权主要投资于未上市的私人企业。私募股权投资策略随资产流动性的差异有很大的不同。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风险投资, 也包括杠杆收购 (LBOs) 、夹层投资、整合、危机债务等。私募股权组织在高风险的情况下提供资金以期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不过, 投资之前, 他们会通过包括经营、财务、法律法规和环境等一系列细致广泛的尽职调查来降低风险。Xu (2004) 认为由于非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要远低于上市公司, 投资时会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因此, 私募股权一旦投资还要保留的强大的监督和控制权 (Bottazzi和Da Rin, 2002) , 透过收购多数股权在所投资公司中发挥积极的监督和建议作用。

机构投资者和富有的个人也是私募股权资金的主要来源。尤其是一些原意选择低流动性的投资组合, 通过长期持有获得更高的回报率的机构。这些机构自身一般没有专业人员和相应的能力来做类似的投资。

二、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的聚合

(1) 对冲基金竞购私募股权资产

90年代后期, 当一些对冲基金还在与私募股权基金进行小范围的合作投资时, 有些基金已开始谋求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拉开了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市场相互介入的序幕。

不涉及太多管理的成熟公司和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都是对冲基金的主要投资对象。前者主要以收购的交易形式, 后者则通常以发行“危机债务” (Distressed Debt) 进行投资。由于较为灵活, 各种策略的对冲基金都可投资私募股权。不过, 事件驱动, “危机债务”和长期 (或短期) 股权倾向的基金最有可能活跃于私募股权投资领域 (Getmansky, 2004) 。Kraft (2001) 也发现, 从投资类型和交易结构来看, 私募股权的重振资本 (Turnaround) 和对冲基金的困境资产投资出现了明显的聚合趋势。

对冲基金的回报目标通常是被要求超过某一给定的基准利率 (例如LIBOR) 。这使对冲基金在股权竞购过程中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位置 (Anson, 2004) 。因为, 即使出价高于私募股权基金, 更低的预期回报率 (Hurdle Rates) 也可以接受。另外, 报酬与激励通常按年度实施 (Campbell和Spiegel, 2005) 的机制, 使对冲基金在私募股权投资过程中更倾向于一个被动和短期投资的角色。

(2) 私募股权公司设立对冲基金

数年前, 有些私募股权公司已开始独自或与富有经验的对冲基金合作成立对冲基金。收入来源的多样化是传统私募股权进入对冲基金的目的之一。对冲基金的薪酬激励设计有很多好处 (Anson, 2004) 。而传统私募股权基金的激励很大一部分是以“附带权益” (Carried Interest) 的形式体现, 直到基金存续期末才能实现 (通常长达数年) 。有鉴于此, 从基金管理人的角度, 对冲基金比私募股权基金更有利。另外, 对冲基金比私募股权基金有更低的预期收益率 (Hurdle Rates) , 这一点也很重要。当多数私募股权基金把目标收益定于20%时, 对冲基金只要求超过基准利率指数一定幅度就可以了 (如LI-BOR+6%) 。

Campbell和Spiegel (2005) 研究了同一家公司内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共存的好处[7]。他们认为这有助于基金管理人在现有客户基础上提升声望, 并帮助新基金管理人解决资金募集的难题。同时, 基金管理人现有产业的经验也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此外, 与私募股权基金相比, 对冲基金的交易结构更为灵活, 不需要为每笔交易都安排债务融资。在时间有限的情景下, 这种更加灵活的交易结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三、新的“混合” (Hybird) 基金是否已经出现?

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在过去可谓泾渭分明。但是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 不仅投资的种类和交易结构开始重叠, 而且两种基金的投资行为也变得更加相似 (Campbell和Spiegel, 2005) [7]。详见表2。

资料来源:本研究所得

对冲基金一改以往被动、投机的形象, 开始投资于低流动性非上市企业, 并通过干预管理和经营以提升企业价值。而传统私募股权基金越来越关注所谓的“积极资产组合管理” (Mooney和Schottenstein, 2005) , 试图缩短投资持有期实现实现更高的流动性。传统的界限已经模糊了。由此, Campbell和Spiegel (2005) 认为一种新的“混合”基金已经出现。这类基金集传统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的优势于一身, 在对低流动性证券进行长期投资的同时, 投资人仍可获得较传统私募股权投资高的资产流动性。“混合”基金的设计使资产更加分散化, 从而降低整体投资风险。

不过也有不同意的观点。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作为两类不同资产的类别存在是基于投资人对流动性和回报的不同需求。而且这种“聚合”更多的是投资策略和交易结构的重叠, 而且是局部的, 并不改变两类基金的本质特征。因此, 虽然投资于私募, 对冲基金仍更注重短期的股权投资, 更注重能否迅速地择机退出, 特别是当提升企业管理和运营效率的经验不足时。

五、结论

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的竞合关系, 是对于产业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对策, 是基于各自优势的合作与互补, 并不改变彼此的本质特征。因此, 只要投资人对于流动性和风险偏好上存在差异, 这两种资产类别就有存在的理由, 尽管形式上可能有所改变。

参考文献

上一篇:波丽安娜读后感下一篇:女英文名字

本站热搜